阿拉山口口岸简介
阿拉山口口岸简介
阿拉山口口岸中文名称:阿拉山口口岸行政区类别:区所属地区:新疆政府驻地:阿拉山地理位置:西北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10万气候条件:温带车牌代码:疆d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
在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西大铁路干线构成,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七个国家。
全长10800公里,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省去1100公里,节约运费30%,比海运节约百分之20%运费和60%的时间。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262平方公里,原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经修编扩大到37平方公里。
口岸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覆盖面积为7.9平方公里。
截止2003年底,口岸总投资为13.5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用于初期联检部门建设,博州地方投资3亿元,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系统投资近7亿元,招商引资3.2亿元。
口岸的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仓储、通讯、文化娱乐、旅馆、饮食、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功能逐步齐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呈现出人口聚集、工贸兴旺的景象,一个新兴的口岸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
口岸开通国内客车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每天对开一趟。
国际列车乌鲁木齐-阿拉木图,每周两趟。
口岸建设情况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家批准,始建于1990年6月,1991年7月,铁路开办临时货运,1992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营运,1992年12月1日,经国家口岸办验收,正式向第三国开放。
公路口岸1992年5月临时开通,阿拉山口口岸至1995年12月正式开通。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262平方公里,原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经修编扩大到37平方公里。
口岸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覆盖面积为7.9平方公里。
截止2003年底,口岸总投资为13.5亿元人民币。
阿拉山口.doc
阿拉山口阿拉山口阿拉山口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
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
1990年9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通车剪彩。
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对方德鲁日巴口岸间接轨。
从此,这条联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架起了一条横跨亚洲、欧洲新的经济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连云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
在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两大铁路子线构成,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七个国家。
全长10880公里,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省距1100公里口岸建设情况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家批准,始建于1990年6月,1991年7月,铁路开办临时货运,1996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阿拉山口营运,1992年12月1日,经国家口岸办验收,正式向第三国开放。
公路口岸1992年5月临时开通,至1995年12月正式开通。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
现基础设施覆盖面积为7.9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口岸总投资为7亿元。
口岸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口岸的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仓储、通讯、文化娱乐、旅馆、饮食、医院、学校等基础工作和生活设施已建设齐全。
一个具有新兴的口岸城市正在蓬勃发展。
为加强口岸管理,自治州党委、政府在口岸设有口岸地区党委和口岸管理委员会,行使县市一级党委和政府职能。
并设有财政、建设、土地、公安、物价、检察、文卫、水利、广播、林业、工商、税务、运管等职能部门。
口岸主要常驻单位有海关、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路、外运、部队等。
现口岸常驻人口约8000人。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阿拉山口是全国唯一的石油管道、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员会说,当地正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县级市——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阿拉山口口岸位于中国新疆阿拉尔市,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之一,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出入境口岸之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进口贸易问题主要表现在商品通关速度慢、关税较高、物流环节繁琐等方面;出口贸易问题则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认证、跨境支付等方面存在困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效率,也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亟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促进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出口贸易顺利发展。
本文将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关税调整、物流通关和跨境支付等方面入手,对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出口贸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概述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贸易通道,是中亚地区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承载着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往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阿拉山口口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哈萨克斯坦作为邻国的特殊情况,进口商品需要经过繁琐的检验和审批程序,导致通关时间较长,影响了进口贸易的效率和成本。
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对出口商品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出口商品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和压力。
关税调整、物流通关和跨境支付等问题也在阿拉山口口岸贸易中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管理,同时加大对口岸贸易的支持和投入,促进口岸贸易的顺利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贸易问题及对策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我国重要的陆路口岸,进口贸易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进口渠道单一,依赖于铁路运输,导致进口货物运输效率低下。
细说阿拉山口口岸
细说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境内,是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口岸。
阿拉山口市位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北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州,东邻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艾比湖,西接博乐市。
全市总面积1204平方千米。
辖阿拉套街道和艾比湖镇,常住人口1.1万人。
阿拉山口口岸距州府博乐市79千米,铁路、公路分别距乌鲁木齐市477千米和500千米,距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千米。
距州府博乐市79千米,铁路、公路分别距乌鲁木齐市477千米和500千米,距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千米,距中哈两国边防会晤点即接轨点4.40千米,距阿拉木图580千米。
2006年7月,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建成运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阿拉山口口岸已发展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三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口岸。
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阿拉山口口岸对外开放。
1991年7月,铁路口岸临时过货运营。
1992年12月1日,正式向第三国开放。
1995年12月,公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2006年7月,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建成运营。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
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2014 年6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建成集铁路口岸区【铁路站场为二级三场混合式,设有准轨场2个,宽轨场1个,共有站线66条(准轨41条、宽轨25条),换装线20组,年换装能力20万标箱】、公路口岸区、边境互市贸易区、商业区、仓储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绿化环保区和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10.90平方千米,一期围网5.61平方千米,已开发4.60平方千米,投资11.70亿元,二期规划面积5.30平方千米。
综合保税区建成并投人使用20条铁路专用线(13条宽轨和7条标准轨)】等九大功能区,建成了“九纵十五横”城市道路网,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已发展成集通关、贸易、物流、加工、仓储、金融、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沿边新兴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阿拉山口口岸的重要性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最重要的陆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阿拉山口口岸成为了中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
进出口货物在这里经过的时候,不仅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阿拉山口口岸还扮演着促进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中哈两国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稳定与繁荣的重要角色。
这一口岸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促进两国间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
阿拉山口口岸的地位不可替代,其重要性在中亚地区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都是不可替代的。
如何更好地发挥阿拉山口口岸的作用,解决口岸进出口贸易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1.2 进口贸易的挑战进口贸易是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进口贸易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贸易面临着以下挑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重要难题。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国际贸易重要通道,进口商品种类繁多,涉及到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其中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将对国内市场乃至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
如何加强对进口商品的质量监管、加强进口商品检验检疫工作,成为解决进口贸易挑战的关键。
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也是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间的关税政策、进口限制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口贸易成本和效益。
如何有效应对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降低进口关税成本,提升市场准入能力,是当前进口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
进口贸易在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关乎到口岸整体贸易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进口贸易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字数达到要求,内容完整】1.3 出口贸易的挑战在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中,出口贸易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五大对接口岸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五大对接口岸1、阿拉山口口岸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我国西部地区目前为止唯一的铁路、公路双重口岸,具有国际联运地位。
口岸地处东经83°36′,北纬45°12′,距州政府所在地枣博乐市73公里,距乌鲁木齐460公里。
口岸对应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的“多斯特克”口岸(Достык),旧称“德鲁日巴”,公路距阿拉山口12公里,距阿拉木图市580公里。
铁路距阿拉木图市880公里,距哈首都阿斯塔纳铁路1413公里,距阿克纠宾市2831公里,距阿特劳市3259公里,距阿克套市3837公里,距江布尔市1412公里,距克孜勒奥尔达市2088公里。
2010年,阿拉山口口岸铁路过货1065万吨,公路进出口货物17.2万吨,管道运输992万吨。
口岸出入境旅客5.9万人次。
2、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属公路口岸,具有国际联运地位。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地处伊犁河谷地,东经80°29′,北纬44°14′,321国道最西端。
距伊宁市9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
口岸对应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霍尔果斯”口岸(Хоргос),距中方口岸仅15公里,距雅尔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阿拉木图378公里。
2010年口岸进口过货量261.8万吨,出口38.7万吨。
全年出入境旅客47.5万人次。
3、巴克图口岸巴克图口岸属国际、公路口岸。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境内,地处东经82°48',北纬46°41',海拔460~480米。
距塔城市17公里,至乌鲁木齐市621公里。
口岸对应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的“巴赫特”口岸(Бахты)。
距中方口岸1公里,距马坎赤市60公里,至乌尔加尔(Урджар)机场110公里,至阿亚库斯(Аягоз)车站250公里,距阿拉木图1000公里,距卡拉干达市950公里,距阿斯塔纳1200公里。
中欧班列五大口岸介绍及发货流程详解
中欧班列五大口岸介绍及发货流程详解
中欧班列的五大口岸包括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和绥芬河。
以下是这五大口岸的介绍及发货流程:
1. 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种运输方式兼有的国家一级陆路口岸,也是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2.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是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
3. 二连浩特口岸: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之一。
4. 满洲里口岸: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是中国对俄罗斯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东线的重要枢纽之一。
5. 绥芬河口岸: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境内,是中国对俄罗斯开放的重要陆路口岸之一。
发货流程:
1. 客户下单:客户向物流公司或铁路公司下单,提供货物信息和运输需求。
2. 预订车位:物流公司或铁路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向中欧班列运营方预订车位,安排货物装车。
3. 货物装车:物流公司或铁路公司将货物装载到中欧班列的货运列车上。
4. 班列发车:货运列车按照预定计划发车,经过多次换轨和边境检查,最终到达目的地。
5. 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货物经过卸车和清关等手续,最终送达收货人手中。
总的来说,中欧班列的五大口岸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通过这些口岸,中国的货物可以快速地运送到欧洲各国。
同时,中欧班列也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支持。
新疆公路口岸
吐尔尕特口岸
吐尔尕特口岸
1. 交通条件
吐尔尕特口岸拥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通 过公路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周边国家相连。其 中,吐尔尕特至喀什的高速公路是新疆重要 的交通干线之一,方便人员和货物的快速运 输。此外,口岸还设有航空口岸,方便航空 运输
吐尔尕特口岸
2. 贸易与旅游
吐尔尕特口岸的贸易和旅游业务发展较为有限。通过该口岸,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 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得以实现。同时,吐尔尕特也是新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着 部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2. 贸易与旅游
阿拉山口口岸的贸易和旅游业务发展迅速。通过该口岸,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 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得以实现。同时,阿拉山口也是新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着 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吐尔尕特口岸
吐尔尕特口岸位于新 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 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 ,地处中塔边境,是 中国通往中亚、南亚 的重要通道之一。该 口岸历史悠久,早在 古代就是丝绸之路的 重要驿站之一
该口岸自1990年重新开放以 来,已成为新疆第二大公路 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
1. 交通条 件
阿拉山口口岸拥有良 好的交通条件,通过 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国 内其他城市和周边国 家相连。其中,阿拉 山口至乌鲁木齐的高 速公路是新疆重要的 交通干线之一,方便 人员和货物的快速运 输。此外,口岸还设 有铁路口岸,方便铁 路运输
新疆公路口岸
XXXXX
-
目录
CONTENTS
1
霍尔果斯口岸
2
阿拉山口口岸
3
吐尔尕特口岸
2
新疆公路口岸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王逢云口岸指由国家指定对外通商的物质载体和对外往来的门户,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1]。
伴随着口岸的发展,口岸的作用已不仅仅是经济贸易往来(即通商)的商埠,还包括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游和移民等方面的往来通道。
作为西部边境的新疆,在与周边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依托边境口岸优势,加强彼此间合作进程。
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与哈萨克斯坦毗邻,介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宽约20 公里、长约90 公里,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宽、最平坦的山口,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如今是新丝绸之路第二大陆桥的交通咽喉和桥头堡,是我国的西大门,充分体现其枢纽性和中心性。
一、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历程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家批准,始建于1990 年6月,1990 年9 月12 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对方德鲁日巴口岸间接轨。
1991 年7 月,铁路开办临时货运,1992 年12月1 日,经国家口岸办验收,正式向第三国开放,1996 年6 月,正式开办客货营运。
从此,这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架起了一条横跨亚洲、欧洲新的经济陆桥。
公路口岸1992 年5 月临时开通,至1995 年12 月正式开通。
2003 年,阿拉山口口岸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口岸,并完成铁路扩容改造,铁路换装能力由最初设计的350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300 万吨[1]。
目前,口岸已初步形成铁路站场区、工业生产区、商贸金融区、边境贸易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居民区、仓储转运区和生态防护区等八大功能区,已由一个人烟稀少的边境小镇发展为常住人口近万,流动人口2 万多,集汉、蒙古、哈等35 个民族聚居的边境新城[2]。
至此,阿拉山口已是全国唯一的石油管道、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
(二)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功能日益齐全阿拉山口口岸紧抓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抓好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口岸城市化进程,口岸城市规划面积、建设覆盖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
阿拉山口的边境风情
阿拉山口的边境风情阿拉山口是中哈边境上的一个重要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之间。
这里不仅是两国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还拥有独特的边境风情。
以下是对阿拉山口边境风情的一些描述。
1. 自然风光阿拉山口地处天山脉的南端,周围环绕着壮丽的雪山和雄伟的峡谷。
这里的自然风光十分壮观,吸引着许多旅行者前来探索。
无论是夏季的青山绿野,还是冬季的白雪皑皑,阿拉山口都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
2. 跨国贸易由于阿拉山口位于中哈两国之间,因此这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口岸。
每天都有大量的货车和运输车辆穿越边境,运送着各种商品和货物。
这里的贸易活动非常繁忙,边境口岸也成为中哈双方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
3. 文化交流阿拉山口是中哈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不同的语言、服饰和习俗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景观。
许多人在这里结识朋友,了解对方的文化,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4. 特色美食阿拉山口地区有许多特色美食,融合了中哈两国的烹饪技巧和风味。
比如,马肉串和抓饭是当地的传统美食,在口味上既有中餐的独特调味,又有哈萨克民族菜的独特口感。
来到阿拉山口,品尝当地美食是一种不可错过的体验。
5. 边境民俗阿拉山口地区的边境民俗独具特色。
在节假日和特定的庆典活动中,当地人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仪式和民俗表演,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这些仪式和表演包括舞蹈、音乐、歌唱以及传统游戏等,都展示了阿拉山口地区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6. 旅游胜地由于阿拉山口的边境风情和自然景观,这里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许多人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观赏美丽的风景,还可以购物、体验当地的文化和民俗,留下难忘的回忆。
总结:阿拉山口的边境风情是中哈两国交融的产物,融合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贸易活动、文化交流、特色美食以及独特的民俗,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来自两国的居民还是旅行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边境带来的独特魅力。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阿拉山口市,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陆路口岸。
随着中亚区域国家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阿拉山口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货物滞留、交通拥堵、关税申报复杂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货物滞留的问题阿拉山口口岸货物数量庞大,集装箱可以短暂滞留在口岸,但长期滞留对进出口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货物滞留会增加物流成本,降低货物的时效性,进而影响到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
为了解决货物滞留的问题,在加强物流信息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口岸内部物流组织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口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物流工作人员的各项培训,提高人员工作素质和操作技能;在技术管理方面,应加强对货物信息化管理,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全面覆盖;此外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货物存储方案,避免货物滞留发生。
二、交通拥堵的问题交通拥堵是阻碍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口岸深深的山谷地形使得口岸通道非常狭窄且容易交通堵塞。
运输车辆在进入口岸时,会经历车流量大、路段狭窄、拥堵严重等问题,导致车辆进出停留时间加长,影响货物流通速度。
针对交通拥堵的问题,应加强道路整治建设,特别是在进出口通道处应拓宽道路。
此外,应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货物与车辆的实时监控,调度控制,并且采取“绿色通道”政策,对重点路段的货物车辆,给予优先通行,缩短货物通行时间。
三、关税申报复杂的问题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我国进出口贸易商品在通关申报流程、关税核税、报关要求等方面与其他口岸的贸易不同。
由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品种繁多,很多商品的税收政策比较复杂,报关手续繁琐,使得货物通关时间增加。
为解决关税申报复杂的问题,应加强政策宣传和学习培训,提高关税申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确保口岸进出口贸易的信息交流到位。
新疆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景点攻略
新疆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景点攻略阿拉山口市位于中国新疆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一个拥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壮丽的山川、原始的草原,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阿拉山口市的主要景点和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旅行。
1. 阿拉山口国际公路口岸阿拉山口国际公路口岸是中国境内唯一的中亚公路口岸,也是新疆连接哈萨克斯坦的重要通道。
这里是旅行者来到阿拉山口市的第一站,您可以欣赏到中亚风情和壮美的边境风光。
2. 阿拉山口大峡谷阿拉山口大峡谷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峡谷地貌,被誉为“中国的美利坚”。
这里的地理环境独特,山壁陡峭,悬崖峭立,景色壮丽。
您可以在这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壮阔的美景。
3. 阿拉山口大草原阿拉山口市拥有广袤的草原,其中以阿拉山口大草原最为著名。
这里的草场辽阔,牛羊成群,您可以在这里体验牧民的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4. 阿拉山口博物馆阿拉山口博物馆是了解阿拉山口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馆内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您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5. 阿拉山口雪山阿拉山口有着辽阔的高山,其中以阿拉山口雪山最为著名。
这里的雪山雄伟壮观,四季皆白,是登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您可以在这里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感受登顶高山的成就感。
6. 阿拉山口热海温泉阿拉山口热海温泉是一处以温泉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汇集了多个温泉浴场和度假酒店。
在这里,您可以享受温泉泡浴,舒缓疲劳,放松身心,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阿拉山口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景点和活动。
如果您计划前往阿拉山口市旅行,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行程:首先,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和最佳旅游季节。
阿拉山口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春季和秋季是旅行的最佳季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其次,制定详细的旅游计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选择要游览的景点并制定合理的行程计划。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作者:程云洁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11期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部的桥头堡,是全国和新疆对中亚和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
阿拉山口口岸始建于1990年6月,1991年7月铁路开办临时货运,1992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营运,1992年12月1日正式向第三国开放,公路口岸1992年12月正式开通,2006年7月中哈石油管道正式运营,至此,阿拉山口成为我国唯一的铁路、公路、输油管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2009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达到2323.92万吨,创历史新高。
阿拉山口口岸每年的过货量平均可以占整个新疆17个口岸总过货量的88%,阿拉山口已成为西北地区过货量最大、效益最好的陆路口岸。
一、阿拉山口口岸发展的现状(一)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发展情况阿拉山口公路口岸199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
1996年通过阿拉山口公路口岸的货运量只有2.1万吨,占到当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的1%,从1996年-2009年虽然阿拉山口公路口岸过货量在不断增长(除了2002、2003、2009年下降),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相比,运输费用较高,运力较小,风险较大等因素影响,阿拉山口口岸公路运输量一直较小,2007年阿拉山口公路口岸过货量突破20万,为22.15万吨,2008年阿拉山口公路过货量达到历史新高,为24.22万吨,也只占当年口岸总货运量的1.27%,阿拉山口公路口岸相对于铁路口岸发展较为滞后。
(二)阿拉山口口岸铁路口岸发展情况1991年7月20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开始临时货物运输,当年完成进出口货物量15万吨,最初设计年换装能力为270万吨,1991年过货量15.8万吨,1995年突破100万吨,2001年突破500万吨。
2003年阿拉山口口岸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口岸,因过货量快速增长且突破设计能力,铁道部2003年投资3.7亿元对铁路车站进行扩能改造,2004年完成铁路扩容改造,铁路换装能力由最初设计的35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从根本上解决了出口货物装运瓶颈问题。
中国新疆的边境口岸,你去过几个?
中国新疆的边境口岸,你去过几个?假如我们是一个身高直触云端的巨人,俯瞰新疆16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你会赫然发现,长达5600公里边境线上的座座口岸、界碑。
它们像一粒粒大小不一的珍珠镶嵌在边境线上,又恰似一颗颗明星散落于人间,它们各有风范、各有内涵、各有意境。
不管你是否曾经留意过它们,它们就在那,就是那样矗立,那样伟岸,守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
而你又去过几个?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一个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
霍尔果斯位于距伊宁市42km的霍城县境内,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它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与红其拉甫、阿拉山口并列为新疆的三大口岸。
近年来,许多旅游者都从霍尔果斯出入境,这里的边贸也发展得较活跃,不时可以看到有大货车从边境大门开出开进。
夕阳西下时分,站在霍尔果斯边防站大门口眺望哈萨克斯坦那边,惟见大地苍凉,远树迷蒙,天地一片寂静,感觉很不错。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一个中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作为曾是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来讲,它的作用非常大。
红其拉普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地处中国新疆喀什地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毗邻。
口岸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口岸。
红其拉甫地处祖国西部帕米尔高原的冰峰雪岭之中,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
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
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
“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其拉甫的最好形容。
相传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曾有一个多达万人的商队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
至今还有人孜孜不倦寻找那支商队丢弃的宝藏。
生活在红其拉甫山口周边的居民多数是塔吉克族,他们被称为“天上人家”。
有人这样描绘他们的家园——“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阿拉山口陆运(铁路、公路)口岸
阿拉山口陆运(铁路、公路)口岸阿拉山口陆运(铁路、公路)口岸为中哈边境常年开放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的东北角。
对面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州,对方口岸名称为德鲁日巴。
地处东经83°36′,北纬45°12′。
距博乐市73公里,距乌鲁木齐市460公里;距中哈两国边防会晤点即接轨点4.4公里,德鲁日巴站12.3公里、阿拉木图580公里。
1990年6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为铁路、公路双重口岸。
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该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具有国际联运地位。
1990年9月12日,中国兰新铁路西段(北疆铁路)与前苏联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临时接轨点处接轨。
这标志着一座新的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
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为亚太地区与欧洲国家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开辟了一条便捷安全的国际通道。
阿拉山口口岸成为亚欧第二座大陆桥上的重要铁路口岸。
1991年7月,阿拉山口开始办理临时过货营运。
1992年12月1日起正式开通国际联运。
1992年6月21日开通阿拉木图----乌鲁木齐旅客列车(哈方担任)。
1993年4月3日开通乌鲁木齐----阿拉木图旅客列车(中方担任)。
同时,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国内列车每日对开一列。
目前,铁路口岸已建成各种设施156座,包括火车站站房4800平方米、有3个封闭式换装库在内的5个换装区、宽轨12股道(1-4道为到发线,其余为编组线)、准轨17股(1-3道为客货列车到发线、4-6道为货物列车到发线,其余为编组线)、货场、列车机务段、电力、通讯、供排水以及办公生活设施等,形成了铁路系统区域内的网络体系,基本具备了国际联运和客货吞吐能力,阿拉山口口岸目前是新疆唯一的铁路客货运输口岸,年过货能力为400万吨,旅客10万人次。
兰新复线建成后,吞吐能力将大大提高。
为了增进中国与中亚与俄罗斯人民间的友谊和交往,发展各国的经贸关系,1994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俄罗斯铁道(运输)部长在北京召开了"七国铁道(运输)部长会议"。
飞速发展的阿拉山口口岸腾飞的满洲里口岸
拉 山 口口岸被 列为 国家 重点 建设 和 优先 发展 口岸 ,并完 成 铁路 扩容 改造 , 路换装 能 力由最初 设计 的 2 0万 吨提 高到 铁 7
目前 的 10 3 0万 吨 。 2 0 0 5年 1 1月 2 阿 拉 【 口 口 岸 迎 来 91 3, 【 J
1 . 里 , 水管道 23公里 。用 于城 市建 设 的 洲银行 贷 05公 供 .
、
2%和 2 9%。
体工 商 户
长
2 7%
.
605
.
户 资金 数 额 达 到
,
2 6 5 6 30
万元
,
同 比 分 别增
、
38 7%
。
实 施 优 势 资 源 转换 战 略 稳 步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建 设 进 程
,
依托进
口
资源 优势 以 发展
,
,
口
岸加 工 业 为突破 口 和 着力点
一
,
积 极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建设
,
口
岸各 家银 行积 极 拓 展 业 务 不 断 为企 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 信贷额
,
一
作用
。
随 着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的深 入 实 施 和
=、 口岸 建 设 与 发 展 情 况
阿拉 山 口口岸 地方 政府 带领 口岸 各界 ,抢 抓西 部 大开 发 历史性 发展 机遇 , 持 以经 济建 设为 中心 , 坚 以通关 业 为基 础, 以发展 落 地加 工 业 为突 破 口 , 以招商 引 资 为 发 展动 力 , 不断转 变观 念 , 新思路 ; 真 务实 , 创 求 开拓 进取 , 口岸 经 济取
中国西疆第一口岸和哨所
中国西疆第一口岸和哨所西口第一哨---阿拉山口边防站就是其中的一个。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博尔塔蒙古族自治州境内。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西部边疆最大的陆路口岸,有铁路、公路和管道连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
离口岸不远的阿拉山口哨所号称中国西口第一哨。
在此,让人倍感祖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强大。
建站以来,一代又一代官兵顶狂风,战酷暑,斗严寒,形成了“肆虐狂风吹不倒、灯红酒绿蚀不倒、艰难困苦吓不倒”的顶风石精神,用满腔赤诚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1982年12月被乌鲁木齐军区授予“阿拉山口坚强堡垒”荣誉称号。
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宽、最平坦的山口,历史上是各民族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
阿拉山口环境艰苦、气候恶劣是全国四大风口之一。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
”“五级六级不算风,七级八级是小风,十八级大风也普通” ,每年八级以上大风要刮100多天,最大风速达55米/秒。
阿拉山口哨所阿拉山口哨所在中哈边境,号称“中国西口第一哨”,从山脚拾级而上,几分钟路程便可到达哨所。
站在哨所所处的位置可以远望哈萨克斯坦的村庄。
村民房屋聚集,呈条状分布,可清楚地看到袅袅炊烟。
中哈边境用铁丝网隔开,但四处寻找也没有看到界碑,这令原想在界碑留影的我们多少有些失望。
山上有巨大的中国地图,地图中间有“祖国在我心中”字样,地图和大字都用白条线条勾勒;有巨大的红五角星,多个山头题有“祖国万岁”、“风口卫士,无尚光精河,我曾来过之(十三)- 易地丁香- 易地丁香的博客荣”等字样;墙上有巨幅的中国地图,左边题有“祖国在我心中”,右侧所题的好象与“故乡”有关。
身处边疆,深深感受“祖国”二字的份量,爱国之情空前强烈。
临行前,据说阿拉山口的风特别大,能把人吹得东倒西歪,行走艰难;气温相对较低,甚至可能要穿棉衣。
但今天运气很好,既没有出现大风,也并不很冷,一件背心,一件外套足矣。
阿拉山口口岸:新亚欧大陆桥的要塞和中枢
阿拉山口口岸:新亚欧大陆桥的要塞和中枢
朱德辉
【期刊名称】《大陆桥视野》
【年(卷),期】2012(000)023
【摘要】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东临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艾比湖,距博乐市79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公里,是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西桥头堡。
【总页数】2页(P40-40,43)
【作者】朱德辉
【作者单位】阿拉山口管委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45
【相关文献】
1.阿拉山口站到达车流径路调整对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影响 [J], 仲其庄
2.基于时间距离成本的新亚欧大陆桥及阿拉山口阻滞的主要原因分析 [J], 苏刚;葛炬
3.解决口岸拥堵畅通新欧亚大陆桥——2011’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研讨会在连云港召开 [J], 仲其庄;李莎;江云
4.口岸站面对新挑战——2007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过货综述 [J], 关拥军
5.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通关过货新看点 [J], 杨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山口口岸中文名称:阿拉山口口岸行政区类别:区所属地区:新疆政府驻地:阿拉山地理位置:西北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10万气候条件:温带车牌代码:疆d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
在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西大铁路干线构成,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七个国家。
全长10800公里,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省去1100公里,节约运费30%,比海运节约百分之20%运费和60%的时间。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262平方公里,原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经修编扩大到37平方公里。
口岸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覆盖面积为7.9平方公里。
截止2003年底,口岸总投资为13.5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用于初期联检部门建设,博州地方投资3亿元,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系统投资近7亿元,招商引资3.2亿元。
口岸的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仓储、通讯、文化娱乐、旅馆、饮食、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功能逐步齐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呈现出人口聚集、工贸兴旺的景象,一个新兴的口岸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
口岸开通国内客车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每天对开一趟。
国际列车乌鲁木齐-阿拉木图,每周两趟。
口岸建设情况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家批准,始建于1990年6月,1991年7月,铁路开办临时货运,1992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营运,1992年12月1日,经国家口岸办验收,正式向第三国开放。
公路口岸1992年5月临时开通,阿拉山口口岸至1995年12月正式开通。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262平方公里,原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经修编扩大到37平方公里。
口岸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覆盖面积为7.9平方公里。
截止2003年底,口岸总投资为13.5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用于初期联检部门建设,博州地方投资3亿元,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系统投资近7亿元,招商引资3.2亿元。
口岸的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仓储、通讯、文化娱乐、旅馆、饮食、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功能逐步齐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呈现出人口聚集、工贸兴旺的景象,一个新兴的口岸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
口岸开通国内客车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每天对开一趟。
国际列车乌鲁木齐-阿拉木图,每周两趟。
口岸通关运行情况自1991年开办铁路临时货运以来,阿拉山口过货量以平均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
截止2004年,已累计过货4572.74万吨,年过货量占全疆16个口岸总量的90%以上,在全国陆路口岸中仅次于满州里口岸,已阿拉山口口岸连续9年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二位,累计上交关税及代征税115.39亿元,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力实施“口岸兴州、口岸强州”战略,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迅猛。
2004年阿拉山口口岸进一步完善“大通关”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口岸通关过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口岸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势头。
口岸过货量实现历史性飞跃,达940.74万吨,增长24.5%,占全疆的90%以上,连续九年在全国陆路口岸中保持第二位的地位;完成贸易额达28.42亿美元,增长24.4%;上缴关税及进口环节税达31.79亿元,增长433%。
口岸在为国家和自治区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口岸生产总值达4.88亿元,占全州地方生产总值的19.1%;完成工业增加值0.84亿元,财政收入0.85亿元,分别占全州的35%和34%。
阿拉山口口岸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过货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口岸,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通道和集散地,是新疆乃至全国对中亚和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
铁路口岸运量情况铁路口岸1、过货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总计979792吨,同比减少2.3%。
其中:进口货物528312吨,同比减少23.1%;出口货物451480吨,同比增长42.8%。
进口主要货物中,金属矿石299098吨,占总量的56.6%,同比减少29.1%;废旧金属53038吨,占10.0%,同比增长268.6%;油品为37121吨,占7.0%,同比减少53.9%;钢材及有色金属75709吨,占14.3%,同比减少阿拉山口口岸21.1%;化工产品16130吨,占3.1%,同比减少52.9%;化肥及农药21841,占4.1%,同比增长14.1;集装箱12159吨,占2.3%,同比增长40.7%;木材6762吨,占1.3%,同比增长41.6%;非金属矿石1889吨,占0.4%,同比减少0.1%;其他4565吨,占0.9%。
出口主要货物中,集装箱193752吨,占总量的42.9%,同比增长41.0%;矿物性建材67719吨,占15.0%,同比增长42.0%;焦炭43745吨,占9.7%,同比增长17.7%;钢材40977吨,占9.1%,同比增长64.0%;工业机械24422吨,占5.4%,同比增长55.9%;化工产品18259吨,占4.1%,同比增长3.9%;饮食品及烟草6219吨,占1.4%,同比减少16.3%;其他56387吨,占12.5%。
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8879679吨,同比减少11.2%。
其中:进口货物5355763吨,同比减少32.4%;出口货物3523916吨,同比增长69.3%。
铁路口岸进口主要货物中,金属矿石2502319吨,占总量的46.7%,同比减少31.5%;油品840990吨,占15.7%,同比减少49.1%,钢材及有色金属809447吨,占15.1%,同比减少25.4%,废旧金属318436吨,占6.0%,同比减少44.4%;化工产品308553吨,占5.8%,同比减少6.2%;化肥及农药259136吨,占4.8%,同比减少0.4%;木材82863吨,占1.6%,同比增长14.4%。
出口主要货物中,集装箱1457315吨,占总量的41.4%,同比增长91.7%;矿物性建材558041吨,占15.8%,同比增长92.5%;钢材及有色金属363226吨,占10.3%,同比增长224.7%;焦炭348949吨,占9.9%,同比增长13.3%;化工产品203838吨,占5.8%,同比增长26.3%;工业机械163614吨,占4.7%,同比增长72.4%;饮食品及烟草91612吨,占2.6%,同比增长13.7%。
2、客运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出境人员8259人次,同比增长2.7%。
其中:入境人员4236人次,同比增长4.0%;出口岸景观(10张)境人员4023人次,同比减少1.3%。
铁路口岸累计入出境人员73039人次,同比增长7.1%。
其中:入境37812人次,同比增长8.3%;出境35227人次,同比增长5.8%。
3、运输工具9月份,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出境火车880列,同比减少4.0%。
其中:入境444列,同比减少3.7%;出境436列,同比减少4.4%。
1—9月份,铁路口岸累计入出境火车8037列,同比减少5.4%。
其中:入境4069列,同比减少4.1%;出境3968列,同比减少6.7%。
公路口岸1、过货量9月份,阿拉山口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38226.8吨,同比增长137.3%。
其中:进口货物为55吨,同比减少45.5%;出口货物为38171.8吨,同比增长138.4%。
进口主要货物中,铅粉30吨,占进口货物总量的54.6%,电缆20吨,占36.4%。
出口主要货物中,日用百货14605.3吨,占出口货物总量的38.3%,同比增长19.6%;地产建筑材料(水泥)20046吨,占52.5%,同比增长500.7%,钢材926吨,占2.4%。
1—9月份,公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146620.7吨,同比增长64.3%。
其中:进口货物736.5吨,同比减少10.1%;出口货物145884.2吨,同比增长65.0%。
前9个月公路口岸进口主要货物中,硒粉208吨,占总量的28.3%。
卤虫180吨,占24.4%。
出口主要货物中,日用百货64776.9吨,占总量的44.4%,同比减少4.6%;地产建筑材料(水泥)62846.74吨,占43.1%,同比增长239.8%。
2、客运量9月份,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入出境人员5532人次,同比增长76.6%。
其中:入境2671人次,同比增长70.8%;出境2861人次,同比增长82.4%。
1—9月份,公路口岸累计入出境人员32317人次,同比增长66.8%。
其中:入境15603人次,同比增长63.2%;出境16714人次,同比增长70.4%。
3、运输工具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入出境汽车3085辆次,同比增长74.0%。
其中:入境1527辆次,同比增长68.6%;出境1558辆次,同比增长79.7%。
公路口岸累计入出境汽车15548辆次,同比增长58.7%。
其中:入境7699辆次,同比增长56.7%;出境7849辆次,同比增长24.8%。
管道运输中哈原油管道进口原油报关44.22万吨,同比增长101.8%,上缴海关税收1.86亿元。
阿拉山口输油管道累计进口原油报关353.91万吨,累计上缴海关税收18.32亿元。
口岸经济发展强劲,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随着口岸过货量逐年增长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口岸进出口贸易、加工业、运输业、中介服务业、旅游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通关业为基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1、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阿拉山口口岸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口岸外贸企业逐年增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博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阿拉山口口岸业和新疆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新疆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2、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阿拉山口口岸的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显现出旺盛的发展活力。
2001年口岸加工企业只有4家,主要依托国外进口木材进行木材粗加工,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
2002年起,博州调整了经济发展思路,加大了招商引资和为企业服务的力度,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要素”的工作指针,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服务单位,处处突出项目中心”的观念,贯彻落实“口岸兴州、口岸强州”的发展战略,努力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吸引了八钢、舞钢、颐新汇、中联油等一批区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口岸从事加工业。
2003年招商引资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1.53亿元,完成自治州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任务6000万元的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