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
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四篇(可编辑)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四篇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1、本学期是物理的开始学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获得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发展其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的教学。
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动手的机会。
3、在规定计划时间内基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愿望都能够提高。
二、现状分析:本届初二年级共有6个班,两位物理教师,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总成绩非常好,学生总体基础优秀,故要保持原有成绩切进一步提高,压力非常大。
三、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详细分析学生的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反馈、巩固练习,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3、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多讨论一些相关课题,多钻研教材,以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我们学习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5、加强听课教研活动,教师间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
6、勤于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7、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辅导对象重点放在困难生和优等生上,坚持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特别是对困难生要耐心解答其疑问,点拨思路,以便使困难生能够完成作业,不断进步。
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和任务
也有的公式是从 动力学方程推导 来的,但不一定 要求知道它们的 推导过程,只要 查查表就行了。
定律的地方。
中学物理课程作为学生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根本 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的由来
“科学素养”一词源自英文 literacy。这个词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有学识、有教养,跟学者、 专家有关;
一、教育的目的
培养既能适应又能应对社会 还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的活动。
掌握认识的手
段即学会学习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教育的角度,这样的人应该
学会认知
学会在一定环境中
学会做事
工作
学会共同生活
这样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学会生存
认识自己、理解他 人、保护环境、合
从社会的角度,这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教育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目的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事实上,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 手段。
因此,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的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 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及教学的设计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 重要课题。
作共事、共同发展。
即道德、立场 和态度
即学问、知 识
样的人应该具有 德 学 才 识
形成一种独立自 主的富有批判精 神的思想意识和
判断能力。
即才干,主要指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即思想方法和科 学预见的能力
二、中学教育性质和任务
中学教育
基 本 任 务
初级中学教育 高级中学教育
是以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提 高全民族素质 为根本目的, 以培养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为中心。
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教案
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理解它们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学生学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并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的作用效果。
4. 通过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拍打篮球时手对篮球的力,引出力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力。
2. 新课:讲解力的概念,强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介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解释它们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如拉扯弹簧、推动小车等。
3. 练习:让学生用力的图示表示给定的力,并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的作用效果。
例如,分析运动员投掷铅球时,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对铅球运动轨迹的影响。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力的概念、三要素和作用效果。
强调力的图示在分析问题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的作用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对力的概念、三要素和作用效果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情况。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为了更好地教授高一物理第一章的内容,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的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量和单位;3、理解物理学的量纲和量纲式;4、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物理量、物理单位及其换算;3、量纲和量纲式的计算;4、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量纲与量纲式的计算;2、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学概论1、物理学的定义;2、物理学的研究对象;3、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物理学基本量和单位1、物理量的概念;2、国际单位制;3、一些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第三节量纲和量纲式1、量纲的概念;2、量纲式的确定方法;3、量纲式的计算。
第四节物理实验1、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2、物理实验的方法;3、物理实验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2、结合实例讲解理论知识;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物理实验;4、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六、教学评估1、每节课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2、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3、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物理学概论和物理基本量、单位的掌握方面表现得较为优秀,但在量纲和量纲式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量纲和量纲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将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案必修1
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案必修1
第一章物理学科导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及其意义;
2.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3.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 物理学的定义及其意义;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教材和教具;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及其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讲解
1.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重要性;
2. 讲解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推理方法等。
三、实践
1. 学生进行物理学实验,体验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探讨物理现象的规律性。
四、总结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历史及其发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物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实验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凸透镜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凸透镜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凸透镜的光学公式;(3)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凸透镜的定义和性质2.1 教学内容本节将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和光学性质,并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物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活动(1)引入凸透镜的概念,展示实物;(2)讲解凸透镜的形状和光学性质;(3)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章:凸透镜的光学公式本节将介绍凸透镜的光学公式,包括焦距、放大倍数等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光学公式。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学公式的应用。
3.3 教学活动(1)讲解凸透镜的光学公式;(2)进行例题讲解,展示如何应用光学公式;(3)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学公式的掌握。
第四章:凸透镜的应用4.1 教学内容本节将介绍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并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3 教学活动(1)讲解凸透镜的应用,展示实物;(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体验凸透镜的应用;(3)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5.1 教学内容5.2 教学方法(1)提问学生,检查对凸透镜的理解和掌握;(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第六章:凸透镜成像规律6.1 教学内容本节将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等,并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6.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验演示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01《物理教学论》第一章(10级-修改) 13.3.8.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
前 言
课程总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 共同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
2001年开始新世纪基础教育十年改革是新 中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其力度和速 度均大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两次较大改革。 为了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的要求,各学科的《九年义务教育新 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教材在专家、教研 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于2001年上半年 出台,并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九年义务教 育新课程实验区进行实验,厦门市是其中之一。 按教育部的要求,至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的初 中、小学都准时进入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物理教学论
第一篇 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
(基本理论)P8—219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
(物理教学的目的论)(P8)
物信学院物理专业2010级本科班☆ 2013年春季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 (物理教学目的论)(P8)
• §1.1 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 (P8) • §1.2 物理学的特点 (P13) • §1.3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 (P16)
•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 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我国将开展人才培 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 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 教育开放。 • 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 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初中物理从头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从头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3. 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教学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物理学实验技能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编写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物理学的了解和疑问。
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能量、运动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20分钟)1. 教师演示物理学实验,如测量长度、质量、温度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物理学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技能。
四、学生自主实验(2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实验操作。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
2. 教师总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3.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完成作业,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延伸:1. 组织物理学知识竞赛或科学讲座,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竞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总结和反思等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实验操作。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物理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中学物理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
中学物理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教案标题:中学物理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教学目标是教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编写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科要求、学生年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你编写中学物理教案的教学目标:1.明确内容和层次:首先,确定你要教授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层次。
例如,你可能要教授中学物理的力学部分,包括力的性质、牛顿三定律等。
在此基础上,将教学目标细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参考教育标准:参考相关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要求,例如国家课程标准、学校的教育要求等。
这些标准通常包含了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可以作为编写教学目标的参考依据。
3.使用明确的动词描述:在编写教学目标时,使用明确的动词来描述学生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例如,使用动词如“解释”、“分析”、“应用”等,来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4.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
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但又不过于困难,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目标并取得进步。
以下是一个示例中学物理教案的教学目标:主题:力学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性质和分类。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3.能够解释力的合成和分解。
4.能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5.具备进行简单实验和观察的能力,以验证力学定律。
通过以上的建议和指导,你可以编写出符合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的中学物理教案教学目标。
记住,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样本(六篇)
2024年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样本一、指导思想:遵循全面的____教育方针,依照____规定,融合教育与生产实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二、工作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3. 有效开展培优补潜工作。
三、具体措施:1. 鼓励学生提前自我学习,深入探究,做好学习笔记,确保作业按时完成。
2. 监督学生仔细阅读教材,鼓励主动提问。
3. 加强课后辅导,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培养优秀学生,同时关注并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中上水平学生的学习,实现抓两头,促中间,以期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4. 强化实验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5. 设立化学兴趣小组,定期举办化学竞赛活动。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将进行化学必修1的学习。
第一章以实验为切入点,展示了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突显了化学实验基础的学科特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同时,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和进行复杂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中,将对这些关键概念进行强化,兼顾科学性与学生接受度,合理控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涵盖了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内容,这些都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理论,对学习化学至关重要,因此也是教学的重点。
同时,强调结合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加强化学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章以金属知识为主线,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比较和归纳,使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通用方法。
通过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章以非金属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方法。
教学进度:绪言:1课时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课时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章末复习:2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课时第二节离子反应:2课时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章末复习:2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时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本章复习:2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2课时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2课时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2课时本章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8课时2024年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样本(二)本学期,本人承担高一化学教学任务,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范,致力于完成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全部教学任务。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5篇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5篇教师若不能获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酷爱,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范文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范文1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工作,将认真实行学校和教研组教学计划,展开教学研究,牢牢环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连续参加各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到达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而且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努力提高本组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务实求真,开辟进取地将理化生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
使教研活动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每位教师、服务于课堂的基本理念。
二、基本情形:本学期理化组教师共有14人,本组教师起点较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展开有了较高的认识,自觉性、主动性均较高,活动的展开得以较好的落实。
三、工作目标:1、连续深入新基础理论,强化创新意识,争取在观念和实际行动上有质的突破。
2、重视教学常规的管理,关注“家常课”、“随堂课”研究,强化组内教师的质量意识,并配合教诲处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且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
着力教研级建设“四个一”(学习一篇文章;说、听、评一节课、探讨课题的一个方面;抓住后继工作的一个重点)。
明确备课组长的职责,规范备课组备课研讨要求。
增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并认真搞好主题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一定的增进作用。
4、连续展开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展开部分学科的比赛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关注学科前沿信息,追踪改革热门,牢牢环绕中考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复习计划,搞好初三年级的每一次阶段性测试工作和质量分析,排查教学薄弱环节,寻觅出有效的补偿措施。
连续做好教诲处关于新一轮教研组的课题研究。
四、具体措施:1、连续学习新课改的相干内容,努力领会其精神,深入知道“与时俱进”在教学上的涵义。
初中物理教案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5)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利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实验器材的责任感;(4)教育学生树立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集体观念。
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 力的作用效果;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拉力、压力、推力等,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力是什么吗?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作用效果。
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讲解1.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否则工作将是盲目的。
同样,从事物理教学工作,首先应该明确它的目的、要求,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又是物理教学的归宿。
这章我们就讨论一下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主要内容有:§1.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1.2、物理课程与课程标准§1.3、物理教材§1.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一、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确定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依据的,其依据主要是三方面:(一)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社会需求、人的发展要求的反映)首先,它必须服从于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因为局部的、下位的目的任务的确定应该服从上位的、整体的性质和任务。
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概括地讲:性质:基础教育,不是升学教育,不是选拔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
这里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爱国、集体主义、公共道德、诚实、有责任感;“科学文化素质”:有知识、智能发展好、学会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劳动技能素质”: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
根据“素质教育”这个总目标,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确定,都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为前提。
当然,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侧重。
物理学科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理解这个“前提”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比如,这三十多年来,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确定和理解经历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教给方法学会探究——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的发展。
就是在这个前提指导下。
这三种教学目标不仅说明教学要求的提高和全面,更深层次讲是教学价值取向的不同。
“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目标是“结果”取向的;“教给方法,学会探究”的教学目标是“工具”取向的;“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精神”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文化”取向的。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一、概述中学物理教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帮助学生掌握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教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教学方法。
2.理解中学物理知识体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掌握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方法。
4.能够应用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概论1.中学物理课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特点。
3.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中学物理课程教材分析1.中学物理课程教材的种类及其主要内容。
2.不同类型教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教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1.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2.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第四章中学物理教学实施1.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2.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和演示教学。
3.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和学生评价。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全面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课堂互动交流、实验探究等,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应用和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
五、考核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质量及课程设计实践等综合考核。
六、参考资料1.中学物理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中学物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3.《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4.周志光,中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
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
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
德教育。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
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 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 使命感与责任感。
高中大纲教学目的和课程标准目标比较
二、物理学的特点: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 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 基石,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与现代 物理学及其各分支的严密的逻辑关系。 (3)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从物理概念转变
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数学表述手段为理论与实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 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
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教育工作者熟悉的 “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实际上, 早在1912年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 布了《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课程标 准”一词在中国一直沿用了40年。建国初期, 我国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
STS教育:
当代STS教育的六个主要观点: (1)关注技术对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关注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关注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回避对技术原理本身的过细了解。(否则,学生 理解不了、负担过重。) (5)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去解释自 然现象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 引导学生根据科学原理和方法,回答社会生活中 的某些热点问题,做出合理的评价或决策。
高三物理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高三物理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物理课程1、物理科学与物理课程的关系:2、决定课程结构的主要因素a、社会要求与条件:b、物理学的学科内容,决定物理课程和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
c、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年龄、生理特别是心理结构,包括志趣、学习习惯等。
3、制定中学物理课程的原则:a、体现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思想和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b、符合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社会的需求c、符合学生心身发展特点,符合大多数学生可接受的限度。
d、适应各地办学的具体条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二、物理教学大纲1、学习物理基础知识a、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结论,而且条让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
b、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
c、向学生教授的物理基础知识,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2、培养能力a、观察、实验能力:b、思维能力;c、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创造能力3、培养高尚的品格a、激发学习兴趣b、培养科学态度c、科学的习惯d、科学的观点、理想、信念三、物理课程标准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特点是:a、注重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b、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c、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d、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
e、改进评价体系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a、课程设计思路b、高中物理课程结构c、创新思维四、物理学科的结构与特点1、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2、物理学科的特点:a、是一门实验科学。
b、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逻辑体系)c、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
(概念、数学、物理量(用数学严密检验)d、是一门基础科学。
e、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五、中学物理教材的选取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激发兴趣与启发思考相结合4、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介绍中学物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状况,并能将其与中学教育以及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相结合;介绍物理学科的特点与中学物理教材选取的原则,目的是使学生能从课程、教材的理论高度,结合系统论的方法,对物理学科以及中学物理课程及教材的结构、内容有一个较高、较深的理解。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1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①中学物理课程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确定物理教学目标的依据。
②科学素养: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包括: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应用、能力等方面③国际上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价:一、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认识。
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
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④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⑤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1.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愿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增进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掌握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⑥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科学素养在中学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表述,是物理教师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目标变化:1.把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4.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5.注重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感。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1.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2.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⑦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⑧课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一是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问题,二是为了表述的清晰与方便。
)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1、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方式,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篇一: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物理校本课程目录第一章、力学篇1. 从不倒翁搬不倒说起2. 不倒卡通娃制作3. 桥梁种类4. 桥梁模型的制作比赛5. 摩擦力知识6. 哪一种鞋底的防滑性能好7. 登天利器—火箭8. 水火箭的制作9. 小结第二章、热学篇1. 浮力的利用—飞艇和潜艇2. 沉浮子的制作3. 浮力天平4. 自己举起自己5. 热能的利用——地热6. 纸“锅”烧水7. 蜡烛上的蛇形风车8. 孔明灯制作的方法9. 总结书桌上放着一个不倒翁,浑圆的身体,一张笑咪的脸,书读累了,你会去逗它一下,把它推倒了,可它马上又笑嘻嘻地站起来,好倔强的脾气。
不倒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知识,就是物体怎样才能平衡。
放在地上的凳子,摆在桌面上的台灯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理学上就叫做平衡,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同样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本书竖在桌子上,轻轻地用手一推,啪地一声便倒在桌子上,而不倒翁推倒了却一下又能站起来。
这就是说,平衡里也有不同:一件东西立在那儿,轻轻地推一下,它晃了几晃又重新立稳,这种平衡叫稳定平衡;如果轻轻地一碰就倒,叫做不稳定平衡,不倒翁是稳定平衡,立在桌面上的书本、铅笔等是不稳定平衡。
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于它肚子底下的那个大泥坨,使不倒翁和桌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泥坨还使它的重心降得很低,所以特别稳定,倒了还能自己再站起来,站立在桌面上的书则不同,它的支持面非常狭窄,重心又很高,所以一碰就倒,因此,看一个物体稳定和不稳定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支持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还有一个条件是物体重心的高低。
走钢丝的杂技节目很惊险,是由于观众总害怕演员摔下来。
杂技演员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情况下,演员必须不断小心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顺利地通过钢丝。
有一种看上去更加惊险的摩托车走钢丝,摩托车不仅在钢丝上行驶,而且车身的下面还挂着一个沉重的车厢,坐在车厢的演员还做出多种高难度动作,看上支使人觉得更加惊险,其实这个节目倒十分安全,因为挂在下面的车厢使整体的重心下降到钢丝绳的下面,反而成为一种十分稳定的平衡。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情预设】:学生举例:听天气预报,知道天气情况;听老师讲课,获得知识;碎石;楼道声控开关;声呐。
这一章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非常广,包括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和听不见的超声和次声,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在我们生活、生产和现代技术中有哪些应用呢可见声的利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的利用【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体现生活与物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导并举、约26分钟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声的利用进行以下分类:(一)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预设】:举出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如听老师讲课,人与人的交流,听广播,根据打雷声判断要下雨了等等,可见声音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学情预设】:观看图片,了解超声波加湿器原理。
(多媒体展示)超声波加湿器:北方干燥的的冬季,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灌中的水会被破碎为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强室内的湿度。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情预设】:思考,回答,进行对比,区分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提问:超声波加湿器是用来传递信息吗总结:可见声除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 科学素养是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使用的术语,在我国许 多文献中称为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 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 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 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 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 的能力。 •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 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物理课程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的目标: (1952)
三、物理课程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 1.通过良好的物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认识和 探索自然规律的愿望,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 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 2.增进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养成科学的 思维习惯,掌握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 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3.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影响; • 4.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 世界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培养公民的责任感,爱护环境,善用资源; • 培养运用恰当的术语阐释与物理学有关的概念、 原理、系统、方法和应用的能力; • 培养有关研究物理学的各种技能,如科学探究、 解决问题、实验技能、协作、沟通、数学分析、 资料收集和处理、分析及判断性思考、自我学 习等; • 籍着研习物理学,使学生在有关物理学的问题 上,培养对己对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 在物理学范畴内,为持续进修及从事有关的工 作,作好准备; • 认识物理学在应用于科学、工程和技术等方面 所扮演的角色。
物理教育的宗旨
• 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引发兴趣、原动力和成 就感; • 培养对物理世界和物理学古今发展的鉴赏; • 认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研究方法; • 培养对物理学和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认知; •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概念,以便在科学和技 术的世界中生活并作出贡献; • 认识科学的功用和限制,与及科学、技术和社 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 (5)对于科学语言及一些重要科学内容的 基本训练; • (6)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解释与 概率性和统计相关的数据的能力; • (7)领悟和使用技术信息、技术产品的能 力,包括与高科技产品相关的“使用能 力”; • (8)获取科技信息的能力,对于从哪里、 哪些人处可以得到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 和建议有一定的理解。
• (一)衔接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自然与 生活科技学习领域教材,增进学生对物理学 基础的认识,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以解决 问题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 (二)介绍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藉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使学生明 了近代由于科学的研究,导致技术的革新和 发明,进而密切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
素 质 教 育
思想道德素质:爱国、集体主义、 公德、诚实、有责任感; 科学文化素质:有知识、有智能、懂方 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发展健康 劳动技能素质: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 知识、劳动习惯。
一、科学素养概述
• 科学素养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一般来 说,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于科学的本质、 目的及其局限性的理解,伴随着在一定程 度上对于重要的科学思想的理解。它可能 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1] • [1] 胡森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 书· 课程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421
美国科学教育目标
•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人人具有科学素养” 作为科学教育目标。 • 标准指出,有科学素养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历 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 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意味着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 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意味着能读懂通俗报刊 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 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意味着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 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 根据的见解来。应能依据信息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 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还意味着有能力提 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 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的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物理教育 晚清时期
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讲理化之义,在使知物质自然之形象并其运用 变化之法则,及与人生之关系,以备他日讲求 农工商实业及理财之源。”
民国时期的物理课程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体制,建立了 中华民国。中国物理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 时期。1912年12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1913年3月19日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其中规 定中学第三学年开设物理课,每周4学时。经过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受到较多的美国 教育思想的影响,又于1922年制定了壬戌学制, 奠定了我国后来长期采用的新学制。1923年颁布 了初级中学自然课程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 科学概论课程纲要,高中第二组必修的物理学课 程纲要。
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础教育课程文件(1-8年级) 科学与技术(1998年)
• • • • •
达成目标(分四级): 基本概念的理解; 探究和设计技能; 知识的交流; 科学技术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日本初中物理教育目标
• (1)提高对于有关物质、能量等事物和现象的 关心程度;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 活动,学会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2)进行物理事物、现象的观察、实验,掌握 观察和实验技能;考察观察、实验的结果,得出 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能力;同时理解身边的物 理现象、电流及其利用、运动的规律等内容,培 养对此类现象的科学见解和思考方法。 • (3)通过对物质、能量有关事物、现象的调查 研究活动,重视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科 学的思想和态度,形成对自然的整体认识。
• (1)认识科学的本质、目的和局限性(如: 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理性思维,概括、综合 和推断能力,理解理论和观察的作用); • (2)认识技术的本质、目的和局限性,以及 它们与科学的区别; • (3)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实际运作方式,包括 研究经费、科学实践的常规模式、科学研究 与发展的关系; • (4)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包 括作为专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社会中的 作用,以及相关的决策过程;
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国民的科学与技术素养 • 素养蕴涵于内,即为知识、见解与观念; 表现于外,即为能力、技术与态度。 • 包含以下能力要项:
1.过程技能(科学探究); 2.科学与技术认 知;3.科学本质; 4.科技的发展; 5.科学 态度; 6.思考技能; 7.科学应用; 8.设计与 制作
台湾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基础 物理」课程目标
日本高中物理教育目标
• 高中理科教育的总目标是: – 提高对自然的关心和探究心,进行 观察和实验; – 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态度; – 加深对自然事物、现象的理解; – 培养科学的自然观。
思考与讨论
• 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科 学素养?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认识 和体会。 • 2.根据你所了解的中学物理教学情况,提 出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建议。
英国科学教育目标
• 包括以下5方面要求: – 系统探究 – 应用科学 – 科学思想的本质 – 交流 – 健康与安全
物理A级考试说明规定考试的目的
• 对物理学必需的知识和理解;在适当的情境下应用物理 学;面对新的、变化的情境时所必需的技能; • 理解理论和实验之间的联系; • 欣赏在目前社会中是如何发展和应用物理学的; • 展示和社会、哲学、经济、工业紧密相连的、作为人类 努力成果的物理学的重要性; • 维持并发展物理学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和快乐; • 认识物理学的定量本质,并理解数学表述是如何与物理 规律相联系的. • 把不同领域的物理(内容)联系起来的知识线索; • 研究物理模型是如何发展的.
一位同学在《我心中的好老师》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心中的好老师是教物理的唐挈老师。……最打动 我的是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无时不刻不在坚守 自己的责任,无时不刻不在呼唤着那份爱国热情,更无 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们开始审 视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生存价值……他 将国家、民族这些久违的概念又重新建立在我们的头脑 中,……我们开始思考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学生能有这样的感悟,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大肯定。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 ------我们为什么要教物理?
《物理教师》2007年第9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去年国庆,我的第一界毕业生聚会,因我曾经是他们高中阶段 的班主任,同时任教他们的物理课,故被他们邀请到场,…… 他们都大学毕业三年了,有的高中毕业后就未曾谋面。一朝相 聚,不免要回忆高中阶段的一些学习片段,一位医科大学毕业 知 的学生顺手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向空中抛去,然后用手接住, 识 笑着对我说,老师,加速度多大?旁边一大帮同学笑嘻嘻地抢 对 着回答: 于 你是指抛上去还是落下来的过程?(一个女孩,也是医科大学 学 毕业的) 生 上升加速度朝上,下降时加速度朝下。(军事指挥院校的毕业 生干脆利索地回答) 上升过程中速度都没增加,哪有加速度?下降才有加速度吧? (师范大学毕业的,不是学物理专业) 最高点苹果都停下来了,肯定没有加速度。(竟然是一个重点 大学理工科毕业生的回答) 老师,我忘得一干二净了,全还给你了,白学了。(一个女孩, 后来学文科了)
第二节 当代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 的物理课程目标
香港中学物理教育目的(2002)
• 香港科学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总目标是,为 学生提供学习的经验,使学生参与有关科 学的活动,籍以了解和应用科学的概念和 原理,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 响和对文化的重要性 。这些经验将为学生 奠定基础,在表达和做出明智的决定时能 够基于科学理据的考虑,在物理学、科学 和技术的领域持续进步和发展,并成为科 学和技术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