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国际化的经营历程
十三五以来 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
![十三五以来 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74414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7.png)
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引言中国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钢铁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原因
![钢铁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5ab16e39b89680203d82533.png)
钢铁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分析——以上海宝山钢铁为例目录绪论 (1)一、宝钢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 (1)二、宝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 (2)三、宝钢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 (2)四、宝钢海外三大支柱产业 (3)结论 (3)绪论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经济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内市场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买房市场格局,家电、汽车、钢铁等产品供过于求的趋势尤为突出。
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WTO,市场开放度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一、宝钢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1、钢铁行业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近两年来,国内市场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虽然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但家电、汽车、钢铁等产品供过于求的趋势尤为突出。
并且此时也有大量的国外钢铁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呈现出饱和的状态,因此钢铁行业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而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受到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带动,世界钢铁工业曾经一度景气再现。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内外市场对钢材需求依然旺盛。
因此,许多钢铁企业,尤其是像宝钢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正积极寻求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机会,从而以获得比较多的利益。
2、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获得国外低成本的生产资源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宝钢的海外经营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出发点,成功跨出这一步。
当时的认识和作法是无论国内市场多么紧俏,坚持10%出口。
这样一可检验质量,让宝钢的产品接受国际上最挑剔的用户检验,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可以平衡外汇等资源。
从1988年起,宝钢开始在海外设立经营机构,陆续在日本、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公司,从事钢铁产品、冶金原料贸易及远洋运输、工程装备等业务,逐步构筑了覆盖全球的分销、加工配送体系。
宝钢的国际化
![宝钢的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225a655cad02de80d4d84019.png)
宝钢国际化战略国际环境分析
钢铁产业内部竞争激烈。 替代品的威胁和钢铁生产成本的提高。 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买方威胁相对较小。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对于钢铁行业不不是很 大。
外部环境总体评价
钢铁的市场需求依然巨大,这是宝钢提 高产能,扩大规模的保证。至于原材料供 应商的压力,铁矿石的涨价源于市场需求 强劲,加上目前美元走势疲软而人民币强 势,原材料的涨价可以转移到钢价上面。 总体来说国际环境对于宝钢的国际化还是 有利的。
宝钢的国际化之路
宝钢的国际化之路首先立足于国际市场, 通过国内的兼并重组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 和实力。组建海外合资企企业,结合自己 的成本优势和国外企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 逐步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之后才考虑在海 外建立自己的钢铁生产基地。
宝钢的国际化战略
调整组织结构 优化工艺技术结构 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人才强企”战略进程 改善融资渠道
宝钢国际化的三个阶段
1、单纯的产品出口 2、海外投资办厂阶段 3、海外直接 投资建厂
宝钢国际化经营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的国际化经营,宝钢现在深受 广大的海外客户认同的品牌。宝钢已是全 世界500强企业。宝钢在全世界已有近20 家控股、全资子公司。宝钢在巴西和澳大 利亚的合资公司也开始正式运营。
宝钢的国际化发展历史和现状
宝钢公司的国际化
上海宝钢简介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被称为中国改革 1978年12月23日,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 第二天,在中国上海宝山区长江之畔打下第一 根桩。经过30多年发展,宝钢已成为中国现代 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 2012年,宝钢连续第九年进入美国《财富》杂 志评选的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197位,并当 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标普、穆迪、 惠誉三大评级机构给予宝钢全球钢铁企业中最 高的信用评级。截至2012年末,宝钢员工总数 为130401人,分布在全球各地。
中国钢铁行业的崛起
![中国钢铁行业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3281600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1.png)
中国钢铁行业的崛起中国钢铁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结构调整、从资源依赖到技术创新的转型升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钢铁行业的崛起。
一、历史背景中国钢铁行业的崛起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密不可分。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外商投资。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市场化、国际化。
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钢铁行业的投资,扩大了钢铁生产规模。
这一时期,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对外贸易,以大规模生产为主要特征。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行业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推进了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了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
这一时期,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主要特征。
二、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的崛起得益于多种因素。
首先是市场需求。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对钢铁的需求量巨大。
其次是资源优势。
中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为钢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次是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钢铁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资源配置等,为钢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最后是技术创新。
中国钢铁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式,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总产量达到9.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3.3%。
中国钢铁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之一。
在钢铁产品质量方面,中国钢铁企业也在不断提高。
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339f7b0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c.png)
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钢铁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范围内的钢铁企业正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首先,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钢铁经济呈现出了明显的集中和竞争态势。
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传递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钢铁行业内部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再次,钢铁企业的生产和消费也在不断全球化,这使得了解全球市场和供应链变得非常重要。
第四,全球化的进程还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加强了国际竞争。
二、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策略1.市场扩张钢铁企业的市场扩张策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扩大现有市场的占有率,即在原有市场上增加市场份额;二是拓展新的市场,即寻找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
2.技术创新技术是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钢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3.革新管理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企业管理变得复杂和多元化,因此钢铁企业必须进行革新管理。
革新管理包括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
4.合资建厂合资建厂是钢铁企业进军新市场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和本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钢铁企业可以减少国家对企业的限制,并获得国内市场的直接支持。
5.跨国并购跨国并购被认为是钢铁企业实现全球化目标的最有效方式。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快速进入新市场,增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三、威斯德尔钢铁、波兰国家钢铁公司、中国宝钢、美国联合钢铁和阿卡尔集团的案例分析1.威斯德尔钢铁威斯德尔钢铁是美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威斯德尔钢铁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它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均建立了生产设施和销售网络,并力图在全球规模内提高其品牌知名度。
2.波兰国家钢铁公司波兰国家钢铁公司是波兰最大的钢铁企业,它通过合资建厂、合作建厂以及推出高质量产品等方式,实现了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市场的销售网络布局。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581a0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4.png)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程辉煌而漫长。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开始建立第一座钢铁厂,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体系。
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钢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步走向国际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钢铁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的钢铁工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不断提高产能和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钢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产业链也得到了促进和完善,进一步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钢铁工业对于国家的基础建设、工程建设和军事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国内环境治理的严格化,中国的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着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过剩产能、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限制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的钢铁工业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钢铁工业将越来越注重品质、效益和环保。
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辉煌,未来趋势乐观。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钢铁工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国家经济的提升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上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钢铁工业,但规模较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钢铁行业概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65f5f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1.png)
钢铁行业概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钢铁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钢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就有了冶铁的技术,为很早期的钢铁生产提供了基础。
然而,真正的钢铁工业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崛起。
工业革命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和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推动了钢铁的大规模生产。
20世纪,钢铁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艰难时期的交替。
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钢铁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钢铁行业的黄金时代,特别是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规模扩张,使钢铁产量大幅增加。
然而,全球经济危机和市场萎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产能过剩也成为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钢铁行业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供给过剩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等措施,优化行业结构,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导致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必须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加强国际合作,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4. 产业链整合和创新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配合。
促进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供应的稳定,加强与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
此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制造,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钢铁行业的国际贸易与全球化趋势
![钢铁行业的国际贸易与全球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04c36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5.png)
钢铁行业的国际贸易与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钢铁行业的国际市场格局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随着国际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国际贸易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钢铁行业也不例外。
全球化带来了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市场的形成,对钢铁行业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钢铁产品的国际流通。
随着跨国公司和供应链的形成,钢铁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流通和交易。
通过国际贸易,钢铁生产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国内需求之余,也向其他国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其次,全球化助推了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
国际市场的竞争促使钢铁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国际贸易促使钢铁行业从传统的原材料供应商向价值链高端的加工和制造领域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最后,全球化加深了国际贸易的互补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钢铁生产国可以通过贸易获取所需的原材料和能源,而需求国则可以从钢铁出口中获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钢铁行业的国际市场格局全球化的趋势使得钢铁行业的国际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极化的特点。
首先,亚洲地区成为全球钢铁交易的重要中心。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对全球钢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同时,日韩等发达国家也在亚洲地区享有较大市场份额。
其次,欧洲和北美市场相对稳定。
欧洲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钢铁产品的需求较大。
北美市场由于国内钢铁产量较少,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对国际钢铁贸易有较大的需求。
再次,新兴市场的崛起是全球钢铁贸易格局的重要变化。
像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们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些国家通过提高钢铁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钢铁行业历史走势
![钢铁行业历史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d61656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4.png)
钢铁行业历史走势一、引言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钢铁行业的起源和发展、全球钢铁行业的演变、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对钢铁行业的历史走势进行探讨。
二、钢铁行业的起源和发展钢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铁器。
而真正的钢铁产业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煤炭的广泛使用,钢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铁行业成为了世界工业化的代表,为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全球钢铁行业的演变20世纪初,欧美国家是全球钢铁生产的主要力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钢铁企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在二战后,随着亚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钢铁产能迅速增长,逐渐崛起为全球钢铁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深入推进,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中国的钢铁产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过剩产能等问题。
四、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中国的钢铁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钢铁产能较低,主要依靠苏联援助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钢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钢铁产能大幅增加,出口量不断上升,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减少过剩产能、整合企业、提高环保标准等,以推动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钢铁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钢铁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钢铁行业仍将保持一定的需求增长。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历史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162cc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7.png)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历史钢铁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铁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和制造铁器,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生活方式。
古代钢铁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
一开始,钢铁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地中海地区。
在这些地区,人们使用冶炼技术将矿石加热并冷却,从而得到铁和钢。
这种古代冶炼技术称为冶金,它为人们提供了用于建造武器、工具和建筑等的材料。
然而,钢铁产业的发展真正加速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冶炼技术,称为焦化冶炼。
这种技术使用高温和化学反应来将铁矿石转化为铁和钢。
这种技术的革命性在于它不仅提高了钢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减少了生产成本和时间。
工业革命时期的钢铁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尤其是英国。
英国以其丰富的煤矿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水平成为了世界钢铁产业的中心。
英国的钢铁工业不仅为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还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国家也逐渐进入了钢铁产业。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钢铁产量迅速增长。
这些国家通过引进新的冶炼技术和设备,以及充足的资源和劳动力,成为了全球钢铁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20世纪的钢铁产业发展主要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在战争期间,钢铁产业成为军事建设的关键部门,为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建筑材料。
战后,许多国家开始重建自己的钢铁产能,并将钢铁工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
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加速,钢铁产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许多传统的钢铁生产国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市场竞争等问题。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开始崛起,成为全球钢铁产业的重要力量。
目前,钢铁产业正在经历着转型和创新。
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新的冶炼技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钢铁产业也向高附加值和高品质的产品转型,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总的来说,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史是一个由古代冶炼技术到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过程。
美国纽柯钢铁公司的成功简析
![美国纽柯钢铁公司的成功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24c2669b6648d7c1c746f3.png)
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成功经验简析一、纽柯钢铁公司的发展历程1954年,纽柯钢铁公司的前身是一个叫做Reo Mtors的毫不起眼的小钢厂,不久又改名为“美国核子公司”(Nuclear Corp of America),接着定名为“纽柯(Nucor Steel)”。
纽柯公司从1972年开始经营钢铁制造业。
钢铁行业本来是一个高度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进入门槛很高,一般企业很难闯入,但小公司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改写了历史,它成为打破美国钢铁行业竞争规则的一匹黑马。
纽柯公司没有建立一体化的炼铁厂、轧钢厂,它采用回收废钢铁的方式,专注于炼钢,仅十几年的时间,纽柯公司赢得了巨大成功。
在2003年度它在500强中排名第297,自上榜25 年以来,它一直盈利丰厚。
33 年来,年产钢规模从13 8 万吨达到1900 万吨,规模扩大了138 倍;年销售收入从8358 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3 8亿美元,是1972年的136 倍;年净利润从467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 22亿美元,是1972年的240倍。
目前,纽柯钢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钢铁企业,2004年年产钢超1900万吨,已进入世界500强,利润跃居全美钢铁业第一,在技术上还领导了世界钢铁生产的新潮流,获得了美国总统授予的美国最高技术成就荣誉奖章——国家技术勋章。
二、纽柯钢铁公司的主要产业结构纽柯钢铁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热轧带钢的电炉钢厂,并积极从事新技术的应用,如带钢直接浇铸技术等。
纽柯钢铁公司在美国14个州拥有钢厂。
三、纽柯钢铁公司所属及关联企业地区分布和主要业务分布西班牙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将与美国纽柯钢铁公司在巴西合资组建钢厂,产销铸铁。
HIsmelt 公司与美国纽柯集团公司、日本三菱集团公司和中国首钢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HIsmelt 合营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南郊奎纳纳建造了一座年产80 万吨铁水的直接熔融还原炉,不需烧结,不需焦化,以熔融还原技术用粉矿和煤直接炼铁。
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3cf7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f.png)
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基础产业之一。
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人类迈入工业化时代以来。
以下是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钢铁行业开始崛起。
英国成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伯明翰成为钢铁产业的中心,钢铁生产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时期,钢铁用于制造铁路、桥梁、房屋等基础设施,对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初至中期,钢铁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家,钢铁产量迅速增长。
此时,钢铁行业开始应用大规模的炼铁、炼钢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全球钢铁市场逐渐形成。
20世纪中后期,钢铁行业面临了新的挑战。
随着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钢铁产量逐渐超过欧美国家。
这些国家采取了高效的生产方式,钢铁出口迅速增长。
同时,新的技术改进也使得钢铁行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几十年来,全球钢铁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快速崛起使得钢铁产量再次引领世界。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显现。
为了应对过剩产能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减少落后产能,提高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在技术方面,钢铁行业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的冶炼工艺、高效的炼铁炼钢设备以及控制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同时,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钢铁企业加大了环保投入,建设了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线。
未来,钢铁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同时,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钢铁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加环保的方向转变。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从工业革命时期起,钢铁行业对国民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钢铁行业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持续发展壮大。
钢铁业发展史
![钢铁业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4fbf3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6.png)
钢铁业发展史钢铁业是一个伟大的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钢铁业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钢铁业的发展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本文将从人类掌握金属加工火候的历史、工业革命时期的钢铁业、二战后钢铁业的全球化发展这三个阶段层面,简要介绍钢铁业发展的历史。
第一部分:人类掌握金属加工火候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熔炼铜和银的技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也开始了自己熔炼金属用于生产工具的历程。
但是,当然的,铜、银这样的金属硬度十分低,是不太适合制造战争用具之类的东西的。
人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尝试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使钢变得更加坚硬的方法:淬火。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时期的钢铁业随着时空的变迁,工业时代的到来,英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这时,钢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在那个时代,英国在钢铁业方面一度是世界第一。
从1820年代到1850年代,英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钢铁制品的生产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不过,是的,这个时代的钢铁业还是非常落后的。
炼钢的方法不够成熟,生产效率也不高。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部分:二战后钢铁业的全球化发展在二战之后,钢铁业逐渐开始了全球化的步伐。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钢铁生产已经从欧美转移到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其中,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同时也一步步崛起为汽车、电子等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强国。
钢铁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应该是在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生产环境中不断地提高质量和效率。
钢铁业发展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经千辛万苦。
从人类掌握金属加工火候的历史,到19世纪工业时代的钢铁业,再到二战之后的全球化钢铁业时代,钢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
今天,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新技术的开发兴起,钢铁业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aa5fe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e.png)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单纯的出口贸易向境外投资、并购和合作拓展。
这种趋势对于中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意义。
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口贸易,这个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以成本优势为基础,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第二阶段是境外投资,这一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首先进行的是资源类投资,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而后增加了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第三阶段是走向对外合作和并购,即通过合作、收购或合资等方式获得对外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从而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向更高水平拓展。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更多自主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资源,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参与能力显著提升。
从目前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态度来看,已经越来越趋于认可和支持,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
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增长中主要依赖世界工厂的定位和品牌的代工生产。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促使中国企业不断改善自身的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型经济、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2. 带动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使其在国内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f9ef89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4.png)
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概述钢铁业是世界主要的原材料和制造业,也是工业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电子等领域。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钢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全球化战略,通过跨国并购、跨国生产和供应链优化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从全球化战略的背景、原因、实施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对世界钢铁企业的全球化战略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展示钢铁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全球化战略的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全球化战略,以扩大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和降低生产成本。
而钢铁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和制造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全球化战略。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稀缺和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需要寻求更为优质和更为廉价的资源。
由于不同国家的资源和其它要素具有差异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者合作等方式,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优势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钢铁企业需要在全球化趋势下展开深入的改革和战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全球化战略的原因1.降低生产成本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不同国家的资源和成本具有差异性,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寻求成本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拓展市场全球化战略还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通过与不同国家的企业合作、合并或者收购,企业可以在全球制造和销售产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
3.推动创新全球化战略推动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进而推动创新,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方式1.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企业展开全球化战略的主要手段之一。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d333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a.png)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国际化已成为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进入国际市场并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范围和影响力的过程。
下面将从四个阶段来探讨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出口贸易企业国际化的第一阶段是通过出口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通过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来实现国际化。
这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企业需要与海外买家进行合作,解决运输、支付和通关等问题。
通过出口贸易,企业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并且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第二阶段:海外投资企业国际化的第二阶段是通过海外投资来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在这个阶段,企业选择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销售网络或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海外投资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海外投资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阶段:跨国并购企业国际化的第三阶段是通过跨国并购来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在这个阶段,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
跨国并购可以快速进入新的市场,缩短企业的发展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企业可以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第四阶段:全球一体化企业国际化的第四阶段是通过全球一体化来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在这个阶段,企业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等方式,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全球一体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全球一体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结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出口贸易、海外投资、跨国并购和全球一体化等阶段,企业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分析_张宏伟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分析_张宏伟](https://img.taocdn.com/s3/m/4e029e48b307e87101f69635.png)
经营管理Βιβλιοθήκη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分析
张宏伟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铁路运输公司
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 加快鞍钢国际化经营的 进程。 1. 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 改善企业内部环境战略。 鞍钢从技 术改选、 技术创新、 装备新建入手, 提升鞍钢设备运行能力。 与世界先 进矿山、 烧结、 高炉、 冷轧等对标, 对鞍钢现有的选矿 、 烧结、 焦炉、 高炉、 冷轧、 镀锌、 彩涂板、 冷轧硅钢、 无缝钢管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从而 焦化、 炼铁、 炼钢、 连铸到轧钢工艺装备全部达到国内同行业领 使矿山、 先水平, 确保生产稳定高效; 健全供销管理体系, 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 确保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能力;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 实施 “走出去” “借船 战略, 打造国际鞍钢。 关注出口战略, 实行 出海, 联合出口” 的战略, 以进代出, 以市场换市场, 使产品和贸易国际 化, 开辟劳动相对密集、 核心技术相对稳定、 以资源开发为主, 发挥技术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以经营为主, 出资形式多样化, 优势, 直接投资、 国外收购( 资源、 生产和销售基地) 与跨国兼并结合, 优势互 实现双赢, 全球化布局, 异地化运营, 海外上市。 实施贴牌互置, 借 补, “贴牌” 助于各自企业的品牌、 商标、 信誉等, 互为 制造和经营, 以品牌建 立广泛的市场同盟体, 实现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市场利益。 实施保龄球 战略, 恰当地击中关键一个球瓶,就会撞倒一大片其他球瓶。鞍钢要占 — — —“第一 领整个目标区域市场, 首先攻占整个目标市场中的关键市场 。利用这个关键市场的巨大辐射力来影响周边广大市场, 以达 个球瓶” 到占领大片市场的目标。 3. 发挥比较优势战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对 中国企业包括鞍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市场竞 市场 争内容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对手的变化对鞍钢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环境越来越复杂, 生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竞争压 力越来越大;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对新产品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竞争内容越来越复杂, 其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强 。 因此, 利用波特教授的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 钻石模型, 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用其他产品来衡量) 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 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 较优势 。 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支点, 是中国企业包括鞍钢全球化运 。“无利不为、 营的基本依托, 是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定位的基础 无内 , , “先易后难, , 不外” 立足国内, 以母国为基地 逐步升级 ” 全球化布局 ( 跨区域、 多基地、 国际化) , 发展跨国企业, 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 构建 优化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由简单一体化到多角化发展, 提升多角化经营 档次, 不单纯追求产能扩张与盲目规模扩大, 按照世界通行标准运作, 能够跨国界和跨文化管理。 4. 提升企业能力战略。能力在战略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 。 企业是 一个动态、 开放的有机整体, 鞍钢要围绕全球化的市场必须提升企业能 力。 拟定正确目标的能力。 拟定正确的目标, 就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 触觉和远见。这就需要对市场、 技术、 价值链、 自己及竞争对手的趋势 能先人一步发现机会。 洞悉市场机会, 找出创造价值的 有透彻的理解, 方法和时机, 快速决策迅速行动。 对外沟通、 诚信与品牌及关系网络构建能力。 通过关系的建立及 沟通能力来获取难以在市场交易或以较低价获取资源 。 定期对诚信与 品牌进行调查作排名和比较, 有利于品牌和诚信的巩固和建立; 沟通和 网络有助诚信与品牌的建立, 交流工作并增强企业绩效。 决策和执行速度与灵活性的能力。 执行的灵活性可为顾客提供更 多选择, 在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 敏捷的反应可减少产品的积存, 因而 降低成本。 创新、 不断改善与学习的能力。 创制前所未有的新产品、 服务、 技 术、 流程及营运模式; 不断改善对现在产品、 服务、 技术、 流程及营运模 式进行改进; 通过解决技术难题、 创新和不断改善, 可为产品功能减少 成本。 组织执行能力。组织有效性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 降低顾 客风险。 随着国际化经营的全面展开和日渐深入, 鞍钢将充分发挥资源、 装 备、 技术和人才优势, 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环保节能工作, 加快国际 化经营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 使鞍钢成为具有综合实力 和竞争优势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夕阳产业 ” ,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钢铁产业被普遍认为是 要在 “夕阳” “朝阳 ” “全 时节, 保持 的效益, 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实现鞍钢 奋斗, 必须实现国际化经营 。 面腾飞”
钢贸发展历史
![钢贸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7a4cf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0.png)
钢贸发展历史引言钢贸(钢铁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钢贸发展的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钢贸的起源钢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钢铁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钢铁贸易因此成为一个具有潜力的行业。
二、钢贸的发展过程2.1 第一阶段:初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阶段,钢贸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由于交通和通信等条件的限制,钢贸主要局限在国内市场。
贸易过程主要通过商人之间的口头约定进行。
虽然存在一些贸易障碍,但钢贸逐渐获得了一定的规模。
2.2 第二阶段:国际贸易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7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兴起,钢贸开始实现国际化。
通过航运和海外分支机构的建立,钢贸商得以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这个阶段的关键发展是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钢贸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
2.3 第三阶段:全球化与行业巨头的崛起(70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全球化成为了钢贸发展的关键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钢贸行业跨越国界,建立起了全球化的供应链。
同时,行业巨头开始崛起,通过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加强了行业的垄断程度。
三、钢贸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钢贸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对国家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钢贸对国家经济的几个方面影响的探讨:3.1 经济增长钢贸行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钢铁是各个行业中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钢贸行业的发展。
同时,钢贸行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矿山开采、交通运输等,进而促进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
3.2 就业和收入钢贸行业在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员工创造了相对较高的收入。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钢贸行业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宝钢国际化经营的业绩
宝钢海外投资经营取得了良好回报。
近三年海外投资和经营情况
2001年
海外销售额(万美元) 112328
净资产利润率(%)
22.3
海外销售收入比例(%) 14.1
2002年
113686 25.8 12.0
2003年 三年累计
183412 41.2 13.6
409426 30.8 -
• 钢材生产方面坚持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的理念,在 逐步关闭处于欧洲内陆高成本生产厂的同时,加大在巴西等的生产 份额,形成优化的生产布局。
15
3 主要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LNM
LNM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公司,通过在世界各地不断地收购 来实现公司的扩张。
LNM在世界13个国家(捷克、罗马尼亚、南非、哈萨克斯坦、阿 尔及利亚、印尼、法国、德国、英国、特立尼达、美国、加拿大、墨 西哥)拥有综合性钢铁企业。其钢产量分布情况(2004年预计):中、 东欧760万吨,西欧340万吨,北美1060万吨,非洲810万吨,亚洲550 万吨,共计3520万吨。
8
4 国际化经营对宝钢的现实意义
形成了覆盖亚澳、欧非、美洲的贸易网络,促进了产品的出口。 截止2003年底,宝钢累计出口钢材1730万t。 ★ 让宝钢产品经受了最挑剔国际用户的检验,促使宝钢努力提高产品 质量: ★ 实现了向部分国际知名汽车、家电企业批量供货,如菲亚特、福特、 伊莱克斯、惠而浦等; ★ 实现了出口产品从钢坯、热轧为主的初级产品向以高质量、高附加 值冷轧产品为主的转变。
二、其他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借鉴
三、宝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11
1 国际主要钢铁企业
百万吨
2003年世界前六位钢铁企业
45 42.8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阿塞洛
35.3 31.3
LNM 新日铁
30.2 JFE
28.9 浦项
19.9 宝钢
12
2 主要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动因
宝钢的国际化经营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赵昆副总经理
2004年10月
1
目录
一、宝钢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及现状
二、其他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借鉴 三、宝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2
1 发展阶段
宝钢国际化经营从进出口贸易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 发展阶段: 国际贸易阶段; 海外投资办矿阶段; 海外办钢厂阶段。
新日铁目前已在海外投资了29个项目,涉及: • 原料开采。新日铁共投资了10个项目,主要涉及煤、铁矿石开采和、
焦炭的生产。 7个在澳大利亚、2个在巴西、1个在中国。 • 钢材生产。新日铁共投资了10个项目,主要为冷轧板、镀锌板等高
附加值产品,投资区域涉及美国、中国大陆、巴西、泰国、印度尼 西亚。 • 钢材加工、销售与服务。新日铁共投资了6个项目,主要分布在中 国大陆和泰国。 • 多元化业务。新日铁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设备制造和企业信息化等 方面,在中国共投资了3个项目。
3
1.1 国际贸易阶段
1985年宝钢投产,当年10月,即首次委托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出口 化工产品,标志着宝钢迈出了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
1988年11月,在东京合资创办宝华贸易公司; 1993年8月,在日本创办了宝和通商株式会社; 1993年10月,在德国汉堡创办了宝欧公司; 1996年4月,在美国创办了宝美公司。
宝钢这些海外机构主要从事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第三方贸易、 商情搜集和分析等业务。
4
1.2 海外投资办矿阶段
为了应对上游垄断,获取战略资源,宝钢开始与国际矿业巨头 开展战略合作,投资办矿。 2001年5月,宝钢与巴CVRD合资组建宝华瑞,取得每年600万吨铁矿 石供应; 2002年6月,宝钢投资设立宝澳矿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 合资办矿,控制每年1000万吨铁矿石资源。
全球最重要的几大钢铁企业在国际化经营领域 均比较活跃,其主要原因是: 本土市场容量饱和,通过国际化经营拓展生存空间; 企业主要下游客户向全球化扩展,要求钢铁企业具 备追随供货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原料稳定供应。
13
3 主要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阿塞洛
目前已在海外共投资了21个项目。涉及: • 原料开采:阿塞洛投资了1个项目,主要涉及煤的开采,投资金额
5
1.3 海外办钢厂阶段
为做强做大钢铁主业,构建低成本的海外生产基地。 2002年宝钢与CVRD就在巴西圣路易斯建设钢厂一事达成意向。 2004年双方就合资组建钢厂举行前期合同签约仪式,标志着 宝钢第一个海外钢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6
2 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局
发展至今,宝钢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贸易服务、资源开发、航运、 生产实体的总体功能架构: 以销售钢材为主要业务的贸易公司,如宝和、宝美、宝欧、宝新 等; 以原材料采购为主的贸易公司,如宝岛公司; 航运类公司,如宝金、宝运; 矿业公司,如宝华瑞、宝瑞吉; 钢铁公司,尚处于项目建设阶段的巴西圣路易斯钢厂。
LNM共有员工13.5万人,有45个国家的雇员为LNM服务。
16
LNM国际化经营特点:
• 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机低价收购效益低下的钢铁企业,进行改造。 • 崇尚“迷你工厂”哲学,实行产地销售政策,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 通过推行知识管理项目,促使先进管理发法和工艺技术在整个集团
内的共享和流动。
17
3 主要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新日铁
9
4 国际化经营对宝钢的现实意义
通过海外投资与国际矿业巨头合资办矿,实现了资源的稳定供应,控制 了资源供应风险。 ★ 降低采原料购成本; ★ 稳定了铁矿石的供应; ★通过与对方的技术交流,提高了配矿能力。
培养了海外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了一支国际营销队伍。
10
目录
一、宝钢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和现状
相对较高,达到3.8亿美元。 • 钢材生产:阿塞洛共投资了18个项目,涉及各类钢材品种,分布在
多个国家和区域,其中在重点国家巴西已形成近1000万吨产能。 • 钢材加工、销售与服务:阿塞洛共投资了2个项目,主要是食品罐
材和不锈钢剪切。
14
阿塞洛国际化经营特点:
• 在原料控制方面主要通过长期贸易合同锁定所需资源,较少采用投 资开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