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较文学的两篇文章
211047595_比较文学何为?比较学者何为?——读孟华老师三篇文章之感悟
①顾钧、尹文涓:《不惑的选择———孟华教授与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总第40期)。
2〇孟华:《汉学与比较文学》,《国际汉学》2003年第2期。
3〇孟华:《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1期(总第54期)。
4〇孟华:《从艾儒略到朱自清:游记与“浪漫法兰西”形象的生成》,《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总第62期)。
摘要:孟华(1944—)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其治学方法与治学精神值得后学借鉴学习。
基于对她的三篇代表性文章《汉学与比较文学》(2003)、《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2004)、《从艾儒略到朱自清:游记与“浪漫法兰西”形象的生成》(2006)的解读分析,评述其对汉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关系的见解、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设计构想及其在比较文学形象学领域的具体学术实践,旨在整体勾勒出她的述学文体之特色及作为治学主体的学者魅力和对治学传统的坚守态度。
关键词:孟华;比较文学;汉学;比较文学形象学;治学主体与实践孟华(1944—)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主要从事中法文学、文化关系研究,1988年获得法国巴黎索邦第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她曾主讲的课程有《比较文学概论》、《中法文学关系研究》和《形象学理论与方法论》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孟老师兼顾教学与学术研究,著述颇丰,对国内中法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她的治学之路颇具传奇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便是她在1984年适逢不惑之年赴法国攻读比较文学博士。
4年后,她提交了题为《伏尔泰与中国》的博士论文,在国际比较学界获得了广泛声誉。
《伏尔泰与中国》在法国比较学界大获成功,不仅因该课题首次为中国人所研究,更因该论文的学术价值不容小觑。
该论文基于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史,对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次提出“伏尔泰对中国的热情实源于他对儒家‘以仁为本’思想的认同”1〇。
比较文学研究案例分析-以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为例
·文艺之窗·213比较文学研究案例分析——以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为例华南师范大学 植泳诗【摘要】朱光潜先生以其敏锐的艺术审美眼光,加之诗歌、绘画、音乐方面的良好修养,在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本文拟以他的一篇文章《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为案例,综述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分析朱先生对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三大方面的平行比较,分辨出中西比较诗学的联系与异质性,更进一步理解朱光潜先生对中国诗的学理研究,从而寻找中西诗学的价值联系。
【关键词】中西诗 情趣 比较诗学 平行研究朱光潜的诗歌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诗论》中,《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是朱光潜先生研究诗学里一主题论文,主要针对中西诗题材中关于“情趣”的平行比较,平行研究是比较诗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朱先生通过严谨的分析和逻辑的归纳,鞭辟入里地论述,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
文章以中西诗中最普遍存在的三大题材即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为主体架构,具体深入到诗中的情理上,阐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领域的诗学同点和异点,直观简洁,层次分明,具有启发性意义。
本文将以这篇主题论文为案例,综述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分析朱先生对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三大方面的平行比较,分辨出中西比较诗学的联系与异质性,更进一步理解朱光潜先生对中国诗的学理研究,从而寻找中西诗学的价值联系。
一、审美比较的特点总的来说,朱光潜先生对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主要运用了平行研究的方法,文章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次分明,可比性突出,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准确地支出不同体系下诗作的联系和区别。
平行研究里有三种基本的功能模式:一、连类比物、相类相从的类同研究;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的平行研究;三、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研究。
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里可以清晰看到:以“题材”的连类类同为框架,具体的内容里则以对比式的分析归纳,突出中西诗的异质性。
第二,朱光潜先生列举了许多中西诗的具体诗学例子与现象,并用多种实例详细陈述中西文学现象的同或异,很少用孤证说明问题。
比较文学史《吉尔伽美什》史诗深层思想内涵及艺术性
⽐较⽂学史《吉尔伽美什》史诗深层思想内涵及艺术性原创⽂章,转载需显要位置声明以上对《吉尔伽美什》故事梗概的介绍只是《吉尔伽美什》这部作品的表层内容。
这部史诗之所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的深层思想内涵。
我们从内容介绍中也能够发现⼀些不合理的情节和问题。
如为何吉尔伽美什见到恩启都以后性格转变如此之快?两⼈是敌⼈⼜为何能成为朋友?第⼗⼆块泥板中恩启都怎么还会活着,并且与吉尔伽美什以主仆相称?许多学者都认为最后这块泥板是后⼈加上去的,与原来的史诗⽆多⼤的联系。
这些问题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认识解答这些问题对更好地理解史诗的内涵有重要意义。
(⼀)⽂化的冲突、融合与发展这⼀点也正是吉尔伽美什性情改变的深层原因。
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这两者最初是相互对⽴的。
吉尔伽美什是王国的君主,已经建⽴了功绩,在对⾂民的统治上却蛮横凶残。
恩启都⼏乎是⼀个浑⾝是⽑的野⼈,和野兽牲畜共同⽣活,不认识⼈没有家。
从吉尔伽美什⾝上可以看出城市⽂明的印记,表明他以及所代表的国家已经达到城邦国家⽔平。
与此相对的恩启都只能是代表仍处于野蛮落后半开化状态的部落⽂化。
“可以说恩启都的降⽣和吉尔伽美什性格转变反映着古代两河流域不同民族和⽂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
”1他们两⼈之间的敌对决⽃到和解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进程,即“苏美尔⼈的城市⽂化同闪族的阿卡德⼈、巴⽐伦⼈的游牧⽂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2阿卡德和巴⽐伦依靠武⼒征服了苏美尔⼈,但落后的⽂化却最终还是要被先进的⽂化所征服。
因此在这⽅⾯拥有较先进⽂化与⽂明的苏美⼉尔⼈占了优势。
这是历史上不发达民族征服了发达民族,但在⽂化上被同化的典型例⼦。
叶舒宪先⽣还从哲学层次上进⼀步分析了吉尔伽美什的⼈格发展与转变,认为是⼈类⾃我意识成熟过程的象征性概括。
吉尔伽美什开始是残暴的统治者,并认为⾃⼰的⾏为是⼼安理得的。
“当和⾃⼰‘⼀模⼀样’的另⼀个巨⼈出现后,他才从这个对象化的‘我’中认识了⾃⾝,从这个‘假想的反对者’的正义要求中看到⾃⼰的残暴与不义,从⽽在根本上扭转了⾃⼰的⾏为⽅向,从任性⽽动的⽣物的⾃我⾛向社会化的⾃我。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一、概述在比较文学的广阔视野下,现代化中国的想象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复杂的面貌。
华夏边缘的叙述,作为这一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也揭示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挑战。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进程,而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位置与角色尤为引人关注。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现代化中国想象的形成与演变。
在这一视角下,华夏边缘的叙述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或文化边界的划定,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动态与变化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重塑和解读。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华夏边缘的叙述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传统价值的重估,华夏边缘的叙述开始更多地强调文化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华夏边缘的叙述也开始呈现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文学的视角,深入探讨现代化中国想象中的华夏边缘叙述及其与新时期文化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华夏边缘叙述的演变轨迹和内在逻辑,并探讨其在现代化中国想象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我们也将关注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其与华夏边缘叙述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 阐述比较文学视野在现代化中国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现代化中国的研究中,比较文学视野的引入与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视野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的地域限制,更在跨文化、跨地域的对比分析中,为我们理解现代化中国的独特性和普遍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比较文学视野强调对不同文学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与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现代化中国进程中的独特现象与问题。
比较文学概论范文
比较文学概论范文文学概论是对文学的总体研究,是研究文学本质、文学历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对文学概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文学的内涵与发展。
不同文学概论的研究方法也各有不同。
在西方国家,文学概论更注重理论体系构建与辩证思维,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文学进行解读和分析。
而在中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科传统的局限,文学概论研究多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对文学作品文字的解读。
此外,文学概论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关注点。
在现代,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文学概论开始关注跨文化交流、全球文学等问题。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文学概论研究也开始涉及到新的媒体形式和数字化文学。
尽管不同的文学概论在内容与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概论还是西方的文学概论,都致力于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和内在逻辑,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与分析,对文学进行评价与评估。
同时,文学概论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在今天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概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各种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文学概论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以适应当代文学发展的需求。
总之,文学概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领域中文学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同时,它也为我们拓宽了思维和研究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财富。
通过比较研究文学概论,我们可以深化对文学的理解,更好地发展文学研究与创作。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四、《摩罗诗力说》的主要内容
• 鲁迅以比较文学的视野,试图给性善平和的中 国输入批判否定性的文化恶魔,从而使古老衰 败的中国得以新生。
• 全文共分为9个部分。 开篇引用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
的名言,点明写作的目的:“求古源尽者将求 方来之泉,将求新源。(探求那古老的源泉已 经穷尽了,将要去追寻未来的源泉,那新的起 源。) ”
•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学缺乏新声的原因。 • 鲁迅感叹“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中国的政
治理想在于不触犯)”,表现在文学上,就是 “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诗宗词客,能宣彼妙 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 之思理者,果几何人?上下求索,几无有矣。 (自从有了文字记载以来,直到如今,那些诗 家词客能够运用他们美妙的语言,表达他们的 感受,以陶治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思想境 界的,到底有多少呢?从古到今,到处寻觅, 几乎找不到一个。 )”
• 一八一九年春天,雪莱在罗马住下来,第二年 迁居比萨。拜伦也到了那里,还有其他许多朋 友在一起,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
• 普希金因创浪漫派, 诗中常有讽喻而被贬到南 方居住的时候开始阅读拜伦的诗, 觉得他很伟 大, 普希金的诗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了拜伦 的直接影响;
• 莱蒙托夫同样崇拜拜伦的为人, 他在日记中记 载, 读了《拜伦传》后, 为其生平与自己所相 同的地方而感到惊讶, 也曾模仿过拜伦的诗歌 题材进行创作《先人祭》、《拉姆勃罗》、 《勇敢的约翰》等, 其中《拉姆勃罗》中性格 凶残的强盗式充满复仇精神的人物只有在拜伦 的东方诗中才能看到。
• 个人认为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主要 采用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
• 影响研究是法国学派所主张和大力提倡的 方法, 是建立在各国和各民族存在文学交 流和影响这一事实基础上的研究。事实联 系是影响研究的前提。
同题美文各千秋—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语言风格浅析
同题美文各千秋—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语言风格浅析文/葛玮华“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散文出现了很多佳作。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就俞平伯、朱自清两位现代文学大师的佳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语盲风格方面进行比较论析.以期感悟现代散文之美。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和俞平伯都是著名的学者型作家。
两人于1923年的一个晚上.同游南京名胜秦淮河并相约以同一命题各作一文。
其时俞平伯在浙江做视学,朱自清在温州教书.二人都已在新文学的舞台上扬名立万,是用白话做“美文…‟的名家了。
此次同来南京,荡漂过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似乎不可不游,既游秦淮.身为文人似不能无作。
二人遂相约各做一文.以志其事。
于是便有了新文学中的两篇散文名作.这是二人自己命题的同题作文都叫《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尔后又同时发表于《东方杂志》上并且两人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写得文情并茂.流光溢彩,不愧为“珠玉之作…也难怪从此有了“俞.朱并称“之说。
浦江清在《朱自清先生传略》中更盛誉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虽然题目相同.题材相同,思想内容也基本相同,但由于两人的个性和语言修养不同,即惯用的词语句式和表现方法等语言的风格手段和非语言的风格手段不同.所以形成的语言风格特色也就不同。
本文在比较的视角中,就两位现代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语言风格方面进行比较论析,让大家欣赏到现代散文之美。
一在词语的选用上.朱自清一贯善于选用各种色彩词、盛音词等.写景抒情.委婉细致,绘声绘形,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如《荷塘月色》、《绿》等都是名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更是如此,用了大量的色彩词、.音词描绘秦淮河的桨声、灯影,而且复盛形式变化多样。
如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粉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以此表现秦淮河夜色的朦胧美。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RenéWellwk【编者按】本文作者韦勒克(1903-1995),生于维也纳,一战后随家迁居布拉格,毕业于查理大学,1926年移居美国。
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校任教。
他是新批评派的干将,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西方公认的本世纪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和文学史家。
韦勒克著述丰富,他与沃伦合著的文艺理论著作《文艺理论》,先后出版过三次,译成各种文字,流传世界,1984年在我国翻译出版。
全书分为四部十九章,以作品为中心,论述了文学的种种问题,其中不少章节都与比较文学有关。
1958年在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上,韦氏提交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书面报告,对法国学派狭隘陈旧的方法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引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比较文学危机之争。
该文系统地反映了韦氏的比较文学理论和观点,被认为是美国学派崛起的宣言书。
本文选自韦勒克1970年的专著《批评的各种概念续》,该书阐明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诸多概念的起源和演变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是其中被誉为我们这门学科的金矿1的名篇。
本文广征博引,运用词典编纂学和历史语义学的方法,研究了comparative、literature以及comparative literature三个词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历史演变始末,并对:litera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Universal Literature、international literature、general literature、及world literature等术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辨析,从而系统清晰地论述了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名称、实质及其在欧洲文论史上的沿革经纬,思路明晰,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此外,本篇中作者引用了诸多文学史上比较和比较文学等词汇术语的第一实据,比如第一位使用比较这个词的作家,第一个将之用作书名的著作,第一个使用比较文学术语的学者,第一个对其做出理论阐述的原话,以及开设这门课程的第一位教授等。
成人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成人专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比较文学作为全球化时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被定为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高校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
大批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对比较文学作为中文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但对于外语专业选修课程的比较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探讨者甚微。
即使有相关学者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也止于探讨将比较文学的思路与理念融贯于英语专业教学的研究中,如张喜华博士的《论英语专业课程与比较文学课程的融合》等。
本文试图立足于英语本科专业比较文学概论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对这一课程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必要性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认知,并探讨相关对策。
一、英语专业开设比较文学概论选修课程的必要性什么是比较文学?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之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都不否认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与“人们的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进展”相关联的学科,具有着跨越民族界限与学科界限的特点。
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对英语专业学生拓展理论视野和知识领域,调整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提高研究能力、思辨能力,进展个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比较文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专业进展迅猛,但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着一个最明显的问题:知识面过窄。
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把英语学习当作是英语单词和语法的简单记忆,没有把语言当作一门工具去学习和运用。
因而,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宽阔的知识视野,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甚至于有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做本科毕业生论文文学方向的选题时,局限于一个人物形象的简单分析,苦于找不到更好的视角切入。
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不能靠几节比较文学的选修课解决问题,但比较文学以其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必定会引领学生进入世界文学这个万花齐放的大花园中,去品味世界文学的纷繁复杂似而不似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作为英语专业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的读写能力,还有思辨能力。
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缺乏支撑较强思辨能力生成的知识背景,这里指的是“学生知识构成较为单一,人文底蕴较为薄弱,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较为欠缺,难以从多个视角思考问题,不易形成批判性思维”。
《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历程-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历程-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写作及成书时间学界尚未定论,其名篇《促织》写于何时还难于确定。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生活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其小说《变形记》写于1912 年,发表于1915 年。
尽管中奥两国作家生活的时代及地域都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他们是两位幻想奇才。
蒲松龄一生痴心志异,《聊斋志异》整体上达到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卡夫卡醉心写作,被尊为西方表现主义大师.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这种相似性,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新时期初期,伴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著名学者方平先生1982 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表《对于〈促织〉的新思考---比较文学也是思考的文学》一文,首次将《促织》与《变形记》两者联系在一起,借助于异化这个来自于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这一概念,作为有效的可比尺度,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可谓是开创了《促织》与《变形记》比较研究之先河,这也是新时期第一篇关于两者比较研究的论文。
此后,不少学者从各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拓宽了研究领域,使其向纵深发展,也令人耳目一新。
但仿佛时尚的循环,随之而来的是时或出现复述、改写的体会,特别在2000 年以后,出现了许多炒冷饭的行为,引起我们的注意。
纵观《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9 年至1989 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多数集中在思想主题的异同比较以及马列文论指导下的社会学分析层面,尽管不免受时代局限,但学者们还是努力挖掘到两篇作品背后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研究的高峰;1990 年至1999 年为第二个阶段,虽然前一阶段的研究色彩、价值取向有些淡去,并未发现太多新的问题,学术的炒冷饭行为也开始萌芽;2000 年至今则为第三阶段,随着研究角度多元转变、视角拓展、层次加深,关于两者的比较研究理应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我们看到的大多却是学术上的炒冷饭,令人失望。
理想的比较文学——阅读艾田伯的《比较不是理由》
E世纪 5 0年代 , 田伯为竞选 比较文学届 前辈伽列 艾 榭世后空缺的 巴黎大学 比较文 学教席 时 , 曾向学校 当局 递交过一份 申请 , 明确表示 , 果他人选 进人 这个讲 堂 , 如 他将在这 门学科中引进一种新 的观念 。这份 申请被刊载 在 当年 《 巴黎 大 学 年 鉴 》 , 为 《 较 文 学 或 比较 不 是 上 题 比 理 由》 后来经过作 者修 订补充 , 16 , 于 9 3年正式 出版 , 这 便是他那 部极具建设性 、 挑战性 的理论著作《 比较不 是理 由》 《 比较不是理 由》 发表 于法 国学派 和美 国学派 论 战 的高峰期 , 田伯身为一 个法 国学者并 没有 囿于法 国学 艾 派的局 限而是根据 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创作 实践 的基础 上 提出的“ 中之论 ” 持 。对 两派 的得失 提 出了中肯 的见解 , 并“ 自告 奋 勇 来 给 比较 文 学 做 一 番 诊 断 , 的 是 开 个 药 目 方 ” 期 望 产 生 “ 想 的 比较 学 者 ” 进 而 建 构 { 理 想 的 比 , 理 , 』 I
首先 , 比较 文 学 的 教 学 必 须 集 中 。 艾 田伯 认 为 : 这 “ 是 比较文学必须满足的条件 。 (“ 以为 , ” 我 这些 固家要想 真正地进 行比较文学教 学 , 们就 必须拥 有这样 一所学 它 院 , 这 所 学 院 里 至 少 要 有 五 至 一 十 名 教 授 以 及 适 当 在 数量 的助 教和辅导 教师 , 人员的挑选 不但 看是 否具备 广泛 的文化修养 , 而且要 使 世界上 的主要 语言分别 其轻 重 次 序 均 有 适 当 的 力量 ” 其 次 , 目索引 。艾 田伯梳理 r比较文学 书 目索引 书 的历史 , 为“ 认 我们对已经出版发 表的书籍文章仍然知道 得很少” 书 目的编辑/ 是一个起 步 , 但 是, 书 目工作 ; j J “ 对 来 说 , 仅 仅 是 开 始 , 况 仅 仅 接 触 到 翻 译 , 有 用 的 书 这 何 而 目则 必 须 把 比较 文 学 所 有 有 质 量 的 著 作 、 文 系 统 地 统 论 计、 包括在 内” 。他 还通 过 自己在 为 《 波的神 话》的写 兰 作进行的书 目收集中所 得到的切 身体 验得 出 目前对 书 目 收集 的要求 : 个 书 目应是 “ 析 性 的” “ 评性 的 ” 一 分 、批 。 另 外 还指 出 :还 必 须 有 一 个各 地 比较 学 者 研 究 题 目 的卡 “ 片中心 , 没有这样 一个中心 , 就会发生好几个研 究者花费 几 年 时 间研 究 同一 个 题 目的现 象 ” 。 再次 , 工作语 言。艾 田伯虽然 站在 自身 的学 术立 场 上 对 欧 洲 各 国 的 比较 文 学 研 究 的语 言 侧 重 做 了 一 番 检 阅, 但他 没有仅仅停 留在欧 洲的视野之 内, 在他看 来“比 较 文 学 的 确 是 要 研 究 所 有 民 族 的 文 学 , 现 在 起 , 要 是 从 谁 想研究什么问题 , 不读 一些 至少包 括十二 种文字 的作 品 是不行的” 。因此 , ) 他急切 地提 出了解决方 法 : 为 了解 “ 救燃 眉之急 , 我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 正在有 步骤地加 以实 行: 凡是为获得 国家博 士学 位而愿 意同我一 起工作 的学 生, 我要求他 们从 现在起 不但要 学会 每人都 必会 的几种 语 言 , 且必 须 至 少 消 极 地 掌 握 在 法 国 经 常 用 到 的 二 至 而 三 门外语 , 是进 行工 作 和多少 做一 点研 究所需 要 的。 这 这 样 就 可 以准 备 一 支 比 较 学 者 的 队伍 , 至 十 五 过 年, 他们就可 以组成 与我设 想 的比较文 学的未 来相称 的 学院。有了这样 的阵容比较文 学学 者们 就使跨越东西 的 文学现象进 行研 究成为实际操作 中的可 能” 。 第四, 翻译者和翻译 。艾 田伯在 《 比较 不是理 由》 中 把 翻译 对比较文学研究 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 , 这 “ 种 意义 上 的 比较 文 学 , 发 展 应 该 感 谢 翻 译 艺 术 ” 同 时 其 , 也要提高翻译者 的地 位和待 遇。改变 “ 我们 只顾搜 罗研 究人材 , 翻译 人材 却很 不重 视” 对 的误 区 , 因为 “ 后者 却 是我们更加缺乏 的” 。 艾 田伯的这些 “ 药方 ” 映 出一个从 事 多年 比较 文 反 学教学研究的学者对 比较文学学科 建设 的 比较 中肯 的意 见, 想要对 比较文学这 一精 英学科进 行真 正意义 上 的研
12《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读后感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读后感《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它巧妙地融合了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两个领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样的文学世界。
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文学视野,还加深了我对文学本质和功能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让我领略了比较文学的独特魅力。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揭示了文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感受到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这种跨文化的比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是如何反映和塑造人类社会的。
其次,这本书深化了我对文学理论的理解。
作者通过对各种文学理论的介绍和分析,让我对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接受等方面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我逐渐明白,文学理论不仅是对文学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更是对文学价值的评判和引导。
这种理解让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文学理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此外,这本书还启发了我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思考。
在比较文学的框架下,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艺术等紧密相连。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文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让我更加全面地理解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我想说,《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还激发了我对文学研究的热情。
它让我认识到文学研究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会继续深入探索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奥秘,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研究能力。
总之,《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拓宽了文学视野,深化了对文学理论的理解,还激发了对文学研究的热情。
这本书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和指引。
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理论鉴赏《孔乙己》和《变色龙》
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与理论鉴赏《孔乙己》与《变色龙》刘家堡乡一中卢銒2012.5.9教学目标:理解孔乙己和奥楚蔑洛夫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学习和比较《孔乙己》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和《变色龙》中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培养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欣赏文学作品欣赏的能力。
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主题。
2、了解用细节描写刻画的孔乙己这一没落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3、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孔乙己和奥楚蔑洛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材分析:《孔乙己》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变色龙》本篇是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发表于1884年。
作者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当时的俄国进入了最反动的时期,广大工农陷入了极度贫困和大量破产的悲惨境地,资产阶级自由派在沙皇的高压专制统治面前俯首听命,不敢违逆,一些小市民卑微麻木,苟且度日,沉沦于黑暗中……面对社会上诸多的弊端,作者一方面强烈不满,一方面又受世界的限制,不可能作出正确答案,甚至经常陷入深深的苦闷里。
因此,在他的作品里,除了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现实外,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以表现当时俄国在黑暗笼罩下的小市民生活,也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两篇小说有背景资料教学流程:一、导入最能广泛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读都最多、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变形记》与《山月记》异化问题比较
《变形记》与《山月记》异化问题比较【摘要】《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反映了20世纪初社会大背景下人的扭曲和异化。
格里高尔由人变成虫,虫形人心。
中岛敦的《山月记》,取材于中国唐传奇,叙述李征由人变虎的故事,展示了身为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深沉悲哀。
两篇文章都写人的变形,反映现实世界对人的摧残,表现现实压迫下人的生存状态。
但是作者在异化原因分析、人物意象表现和情节安排上的表现不同。
【关键词】变形记山月记异化意象情节《变形记》是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卡夫卡的代表作,是对20世纪初社会现实真实情况的反映。
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在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在家人的冷落和嫌弃中,带着对家人的爱孤独地死去。
《山月记》是日本作家中岛敦的代表作,依据唐传奇《人虎传》改编,主人公李征看不惯官场的阿谀奉承,自视颇有诗才却在诗歌创作不上如人意,终有一天变化成虎,远离人群,孑然藏身于森林之中。
两篇文章都涉及了人的变形和异化,都反映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荒诞,所以经常被拿来进行比较阅读,以探寻“异化”这个主题。
但是,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在讲人的异化,却在异化原因、人物意象、情节安排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同。
一、异化原因分析变形异化,是小说创作常见的技巧,指根据写作需要,对人物、情节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处理。
在这种反常规的处理过程中,展示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无法自由行动,无法说话,无法上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推销员工作。
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和唯一经济来源,现在却变成了大家的负担,他在家人的冷落和嫌弃中孤独死去。
如此荒诞的故事,被卡夫卡用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触写出来,更增添一种张力。
他的变形,是社会重压之下无法维持自我而隐藏自身的外显。
推销员工作的辛苦、职场关系的冷漠、家庭的经济压力、父母的期望都是促使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山月记》中李征,他本个性张扬,看不惯官场的污浊风气辞官写诗,自恃诗才颇高却无法利用诗才名扬天下,不得不屈身于昔日同僚之下,低人一等。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在没有接触比较文学这门课程之前,我一度认为,所谓“比较文学”,就是将任意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进行比较。
而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对教材的阅读,我对比较文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比较”一词,应是方法的代名词,既包括比较本身,又包括了考证、演绎、对比、统计等多种方法,而“文学”也是广义的,除了作品之外,还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具有文学的综合研究之意。
乐黛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比较文学界定为“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艺术形态关系的学科”。
这使我认识到了我曾经对比较文学的认识有失偏颇。
比较文学___各国文学间的关系,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跨国界,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和跨学科,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___乃至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有利于让比较文学冲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
比较文学经过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苏俄学派的发展,其理论和研究方法越发的完善。
而在中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文学的发展过程历经起伏。
缺乏原创性的理论建构确实是中国比较文学存在的最大问题。
中国的学者需要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找到适合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原理,以促进我国比较文学更好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我要尽可能的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并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这样才能在比较文学方面取得进步。
第二篇:比较文学学习心得中文0993大魔王____959036比较文学学习心得一学期的《比较文学》学习,在此,即将告一段落。
而对于这个《比较文学》本科期间不深讨的课程,一学期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些心得和自己的想法。
开课处,老师说道,《比较文学》目前还是一门不成熟,虽然《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学关系的研究,即使它最早出现在法国,但是,至今,比较文学还是一门没有取好名字的学科。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一、本文概述《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在当前学术环境下的转折与建构。
文章首先概述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所经历的变革。
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论,包括文明间的对话、互文性、跨文化阐释等,以揭示其独特的学科价值和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如何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学科的转型与建构。
我们将关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包括跨文化比较、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等,并分析这些方法论在文学批评和文学阐释中的应用。
文章还将讨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在当前全球语境下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通过学科理论的建构来应对这些挑战和把握机遇。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的转折与建构,以期为文学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探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方法论及其在全球语境下的应用,我们希望能够为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基础源于对文学现象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
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汲取了传统比较文学的理论精髓,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研究的新需求。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坚持文学的普遍性原则。
它认为,尽管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都共同追求着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探索与表达。
因此,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致力于揭示这些作品在普遍性原则下的内在关联和共通之处,从而增进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和尊重。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强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它认为,文学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通过文学作品的跨文明比较,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和互动。
信手取同比异,拈来妙趣横生
信手取同比异,拈来妙趣横生作者:陈浩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07期摘要:钱钟书《谈中国诗》是一篇演讲稿,用比较的方法谈中国诗。
文章善用比喻、对比和类比,信手拈来文学诗句、典故、同类作比取其同,异类作比取其异,增强了说理的趣味与深度。
作者思维跳跃,连此及彼,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让人读来觉得无议论文之干瘪,有小品文的机警与灵动。
文章幽默风趣、意趣横生,读来满口生香,体现了作者横溢的才华和独特的文风。
关键词:《谈中国诗》;类比;对比;意趣横生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文艺随笔单元选取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这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发表的一篇演讲稿。
课文节选部分谈的是中国诗的几个特点,但是教学内容却不能只限于此。
教学时要抓住文艺随笔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说理艺术,品味其语言的机智谐趣,深入理解作者的演讲技艺。
演讲首先要注意听众对象,针对美国听众可能不太熟悉中国诗的情况,作者采用把中国诗与美国诗进行比较的方法,让听众用已知的关于诗的知识来理解关于未知的中国诗的知识,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这是作者选取切入角度的机警与智慧。
作者开篇点明有中国诗印象的人一定是有中外诗阅读史的人,这里首先运用了比较的方式来说明自己谈中国诗是基于比较文学立场的,点明了自己演讲所用的方法是“比较”,是用中国诗与外国诗作比较的方法来谈论中国诗的特点。
接着作者说自己谈论中国诗的特点与其他人不一样,因为自己谈中国诗是概括,但又与只读中国诗的人所做的概括不一样,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概括,即使概括也不能对中国诗“尽责”,因为只读中国诗不能“超出象外”,无居高临远的观点。
然后作者说谈中国诗必须有外国诗在,这是点出了谈中国诗的“条件”,必须有中外诗的阅读经历,点明了不具有中外诗阅读经历而谈中国诗便是“傻瓜”,是容易陷入概论性质的谈论。
文章开篇作者就用了机辨与智趣思维讲清楚谈论中国诗的方法与条件,即比较的方法与有中外诗的阅读经历。
第二段作者用了比较的方法从整体上谈论中国诗的历史发展与外国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汪延之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经历了从原昌潍师专到潍坊学院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
学院新领导班子到位不久,院党委以前瞻的眼光,超常规的思路研究决定:由原昌潍师专跨系组建的比较文学研究室提升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聘任刘献彪教授和徐扬尚副教授为研究所负责人,同时承办“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比较文学教程》首发式”的全国会议;特聘中国比较文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原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潍坊市政府副市长姜绍华等为兼职教授,对其所属的中国比较文学资料研究中心进行专款充实,重新安排研究所、资料中心、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单独引进配备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人员,在中文系、外语系开设比较文学课程。
由此可见院党委对学科建设的重视与高瞻远瞩。
大家都说,“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春天到来了”。
潍坊学院的比较文学曾经有过自己辉煌,也经历过深秋与寒冬。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之时,原昌潍师专是全国唯一的专科层次被邀请的发起单位,刘献彪老师被邀请参加成立大会。
两年后,原昌潍师专成立了由中文系与外语系5位副教授组成的比较文学研究室,刘献彪教授任主任,随后开设比较文学选修课、讲座。
不久,刘献彪教授被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1992年,从信阳师院引进徐扬尚老师来研究室,从事专职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
次年,研究室与图书馆联合组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由刘献彪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并得到前辈学者季羡林先生、吴富恒先生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先生等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带头向中心赠书、为中心题词;同时还得到潍坊市委的诸多关怀和支持。
1994年,中文系比较文学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由徐扬尚老师主讲。
同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由陈惇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廖鸿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刘献彪教授(山东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共同筹备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并由刘献彪教授具体筹办。
1995年,刘献彪教授联合张承菊老师(烟台大学)、徐扬尚老师(原昌潍师专)筹办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烟台胜利召开,得到了山东省委宋法棠副省长(现任黑龙江省省长)的亲切指导和关怀;同时也得到烟台市委、烟台大学和原昌潍师专的大力支持。
大会选举刘献彪教授为研究会副会长,徐扬尚老师为研究会秘书长,秘书处设在原昌潍师专。
会议期间,理事会决定:请刘献彪教授负责主编大专院校本、专科学生使用的比较文学教材,他联合全国有关专家共同协作,历时6载,三易其稿,到2000年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95年,研究室进行了改组,保留了跨系设置的特色,由徐扬尚老师任主任,刘献彪教授作顾问。
刘献彪教授作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开拓者,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参加了历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次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成果甚丰,先后撰写、主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外国文学手册》、《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比较文学自学手册》、《中国现代文学手册》、《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翻译词典》、《简明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与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教程》约计400万字(自己完成100多万字),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学习》、《学习与探索》、《齐鲁学刊》等刊物发表文章约计10余万字。
曾先后被潍坊市委、市府授予“潍坊市优秀知识分子”、“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作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事业的承前启后者,徐扬尚以讷于言,敏于行,埋头苦干,勤于思考为前辈专家学者周汝昌先生、乐黛云先生、林秀清先生等所器重,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被评为潍坊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6年来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著6部:《〈红楼梦〉的精神分析与比较》、《中国比较文学源流》、《什么是比较文学》、《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通俗文学》、《金庸破译》、《金庸解读》,约150万字;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14篇刊载或转载于,《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江汉论坛》、《学术交流》、《兰州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核心期刊,有的文章同时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齐鲁晚报》等报刊转载,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反响。
刘献彪教授与徐扬尚副教授有着较强的学科意识,并长期致力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
徐扬尚副教授的《中国比较文学源流》是截止目前较为完备的中国比较文学理论著作。
刘献彪教授的《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和他主编的《比较文学自学手册》、《简明比较文学教程》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和比较文学的普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即将举行首发式,与广州大学刘介民教授共同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则是面向21世纪全国普通高校通用的比较文学教材,并得到乐黛云、林秀清、陈惇、孙景尧、卢康华、饶芃子、谢天振、孟华、周发祥等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资料积累。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们早在九十年代初在原昌潍师专创建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
社会科学的应用价值在于对世人的影响和传播,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他们在积极开展比较文学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并致力于比较文学大众化研究、学科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从而确立了潍坊学院比较文学致力于中国比较文学史、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及其大众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被有识之士描述为“三次浪潮”历史。
第一次浪潮是指1985年前后,原昌潍师专作为全国唯一的师专层次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单位之一,建立比较文学研究室,开设比较文学课,跻身于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行列,并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第二次浪潮是指1985年前后,1993年在原昌潍师专建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1994年根据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由陈惇教授,廖鸿钧教授、刘献彪教授共同筹备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1995年刘献彪教授联合张承菊、徐扬尚具体操办了在烟台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比较文学教学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原昌潍师专成为秘书处所在地,比较文学课程成为必选课,学科建设步入新的阶段;第三次浪潮是指潍坊学院成立后的2001年春,潍坊学院党委把比较文学定位为学院的重点学科,给以重点支持,优先发展,比较文学研究室改为研究所,重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比较文学必选课成为必修课,并且积极承办“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比较文学教程》首发式”的全国性的大会。
与此同时,得到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界乐黛云、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曹顺庆、孟华、严绍璗、周发祥等专家、学者、教授的大力支持,因此人们说“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三次浪潮正是一浪高过一浪”。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从八十年代初到今天,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二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短暂的一瞬,但对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言,它却令人难忘、深思和鼓舞。
她每一次向前跨越一步,都是各级领导积极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专家、学者积极奋斗的结果。
潍坊学院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既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潍坊学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潍坊市委、市府一直关心、支持比较文学发展。
市委副书记郑金兰和已故原副市长李惠信一贯支持、副市长姜绍华直接参与;潍坊学院党委书记程清钧、院长李庆芝亲自决策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建构和五月份全国性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
新成立的比较文学研究所,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正以积极奋发、知难而进、团结协作的精神开展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09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刘宇我为离休老干部讲比较文学陈家骅前年9月4日到8日,在北戴河参加中国徐福会工作会议,有幸与刘献彪教授同住一个房间,朝夕相处。
去年7月,刘教授来苏州办事,我邀他在我家陋室小住,又相处一周,全程陪同。
通过这两次相聚,不仅使我俩成了好朋友,也使我开始认识了《比较文学》这门课,从此爱上了《比较文学》,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使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我从小喜爱文学艺术,爱读《古文观止》,爱读鲁迅;高中时期,受当时上海学生界进步思潮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尤其是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作品,还有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痴迷程度。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特别是近20年从事编写地方党史和地方志的工作,深感自己的笔力差,平实有条,表达简单化,缺乏艺术魅力。
迫切要求加强文学修养来改进自己的文风文采。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以我和刘献彪教授“一见钟情”,继而决心拜他为师,在有生之年重新学习文学,并甘心情愿地选择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工作,让我的心灵走向世界。
今年春节后,我主动到苏州吴中区老年大学毛遂自荐,与校长周志伟及班主任管显良商定以刘献彪、刘介民两位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为依据,为离休老干部举办《比较文学》讲座,全年讲4次,内容分别为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中外比较研究。
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很快给我寄来了上半年的课程表,落实了《比较文学》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月二十三日上午,讲第一课:“中外散文比较研究”,一共2个小时,讲了三个问题:一、中国古代散文;二、中国现代散文;三、中外散文比较。
教学情况超出了我的预料,课程进行中,竟有几位老干部情不自禁鼓掌的,还有来查看我的讲稿的,还有来问哪里可以买到教程的……。
老年大学惯例,上午讲课一个半小时,但我准备的课至少要2个小时,征求大家意见要回去做饭的可以回去,但30多位老干部,没有一个提前回去的。
静静听讲,还勤记笔记,讲课结束时,报以满堂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当我走向老年大学办公室时,77岁的老校长姜嵩山老领导连声对我说“讲得好”。
还有原吴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和原吴县检察长等都来鼓励我,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
过了几天,老年大学班主任管显良同志还送给我一份书面意见,特别提到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宋长风教授专程来听课了,恳切地说了讲课“比较系统、比较规范、比较扎实”的鼓励话,提出了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我很明白,我的讲课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讲课活动,足以说明《比较文学》这门课,特具魅力,离休老干部不仅是接受了还比较感兴趣,还觉得比较有用。
对我来说,在比较文学普及活动中,仅仅开了个头,正如毛泽东说的,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谨记述以上数语,给刘献彪教授和关心我支持我的同志作个简要的汇报。
09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