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考点6: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898年)
一、维新派的形成(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2、“公车上书”:1895年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4、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政治团体:强学会
二、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共持续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2、开始的标志:光绪皇帝颁布一系列变法令
3、内容:
A、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D、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意义:戊戌变法对近代中国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5、结果:失败。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
6、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7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兴中会和同盟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核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刊物:《民报》
二、辛亥革命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武昌起义,因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称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3、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4、辛亥革命意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注意: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
性质: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没有完成发帝反封建的目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8 新文化运动
1、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新旧思潮冲突激烈——西方思想观念与尊孔复古
思想
2、目的: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3、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旗帜:“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6、内容:
(1)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四提倡四反对。
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创办了《每周评论》,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
一、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汉朝:
西汉: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为恢复和促进汉朝同西域之间的联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2唐朝:
(1)玄奘西行:到天竺(古印度)求取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唐西域记》
(2)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1、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时期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
2、明朝: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3、清朝:
(1)郑成功收复台湾。
(2)康熙帝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打败沙俄侵略军,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一处,中国落后于世界。
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清政府:先后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
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