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雪地寻踪》

合集下载

《雪地寻踪》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雪地寻踪》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雪地寻踪》导读课教学设计《雪地寻踪》导读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雪地寻踪》作者:【俄罗斯】维·比安基。

2、组织学生独自阅读,并通过对部分故事的情节进行集体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本书的阅读,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重要品性:勇敢、坚毅、扶助弱小、对目标追求的矢志不移。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雪地寻踪》是我们本学期的共读书之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为什么一定要在雪地里寻踪?寻找谁的踪迹?看到封面你能发现什么呢?(学生观察发现:权威译本 - 国外的著作,题目,作者 - 维·比安基著,韦苇译,图片 - 雪地、森林、小动物的尾巴、雪地上的脚印⋯⋯)展示雪地上的脚印,让学生欣赏发现。

(二)作者简介,译者简介1、作者:维·比安基(1894—1959) ,俄罗斯大自然文学、儿童文学的奠基作家,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森林中度过的。

他从事创作三十多年,写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话和小说,最著名的《森林报》被收入我国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外书屋”。

2、译者:韦苇。

教授、诗人、翻译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

同学们可以通过读韦苇的《点亮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学明灯》更加了解这本书!(三)共读目录,预测内容请学生共同翻阅《雪地寻踪》的目录,了解这本书是由9 个故事构成的,并请学生通过题目预测故事的内容:哪些故事从题目就能猜出主要内容呢?1、小组讨论,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准备补充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雪地寻踪》有人在雪地里寻找别人的足迹⋯⋯《从餐桌上逃生的虾》一只机智勇敢的大虾逃生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于书中故事的好奇心。

(四)选定故事,阅读交流在所有故事里面,老师最喜欢《从餐桌上逃生的虾》这个故事,下面就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雪地上的足迹》课文教案

《雪地上的足迹》课文教案

《雪地上的足迹》课文教案【雪地上的足迹】课文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为故事性课文,通过描述雪地中留下的足迹,引发学生对于足迹背后意义的思考。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足迹的隐喻,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路途上的选择与坚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能够熟悉足迹的隐喻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独立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促进互动交流。

(3)通过思考讨论,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3)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足迹的隐喻意义。

(3)进行小组合作,提供个人见解。

2.教学难点:(1)理解足迹的隐喻意义,把握深层次的含义。

(2)在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观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出示一张雪地上的足迹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足迹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教师问:大家看到这张图片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2.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雪地上的足迹》,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雪地中做了什么?学生回答:...3.思考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出主人公的足迹所代表的意义,并给出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适时巡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指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含义。

教师引导问题:你认为主人公的足迹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你能理解主人公的选择吗?学生讨论:...4.展示交流(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进行评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全班进行评论,展开整体性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的观点。

雪地寻踪(课堂PPT)

雪地寻踪(课堂PPT)
这是大山猫被雅格布斯以卑鄙的手段骗入铁笼, 大山猫发现自己受骗后的表现。说说你的感受。
14
大山猫传奇
老人不认得这些他本来很熟悉的野生动物了。他习惯 看到它们在树荫里、在草丛间,活蹦乱跳的、机灵敏捷的 样子。这些蹲在笼子里的动物只配做它们的标本了。瞧, 一个个呆头呆脑、没精打采,动作全迟钝了,对周围的一 切全失去了兴趣。(P115)
3
我的狼狗,我的莱依
真诚对待任何生灵,它 会成为人类真诚的朋友 4
雪地寻踪
守林人在雪地里发现了哪些脚印?这些脚印告诉守林人哪 些信息?
在雪地上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上记载着发生一切事情。
了解自然界,熟悉自然界,对一个人是多么有益,多么重 要!
5
写在雪地上的书
左边,那矮树林下面出现的是兔子的脚印。后脚留下 的脚印是长条形的,前脚留下的脚印是小圆形的。兔子的 脚印多半留在旷野间。右边,是另一种野兽的脚印,要略 大一些,雪地上留下它锋利爪子的深痕,这是狐狸的脚印。 而兔子脚印的另一边还有一串脚印,是狐狸留下的,只不 过这只狐狸是向后跑的。兔子在旷野里兜了个圈子,狐狸 也跟着兜了个圈子。兔子的脚印向另一个方向引伸,狐狸 也跟着。两串脚印在旷野中不见了。(P38) 问: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
雪地寻踪
1
以亲善的态度对待地球上同我们一起生活的一切生灵
维·比安基,是前苏联著名 儿童文学家和生物学家。是 俄罗斯大自然文学最突出的 代表作家。被称为“大自然 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 《森林报》。与加拿大西顿 和日本的椋鸠十并称。
2
主要故事
我的狼狗,我的莱依 雪地寻踪 写在雪地上的书 兔不子怕人的地方 狗认小兔做养子 没娘的小鸟 从餐桌上逃生的虾 大山猫传奇 戴脚环的大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雪地寻踪》课外阅读导读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雪地寻踪》课外阅读导读课

《雪地寻踪》课外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了解怎样区分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

3.推进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会动物、人物的情感变化,了解故事的主题。

教学准备:PPT,解决生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本学期班级共读过了什么小说?指名说(秘密花园)像这样一本书只讲一个篇幅长的故事,我们把它叫做长篇小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56页的《课外书屋》。

指名读。

这里推荐了哪些书?指名说。

重点介绍的是?(森林报),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的维比安。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这本森林报很早就引进中国了,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已经解体成了十五个小国,维比安基他是现在的俄罗斯人。

二、介绍作者维比安基是俄罗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的家庭里。

他父亲是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他从小就和动物打交道,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选择在森林中度过,他了解动物,喜爱动物。

他对动物的外表体征、生活习性都十分了解。

读他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

他的代表作有《森林报》和《写在雪地上的书》。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收录了《写在雪地上的书》这个故事,维比安基的另一本动物小说,它是近几年才引进的一本书叫《雪地寻踪》,它以动物为主题的,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三、推荐新书还记得我们拿到一本书,要关注哪些地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这本书的名字叫(雪地寻踪)。

作者(维比安基)译者(韦苇)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件出示目录,大家看一看目录,猜一猜哪些是短篇小说,哪些是中篇小说。

从篇幅上我们能看出《我的儿狼狗,我的莱依》、《大山猫传奇》《戴脚环的大雁》有多个章节的是中篇小说,一个标题的就是短篇小说。

这本书是一个中短篇小说的合集。

四、了解故事的起因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雪地寻踪》这本书里面的一篇中篇小说《大山猫传奇》。

板书题目。

看着题目猜猜故事的主角?它的名字叫木尔索克(板书木尔索克,齐读两遍)出示文本一它从鼻尖到尾尖远远超过了一米。

《雪地寻踪》读书心得范文

《雪地寻踪》读书心得范文

《雪地寻踪》读书心得范文
《雪地寻踪》是一本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说。

作者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沉浸在一个神奇的雪地世界中。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杰克在雪地里追逐一只神秘的生物的故事。

在他的冒险过程中,杰克遇到了各种危险和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勇气和决心。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读者传达了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性。

读完《雪地寻踪》后,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力量。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此外,我也被书中描绘的雪地世界深深吸引。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雪地中。

我能够感受到雪的柔软和寒冷,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美妙和神秘感。

这让我对雪地探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雪地寻踪》是一本充满冒险和想象力的读物,它让读者体会到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并展现了美丽而神秘的雪地世界。

我相信,这本书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并从中获得力量和启发。

五年级语文雪教案:雪地探险与趣味学习

五年级语文雪教案:雪地探险与趣味学习

五年级语文雪教案:雪地探险与趣味学习冰天雪地,寒风凛冽,虽然这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充满了探险和乐趣的季节。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教师可以利用雪地的环境,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探险精神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真正体验到生动、有趣又实用的语文教育。

一、教学内容在雪地探险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取一篇短文或者课文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纠正和修改。

在雪地探险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阅读理解。

可以以阅读《小王子》或者《绿野仙踪》为例,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中,让学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

二、教学方法1.听说练针对学生语音语调的深层次纠正和修改。

先让学生听教师朗读,然后让学生模仿。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模仿错误,可以让教师先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或者进行小组内同步呼吸。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模仿教师,并更好地过渡到个人模仿练习。

2.入门持续通过阅读和模仿,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法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感悟和练习。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童话和小说让学生进行感性学习,再搭配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思维和理性学习。

3.联动呈现在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雪地环境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让学生通过雪人等可爱的造型,进行情境恰当表述训练,同时搭配相关的语法知识进行练习。

三、教学目的1.进一步提升学生口语表述能力。

2.培养学生说故事和创作能力。

3.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愉悦度的提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内容1.集体口语训练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在雪地中使用传声筒进行朗读和模仿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声音。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述能力,并且在这堆小学生中提供了足够的乐趣和挑战。

2.听说练与写作教师可以使用古代诗词或者现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阅读。

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课堂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文学创作。

《雪地寻踪》导读

《雪地寻踪》导读

《雪地寻踪》导读一、掲题、读一读。

二、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举书),它的作者叫维.比安基,俄罗斯人(板书)三、作者简介(他的家庭对他的影响,他的作品特色,与他比肩的两个动物作家)四、它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看到这个名字,你想知道什么?(谁雪地寻踪?怎样寻?寻什么踪?为什么在冬季寻?结果怎样……)其实《雪地寻踪》这本书不只讲了这一个故事,还有很多,之所以用它做一本书的名字,大概是因为它最精彩。

最精彩的把它留给你们自己去读,今天先听个别的,听什么呢?(师读目录给学生自主选择想听的故事,决定读《餐桌上逃生的虾》)五、师朗读故事,边读边聊。

(1)“主妇不停地操作着,现在篮子里的虾只剩一只了,最后一只。

”看来逃生的大虾就是它了,它怎么才能从主妇的眼皮底下逃走呢?(2)“餐桌底下蹲着一只小猫,正耐心等待着,会不会从餐桌上给它掉下一块什么好吃的东西来呢。

”大虾会逃过这一劫吗?(3)“可惜这池塘里的水是污浊的,到处散发着腐败的气息,臭不可闻。

所以它仍旧想回到过去虾儿过冬的地方去。

”它的故乡在哪里呢?应该很遥远吧,它能回得去吗?为什么?(4)“……它肚子饿慌了……虾在粗木头底下蜷伏着,忽听咚的一声,一个重家伙从岸上掉在了沟里。

”虾的运气来了吗?为什么?(5)“大虾的螜折成了两段。

大虾跌到沟底,吧唧,躺在那里不能动弹了。

”它仍然饿着肚子,还是去了一只大螜,摔得伤痕累累,不动也不能动了。

如果它就趴在你的面前,而且能听懂你的语言,你想对这只大虾说些什么?(6)“它终于回家了!!”给这只不一般的虾做一张名片吧,画一画,写一写,你准备给它写一段怎样的介绍?五、快点去读这本书的其他精彩故事吧!《雪地寻踪》阅读指导课设计方案:一、师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一起阅读了俄罗斯著名大自然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维.比安基的作品《雪地寻踪》。

比安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森林中度过的,因此他是一位描写动物的高手,在他的笔下,每一个动物都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三步走学会整本书阅读

三步走学会整本书阅读

“三步走”学会整本书阅读丁辉在小学阶段,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特别是要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就要求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锻炼和指导。

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就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适合于共读的书也是不同的。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以绘本为主,辅以浅显的儿童小说;中年级以经典的儿童小说为主,辅以科学类和历史类书籍;高年级以略有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补充一些适合小学阶段阅读的文学作品及优秀的儿童人文和百科读物。

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学生读的书,最简单的标准就是首选那些国内外获奖的儿童文学作品。

而用于整本书阅读的书籍需要有代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并能将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其他同类书籍。

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我也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导读课、推进课和讨论课。

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整本书的习惯。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以“趣”字贯穿全程,做到读前“引趣”、读中“品趣”、读后“生趣”,不断激发学生敢于克服阅读中遇到的重重障碍。

导读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增强阅读影响力;也可引导学生读序阅跋,或浏览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概貌和要点,等等。

以阅读《夏洛的网》为例,导读课上,我先告诉学生,这本书是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一部可以与《小王子》相媲美的世界名著……随后,我让学生欣赏书籍封面、封底,阅读人物表,从中发现玄机,了解封面配图正是人物表里的重要角色;然后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最后,展示书中的一两幅插图,比如费恩抢夺爸爸手中的斧头,画面有很强的冲击力,让学生猜测,画面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这种猜测读完整本书。

就这样,通过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读完整本书后的主题讨论做好铺垫。

四上课外阅读教案

四上课外阅读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安徒生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谈你喜欢的课外书,在学校哪里可以看到课外书?(图书馆)说说在图书馆里怎么选书?(分类查找,问管理员)一起看一段视频。

(图书馆借阅)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生自由回答)2.我们选择大家都喜爱的童话仔细研究。

3.说起童话,大家马上会想起那些经典人物。

你认识他们吗?(播放课件) (白雪公主、美人鱼、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看来大家都认识他们,你是在哪看到他们的。

(安徒生童话)对,这些美丽的童话人物都是通过读安徒生童话认识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去和他们交朋友吧!)板书课题: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二、阅读方法指导:1、了解作者,学习阅读摘要,目录。

教师出示《安徒生童话》(1)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徒生。

安徒生是著名的童话大王,他写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童话故事,(2)对安徒生你了解多少?介绍安徒生.(学生自由发言)(3)让学生拿出《安徒生童话》,问:拿到书你首先做什么?(生回答)(师介绍:拿到一本书,同学们可以先读读它的提要、前言导读、目录,对它有个大体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这对后面的阅读大有裨益.)(4)带领学生打开《安徒生童话》读提要和目录。

(5)通过看目录,你最想读其中的哪篇童话?(生回答)好,我们选一篇大家都喜欢的来细细品读。

(课件出示童话故事)三、阅读方法指导:常言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手到”要边读边想,才会有所收获。

而读童话我们既要读懂人物,又要读懂道理。

怎样读懂童话中的人物呢?(一)读懂人物的方法。

(两种方法)1.分小组讨论课件出示的童话。

(课件出示:带着问题读童话,回答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读懂童话里的人物的性格的?2.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a.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雪地寻踪

雪地寻踪

从餐桌上逃生的虾
虾在水沟里已经旅行了整整一个月了,忽然有一天,它感到很不舒服,爬 也爬不动了。它开始用尾巴在岸边沙土上挖。它刚刚给自己挖出一个小坑,身子 就开始抽搐起来。 原来虾要脱壳了。它背朝下,胡须抖动着,尾巴一会儿收拢一会儿松开。最 后猛地挺直身子,甲壳在肚子上方裂开,裸露出淡淡的红褐色的躯体。虾又猛地 抖动一下尾巴,带着触须的甲壳终于从它身上蜕了下来。这蜕下来的甲壳又空又 轻,湍急的水流把它在沟底冲出去一段,然后被急流扬卷到水面,漂走了。活着 的虾继续躺在小土洞里。它周身软弱无力,连蜗牛似乎也能用双角在它的身体上 扎出两个窟窿来。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虾一直躺着不动弹。它的身体在不动弹的 日子里慢慢结实起来,重新披上了坚硬的新铠甲,只不过现在的铠甲不再是青黑 色的,而是红褐色的了。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奇迹是,那根被河鼠扯了去的大螯 很快重新长了出来。(p73)
推荐阅读
1、《西顿动物故事》 2、沈石溪动物小说《第七条猎狗》,《弱女子与野汉子》, 《退役军犬黄狐》,《生命》,《狼王梦》、《一只猎雕的遭 遇》,《猎狐》,《盲童与弃狗》,《老鹿王哈克》,《残狼 灰满》,《象王泪》,《红奶羊》,《再被狐狸骗一次》,保 姆蟒》,《疯羊血顶儿》,《混血豺王》,《野猪囚犯》, 《古剑.军犬.野鸽》, 3、椋鸠十动物小说:牧犬三部曲:《丛林守护神》《艰难的 归程》《荒野之王》;兄弟情仇牧犬三部曲:《独占苍穹》 《林莽飞豹》《云豹斑斑》《野狼谷传奇》 你读过哪些?分享一下你读过的动物故事吧!
大自然本身就给人暗示各种问题的答案,各种谜的谜底, 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思索,而最重要的是学 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兔不子怕人的地方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杀戮, 导致很多动物惧怕人类
保护野生动物,与 大自然和谐相处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雪地寻踪》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雪地寻踪》

《雪地寻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与兴趣,理解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意义,理解作者的用心之意。

《雪地寻踪》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维 .比安基的著作。

它是以动物为主题,写下了感人的故事。

这本书中是以《我的狼狗,我的莱依》,《大山猫传奇》,《戴脚环的大雁》三个为主要内容写的。

维.比安基是苏联大自然文学儿童文学的奠基作家。

3. 指导学生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

会读书,才会更爱读书。

4. 引导孩子去多多掌握大自然知识,鼓励小读者去辨别鸟兽踪迹,熟悉自然环境,在一些关键时刻,这种知识和经验不仅大有用处和益处,而且还能用以自救,帮助孩子们脱离置人于死地的险境。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科知识研究和观察自然世界,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写成的,有着很强的生物和物候的科学性。

2.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猜谜:一页一页翻开来,有图有字真精彩,如果和它做朋友,你会聪明又可爱。

(书)2.交流:读书有什么好处呢?有谁能说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呢?相机鼓励。

3.揭题并板书:读书西顿、椋鸠十、比安基4.了解三位作家。

西顿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动物作家,他有一部《西顿动物全集》,写了许许多多关于动物的故事。

比安基也是一个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我们今天要读的一本书就是比安基的作品。

5.简介作者:维·比安基(1894-1959),俄罗斯大自然文学、儿童文学的奠基作家,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森林中度过的。

他从事创作三十多年,写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话和小说,最著名的《森林报》被收入我国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外书屋”。

二、认识书的结构1.拿到这本书,我们应该先看什么?2.书的题目是书的内容的精练概括,看题目《雪地寻踪》,什么是寻踪?3.引导学生了解书的基本结构:封面、目录、名师导读、正文等,了解此书最大的特色:名师导读。

三、学习读书方法(一)讲故事,了解内容1.引说整本书的总体内容:看目录,知故事。

班级整书共读《雪地寻踪》阅读单(读书会资料)

班级整书共读《雪地寻踪》阅读单(读书会资料)

《雪地寻踪》分组阅读任务单
请根据自己所在的小分队选择对应任务并开展学习研究:(注:每一位同学都要上交书面的作业,汇报时又是以小分队为单位进行的。


1、书中有许多拟声词,还有很多描写动物特别生动的地方,请你摘录下来,并朗读给大家听。

2、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了解到哪些动物的习性,又学会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并向大家汇报。

3、你对哪一个故事最感兴趣,请围绕着生动的情节、人与动物的关系、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等方面先绘制好思维导图,再来给全班讲一讲。

4、请你以大山猫的名义,向人类发表一份300字左右的控诉书,完成后要在全班进行交流。

(题目为:我向人类的控诉)
5、请你根据本书目录任选一个故事,为它进行续写,字数在300字以上,完成后要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习研究成果记录(可另附页)
可以用图画+文字+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记录。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及总结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及总结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及总结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推进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推进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书中的内容和主题。

1.阅读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笔记,包括人物关系、情节发展、重要事件等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阅读成果。

2.小组讨论在推进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相互交流和启发。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阅读检测在推进课的末尾,老师可以进行阅读检测,检查学生对书中内容的掌握情况。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第三阶段:主题交流课在整本书阅读结束后,可以进行主题交流课,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书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主题,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1.主题讲解在主题交流课上,老师可以先讲解书中的主题,并引导学生探讨主题的含义和意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2.学生分享在主题交流课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书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相互交流和启发。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主题。

第四阶段:阅读延伸课在整本书阅读结束后,可以进行同类阅读的阅读延伸课,让学生进一步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还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丰富阅读经验。

1.同类书推荐在阅读延伸课上,老师可以推荐一些同类书籍,让学生进一步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还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丰富阅读经验。

2.阅读心得分享在阅读延伸课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同类书籍的阅读心得和感受,相互交流和启发。

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

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

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1、《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因此,在孩子阅读中应该给整本书一个明确的位置,不仅注重推荐,注重引导,更注重阅读成果的分享和交流,这是基于对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刻体认。

2、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

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记叙、说明、抒情、议论几种文体”在整本书中交替使用,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学生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是潜移默化受到的感染。

同时整本书阅读让孩子的思维得以深入,学生对感兴趣的情节的猜测、人物命运的捉摸等,就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了。

二、领导小组:组长:李爱国副组长:胡武山组员:王岩平张春华李永清钱晓焱王永芸实施人:胡武山李永清王永芸钱晓焱三、实施过程: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读完书后的“主题交流课”;同类阅读的“ 阅读延伸课”。

第一阶段:导读课第一步是使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在这个环节,什么样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孩子对书的浓厚兴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导读。

1.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导入。

2.可以利用图书的封面等来导入。

3.利用精美的插图。

优秀的图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例如《夏洛的网》一书的插图水平相当高。

如果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老师对重点情节的讲述,使学生深陷其中,形成悬念。

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把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效果将是非常好的。

在导读课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首思尾,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最后的主题探讨,为它做好铺垫,还可以对后面的阅读提出一些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比漫无目地读的效果要好的多。

教案《雪地的脚印》

教案《雪地的脚印》

教案《雪地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雪地的脚印》,详细内容为第一至三段,讲述了一个冬天,一群孩子在雪地里玩耍,无意间发现了不同动物的脚印,从而引发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探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踪迹”、“寻觅”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雪地里的脚印,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雪地里的脚印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整体感知课文。

3. 讲解课文:分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分享观察到的脚印。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脚印推测动物,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脚印图片,猜测可能的动物,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雪地的脚印》2. 生字词:踪迹、寻觅、神秘、追踪、探险3. 课文大意:冬天,孩子们在雪地里发现不同动物的脚印,引发对大自然的探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记录下你发现的脚印,猜测可能的动物,并描述你的观察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主要针对生字词的理解,如“踪迹”、“寻觅”等。

四步教好整本书阅读

四步教好整本书阅读

四步教好整本书阅读王霞【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话题讨论;比较阅读;小组合作;图文表达【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9-0070-02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强调:“名著阅读是为学生人生‘打底子’的需要,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

”重视学生阅读已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的共识,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更是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

如何在课堂阅读交流中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激发教师、学生与作者、译者、作品之间的思维碰撞,展现作品语言风格、叙述方法,挖掘整本书背后儿童不易发现的隐含的信息,提升学生的再读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尝试。

1.设计有价值的讨论话题。

有价值的话题应来自学生,是经过教师的再组织和深加工而筛选提炼的核心问题。

话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整体性,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理解文本关键内容。

话题大致可分为四种:引领式的话题,用于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个性的概括;辩论式的话题,促进学生产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民主意识;探究式的话题,从书本中习得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质疑式的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向再次阅读。

2.开展比较阅读。

在片段比较中,发现人物不同的特点。

如《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中有这样两个小姑娘,她们来到森林里,都遇到了三个小矮人。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两个姑娘的表现与结局,让学生在鲜明的形象对比中判断与学习真善美。

在同类作品的比较中,体会作家的写作风格。

例如:阅读《西顿动物故事》时,教师可以将其和同类动物主题的《柳林风声》比较。

通过对比动物的描写,体会西顿作品处处表现作家对动物的同情和尊重,以及作品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了解纪实小说的风格特点。

在反复出现的词句中比较,感受情感的变化。

例如:学习《雪地寻踪》中《山猫传奇》这一章节时,可以先通过目录找到大山猫生活地点的变化:丛林—小木屋—动物园—逃生路上—小木屋、丛林。

《雪地上的足迹》文章教案

《雪地上的足迹》文章教案

《雪地上的足迹》文章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写作《雪地上的足迹》这一题目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

通过引导学生写作,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雪地上足迹的感受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展开合理的想象;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观察雪地上的足迹教师提供一些关于雪地上足迹的图片或实际观察的场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足迹的形状、大小、方向等。

步骤二: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1.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样的足迹?这些足迹是谁的?为什么?2. 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足迹进行合理的推测和猜想,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

步骤三:指导学生进行写作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a) 引言:简述观察到的雪地上的足迹;b) 主体:描述足迹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展开联想和想象,解释可能的原因;c) 结论:总结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表达对足迹的感受和想法。

2.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词汇,如形容词、副词等,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足迹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四:学生互评与修改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换,进行评阅和修改,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对方的作文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作文以及互评活动,教师能够评估学生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2. 鼓励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和写作,可以就其他季节或者其他主题展开写作;3.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博物馆等场所,通过观察艺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完整)《雪地寻踪》阅读作业答案

(完整)《雪地寻踪》阅读作业答案

高邮实验小学阅读作业《雪地寻踪》阅读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相应题目的括号里。

1、《雪地寻踪》的作者是比安基,他是( D)A、德国人B、美国人C、芬兰人D、俄罗斯人2、《写在雪地上的书》中,兔子消失的地方留下了乱糟糟的雪窝,四面有一条条光滑的痕迹,仿佛是人用用指头抹过油似的。

这是(A)留下的。

A、大苍鹰的翅膀拍的B、狐狸的尾巴扫的C、大雕的翅膀扇的。

D、兔子自己原地转了个圈3、“我”在格陵兰岛东岸绿茵茵的草地上遇到了兔子。

它们(B)A、它们全都是白色的,有两三只,看见我立即躲了起来。

B、它们全都是白色的,有很多,看见我不但不逃走,反而向我跳了过来.C、它们全都是灰色的,在我身边吃草,一点也不害怕.D、我在它们的尾巴上撒了些盐,所以它们不怕我了.4、我在悬崖上遇到了麝牛,它(D)A、用它的尖角向我抵来,我掉下了悬崖,还好有厚厚草垫着。

B、喊来了它的同伴,一起看了我半天,然后走了。

C、看见我,吓着飞奔而去。

D、面对着和,和我鼻子对鼻子,然后吸了口气,调过头喷了出来,慢吞吞地走了。

5、我想从麝牛群中穿过,去向海岸边.但是我非常害怕。

于是(D)A、我对着天空放开喉咙吼了一嗓子,再加上跺脚,吓跑了它们。

B、我对牛说话,希望它们从中间让一条路给我,它们居然听懂了.C、我对着天空开了一枪,它们吓跑了,我顺利回到了轮船上。

D、我在牛群中侧着身子走出来,甚至还踢了它们,拍了它们,没有受伤。

6、我遇到了两只狼。

(D)A、我大吼一声,把它们吓跑了。

B、我开枪射击,它们吓跑了。

C、船员们跑来,和我一起赶走了狼。

D、我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吓跑了狼.7、它高大勇猛,两只耳朵笔直地竖着,毛色的灰的,尾巴高高地卷在背上,弯成个圈儿,它是(D )A、一条西伯利亚莱卡种狗名叫莱依B、一条被人驯服的狼名叫莱依C、德国名犬黑背狗名叫莱依D、具有狼的血统的西伯利亚莱卡狗名叫莱依8、淘气的男孩捅了它的家,于是它被寄养在柳莺的家里,它为了感激它的新妈妈,用自己的小身子温暖着四个没孵出柳莺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地寻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与兴趣,理解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意义,理解作者的用心之意。

《雪地寻踪》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维 .比安基的著作。

它是以动物为主题,写下了感人的故事。

这本书中是以《我的狼狗,我的莱依》,《大山猫传奇》,《戴脚环的大雁》三个为主要内容写的。

维.比安基是苏联大自然文学儿童文学的奠基作家。

3. 指导学生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

会读书,才会更爱读书。

4. 引导孩子去多多掌握大自然知识,鼓励小读者去辨别鸟兽踪迹,熟悉自然环境,在一些关键时刻,这种知识和经验不仅大有用处和益处,而且还能用以自救,帮助孩子们脱离置人于死地的险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百科知识研究和观察自然世界,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写成的,有着很强的生物和物候的科学性。

2.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猜谜:一页一页翻开来,有图有字真精彩,如果和它做朋友,你会聪明又可爱。

(书)
2.交流:读书有什么好处呢?有谁能说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呢?相机鼓励。

3.揭题并板书:读书西顿、椋鸠十、比安基
4.了解三位作家。

西顿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动物作家,他有一部《西顿动物全集》,写了许许多多关于动物的故事。

比安基也是一个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我们今天要读的一本书就是比安基的作品。

5.简介作者:维·比安基(1894-1959),俄罗斯大自然文学、儿童文学的奠基作家,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森林中度过的。

他从事创作三十多年,写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话和小说,最著名的《森林报》被收入我国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外书屋”。

二、认识书的结构
1.拿到这本书,我们应该先看什么?
2.书的题目是书的内容的精练概括,看题目《雪地寻踪》,什么是寻踪?3.引导学生了解书的基本结构:封面、目录、名师导读、正文等,了解此书最大的特色:名师导读。

三、学习读书方法
(一)讲故事,了解内容
1.引说整本书的总体内容:看目录,知故事。

2.引导学生从目录中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它是围绕那三个故事展开的。

3.启发学生自由交流:哪些小故事改你的印象最深刻?相机出示未填好的补白,请生填一填,把握整体内容。

(二)谈人物,欣赏个性
1.你喜欢《雪地寻踪》吗?那你喜欢这里面的哪个故事呢?
2.品读片段:《戴脚环的大雁》看看这个故事的开头。

★读信,推测故事主要内容。

★故事有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话题讨论:如果你是这个儿子,你会不会放飞这只漂亮的白额雁?为什么?
3. 读故事中的精彩片段,抓重点词品读感受。

4. 猜测一下,大雁放飞后会遇到哪些危险?
(三)谈收获,提升自我
1.指名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鼓励。

2.老师谈读书的感受,激励学生继续读好书。

(四)、写读书卡,分享快乐
1.师:同学们画出精彩词语和片段了吗?谁能把你找的精彩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2.师:不动笔墨不读书。

老师读了这本书,感悟也很深。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愿意吗?课件出示教师自己书写的读书卡,先请学生读一读,再指导书写读书卡。

3.学生自己书写读书卡,并进行互动欣赏和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激励促读书。

总结内容: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读一本书的阅读方法。

首先,先说内容,谈人物,然后再讲收获,最后写读书卡。

其实,还可以背一背,记一记。

以后我们可以运用这节课学会的阅读方法来读书,记住,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

(师引)因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最后,想知道大雁的命运究竟是什么?那请记住书名《雪地寻踪》。

去书中找答案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同学们,我们读了《雪地寻踪》这本经典名著,脑子里有无数的新鲜问题,书中一些精彩的地方,也曾打动你的心灵,让我们敞开心扉,说说吧。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让我们大家做一个机智的读书人吧。

下面进入讨论环节。

1.师生共同讨论环节。

2.说说你喜欢那个故事或片段。

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讨论。

(1)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

可以拿着书读,也可以说说当时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下意识教导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要注意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应该为中心事件服务,起着侧面烘托的效果。

(2)人与动物的关系。

可以阅读有关段落,也可以说说动物是如何惧怕人类的。

在人类面前,动物们是怎样的胆战心惊,是怎样的仓皇失措,是怎样的死亡与无奈……
(3)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3.欣赏精彩片段。

(1)《大山猫传奇》让学生先各自畅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作小结。

围绕细节描写,让学生们联想身边的同学,是否也有这种心理?请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来说说,该怎样与同学打招呼,怎样与同学交往。

(2)《没娘的小鸟》。

请同学们谈谈森林里的灾难指的是哪两方面?自然的灾难和人类强加给动物们的灾难。

在肆虐的猎人面前,动物们表现出怎样的惊慌失措?山鸡、兔子、狐狸还有斑比是怎样的表现?教师作
小结:我们应当要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4)自由畅述环节。

自己有其它精彩的片段,也可以与大家一起来分享,然后再说明你认为精彩的理由,推荐的理由。

第三课时
一、书虫比拼
1. 看谁对书中的内容最熟悉。

(由学生自己提前准备好的题目来竞赛)
2. 学生畅谈。

二、主题探讨
话题一:比安基的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可以从语言、情节、表达方式等多角度来探讨)
话题二:艺术来源于生活。

那么你觉得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1. 可选择话题交流。

2. 写书评
三、拓展延伸
1. 可以去读一读西顿、椋鸠十的作品,看看与比安基作品的异同。

2. 推荐阅读比安基的《森林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