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课程:脾胃系病证[南开大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胃阴不足
治则:养阴益胃生津
组方:麦门冬汤+枳术汤+酸枣仁汤
方药: 麦门冬70g 太子参10g 半夏10g 生甘草10g
枳 实10g 生白术30g 酸枣仁30g 川 芎10g
知母10g
茯神30g
大枣5枚 7付水煎服。
思考题
1.试述胃脘痛实证与虚证发病机制的异同。 2.胃脘痛主要辨证分型有哪些?如何应用辨证要点实施辨证? 3.胃脘痛基本治疗原则及各证型治法是什么? 4.病理分析:杨某,女,53岁,2005年3月3日初诊。主因间断性胃 脘隐痛8年来诊。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腹胀纳差,嗳气,身倦乏 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腻, 脉沉细。经市中心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红斑性胃炎”。 请问患者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是什么?如何辨证用药?日常如何 调护?
四肢不温,腰膝 舌淡苔薄 酸冷,小便清长 脉沉迟
益气润肠 黄芪汤 养血润肠 润肠丸 滋阴润肠 增液汤
温阳通便 济川煎
常用中成药:越鞠保和丸、麻仁软胶囊、复方芦荟胶囊等。
小结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症状,一般指便次减少,排出困难,或 两者兼而有之,并伴有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口苦、肛门疼 痛、便血、心情烦躁等。其病因复杂。
小结
饮食停滞
消导和中
瘀血凝滞
活血化瘀
肝气犯胃
疏肝和胃
脾胃虚寒
温中健脾
胃阴不足
养阴益胃
以温通、理气、消导、补益等不同治疗方法,通过疏通胃肠
气机,解除致病病因,以达到止痛作用。
病案分享
刘某,女,31岁,2015年1月12日初诊。主诉:胃脘痛10余年,小腹胀加重3周。 患者素体脾胃不佳,自工作饮食不规律引起胃痛加重。脘腹喜温畏寒,时夜间痛, 影响睡眠,嗳气少,胃痛时走窜至右胁,情绪急,肠鸣少,大便日一行,多不成 形,小便频,寐可;舌暗红胖,苔薄白,脉弦滑略细。 辨证:寒邪犯胃 治则:温胃散寒止痛 组方:良附丸+小柴胡汤+枳术汤 方药: 高良姜15g 香附15g 柴胡15g 黄芩10g
治疗原则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大肠传导失常是便秘发生的关键。津液不足,糟粕
内停是主要病理因素。所以治疗当以养血清热,通里攻
下为基本治疗原则。实秘以泻下为主,虚秘以补虚为主,
热秘以清热润肠为主,寒秘以温阳通便为主,气滞以顺
气导滞。夹食兼以消导,兼表辅以解表。张景岳又云:
“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
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后,多有病为燥结者,
第三章 脾胃系病症
南开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田晶晶
目录
01 胃 脘 痛
02 便
秘
03 呕
吐
04 泄
泻
01
胃脘痛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
半夏10g 党参10g 炙草10g 枳实10g 白术30g 生姜4片 大枣5枚 7付水煎服。
病案分享
张某,女,45岁,2014年7月24日初诊。
主诉:胃脘胀满疼痛6月余,无明显原因致胃脘胀满疼痛,视之有形,晨起口干
欲饮,纳可,寐多梦,多思虑,大便日一行,质干,小便可,余无不适;舌淡红,
苔薄白,偏少,脉细滑。
便秘的治疗以养血清热,急攻通下为基本治疗原则,意在恢复 大肠的传导功能。治疗方法,不外清热、润燥、顺气、益气、养血、 滋阴、温通等法。
病案分享
1.王某,女,53岁,2014年12月3日初诊。主诉:腹满10年,加重一月。现症:腹满大便秘结, 质干4-5日一行,进食后不消化感,口中异味,夜寐欠安,易醒,小便频偏黄,情绪不畅;舌 红,苔稍黄,脉沉缓。 辨证:热秘 治则:清热润肠通便 方剂:麻子仁丸+枳术汤+小柴胡汤 方药: 火麻仁30g 杏仁15g 白芍10g 熟军10g后下
概述
中医学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升胃降,清升浊降, 气机调和,脾胃气机失调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是发生胃脘痛的主 要病理机制,胃气以降为和,结合病因通过温里、理气、消导、补益 等治疗方法,疏通胃肠气机是治疗胃脘痛的基本原则。
现代医 学
本证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胰 腺肝胆疾患,胃癌等。凡临床表现与胃脘痛特点相符者,可参照本 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外感寒邪 暴饮暴食 饮食不节
胃失和降
胃脘 不通则痛
恼怒紧张
肝气犯胃
里热积滞 瘀血凝滞
胃气郁滞
久病体虚 思虑过度 热病伤阴
脾气虚弱 胃失濡养
实证 胃失和降 气机郁滞
虚证 胃络失养 气血不畅
辨证要点
中医学认为气机不畅引发的胃脘痛,发病于气,受病于血。通 过四诊详细询问疼痛的特点、部位,发病时间及兼证,是辨别分析 胃脘痛证属虚实、寒热,病变过程属气分亦或血分的关键。 1.痛伴有胀,痛无定处,病在气分;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病 在血分。 2.脘胀痛牵及腹,气滞在脾;胀痛满闷牵及胸胁,气郁在肝。 3.新病,突发,饱食后痛甚,拒按者多属实;久病不愈,时做时止, 缠绵反复,绵绵作痛,多属虚。 4.胃脘痛得热则痛减,皆属寒证。胃脘灼痛,反酸烦热,皆属热证。
兼证 喜热饮,遇寒加重 嗳腐,呕吐 嗳气,烦闷
舌苔脉象
苔薄白, 脉紧 苔厚腻, 脉滑 苔薄白, 脉弦
治法
方剂
(理气和胃)
温胃散寒
良附丸加 减
消食导滞
保和丸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
和胃
散
肝胃郁热 反复发作 烧灼痛而烦,痛及两胁
泛酸,烦躁
瘀血凝滞 脾胃虚寒
食后加剧
病程长, 反复发作
痛如针刺或如刀割,拒按痛有定 处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概述
凡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 困难的病症均属便秘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肠胃, 也与肝胆、肺、脾、肾有关。多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津液不足,糟粕内停所引起。
概述
中医学
在古典医籍中,古人对此证的记载分类不一,有以病因分类,病 名分类,脏腑分类等,命名繁杂。如:《伤寒论》中,有“阳结”、 “阴结”及“脾约”之称,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 “寒秘”、“湿秘”及“热燥”、“风燥”等之称。
枳实15g 厚朴10g 生白术30g 柴胡15g 黄芩10g 半夏10g 党参10g 炙草6g 生姜4片 大枣5枚 7付水煎服。
病案分享
2.杨某,男,62岁,2018.8.12初诊。主诉:胃胀三年余,加重两月余。患者自述无明 显诱因致胃脘痞满食后尤甚,无口干口苦,烧心,纳呆,寐欠佳,大便2日一行,质干 球形,小便调,多思虑,神疲乏力;舌暗红尖红苔少,脉沉弦细。 辨证:虚秘(阴虚) 治则:滋阴润肠通便 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增液汤+枳术汤 方药: 枳实15g 生白术30g 木香10g 砂仁6g
皆须详察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等剂。”
证型
大便情况 腹部症状 兼证
舌苔脉象 治法
方剂
热秘
实 秘 气秘
大便干结 排除困难
大便不硬 欲便不得
腹部胀痛 拒按
腹胀
小便短赤,口臭 唇疮,身热面赤
嗳气频作,胁腹 痞满,纳食减少
舌红苔黄燥, 清热润肠 麻子仁丸 脉滑数
苔厚腻,脉 顺气导滞 六磨汤 弦
气虚 血虚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概述
胃脘痛简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胃脘部以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 症。因胃脘部与心脏部位相近,唐宋前多与心痛证混为一门。《素问》 将本证称为“胃脘当心痛”;《景岳全书》称为“心腹痛”。古代文 献中记载的心痛,心下痛等,也多泛指胃脘疼痛。至明清时期大量文 献将胃痛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进行了 系统化阐述。
现代医 学
本证常见于消化道功能性和肛门、直肠、结肠及肛管的器质性 病变引起的便秘。并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常多发并见,均可参照 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胃肠燥热
便秘
(大肠传导 功能失常)
气机郁滞
气血不足
阳气不足 寒凝伤阳
素体阳虚,饮酒厚味 热病或余邪留恋
忧思过度,久坐少动
劳倦内伤,病后产后
年老体衰,身体虚弱 久服寒凉药物
《诸病源侯论》提出,津液不足,糟粕内结,水不能行舟,是便秘 发生的主要病因。李东垣《兰室秘藏·结躁论》认为:大便秘结与饮食因 素有关,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 亏少,故大便秘结。《医学正传·秘结》:则提出“肾主五液,故肾实则 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 饮食失节……,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导失常,渐成燥结之证。”
中医认为,津液不足,糟粕内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便秘发病 的关键。涉及脏腑为脾胃、肝胆,肺肾。病因多为素体阳盛、过食辛热 之物,情志不遂以及劳倦过度、年老、病后体弱所致。
小结
由于病因病机不同,故当分虚实。便秘辨证要点是大便的性状, 气味,病程,兼证,舌脉。要辨清虚实寒热,实秘不外热结和气滞, 虚秘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辨证要点
便秘的病理属性,有寒、热、虚、实之别,但虚 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出现虚实夹病证,临证必须 明辨病因病机及病情的转归。 1.大便的性状、气味辨虚实 大便干硬,气味臭秽, 肛门灼热多为实证;大便先干后软,少气味多为虚证。 实证多有腹胀痛拒按,发病较急;虚证多有腹痛喜揉 喜按,病程比较长。 2.兼症辨寒热 如便秘伴有身热烦渴,口干口臭, 小便短赤,腹胀痛,舌红苔黄燥多为热证;便秘伴有 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多为寒证。
其中,因胃肠燥热,或气机郁滞致便秘者,病属实证,气、血、津 液不足、阳虚所致的便秘者,病多属虚证。
无论虚实寒热,“传导失常”是便秘发生的关键。养血 清热,通里攻下以促进胃肠传导,是便秘基本治疗原则。《证 治汇补·秘结》曰:“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 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 津少者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等治 法,是调整胃肠传导的具体应用。
茯神15g 炙甘草10g 半夏10g 陈皮6g 元参35g 生地30g 麦冬15g 7付水煎服。
虚 秘 阴虚
阳虚
虽有便意 无力排出 大便干结 排出困难 大便秘结 如羊屎状
大便艰涩 排出困难
腹中胀痛 喜揉喜按 腹中隐痛 喜揉喜按 腹部无明 显不适
腹中冷痛 喜热恶冷
面色㿠白,神疲 舌淡嫰苔薄 气怯,便后乏力 脉虚
面色无华,头晕 舌嫩苔淡白
心悸
脉细
体形消瘦,头晕 舌红少苔, 耳鸣,心烦失眠, 脉细数 潮热盗汗腰酸膝 软
小结
胃脘痛辨证首先应分清虚实、寒热,病变在气,在血。 为此抓住疼痛的特点、部位,发病时间及兼证是胃脘痛辨证 分析的关键。
临床多以发病时间辨虚实;疼痛性质辨气血。同时结 合病因,针对病理产物的不同,围绕理气和恢复胃肠通降之 特性的基本原则,采取与辨证相应的治法。实证当以祛邪为 急,虚证应以扶正为先。
隐痛,绵绵不休
便血 畏寒,四末冷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干呕
口干
舌红苔黄, 疏肝泄热 脉弦数
舌紫暗, 活血化瘀 脉涩
舌淡苔薄 白,脉沉 细
温中健脾
舌红少苔 或无苔脉 沉细
养阴益胃
清中汤合 左金丸 膈下逐瘀 汤 黄芪建中 汤
麦门冬汤
常用中成药:舒肝丸、保和丸、沉香舒郁丸、附子理中丸等。
小结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症,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 为主要特征。胃脘痛的病因较多,但脾胃气机失调导致胃失 和降,气机郁滞,或胃络失于濡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不 通则痛是其主要病理机制。其中气机郁滞多为实证,胃络失 养多系虚证。
02
便秘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
治疗原则
中医对痛证有“通则不痛”之说,
因此结合病因或通过审证求因,以温通、
理气、消导、活血、补益等法疏通胃肠气
机,以理气和胃为基本治疗原则。
证型 寒邪犯胃
发作时间 (主证)
暴作或急
疼痛特征 (主证)
绞痛,剧烈,得温减轻
饮食停滞 暴饮暴食 胀满,拒按,吐后痛减
肝气犯胃 因情志因 胀满攻窜作痛,牵及两胁 素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