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水稳报告模板

水稳报告模板

水稳报告模板1. 项目概述本次水稳报告针对某某建筑工程进行评估与分析,旨在确定混凝土水泥配比、控制水泥用量、控制含气量、控制减水剂用量、控制细度模数等措施,确保混凝土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材料选择•水泥:采用某某品牌42.5级水泥,注重检查水泥的生产日期、标号、合格证等是否齐全。

•砂:选用麻粒度、角粒度适中的天然河砂。

•石子:采用径向分布均匀、无砂泥、无毛刺、无碎片的本地石子。

•减水剂:采用某某品牌高效减水剂,控制用量达到设计比例。

同时注意减水剂的生产日期、标号、合格证等是否齐全。

3. 设计配比混凝土掺合物使用M300标号,按照设计配合比掺合,具体配比详见下表:原材料用量(kg)水泥380砂765石子(20mm)1230水2004. 主要控制指标4.1 控制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作用机理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可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受水泥用量的影响。

因此,在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控制水泥用量。

4.2 控制含气量含气量是指混凝土内微小气孔的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的含气量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过低的含气量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施工性变差。

4.3 控制减水剂用量减水剂能够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施工性和性能。

在控制减水剂用量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和性能,是当前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4 控制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指粉体用筛分析出的比表面积与相应标准细度砂的比表面积之比。

合适的细度模数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反应性和强度发展的适宜性,同时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极限强度。

5. 结果评估经过本次水稳报告的评估和分析,确定混凝土掺合物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合理控制各项指标,可获得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耐久性、施工性等性能参数较好的混凝土产品,同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定。

水稳配合比报告范文

水稳配合比报告范文

水稳配合比报告范文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基材料,经过混合而成的稳定层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水稳配合比是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水泥、碎石和水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一种适合本地路基工程的优化水稳配合比。

二、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选用粒径分别为5mm、10mm和20mm的碎石,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纯净水。

2.细度模数试验:采用湿筛法测定不同粒径的碎石的筛余系数,计算出细度模数。

3.水稳配合比试验:依照GB/T1447-2024《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按照不同的水泥用量、水泥和碎石的比例,配制出一系列的试件。

4.试件制备:将试验配合比下的水泥和碎石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然后放入模具中压实成试件,共制备10个样品。

5.试件养护:将试件放入恒温恒湿室中养护7天,然后取出进行试验。

6.试件测试:对养护后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

三、实验结果1. 碎石细度模数:经过实验测定,5mm、10mm和20mm的碎石细度模数分别为2.76、5.82和10.932.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不同水稳配合比下的抗压强度如下表所示:水泥用量(kg/m3)水泥与碎石比例抗压强度(MPa)300 1:4 2.3350 1:5 3.1400 1:5.5 3.6450 1:6 4.2500 1:6.5 4.5四、数据分析1.经过细度模数试验,本实验选用的碎石的细度模数分别为2.76、5.82和10.93,表明碎石的粒径分布较为合理。

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和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水稳砂浆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

当水泥用量为500kg/m3,水泥与碎石比例为1:6.5时,水稳砂浆的抗压强度达到最高,为4.5MPa。

五、结论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选用的碎石的细度模数较为合理,适合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试验。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水稳试验是指在室内或校园内进行的对其中一地面材料进行的稳定性试验,主要目的是测试材料在水稳层中的稳定性和强度等性能。

本次试验对其中一种地面材料进行了水稳试验,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能,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对地面材料进行水稳试验,了解其在水稳层中的稳定性能,并根据试验数据评估该材料的应用价值和适用范围。

三、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选取了其中一种地面材料作为试验材料,其成分和性能指标如下:-成分:水泥、砂和骨料的混合物-性能指标:强度、稳定性、承载力等2.试验方法:-试验设备:采用了水稳试验机,能对试样施加统一的压力和振动。

-试验步骤:a.将试样置于试验机上,并施加统一的压力。

b.通过试验机的振动功能施加振动,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振动条件。

c.根据试验机的显示,记录试样的稳定性能、强度等数据。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对试样在水稳试验中的表现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1.稳定性能:观察试样在振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位移或破坏情况,以评估其稳定性。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在振动过程中未产生明显的位移或破坏,稳定性较好。

2.强度指标:通过试验机的测力装置,记录试样在施加压力下的强度数据。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在施加压力下能保持较好的强度,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3.承载能力:根据试样的尺寸和材料性能,计算试样的承载能力。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大部分实际工程的荷载。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该地面材料在水稳层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能和强度指标,适用于一般工程条件下的地面铺装。

2.考虑到该地面材料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建议在一些对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工程中应用,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3.对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议在使用该地面材料前进行更加详细的试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水泥水稳实验报告

水泥水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水泥水稳基层的特性,掌握水泥水稳基层的制备工艺、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泥水稳基层是指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与细集料、粗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经养护后形成的具有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路面基层。

其原理是通过水泥的水化反应,将集料胶结成整体,从而形成水稳基层。

三、实验材料1. 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

2. 细集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砂,细度模数为2.6~2.8。

3. 粗集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粒径为5~20mm。

4. 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四、实验仪器1. 水泥净浆搅拌机2. 烘箱3. 精密天平4.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5.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6. 精密量筒7. 水泥胶砂试模五、实验方法1. 水泥水稳基层拌和:按照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2.5:4:0.5的比例,将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2. 水泥水稳基层养护:将拌和好的水泥水稳基层倒入试模中,捣实,放入养护箱中养护。

3. 性能指标测定:(1)水泥胶砂流动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346-2011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

(2)水泥胶砂强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7671-1999测定水泥胶砂强度。

(3)水泥水稳基层干密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50123-2019测定水泥水稳基层干密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胶砂流动度:实验测得水泥胶砂流动度为150mm。

2.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测得3d强度为25.2MPa,28d强度为49.3MPa。

3. 水泥水稳基层干密度:实验测得干密度为2.4g/cm³。

根据实验结果,水泥胶砂流动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说明水泥水稳基层具有良好的拌和性。

水泥胶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水泥水稳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

干密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水泥水稳基层具有良好的密实性。

水泥稳定性测试报告单

水泥稳定性测试报告单

水泥稳定性测试报告单水泥稳定性测试报告单测试单位:XXXX实验室测试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评估水泥的稳定性,以确定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测试方法:1. 根据GB/T 17671-1999《水泥稳定性测定方法》进行测试。

2. 测量样品中水泥的密度,以确定其质量,并计算含量百分比。

3. 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记录其变化情况。

三、测试仪器和材料:1. 测试仪器:密度计、恒温槽等。

2. 材料:水泥样品。

四、实验操作步骤:1. 将水泥样品取出,并进行采样。

2. 使用密度计测量样品中水泥的密度,并计算含量百分比。

3. 将样品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槽中,持续观察其稳定性变化情况,记录观测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试,样品中水泥的密度为XXXg/cm³,含量百分比为XX%。

在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稳定性如下表所示:温度(℃)稳定性20 稳定30 稳定40 稳定50 稳定60 不稳定70 不稳定由上表可知,在温度60℃以上,水泥的稳定性明显下降,出现不稳定情况。

因此,建议在实际使用中,尽量避免水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以确保其稳定性。

六、结论:根据测试结果,样品中水泥的密度为XXXg/cm³,含量百分比为XX%。

在温度60℃以上,水泥的稳定性明显下降,出现不稳定情况。

为确保水泥的安全和可靠性,建议在实际使用中,尽量避免水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七、测试人员:XXX八、备注:本测试报告仅对样品的水泥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其他因素未考虑在内。

如需进一步评估水泥的性能,请进行更全面和细致的测试。

水稳压实度灌砂法实验报告自动计算版

水稳压实度灌砂法实验报告自动计算版

水稳压实度灌砂法实验报告自动计算版实验目的:1.掌握水稳压实度灌砂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利用自动计算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

实验仪器和材料:1.水稳压实度测试系统;2.砂浆灌装器;3.砂浆试样模具;4.砂浆试样切割器;5.水稳砂试样。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砂浆灌装器放入水稳压实度测试系统中,并将水稳砂试样放置在试样模具内;2.灌砂:打开砂浆灌装器的开关,开始进行砂浆的灌装,保持均匀灌装,直到试样模具内砂浆的高度略高于模具边缘;3.加载试样:将灌装好的砂浆试样取出,放置在试样切割器上,用切割器将试样切割成所需的尺寸;4.操作测试系统:将切割好的试样放入水稳压实度测试系统中,按照系统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参数,并开始测试;5.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根据系统显示的试样受力和变形情况,及时记录数据;6.完成实验:当试样受力和变形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停止测试,并将数据保存。

实验结果计算和分析:1.利用软件自动计算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利用自动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得到试样的抗压强度等相关指标;2.分析和比较结果:对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不同试样的抗压强度差异,并分析原因;3.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所得结果和分析,总结实验的结论,并提出改进水稳砂浆强度的建议。

实验结论:通过水稳压实度灌砂法测试得到的实验结果,可以有效评估水稳砂浆的抗压强度。

通过自动计算软件的辅助,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得到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

实验结果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改进建议:1.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确保试样的尺寸和灌装的均匀性,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2.加强对自动计算软件的使用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3.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和指标,全面评估水稳砂浆的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总结:水稳压实度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水稳砂浆抗压强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操作实验设备,利用自动计算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试样的抗压强度等指标。

水稳层试验报告

水稳层试验报告

水稳层试验报告1. 概述本试验旨在评估水稳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水稳层是道路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通常用于道路的基层和面层。

2. 试验目的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包括: - 评估水稳层的抗剪强度 - 检测水稳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分析水稳层的变形性能 - 提供评估水稳层在实际道路工程中的适用性的数据和信息3. 试验设备和材料本试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 - 压力机 - 压力计 - 振动筛 - 秤 - 圆筒模具 - 水稳层样品 - 砂土样品 - 水4. 试验步骤步骤一:样品制备1.准备所需数量的水稳层样品和砂土样品。

2.将水稳层样品和砂土样品通过振动筛筛选,以去除杂质。

3.将筛选后的水稳层样品和砂土样品干燥至恒定质量。

步骤二:抗剪强度试验1.将水稳层样品放入圆筒模具中,并加入一定数量的砂土样品,以模拟实际道路工程中的条件。

2.在压力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模拟实际道路工程中的荷载作用。

3.测量水稳层样品在不同荷载下的位移和变形。

4.记录水稳层样品在不同荷载下的抗剪强度。

步骤三:稳定性试验1.在压力机上施加一定的水平荷载,以模拟实际道路工程中的交通荷载。

2.测量水稳层样品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3.根据变形和沉降的数据评估水稳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试验结果及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水稳层的抗剪强度满足道路工程设计要求。

- 水稳层在承受一定荷载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水稳层在实际道路工程中不会产生过度的变形和沉降。

6. 结论本试验证明了水稳层在道路工程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提供了数据和信息支持。

水稳层可以作为道路基层和面层的理想材料,用于增强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 张三, 李四, 王五. 水稳层试验与分析. 交通出版社, 2005. - 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中国交通出版社, 2018.。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施工简况3月29日,我标段在K*+***~K*+***段进行了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路段长300m。

施工当日为晴天,气温在20℃左右。

底基层厚度为20cm,混合料采用WDB600拌和楼集中拌和。

施工时,混合料的摊铺采用两台WLT90B型摊铺机,碾压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和两台光轮压路机。

二、试验段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明确以下主要内容:(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艺流程,缩短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

(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7)试铺路面质量检验结果。

三、施工安排1、人员组织项目负责人:张启合技术负责人:方政施工负责人:周成测量负责人:潘建生试验负责人:何曼玲安全负责人:李曙2、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两台摊铺机摊铺、振动碾压实的方案进行摊铺。

施工主要设备如下表:3、材料及配合比指标①水泥: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巢湖铸字牌P.S.A 32.5水泥。

为使稳定碎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应该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

拌合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太小,不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而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的相对应的反射裂缝。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G214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3410”中的一条南北纵线。

为青海省南部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提供着持续的交通保障作用,是2010年“414玉树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应急抢险、拯救生命”的生命线。

公路起点位于海南州共和县(与正在实施的京藏高速相接),终点位于玉树州结古镇。

我公司承建的GYⅡ-SGC6合同段起点为K376+000,终点为K409+200,路线长32.728355公里。

设计车速为80km/h分离式路基宽度10m,整体式路基为24.5和21.5m。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为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含100%碎石),厚度18cm,试验路段选取K377+000~K377+200段,长200m。

路面水泥稳定碎(砾)石底基层(含25%碎石),厚度18cm,试验路段选取K376+400~K376+600段,长200m。

二、试验段目的:1、根据天气、运输距离、摊铺速度调整含水量,确定水稳层的拌和含水量;2、根据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3、根据拌和出料速度对设备、人员配置进行科学调整;4、根据试验段优化机械组合;5、培训管理人员,优化劳动组合;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原材料准备①水泥:采用共和县金和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型硅盐缓凝水泥,强度等级P.C 32.5,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以上, 络凝时间为6小时以上。

②碎石:碎石采用K386+600左侧800m碎石场碎石, 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

③砾石:砾石采用K387+000右侧300m河滩砾石, 砾石最大粒径控制不大于37.5mm。

④细集料:细集料采用K386+600左侧800m碎石场通过4.75mm的筛下部分。

⑤水采用K386+000右侧800m的河水。

(2)工作面准备按质量验收标准对己完垫层进行检验、并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干净, 确保表面无附着物。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土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泥稳定土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了解其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1.原材料准备:选取适量的水泥、粉煤灰和黄河沙作为试验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备用。

2.比重试验:对试验材料的比重进行测定,以确定其质量密度和孔隙度。

3.配合比设计:根据试验要求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

4.抗压强度试验:制备水泥稳定土试件,在规定的养护期内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获取试验样品的抗压强度指标。

5.动力特性试验:利用压实试验仪器进行水泥稳定土的动力特性试验,如压实度、固结指数等。

三、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方法和设备测得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 比重试验结果:水泥稳定土的质量密度为X kg/m³,孔隙度为X%。

这表明试验材料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2.配合比设计:通过对试验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水泥、粉煤灰和黄河沙的比例。

经计算和混合试验验证,配合比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合理,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试验要求。

3.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为XMPa。

相对应的峰值应变为X%,且发生在XkN的荷载下。

这表明水泥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4.动力特性试验结果:通过动力特性试验,获得压实度为X%、固结指数为X的水泥稳定土。

动力特性试验表明水泥稳定土在压实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调整土体的结构和孔隙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可塑性。

四、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稳定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一般道路和堤坝的荷载要求。

2.水泥稳定土的动力特性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压缩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调整和控制。

3.水泥、粉煤灰和黄河沙的配合比合理,可以保证水泥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

五、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优化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选择适当的掺合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

水稳击实报告模板

水稳击实报告模板

水稳击实报告模板一、概述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为了确保其质量,需要进行水稳击实试验来检测其耐久性和强度。

本报告将介绍水稳击实试验的操作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以供参考。

二、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水稳击实试验来检测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2.实验内容•检测样品:本次实验选取了5个水泥混凝土样品。

•实验仪器:水稳击实仪、水泥混凝土样品模具、水泥、砂子、碎石、水和试验器具。

•实验步骤:按照水稳击实试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方法1.将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按照比例搅拌均匀,制备好5个水泥混凝土样品。

2.将水泥混凝土样品倒入模具内,压实后浇上一层水泥砂浆,然后晾干。

3.将样品放入水稳击实仪中,进行5次打击试验,并记录每次打击的冲击值。

4.计算每次打击试验的平均值,并根据结果进行评估。

三、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冲击值1(N)冲击值2(N)冲击值3(N)冲击值4(N)冲击值5(N)平均值(N)1 225 230 223 230 228 2272 228 229 227 222 226 2263 231 232 233 228 235 2324 220 225 224 220 221 2225 233 235 234 230 237 234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样品1和样品2的平均冲击值相似,说明它们的质量相似。

2.样品3的平均冲击值最高,说明它的质量最好。

3.样品4的平均冲击值最低,说明它的质量最差。

4.样品5的平均冲击值次高,说明它的质量次好。

四、结论通过水稳击实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样品3的质量最好,样品4的质量最差。

2.样品1、2和5的质量较为接近。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这些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水稳基层进行性能测试,评估其适用性和稳定性,为道路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试验,分析水稳基层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1.材料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级配合适的碎石作为试验材料,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正确比例的水泥和稳定剂。

2.试验设计:设计试验段的厚度、施工方式和荷载情况,考虑不同的条件下对水稳基层的影响。

3.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段的施工,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和稠度,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4.试验项目:对试验段进行上荷试验、动力板载荷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评估试验段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1.上荷试验:上荷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段在预定荷载下没有明显的破坏和沉陷,证明水稳基层的承载能力较好。

但在较大荷载下,试验段出现了局部裂缝和表面凹陷,可能是因为水稳基层的强度不足。

2.动力板载荷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动力板载荷试验中,试验段的反弹模数较高,说明水稳基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

但在试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裂缝和破坏,可能是由于试验段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或施工缺陷。

3.冻融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主要评估水稳基层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性能。

试验结果显示,在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试验段的稳定性和强度基本没有明显变化,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和破坏。

说明水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

四、结论及建议1.水稳基层的承载能力较好,在正常荷载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

但在较大荷载下可能出现一些裂缝和破坏,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和施工工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2.水稳基层在动力板载荷试验中表现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但也需要注意施工缺陷的影响。

建议进一步加强材料的均匀性和稠密度控制,以确保试验段的稳定性。

3.水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基本没有明显变化。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更加注重低温环境下的施工和养护,以提高水稳基层的抗冻性能。

水稳配比报告模板

水稳配比报告模板

水稳配比报告模板1. 引言水泥稳定碎石是公路、机场、码头等的重要路基材料,其稳定性和耐久性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报告模板,用于参考和实际使用。

2. 实验背景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和控制,通过试验获得最佳的配合比方案,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实验设计参考《公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规程》(JTG E51-2009)和《路面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吕国才编著),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试验设计:•破碎值试验•沉降试验•试块压缩试验4. 实验数据4.1 原材料性能原材料类型料筛(%)砂筛(%)砾筛(%)活性硅酸盐(%)水泥标号(32.5R)水灰比碎石100 0 0 0 / / 中砂0 100 0 80 / / 石灰石0 0 100 0 / /4.2 配合比设计方案根据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设计了以下配合比方案:•水泥:200kg/m³•砂石比:1.72•砂:450kg/m³•水灰比:0.72•水:320kg/m³•试验块级别:C204.3 试验数据和结果试验编号破碎值 (%) 沉降值 (mm) 抗压强度 (MPa)1 27.6 4.5 20.52 26.7 4.2 19.83 27.2 4.3 20.2平均值27.2 4.3 20.25. 结论根据实验设计和试验结果,确定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配合比方案,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和优化。

本报告提供的配合比方案和试验数据仅供参考和实践,具体使用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水稳层配合比验证报告

水稳层配合比验证报告

水稳层配合比验证报告水稳层是指应用一定比例的水泥、水泥混凝土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与碎石、碎石砂料、碎石砂或自然砂料等进行混合,形成一种均匀、密实的层状结构,用以提高道路、机场跑道等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稳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极为重要,因此需要进行配合比验证。

本报告是对水稳层配合比进行实验验证的结果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水稳层配合比的可行性,包括水泥用量、碎石用量、碎石砂料用量、水泥稳定性等参数的确定,以及混合物的抗压强度、动水稳定性等性能的评估。

二、实验方法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稳层材料的类型和比例。

2.配置实验所需的样品,包括碎石、碎石砂料、水泥和水。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拌和,确保混合物的成分均匀。

4.将拌和好的混合物倒入标准模具中,进行压实。

5.对压实后的样品进行养护,待其完全凝结后进行实验测试。

三、实验结果1.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的用量为10%,碎石的用量为70%,碎石砂料的用量为15%,水的用量为5%时,混合物拥有最佳的抗压强度和动水稳定性。

2.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稳层的抗压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公路运输的要求。

3.动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水流冲刷后,水稳层的表面几乎没有松散和剥落,稳定性较好。

四、结论1.本次实验验证的水稳层配合比可行,保证了水稳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水泥、碎石、碎石砂料和水的比例为10:70:15:5时,混合物具有最佳的抗压强度和动水稳定性。

3.水稳层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承载公路运输的荷载。

4.水稳层的动水稳定性较好,能够耐受一定水流冲刷,保持稳定性。

五、建议1.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配合比,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

2.在实施施工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确保水稳层的质量和性能。

3.配合比的确定不仅依赖于实验结果,还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和经验进行综合考虑。

1.《公路工程》(郭宗明著)2.《道路工程设计与实务》(周来荣著)以上是对水稳层配合比验证的实验报告总结,验证了水稳层配合比的可行性和优化配比的结果,为道路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于路面水稳的实习报告

关于路面水稳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实习单位:某市政道路工程公司实习内容:路面水稳施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日益增多。

路面水稳层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现场实践,了解路面水稳层施工的基本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提高自己对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公司技术部门组织了实习动员会议,介绍了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动员会议,我对路面水稳层施工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实习奠定了基础。

2. 实习过程(1)施工现场参观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施工现场,了解了路面水稳层施工的整个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料制备、摊铺、压实、接缝处理等环节。

(2)参与施工操作在施工现场,我参与了路面水稳层的施工操作,学习了如何进行混合料的制备、摊铺、压实等工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施工工艺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控制与验收在施工现场,我还学习了路面水稳层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把控,确保路面水稳层的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路面水稳层施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收获如下:1. 掌握了路面水稳层施工的基本工艺,包括混合料制备、摊铺、压实等环节。

2. 学会了如何进行路面水稳层的质量控制与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认识到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4. 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道路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稳定等级实验报告

水稳定等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稳定等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3. 掌握水稳定等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水稳定等级实验是一种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沥青混合料样品置于规定温度的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测定其残留稳定度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根据残留稳定度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的比值,评定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等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马歇尔稳定度仪、烘箱、电子天平、水浴锅、试模、钢棒等。

2. 材料:沥青混合料样品、水、细砂、标准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沥青混合料样品充分搅拌均匀,分为若干份,每份质量约为100g。

2. 浸泡:将沥青混合料样品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60℃±1℃,浸泡48小时。

3. 取样:取出浸泡好的沥青混合料样品,用钢棒将其捣实,使其达到规定的密度。

4. 测定残留稳定度:将捣实后的沥青混合料样品放入马歇尔稳定度仪的试模中,按规定速度进行加载,测定其残留稳定度。

5. 测定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将测定残留稳定度后的沥青混合料样品取出,用细砂填充试模,按规定速度进行加载,测定其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6. 计算水稳定性等级:根据残留稳定度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的比值,评定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等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样品编号 | 残留稳定度(kN) |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kN) | 水稳定性等级------- | -------- | -------- | --------1 | 15.2 | 12.8 | 22 | 16.5 | 14.2 | 23 | 14.0 | 11.5 | 3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样品1、2的残留稳定度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比值均为1.2,符合水稳定性等级2的要求;样品3的比值仅为1.2,低于水稳定性等级2的要求,评定为水稳定性等级3。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水稳定等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水稳实验报告

水稳实验报告

目录一、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2)2、设备准备 (2)3、检测方案 (2)二、施工过程 (3)三、试验段成果 (3)1、施工成果分析 (3)2、试验段确定的参数 (4)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四、施工总结 (5)东太湖吴江段苏震桃以北堤线加固帮宽工程一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选用拌和场内堆放的成品碎石料,按9.5-31.5mm、4.75-9.5mm、2.36-4.75mm、0-2.36mm四档规格料分类堆放,0-2.36四号料采用玄武岩。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碎石所选用的石料的压碎值<35%,其颗粒级配组成、针片状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层所用的水泥选用苏州天山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缓凝)。

水泥安定性和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设备准备项目部配备了水稳摊铺机1台,震动压路机1台、胶轮压路机1台、洒水车1辆、自卸车等施工机械;拌和楼每小时能拌出混合料约400~500吨,完全能满足基层试验段施工需要。

3、检测方案1.试验:在拌合楼出料时检测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剂量(每单元每层检测1组)。

现场试验段碾压完成后根据试验室的结果:最佳含水量为4.6%,最大干密度为2.407g/cm3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每单元每层检测4组),在7天养生期结束后进行水稳取芯检测,查看芯样成型情况和厚度(每单元每层检测4处)。

2.测量:测量员进行施工测量,每10米定出中桩和左右边桩,然后插杆挂线控制每层的松铺厚度。

松铺系数试铺时暂定 1.35,在碾压结束后,测量计算出实际松铺系数。

二、施工过程8月13日,在新建大堤堤顶桩号:AK0+060~AK0+777段进行了水稳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

上午6点,拌合楼开始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6点半运至施工现场后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摊铺机保持每分钟1.2米的恒速前进,摊铺出来的混合料表面平整、光滑。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水稳试验是指通过对混合料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在路面工程中的适用性,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不同配比的水稳混合料进行稳定性测试,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混合料性能表现,为道路工程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及流程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配比,准备适量的矿粉、砂石、水泥、沥青以及添加剂等材料。

2.混合料配制:按照试验要求,将材料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3.样品制备:将配制好的混合料按照试验标准制备成试样,保证试样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4.试样养护:将制备好的试样进行室内养护,保证试样的固化过程符合要求。

5.试样试验:使用稳定性试验仪对试样进行稳定性和流值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6.数据统计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得出试验结论。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在本次水稳试验中,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配比的水稳混合料进行测试,分别是配比A、配比B和配比C。

试验过程中,我们控制了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包括养护时间、试验温度、试样尺寸等,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得到了三种配比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流值数据。

分析结果表明,配比A的水稳混合料在一定的负荷下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和流值,其稳定性指数较高;配比B的水稳混合料在负荷下稳定性和流值相对较低,但仍能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而配比C的水稳混合料则表现出了较低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流值,不适合在道路工程中使用。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水稳混合料的配比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材料配比可以提高混合料的坚固性和耐久性,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四、结论及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不同配比的水稳混合料进行了稳定性测试,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混合料性能表现。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水稳混合料的性能与配比密切相关,合理的配比能够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在选用水稳混合料时,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配比,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水稳厚度实验报告(3篇)

水稳厚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厚度水稳层对公路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水稳层厚度,确保公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实验背景水稳层,即水泥稳定碎石层,是公路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重和改善水稳定性能。

水稳层的厚度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确定水稳层的厚度对于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1. 水泥:符合国标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为5-40mm。

3. 水:符合国标的生活饮用水。

4. 实验设备:摊铺机、压路机、实验用模具、量筒、电子秤等。

四、实验方法1. 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预先在实验室内进行配合比试配,确定水泥掺量和粗细集料比例,同时确定最大干密度。

2. 水稳层制备: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碎石和水混合均匀,制作成不同厚度的水稳层试件。

3. 压实度测试:采用压实度仪对不同厚度的水稳层试件进行压实度测试,记录数据。

4. 强度测试: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机对不同厚度的水稳层试件进行强度测试,记录数据。

5. 稳定性测试:采用冻融循环试验箱对不同厚度的水稳层试件进行稳定性测试,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压实度测试结果:随着水稳层厚度的增加,压实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当水稳层厚度为25cm时,压实度达到最大值,为96.5%。

2. 强度测试结果:随着水稳层厚度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呈上升趋势。

当水稳层厚度为30cm时,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为3.2MPa。

3. 稳定性测试结果:随着水稳层厚度的增加,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当水稳层厚度为20cm时,稳定性达到最大值,为98%。

六、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稳层厚度对公路性能有显著影响。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水稳层厚度为25cm时,能够保证公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兼顾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

因此,建议在公路建设中采用25cm的水稳层厚度。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对水稳层厚度进行优化设计。

水稳试验报告

水稳试验报告
水泥剂量(%)
最佳含水量W0(%)
最大干密度Pd(g/cm3)
6.0
6.3
2.265
第四部分、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
(1)室内配料:由理论公式:M=K×P×V(1+W),基层按工地压实度97%控制,底基层按工地压实度95%控制,每个剂量制作9个试件。
(2)把试件经6d标准养生1d浸水后,按规定方法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其试验结果如下:
施工单位:长沙白马桥建筑有限公司
试验日期:2010年08月27日~09月07日
报告日期:2010年09月08日
试验人员:周冬辉、王博
报告编写:李珍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第一部分、原材料试验及级配选定
(1)碎石材料筛分试验结果及级配表:
筛孔(mm)
37.5
31.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2.5
规定范围(%)
100.0
90~100
67~90
45~68
29~50
18~38
8~22
0~7
备注:掺配比例为(10~30mm):(5~10mm):石屑=44.0:26.2:29.8
(2)碎石的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验项目
试验结果
规范要求
基层
底基层
压碎值
21.2%
10~30mm碎石通过率(%)
100
100
47.2
6.0
1.2
1.2
1.2
1.2
5~10mm碎石通过率(%)
100
100
100
94.8
4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施工准备 (2)
1、材料准备 (2)
2、设备准备 (2)
3、检测方案 (2)
二、施工过程 (3)
三、试验段成果 (3)
1、施工成果分析 (3)
2、试验段确定的参数 (4)
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
四、施工总结 (5)
东太湖吴江段苏震桃以北堤线加固帮宽工程一标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选用拌和场内堆放的成品碎石料,按9.5-31.5mm、4.75-9.5mm、2.36-4.75mm、0-2.36mm四档规格料分类堆放,0-2.36四号料采用玄武岩。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碎石所选用的石料的压碎值<35%,其颗粒级配组成、针片状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层所用的水泥选用苏州天山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缓凝)。

水泥安定性和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设备准备
项目部配备了水稳摊铺机1台,震动压路机1台、胶轮压路机1台、洒水车1辆、自卸车等施工机械;拌和楼每小时能拌出混合料约400~500吨,完全能满足基层试验段施工需要。

3、检测方案
1.试验:在拌合楼出料时检测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剂量(每单元每层检测1组)。

现场试验段碾压完成后根据试验室的结果:最佳含水量为4.6%,
最大干密度为2.407g/cm3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每单元每层检测4组),在7天养生期结束后进行水稳取芯检测,查看芯样成型情况和厚度(每单元每层检测4处)。

2.测量:测量员进行施工测量,每10米定出中桩和左右边桩,然后插杆挂线控制每层的松铺厚度。

松铺系数试铺时暂定 1.35,在碾压结束后,测量计算出实际松铺系数。

二、施工过程
8月13日,在新建大堤堤顶桩号:AK0+060~AK0+777段进行了水稳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

上午6点,拌合楼开始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6点半运至施工现场后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摊铺机保持每分钟1.2米的恒速前进,摊铺出来的混合料表面平整、光滑。

为保证混合料在初凝前完成碾压,碾压采用分段进行,每段长度控制在50米左右。

碾压先稳压→轻振动碾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压至无轮迹为止至上午12点,混合料摊铺碾压完成,覆盖土工布开始洒水养生并进行压实度检测。

施工结束后,对碾压完成后符合要求的试验段两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

同时在试验路段两端设立封路标志牌,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三、试验段成果
1)、施工成果分析
1、基层试验段平均宽度8.2米,摊铺长度640米,第一层计划摊铺厚度18厘米,共用混合料2218T。

经自检压实度为:97%,水泥剂量为:4.0%。

2、试验段水稳拌和机拌和量控制在450T每小时,摊铺机速度控制在1.2m每分钟,运输车辆配置10辆,运距为15km。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在基层大规模施工时,水稳拌和机产量宜控制在450~500T/h,摊铺速度提高到1.2米/分钟,运输车辆配置15辆左右(根据运距相应调整)。

3、压路机前两遍碾压速度为 1.5~1.7km/h,以后速度控制在1.8~2.2km/h。

当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四遍,再胶轮碾压两遍后,压实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标高基本趋向稳定,计算得出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平均松铺系数为1.36。

2)、试验段确定的参数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松铺系数确定为1.36,作为下阶段施工放样依据。

2、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为50m。

3、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为震动压路机一台,胶轮压路机一台,摊铺机一台,运输车辆10台。

摊铺速度提高到1.2米/分钟,压路机两遍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速度控制在1.8-2.2km/h。

4、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方式:震动压路机静压1遍→震动压路机弱振压1遍→震动压路机强振压4遍→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消除轮迹)。

5、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筛分结果,各档材料均符合配合比级配范围;试验段混合料平均水泥用量为4.0%,符合配合比水泥用量要求,水稳拌合楼各档原材料计量准确,可以开始正常施工。

6、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考虑到天气情况实际拌和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4.6%)高0.5~1.0%,以弥补在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损失的水分。

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前后场缺少沟通,拌合楼没有及时对混合料含水量及时调整,造成混合料含水量过大现象。

整改措施:现场负责人加强与拌合楼操作人员联系,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含水量,避免发生碾压粘轮起皮现象。

2、压路机驾驶员未严格按要求进行碾压,碾压速度过快。

整改措施:对压路机操作手重新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
碾压方案、速度进行碾压,前两遍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速度控制在1.8-2.2km/h。

四、施工总结
从基层的相关检测数据来看,试验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要求。

根据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检测数据分析,目前一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已基本上能满足施工要求。

从试验段存在的问题来看,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加强施工前对拌合楼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减少拌合过程中的机械故障。

2、严格抓好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基层碎石级配的控制,保证其处于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内。

3、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含水量的控制,根据天气情况实际拌和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高0.5~1.0%,以弥补在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损失的水分,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值。

同时还应根据运距合理地调配车辆,以保证拌和能力的正常发挥;保证水稳拌和场和施工摊铺现场的衔接正常,最大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对于运距较远时,应准确把握拌和机出料能力、施工现场摊铺能力、自卸车装运时间及频率三者之间的联系,及时进行生产调度
4、在摊铺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到规范要求。

(1)合理控制摊铺机的前进速度,以使刮板输送器和螺旋输送器的送料速度保持同步。

(2)摊铺机的前进速度和刮板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转速要均匀,尽量避免粗细料离析现象。

(3)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供应跟不上时,摊铺机前应留余不少于正
常摊铺量的三分之一的混合料,以减少横向施工接茬和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5、摊铺及整形之后,采用先轻后重、由重到轻的原则进行碾压。

碾压时注意: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含水量要始终处于最佳含水量,碾压时若表面水分不足或水分蒸发较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2)第一遍振动碾压结束后,对于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则用人工找平使其纵向顺直,纵断高程和横坡等符合设计要求。

(4)严禁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在未开放交通的基层路段上调头,启动或停止时应小心,避免对已完成的底基层产生不良影响。

6、碾压完成后,加强对基层路面的温、湿度养生,保持表面潮湿至7天养生期结束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

同时施工路段两端要设置告示牌,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7、我们考虑基本上以本次试验段的施工结果作为以后基层正式施工的依据,在各单位的指导下不断地调整完善。

太仓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东太湖吴江段苏震桃以北堤线加固帮宽工程一标段
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