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_1

合集下载

孟子教学方法盈科而进

孟子教学方法盈科而进

孟子教学方法盈科而进孟子,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独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孟子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认识世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并且对于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孟子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孟子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是以人为本,倡导尊重和关爱学生,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潜力。

孟子主张通过启发和引导,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全面而有效地成长和发展。

二、孟子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孟子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强调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

通过生动的故事、实例和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2. 亲身示范和引导孟子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亲自示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引导学生。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用积极向上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品质。

通过亲身示范和引导,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推动他们积极向上地发展。

3. 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孟子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他主张在教育中注重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子认为,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并且通过实践去验证和应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

三、孟子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孟子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激发学生潜能孟子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并通过实践和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能力。

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孟子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论语》中的孟子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论语》中的孟子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提倡教育应注重实践和体验
孟子的德育思想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倡仁爱,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有德行、有爱心的人为目标。
孟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真正 意义。 孟子提倡“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天性相似,但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人们 的道德品质会有所差异。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引导人们向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编写教材:将孟子思想融入教材编写中,引导学生逐步接受和理解其教育价值。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以孟子思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验和感悟孟子思想的内涵。
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挖掘孟子思想的教育价值
单击添加标题
学术研究是深入挖掘孟子 思想教育价值的基础,通 过研究孟子的教育理念、 方法等,可以更好地理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重视道德教育:孟子认为道德教 育是教育的根本,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主张循序渐进:孟子认为学习应 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能急 于求成,要注重打好基础。
孟子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孟子思想强调教育公平,提倡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孟子思想注重个性教育,提倡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
添加标题
提倡仁爱之心:孟子认为仁爱之心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 才能真正做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从而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可。
添加标题
强调独立思考:孟子认为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 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添加标题
职业教育中倡导自主学习:孟子提倡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认为这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 要途径。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千古名言智慧渊薮——《论语》和《孟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千古名言智慧渊薮——《论语》和《孟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千古名言智慧渊薮——《论语》和《孟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和《孟子》的作者、背景及地位。

2. 引导学生产生对千古名言智慧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论语》和《孟子》的作者、背景。

2. 强调千古名言智慧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文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论语》和《孟子》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简介《论语》和《孟子》的作者、背景。

4. 通过举例说明千古名言智慧的价值。

5.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论语》和《孟子》?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千古名言智慧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思考作业,评估他们对学习《论语》和《孟子》的认识。

第二章:孔子的思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

2. 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名言,领悟其智慧。

教学内容:1. 简介孔子的主要思想。

2. 学习孔子的名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简介孔子的主要思想。

3. 多媒体展示孔子的名言,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领悟孔子名言的智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孔子思想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报告,评估他们对孔子名言的理解。

第三章:孟子的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孟子的主要理念。

2. 引导学生学习孟子的名言,领悟其智慧。

教学内容:1. 简介孟子的主要理念。

2. 学习孟子的名言,如“性善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简介孟子的主要理念。

3. 多媒体展示孟子的名言,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领悟孟子名言的智慧。

孟子 教育智慧品绎

孟子 教育智慧品绎

课程大纲
3内在而超越的教育价值取向 第四讲扩充善性:成就品德的修养方法论 1勿忘勿助 2知耻思诚 3磨砺意志 4反求诸己 第五讲自求自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论 1专心致志
课程大纲
2学贵知疑 3深造自得 第六讲教以多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论 1教以多术 2教必以正 3博喻类比 第七讲中权得宜:治学处世的教学案例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目录
01 课程概述
02 课程大纲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亦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重要内容。《孟子》言简义丰,在中国教 育史上影响深远。 本课程以成人成己为教育主线,围绕“人性本善”、“浩然之气”、“内圣外王”、“扩充善 性”、“自求自得”、“教以多术”、“中权得宜”、“英才教育”八个专题对《孟子》中的教 育智慧进行品绎,具体分析尽心知性、庠序之教、“大丈夫”理想人格以及教学之道等内容及其 意蕴,帮助大家把握《孟子》的教育话语体系及其意义,增益教育知识和人生思考。
《孟子》教育智慧品绎
南师范大学提供的慕课课程
内容摘要
《孟子》教育智慧品绎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一门慕课课程,由黄明喜、王晓莉、孙碧、杨思机四位 教授授课。这门课程通过深入浅出地解析《孟子》中的教育智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教育思 想,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在课程中,黄明喜教授讲述了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背景,从宏观 上把握孟子教育智慧的内涵。王晓莉教授则重点解读了《孟子》中关于教育的核心观念,包括 “性善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孙碧教授从《孟子》中选择了一些与教育相 关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教育智慧。杨思机教授则从《孟子》 中提炼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观点,让人们更好地将古代教育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四位教 授的讲解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他们还通 过引用大量历史文献和现代案例,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孟子教育智慧的深远意义和影响。总之, 《孟子》教育智慧品绎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慕课课程,不仅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教育思想,还 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孟子》第二章教案:如何让学生从孟子思想中汲取智慧?

《孟子》第二章教案:如何让学生从孟子思想中汲取智慧?

《孟子》第二章教案:如何让学生从孟子思想中汲取智慧?在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中,孟子的思想既有独立的立意,又不乏儒家的特色,其教义有其特殊性与时代性。

《孟子》第二章是孟子思想中最为核心的章节之一,也是我们教育中希望学生汲取智慧的重要内容。

如何让学生从孟子思想中汲取智慧呢?一、认识到“性”的重要性在《孟子》第二章中,孟子提出“性善”的说法。

他把人天生具有的情感、思维、意识等这些自然属性称为“性”,并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生命观形成鲜明对比的。

孟子认为,人之能够追求善良行为,是因为天赋自然的善性在人性中具有根源性的优势。

如何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呢?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性”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基于善性来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不断强调“人性本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乐观的态度和信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

同时,这种认识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公正心以及义务意识,从而逐渐形成有品德、头脑、情感等综合素质的人格。

二、培养自我底线意识在《孟子》第二章中,孟子讨论了“厚德载物”这一观念,“以义立身”以及“足食足睡,足衣服,足居处”的道理。

这些内容都主张对待事物应以内心的原则为向导,而非鄙俗的利益或贪图的欲望。

这一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底线意识”,即把自己的信仰看作是自己行为的起点,遵守一定的规律和制度,让自己不会陷入一些道德的黑暗地带。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课堂讲解,教育我们的学生坚持自我原则,不以利益为本的积极参与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当中。

三、关注“诚”与“义”的重要性在《孟子》第二章中,孟子谈论了“仁义”、“诚”的概念。

在道德规范和原则层面,诚意是永恒的。

满足于现状不去追求它,才是让我们最容易犯错误的事情。

还有,明知不足却不去改进,也让我们失去了价值实现的机会。

在关注“诚”和“义”的同时,我们需要让学生去认识到重要性。

不停地强调这一点,并通过课程教育以及实际案例应用,帮助学生坚持信仰,强化自己的意识及判断力,从而找到自己的行动之道。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文言文阅读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
首先,通过学习孟子二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具备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其次,通过孟子二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理解仁政、性善论等概念,认识孟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首先,在讲解《孟子二章》的思想观点时,应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孟子的思想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应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鼓励每个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在课堂管理方面,应更加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
6. 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内容逻辑关系
①《孟子二章》的核心思想:
-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们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
- 仁政思想:孟子主张君主要行仁政,以德治国,关注民生福祉。
- 教育观念:孟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发展人的善性。
- 孟子思想观点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应用,如如何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做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 孟子思想观点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应用,如如何运用仁政思想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 孟子思想观点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与总结
1.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在课堂管理方面,我注重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019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孟子》三章

2019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孟子》三章

第21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反复朗读,积累重要文言词句。

2.理解孟子“人和”思想。

3.感受孟子文章雄辩的特点和非凡的气势。

1.通过朗读来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分析本文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以及在战争及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孟子有一位老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以仁爱之心感动中国。

他游走四方,将自己的足迹遍布各国;他能言善辩,将自己的事迹载入历史;他博大精深,将自己的思想流传后世。

一盏青灯,数片竹简,191个篆体汉字,记载了他倾尽一生的治国理想。

其光辉的思想闪耀经年,传诵至今。

现在,就让我们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感谢给我们留下这段美文的圣人,大家一定猜到了这位圣人的名字吧。

(孟子)说说你所了解的孟子吧。

(生你言我语说孟子)助学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孟子》一书,是儒学经典,其文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

二、学法推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战国时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力宣扬仁政,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瑰丽的篇章。

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学法推荐: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东坡)苏东坡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两个关键词:熟读、精思。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2、读文(1)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如何体现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如何体现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如何体现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孟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一、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四端”、“爱民”、“尊师”、“教育应以人为本”等一系列理念。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四种基本品质,即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是人作为人存在时应该表现出的基本品德。

他认为,教育应该旨在培养人们这四种品质,使其能够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孟子还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认为教师对学生应该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关心和体贴。

他还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观点,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

二、孟子的教育实践孟子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践家。

他曾在不同的地方和环境中从事教育工作,并因其教育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思想的实践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是“四端”理论,即仁、义、礼、智,他认为如果要使一个人成为有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人必须具备这四种品质。

孟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强调并示范这四种品质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这四种品质的实际意义和应该如何去做。

孟子的教育实践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他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2.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孟子的教育方法非常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他认为“教育应以人为本”,因此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这样的教育方法非常先进,现代教育系统中也强调了同样的理念。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孟子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为出发点,而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以孟子为楷模的学习教案:汲取圣贤之精华,塑造博雅人生

以孟子为楷模的学习教案:汲取圣贤之精华,塑造博雅人生

以孟子为楷模的学习教案:汲取圣贤之精华,塑造博雅人生塑造博雅人生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孟子思想的介绍和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孟子对人生价值和人性本质所做的深刻探讨,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古圣贤之精华,进而激发学生对博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孟子思想概述2.孟子的格物致知思想3.孟子的仁政理念4.孟子的天命观三、教学重点1.关于孟子的思想和观点的概括和理解,深入探究孟子格物致知思想,明确其对现代人的指导意义。

2.学习孟子的仁政理念,了解孟子对于政治伦理道德的思考,认识到其与当代中国的关联性。

3.探究孟子的天命观,明确其对人生立场和哲学思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碎片化学习法2.围绕“语言——文字——思想”三个层面系统学习3.“想象+实践”的教学方式五、教学过程1.学习孟子思想教师先用简单的语言,对孟子思想进行概述,突出其思想体系中的重点概念和思想内涵。

学生通过对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发现和体验其中的思想智慧。

例如,教师讲解“天命”,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逐渐了解其深远的哲学思想。

2.孟子的格物致知思想孟子强调通过感性和直觉的体验,来发现客观事物中的规律和本质属性。

引导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思考其中的哲学思想,感受其中的实践意义和思想价值,并进一步认识到其与当代人的联系。

3.孟子的仁政理念对于孟子的仁政理念,教师可以列出一系列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例感知孟子的政治伦理思想,认识到其现实价值和意义。

例如,讲解孟子“百姓至重”和“王者以仁为本”的政治理念,以推动学生关注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公民意识。

4.孟子的天命观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入,让学生思考孟子的天命观从哪些方面影响了孟子的人生思考方式,的确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列举一些相关的全球性事件和人物,引发学生思考天命观的普遍性和深远性。

例如,如何理解命运,怎样面对它,以及自己对貌似无法掌控的一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六、教学评估1.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上台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孟子教学实践(3篇)

孟子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融入教学实践,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孟子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传承和发扬孟子的思想。

二、孟子教学实践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孟子提倡“仁政”、“王道”等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

通过孟子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孟子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孟子教学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儒家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孟子善于运用辩证法,以严谨的逻辑思维阐述自己的观点。

通过孟子教学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孟子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孟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孟子生平故事、引用孟子名言等方式,让学生对孟子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孟子教学实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融入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孟子思想融入各个学科,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阅读《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体会孟子的思想;在政治课上,可以讲解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让学生了解古代治国理政的理念。

4. 开展实践活动,践行孟子思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孟子思想。

例如,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让学生将孟子“仁爱”思想付诸实践。

5. 比较研究,拓展视野在孟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拓展学生的视野。

例如,将孟子思想与西方哲学家思想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价值观。

根据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改革的启示

根据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改革的启示

根据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改革的启示简介本文探讨了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改革的启示。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的观点和理论。

这些思想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对当今教学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注个体发展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天性和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和优点。

在当今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发现和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

将个体发展置于教学的核心,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培养人际关系和道德素养孟子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人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个人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学生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学改革应该将人际关系和道德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强调实践与实用性孟子主张实践与实用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当今社会,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

教育改革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孟子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贡献的社会成员。

在当今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公民。

总结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关注个体发展,培养人际关系和道德素养,强调实践与实用性,以及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通过将孟子教育思想应用于当今教育中,我们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人教版-语文-高二-新课标《孟子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二-新课标《孟子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设计
2、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
——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孟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选读的最后一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习要求总体上与学习其他“诸子散文”一样,还是三点:一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二是把握思想观点,三是学习说理方法。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教育这件事(文字稿)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教育这件事(文字稿)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教育这件事(文字稿)现代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在现代社会中,当老师是要有相应学历的,小学老师要中专毕业,中学老师要大学毕业,要当大学老师,那就一定得是个硕士甚至博士才行。

那么在孟子所说的教育这件事里,当一名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儒家强调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既然如此,孟子为什么还要强调,做一个好学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呢?这四个条件都是什么?我们一般人又是否可以做得到呢?学习确实要有高标准,要向榜样学习,但是伯夷和柳下惠都是圣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

看来这个取法乎上的要求,道理是对的,但做起来似乎有些难度。

那么后三个条件,是不是也如此难以达到呢?孟子认为,当一个好老师需要四个条件,当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

但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教育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方法的问题。

那么孟子所强调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孔孟之道在教育问题上都强调:有教无类,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可教的。

但为什么孟子会说不屑于教一个人,而要以不教为教呢?那么在孔子和孟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不可教?而人伦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哪些呢? 请继续关注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教育这件事!孟子的智慧02_教育这件事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

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

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第二讲教育这件事孟子说,如果人类的生活就是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得到教育,就跟禽兽差不多。

听了之后我们会吓一跳,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不是经济发展之后的成果吗?不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吗?为什么孟子会把教育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说成是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所说的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教什么内容呢?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许多特别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孟子人生三乐
•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也,父母俱在,兄弟 无故,一乐也”,父母亲都健在,兄弟都 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一种快乐。“仰不 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抬头不 愧于天,低头不愧于地,我心无愧于天地, 这是人生的第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之,人生三乐也”,能够得到天下英才来 教育,这是人生的第三种快乐。
2024/10/21
14
孟子对“利”的观点
•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王宫,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认为实行 仁政实在是太难而且也太飘渺了,就干脆说:“我不行,因为我有个 毛病,——我贪财”。孟子不以为意,反而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贪 财不要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能以自己对财物的爱好中体会 到别的人,老百姓也同样爱好财物,并且努力在满足自己贪财愿望的 同时,让老百姓也富裕起来,也满足他们对财物的需求,那就是行仁 政了”。齐宣王还是很犹豫,又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好色”。孟 子回答到:“当年的圣人太王宣父也好美色,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 大圣人。可见善好美色也不能成为不行仁政的藉口。只要你自己好美 色的时候想到老百姓也喜好美色并在满足自己好色愿望的同时也满足 老百姓对美色的喜好,那也是在仁政了”。
7、《尽心》上下。
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核心是 “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其文章说理 畅达,气势充分并长于论辩。
2024/10/21
4
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惜人民 为先,为政者要保证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 权推翻政权。
2024/10/21
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
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
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

字词辨析之“溶”“熔”“融”

字词辨析之“溶”“熔”“融”

字词辨析之“溶”“熔”“融”作者:黄懿净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2007年第24期【误用实例】①这座港口里气候、物产、情调同溶(应为“熔”)一炉,散发着浓郁的魅力。

②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人们常把学校比作大溶(应为“熔”)炉,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文化修养、道德情操,都是通过这个大溶(应为“熔”)炉冶炼而成的。

③把孟子的教育艺术溶(应为“融”)进新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④东海某海域进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的南京军区队及配属的海空军队,把现代高科技与未来实战需要熔(应为“融”)为一体。

【辨析】“溶”“熔”“融”同音,而且,都可以同“化”组词,指把固态物质化成液态。

不认真琢磨词义,很容易用错。

溶róng ①本义是水势盛大的样子,例如:溶溶江水。

溶溶:宽广的样子。

②现当溶化讲,即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

例如:溶剂、溶解、溶化、溶液、溶洞。

熔róng ①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

②“熔”为“镕”的俗字。

现当固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讲。

例如:熔炼、熔炉、熔化、熔点、熔铸、熔解、熔岩。

融róng ①本义是炊气向上。

(“鬲”是古代炊具,与鼎相似)②现当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讲,例如:消融、融解、雪融、融释。

③当融合、调和、和谐讲,例如:融洽、交融。

④当流通讲,例如:金融、融畅。

⑤当长远、永久讲,例如:融裔(形容声调悠长)、融远。

⑥当大明、大亮讲,泛指明亮,例如:融光、融晶。

⑦当和煦、暖和讲,例如:融晴。

“溶”“熔”“融”都是形声字。

“溶”“熔”声符都是“容”。

“溶”本义是水势大,所以义符为“水”;“熔”本为“镕”,是铸造器物的模子,所以义符为“金”。

后来用“熔”,义符为“火”。

“融”本义与炊具有关,所以义符为“鬲”,声符是“虫”。

“溶”“熔”“融”都是表示使某种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动词,但对象和变化条件却各不相同。

“溶”的对象常为化学物质,条件是有水或其他液态溶剂。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改革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改革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改革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研究孟子的思想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他对于人的本性、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这些观点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教育存在着过分功利化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然而,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孟子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完善。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们成为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能力的人。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往往被用来追求个人的成功和社会地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

然而,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再次,孟子提出了以“教育之道”为核心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启发和引导为主,而非强制和灌输。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应试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然而,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父母之爱”和“教育的普及”等重要观点。

他强调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应该是无私的,而教育应该是普及的,不分贵贱。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问题,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是普及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论其出身和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孟子的教育理念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的观点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完善、教育方法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父母之爱和教育的普及等方面,这些观点对于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孟子的思想》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孟子的思想》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孟子的思想》教案课时安排- 课时一:引入课题,了解孟子的背景及其思想- 课时二:深入探讨孟子的仁爱思想- 课时三:研究孟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课时四:通过阅读孟子的寓言故事,理解其思想更深一层- 课时五:总结并展示所学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的背景及其重要作品2. 理解孟子的仁爱思想,明确其内涵和价值3. 研究孟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体会其对社会的影响4. 通过阅读孟子的寓言故事,加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 掌握孟子的仁爱思想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2. 理解孟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听课听讲:通过教师引入和讲解,学生听讲理解相关知识点2. 讨论交流: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3. 阅读分析:学生阅读孟子的寓言故事,进行分析并发表个人见解4.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孟子思想5. 展示发言: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总结展示和讨论,激发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资源1. 《孟子》及相关解读材料2. 学生练册及辅助教材3. 学生讨论小组和展示用具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观察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情况2. 课堂练和作业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其合作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4. 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对自身研究的反思和提高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孟子思想的作品,深入探究其思想体系2. 组织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孟子思想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3. 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4. 进一步探讨孟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其现实意义以上是《孟子的思想》教案的初步设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从孟子语录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小学生备课教案设计

从孟子语录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小学生备课教案设计

从孟子语录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小学生备课教案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道门槛,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会对其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小学老师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结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将优秀的思想文化传授给学生。

孟子的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思想与我们现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因此,将其融入到小学教育中也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阐述如何从孟子语录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份小学生备课教案。

一、孟子的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孟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也一直非常强大。

孟子的思想中蕴含了许多与人性有关的观点,例如关于人的本性和天性、关于道德、伦理、文化等等。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做善事的潜质,但这种潜质往往会在外界的熏陶下逐渐被扭曲。

孟子认为,在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仁”的道德标准,即应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做出贡献。

此外,孟子提倡“教育有方”,注重教育的方法和过程,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伦理、文化的关注度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孟子的思想不仅可以被运用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会机构、团体、组织的管理与发展中。

比如,一些优秀的企业和团队在管理中也会注重人性的发掘,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与管理制度,如此便能够在团体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小学生备课教案设计在知晓了孟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后,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小学教育中,帮助小学生们的个人发展。

以下是本文根据孟子思想以及小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设计出来的一份小学生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观点,懂得尊重、关爱、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学生了解孟子思想的教育意义,明白教育的方法与过程对于个人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知言养气”的哲学思想,“浩然之气”的美学理念,气势磅礴的说理艺术,无不显示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一些学校校训也显示孟子教育智慧的丰富内涵,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便是一例。

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受孟子教育智慧影响的校训比比皆是:邹城一中“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

”邹城实验中学“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

”邹城看庄中学“养德砺志、博学创新”等。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角度来看,孟子教育智慧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育人观《孟子·尽心上》讲了君子三大快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列为第三,孟子在这里讲的是教书育人之乐,本意是说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英才,促进学生成长。

孟子这样说,也这样做,他谆谆教导公孙丑要养浩然之气,教导万章要“友其德”,使他们都成为英才。

再看我们的教育,我们面对的是新时期活生生的学生群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所以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该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用心施教、快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成为适应素质和生活环境,不同于他人的爱好、特长、不足,不同于他人的学习成绩、生理特点、动机兴趣。

还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认同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因材施教、和谐育人。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教育的生机在于创新,“不屑于教”就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

“不屑于教”的生机在于创新,在于因时因事的创新。

不从正面教诲,不从正面讲道理,而从反面激发学生自尊心,是创新的准则。

在正面教导无果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适时合理采用“不屑于教”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因为自己的原因,老师疏远了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回到老师关注的目光和爱的怀抱。

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求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知言养气”的哲学思想,“浩然之气”的美学理念,气势磅礴的说理艺术,无不显示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一些学校校训也显示孟子教育智慧的丰富内涵,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便是一例。

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受孟子教育智慧影响的校训比比皆是:邹城一中“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

”邹城实验中学“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

”邹城看庄中学“养德砺志、博学创新”等。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角度来看,孟子教育智慧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育人观
《孟子·尽心上》讲了君子三大快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列为第三,孟子在这里讲的是教书育人之乐,本意是说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英才,促进学生成长。

孟子这样说,也这样做,他谆谆教导公孙丑要养浩然之气,教导万章要“友其德”,使他们都成为英才。

再看我们的教育,我们面对的是新时期活生生的学生群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所以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该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用心施教、快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英才”。

这也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的体现。

对基础教育而言,要对课上、课外总违反校规校纪的“问题学生”施之以爱;对成绩很差、经常惹麻烦、屡教不改的“混混学生”不能一弃了之,不能看着他们混出校园、混向社会。

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得天下众生而教育为英才”是师乐的新境界,是新课程下育人观的新境界。

“教亦多术”的教育艺术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有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告子下》也曾说“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的教育方法讲究及时;要教育他人养成良好的品德;要培养才能;解答他人疑问、授人以知识;让自己的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他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这五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

教育要依据学生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注意差异、因材施教,尤其是“不屑教诲”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更值得关注和研究,就是说有些事情是不用教诲的。

把孟子的教育艺术融进新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要研究学生不同情况,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不同于他人的爱好、特长、不足,不同于他人的学习成绩、生理特点、动机兴趣。

还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认同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因材施教、和谐育人。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教育的生机在于创新,“不屑于教”就是教
育科学、教育艺术。

“不屑于教”的生机在于创新,在于因时因事的创新。

不从正面教诲,不从正面讲道理,而从反面激发学生自尊心,是创新的准则。

在正面教导无果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适时合理采用“不屑于教”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因为自己的原因,老师疏远了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回到老师关注的目光和爱的怀抱。

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求知。

“不屑于教”也就达到了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思则得之”的学习观
《孟子·告子上》:“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强调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无收获。

要求人们主动自觉地用心思考,获得知识。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离妻下》)。

依然强调依循正确的认识方法来获得高深的造诣,自觉地有所得,牢固地掌握不动摇,积蓄深,就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

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


看一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满堂灌”现象仍有很大市场,“满堂问”的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又应运而生,好像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就要把所有问题交给学生,我们不禁要问“学生有时间思考吗?”新课程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重视学生思考带来的体验性。

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对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思考过程,也使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

另外,孟子强调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告子上》)。

学贵有恒,还要强调勇于自反,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等内容对学生学习来讲,仍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看庄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