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社下册《林海雪原》课件

合集下载

《林海雪原》课件

《林海雪原》课件
黄 海
渤 海
地理位置: 纬度 高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 温暖而短暂
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景观和 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1、自然景观: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思考: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自然景观
1、纬度高,气候寒冷
2、面积广阔
2、东北地区人们 的生活如何?
衣、食、住、行、娱乐
走唱类 曲艺形式,至今已有 二百多 年的历史。
二人转 的表演,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的追求。 • 6、 • 7、东北地区的人们是怎样适应当地的气候的?(衣食住行)
穿皮衣、带皮帽、喜欢吃酸菜、大碗 喝酒、睡火炕、窗子是双层、唠嗑、 溜冰、滑雪等、唱二人转。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大棚,所以,到了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 节的菜,可是东北很冷,到了冬天就没什么菜可以吃了,起初是 为了促藏冬菜,准备过冬的菜。后来的东北人虽然到了冬天依然 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可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再加上酸菜的确很 好吃,所以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每年冬天都要积酸菜 。
民 俗 一 : 窗 户 纸 糊 在 外
思考: 东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活? 主要是由东北地区的气候 特点决定的:
冬季漫长而寒冷; 夏季温暖而短暂
试一试,我能行
1、我们这里的气候如何?人们是怎样过
冬的?
山东省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探究
• 分析、东北人们生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气候 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 特点: 温暖而短暂
关东人的这一“怪”,实际上讲的是他们如何因地制 宜生活的情况。关东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 屋内火炕〈往往 是南北大炕〉都是靠窗子,这就和窗外 有较大的温差,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 户纸经常脱落。 • 可见,关东人把窗户纸糊在外,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 出的热气得以保持,并与寒冷的外面形成温差,使屋里保 持暖和而窗纸又不至于损坏。 • 窗户纸糊在外,说怪也不怪。它是关东人聪明和智慧 的记载。

林海雪原ppt课件6张

林海雪原ppt课件6张

社会影响
促进教育
林海雪原PPT课件的推出 ,对于促进教育信息化、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 影响。
普及知识
该课件的推出,使得更多 的人可以了解林海雪原的 相关知识,有助于普及科 学文化知识。
推动产业发展
林海雪原PPT课件的推广 和应用,可以推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如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等。
历史地位
1 2 3
出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结构安排
逻辑清楚
PPT课件的结构安排逻辑清楚,层次分明,使得观众能够快速理 解课件的内容和主题。
重点突出
PPT课件的结构安排重点突出,通过强调、对照等方式,使得重点 内容更加突出,易于观众理解和记忆。
布局公道
PPT课件的布局公道美观,通过公道的排版、配色和图片搭配等方 式,使得课件整体上更加美观、舒适和易读。
人性的复杂性
林海雪原中的角色形象各异,他们的 行为和决策反应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弱点
一些角色也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如自 私、贪婪、恐惧和犹豫未定。这些弱 点在故事中得到了深入的反思和批评 。
在极端的环境和情境下,一些角色表 现出了人性的光辉,如大胆、智慧、 仁慈和牺牲精神。
04
林海雪原 PPT 课件
汇报人:
202X-12-30

CONTENCT

• 林海雪原简介 • 故事情节分析 • 主题思想探讨 • 艺术特点鉴赏 • 作品评判与影响 • 相关文献资料推举
01
林海雪原简介
作品背景
时期背景
林海雪原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面 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急需稳定国内局势、保护国家安全。
05

《林海雪原》PPT课件

《林海雪原》PPT课件

东北的艺术形式有很多,你喜欢哪些?
课下探究: 你还知道东北地区
人们的哪些生活特点?
东北三大怪
东北三大怪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叨着个大烟袋, 养活孩子吊起来”。其实,这三大怪是过去独特的民
俗,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 “窗户纸糊在外” :过去东北地区的居民十分贫穷,
住房大多数是土垒草房,其窗户大多数是木板格子窗, 因买不起玻璃,只好用纸糊在外窗上,以挡风御寒。 “大姑娘叨个大烟袋”,是因为过去生活单调,该地区 又冬长夏短、冬天没什么活计,乡亲们就猫冬、串门、 唠喀、打牌、抽旱烟。抽旱烟没有卷烟纸,只好使用 烟袋锅抽。大部分的男女老少都会抽烟,所以大姑娘 也不例外。 “养活孩子吊起来”,是说将生下来的小孩,放在“悠 车子”中摇晃,可以代替母亲抱着看护,这倒是一种 既能充分利用屋空间,又能解放母亲劳动力的比较科 学的方法。
学以致用
讲一讲: 这么冷的天气,东北地 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你们当地的气候如何,人们 是怎样过冬的?
二人转
• 二人转是东北民间文化的瑰宝,堪称盛开 不败的乡土艺术之花!她植根于广袤的松 辽平原,遍布于白山黑水城乡,怒放在当 地人民心里,素以淳朴的品格、大众的风 采和顽强的意志而充满奋发的活力。过去, 人们曾用“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肺 腑之言表达对她的由衷迷恋;现在,大家又 以“万人围着二人转”的演出景观赞扬他 的盎然生机。于是,她便朝气蓬勃地挺身 于中华艺术之林,成为独树一帜的关东奇 葩。
质朴的黑土戏剧
• 在黑油油的龙江大地上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以他们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开创了 黑土地文化——黑土戏剧。
• 黑土戏剧已经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悠悠岁月,在 黑土戏剧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饱尝了多少黑 土戏剧的兴衰、沉浮、失落,当然,还有它的辉 煌。黑土戏剧博大高远,在黑土戏剧的辉宏的系 统中,这种艺术色彩突出地表现在博大广袤的黑 土戏剧的题材系统中,它似一幅恢宏的长江万里 图,使黑土戏剧有别于那些受题材局限的地域性 戏剧群体。

(完整版)林海雪原ppt

(完整版)林海雪原ppt
林海雪原
学以致用
林海雪原在我 国的什么位置? 包含哪几个地
区呢?



自治ຫໍສະໝຸດ 吉区辽宁省
东北地区
黑龙江省 林

说一说:
同学们我们家乡的气 候如何,我们是怎样过冬 的?
学以致用
• 北国风光的气候 特点又是怎样的 呢?
地理位置: 纬度 高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 温暖而短暂
想一想:
这么冷的天 气,你知道东北 地区的人们是怎 样生活的吗?再 和我们这里的相 比较一下 (从衣、食、住、行、娱乐)
穿皮衣、戴皮帽、手套、 耳罩御寒
为了保暖防寒,房屋的玻璃都 是双层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大棚,所以,到了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 节的菜,可是东北很冷,到了冬天就没什么菜可以吃了,起初是 为了促藏冬菜,准备过冬的菜。后来的东北人虽然到了冬天依然 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可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再加上酸菜的确很 好吃,所以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每年冬天都要积酸菜 。
一家人围坐在烧得暖烘烘的火炕 上吃饭、唠嗑,其乐融融。
二人转
•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它是一种 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 类曲艺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地方特色。 它的舞蹈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加入了民 间舞蹈,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 长期以来,二人转深受东北广大人民群 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爱。
东北大秧歌
•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 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 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 统称为“秧歌”。是东北人非常喜 爱的一项喜庆活动。大秧歌,在东 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广袤的黑土 地使它根深叶茂,并赋予了它纯朴 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
谢谢观看

林海雪原(课堂PPT)

林海雪原(课堂PPT)
大的林区 大兴安岭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东北虎、丹顶鹤、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煤、铁
22
谢谢观看
2021/3/29
23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它是一种有说有
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至今
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富
有地方特色。它的舞蹈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加入了
民间舞蹈,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长期以来,
二人转的表演,最能体现出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
好的追求。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
8
玉米大豆和高粱
北大仓——粮仓
2021/3/29
9
学以致用
• 北国风光的气候 特点又是怎样的 呢?
2021/3/29
10
2021/3/29
地理位置: 纬度 高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 温暖而短暂
11
想一想:
这么冷的天 气,你知道东北 地区的人们是怎 样生活的吗?再 和我们这里的相 比较一下 (从衣、食、住、娱乐)
人转”的说法。
2021/3/29
17
大兴安岭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储备量占全国的一
半。因为气候寒冷,林木生长缓慢,所以木质优良。落叶
松、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都是优质林木,其中红松
有2“02木1/3/材29 之冠”的美称。
18
濒临绝迹
2021/3/29 世界仅存不到300只
19
东北三宝:
2021/3/29
12
穿皮衣、戴皮帽、手套、 耳罩御寒
2021/3/29
13
为了保暖防寒,房屋的玻璃都
是双层的 2021/3/29

五年级品社下册《林海雪原》

五年级品社下册《林海雪原》

据考,大姑娘叼烟袋始于满族建立的清朝。东北
是满族旗人的聚集地,旗人当时是统治阶级,他们生 活优裕,特别是未出阁姑娘们在当时都有选妃的机遇, 很受外族人尊重。她们平日不操持家务,整天闺锁家 门,寂寞无聊,就开始抽烟解闷。形成了“旗人姑娘 真叫怪,嘴里叼个大烟袋”的形象。满族姑娘在出嫁 的时候,一杆精致的旱烟袋是必不可少的陪嫁妆。这 样,这种习惯和风俗就传下来了。旧时满族家庭的 “规矩大”,伺候公婆的儿媳,晚上回自己房间休息 之前,要给公婆装一袋烟并点着后才走。第二天早上 在给公婆“请安”时,第一件事也是装烟和点烟,可 见满族姑娘叼烟袋的功夫在结婚以后派上用场了。就 是现在,在东北农村婚礼上,还有一项“装烟礼”, 新娘子在拜完天地之后,在拜见婆家亲友长辈,要为 其点上一只烟,接受烟者的长辈还要给一定“装烟钱” 做为见面礼。
走唱类 曲艺形式,至今已有 二百多 年的历史。
• 6、二人转 的表演,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的追求。 • 7、东北地区的人们是怎样适应当地的气候的?(衣食住行)
穿皮衣、带皮帽、喜欢吃酸菜、大碗 喝酒、睡火炕、窗子是双层、唠嗑、 溜冰、滑雪等、唱二人转。
大姑娘叼烟袋也是特殊环境因素的 产物。东北地处酷寒地区,以农牧业生 产为主,男女老少都要上山打猎、下水 捕鱼,在地里种田,在草原上养畜,由 于蟒蛇等经常出没在森林,田野上,还 有各式各样的“小咬”“瞎艋”蚊子等 飞虫,它们基本都害怕烟和烟袋油子味, 用烟防蛇及飞虫,成为人们常用的自卫 方法。
此外,抽烟还在 外

关东人的这一“怪”,实际上讲的是他们如何因地制
宜生活的情况。关东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
屋内火炕〈往往 是南北大炕〉都是靠窗子,这就和窗外
有较大的温差,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

林海雪原ppt课件

林海雪原ppt课件

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与现实题材。1950
年秋,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转入工业战线。
1952年春,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继《林海雪原》之
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山呼海
啸》和《桥隆飙》等。
精选
3
背景: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兵力压向东北, 形成了敌我双方严重对峙的局面。这时在我军后方,国 民党又搜罗了一些伪满官吏、警察、地主、恶霸、流氓 、大烟鬼,组织土匪武装,号称所谓“中央先遣军”, 不断进行军事骚扰,使我军腹背受敌,当我军抽出力量 进行扫荡后,一部分被击溃的国民党匪首又钻出了深山 老林,疯狂地烧杀抢劫,凶恶之状闻所未闻。为了清除 匪患,少剑波带领的36人的小分队,插进了林海雪原, 与这些“鲨鱼性、麻雀式”的敌人进行交锋
6/28/2020
精选
5
艺术特色:
1、《林海雪原》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在题材处理、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方面的 浪漫传奇色彩。 2、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民主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风云变幻的 革命斗争,塑造了一批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形象。 3、史诗性追求,揭示历史本质,结构宏大,艺术虚构中加入重大历史史实,塑造英 雄人物,歌颂英雄主义。 4、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林 海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5、在人物塑造上充分利用了民间文化的传统形态,通过“大忠大奸”的夸张手 法,将人物的性格特征与阶级特征统一起来,既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革命英雄主 义基调,又使“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模式走向戏谑化。 6、《林海雪原》既紧扣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军事胜利,保持着与时代要 求的一致性,同时,又在“远离主战场,接近民间”上大做文章,巧妙地避开了 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以传奇性取胜,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文化色彩。 7、从总体上看,它采用的是单线结构方式,既根据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剿匪故事,而这个大故事中的小故事又可以独立 成篇。

林海雪原ppt课件

林海雪原ppt课件

2003年
刘沛然导演电 影
1960年
朱文顺导演电视剧
1986年
游戏 : 同名APRG游戏
2006年
片段 :《智取威虎山》 京剧 1958年
徐克导演3D电影 2014年12月24日
李扬配音动画片 2011年
6/28/2020
精选
8
END
6/28/2020
By
精选
9
6/28/2020
精选
4
成就影响:
《林海雪原》是曲波在学者、教授出身的作家车承 友的帮助指导下,根据曲波自己的经历创作的一部长 篇小说。小说一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 的反响。根据这部小说中“智取威虎山”为主要情节 改编的电影《林海雪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也搬上舞台,上个世纪六十 年代成为“样板戏”之一并拍成电影,影响很大,其 中唱段唱词,很多人都会唱。
的非凡技艺。在这类英雄造型中,我们不难发现《水浒传》梁山好
汉的某些影子。“在侦察兵‘坦克’刘勋苍这里,可以参悟到鲁智
深力撼山岳的情景;从‘长腿’孙达得身上,不由想到那个日行数
百里的‘神行太保’戴宗;由高波联想到智勇双全的‘小李广’花
荣”。 6/28/2020
精选
7
作品拓展:
影视作品:李文歧导演电视剧
、卤莽,讲义气,敢做敢为,往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智慧型
英雄则表现为外形俊朗,行为举止潇洒,不以武功见长而以智慧取
胜。在《林海雪原》的英雄谱中,刘勋苍等小分队战士属于前一类
。在刘勋苍力擒刁占一、袭击虎狼窝、生擒许大马棒等情节中,作
家突出表现了他的勇猛;长腿孙达得耐力超群,能日行数百里;攀
山能手栾超家能够穿山越岭,飞越绝壁,所有这些无不显示了他们

五年级品社下册《林海雪原》课件

五年级品社下册《林海雪原》课件

(
(四)、总结评价,感情升华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学习 的契机,更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于是我趁热打铁,来 个锦上添花,让学生说一说“我眼中的东北”(同学们,欣 赏了北国风光,了解了东北人的生活,此时此刻,同学们想 怎样来赞美我们东北呢?是想用五彩的画笔来喷洒你的情感, 还是想用优美的语句诠释你的内心?是想用你甜美的嗓音唱 出来,还是想用你抒情的朗诵表达出来呢?下面就请同学们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我们的东北,说一说“我眼中的东 北”。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首庞龙的《家在东北》,再来回 忆东北地区的民风民俗,感受他们生活的快乐。学生就这样 带着对东北无限的憧憬结束本堂课。
林海雪原之 “北国风光” 说课稿
大黄乡实验小学 常玉霞
一 教材分析
《北国风光》是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林海雪原》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活动主题是东北的 自 然环境和人文知识。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第二单元学习的提升,也 为六年级学习多彩的世界做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内容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民风民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北国风光

一、 范围 黑 吉 辽、内蒙古东部
二、 气候
三 、生 活
冬冷长
夏暖短
衣 食 住 行 乐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它是一种有 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 形式,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唱本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地方特色。它的舞蹈来 源于东北大秧歌,加入了民间舞蹈,以及耍 扇子,耍手绢等技巧。长期以来,二人转的 表演,最能体现出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好 的追求。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 舍二人转”的说法。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课时 ppt课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课时 ppt课件

好地睡觉。

悠车子因它高高地悬挂
在屋里的大梁之上,狗猫鼠
之类不易上去抓挠孩子。悠
车子一晃动,苍蝇、蚊虫就会
飞开,婴儿睡着了, 也少受或
不受它们的叮咬。另外,当悠
车子一动,还能生出一股小凉
风,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热
汗,使孩子睡得舒坦。由于
悠车的四周大约有半尺到一
尺高,晃动时虽然有风,但
不会直接吹到孩子脸上身上,

❖ 林海雪原
❖ ❖
高集联校 赵 燕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 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林海雪原第一俗一
课时
: 窗 户





关东人的这一“怪”,实际上讲的是他们如何因地制
宜生活的情况。关东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
屋内火炕都是靠窗子,这就和窗外有较大的温差,如果把
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户纸经常脱落。

可见,关东人把窗户纸糊在外,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
孩子不会感冒。
民俗三: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 感到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 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 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 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 同时,烟袋油子一一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 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 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 烟。在“入草”前,人 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林海雪原_李志学

林海雪原_李志学

自主探究:
你还知道东北地区 人们的哪些生活特点?
民 俗 一 : 窗 户 纸 糊 在 外



关东人的这一“怪”,实际上讲的是他们如何因地制 宜生活的情况。关东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 屋内火炕〈往往 是南北大炕〉都是靠窗子,这就和窗外 有较大的温差,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 户纸经常脱落。 可见,关东人把窗户纸糊在外,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 出的热气得以保持,并与寒冷的外面形成温差,使屋里保 持暖和而窗纸又不至于损坏。 窗户纸糊在外,说怪也不怪。它是关东人聪明和智慧 的记载。
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东北地区为什么很冷 呢?
东北地区是我国离赤道最远, 离北寒带最近的地方,冬季温 度很低。
想一想:
这么冷的 天气,你知 道东北地区 的人们是怎 样生活的吗?
说一说: 我们家乡的气候如何, 人们是怎样过冬的?
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 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 冷暖适中。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它是一种有 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 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唱本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地方特色。它的舞蹈来 源于东北大秧歌,加入了民间舞蹈,以及耍 扇子,耍手绢等技巧。长期以来,二人转深 受东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爱。 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的说法。


“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 关东的独特民间风俗,也是关 东的八大怪风俗之一。 其实,此风俗说怪也不 怪,养活孩子吊起来,是指把 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 子好好地睡觉。
民俗二:养活孩子吊起来
民俗三:十七八的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 感到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 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 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 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 同时,烟袋油子一一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 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 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 烟。在“入草”前(进 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 以防蛇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找出 本地区 主要的 山脉
黄 海
渤 海
地理位置: 纬度 高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 温暖而短暂
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景观和 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1、自然景观: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思考: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自然景观
1、纬度高,气候寒冷
2、面积广阔
冬寒夏暖 短
冬长夏
除了兔子就是狼,光长野草不长粮
民 俗 一 : 窗 户 纸 糊 在 外
关东人的这一“怪”,实际上讲的是他们如何因地制 宜生活的情况。关东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 屋内火炕〈往往 是南北大炕〉都是靠窗子,这就和窗外 有较大的温差,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 户纸经常脱落。 • 可见,关东人把窗户纸糊在外,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 出的热气得以保持,并与寒冷的外面形成温差,使屋里保 持暖和而窗纸又不至于损坏。 • 窗户纸糊在外,说怪也不怪。它是关东人聪明和智慧 的记载。
濒临绝迹
世界仅存不到300只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它是一种有 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 形式,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唱本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地方特色。它的舞蹈来 源于东北大秧歌,加入了民间舞蹈,以及耍 扇子,耍手绢等技巧。长期以来,二人转的 表演,最能体现出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好 的追求。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 舍二人转”的说法。

• 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 说起小孩睡的摇篮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以前东 北人给孩子睡的摇篮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是用绳子 把摇篮吊起来,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这样,母亲在 屋里做活计的时候只要偶尔抽空推一下,摇篮就可 以自己晃好长时间,这个习俗是源于东北最早的居 民都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 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当大家逐水而走的时候经常把 孩子的放在摇篮里挂在马背上迁移.就有了现如今 东北的第二大怪.
林海雪原
永安路小学小学 花丽娜
林海雪原
森林资源丰富、 气候寒冷、 面积辽阔
东北地区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黑龙江省 吉 林 辽宁省

1、林海雪原 指的是
东北地区
2、对照地图, 说出东北地区的 所包含的省区有 哪些?
黑 龙

嫩 松 江 花 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在地 图上找 出本地 区主要 的河流
北大荒
玉米大豆和高粱,参天大树石油淌
北大仓
2、东北地区人们 的生活如何?
衣、食、住、行、娱乐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大棚,所以,到了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 节的菜,可是东北很冷,到了冬天就没什么菜可以吃了,起初是 为了促藏冬菜,准备过冬的菜。后来的东北人虽然到了冬天依然 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可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再加上酸菜的确很 好吃,所以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每年冬天都要积酸菜 。
东北民俗
窗户纸糊在外 草坯房子篱笆寨 烟囱安在山墙外 大姑娘叼烟袋 小伙跳墙狗不咬 大缸小坛渍白菜 养活孩子吊起来 说话满嘴苣麻菜
媳妇穿错公公鞋 幔帐挂在炕沿外 反穿皮袄毛朝外 马拉爬梨比车快
两口子睡觉头朝外 狐狸皮帽子头上戴 冬包豆包讲鬼怪 先摆四个压桌菜
• 第三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就控制了很多 人不去吸烟,尤其女孩吸烟更是被大家认为不雅观.但是就 在几十年前的东北,妇女抽烟袋是很平常的,很多没嫁人的 姑娘家也是叼着烟袋.被世人称为东北的第三怪. 任何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是与当地的环境离不开的,这 东北的第三怪也是如此,因为东北的冬天非常冷,当人们在 外面劳作的时候,为了驱除寒气,人们就往往抽上一带旱烟, 这根本就不关乎男女的问题,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