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一)教学设计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1ea44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5.png)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掌握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2. 加深对战争治国篇重点词汇、句式的理解与应用。
3. 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培养文言文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片段。
2. 对比分析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
3. 总结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战争治国主题文言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治国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选定的文言文片段,注意理解词汇、句式。
3. 对比分析:分组讨论,比较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规律。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策略,如注意战争描写、治国理念等。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战争治国主题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片段:选取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片段,如《三国演义》、《史记》等。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介绍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3.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文言文片段为例,分析战争治国主题的阅读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七、教学难点1. 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词汇、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对比分析不同文言文片段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八、教学重点1. 掌握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2. 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战争治国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片段,注意理解词汇、句式。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a5e3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e.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回顾并掌握已学过的文言实词。
2. 难点: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思考文言实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用法。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便学生课后阅读和练习。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文言实词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的文言文参考书籍,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第2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课内文言文复习的一等奖说课稿
![课内文言文复习的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9a270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b.png)
课内文言文复习的一等奖说课稿《课内文言文复习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课内文言文复习的一等奖说课稿一,对课内文言文复习的认识。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能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名句默写,差不多均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可见,高考文言文复习立足课内积累,学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既是基础,又是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对课内文言文的复习,激活、梳理、积累中学学习过的文言现象和文言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打好基础和铺垫。
二,课内文言文复习的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课内文言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让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理解词语和句式:(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3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二)理解文句:(1)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能将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分析文章:(1)分析文章的内容;(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学情分析。
我们松江四中学生在区内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我就不详细分析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可以这样概括:学生知识基础偏差,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态度又有待提高,学习时间偏紧(因为我校是美术专业特色项目学校,高三共有六个班,其中有三个班级是美术特色班。
平常,学生除了像文化课学生一样要学习文化课知识外,他们每周还必须花近两天的时间去学习美术专业课。
临近专业考试之前,他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停止文化课学习而专攻美术专业课,以便专业课考试能过关。
因而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
四,复习应对策略。
1,未雨绸缪,集思广益。
在上第五册新课的时候,我们就已着手对课内文言文复习进行规划和工作部署,我们打算用自编《课课练》的习题方式对课内文言文及部分重要诗歌辞赋中的文言知识进行激活、梳理和积累。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eebff1a5e9856a571260ad.png)
【教学目标】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1.依据福建省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着重落实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意思,4种文言句式的运用,常见的通假字的运用。
2.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3.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4.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及主要题型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几种题型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进入高考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专题的复习。
文言文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共计15分,设两至三题选择题,每题3分;设一道翻译题,每题两到三句,此题为9分。
那么针对于这些题型,怎么做好复习呢?二、考纲阐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词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2aa6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4.png)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词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及其演变的类型,积累常见古今异义词,更好地表情达意。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古今异义词的联系和区别。
3.能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重点: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积累,把握古今异义词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完成文言试题。
难点:能准确梳理归类古今异义词,灵活掌握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由此可见,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常见的词的基本意义是必不可少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文言文实词复习——古今异义词。
设计意图:明确《《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找准复习方向。
二、预习检测。
学生准备好导学案,邀请同学们到台前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哪些同学完成的最认真。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预习的成果。
三、自主分析。
过渡语:提到文言文,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表达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汉代。
情景模拟:汉代的长安城西安门前,有一个流离失所的少年,一位好心的店家看这个孤苦无依少年便帮助了他,邀请这个少年到自己的店内,店家让店小二拿出汤和饭菜招待少年,店家还给这个少年提供了住宿之地,店家说:A《虽为陋室,然前屋后院,临街伴河,倒也便宜。
”汉朝时人们习惯一日两餐,夜里少年向老板提出申请:B 店家,下仆实在饿得很,若不加餐饭,恐将病矣!”这个少年为了感谢店家,他对店家老板表示谢意:C 店家不以我卑鄙,往后即便沦落,亦无所恨。
”1.店小二拿出的汤和饭菜指什么?(ABE)(菜:原来只指蔬菜,后来包括了禽兽的肉,荤素全在内。
)A米饭《《B炒青菜《《C手扒羊肉《《D碳烤鱿鱼《《E热水2.A句:虽为陋室,然前屋后院,临街伴河,倒也便宜,意思是这间房子有哪些特点?(便宜:古义指方便合适便利,现在表示价钱低。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b2ab87f90f76c661371ade.png)
师生系统归纳:针对表格横向分析,课外文言文考察关注了人成长的核心价值理念——君子的八端,纵线来看,中考切近与九年级散文类文言文的考察,目的是做好初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衔接。
三、明确考纲要求,了解中考命题指向。
结合理念中考文言文题型设计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在文言文复习与外拓中应该关注的点。
四、教师课堂环节过渡:那当我们面对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觉得同学们首先要知人、明事和定主题,基本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然后由文入里解读文本内容,而文本内容的理解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倒推法”的运用。
中考文言文考察题目设计(12分左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释。
(3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选择。
(2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分)*.筛选文中的信息,结合文章理解。
(2分)1.【读文训练、领会技巧】请阅读两篇短文,尤其关注文中实词、虚词的翻译,联系文本总结答题规律。
郑武公伐胡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
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齐人说靖郭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谒者,侍卫,负责通报的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3分)靖郭君将城薛因反走乃辍城薛(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荡而失水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B.客有于此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C.鄙臣不敢以死为戏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D.犹之无益也/ 何陋之有(《陋室铭》)两篇文言文训练设计意图:在文章解读过程中,大多学生对于《郑武公伐胡》中的“谁可伐者?”的翻译是出问题的,问题在于不能够通过后文推解前文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理解中基本的“倒推法”的应用。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9d4d1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b.png)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理解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战争治国相关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使学生认识到战争治国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战争治国篇文言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2. 分析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深入剖析战争治国篇文言文中的思想观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异同。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内容1. 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对比阅读战争治国篇文言文《孙子兵法》和《孟子·公孙丑下》。
3. 分析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如用词、句式、修辞等。
4. 讨论战争治国篇文言文中的思想观点,如战争与和平、治国理政等。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战争治国篇文言文《孙子兵法》和《孟子·公孙丑下》,注意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比较《孙子兵法》和《孟子·公孙丑下》的异同,分析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争治国篇文言文。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战争治国篇文言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治国理念。
6. 情感升华:通过战争治国篇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使学生认识到战争治国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七、课后作业3. 选择一部战争治国篇文言文进行深入研究,准备课堂分享。
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10a20a0740be1e650e9a1f.png)
文言文会考复习(九篇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检测巩固9篇文言基础知识(采取个人、小组合作出题+教师出题形式)2、通过课堂研讨笔答题,加强对文言文阅读延伸题的训练和指导(小组+教师探究出题)3、强调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和阅读知识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延伸题的答题思路能力培养:1、通过个人和小组出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阅读延伸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方法:课堂检测法师生研讨法教学手段:投影记事贴答题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1分钟)二、文言基础知识课堂检测(10分钟)(共18分)1、个人、小组合作、班级合作出题自测(3道小题,每题3分,共9分)①文言实词(解释加点词)②文言虚词(于、为、则、焉)③文言句式(翻译句子)2、教师出题检测(3道小题,每题3分,共9分)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⑤文言虚词(之、其、而、以)⑥文言句式(省略句)3、教师归纳、点拨文言基础知识出示投影:教师自制课件——文言文基础知识树三、文言文阅读延伸题研讨(33分钟)(共27分)1、小组合作探究出题(1道小题)⑦《赤壁赋》一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是什么?(1分)这句话抒发的情感是否笼罩全文?请你说说理由。
(5分)学生课堂回答:师尝试回答第2问:(仅供学生参考)2、师探究自主命题(3道小题)⑧阅读《归去来兮辞》一文,第二段“门虽设而常关”这句话的含义与上下文有一定联系,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
(6分)(137页)能力层级:C难易程度:中学生课堂研讨笔答后形成的文字认识。
师提示作答:(一己之见,仅供参考)结构上:内容上:⑨阅读《鸿门宴》一文,你如何看待刘邦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节选部分内容加以评析。
(5分)(130页——131页)能力层级:D难易程度:中师提示:有观点(1分)。
结合节选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4分)学生课堂谈论笔答后形成的文字认识。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8f99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a.png)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②强化文言文翻译踩点得分意识。
二、考点解读:《考纲》中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此考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三、体悟高考:(一)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07年福建卷】【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翻译划线句子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3分)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二)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
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
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
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
阴劝母;母弗听。
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雨止而日已暮。
腹中大馁,遂负薪归。
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饥火烧心,入室僵卧。
诚自塾中归,见兄嗒然,问:“病乎?”曰:“饿耳。
”问其故,以情告。
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
兄问其所自来。
曰:“余窃面倩邻妇为之,但食勿言也。
”讷食之。
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
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樵采。
”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1650b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5.png)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掌握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对比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经典片段。
2. 教学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方法,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特点。
3. 教学难点: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内涵理解,对比阅读的技巧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治国的关系。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片段,理解文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 对比阅读:学生分组进行文言文对比阅读,讨论分析不同文本的写作特点,分享阅读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对比阅读结果,进行点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
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对比阅读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交流表达能力。
3.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评价: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对比阅读材料: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经典片段。
2. 教学课件: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堂练习题。
3. 参考资料:相关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解读、分析资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战争治国主题文言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涵。
2.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战争治国主题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2d445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e.png)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考复习专题之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与技巧。
(3)灵活运用技巧,准确断句。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古时候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欣然签字。
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请问富翁与教书先生分别是如何断句这句话?富翁: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教书先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如果从夸赞与贬低的视角来为下列句子断句,你会怎会断?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夸奖: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贬低: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由刚刚的小游戏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
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二)了解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__________________,"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标记为“/”。
读懂文言文,断句是基础。
中考主要考试形式有直接划分语句和选择题两种,以选择题为主导。
(三)了解断句步骤那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这一类型的题做得又好又快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断句三步走:(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3)诵读多遍,检查逻辑。
(四)掌握断句技巧最关键的就是第二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一次断句剧本杀,扮演法官的角色,像断案那样查找断句的线索,解开“断句之谜"!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2)吾日三省吾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余幼时嗜学(3)尔安敢轻吾射/汝之不惠/子非鱼(4)彼竭我盈/必先苦其心志(5)吾与徐公孰美/名之者谁(6)何陋之有/安知鱼之乐(7)此皆良实/斯是陋室/是日更定矣常见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动物名、时间等。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b155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a.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加强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包括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进行实词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4. 进行实词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5. 进行实词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2. 结合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自主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言实词。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材料,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进行教学展示和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三峡》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峡》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05d4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8.png)
1《三峡》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一、复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背诵默写课文,并掌握理解性默写。
、正确、流利地背诵默写课文,并掌握理解性默写。
2、积累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文言词句。
、积累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文言词句。
3、了解本文重点写法及描绘的景物特点。
、了解本文重点写法及描绘的景物特点。
4、进行课外文言文拓展。
、进行课外文言文拓展。
二、复习重点:二、复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背诵默写课文,并掌握理解性默写。
、正确、流利地背诵默写课文,并掌握理解性默写。
2、积累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文言词句、积累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文言词句三、导入:这周我们复习到的都是写景游记类的文言文,比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篇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三峡》。
石潭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篇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三峡》。
四、出读知节奏。
四、出读知节奏。
(一)一)一) 生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句读。
大屏幕上显示课文原文,并且有句子划分节奏。
句子划分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午夜分,,不见曦月。
不见曦月。
至于至于//夏水夏水//襄陵,沿溯沿溯//阻绝。
或/王命王命//急宣,有时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不以疾也。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春冬之时,则//素湍素湍//绿潭,回清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趣味。
每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 重点强调一下几句:重点强调一下几句: 自非自非//亭午时分亭午时分 或/王命急宣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乘奔御风总结划分句子节奏常用方法:总结划分句子节奏常用方法:1、关注句子成分、关注句子成分主谓之间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宾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2、关注关联词和连词、关注关联词和连词(二)、背诵、背诵 找个别学生背诵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c7fa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b.png)
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文言文复习”为主题,通过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习的文言文知识,提高他们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文言文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基本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理解句子含义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此外,通过精选的文言文篇章,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然而,由于文言文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的常见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宾语前置、省略句等;(2)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断句、理解句子含义、把握文章大意;(3)学会运用语境推断、语法分析、修辞手法识别等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准确性和速度;(4)培养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能够体会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文言文知识,形成知识体系;(4)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文言文翻译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究古代文化的欲望;(2)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态度;(4)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从文言文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时,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即先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出发,逐步引导他们回顾和巩固基础。
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
![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9a32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4.png)
文言文教学教案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文言文向来是我们国学的要点,而相关教案的制定也是不容易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1、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2、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2、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教学设计:大学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
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
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
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礼记》道德教化多取:《论语》、《孟子》、《孝经》哲学构思多取:《周易》、《大学》、《中庸》儒家经典最初“六经” ,“乐( 乐经)”战国末亡佚。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e8e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4.png)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文言文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和学习。
而在4、5年级的语文上册,文言文的内容就会更加深入和复杂,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更加用心和努力。
因此,在这里,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文言文复习教案,帮助学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知识。
1.熟练掌握常用句式和词语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常常熟悉各种语句向外部的扩张。
特别是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学生需要逐步掌握和强化这些常用语言的记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在教学对话中,请在研讨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提供适度的书籍和文献供学生参阅。
2.对历史文化、习俗等背景知识的了解文言文是一个在历史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中产生的语言。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需要逐步了解和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习俗、节令等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表达和隐含的文化意义。
在针对某些文言文进行研究时,请通过故事、绘本和相关的视频等方式展示背景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
3.建立全面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充分掌握各个语法知识点和规则。
特别是那些比较常见的语法构造,例如主谓宾、主谓表等等,需要学生加以强化和记忆。
对于某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语法知识点,建议可以进行逐步拆解和分析,也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
4.条理清晰、逐句分析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逐句分析,追寻作者隐藏的语言信息。
学生可以从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等方面逐句分析,建立起文言文的条理清晰性。
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要逐步了解语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在考试时,学生要将这种条理清晰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
5.动手实践、积累经验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多进行动手实践,积累实战经验。
例如,学生可以多读一些文言文篇目,进行阅读体验;或者可以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实战经验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在施教中必不可少。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bfdf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f.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归纳总结、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2.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3. 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4. 翻译与解读: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2. 利用举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文言实词测试,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文言实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取一段文言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提供学生学习。
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言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文言实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背诵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战争治国篇比较阅读(【语文公社】供稿)
![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战争治国篇比较阅读(【语文公社】供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74bce1a8956bec0875e334.png)
1)“战争篇:
《公输》和《唐睢》(提示:从内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来谈)
同:A都是涉及战争的;B起因:都是弱小国家受到强大国家的挑战;C结果:都是派使者出访并成功阻止对方的进攻;D思想:都不主张大国对小国的“不义”之战。
同:A身份:都身为不同国家的臣子;B行为:都理据充分地成功说服了自己想要劝谏的人;C都是爱国忠君之士。
不同:A面对的对象不同:邹忌面对的是自己的君王即齐王;墨子面对的是他国的君王即楚王、他国的臣相即公输盘。B劝谏的方式不同:邹忌借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设喻,采用委婉归劝的方式让齐王接纳自己的建议;墨子采用类比、设喻和展示实力的方法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劝谏。
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一)——战争治国篇比较阅读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文言文归类比较复习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用培根的名言导入,“知识就是力量。”“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
1、明确中考文言文部分考点;
2、学会文言文归类比较复习的方法。
三、明确文言文阅读中考部分考点
1、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同:A身份:都身为臣相;B行为:都在向自己的君王提出治国的主张;
不同:A身份:虽两人都是臣相,但诸葛亮比邹忌更有地位,因为诸葛亮是后主刘禅的相父。B劝谏方式上:邹忌采用委婉进谏的方式来劝谏齐王采纳自己的建议;而诸葛亮采用直接进谏的方式,向后主刘禅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战争篇”和“治国篇”:
邹忌与墨子(提示:从身份、劝谏方式和行为、特点来等谈)
七、作业:
分别从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A、B班同学两个角度都做;C、D班同学任选一个角度来做都可)
《文言文二则(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言文二则(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ec55d8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0.png)
《文言文二则(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知识,理解内容和道理,培养兴趣和能力。
2.教学难点: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回顾文言文二则的内容,引出复习课。
(2)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受。
2.知识梳理
(1)复习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基础知识。
(2)梳理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
3.拓展练习
(1)选取一些与文言文二则相关的文言文进行拓展阅读。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4.总结归纳
(1)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鼓励学生多读文言文。
教学反思:导入部分能唤起学生的记忆,但在复习基础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遗忘。
拓展练习中,一些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需加强指导。
总结归纳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一)教学设计Review of classical Chinese (1) teaching desig n文言文复习(一)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类型:复习课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引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第一课时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1.通假字辨析。
(板书)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B.河曲智叟亡以应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
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学生答(略)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一厝朔东③ 百废具兴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为天下唱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
(板书: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②越明年③先帝不以臣卑鄙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
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
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师生共同分析:。
①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②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
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
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学生回答略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
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
(板书)词类活用辨析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
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①将军身被坚执锐②君将哀而生之乎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
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
;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其一犬坐于前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公将鼓之师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
(板书:文言虚词辨析)二、文言虚词辨析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
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虽我之死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而乡邻之生日蹙D.殚其地之出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
“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也战于长勺积于今六十岁矣②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③属予作文以记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④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时习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
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
谢谢大家!第二课时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1.文言句式理解。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例题】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B.士卒多为用者C.甚矣,汝之不惠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
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复习方法】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
②选择部分典型的例句认真分析、体会,掌握特殊句式的基本翻译方法。
【练习】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④屠惧,投以骨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⑦苛政猛于虎也⑧见渔人,乃大惊⑨刿曰:“何以战?”⑩君将哀而生之乎2.文言语句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一般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
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补。
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删。
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
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⑤调。
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例题】翻译下面一句文言文。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译文:这道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其中的“曩、吾、今、室”等词语需要用“从前、我、现在、家”等词语替换,“祖、居”等词语需要补充为双音词,后半句语序上也应作调整。
正确的译文是:“从前与我祖父住在这里的,现在他们中十家剩下不到一家了。
”【复习方法】①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上面讲到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
②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
【练习】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四、文意分析和语句默写阅读文言文,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还应该能够对文意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于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观点和表达方式。
另外,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应该熟读背诵并能够默写。
这也是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例题】根据《岳阳楼记》中“嗟夫!……吾谁与归”一段,回答以下问题:①“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②写出这段文字中被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名句的背诵默写。
因为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所以题目中只指出了语段的起止文字,这就要求考生根据记忆回答问题。
其中第①题要求分析“进”和“退”的指代内容,只要对原文熟悉并能正确理解,就可以用原文语句回答,“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第②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复习方法】①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②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前后句之间的联系。
③认真分析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练习】根据《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亡以应”一段,回答以下问题:①选出对这段文字分析错误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