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途径
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液循环实验改进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血液循环途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血液循环途径》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要能够概述血液循环途径,同时要能区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本节课是学习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之后,了解心脏推送血液在体内是如何循环流动的过程,而且本节在本章中也一个难点问题。
二、实验目的(一)通过演示展示血液循环途径;(二)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成分和颜色变化(三)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实验原理(一)淀粉遇碘会变蓝;(二)维生素C溶液使碘液褪色;(三)利用单向阀模拟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四)手动挤压洗瓶产生的压力,使液体在密闭的环境中循环流动。
四、实验材料洗瓶、硅胶管、单向阀、变径直通、三通、维C溶液、淀粉、红墨水、玻璃胶、注射器,以及固定这些材料的一张KT板即可。
图1 实验材料五、实验设计(一)组装实验器材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两条血液循环途径的拼装,并将其固定在KT板上。
图2 拼装实验器材(二)配制溶液模拟“动脉血”和“静脉血”图3 模拟“动脉血”和“静脉血”(三)实验过程1、手动挤压模拟心室的洗瓶,利用单向阀使“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2、在上下两个小洗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碘液和Vc溶液,利用实验原理中提到的变色反应来展现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转化,在这两个毛细血管处我们分别连接了一个注射器,上方注射器中加入的是维C溶液,下方注射器中加入的是碘液。
当血液流入毛细血管网的时候,缓慢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小洗瓶中,这样就可以模拟出血液在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现象,下方推入碘液,利用淀粉遇碘变蓝来模拟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过程,上方推入维C溶液,利用维C可以使碘液褪色的原理来模拟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过程。
;3、继续挤压洗瓶,产生推送血液的动力,使血液经过毛细血管进入静脉;4、利用单向阀的作用,使血液顺利流入心房。
六、实验创新(一)利用简单、易获取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2课时_血液循环的途径
静脉血
左肺 心静 房脉
肺部 毛细 血管
肺右 动心 脉室
氧 二氧化碳
肺泡
初中生物课件
讲授新课
你能区分动 脉血和静脉
血吗?
动脉血 含氧丰富 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 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的血
初中生物课件
讲授新课
思考讨论
有人说,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在体 循环中,动脉里流的一般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一般 是静脉血,但在肺循环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技能训练
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动脉的搏动叫脉搏。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健康人的脉搏与心率一致。
初中生物课件
课堂小结
肺静脉
肺 循 环
气
肺部毛 体
细血管
交 换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上、下腔静脉
体 循 环
物 质 交
全身毛 细血管
换
肺动脉
主动脉
初中生物课件
随堂训练
1.流过主动脉的血是(A ),流过肺动脉的血是(B ),
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的过程是 肺循环,通过这一过程能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运到肺部 再经肺部排出,同时能将肺泡中丰富的氧运到心脏。
初中生物课件
讲授新课
心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的供应要通过冠脉循环。
冠脉循环:
冠 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
状
动
毛细血管网
脉
静脉
冠状动脉示意图
右心房
初中生物课件
讲授新课
初中生物课件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是(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
疗,那么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的病人及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
的是( B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
脉 ⑦上腔、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
路线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
部的__毛__细__血__管__网___ →肺静脉→左心房(心
右心房(心脏左侧到右侧)
脏右侧到左侧)
(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 心脏 汇合,同时发生,保证了物
关系 质运输的效率
(2)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初中生物_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〇————————装—————〇——————————订——————————〇——————线—————〇— 课题:第三节 运输血液的泵——心脏(2) 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明标】 ⒈学习目标: ①结合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开启方向,正确理解并表述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②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③初步了解供给心脏自身的冠脉循环。
⒉情感技能: 建立抽象与形象、静止与动态之间的思维通道,发展认知情感与能力。
⒊学习重点: 认识和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⒋难点预设: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知识储备〗 ⒈心脏结构中各腔的名称分别是? ⒉心脏结构中有哪些瓣膜? ⒊动脉、静脉的概念分别是? ⒋①四肢静脉的瓣膜称作? ②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作用? ⒌①心脏的4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连通? ②这些血管是如何命名的? 〖预习自测〗 ⒈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成哪两条路线? ⒉把这两者连通起来的是什么器官?这两条路线的共同点是都 →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 。
⒊你怎么理解体循环的“体”?你认为通过体循环起到什么作用? ⒋肺循环是发生在哪两部分之间的血液循环?你认为肺循环有什么作用? ⒌判断正误:①动脉里流的血叫动脉血( )②静脉里流的血叫静脉血( ) ⒍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点练】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请结合课本62-65页文本及图示,自主探究中解决以下问题: ⒈观察P63的血液循环模式图,结合教材插图,①沿图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路线。
⒉①以左心室为起点,表述出血液流经体循环路线。
②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流经 部位时发生了变化?此时血液的成分分别发生的变化是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⒊①动脉血与静脉血如何命名的?二者的成分有何区别?二者分别是在什么部位相互在转化的?这种转化对人体有什么意义?②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吗?请举例说明。
血液循环的途径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自主构建
1. 左心室 氧 3. 5. 右心室 7. 肺泡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一、知识回顾 心脏具有四个腔并连接着血管:左心房→ 肺静脉 , 左心室 →主动脉,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 心房和心室间有 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间有 动脉瓣 ,保证血液在心 脏内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心房 →心室→动脉。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D ) A.动脉内的血是动脉血 B.静脉内的血是静脉血 C.动脉瓣在动脉内 D.静脉瓣在静脉内 4.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发生在( B ) A.心脏 B.肺部毛细血管 C.肺泡内 D.全身毛细血管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5.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C.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 D.体循环与肺循环交替进行 * *6.下列血管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 B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答案:(1)体 左心室 (2)动脉 静 (3)营养 (4)组织细胞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拓展练习 8.(东营中考)柱状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 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 )
A.甲
B.乙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途径》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 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 脏?在回到心脏前, 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 它 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答案: 这个红细胞流会心脏的路径将是:指端的毛细血管 小 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因此,这个红细胞在回到心脏前 不可能到达脚趾。当这个红细胞再度从心脏出发,它的流动路径将 是: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 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如果这时它再次从心脏出发,才 有可能通过主动脉,各级动脉和身体下部的毛细血管到达脚趾。
(体循环开始)
右心房
(体循环终 止)
右心室
(肺循环开始)
(肺循环终止)
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径 示 意 图 :
1、血液循环
动脉血
变成
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 体循环:心 室 左 肺循环:心 房 主 动 脉 肺 静 脉 各级 动脉 肺毛 细血 管 全身 毛细 血管 肺 动 脉 各级 静脉 右 心 室 上下 腔静 脉 右 心 房
4 上腔静脉 3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5 下腔静脉
1 主动脉 2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静脉血:含氧 少,颜色暗红 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 多,颜色鲜红 的血液
动脉血和静脉血与养料和废物的多少无关
血液循环途径
上腔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4.氧气在血液中主要是与 的 结合后运输。
细胞中
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重要!
•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 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 4000毫升。数一数自己的心率,计算一下 :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要多长时间 ?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一天 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人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循环
氧 二氧化碳 肺泡
动脉血
静脉血
变成
你知道静脉血与动 脉血是怎样相互转 化的吗?
血 液 循 环 模 式 图
观察P70页血液循环模式图并阅读P71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 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还可能 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16、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促进心 脏___强__健_____,以增加潜心力脏。工作的
17、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 法判断它的左右() A
A、手捏心室壁B、将心切开 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 18、医生给某人从前臂给他打葡萄糖液点滴,
当运输到肺时,葡萄糖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①肺动D脉②肺静脉③上腔静脉④下腔静脉⑤右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 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壁越厚, 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 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 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同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 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 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
从( )A A.心房→心室→动脉B.心房→心室→静脉
C.心室→心房→动脉D.静脉→心室→心房
4.理解血管及心脏的结构,完成下题.
A
B
C
1)若B为左边心脏,则A为()肺,C为静(脉),流(血) 主动脉 动脉
2)若B为右边心脏,则A为(上),C下为腔(),流静(脉血). 肺动脉 静脉
初中生物课堂融人生物核心素养——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
课程篇“血液循环途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章第3节的内容,该内容与人的生命紧密相关。
初中生好奇心和创造力很强,愿意去了解生命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突破口。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应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彰显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找到心脏所在的位置,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心跳。
师问:“你的心在跳动吗?”学生回答:“在。
”只要心脏在跳动,生命就在继续。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心脏的跳动,体验生命的美好。
(二)复习旧知1.心脏的主要结构2.血管的类型以心脏为中心,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到心脏,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管道系统。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闭合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知道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一个闭合的管道系统,此时学习血液循环途径是水到渠成,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
(三)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63页的血液循环示意图,提出下列问题:(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请推测血液回到心脏的哪个腔室。
具体经历了哪些路径?(2)当它再次从心脏出发,经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又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室?具体经历了哪些路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猜测。
并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合理的推测。
总结出规律:都是从一侧的心室出发,回到对侧的心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其他同学质疑,并说出反对的原因。
让学生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激烈争鸣中,逐渐清晰血液循环的路径。
2.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血液循环示意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血液循环路径中,动脉血和静脉血发生变化的关键部位在哪里?在这些部位血液的成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4. 第2课 血液循环 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血液从A到C,血液产生的变化是___动__脉__血_, 原因是因为B与D之间进行了[①] 氧气 与 [②] 二氧化碳的交换。
谢 谢
肺静脉 肺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右心室
2.血液经肺循环后,成分产生了变化,结果是( A.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B
)
B.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C.养料少的血变成了养料多的血
D.含二氧化碳少的血变成了含二氧化碳多的血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做示踪调查,那
么最先应在心脏哪一个腔中发现这种药
小组合作学习2:读教材肺循环段, 讨论写出肺循环血液流程图,并说出 肺循环过程血液产生了什么变化
肺循环
右心室 肺静脉
肺动脉 左心房
肺部毛细血管
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 脉血
肺循环
肺部毛 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肺静脉 左心房
氧气
肺泡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二氧化碳
动脉血管流动脉血,静脉血管 流静脉血这句话一定正确吗?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脉 右心房
各级动脉 上、下腔静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体循环
上腔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 细血管网
血液
氧气 营养物质
毛细血么是静脉血, 什么是动脉血
静脉血:二氧化碳多,氧气少,血液为暗红色 动脉血: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血液为鲜红色
1、体循环和肺循环都是由心室回到心房; 2、肺动脉里流着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着动脉血; 3、血液循环过程图及其血液变化。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
⒉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低___倍显微 镜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可根据血 流的___方__向____和__速__度____判断动脉和静 脉。如过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尾鳍内 血液向小鱼头部方向流动,那么该血管是 ______动_脉______。
(解析:视野中看到的血流方向和实际血流 方向相反,小鱼心脏在头部附近,所以血流 方向是流出心脏,所以是动脉。) 3. 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__单_行___排列并流动。
【思考与讨论】
⒈ 心壁主要是由___________组织构成的,由 此可以推断它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从心脏壁厚度看,心房壁_________,心室 壁__________;左心室比右心室壁 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腔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右锁骨下静脉
胸导管 右淋巴导管
各级淋巴管
五、 血压与脉搏
同学们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或运 动后身体有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哪些是可以被测量的?
用什么方法对这些变化进行测量 呢?
这是在做什么?
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对管壁 产生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 到的最高值。
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1 .心脏的位置
心脏的功能
心脏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一)位置: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 之间,形状象桃子,拳头大小。
室 间 沟
前面观
房室沟 心尖
后面观
1.心脏的四个腔室是否一样? 2.心脏的腔室之间是如何连通的?
(二)形态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45张PPT)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红细胞
2、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
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C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3、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 C )
A.红细胞的含量 B.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蛋白的含量
C.氧的浓度
D.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呈红色,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
自然止血。
处理
方法: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动脉出血: 血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急救方法:在受伤处的近心端用手紧压或用止血
带捆扎
静脉出血: 血液呈暗红,血量较缓和
处理方法: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⒈ 用__湿_____的棉絮将小鱼的_鰓_盖__和_躯__干_部位包 起来,露出口和尾部(要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保 持湿润。)将小鱼平放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 贴在__培_养__皿____上。等鱼安定后,将__载__玻__片_ 盖在尾鳍上。
把血液送到心室,左心室收缩把血液送到全身,右心 室收缩把血夜送到 肺 。
➢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了血液能单方向流动,即心房→ 心室→动脉。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控制血 液从 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位于动脉和心室之间 控制血液从 心室流向动脉 。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 鲜红 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 暗红 的血液。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 体循环 和 肺循环 。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
室脉
各级 动脉
全身 毛细 血管
各级 静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第1课时)ppt课件
10
三种血管的比较表
血管 名称
概念
分布
管壁 管腔 血流 特点 大小 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 血管
将血液从心脏 绝大多数分 输送到身体各 布在身体较
部分的血管 深的部位
将血液从身体 有的与动脉 各部分输送到 伴行、有的
心脏的血管 分布较浅
连通最小动脉 和静脉之间的
血管
数量多、分 布广
厚
薄
最薄、 由一层 上皮细 胞构成
7
2.静 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 管壁薄 弹性小 管腔大 管内血流速度慢 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
8
3.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径小, 几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 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 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 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22
6.注水试验
注水位置 流出位置
上下腔 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主动脉 主动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动脉
判断结果
动脉瓣阻 动脉瓣阻止血液倒 止血液倒流流23
7. 心动 周期
定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 期。
过程:两个心房收缩时,两个心室舒张;接 着两个心室收缩,两个心房舒张,然后,心 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15
心脏的内部结构
上腔静1脉
右 肺静脉3 侧
右心房C
房室乙瓣 右心室D
下腔静2脉
主动脉4 肺动脉5
左 肺静脉 侧 左心房A
动甲脉瓣
左B 心室
左心房的肌 肉壁最厚
16
17
3.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血液循环 的动力器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2)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血细胞中的 ___红____细胞,人体某部位发炎时,血细胞 中的____白____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3)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有 __注__意_饮__食__,__加__强_锻__炼__,__不__吸_烟__、__不__喝__酒_等___ (写出一种即可)。
式题 [2015·娄底]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 (或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 构或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 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
2、人的血型可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 O型。这就是ABO血型系统。人与人之间的血型不同。 人的血型是遗传的,终身不变。
3、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 红细胞聚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输 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 人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少量 其他血型的血。
形成血栓是由于 _血__小__板__含__量__过__多___
【知识拓展】
(1)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2)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的病情,有 针对性的选用成分输血,如严重贫血者 应该输入红__细__胞____,严重血小板缺乏症 应该输入__血__小__板__,烧伤、烫伤患者应 该输入____血__浆__。
心室
动脉
【注】瓣膜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防止血液倒流。
在心脏的推动下,
静
动 血液在血管中按一
脉
心脏
脉 定的方向不停的流
动,这一过程称为
血液循环。
毛细血管Βιβλιοθήκη 物质运输的途径——血液循环
复习指导: 仔细观察P63“血液循环示意图”,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心脏必考知识点
部编初中生物下册心脏必考知识点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心脏相关练习题1.在构成心脏的四个腔中,其中壁最厚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2.某人的甲血管与心室相通,流的是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通,流的是动脉血,请问他的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A.肺动脉和主动脉B.上腔静脉和主动脉C.主动脉和肺静脉D.肺动脉和肺静脉3.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B.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动脉C.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也有静脉血4.心室收缩时,房室瓣与动脉瓣的开、闭情况是( )A.都开B.房室瓣开、动脉瓣闭C.都闭D.房室瓣闭、动脉瓣开5.肌肉注射青霉素,若做跟踪检查,则在心脏中最先发现青霉素的地方是( )A.右心室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6.下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C.图中虚线为体循环路径,实线为肺循环路径D.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D.心房→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室8.某同学患了肺炎,医生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血液循环途径
姓名:王月舟
单位:涿州市柳河营学校
2017年3月23日
血液循环途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循环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
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画概念图,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4、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四、教学用具
卡片、彩笔、胶水、幻灯片、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讲解法、图解法。
4动手操作法5启发诱导,参与讨论。
六、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2复习、阅读、观察、归纳
3小组合作拼概念图。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心脏的结构,大家对照心脏模式图,回忆一下心脏的结构,一会儿找同学回答。
出示心脏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复习心脏四腔,心脏四腔连通的血管,及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提问:瓣膜有什么作用?心脏内部的血液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归纳:静脉流回心房,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
导语:谁能把心脏结构图画在黑板上?
找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心脏结构简图,并标出各结构名称。
其他同学画在学案上。
教师讲解:人体的心脏和血管相连通,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系
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
这就是血液循环。
血液在这个管道系统中沿着怎样的路径循环流动的呢?板书课题:血液循环途径。
新授
教师讲解: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下边我们先来学习体循环。
播放体循环录像,然后思考下边的问题。
思考: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分别是什么?
2、体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3、经过毛细血管时,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学生代表回答,然后边播放体循环动态图边总结。
板书在黑板上。
出示思考题:怎样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学生代表回答。
在此基础上,结合课件给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播放肺循环录像,思考下边的问题。
思考:1、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分别是什么?
2肺循环的途径是什么?
3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学生代表回答,然后边播放肺循环动态图边总结,板书在黑板上
找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板书上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血
液成分变化。
出示血液循环模式图,找学生对照彩图,指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然后思考:
1、体循环和肺循环有什么共同规律?
2、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吗?
3、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互不联系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1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都是心室流向动脉,动脉流向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流向静脉,静脉流回心房。
起点都是心室,止点都是心房。
2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3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相连通,成为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源于心脏。
你还发现了什么?(左动右静)心脏左侧及其连通血管流动脉血,心脏右侧及其连通血管流静脉血。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动脉血管一定流动脉血吗?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学生代表回答,并要求举例说明。
(肺动脉流静脉血)
八全课小结
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它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由左心室始,到右心房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由右心室始,到左心房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这两大循环在心脏处交汇,他们相互联系,同时进行。
九巩固练习
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A 肺静脉
B 上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是()
A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B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C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3、通过画概念图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画在学案上,学生代表画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拼图游戏。
并用彩笔标出血液成分变化。
十、布置作业
白板出示;结合本节课所学,课后分小组调查我们身边的人心脑血管的发病情况,搜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十一·、板书设计
血液循环途径
十二、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以启发诱导为前提,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组建出新知识,使新知识的引入自然、顺利。
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设问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