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4第4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诗人总是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诗歌总是成为时代的号角和第一声春雷。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在新时代,一直充当着时代先行者、价值引领者的诗人何为?诗歌何为?伟大的诗歌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古今中外皆然。

盛唐诗歌最具代表性,其中又以唐代边塞诗最为典型。

《全唐诗》近五万首,边塞诗只有两千余首,却被认为是唐诗中最具思想性、想象力与艺术性的诗篇。

所谓诗歌的“盛唐气象”,主要是由边塞诗表现出来的。

盛唐的美学形象也主要是由边塞诗建构起来的。

边塞诗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开放的精神,以及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

到西域去,到边疆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当时读书人和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也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

边塞诗因为反映普遍社会情绪和理想生活样貌,所以脍炙人口,让人震撼。

当代社会正在进行伟大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这里说的雄心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思想准备。

在新时代,诗歌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时代诗歌,要解决好个人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传承、开放与创新的问题,还有如何书写时代与现实的问题。

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新时期文学就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曾对人性的解放、人道的弘扬起过积极作用,但过于强调自我,导致后来解构主义思潮泛滥,否定传统、贬低英雄、反对崇高,直至解构一切宏大叙事,最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在个体和民族基础之上又超越具体的个人和民族的。

我们要走向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建构主义,不断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白发的期盼》练习题1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白发的期盼》练习题1

文本20 白发的期盼(节选)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亲情越来越淡薄,但白发的期盼却越来越强烈。

【作者简介】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

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

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

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

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

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1954年生。

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

1982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

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录制奖、金奖。

【背景探寻】中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

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

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就是不就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与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练习(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练习(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练习(4)单元综合检测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教唆.(jùn)苦心孤诣.(yì)芜.杂(wú)垂涎.三尺(yán)B 臆.造(yì)哗.众取宠(huá)札.记(zhá)星陨.如雨(yǔn)C 自诩.(yǔ)挑拨离间.(jiàn)恶劣.(liâ)载.歌载舞(zài)D淀粉.(dìng)相形见绌.(chù)角.色(jǎo)强.词夺理(qi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障碍膨胀陈词烂调面红耳赤B 沧桑俯瞰理执气壮即往不咎C 累赘谄媚荒无人烟变幻莫测D 漂洒琐屑声吞活拨变本加厉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来这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

B参加全国糖酒副食商品交易会的人们赞叹道:“长沙果然名不虚传,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秀色可餐,是人间又一天堂啊!”C要想让他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请君入瓮,给他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

D老张虽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任命他为开发部经理,恐有胶柱鼓瑟之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我看见张圆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B 读书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学生都应深思的问题。

C 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二、文言文阅读题(18分)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不自由,毋宁死》练习题2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不自由,毋宁死》练习题2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70分)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A 、桎梏(gu)•缴械(jiao)■镣铐(liao)■缄口不语(jl血)•B.迄今(qi)•轻侮(罰)■拙劣(zhu6)■赋予(yu)•C 、褐色低)■铸就(zhii)■锁链(陽)■枉然(Wng)•D 、束缚(筑)■毋宁(winning)• •钦佩(qm)•沉湎(mi沁)■2、下列%项中无错别字的一项就是()A、制裁招致陷井诉诸武力B 、妥善赐予铿锵坚苦卓绝C.锻造布署疆场缄口不语D、沉缅辩论拯救虚无缥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连词,最恰当的一组就是()没有人比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爰国精神与见识才能。

______________ ,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

__________ , _______ 我的观点与她们截然不同,我________ 要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观点。

A 、虽然但就是尽管还就是B.但就是因此即使也C 、尽管但就是如果就D、但就是因此尽管还就是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就是()①主席先生,________ 于希望的幻觉就是人的天性。

②这难道就是在这场为获得自由而从事的__________ 的斗争中,一个聪明人所应持的态度不?③难逍我们愿意做那种对关系到就是否___________ 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人不?A、沉湎艰苦奋斗遭受B.沉溺艰苦奋斗蒙受C 、沉湎艰苦卓绝蒙受D、沉溺艰苦卓绝遭受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就是()A、波士顿草原上已经响起镣铐的丁当响声,囚禁我们的锁链已经铸就。

B、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致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巻之不理。

C、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惑人的海妖的歌声的倾向.D、尽笛我的观点与她们截然不同,我还就是要亳无保留、亳无顾忌地讲岀自己的观点.二、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不自由,毋宁死》全文、回答6〜12题-6、通读全文,推想在帕特里克•亨利之前的演讲者演讲的主要观点及理由就是什么。

【练习题】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练习题第4单元学业分层测评12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版含答案

【练习题】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练习题第4单元学业分层测评12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版含答案

【关键字】练习题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08902106】①在旁观者效应的作用下,人越多越可能________,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②你怎么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________呢?③直到近年,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________。

A.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截然不同B.隔岸观火不闻不问天渊之别C.袖手旁观充耳不闻截然不同D.隔岸观火充耳不闻天渊之别【解析】“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观望的态度。

“不闻不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不过问。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天渊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107】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日前表示,人社部将于今年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各阶层征求广泛意见,有望从2022年起正式实施。

B.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化的攻坚克难,“灌水式”“输血式”等传统方法难以为继,“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的新举措。

C.全球三次重大核事故以铁的事实证明,在所有污染中,核污染是人类最难对付的污染: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

D.经验一再证明,稳定的市场预期是造成楼市起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楼市起伏的关键节点,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解析】A项,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征求”前面。

B项,成分残缺或赘余,改为“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

D项,搭配不当,改为“市场预期的稳定性”或“市场预期的不稳定”。

【答案】C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108】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

平时作文,____①____是写作者自赏,____②____是小范围好友传阅____③____,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____④____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粤教版)习题:第四单元17师说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粤教版)习题:第四单元17师说 Word版含解析

17师说“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老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悄悄无闻,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宏大,制造着奇特。

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老师。

一个没有老师、没有学问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美字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存师存。

赏美文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他的很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概宏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际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这要追溯到宪宗皇帝恭迎佛骨的盛大活动,韩愈冒死进谏,便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这一贬,不同于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

他到了潮州后,发觉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俗极多极重。

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训练。

一个人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贵重。

他又提倡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

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假如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静静地徘徊。

历史最终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际。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练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⑪可与不:不,通“否”。

⑫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⑬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⑭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⑮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⑯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⑪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⑫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⑬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⑭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⑮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⑯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3、古今异义⑪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⑫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⑬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⑭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⑮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⑯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⑰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⑱布衣之交--布衣,平民.4、词类活用⑪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⑫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⑬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⑭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5、文言句式⑪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⑫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⑬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配套练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不自由,毋宁死》阅读练习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不自由,毋宁死》阅读练习3

《不自由,毋宁死》阅读练习一、阅读雨果的一篇演说辞,完成1~5题。

微笑代表智慧——伏尔泰百年祭日的演说百年前他死了,但他的灵魂却是不朽的,他离开人世,满载着世间的成就及最光荣、最艰巨的责任,使人类的心灵得以充实、善良。

死时,被过去的人诅咒,为未来的人所祝福,然而这也是荣耀的两种最高表现,一方面为当代人及子孙歌功颂德,另一方面却也免不了因生前的追逐名利而招致憎恶。

他不只是代表了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由于他得以完成时代的使命,无疑地,借助上帝的意志,在命运及自然的法则下,完成了他该做的工作。

他共活了八十四岁,其间刚好是从专制政体的顶峰到革命的萌芽阶段,他出生时,路易十四在位;死时,路易十六已登基,因此,他在摇篮中看见一个伟大的王朝的余晖,而他的棺木则目睹另一个朝代的曙光。

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的结构是:人民在最下层;人民之上是以牧师为代表的宗教;与宗教平行的是公理,由官吏们代表。

而那时的人类社会,人又算什么呢?都是一些无知的宗教吧?无法令人忍受,正义在哪里?或许是我扯得太远了!让我举两件事实说吧,它们很具代表性。

1761年的10月13日,在法国南部土尔斯城,有位青年被发现在一栋房屋的底楼吊死了。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牧师在一旁怒骂,法官在做调查。

事实上这只是一件自杀案,那么理由何在?为了宗教?谁是凶手?是死者的父亲。

因他是法国新教徒,也想阻止儿子成为天主教徒,这是道德上所不允许的罪行,因此是这位父亲害死了他的儿子,按照正义是这样定结果的。

接着在1762年3月间,一个白发老人,全身赤裸,被绑在一个轮子上,头发在空中,绞台上有三个人,一个叫大卫的法官要执行这场处决,一个牧师手里握着十字架,还有刽子手,他们手上握着钢刀,犯人的眼光失神而且恐慌地看着刽子手。

接着刽子手一刀砍掉了他的一只手臂,犯人呻吟着昏过去了,法官上前让犯人呼吸盐水,待他清醒过来,然后又是一刀,他再度昏过去,然后用此法再度被弄醒,就这样,四肢被砍了八刀,受了八次折磨,牧师拿着十字架让他吻别,终于刽子手用刀尾厚柄将他压死。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4单元 第16课 不自由,毋宁死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4单元 第16课 不自由,毋宁死

16 不自由,毋宁死1.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认识独立和自由的重要意义。

2.掌握演讲稿大量使用问句和感叹句增强语势,突出感情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些写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

亨利是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主义者,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

著名的《独立宣言》的主要执笔者之一,被誉为“弗吉尼亚之父”,在反英斗争中发表过许多著名演说。

2.探寻背景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英殖民者则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殖民地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

作者则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登台发表了《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著名的演讲。

1.识字注音(1)重点字缄.口不语(jiān ) 桎梏..(zhì gù) 祈.求(qí) 沉湎.(miǎn ) 铿锵..(kēng qiāng ) 毋.宁死(wú) 陷阱.(jǐnɡ) (2)多音字薄⎩⎪⎨⎪⎧ 日薄西山(bó)薄荷(bò)薄饼(báo ) 模⎩⎪⎨⎪⎧模样(mú)规模(mó) 禁⎩⎪⎨⎪⎧ 囚禁(jìn )禁受(jīn ) 蒙⎩⎪⎨⎪⎧ 蒙骗(mēn ɡ)蒙受(mén ɡ)蒙古(měn ɡ)2.字形辨认⎩⎪⎨⎪⎧ 缅(缅怀)腼(腼腆)湎(沉湎) ⎩⎪⎨⎪⎧抒(各抒己见)杼(机杼) ⎩⎪⎨⎪⎧ 渺(渺茫)缈(缥缈) ⎩⎪⎨⎪⎧缴(缴械)檄(檄文)3.词语释义(1)缄口不语:闭口不说话。

(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3)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4)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难困苦,超出寻常。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

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

一些地方建设融文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艺术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文化旅游生活综合服务体系,为“文化+旅游”创造更多新体验。

“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热点。

体验文化、增长见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

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可靠保障,给文化旅游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但旅游市场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旅游产品不是寻求创新融合,而只是打着文化的旗号。

我国目前不缺购买力,缺的是让人入眼入心的产品。

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

“文化+旅游”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公布的100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涉及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器具制作、纺染织绣、剪纸刻绘、编织扎制、陶瓷烧造等13类。

其实,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丰富的市场资源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发展良好的旅游生态。

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是推进“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

(摘编自马方波《文旅融合,“新”在哪儿?》) 材料二: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

第12课 苏武传——留胡节不辱,正气动天地一、基础巩固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B .武帝嘉.其义嘉:赞许 C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当:抵押 D .扶辇下除.除:去掉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空自苦亡人之地B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 .单于召会武官属D .信义安所见乎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B .单于愈益欲降.之C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 .单于壮.其节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B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D .皆为陛下所成就..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宜皆降之.②空自苦亡人之.地 B.⎩⎪⎨⎪⎧①武与李陵俱为.侍中②何以汝为.见C.⎩⎪⎨⎪⎧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②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D.⎩⎪⎨⎪⎧①汉亦留之以.相当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6.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信义安所见乎B .何久自苦如此C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 .子卿尚复谁为乎 二、精段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高中语文苏教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4单元第18课作为偶像

高中语文苏教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4单元第18课作为偶像

18 作为偶像1.了解杨利伟的内心世界,学习他执着于航天事业的精神,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

2.学习人物访谈中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提问的技法,并能运用这一技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方宏进,1992年7月进入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1994年加入《东方时空》;1995年参与创办并长期主持《焦点访谈》;主持过央视“三峡截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大型直播报道,并主持了“‘神舟’五号升空”“花开中国”等大型直播活动。

电视节目作品五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探寻背景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成为全中国为之骄傲的人物,成为载进历史的人物,也成为众多媒体聚焦关注的重要新闻人物。

因为这一天,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

杨利伟作为驾驶“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的第一人,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香港《大公报》评价说:杨利伟是这次“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

从杨利伟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素质、智慧和表现。

“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单元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

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

1.识字注音(1)重点字签.名(qiān ) 歼.击机(jiān ) 兢.兢业业(jīnɡ) (2)多音字量⎩⎪⎨⎪⎧ 量化(liàn ɡ)量度(lián ɡ)思量(li ɑn ɡ) 率⎩⎪⎨⎪⎧ 直率(shuài )效率(lǜ) 载⎩⎪⎨⎪⎧ 载歌载舞(zài )三年五载(zǎi ) 校⎩⎪⎨⎪⎧上校(xiào )校对(jiào ) 2.字形辨认⎩⎪⎨⎪⎧ 屑(不屑一顾)宵(元宵)霄(云霄) ⎩⎪⎨⎪⎧ 箴(箴言)缄(缄默) ⎩⎪⎨⎪⎧崇(崇尚)祟(鬼祟)3.词语释义(1)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句)。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四专题 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四专题 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有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①________ 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垃圾分类或者垃圾分类推行不得力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垃圾分类倒逼源头减量的滞后效应非常明显在经济增长和消费膨胀的条件下垃圾产生量②________ 同时分类得到的各类垃圾也必须有足够的设施加以处理和利用离开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城乡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都无从谈起垃圾分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必须③________ 才能使垃圾不再“围城”【答案】出现“垃圾围城”, 短期内不可能出现下降, 将高标准的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根本依托【解析】语段的内容是垃圾围城的原因和处理垃圾的方法第一处是错误的观点根据文末“垃圾围城” 可以得知有人认为没有垃圾分类导致垃圾围城所以第一处填写出现“垃圾围城” 第二处根据前文内容可以得知垃圾产生量不可能下降第二处应填短期内不可能出现下降最后一句是下结论如何才能使垃圾不再“围城” 根据前文“分类得到的各类垃圾也必须有足够的设施加以处理和利用”和“离开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城乡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都无从谈起”可以得知垃圾分类应有足够的垃圾处理设施所以第三处填写将高标准的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根本依托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②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答案】D【解析】(1)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做“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故选D【答案】A, D【解析】(2)A项属编著D项具拟写【答案】C【解析】(3)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 “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答案】(4)①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②于是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许多事情变得复杂混乱”③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解析】(4)①过超过及追上赶上②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③猥自谦之词犹“鄙” 当任、充当东宫指太子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2)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A. 上片写景叙事“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B. 运用移情手法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C. 下片深情寄语“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D. 劝诫语重心长“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答案】C【解析】(1)C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错误“诗书事业青毡犹在”是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上貂蝉会见”则以富贵功名劝祐之盖“貂蝉”为彼时高官显宦之冠服家风好诗书诗书能令冠貂蝉这虽是写给祐之的也是诗人的自励【答案】(2)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第二问①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②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解析】(2)第一问辛词中“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 是幻想的一种情状写从此以后只能在回忆中想象兄弟到半夜仍在长谈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李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意思是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由此可见两句诗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第二问辛词中“小窗风雨”是眼前的实景而“中夜笑谈清软”是虚写诗歌由实到虚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李诗中“何当”为设想之词“巴山夜雨”是眼前实景诗歌虚中有实写了诗人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应采取的措施A. 在中国众多不同的文化符号中受访的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人文资源中级难度的“中医针灸”认知度最高B. 文化传播中中国哲学观念中级难度的“中庸” 成为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青年受访者认知度最低的文化符号之一C. 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D. 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这说明我们在这一类别的传播力度上应加强【答案】C【解析】(1)C项因果关系牵强从原文看金砖四国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动机与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答案】B【解析】(2)B项“这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是无中生有原文中无此信息【答案】(3)①纠正文化推广方式与接触渠道偏好错位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较多的是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而外国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了解中国文化活动因此应把互联网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②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国别意识强化传播的对象化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金砖国家则对中国娱乐性的文化更感兴趣③加强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用【解析】(3)此题要求概括“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对于英法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浅表层次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种整体结构的认知需求了他们对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会从更抽象、更深刻、门槛更高的文化内容着手认识中国”“在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选择方面互联网(62.9%)成为首要信息渠道调研发现社交圈中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4.1分社交圈中没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3.6分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用”“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比较多但是线上的活动数量少种类偏单一”概括5.(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2)小说节选部分中的主要人物韵梅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3)小说中老三瑞全只是在韵梅匆匆一瞥中提到并没有充分描写可后面的文字却围绕老三从瑞宣和韵梅两个人铺开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A. 小说开头特意写领粮人们身着“奇装异服” 红呢子破风帽、耳帽儿、旧棉袍、皮坎肩简单几笔的勾勒写出了沦陷区百姓生活的艰难B. 小说中描写自然环境用的笔墨并不多但还是能够写出抗战时北平的艰难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并鲜明地表达了全民齐心抗敌的主旨C. 小说写瑞宣听到老三瑞全的消息后采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的手法表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态度真实地表现了瑞宣的个性特点D. 小说长于叙事巧于剪裁择选抗战时北平普通百姓的一次领粮情景中与祁家有关的内容来写突出了韵梅夫妇对老三的牵挂和盼望【解析】(1)B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文字有两处“一夜飕飕的西北风地上头一次见了冰”和“那蓝得像宝石的天” 从这两处描写来看说“表达了全民齐心抗敌的主旨”有些牵强【答案】(2)①奔波劳碌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不能怕冷要走出家去为家人领粮②崇拜英雄小说最后写韵梅想象在海边、山上都有个结实的、勇敢的老三表现出她对抗战英雄的崇敬③见识不多她一生没出过北平城连山、海都没有见识过④做事小心谨慎不敢随便告诉别人在街上看到老三的事情【解析】(2)由“一清早韵梅须去领粮看着地上的薄冰她想找出她的手套来可是她并没去找她不能怕冷她知道这一冬天苦难还多着呢不能先教一点冰吓倒”可见她为了一家人操劳奔波吃苦耐劳由“老三在外边打敌人不单没被敌人打死反倒公然地打进北平在马路边上大踏步走着!韵梅的眼亮起来腮上红了两小块她无须再怕任何人任何事老三就离她不远一定会保护她”“韵梅闭上了眼心中浮起比三海大着多少倍的海与蓝石头蓝树木的蓝山海边、山上都有个结实的、勇敢的老三”可见她对敢于打仗的老三这样的英雄充满崇拜之情由“她一生没出过北平城对于山她只远远地看见过西山与北山老那么蓝汪汪的比天色深一点她可不晓得山上的东西是不是也全是蓝颜色的对于海她只见过三海公园的‘海’ 不知道真正的大海要比三海大多少”可见她见识不多没出过北平城不知道真正的山、海的样子由“回到家中多少次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老人们可是她晓得这不是随便说着玩的事必须先和丈夫商议一下她的话像一群急于出窝的蜂子在心中乱挤乱撞她须咬紧了嘴唇把唇咬痛才能使那群蜂儿暂时安静一会儿……好容易到了就寝的时候她才得到开口的机会”“一定不说”可见她性格谨慎即使心中高兴万分也坚决忍住不告诉他人【答案】(3)①将表达的重点落在了人们得知老三还活着并且回到了北平这一消息后的反应这样安排有利于从人物反应的角度突出表现瑞宣和韵梅对老三的牵挂和他们的小心谨慎②表现了抗日英雄给了人们安全感让人们感动、兴奋、振作③将老三写得富有神秘感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想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解析】(3)围绕老三从瑞宣和韵梅两个人铺开来写是侧面刻画老三的形象通过老三在瑞宣和韵梅想象中的样子让读者更具有想象的空间从“老三在外边打敌人不单没被敌人打死反倒公然地打进北平在马路边上大踏步走着!韵梅的眼亮起来腮上红了两小块她无须再怕任何人任何事老三就离她不远一定会保护她”“多少次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老人们”“他真愿和韵梅谈讲老三说一整夜也好但是他必须把老三的过去全盘想一过儿以便谈得有条理老三是祁家的也是民族的英雄他不能随便东一句西一句地乱扯”可知当他们得知老三还活着心中便感到踏实、高兴想说老三但又觉得不能随便谈一个“英雄” 展现出他们对老三的牵挂以及做事谨慎的性格特点同时还透露出人们对于抗日英雄的信赖感受到抗日英雄活着带来的振作和兴奋感6.(1)选出下列句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6.(2)下列关于文章论证结构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6.(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师道尊严”作为尊师重教理念在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不仅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也是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B. 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职业的“去魅化”导致教师专业权威不断被解构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C. 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对民族信仰的树立至关重要如何重振“师道尊严”就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D. 教师知善恶、明是非、能担当、有格局、有境界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解析】(1)A项递进关系不对第一段原文是“不仅是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答案】B【解析】(2)B项文章没有论及“师道尊严”的发展演变【答案】D【解析】(3)A项“在作者看来”错这是《礼记学记》的观点第二段原文是“出自《礼记·学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B项因果关系于文无据C项“教师这一职业将不再需要”错第四段原文是“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故选D7.(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7.(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7.(3)材料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说明A. 马一浮读书之多无人能及曾经读完36 400余册的《四库全书》这为他的国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 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C. 马一浮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D. 马一浮诗歌造诣极高又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书法亦精纯被评价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答案】B【解析】B项理解错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不是在马一浮赴美期间而是在他于日本学习期间.原文为“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答案】B, D【解析】A项才智高与母亲启蒙早并无绝对关系其中的因果关系不能成立.C中不应该有偏题之嫌疑因为正是由于热衷才跑到了西方但也正因这样才体会到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歧视促使他回国转而醉心于儒学并对中西之学有了更好的认识.E项作者不是完全认同马一浮的说法从文章中“其观点值得商榷”可以看出.【答案】①引用熊十力的评价意在突出传主的学问之深诗歌造诣极高②引用沙孟海的说法高度赞扬了传主对历史碑帖研究的独到知晓其书法精纯的因由③引用梁漱溟的评价旨在突出传主在我国儒家学派的宗主地位④文末引用的赞语是对传主终生追求并践行“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肯定与敬佩⑤多处引用丰富了传主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传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是一道作用分析概括的题目要求对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的作用进行概括实际就是分析引用的作用一般从内容方面分析.如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传记的真实性等.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题目问“材料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 该题考查实用类文本中材料的作用.实用类文本中引用材料主要是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的.马一浮是传主文中多次引用材料有熊十力的评价有沙孟海的说法还有梁漱溟的评价最后引文末的赞语.每次引用都有表现人物形象的侧重点这样就丰富了传主形象对于侧重表现的地方要结合所引内容进行概括评价.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根据下面的材料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魔幻现实主义是 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是)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的一种以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整合材料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本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炼信息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提取有效信息时应注意把握能反映“魔幻现实主义”本质属性的语言如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是“魔幻”而不失其真实魔幻现实主义产生领域是“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等等然后找到它的属概念“文学流派” 组织成“种是属”的句式即“魔幻现实主义是……创作手法”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生命力蕴藏绵延不绝形神兼备B. 生命力孕育绵延不断形质兼美C. 生存力蕴藏绵延不绝形神兼备D. 生存力孕育绵延不断形质兼美【答案】A【解析】(1)生命力事物具有的生存、发展的能力生存力草木等生命体滋长存活的能力本领此处用于“汉字” 应选择“生命力”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此处指“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和“文字”的关系应选择“蕴藏”绵延不绝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故此处选“绵延不绝"和“绵延不断”都可以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形质兼美外形和内在都完美此处用于形容“汉字” 应选择“形神兼备”故选A【答案】C【解析】(2)原句有如下错误“甚至于针对一些人来说用笔书写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中“针对”用词不当应改为“对” “书写的能力却在退步”和“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现阶段青少年中存在的两种情况应是分句关系“随着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状语应删去“随着” 据此分析可知 C项正确故选C。

2023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 素质升级检测 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3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 素质升级检测 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

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

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

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开展劳务输出;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

“十三五”时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普及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只有农民人人参与,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明白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增强自觉性。

通过文化“铸魂”,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在生活方式上、在价值追求上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文化产业。

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挡或者丢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凡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旺盛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地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试验,沉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呈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溢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材料二: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建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挡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需是充溢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当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阅历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不自由,毋宁死》练习题1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不自由,毋宁死》练习题1

专题走进语言现场文本18不自由,毋宁死关于语言的作用,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语言不就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

"烛之武智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触龙游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舌战群傑,运用的工具都就是语言。

拿破仑说过: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一言之辩重于九嗥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而演讲就就是这样的一门语言艺术.—场成功的演讲,便就是一枝神奇的枪,一把锋利的剑。

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薈名的演讲稿《不自由,毋宁死》,从中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作者简介】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演说家,美国《人权法案》的主要执笔者。

她生于弗吉尼亚,做过店主与农民,为养家糊口,发愤研读法律,24岁正式开业当律师。

三年内打嬴了近千起官司,就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以苴机敏与演说技巧而著称。

亨利就是弗吉尼亚的第一任州长,她在州里与国家里还担任着许多其她的公共职务。

不过她的永久名声还就是来自这篇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发表的这一慷慨激昂的演讲,其结束语就是世界闻名的“不自由,毋宁死!”【背景探寻】北美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

从那时起,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漂洋过海来到这块新大陆,在这里共同劳动、生息、繁衍。

经过100多年的辛勤耕耘,大片荒无人烟的处女地被开垦出来,北美各地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部的种植园农业经济蒸蒸日上,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随着生产贸易的发展与交通邮政事业的进步,原来彼此隔绝的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费城、波士顿与纽约等大城市相继出现,成了北美的政治经济中心,统一的北美民族市场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北美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纷纷建立。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基础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基础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基础卷)试卷分数: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采用白话叙事抒情。

但叙事和抒情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①____________,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欣赏新诗既要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对中学生来说,具体应当怎么去做呢?一要抓诗眼,二要析意象,三要明虚实。

特别要注意明虚实,因为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

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

②____________,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是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而学写新诗,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来,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向自己那半亩方塘注入活水;如此方有“光”“影”交映的景致。

写诗于青春有着重要意义。

一位诗人曾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可见青春需要读诗,更需要写诗。

写诗吧,拿起笔,用诗歌托起青春的太阳。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设问排比借代B.设问引用比喻C.反问反复比喻D.反问反复借代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仍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4.下面是瑞典诗人马丁松的《风景》一诗,请自选角度,写一首小诗,体现“风景”这一主题。

格式不必统一。

(5分)风景苍翠的野地上一座石桥。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5课劝学(节选)试题5180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5课劝学(节选)试题5180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5课劝学(节选)试题 2019.091,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③丈夫不耕④能谤讥于市朝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⑥宿将爪牙,若李广⑦宫女左右莫不私王⑧牺牲玉帛⑨金就砺则利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A. 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⑩B. ①/②③⑤⑨/⑧⑩/④⑥/⑦C.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D. ①②/③⑨/⑧⑩/④⑥/⑤⑦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B. 善假于物也/于是余有叹焉C. 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 金就砺则利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 輮以为轮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④吾尝题乎是。

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A. ①④/②⑤⑥⑦/③B. ①③④/②⑥/⑤⑦C. ①②③④/⑤⑥⑦D. ①③④/②⑤⑥⑦5,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⑤劝学A. 尽消失快功绩劝说B. 到达隔断猛烈功劳勉励C. 到达横渡强成绩勉励D. 得到渡过锐利成绩鼓励6,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7,下面三段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提升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提升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提升卷)试卷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①中国戏剧创作的繁荣同古希腊悲剧的繁荣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在古希腊悲剧走向繁荣的时候,人还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还在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还是一种主要的对立形式。

古希腊的戏剧家是西方最早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决定了此后西方人对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家的基本理解形式和接受形式。

②人的悲剧不仅仅是由于人的道德品质造成的,也不仅仅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同时还因为人无法从根本上超越自己而造成的。

在人之外还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

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

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仅有哈姆莱特的过错,不仅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莱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人的存在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③而到了中国戏剧走向繁荣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把人从自然当中绝对地分离开来,人与神的关系已经不是主要的关系。

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地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于人的过错、个人的过错造成的。

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

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神魔鬼怪也只是世间善恶真假美丑各种不同力量的外部助力,而不具有自我的独立性。

④西方悲剧美学中的悲剧,都是贵族性的,这种贵族性具体表现在两种相蝉联的戏剧冲突形式中,一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的冲突,一是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的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第四单元练习题
编稿:谭兰安审稿:张克剑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一)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也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白者多徒行
A。

例句和A项的“徒”都作“只”讲。

B,白白地。

C,一类人。

D,徒步。

2、对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D)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c、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e、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abd/ce
B、ace/bd
C、abc/de
D、acd/be
D。

前者表原因,后者表手段。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二)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4、解释文中的词语。

除:宫殿前的台阶。

女弟: 妹妹。

春秋:年纪。

蒙:承受,受。

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D)
A、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B、虚心欲相待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D、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臣子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悔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3)且鞮(jūdī)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且鞮侯刚刚立为单于,唯恐汉朝袭击他,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4)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单于更加骄傲自大,不是汉王朝原来所期望的。

(5)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对汉友善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着代表使者身份的符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7、这段文字中,李陵劝降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这对塑造苏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李陵劝降主要采用了以私情相劝的方式。

这更加烘托出了苏武不为私情所动的赤胆忠心和高尚节操。

(三)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再迁为太史令再迁:两次升迁
B、连辟公府不就辟:开辟
C、衡善机巧机巧: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
D、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
B、辟:征召
9、翻译下列句子: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张衡)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用去就任。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陟认为他才能奇特,多次召请(他),(他)没用应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因入京师因以讽谏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以美学
C、游于三辅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D、而无骄尚之情妙尽璇机之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