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徐彬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家庭结构的变迁(如离婚率的提高)等社会因素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我校开展了大量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使学生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掌握积极学习、创新、交往、自理活动的观念和方法,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学校各科的教学都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二)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

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以及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学校大队部为此开展了各种活动,如“阳光心语活动”、“历奇活动尝试”、“健康教育主题大队活动”等。又以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形式走出学校,走向社区。同时,在有些班集体建设中采取民主管理的形式,如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班主任”活动,中、小队干部定期轮换,不搞终身制。使绝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当干部的体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途径之一。

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手段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措施密切配合,学校要把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整体计划,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

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四)以新课程为契机,在一年级开设行为习惯与心理健康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体的学生其心理发育水平、心理的素质、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实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也应不同。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制定切合学生身心发育水平的心理目标与内容,并逐一实施,才可能收到良好心育效果。我校借新课程为契机,在一年级开设行为习惯与心理健康课。老师们在工作中进行一些探索,认为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此课的具体目标是:能初步了解自己优缺点,学会遵守集体活动规则,体验学习兴趣,有好的行为习惯。每周一课时,尝试探索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我校“儿童行为问题矫正”的优势,将个案研究、心理咨询、网上心灵小屋的心理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开展课堂心理健康活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历奇为本辅导促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我校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及本课题组的骨干教师全部参加了由北师大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台湾台南师院共同举办的“小团体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培训班的进修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主任和本课题组的一名骨干教师通过进修获得了心理学本科学历,大队辅导员通过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于2004年2月9日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并于同年赴香港参加了“历奇为本辅导”。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将研究和培训整理组合在一起,提高教师对历奇为本辅导的认识,增强教师掌握辅导技巧的能力。另外,我校以行为塑造人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矫正》的心理研究课题已经结题。能否在原基础上扩大研究研究成果,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通过活动进行教育,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这是提出“历奇为本辅导促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一个重要出发点。

我们研究此课题预达成的目标是:

第一,通过对本校学生广泛和纵深的研究,实践历奇为本辅导的各项环节及其操作技巧。进行经验整理,启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引导教师进行本土化、个性化的创新。

第二,通过分析我校学生心理发展的事实材料,初步查明制约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生物的、社会的、教育的因素在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尤其要弄清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心理发展上的能动性表现。

第三,通过调查、测验及个案方式,既分析在常态下我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经济水平、文化“积淀”方面的文化差异,又同时探讨超常儿童(包括资优儿童、特殊才能的儿童以及顽童)心理发展的特殊状态。

第四,通过本研究,大力推动本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向系统化、实证化、特色化发展,争取在几年内将该课程建成我校优秀课程,跳出本土区域和常规思考的局限,了解国际教育培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六)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有着以下两点优势。其一,网络环境是一个相对隐蔽的世界,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吐自己的心声,学生的防范心理较低,比较容易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其二,网络又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多个学生的交流与探讨。由于我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都掌握了上网的知识,而且大部分学生家里都具备上网条件。所以,利用我们的网上论坛,进行了网上讨论。

具体做法是:

1、发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议题。

2、根据调查问卷,拟定“知心小屋讨论议题”。

3、在校园网开设心理小屋,组织学生每两周探讨一个论题。由于讨论时间多为网络,所以指定教师(有条件在家庭上网的教师)值班,组织学生讨论。

4、教师采用轮流值班的原则,保证每人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指导学生讨论。

5、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师交流,集体讨论每周议题的导向。

二、工作的初步效果

学生得到了心理、行为方面的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有显著的进步。学生在守纪、学习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1、认识自己,提高心理品质。

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全面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心理品质。

学生经受挫折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时,立足于分析他们失去心理健康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给以疏导和排解。首先,教师积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其次,教师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教育,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健康成长。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排解因自我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优化学习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更宽广、开阔,思想内容也更丰富、深刻,这就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优等生想一鸣惊人,学困生则顾虑重重,这种个性的差异、矛盾、冲突的结果,不仅形成了闭锁的心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更加速和推进了这种势态的发展。一些学生认为“与其说不好,倒不如不说的好”。大凡有闭锁心理的学生,往往与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关。这是因为习惯不良、方法欠佳,易造成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断路”,影响信息的传递。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开锁的理想钥匙。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学会了优化学习,心理上再紧、再难的“锁”也一定能自动启开的。

4、结合社区教育,培养健康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协调统一。要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