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初中地理七上《人类与海洋》教案_1

合集下载

《人类与海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人类与海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人类与海洋》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3. 探讨如何珍爱海洋生态环境。

导学内容:一、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1.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0%,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 海洋为地球提供约70%的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氧气生产者;3.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库,维持着举世水循环的平衡;4.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能源等资源。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1. 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枯竭,破坏海洋生态平衡;2. 工业污染、城市排放等导致海洋水质恶化,风险海洋生物;3. 垃圾污染导致海洋生物误食塑料等垃圾,影响生物健康;4. 油污染、海洋交通事故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生存。

三、如何珍爱海洋生态环境1.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过度捕捞,珍爱海洋生物资源;2. 减少工业排放、城市污染,改善海洋水质;3. 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减少海洋垃圾污染;4.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油污染、海洋交通事故。

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美丽景观。

2. 进修: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海洋生态环境。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洋珍爱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4. 总结:学生总结讨论结果,表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珍爱态度和行动计划。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珍爱的文章,表达个人观点和建议;2. 收集相关新闻报道或资料,了解当前海洋环境问题,并撰写一份报告;3. 制作海洋生态环境珍爱宣传海报,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海洋珍爱。

拓展延伸:1. 参观海洋生态珍爱展览,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珍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2. 参与当地海洋环境珍爱志愿活动,积极参与海洋环境珍爱事业;3. 阅读相关书籍、期刊,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提升珍爱认识和能力。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地理素养:
1.过程方面: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海洋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结合生活实际,关注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2.方法方面: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地理表象;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a.讲解海洋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b.展示世界地图,讲解世界主要海洋的分布
c.分析我国海洋概况及海洋资源
3.教学重点:强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学习的海洋知识,谈谈海洋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学生能够理解海洋的概念、海洋的分类及特点;掌握世界主要海洋的分布、我国海洋概况及海洋资源;了解海洋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地图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小组合作等;
(2)实施多元化评价,结合书面测试、口头表达、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拓展:
(1)结合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K12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人类与海洋教案 粤教版

[K12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人类与海洋教案 粤教版

人类与海洋●学习目标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的意识和参与当地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难点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读图法●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你喜欢大海吗?你了解大海吗?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类与海洋的情况。

一、探索海洋的奥秘1、人类探索海洋的过程沿海拾贝————英国:“挑战者”号————20世纪50年代人类全面探索海洋2、海洋资源与我们亲切的关系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二、世界观注海洋1、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油气、生物等2、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滨旅游海洋捕捞油气开采远洋运输开采海滨沙石料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海盐开采3、探究问题如何看待填海造陆(学生讨论)三、共同保护海洋1、海洋面临的问题①珊瑚礁的破坏②海洋石油污染③海洋垃圾污染④过度捕捞海洋生物⑤风暴潮⑥海浪⑦赤潮⑧海水入浸⑨海岸浸蚀………..2、共同保护海洋①讨论人类应该如何保护海洋(学生讨论)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③展开讨论;我们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板书设计人类与海洋一、人类与海洋探索海洋的奥秘1、探索海洋的奥秘丰富的海洋资源2、海洋资源的利用二、世界观注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1、矿产、油气、生物等2、海洋资源的利用三、共同保护海洋1、海洋面临的问题2、共同保护海洋作业设计我们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人类与海洋》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人类与海洋》教案 粤教版

《人类与海洋》本节课主要向同学们讲述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首先讲述了海洋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接下来,讲述了对海洋权益的关注和保护海洋,抵制污染。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列举两至三种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2、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了解海洋面临的困惑与问题;3、了解保护海洋的举措,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这一节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让学生认识海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海洋。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了解海洋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教学难点】1、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板书:第三节人类与海洋【讲授新课】学习新知师: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从海洋中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30亿年的历史.海洋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

知识之窗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知识之窗。

活动探究师:请同学们收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方面的资料,并制成电子作品在班上交流.生:学会讨论回答。

学习新知师: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系列难题的有效途径。

到海洋寻找资源,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师: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都把发展的眼光投向海洋.共同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当代的主要议题.知识之窗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知识之窗。

活动探究师:1。

我们的生活或生产中有哪些东西取之于海洋的?2。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4节《人类与海洋》word教案 (1)

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3章第4节《人类与海洋》word教案 (1)

第三章第四节《人类与海洋》教案【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

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生:不是20XX年8月26日。

“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

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承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等等。

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

过渡: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共同探讨本章的第四节内容《人类与海洋》。

〔教授新课〕一、探索海洋首先,我们大家一同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海洋对人类有4方面的影响:⑴生命的摇篮问:你们知不知道最原始的生命是诞生于哪里的?讲解:大约30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创造出了我们现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⑵资源的宝库问:大家最为熟悉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呢?生:石油﹑天然气……⑶交通的要道英吉利海峡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被誉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

初中地理人类与海洋教案

初中地理人类与海洋教案

初中地理人类与海洋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及特点,认识海洋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了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海洋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3.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1.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2.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准备:1. 海洋资源图片素材。

2. 海洋资源利用案例素材。

3. 海洋环境保护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图片,指出海洋在地球表面的占比。

2. 提问: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能源等。

2. 分析各类海洋资源的特点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如海洋捕捞、海底采矿、海水淡化等。

4. 介绍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如合理开发、保护生态、加强管理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海洋资源利用的案例,如舟山渔场、北海油田等。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强调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海洋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开发与利用方法。

同时,培养了学生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确保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教案七年级人类与海洋

地理教案七年级人类与海洋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掌握海洋资源的分类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3.增强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2.海洋资源的分类和开发利用情况。

3.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2.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海洋地图和图片。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研究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2.呈现海洋地图和图片,介绍海洋的面积和重要性。

二、新知讲解(30分钟)1.讲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包括交通、经济、生活、食物、能源等方面。

2.介绍海洋资源的分类,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3.分析和讨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展示一些具体案例。

三、案例研究(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

2.学生根据所分配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资源开发情况、利益分配、环境影响等。

3.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环保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介绍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五、总结与归纳(10分钟)1.总结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2.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总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编写小议论文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掌握了海洋资源的分类和开发利用情况,培养了环保意识。

通过案例研究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

但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的保护,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应的环保行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人类与海洋教案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人类与海洋教案粤教版

人类与海洋教材分析本节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这种意识的培养单靠教材提供素材资料来说明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是十分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发动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利用开展海报制作、撰写小论文专题活动等形式,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去体会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知道海洋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资源和空间,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不当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到人类如何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体会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海洋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的意识和参与当地政府和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重点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四、教学难点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五、教法建议1、提供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加深认识。

2、让学生收集有关海洋奥秘及海洋利用的资料,展示自己的成果。

六、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七、教学案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你喜欢大海吗?你了解大海吗?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人类与海洋的情况。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P45-46和图3.25 “海洋资源的利用”以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做出小结在班上交流。

1、海洋有哪些资源?2、在我们的生活或生产中,有哪些东西是取之于海洋的?3、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填海造陆就是其中一种,你是怎样看待这种利用方式的?[教师总结]:海洋面积广大,海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课后探究活动]:海产品调查活动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海产品在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我国海产品的现状。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教师讲解海洋的分布、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海洋知识。
3.教学重点:强调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海洋意识。
4.教学难点:讲解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地理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在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学生的认知尚浅,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海洋的接触有限,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海洋意识和环保观念。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分布、特点和作用;认识到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保护措施。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总结:强调海洋资源的珍贵性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珍惜海洋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人类与海洋》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人类与海洋》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人类与海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3《人类与海洋》是一节探讨人类与海洋关系的课程。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灾害的防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海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灾害的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开发利用状况,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掌握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了解海洋灾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探讨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灾害的防治。

2.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海洋灾害的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海洋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问题及海洋灾害防治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问题及海洋灾害防治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海洋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开发利用状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人类与海洋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人类与海洋教案 粤教版

人类与海洋●学习目标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的意识和参与当地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难点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读图法●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你喜欢大海吗?你了解大海吗?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类与海洋的情况。

一、探索海洋的奥秘1、人类探索海洋的过程沿海拾贝————英国:“挑战者”号————20世纪50年代人类全面探索海洋2、海洋资源与我们亲切的关系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二、世界观注海洋1、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油气、生物等2、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滨旅游海洋捕捞油气开采远洋运输开采海滨沙石料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海盐开采3、探究问题如何看待填海造陆(学生讨论)三、共同保护海洋1、海洋面临的问题①珊瑚礁的破坏②海洋石油污染③海洋垃圾污染④过度捕捞海洋生物⑤风暴潮⑥海浪⑦赤潮⑧海水入浸⑨海岸浸蚀………..2、共同保护海洋①讨论人类应该如何保护海洋(学生讨论)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③展开讨论;我们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板书设计人类与海洋一、人类与海洋探索海洋的奥秘1、探索海洋的奥秘丰富的海洋资源2、海洋资源的利用二、世界观注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1、矿产、油气、生物等2、海洋资源的利用三、共同保护海洋1、海洋面临的问题2、共同保护海洋作业设计我们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2。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类与海洋》优秀教学案例
在本节课中,教师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影响和改变海洋环境。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以我国海洋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海洋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掌握海洋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理解海洋资源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了解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认识。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与海洋资源的关系,学会查阅地图、统计数据等资料,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3.强调海洋与人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海洋”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海洋的认识和感悟。
2.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关注海洋环保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海洋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3.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认识。通过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海洋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海洋的美丽与神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类与海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人类与海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人类与海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干系,精通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2. 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倡保卫海洋环境的认识;3. 激发同砚对海洋科学的爱好,培育保卫海洋的责任感。

二、导学内容:1. 人类对海洋的依靠性;2. 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3. 海洋环境保卫的重要性。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让同砚观看一段有关海洋的视频,引导同砚沉思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2. 提出问题:你认为海洋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你知道哪些与海洋相关的知识?第二步:进修1. 介绍人类对海洋的依靠性: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调整气候、运输和通信等功能;2. 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3. 探讨海洋环境保卫的重要性:提倡勤俭资源、缩减污染、保卫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措施。

第三步:谈论1. 小组谈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卫海洋环境?提出你的建议;2. 展示谈论结果,引导同砚沉思如何从平时生活中做起,为保卫海洋环境贡献自己的力气。

第四步: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提倡保卫海洋环境的认识;2. 鼓舞同砚乐观参与海洋环境保卫活动,共同为秀丽的海洋环境尽力。

四、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环境保卫的文章,表达你对海洋环境的看法和建议;2. 收集有关海洋环境保卫的资料,筹办一次主题展示。

五、延伸拓展1. 参观海洋馆或海洋科技展览,深度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2. 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海洋环境保卫实践,亲身体验保卫海洋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同砚探讨人类与海洋的干系,激发了同砚对海洋科学的爱好,培育了保卫海洋环境的责任感。

通过谈论和作业,同砚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为保卫海洋环境出一份力。

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同砚对海洋环境保卫的理解和熟识。

第二课时一、导入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干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密切的干系。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人类与海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列举两至三种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

2.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了解海洋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3.了解保护海洋的举措,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海洋提供的资源。

2.海洋污染及防治。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美丽的海底世界可以看出海洋的资源丰富,从而引出人类与海洋的内容。

讲授新课1、人类对海洋的探索(1)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很早以前,人类便使用十分简陋的工具开始了对海洋的探测。

随着包括造船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的进步,海洋探索也进入了新的里程。

1872年至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海洋考察,开启了近代海洋科学的序幕。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在海洋生物利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深海采矿等多个方面获得巨大的发展。

如,据现有的探测显示,有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海区面积约为18.9亿平方千米。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公认的21世纪可替代能源之一。

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3)丰富的海洋资源除了石油外,海中还有许多矿产资源,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海洋还蕴藏有陆地上蕴藏量小,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系列难题的有效途径。

到海洋寻找资源,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2、海洋污染及防治(1)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2)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四节《人类与海洋》教案
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读书:46页黄色方框内文字
那么世界为何如此关注海洋呢?
二、世界关注海洋
(阅读课文4647页思考各国为何如此关注海洋的原因)
⑴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⑵海洋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
47页活动:
在我们的生产或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取之于海洋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分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讨论并归纳总结)
种类
具体内容
海洋水产品
鱼、虾、海藻等
海洋矿产品
锰、石油、海盐等
海洋能源
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发电
海洋水产品:
①“天然的鱼仓”:(图片展示)
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全球约有8亿到20亿吨海鱼,单是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的海洋鱼类就高达3023种,真可谓是“种类多、数量大”。
从海洋的保护和保全、海洋科学研究、专属经济区等17个部分作出了相关规定,标志着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和平利用海洋和全面管理海洋的时代已经开始。
读书:49页黄色方框内文字
五、总结
⑴探索海洋
原因: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
特点: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⑵世界关注海洋
原因:面积广大、资源丰富
教学重点:
1、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
生:不是
2010年8月26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
承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等等。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
三、共同保护海洋
1、活动:48页
讨论:目前海洋环境正遭到哪些人为破坏,会产生什么后果?
破坏: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渡捕捞海洋生物。
(污染物排入海洋使得海洋受到污染、形成海洋污染,这只是最直接、原始的对环境的破坏,海洋污染之后还会破坏海洋生态,形成生态破坏,这是对环境破坏更深层次的影响。)
后果: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过渡:
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共同探讨本章的第四节内容《人类与海洋》。
〔教授新课〕
一、探索海洋
首先,我们大家一同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海洋对人类有4方面的影响:
⑴生命的摇篮
问:你们知不知道最原始的生命是诞生于哪里的?
讲解:大约30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创造出了我们现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ⅲ潮汐涨落有规律,能量稳定;
ⅳ电站大坝较低、投资较少;
⑤“娱乐的胜地”
承接:除了刚才所说到的这几个称谓之外,人们还会将海洋称之为什么呢?
大海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麦兜的故事》大家有没有看过啊?他就非常向往马尔代夫的美丽景色,他是这样描述的“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幼”。听了麦兜的描述,大家想不想去海边旅游啊?
⑵资源的宝库
问:大家最为熟悉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呢?
生:石油﹑天然气……
⑶交通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被誉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
⑷气候的调节器
过渡: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归根结底为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到海洋寻找资源、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生:想!
师:那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同去游览一下海洋的美丽风光吧!著名的海滨城市三亚、大连引来了大江南北无数游人的青睐,包括我们江门五邑地区也有一些地方是沿海的,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就是台山的“上下川岛”。如果觉得还不过瘾的话,那么大家有机会可以利用假期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海边旅游体验一番。
过渡: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以及“资源的宝库”这些都是海洋对人类有利的一方面,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人类在坐享海洋提供的这一些资源成果的同时又对海洋造成了哪些破坏呢?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都将眼光投向了海洋,“共同保护海洋”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呼声。
2、生态破坏:赤潮的产生(定义、产生的条件、影响)
过度捕捞
珊瑚礁的破坏
……
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为了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1994年联合国批准生效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主要内容:海滨旅游、海洋捕捞、海底矿产开采、海洋运输、海盐提炼、海水淡化、潮夕能发电
④“资源的宝库”等等。
说到资源,刚才我们刚才在说海洋对人类影响的时候第二点我们就已经提到了“海洋是资源的宝库”,那么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呢?
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和波浪能,我们重点来了解ⅰ储量丰富,再生不竭;
ⅱ集中在沿海港口,便于开发利用;
海洋矿产品:
②“蓝色的油田”:(结合图片)
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盐类的故乡”:(结合图片)
问:海水和淡水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生:海水是咸的。
对正是因为海水是咸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它在阳光曝晒下制作成海盐。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海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最为常见的。
海洋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