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中化学教育不再单纯注重对知识点的简单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新时代专业人才的必备素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科学发现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实践机会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实践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提高实践技能和科学素养。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化学竞赛,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强调跨学科融合高中化学课程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很强的联系,例如物理、生物、数学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通过讲解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如化学与生物的结合,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更新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机会。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丰富教学内容。
五、充分利用实践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抛弃单纯的笔试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实践报告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高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革。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
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重心已经逐渐转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和提供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更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第二,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实际化学问题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化学知识和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讨论环境污染和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化学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第三,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探索和发现来构建知识的学习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化学现象,从而逐步建立起化学概念和原理。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重跨学科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跨学科教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和交叉。
例如,化学和生物学的结合可以研究生物化学,化学和物理学的结合可以研究物理化学等。
通过开展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中。
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中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其中,化学学科的新课改是重要的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必要性、目标和实施方法,并对新课改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新课改能够使化学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高中化学新课改的目标。
新课改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化学素养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熟练应用、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等。
而科学素养则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伦理的培养等。
通过新课改,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对化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实施高中化学新课改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材的更新和优化来实施新课改。
新课改应该倡导学科的跨学科融合,促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机会。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然而,高中化学新课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学资源的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新课改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但是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一个挑战。
新课改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提高。
关于高一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策略论文
关于高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摘要: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思想认识并切实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是教师的能力,在本文就课改中的教师准备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方法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课程、评价、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大变革。
教材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等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本书、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一生不变的教学行为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果以前我们提倡“以研促教”的话,现在我们则必须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要想使研究有效首先就要加强学习。
国家的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等近现代教育理论、国家及我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所下发的各种文件等我们都应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了解课改的全貌,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就化学学科而言,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共有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
每个模块对应着我们所使用的一本教材。
新高考,我省继续实行“3+文综/理综”的模式,并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卷。
虽然我省的考试模式基本敲定,但具体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台,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加强对已经进行了新高考省份考试模式、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对比了新旧大纲中关于考试目的与能力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高考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更加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研究了考试内容(必考部分)研究新旧大纲中考试内容后,我们发现以下变化:1.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只在《化学1》中对一些典型元素的典型代表物做了比较集中的介绍。
没有再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指导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浅析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
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首先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化学课改论文: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几点看法
化学课改论文: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几点看法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观念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
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
《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
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
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
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的改革。
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思考论文
关于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的思考摘要:高中化学是我国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逐渐进行新课改的趋势下,高中化学教学也在探索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线。
在不断推进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及时对改革进行思考,进而更有效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思考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备课、上课呢?下面就新课改下的备课、上课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看法和教学体会:一、把握教材特点,体现课本中的“新”教材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
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于元素及化合物这个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出发,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改变教学观念,体现思想上“新”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
对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
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思考课改自2008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迎来第3个年头。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化学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化学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化学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化学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化学课改的顺利实施。
一、高中化学新课改的现状及误区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
它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而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化学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拉开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序幕,这标志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但近几年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误区,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1、过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纳入课程的目标之一,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崭新的目标任务。
毫无疑问,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急于体现“课改精神”,过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忽略基本知识的学习。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做实验,不注重基础,不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新知识的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不做实验,不注重基础,而是在学生还没弄懂课本前就急于搞讨论,挖内涵,搞课外延伸,把化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实际上,新课标最核心的仍然是实验技能,学生在新课标各个方面形成的素养,都是为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水之源。
2、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绞尽脑汁,精心打造,“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课堂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但热闹过后,本节课解决了哪些重点、难点?学生学到哪些基础知识?发展了哪方面的基本技能?大家都心中无底。
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论文
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高级中学 164100)【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34-01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从而构建了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新课程的实施,带给化学教师更大的挑战。
为了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高中化学教师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呢?一、化学教师应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念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目标、性质和基本理念,深入透彻理解新课标的内涵。
勇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已经不再是简单化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授者,而应当转变成为多样化角色。
1.1化学教师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潜质的开发者。
化学教师不可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把所有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各种科学信息,开发其潜能,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具有科学品质。
1.2化学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化学教师除了要精通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加强自身的科学修养。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而现在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明显不够用。
因为我们正处于知识信息时代,学生有多元化的信息渠道。
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有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于教育教学,因而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1.3化学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对比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可发现,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浅显易懂,有极强的可读性。
新教材的形式多样化、体系科学化、趣味化和环保化,同时加强了哲学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等特点。
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如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强化化学科学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
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要我学化学”变为“我要学化学”的状况,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主旋律。
在高中化学教学方面,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也不断显现。
教师们怎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应用场景。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化学实验、项目研究等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二、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化学知识,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效果,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师们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实验、文献,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虚拟实验、现场考察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
三、强调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当中。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运用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触类旁通。
例如,教师可以将化学与物理联系起来,探究原子结构、电子结构等化学概念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通过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思维水平。
四、强调评价体系改革,注重学生评价与反馈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体系改革,注重学生评价与反馈。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个人的学习成果。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论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化学教学应该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并在课堂教学中推广、渗透新课改理念。
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本人根据自己的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从四个角度谈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化学教学渗透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用课内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要教会学生以科学务实的态度认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懂得化学知识对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以及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合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师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措施,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现本人从四个角度谈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的认识。
一、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就是师生观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疑难问题的辅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教材学习的发言人,课堂学习的仲裁者,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给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在回忆他的学生生活时曾这样感慨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
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我们应依据新课改的理念与内涵,推行自主、协作、探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发现,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一、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也提出了响应的要求,教学时需要先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对某一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进去,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起来。
比如说,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背默比赛。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需要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以兴趣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开展高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分享、交流,让不同的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将他们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以便为他们都能够完成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奠定好基础。
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锻炼学生知识的使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引学生就特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配合与协作的过程中,既能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也能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相关化学问题的理解。
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思考、辩论,这样的教学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
学生都能够在交流探究当中激发出思维火花,同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思维中受到启发,感受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
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探究“氯水的漂白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这个时候红色会慢慢褪去。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褪色是由一些微粒引起的,又是哪种微粒呢?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争论的着眼点集中在了氯水中存在的微粒。
面对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师怎样应对论文
面对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师怎样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
但在新课改实践中发现有些化学教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转换角色,不知如何面对现实。
针对这一情况,下面就从我们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的能力。
同时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并予以指导、帮助;同时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二、教师的观念应由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转变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应从新的视角来重新看待学生。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纯粹符号系统的加工者,不是把学生仅仅作为“产品”或结果的接受者,不是教师任意加工的对象。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推荐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
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思考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
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一、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实施有效化学教学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
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
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二、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讨论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整体性和发展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强调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2.强化实践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强调跨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发展,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以上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下面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三、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问题导向的学习法问题导向的学习法是一种注重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关于化学反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从而深化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探究性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实验让学生合作进行实验研究,并通过讨论和总结来掌握化学知识。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进行化学知识的展示和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相关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关探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程正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深化。
高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一方面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它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断深化,而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如何才能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对高中化学教学缺乏深入理解。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于化学教学的目的掌握的不够深刻。
化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不可以舍本逐末。
高中的化学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教师授人以渔.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就能随时的获得知识。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化学都忽略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与途径,只是一味的教.不在乎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这样在无形中忽略了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最终不利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阻碍了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不明确。
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化学的教材不断变革。
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单单重视书本知识体系的传统结构,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还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把握。
教学方式以传统灌输式为主,方式单一。
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够了解学生对新教材掌握的好坏,从而就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阻碍了高中生化学成绩的提升。
3、化学实验课程缺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下的思索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下的思索论文一、老师观念要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新大纲所给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进展的方针,提高同学的素养,为国家培育合格的公民。
与此同时,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学问面拓展,新科技的介绍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度下降。
为此,老师的教学观念必需转变,要从注意详细的化学学科学问点的`教育转变为进行综合化教育的化。
化学教学要面对全体同学,要关心同学理解化学对社会进展的作用,使同学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熟悉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奉献,学会运用化学学问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利用化学资源。
如新教材其次册《合成材料》一章的设计就完全是以化学的应用为学问的载体。
新教材增加的阅读材料目的也是提高同学的化学应用的力量使之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化学教学要从同学和社会进展的需要动身,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同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同学主动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学问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1.课堂形式多样化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问内容的特点,化学的课堂教学必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敏捷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可以实行的教学方法许多,如“探究———商量”式教学法“、启发———商量”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试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使同学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当留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肯定要依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势和内容统一。
2.检测方法多样化为了稳固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考试和作业是必不行少的形式。
在平常的教学中,许多同学听见考试就头疼,作业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转变这种现象,老师应当多动脑筋,尽量使作业和检测转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模式,实行敏捷多样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与深入,作为改革的实践者——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了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高中化学教师应以全新的面貌走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创新教育;合作;教学策略;探究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8年在江西实施。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化学教师应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面貌走进化学新课程改革。
一、化学教师应树立新课程意识和新教育观念
1.教师要转变角色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课程目标一维向三维的转化,导致了高中化学内容在选择的角度、内容的多少以及深度广度和编排顺序等问题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目标、性质和基本理念,深入透彻地理解新课标的内涵。
要勇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化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授者,而应当转变为多样化角色。
2.教师要领会改革意图
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和旧教材比较,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
什么。
其次对新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特别是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知识出现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
另外,化学教师应针对新课改的内容和实施情况不断反思、探究和创新,逐渐积累经验,充分发挥旧教材和新教材的优缺点,使二者互补,尽力做到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并且保证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实施。
3.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理念
除传统的书面考评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小论文、课内作业等方式来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手段可以改进。
例如,针对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学生写后不总结、不反思的现象,我试着让学生学习批改实验报告,让不同班级的学生对换批改实验册,达到再次学习的目的。
二、化学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并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断发生变化,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
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才艺表演,而是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心与心的互动。
2.教学行为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
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很重要,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演员,而应是导演。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活跃起来。
3.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教师上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段模式:
(1)问题与情境。
上课时给学生尽可能提供一个真实情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增。
例如,联系火电厂的污染讲空气污染等。
(2)活动与探究。
每节课必须瞄准一个切入点体现探究性,探究活动不能盲目,不能为探究而探究。
例如,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用一个空的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洁净的膨松棉、纱布和活性炭即可制成。
整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理与反思。
新课标下,往往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堂下学生什么也不知道。
学生掌握的效果差,正是差此环节——探究后
的整理与反思,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先进的成熟的思维与其他同学分享,有利于形成知识与技能。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作为化学教师,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