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中的共鸣是指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或美学中,多是把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相比较而论的。
艺术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显现,主要依赖于公众对它的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促进人类艺术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艺术批评是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从广义上讲,艺术批评是艺术批评家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行为、艺术理论、艺术思潮与艺术运动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1.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就是指审美或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和审美或反审美的创造活动。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见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作,并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一以此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产生的愉悦。
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一方面,艺术创作不仅生产了艺术品,同时也生产了艺术品的欣赏者。
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仅最终实现着艺术品的创造,同时欣赏者的需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为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
艺术欣赏是由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往复,逐渐深化并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
当人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触到艺术作品时,便产生了感觉。
感觉是对作品形式或艺术形象外在状况的反映,它是艺术欣赏活动的第一步。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了知觉。
知觉形象比作品中的形象更为具体和饱满,因为它渗透了欣赏者的情感与愿望等。
通过知觉形象促使欣赏者的思维活动纵横驰骋,给所欣赏的对象以更大的补充和丰富。
例如一位不懂艺术的农妇在面对齐白石所画的《虾趣》图时,会站住欣赏并赞叹:"真像啊,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 这就是农妇在欣赏的过程中,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的、留存在头脑中的虾的形象,与画面上的虾进行对比,所得出的结论,情不自禁地赞扬画家的艺术创作,自己也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是指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是指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欣赏中的共鸣是指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相通或基本一致,产生感应交流,引起一种强烈的情绪激动。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对共鸣的描述是:“这种感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作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
情感的共鸣来自两方面的移情力,一是创作者“移我情”,将自我情感移入作品;一是情感物态化的作品对于欣赏者,产生“移他情”的魅力。
所以艺术传递情感是一种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表现情感;一方面是鉴赏主体体验情感和生发情感。
摄影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情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摄影家的主观情感及鉴赏者生发的情感。
画面上表现的“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其实并不“客观凝聚着摄影家的主观情感,而鉴赏者生发的情感也只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反映形式。
所以,鉴赏主体的情感活动,归根结底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体验画面表现的情感和潜藏的情感;一是触景生情,生发的情感。
在摄影艺术鉴赏时,鉴赏主体所体验的情感与生发的情感,往往与创作主体表现的情感和鉴赏客体(作品)呈现的情感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
这种“不一致”产生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因素是指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转移性。
情感往往是多种情感的并存,各种情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
主观因素指摄影创作主体的态度和鉴赏主体的态度:鉴赏主体在体验作品的情感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对画面情感进行“再创造”。
美学家伊斯特曼举了一个例子:那些坐在船舱里读报的人们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想尽快过河,而坐在甲板上欣赏景色的人们都是对旅途的短暂感到遗憾。
对前一种人来说,过河是实际目的,对后一种人来说,浸沉于美景的欣赏,超越了他渡河的实际愿望,他获得的是一种审美经验。
共鸣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共鸣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共鸣是指观众或读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与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或体验产生共鸣或情感共振的现象。
在共鸣中,观众可以通过对
作品的感知、思考、评价和情感体验,与作品中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对话、相互交流。
共鸣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一种深层次的互动,不同的观众可能
对同一件作品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共鸣。
这种共鸣可以是观众
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情绪的共鸣,也可以是观众对作品所传递的
观点、价值观或思想的共鸣。
共鸣还可以是观众对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或人物命运的共鸣,或者是对作品中所展示的美学形式和结构的共鸣。
共鸣不仅仅是观众对作品的情感投入和体验,更是观众对作品进
行主体性参与和再创造的过程。
观众通过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将自
身的经验、情感、思考和想象融入到作品中,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和价值。
共鸣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既有个体的特点,又受到文化、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共鸣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观众来说,共鸣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从而获得愉悦、启发、思考和成长的机会。
对于艺术家来说,共鸣是他们与观众进行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他们创作和表达自我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而言之,共鸣是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共振。
通过共鸣,观众能够与作品产生深层次的联系和理解,从而获取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和意义。
同时,共鸣也是观众对作品进行个体性参与和再创造的过程,为其赋予新的价值和意义。
影视艺术的鉴赏
影视艺术的鉴赏影视艺术鉴赏——影视接受的美学•影视接受美学广义上讲所有观众为主题的社会轰动,包括一般的―看电影‖、艺术层面的影视鉴赏以及具有社会功能的影视批评。
•狭义上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观众能动地将影视作为艺术的影视艺术鉴赏行为。
•影视艺术诞生的短短百年时间里,看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最普遍、最平常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
•众所周知,电影的真正诞生就是以观众的出现为标志的。
•观众是影视艺术鉴赏的主体。
•作为影视鉴赏理论中的影视的接受美学,也就是影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又是观众伴随着复杂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审美再创造过程,它是鉴赏主体和鉴赏客体间的情感对话和精神遇合。
••影视艺术鉴赏的不同向度与不同层次•由于艺术的创作风格不同,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银(屏)幕美。
大致可分为:影屏幕上的造型美和动态美,纪实美和梦幻美,凝练美和冲淡美,人情美和哲理美四大类型。
•对于观众而言,影视艺术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
•每个读者的感觉方式与人生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当人们以各自独特的心灵去感悟艺术时,必然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
••鉴赏主体——观众的个性心理结构决定了影视鉴赏不同取向和不同层次。
•这里所说的个性心理结构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积淀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知识素养、气质秉赋、兴趣习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心理模式。
•一个人观察、欣赏事物总是带着一定情感,怀着一定情趣,并且无形中也受到了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的制约,由于情感、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不同,对事物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以及对这些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也就有了差别。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影视鉴赏的取向和层次也有很大的影响。
•影视艺术欣赏具有感受的直接性、生动性和广泛性。
•影视欣赏依据影视艺术的基本性质,又有自身的欣赏特点。
•影视艺术欣赏对象具有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欣赏的特点。
联想,是指审美活动中因感官接触到某一事物而引发联系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浅析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浅析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作者:庄荣荣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2期摘 ; 要:情感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家的认识决定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艺术是对生活能动的反映,反映的能动性来自艺术家,来自他的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但首先把生活素材熔炼成艺术形象,依靠的就是他的思想以及和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艺术创作;艺术家中图分类号:J21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6-0267-01一、情感的含义及与艺术创作的关系1.情感的含义。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的心理形式,是对外观世界的一些现象或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
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对象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
2.情感在艺术创作中产生的原因,情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强烈的健康的情感尤为重要。
情感作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由艺术的本质,和艺术认识的特性决定的。
情感是在生活中孕育出来的,艺术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为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而感动,即产生了情感。
而后,情感也就变的更加强烈,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推动着他把使他感动的现实生活反映出来。
另外,艺术家也会带着已形成的情感态度去体验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感受到的生活便更鲜明的渲染上了他的感情色色彩。
因而反过来有强化它的情感态度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艺术家的情感无论是先体验生活而产生的,还是体验生活之前就有的,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有很大的重要性。
二、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情感在创作中的表现。
在艺术创作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的心里因素就是情感。
情感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注入的艺术也就称不上艺术。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
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
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在艺术接受活动中与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为一个统一体,是在相互探索、寻找中逐渐明确、深化,最后达到完整统一的。
形式是内容的外观,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某种意味并非由内容而是由形式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道德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反过来,艺术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其次,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艺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宗教与艺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他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格调虽然与艺术表达方式相关联,但更多的涉及到作品的思想内容。
品味虽然也涉及到作品的内容,但与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有更多的联系。
艺术作品中不同品味的形成是艺术家从不同的艺术观念出发把握生活的结果。
而格调则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的总会体现。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意义:有利于直接推动个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线条、色彩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主要特征是在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
2019考研【艺术概论】艺术鉴赏经典十道论述题解析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鉴赏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是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鉴赏者在生活经历中从未直接或间接经历过艺术的相似内容时,那么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就难以接受或体会不深。
低俗趣味,是指低俗、粗糙、庸俗的审美趣味,表现在审美趋向、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艺术追求各个方面。审美主体、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创造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违背美的规律和人性本质特征的思想品格、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趣味和鉴赏能力,表现了某些人的平庸、低俗、粗陋甚至是卑劣、无耻的精神特点和低下的审美、审丑能力,乃至混淆了美丑,颠倒了美丑,低俗趣味只能给人以片面的感官刺激、感官享受,抑制了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我国电影史上,抗日战争时期的“软性电影”宣传的封建、色情等思想,这些便是低俗趣味的集合体,只能够让人变得安于享乐,骄奢淫逸。
审美娱乐功能。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艺术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从而得到了快乐和休息,当人们在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花鸟画时,聆听刘天华的二胡曲《月夜》时,从中可以感受到从容、平和、恬静和舒适,是一种纯粹而优美的人生享受,不仅描写美的事物的艺术作品能够引起人的美感,描写丑的事物的艺术作品也能引起美的感觉,现实中许多丑的事物在艺术家审美理想和高超技巧的作用下,往往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具有美感的艺术形象。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艺术作品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描述了一个直观的、丰富的、具体的感性世界。
艺术实践活动强烈地受个体生命体验和独特情感的支配。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感染人,固然有它色彩、线条、动作、姿态、旋律、节奏等形式美的因素。
但“形式和色彩的美本身并不足以成为绘画的目的”。
艺术与情感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一切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又在艺术传达的过程中把这种情感抒发出来。
由此可见,情感是与整个艺术存在同在的,甚至不可分割。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用艺术传达感情,清代画家孔衍栻说他画山水“不论大小幅,以情造境,顷刻可成。
”苏珊朗格则更加直接地指出: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创造。
所谓艺术情感,就是指创作主体在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地显示在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身上,尤其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
因为虽然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但是艺术的物态化的存在是要依赖艺术家的个体性精神劳动创造,是创作个体体悟感受生活世界的结晶。
在这个体悟感受生活中,在艺术家体验生活、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情感也经过了一个唤起、积蓄和释放的过程。
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
同样,没有情感便没有艺术。
情感体现在对生活的情感注入,艺术情感是伴随着体验生活能力、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的,在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艺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每一种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对应着特定的心理感受,都能引起或优美、或抒情、或炽烈、或豪放、或优郁等对应的心理反映和感受,能表达出个人、群体、社会或民族的特定精神,这样才能再现生活的情感表达。
“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而用艺术相互传达情感。
艺术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B. 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C. 艺术家的心理特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3. 艺术心理学中的“心理距离”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爱德华·布尔沃-李顿D. 威廉·詹姆斯答案:C4.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通常与哪种心理现象有关?A. 潜意识B. 意识流C. 认知失调D. 情绪感染答案:A5. 艺术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主要涉及到哪种心理功能?A. 感知B. 记忆C. 想象D. 情感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艺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答案:艺术心理学主要研究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机制,包括艺术家的创作动机、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及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情感体验、认知过程和审美评价等。
2. 描述艺术心理学中的“审美经验”概念。
答案:审美经验是指个体在接触艺术作品时所经历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情感反应、认知评价和价值判断等。
审美经验通常伴随着愉悦、激动、沉思等情感体验,是艺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 解释“艺术治疗”的概念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艺术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帮助个体表达情感、缓解压力、提高自我认识和社交能力。
在心理治疗中,艺术治疗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心理疾病。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艺术心理学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答案:艺术心理学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艺术家的心理特征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其次,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再次,通过艺术心理学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艺术创作能力;最后,艺术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陕西省宝鸡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的审美思想。
A.杜甫B.杜牧C.李白D.李贺2.《未来世界》、《超人》是()国的影片。
A.美B.英C.法D.中3.《历代帝王图》是我国_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明D.元4.《最后的晚餐》取材于()A.《圣经》B.《古兰经》C.古希腊神话D.古罗马神话5.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熔于一炉的《格尔尼卡》的作者是( )A.毕加索B.伦勃朗C.米勒D.委拉斯贵支6.下列是波德莱尔“象征主义”代表作的是()。
A.《恶之花》B.《巴黎的忧郁》C.《哲学的艺术》D.《1859年的沙龙》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是我国()时期的乐器。
A.周B.春秋C.战国D.秦8.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是()。
A.《女贵族莫洛卓娃》B.《伏尔加河纤夫》C.《梅杜萨之筏》D.《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9. 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关于___________的理论。
()A.艺术发生B.艺术创作C.艺术欣赏D.艺术批评10. “三一律”是欧洲__________戏剧的创作法则。
()A.文艺复兴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11. 《胡笳十八拍》是__________代的作品。
()A.秦B.元C.唐D.汉12.《等待戈多》的创作属于()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D.荒诞派13.中国电影诞生于()A.1895年B.1899年C.1901年D.1905年14.“草圣”是指唐代书法家______。
A.A.怀素B.张旭C.米芾D.蔡襄15. 著名作曲家刘天华《汉宫秋月》是_____曲。
A.古琴B.板胡C.丝竹D.二胡16. 喜剧《钦差大臣》是______的作品。
()A.果戈B.莫里哀C.博马舍D.雨果17.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主要来源于()。
艺术概论考试范围
黑格尔 绝对理念
中国 刘勰 《文心雕龙》中认为“道”是文的本源
朱熹 “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
2 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创作是人纯粹的主观意识活动,而与外界客观世界毫无关系。
a 视觉形象——指有人的眼睛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艺术形象(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直观性,生动性,再现性,创造性
b 听觉形象——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构成材料都是时间性的)——朦胧性,多义性,抽象性,空灵性
c 音乐形象——它通过音响在时间上的流动,再通过乐音有规律的变化和组合,最终构成使欣赏者的听觉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不确定性,多义性,象征性,朦胧性
特征:含蓄性,模糊性,多义性
第九章 艺术鉴赏
一 定义:既是以艺术作品为主要对象的审美接受活动,又是一种更具有特殊意义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二 艺术鉴赏的过程:
(一)艺术鉴赏的发生——审美直觉
(二)艺术欣赏的发展——审美体验
(三)艺术鉴赏的高潮——审美升华
三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 审美意义上的“喜爱”
游戏说:席勒,斯宾塞
表现说:雪莱,列夫托尔斯泰
巫术说:爱德华泰勒,萨洛蒙纳赫
劳动说:恩格斯,马克思,毕歇尔,希尔恩,格罗塞
二 在相机上
三 艺术发生学的研究途径
1 人类文化考古实证研究
人类考古学界提供的大量确凿可信的实证材料,为艺术发生学的研究奠定了一个比较客观也比较科学的历史基础。
中篇 第五章 艺术门类
一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1 空间艺术(绘画 雕塑)
2 时间艺术(音乐 文学)
文学作品中艺术共鸣的例子
文学作品中艺术共鸣的例子共鸣原为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是艺术鉴赏高潮阶段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的是鉴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与鉴赏客体(作品)之间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应、融会相通,产生大致相仿的情感。
这时,鉴赏者的主观世界由于充分感受和领悟而与艺术作品的艺术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并以艺术作品为中介而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鉴赏主体在鉴赏艺术作品时,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以及艺术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有时甚至达到主客体融合为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这一般在鉴赏主体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处境、思想情感、人生遭遇十分相似的情况下才有。
例如《红楼梦》第22回描写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时,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忘情地步,因为《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被幽禁在深闺内院,青春虚度的爱情苦闷,同林黛玉的地位、处境都十分相似,林黛玉由此产生“仿同”心理。
艺术鉴赏中的另一种“共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在某些方面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
这种共鸣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强烈的程度远不如前者,但范围极广,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
例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几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受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的共同喜爱。
这类共鸣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
从鉴赏的客体上看,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形象生动真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鉴赏的主体上看,欣赏者的“期待视野”中往往蕴含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与情感体验,即鉴赏对象的某一方面因素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同欣赏者在思想情感上能够沟通呼应。
比如赞美自然风光、祖国河山,歌颂忠贞爱情、诚挚友谊,反映思乡、思亲等人之常情的作品,往往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感染力。
此外,一些表现人生哲理、揭示生活真谛,富于真理性、启示性的作品,也常能跨越时空界限,激起世世代代人们的思索回味。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文艺心理学200601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文艺心理学》200601考试考前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1)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1)✧判断题复习指导 (1)✧填空题复习指导 (2)✧名词解释题复习指导 (3)✧简答题复习指导 (5)✧论述题复习指导 (8)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一、考核形式:闭卷。
二、考试时间:2小时。
三、试卷结构:《文艺心理学》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填空题共有20个空格,每空1分,共20分;是非判断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满分为10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判断题复习指导一、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要求认真阅读题目,仔细辨析题干的真实含义,然后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能否选择正确,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要答好这一题型,应注意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第二章:掌握司马迁提出的"不平则鸣"的观点。
第三章:掌握黑格尔对想象的理解;掌握记忆的概念。
第四章:掌握动机的概念。
第五章:理解"文本"和"本文";掌握张力的概念;掌握黑格尔对象征的理解。
第六章:理解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掌握审美感知的概念。
第七章:掌握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提出的"心理场"的概念的具体情况;掌握文艺欣赏过程中的误读现象。
第八章:掌握间离效果的概念;能正确辨别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文艺作品中的运用。
第九章:掌握马斯洛对于人的种种需要理论。
三、练习题1.作品在其诞生之初,就是指向特定的读者的。
2.黑格尔把想象视为艺术家天才大小的主要标志,认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
艺术概论复习要点
艺术概论—复习要点艺术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要求:言简意赅,信息准确。
80字左右)1、摹仿说: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摹仿,是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说法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持这一观点。
这一学说指出了自然和现实是艺术表现的源泉,有合理的一面。
但是,摹仿说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其一,摹仿说终究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段,而非出发点或动机;其二,摹仿说忽略了人类社会实践的独立意义;其三,摹仿说过分强调艺术中的再现性因素而对表现性和创造性等因素有所忽略。
(P18)2、游戏说:这一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冲动。
它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经19世纪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等人发展,因此也被称为“席勒—斯宾塞说”。
艺术游戏说试图从生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提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艺术起源的某些必要条件,对于研究艺术本质和艺术创造动因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游戏说的弱点也正在于过于强调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艺术起源的动因,往往容易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
(P15)3、艺术丑:艺术丑是艺术美的重要类型,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
艺术丑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中的反映。
由于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美与丑也可以互相转化。
自然丑、生活丑经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愉悦之感。
当它转化为艺术之后它的背后就隐藏着艺术家对美的歌颂与揭示。
艺术丑包含着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批判。
抑恶扬善是艺术美的道德准则,揭示生活中的丑恶,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塑造艺术丑。
(P119)4、形式美:形式美是艺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的重要审美特性之一,它不仅存在于艺术中,而且还存在自然与社会生活中。
形式美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指具有色、形、声等外在感性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这些自然属性之间的组合规律,具有朦胧的社会内容,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情感活动。
美学1-4
.崇高的文化内涵,是希伯来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
神是崇高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
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
到了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时期,“崇高”的文化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的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
诗和音乐(歌德的《浮士德》,贝多芬的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成为了崇高的新的感性显现。
崇高的意象世界核心意蕴是追求无限,而崇高的“形式语言”的灵魂则是“空间意识”,是一种宏伟深远的空间感。
这中空间感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感,是对于命运、时间、生命的内在体验。
黑格尔:“神是崇高的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朗吉弩斯:第一次把崇高作为审美概念来使用。
伯内特:近代比较早继续对崇高进行研究(没有使用崇高一词,而是说“伟大的自然对象”)博克:第一次把崇高作为与优美对立的审美范畴进行研究(崇高特征:形式上看“大,凹凸不平,变化突然,朦胧,坚实笨重”;心理上看:“以痛苦为基础,令人恐怖,涉及‘自我保存’的欲念。
)康德:把崇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形式无规律、无限制,具体表现为体积和数量无限大(数量的崇高),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力的崇高))在审美类型中,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
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状态。
客体企图以巨大的气势和力量压倒主体,主体在严峻冲突中更加激发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之抗争,最终战胜与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比在优美事物中更加充分的显现。
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
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正是在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生的冲突斗争中,以及表现这些冲突斗争的艺术作品中,人类的崇高美得到了展现。
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
阐述艺术鉴赏中的共鸣现象
阐述艺术鉴赏中的共鸣现象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唤起共鸣。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共鸣是指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振和亲近感。
共鸣现象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观众与作品产生深层次的联系,使作品更加有力地传达出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作品的共鸣通常是由于观众与作品之间存在某种共同的经历、情感或价值观念。
当观众在欣赏一幅画作、一部电影或一首音乐时,如果作品中的情感与观众的内心世界产生共振,触动到了观众的情感神经,那么就会产生共鸣。
共鸣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作品产生一种默契的心灵对话。
在艺术鉴赏中,共鸣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观众个体的经历、情感和价值观念对共鸣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这些经历和情感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当作品中的情感与观众的经历和情感相契合时,就容易产生共鸣。
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对共鸣的产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如绘画、音乐、电影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这些手法和方式能够通过感官的刺激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情感和心灵。
例如,一幅画作中的明暗对比、色彩运用和构图方式,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一首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
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也是观众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
作品的主题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是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的桥梁。
当作品的主题与观众的价值观念相契合时,就会产生共鸣。
例如,一部关于家庭温情的电影,能够引起观众对家庭情感的共鸣;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画作,能够唤起观众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共鸣现象在艺术鉴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共鸣可以增加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当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时,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
其次,共鸣可以增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连接。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1.浮雕:浮雕是指在平板上雕出突出的主题形象,一般带有背景.根据表面凸起的厚度,又可以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
浮雕一般用来作为建筑装饰,在表现宏大场面上比圆雕自由。
2.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
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3.艺术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发展)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
它是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4.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一,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一致。
第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促进社会文化建设.5.艺术鉴赏:所谓艺术鉴赏,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特定的审美感官,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领会其中的审美意蕴。
是人们对艺术作品带着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来进行观赏,艺术欣赏乃是人们对艺术作品带有一种肯定赞誉的态度来观赏。
是一种专门训练的特殊能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需要有主动参与的良好心态。
6.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灵感:灵感属于艺术的、神秘的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也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就是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对久思不得其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或环境的触发而在无意识中产生的一种顿悟或理解。
8.蒙太奇:影视艺术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在于它特殊的表现手法—蒙太奇。
“蒙太奇”原是一个建筑学术语,法语原意为组装、配合,本意是将各个单个的材料根据总体设计思想,分别加以处理、装配,使之发挥更大的效果。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是文学与读者沟通的一种有力方式。
它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与作品内在表达相一致的感知与体验。
这种共鸣现象通过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映射,让读者能够对故事里所描述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共鸣现象有多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心理共鸣。
许多文学作品在描述人类情感时具有普遍性,这让许多读者感到自己的心灵也被描绘了出来,产生共鸣反应。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因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而“自我安慰”,这种情绪是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过的心理感受,因此读者可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找到内心情感的共鸣,与故事中的人物发生情感契合。
另外一个方面是文化共鸣。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式,更是文化的载体。
作者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思想经验塑造出了一幅幅关于社会和人民的形象,这些形象在文化传统中沉淀了千年,共鸣反应是读者对文化形象的一种确认。
以《红楼梦》为例,小说中将儒家道统中的传统义理和人伦关系融入到了作品中,形成了一个浩瀚的文化世界和生动的文化人物形象,读者在接受这种文化时不仅仅是读故事,更是体验文化,对文化世界的感知与确认。
最后是思想共鸣。
有些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更是为了传达社会责任与精神追求的文化建设,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来激发读者的思想共鸣。
例如,《1984》的反乌托邦思想通过多层次的文本搭建,让读者感受到极权主义所带来的无望与窒息,这种批判性的思想共鸣不仅让读者对作品中的社会现实有更深入的思考,而且对现实社会也有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是文学艺术与读者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
它能够让读者与作品相协调,产生心理、文化、思想意义上的共鸣反应,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核,也能带动其自身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认知。
因此,在文学欣赏中建立并发现这种共鸣,是极具指导意义的一种文化探索和自我修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是指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相通或基本一致,产生感应交流,引起一种强烈的情绪激动。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对共鸣的描述是:“这种感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作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
情感的共鸣来自两方面的移情力,一是创作者“移我情”,将自我情感移入作品;一是情感物态化的作品对于欣赏者,产生“移他情”的魅力。
所以艺术传递情感是一种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表现情感;一方面是鉴赏主体体验情感和生发情感。
摄影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情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摄影家的主观情感及鉴赏者生发的情感。
画面上表现的“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其实并不“客观凝聚着摄影家的主观情感,而鉴赏者生发的情感也只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反映形式。
所以,鉴赏主体的情感活动,归根结底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体验画面表现的情感和潜藏的情感;一是触景生情,生发的情感。
在摄影艺术鉴赏时,鉴赏主体所体验的情感与生发的情感,往往与创作主体表现的情感和鉴赏客体(作品)呈现的情感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
这种“不一致”产生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因素是指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转移性。
情感往往是多种情感的并存,各种情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
主观因素指摄影创作主体的态度和鉴赏主体的态度:鉴赏主体在体验作品的情感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对画面情感进行“再创造”。
美学家伊斯特曼举了一个例子:那些坐在船舱里读报的人们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想尽快过河,而坐在甲板上欣赏景色的人们都是对旅途的短暂感到遗憾。
对前一种人来说,过河是实际目的,对后一种人来说,浸沉于美景的欣赏,超越了他渡河的实际愿望,他获得的是一种审美经验。
如此看来,产生情感共鸣主要看与主体的情感态度。
“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而用艺术相互传达情感。
”作品中的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是贯穿摄影艺术中最不可或缺的灵魂。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
情感共鸣是指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悲欢与共、思想感情的交流感应。
艺术作品的欣赏是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如美术、音乐、诗歌等)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还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方面的感受与情感活动。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一般来说欣赏分为三个阶段:
一、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
在这一阶段时,欣赏者对艺术作品产生精神需求,是进行审美的心理动因,也是进入审美的初始状态。
在这一阶段内,人们在意识上对审美对象产生兴趣,并高度集中,表现为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凝神观照。
二、审美感知与审美情感。
对艺术作品的色彩、线条、形体、构图、动态等发生感性的、自然的直接关系。
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反映直接作用于欣赏者视觉的对象特征总和,通过视觉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不同刺激,在人的情感中激起类似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力的样式,从而使人感受到悲哀、欢快等各种情感。
这种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整体把握,这种力的式样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之为“异质同构” 现象。
在审美感知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美都能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在人们心目中激起共鸣,使人的各种心理要素:思维、记忆、想象等都活跃起来达到一种兴奋状态,产生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
美术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
(自己举个例子)如万里长城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菲尔画的《圣母像》激起人们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古希腊雕像《拉奥孔》使人观后有痛苦的体验。
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操,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
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
三、审美理解与审美想象。
审美理解与审美想象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味、内容、技巧、象征意义等,只有直觉是不够的,要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才可能深刻地感知作品,整体地把握作品,与之产生共鸣。
艺术鉴赏中的情感共鸣就是欣赏艺术作品时被激发出来的、与作品或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来的情感相近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欣赏者的情绪或情感随着作品情感基调的变化或作品中艺术形象情感的变化而起伏变化,同悲同喜,甚至同哭同笑。
例如在欣赏杜甫的诗歌《兵车行》时,读到“耶娘妻子
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种凄惨的送别景象时,我们会产生深深的同情;而读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时,我们会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产生深深的痛恨;读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我们会体验到倾诉者内心的悲愤、无奈。
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必须具有感染力,能以某种情绪或精神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精神活动,如思考、批判等。
看到著名的雕塑作品《大卫》,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充溢田地的阳刚之美;面对著名的油画《父亲》,我们会为他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深深打动,听到激越铿锵的《命运》,我们会涌动起一股豪迈的激情,听到凄恻动人的《二泉映月》时,我们会潸然落泪。
情感共鸣的产生除了来自于艺术作品的激发以外,也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体验。
那些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人是很难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产生共鸣的。
有一颗善感的心,有一种悲悯的情怀,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才能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编辑本段定义
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两个人活着一个群体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上产生了一种灵魂上的和精神的无限延展和沟通。
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基本一致,达到配合默契的交往。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
他把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提出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也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感情。
它为塞尚以来的后期印象派,以及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以马帝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等现代派艺术的出现作了极力的辩护。
它对现代艺术,甚至当代艺术的理论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
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已成为流行的口头禅,以导致西方一度泛滥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
一
贝尔的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假说之上的。
其一是对艺术品的定义,“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
而把能唤起这种特殊感情的物品称之为艺术品”也就是说,不能唤起这种特殊感情的物品,我们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即使这件作品很好看,技巧很高,或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那么什么是“特殊感情”呢?贝尔是这样回答的,“大凡敏感力很强的人都会同意,由艺术品唤起的特殊感情是存在的。
我的意思当然不是指一切艺术品均唤起同一种感情。
相反,每一件艺术品唤起的审美感情都是独特的。
尽管如此,所有的人从艺术品中感受的感情都是属于同一类的。
……而且,各类视觉艺术品,如绘画、建筑、陶瓷、雕刻以及纺织品等,都能唤起这种感情,这种感情就叫审美感情。
”"“激起这种审美感情的,只能是由作品的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成的关系或形式。
这种审美的感人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贝尔认为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的基本性质,它是一切审美对象中普遍的而又特有的性质。
为何这种形式即是一切审美对象中普遍的而又特有的?贝尔用了一个自圆其说的说法———“我唯一的依据就是这种特殊感动的亲身体验。
”$好的批评家会使我看到一幅画中最初没有感情而被我忽略了的东西,直至我获得了审美的感情承认它是一件艺术品。
也就是说批评家只有通过影响我的审美经验才能影响我的审美理论,一切审美方式必须建立在个人的审美经验上,他强调了审美的主观性,并且把这种个人的主观性统一于“有意味的形式”中。
为了说明这种“形式”和“意味”的纯粹性和不寻常性,贝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有意味的形式”完全不同于再现现实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不是一般人心中的美;“有意味的形式”不同于现象的实在,而是同“物自体”或“终极的实在”有关。
贝尔认为,之所以说艺术的本质是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因为只有这种纯粹的形式关系,才能唤起审美感情,而再现、记述事实、描述故事情节等等,不能唤起审美感情,反而会影响它和干扰它。
因为再现成分出现,只能引导观赏者作一些无关的联想,“从超凡脱世的审美境界回到尘世,从审美感情回到日常感情”“我们都清楚,有些画虽
使我们发生兴趣,激起我们的爱慕之心,但却没有艺术的感染力。
此类画均属于我们所说的‘叙述性绘画’之类。
它们的形式并不在于唤起一种审美感情,而是一种暗示日常感情,传达信息的手段。
具有心理、历史方面价值的画像,摄影作品,连环画以及花样繁多的插图均属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