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圆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3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3

R
0
]
y P R {1 cos[( LP LS 2) 180 R]}
基本形单曲线回旋线要素计算
(二)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基本型单曲线 3、加密桩点坐标计算: (1)缓和曲线段内坐标计算: 切线支距法:
LP x LP 2 40 R 2 LS
L y P 6 RLS
2.4 道路平面设计方法
三、平面设计一般规定与基本步骤
道路平面布置设计的步骤:
(1)根据道路的技术等级,根据《标准》JTG B01-2003和《规范》 JTG D20-2006查出设计速度、最小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直线 段的最大最小长度等主要技术标准的规定值
(2)根据地形、地物条件确定控制因素
(三)复曲线设计:
3、卵形复曲线:
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曲线
(三)复曲线设计:
3、卵形复曲线:
①复中设置缓和曲线的特点: 缓和曲线段两端点的 曲率半径分别与相应 圆的圆曲线半径一致
曲线定位桩点计算
FZ
较小半径圆曲线相对 于大半径圆曲线内移 一段距离
即复曲线中间缓和曲 线段被原公切点中分 缓和曲线段中点(FZ 点)通过内移距离(内 移值之差PF)的中心

Eh B
切线支距法: x q R sin
Lh
y P R (1 cos )
LP LS 180 [
LS 90 LS 0 (弧度) (度) 2R R
θ

LP LS / 2180
R
x q R sin[( LP LS 2) 180 R]
Eh ( R P) sec R(m) 2
Lh ( 2 0 )

圆曲线元素计算和主点里程公式

圆曲线元素计算和主点里程公式

一、概述圆曲线是道路、铁路等工程中常见的曲线形式,其设计和计算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圆曲线中,曲线元素的计算是一项关键工作,而主点里程公式则是计算圆曲线主点里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圆曲线元素计算和主点里程公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圆曲线元素计算圆曲线的设计和建设需要对其曲率、切线角等曲线元素进行精确的计算。

曲线元素的计算是通过复杂的数学方法和公式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曲率半径的计算圆曲线的曲率半径是曲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曲线的弯曲程度。

曲率半径的计算是通过测量曲线的实际弧长以及曲线的夹角来完成的,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来求解。

2. 切线角的计算在圆曲线的设计中,切线角是一个重要的参量,它可以影响车辆或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切线角的计算是通过测量曲线的实际弧长和曲线的曲率半径来完成的,具体的计算方法同样是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来求解。

3. 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常常需要知道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施工。

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是通过数学方法和几何原理进行的,其中涉及到参数方程、极坐标等数学概念和公式。

三、主点里程公式主点里程是指在道路或铁路设计中,与特定主要参考点(如桥梁、隧道等)相对应的里程值。

在圆曲线设计中,计算主点里程是确保设计和施工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主点里程的计算可以通过主点里程公式来完成,其具体表达式如下:主点里程 = 基准点里程 + 曲线长度 * (1 + (曲线长度 / 2 * 曲线半径)) / 2在这个公式中,基准点里程是从起始点到基准点的里程值,曲线长度是圆弧的长度,曲线半径是圆曲线的曲率半径。

四、总结圆曲线元素计算和主点里程公式是圆曲线设计中两个重要的计算方法。

通过精确的曲线元素计算和主点里程计算,可以确保圆曲线设计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需要注意这些计算方法的细节和技巧,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道路工程》讲义第一篇第4章-道路线形设计(第1部分)

《道路工程》讲义第一篇第4章-道路线形设计(第1部分)
➢ (2)方向盘匀速转动,转动角速度为(rad/s)。
▪ 汽车从直线开始,行驶了时间t(s)后,行驶的距离为l
(m),当方向盘转动角度 时,前轮相应转动角度为。 则 = K
= K
➢式中 ——在t时间后方向盘转动
φ
的角度
因为 = t
▪ 所以,汽车前轮的转向角为
L0
L0
▪ = kωt (rad)
直线
曲线
曲线——圆曲线
曲线——缓和曲线
一、圆曲线
(一)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 1.离心力
在圆曲线上行驶的汽车,可以看成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如果处于双面横坡的外侧,汽车很有 可能因离心力的作用,沿圆曲线的切线方向滑出行车道。
圆心o
C G
C G
一、圆曲线
(一)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 1.离心力
1.缓和曲线的概念
设缓和曲线的情况
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不同的两个圆 曲线之间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线形。
2.缓和曲线的作用
(1)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利用缓和曲线使曲率逐渐变化, 以适应汽车作转向行驶的轨迹。
(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
(由 0 变化到 v2 R)力,。不致产生较大的侧向冲击
道路工程
第4章 道路线形设计
§4-1 道路平面线形
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应重点掌握:路线平面、圆 曲线最小半径的概念及圆曲线最小半径的选用、 缓和曲线的定义、作用及其长度、要素与主点桩 号计算。了解横向力系数μ值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
• 重点:圆曲线三个最小半径的概念、圆曲线最 小半径的选用原则;圆曲线半径的表达式;缓 和曲线的定义、作用及其长度计算、要素与主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顶岗实习报告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实习时间: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17日 工程项目名称: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WRDX-3实习报告内容:经过实习的一段时间发现道路测量与建筑测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道路测量主要就是曲线上放样,而建筑测量中为直线直角放样。

因此道路测量人员必须掌握曲线放样的内容。

而曲线放样的内容主要就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交点放样法和偏角法下面就是我在这一段时间内学习到的关于曲线放样的基本内容。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 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 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 1、 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1、偏角法
(A)短弦偏角法 无全站仪时,用经 纬仪配合钢尺测设, 适合于测设场地起 伏不大。
特点: 测点误差积 累。
偏角法测设圆 曲线是以曲线 起点ZY或终点 YZ作为测站, 计δ算出测站至 曲线上任一细 部点i的弦线与 切线的夹角
(弦切角,也 称偏角)和弦 线Ci。据此确定 点的位置。
O
R
QZ
例题:已知交点的桩号为K3+182.76,测得转折角α =25°48′10″ 设计圆曲线半径R=300m。JD,ZD1和ZD2坐标如图。
求:曲线主点和细部点的坐标。
解:由图中数据计算出两条切线及点至点的方位角分别为 计算出主点、圆曲线细部点的坐标列于下表
测设曲线上整桩和加桩称为圆曲线详细最常用的方法有偏角法偏角法又有短弦偏角法和长弦偏角法切线支最常用的方法有偏角法偏角法又有短弦偏角法和长弦偏角法切线支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等
平面圆曲线的测设
任务一:偏角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任务二:极坐标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任务三:切线支距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2R sin i或展开为 ci
li

li3 24 R2

宜以QZ 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
平面圆曲线的测设
任务一:偏角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任务二:极坐标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任务三:切线支距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任务二:切线支距法测设平面单圆曲线
切线支距法(也称直角坐标法) 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 独立坐标系的原点,切线指向JD 方向为X轴,通过原点的方向为Y 轴,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计算 出曲线细部点Pi在该独立坐标系 中的坐标(Xi,Yi)进行测设。 一、计算测设数据
后进行详细测设,即再依据 主点测设曲线上每隔一定距 离的里程桩,详细标定曲线 位置。

(整理)(老师给的)公路勘测设计计算题_答案_(精)

(整理)(老师给的)公路勘测设计计算题_答案_(精)

第二章 平面设计注:无解题步骤,不给分!1.若二级公路的设计车速取V =80h km /,13.0max =μ、08.0max =b i ;一般情况下取06.0=μ、07.0=b i ,试计算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50m 的整数倍)。

解: R 极限=250m②R 一般=400m2.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V =120h km /,路拱横坡度为2%,若横向力系数采用0.04。

试计算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取500m 的整数倍)。

解: R 不设=5500m3.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 ),有一处弯道半径R =300m ,试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10m 的整数倍)。

解: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70m 。

4.某新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 取120m ,偏角423229'''=α,若该平曲线需设置缓和曲线,其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多长?解: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61.44m 。

5.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 为400m ,缓和曲线长为80m ,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m 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

解:①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m 点坐标: x=39.998 y=0.333②缓和曲线终点坐标: x=79.92 y=2.665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JD8: K3+425.982=8ZH K3+311.099 =8HY K3+346.099 =8YH K3+492.155 =8HZ K3+527.155JD9:K4+135.169=K4+047.4369YZ =K4+221.135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圆曲线测设

圆曲线测设
首先要按公式计算出每一测点的偏角和该 测点至曲线起点或终点的弦长,列表在表 中增加弦长一栏),然后在曲线起点或终 点安置全站仪,照准交点JD,配置水平角 读数为 ,即可根据每一测点偏角和弦长定 出所有测点。
偏 角(°′″)
正拨
反拨
0 00 00
360 00 00
0 23 25
359 36 35
0 57 48
359 02 12
1 32 10
358 27 50
2 06 33
357 53 27
2 40 56
357 19 04
3 15 18
356 44 32
3 49 41
356 10 19
4 24 04
355 35 56
(2)偏角法
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是以
曲线起点ZY或曲线终点
YZ为测站,计算出测站
至曲线上任一点弦线与
切线的夹角(弦切角,
也称偏角)和弦长C,据
此确定点位。 1)计算公式:
偏角:
l 180
2 2R π
弦长:

C 2R sin 2
2R sin
弧弦差:
l
C
l3 24R 2
4、主点放样
(1)用盘左位后视直线上的转点(ZD), 固定水平制动螺旋,沿视线方向定线,并 用钢尺量出切线长初步定出曲线起点 (ZY),钉下木桩,用铅笔标记点位,并 返测该段距离,当相对误差小于1/2000时, 取两次丈量结果的平均值准确定出ZY点。
(2)用望远镜瞄准另一切线的转点,固定水 平制动螺旋,按上法定出曲线终点(YZ) (打ZY或YZ点桩,用盘左、盘右其中一个盘 位即可)。
(3)把望远镜从切线方向转(180-α )/2 的角值,定出方向线(分角线),从交点沿 分角线方向量出外矢距E0,初步得曲中点 (QZ),(定下木桩,用铅笔定出点位)再 用另一盘位瞄准切线方向,转(180-α )/ 2角再定出分角线又得一曲中点位置,取正、 倒镜分中位置钉下小钉作为曲中点QZ。

线路中桩坐标计算

线路中桩坐标计算

中桩坐标的计算一、测量坐标系统(一)大地坐标系统在大地坐标系中,地面点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位置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来表示,地面点的大地坐标是根据大地测量数据由大地坐标原点推算而得,我国大地坐标原点位于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境内,在西安市以北约40Km 处。

(二)高斯3°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我国从1952年开始采用高斯投影系统,以高斯投影的方法建立了高斯直角坐标系统。

地面点的高斯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可以相互转换。

高速公路的勘测设计和施工放样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进行的。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测量范围较小、三级和三级以下公路、独立桥梁隧道及其它构造物,可以把该测区的球面当作平面看待进行直接投影,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二、中桩坐标计算(一)计算导线点的坐标1.方位角的确定:tg β=XY ∆∆ 方位角 : Ai =β (第一象限)Ai =180 °-β (第二象限)Ai =180° + β (第三象限)Ai =360° -β (第四象限)图 2—18 路线的方位角计算2.坐标计算:X i+1 = X i + D CosAiY i+1 = Yi + D SinAi (D :两导线点间的水平距离)(二)计算中桩坐标1.未设缓和曲线的单圆曲线坐标计算(1)圆曲线起、终点坐标计算JDi 的坐标为(X JDi 、Y JDi ),交点前后直线边的方位角分别为A i -1、A i ,圆曲线的半径为R ,平曲线切线长为T i .,曲线起、终点的坐标可用下式计算:圆曲线起点的坐标: X ZYi = X JDi -T i CosA i -1 Y ZYi = Y JDi -T i SinA i -1圆曲线终点的坐标: X YZi = X Jdi + T i CosA i Y YZi = Y Jdi + T i SinA i图 2—19 中桩坐标计算示意图(2)圆曲线任意点坐标计算ZY ~ QZ 段(YZ ~QZ 段)的坐标计算以曲线起点ZY (曲线终点YZ 点)为坐标原点,切线为X ′轴,法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 ′= R Sin(π180'R l ) Y ′= R -R Cos (π180'R l ) 式中: l ′———圆曲线上任意点至 ZY (YZ )点的弧长;ZY ~QZ 段的各点的坐标: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以ZY 为坐标原点圆曲线段内各加桩X ′、Y ′ 的值,则ZY ~QZ 段的各点的坐标和方位角为:X = X ZYi - X ′ CosA i -1 – ζY ′sin A i -1Y = Y ZYi + X ′ SinA i -1 +ζY ′cos A i -1YZ ~QZ 段的各点的坐标: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以YZ 为坐标原点圆曲线段内各加桩X ′、Y ′ 的值,则ZY ~QZ 段的各点的坐标为:X= X YZi - X ′ CosA i –ζY ′Sin A iY= Y YZi - X ′ SinA i +ζY ′Cos A i式中:ζ — 路线转向,右转角时ζ=1,左转角时ζ= -1,以下各式同。

平曲线认识

平曲线认识

第三讲公路平面坐标计算1、平曲线认识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工程结构物,它的中线是一个空间曲线,叫路线,其在水平面的投影就是平面线形。

道路平面线形由于受到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而改变方向。

在路线平面方向的转折处为满足行车要求,需要用适当的曲线把前、后直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①圆曲线要素主点桩号计算:ZY点里程=JD点里程-TQZ点里程=ZY点里程+L/2 YZ点里程=ZY点里程+LJD里程=QZ里程+D/2(校核)②缓和曲线要素切线长: 外距:曲线长:()s s 18022180l aR l a R L h +=+-=πβπ切线加长:q =/2-3/(240R2)圆曲线相对切线内移量:p = 2/(24R)切曲差 Dh = 2T -Lh上式中:α 为线路转向角;β0为缓和曲线角; 其中q 、p 、β0缓和曲线参数。

ZH 桩号 = JD 桩号-T HY 桩号 = ZH 桩号+QZ 桩号 = HY 桩号+L/2YH 桩号 = QZ 桩号+L/2 = HY 桩号+L = ZH 桩号++LHZ 桩号 = YH 桩号+= ZH 桩号+LhJD 桩号 = ZY 桩号-Th +Dh (检核)m)2)((q tgp R T ++=α)(m 2sec)(R p R E -+=αLs Ls Ls Ls Ls Ls注意:上面计算需要大家掌握主点桩号计算,五大主点:ZH、HY、QZ、YH、HZ,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点例如起点QD、终点ZD、公切点GQ。

可以判断下图即可。

重点知识必须掌握(线元法基础):直线:曲率为0,起终点半径无穷大。

圆曲线: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半径为固定值。

缓和曲线: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两个不同半径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指从直线上半径无穷大到圆曲线的定值之间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过渡段),我国公路缓和曲线的形式采用回旋线。

(曲率为半径的倒数)A1,A2——缓和曲线参数R——圆曲线半径Ls1,Ls2——缓和曲线长度一段完整缓和曲线满足公式:A²=R x Ls1,A²=R x Ls2入缓和曲线:从ZH点到HY点,A固定不变,随着Ls1的增大,半径从∞减小到R出缓和曲线:从YH点到HZ点,A固定不变,随着Ls2的减小,半径从R增大到∞如果A²≠R x Ls,那么这段缓和曲线是不完整的,叫做不完整缓和曲线。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前言《礼记》有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

在提笔撰写我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时候,我也在向我的大学生活做最后的告别仪式。

我不清楚过去的一切留给现在的我一些什么,也无从知晓未来将赋予我什么,但只要流泪流汗,拼过闯过,人生才会少些遗憾!非常幸运能够加入水利工程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刻,我仿佛感受到水利行业对我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水利是一项以除害兴利、趋利避害,协调人与水、人与大自然关系的高尚事业。

水利工作,既要防止水对人的侵害,更要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要化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又要善待自然、善待江河、善待水,促进人水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使命,更让我用课堂中的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来。

特别是这两个月来的毕业设计,我越发感觉到学会学精测量基础知识对于我贡献水利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我越发不愿放弃不多的大学时光,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本学期的毕业设计,为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我又怎能放弃?刚刚从老师那里得到毕业设计的题目和任务时,我的心里真的没底。

作为毕业设计的主体工作,我们主要运用电子水准仪对某幢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与计算,布设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用全站仪进行了中心多边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并用条件平差原理进行平差,通过控制点的放样来计算土的挖方量,还有圆曲线的计算与测设。

而我研究的毕业课题是圆曲线测设。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特别快,几乎每天扛着仪器,奔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活亦很有节奏。

今天我提笔写毕业论文,我的毕业设计也接近尾声。

不管成果如何,毕竟心里不再是没底了,挑着两个多月的辛苦换来的数据和成果,并不断的完善他们,心里感觉踏实多了。

在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中要感谢水利系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测量仪器,还有各指导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摘要:在公路、铁路的路线圆曲线测设中,一般是在测设出曲线各主点后,随之在直圆点或圆直点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

曲线要素及逐桩坐标计算

曲线要素及逐桩坐标计算

T R tan 2600.00* tan 282636.4 658.950(m)
2
2
L R 2600.000 282636.4 1290.722(m)
180
180
E Rsec 1 2600.000 sec 282636.4 1 82.203 (m)
JD
K75+962.838
-)T
658.950
ZY
K75+303.888
+)L
1290.722
YZ -)L/2
K76+594.610 1290.722/2
QZ +)D/2
K75+949.249 27.178/2 (校核)
JD
K75+962.838 (计算无误)
三、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计算
一、缓和曲线
2

2

D 2T L 2 658.9501290.722 27.178(m)
二、圆曲线计算
二、圆曲线主点计算
例 已知某交点的里程为K75+962.838,测得转
角 右 282636.4 ,拟定圆曲线半径R=2600.000m,求圆 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桩里程。
解:②计算主点桩里程
JD里程 QZ里程 D(校2正值)(校核)
注意:YZ=JD+T-D
二、圆曲线计算
二、圆曲线主点计算
例 已知某交点的里程为K75+962.838,测得转
角 右 282636.4 ,圆曲线半径R=2600.000m,求圆曲线 测设元素及主点桩里程。
解:①计算圆曲线测设元素
0

道路线路勘测设计

道路线路勘测设计

所以,T=59.93 m, E=4.27 m, L=118.71 m。

=200.53-20×6%=199.33(m)(3)(1)计算圆曲线要素。

��由已知条件可知:T=R・ =54.21(m)L= =105.82(m)E=R( )=31.75(m)J=2T-L=2×54.20-105.82=2.58(m)(2)计算曲线主点桩号。

��JD K0+670-T 54.20ZY K0+615.80+L 105.82YZ K0+721.62-L/2 52.91QZ K0+668.71 +J/ 1.29JD K0+6706、某公路相邻两坡段纵坡分别为i1=-5.6%,i2= 3.8%,变坡点里程桩号为K24+880,变ω=i2-i1=0.038+0.056=0.094,该竖曲线为凹形竖曲线。

曲线长L=Rω=1000×0.094=94(m)切线长T=L/2=94/2=47(m)外距(m)(2)计算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K24+880)-47=K24+833竖曲线起点高程=变坡点高+T×i1=1 956.12+2.63=1 958.75(m)桩号K24+850处:横距x1=(K24+850)-(K24+833)=17(m)纵距y1=(m)切线高程=1 958.75-17×0.056=1 957.80(m)设计高程=1 957.80+0.145=1 957.945(m)7、某路线平面部分设计资料如下:JD1=K6+666.66 JD2=K7+222.22ZY1=K6+622.32 YZ1=K6+709.59(1)试计算弯道1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试计算交点间距。

T=R·=54.21(m)L==105.82(m)E=R()=31.75(m)J=2T-L=2×54.20-105.82=2.58(m)(1)计算竖曲线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