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2 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悉桌面环境及常用软件掌握文件管理和磁盘管理的基本操作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文字处理基础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排版学习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2.2 制作文档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简历、作文等文档掌握文档格式的设置学习文档的打印和输出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1 电子表格基础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单元格的编辑和格式设置学习数据的基本处理功能3.2 数据分析与应用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排序和筛选掌握数据透视表的使用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数据分析与展示第四章:演示软件的使用4.1 演示文稿制作基础学习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灯片的编辑和排版学习插入图片、图表等元素4.2 演示文稿的应用学习演示文稿的播放和展示技巧掌握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展示第五章:网络基础与应用5.1 计算机网络概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常见拓扑结构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5.2 互联网的使用学习浏览器的使用和网页搜索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学习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第六章: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6.1 图像处理基础学习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图像的打开、编辑和保存学习图像的基本处理技术(如裁剪、缩放、色彩调整等)6.2 图像创意与设计学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合成与创意设计掌握图层、滤镜和修饰工具的使用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图像处理与创作第七章:多媒体制作与展示7.1 多媒体制作基础学习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多媒体元素的插入和编辑学习多媒体文件的保存和输出7.2 多媒体展示与应用学习多媒体展示软件的使用掌握多媒体展示的技巧和原则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多媒体展示与评价第八章:程序设计与算法8.1 程序设计基础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掌握简单的编程技巧和逻辑结构理解算法的作用和意义8.2 算法设计与实现学习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算法掌握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算法设计与实现第九章:信息素养与伦理9.1 信息素养培养学习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检索和评估的方法9.2 信息伦理与安全学习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掌握网络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的方法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10.1 项目设计与规划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项目规划和管理的原则进行小组合作,确定项目主题和目标10.2 项目实施与评价实际操作,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学会项目展示和交流的技巧进行项目评价和反思,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计算机概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重点环节二: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掌握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排版学习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重点环节三: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掌握单元格的编辑和格式设置学习数据的基本处理功能重点环节四:演示软件的使用掌握幻灯片的编辑和排版学习插入图片、图表等元素重点环节五:网络基础与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常见拓扑结构重点环节六: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掌握图像的基本处理技术(如裁剪、缩放、色彩调整等)学习图像的合成与创意设计重点环节七:多媒体制作与展示掌握多媒体元素的插入和编辑学习多媒体展示的技巧和原则重点环节八:程序设计与算法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掌握简单的编程技巧和逻辑结构重点环节九:信息素养与伦理学习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重点环节十:综合实践与应用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项目规划和管理的原则本教案围绕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网络基础、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程序设计、信息素养与伦理以及综合实践等多个方面。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使用引导层制作沿特定路径运动的 动画。
03
02
补间动画
利用补间形状或补间动画制作动画 效果。
遮罩层动画
利用遮罩层制作特殊效果,如探照 灯效果、水波效果等。
04
07
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初步了解
Access界面介绍及基本操作
Access启动与退出
介绍如何启动和退出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界面组成
详细阐述Access的界面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工作区、状态栏等。
基本操作
讲解在Access中进行基本操作的方法,如打开和关闭数据库、创 建和保存数据库对象、设置数据库格式等。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规范要求
数据库设计原则
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数 据一致性等。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 术全册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 • 文字处理软件Word应用实践 •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入门教程 • 动画制作软件Flash初步认识 • 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初步了解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趋势
计算机的诞生
介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 背景、时间、地点以及主要特点。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探讨当前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如人工 智能、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和光计算 等。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阐述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电子 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 电路阶段的特点和代表性产品。
3
快捷键使用
掌握常用的快捷键,如Ctrl+C(复制)、Ctrl+V (粘贴)、Ctrl+Z(撤销)等,提高操作效率。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精华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信息处理”模块。
具体内容包括:文本的编辑与排版、表格的制作与美化、图片的处理与插入、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本编辑与排版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份规范的文档。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本的编辑与排版、表格的制作与美化、图片的处理与插入、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
难点:表格的复杂计算、图片的合成与处理、演示文稿的动态效果设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计算机、练习文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制作一份班级黑板报”为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2. 文本的编辑与排版:讲解文本的基本操作,如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的设置,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学生随堂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表格的制作与美化:讲解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列、行的添加与删除,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学生随堂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图片的处理与插入:讲解图片的基本操作,如剪裁、旋转、翻转、颜色调整,以及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学生随堂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讲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幻灯片的添加与删除,文字、图片、图表的插入,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学生随堂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文本编辑与排版: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2. 表格制作与美化:列、行、单元格、边框、底纹3. 图片处理与插入:剪裁、旋转、翻转、颜色调整4. 演示文稿制作与展示:幻灯片、文字、图片、图表、动画、过渡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班级黑板报。
2024版教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套PPT大纲
2024/1/30
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5
项目式学习实践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
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鼓励学生在项目中发挥创意,培养实践能力
2024/1/30
26
成果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
制定评价标准,对项目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2024/1/30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小组分组与任务分配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分配探究任务,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 责。
小组合作探究过程
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探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探究成果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探究 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21
问题反馈与解决
2024/1/30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3
9
教学环境搭建
确保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如投影仪、电脑等。
检查网络连接是否稳定,以便 进行在线教学和资源共享。
安排学生座位,确保学生能够 清晰地看到屏幕并方便交流。
2024/1/30
10
教学资源准备
准备教科书《教科版信息技术八 年级上册》及相关教学资料。
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 频、案例等素材,用于制作PPT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19
自主练习设置
2024/1/30
练习题目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包 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主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4.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第二章:word的基本操作1. word的启动和退出2. 文档的基本操作3. 文本的输入和编辑4. 段落的格式化5. 插入图片和表格第三章:网络的基本使用1.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3.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4.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第四章:信息处理与交流1. 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的编辑和排版2. 学会使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3.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 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学习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1. 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 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示例。
3. 练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索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规则和安全意识。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网络的基本功能:信息检索、在线交流、娱乐、学习等。
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规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讨论法:分组讨论网络的功能和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定义。
讲解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的基本功能。
分析网络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1.5 作业与练习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网络的资料,加深对网络的了解。
设计一份网络使用计划,包括每天的上网时间、浏览内容等,以培养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第二章: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培养学生筛选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搜索引擎的高级使用技巧:关键词搜索、短语搜索、布尔运算等。
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搜索引擎,教师巡回指导。
2.4 教学步骤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讲解搜索引擎的高级使用技巧。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搜索引擎,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搜索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如何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
2.5 作业与练习让学生课后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巩固所学技巧。
设计一份搜索任务,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完成,以培养比较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第三章:电子邮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
3.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电子邮件的格式、发送和接收原理等。
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2. 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如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等。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3. 计算机的使用规范与信息安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使用规范与信息安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信息安全问题。
五、教学准备1. 硬件: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2. 软件:教学课件、相关教学素材。
3. 教学环境:网络环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机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3.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总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调查身边同学的信息技术素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计算机时的熟练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博物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六、教学内容1. 信息的搜索与处理2. 信息的传递与交流3. 信息的展示与分享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搜索与处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赣科版八上信息科技 第一单元 第4课 项目准备——编译入门 教案5
通过综合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堂练习
提供一系列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认真阅读练习题,独立完成练习。
对于不确定的问题,举手提问或小组讨论。
接着,教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程序,并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认真听讲,理解变量的概念和类型。
分组合作,编写并展示程序,体验变量的使用。
认真听讲,理解for循环语句和if条件语句的语法结构和功能。
回顾新课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互相交流和学习。
认真记录课后作业,准备下节课的分享和展示。
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板书
项目准备——编译入门
一、变量
二、基本语句
三、函数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小结
总结新课内容,强调变量的类型、基本语句和函数的重要性。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编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包含变量、基本语句和函数的简单程序,实现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如计算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为回文等)。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函数的基本用法,学会利用函数来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同时,通过实践编程项目,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字化学习的乐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电子管计算机到现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过程。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功能。
1.3 计算机的用途讲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娱乐、商务等。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对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2.1 桌面和窗口操作讲解桌面的布局和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最大化、最小化等。
引导学生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如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引导学生掌握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技巧。
2.3 系统设置和优化讲解系统设置的基本操作,如显示、声音、网络等。
引导学生了解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优化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3.1 Word的基本操作讲解Word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格式化等。
引导学生熟悉Word的文本编辑技巧。
3.2 文档格式设置讲解文档的格式设置,如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等。
引导学生掌握文档格式的调整方法。
3.3 图文混排和表格制作讲解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形状等元素,并进行图文混排。
讲解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等。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使用4.1 Excel的基本操作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编辑、格式化等。
引导学生熟悉Excel的数据编辑技巧。
4.2 单元格格式设置讲解单元格的格式设置,如字体、颜色、边框等。
引导学生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调整方法。
4.3 数据排序和筛选讲解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如按大小排序、按条件筛选等。
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5.1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讲解PowerPoint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创建幻灯片、编辑、格式化等。
2024版八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08
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创意设计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及特点
多媒体技术定义
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 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特点
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
教育、娱乐、广告、艺术、科学计算等。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解析
图像文件格式
操作系统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 操作系统提供了各种服务,如用 户界面、资源管理、任务调度等, 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
行。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与比较
Windows操作系统
由微软公司开发,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 用软件支持,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和商业领域。
Linux操作系统
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灵活性, 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领域。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使 用办公软件处理文档、数 据等,具备一定的编程能 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 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信 息伦理道德观念。
教材结构与内容
教材结构
教材特点
本教材共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包 括知识讲解、实践操作和拓展阅读三 部分。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完 成实际项目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
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 公软件、网络基础等多个方面,注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是计算机的“大脑”。
内存(RAM)
用于暂时存储正在处理的数据和程序,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 度。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一、第1章:计算机基础1.1 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让学生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1.2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二、第2章:操作系统使用2.1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包括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复制粘贴等。
2.2 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字录入、编辑、排版等操作。
三、第3章:网络应用3.1 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包括IP地址、域名等。
3.2 学习浏览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浏览器的功能和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浏览网页、保存网页等操作。
四、第4章:计算机安全4.1 学习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传播途径和危害。
让学生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
4.2 学习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使用防火墙、设置密码等操作来保护计算机安全。
五、第5章:多媒体应用5.1 学习多媒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文件的常见格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5.2 学习多媒体处理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处理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音频剪辑、视频制作等操作。
六、第6章:电子表格处理6.1 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Excel的工作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单元格等。
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进行数据录入、编辑、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2024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计算机操作系统3.文本处理软件4.电子表格软件5.演示文稿软件6.网络应用7.多媒体技术8.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三、教学安排1.教学课时:本册教材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3)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计算机硬件组成(2)计算机软件分类(3)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功能第二单元:计算机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概述(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2.Linux操作系统(1)Linux操作系统概述(2)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Linux下的文件管理第三单元:文本处理软件1.Word文字处理软件(1)Word软件概述(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3)文档格式设置与排版(4)图文混排与表格制作第四单元:电子表格软件1.Excel电子表格软件(1)Excel软件概述(2)Excel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数据输入与编辑(4)公式与函数的应用(5)数据排序、筛选与图表制作第五单元: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软件概述(2)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3)幻灯片设计与排版(4)动画与多媒体的应用(5)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打印第六单元:网络应用1.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与IP地质2.Internet应用(1)Internet概述(2)浏览器的基本操作(3)搜索引擎的使用(4)电子邮件的收发与管理(5)网络资源的与第七单元:多媒体技术1.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2.多媒体制作软件(1)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2)Flash动画制作软件(3)Audacity音频编辑软件(4)MovieMaker视频编辑软件第八单元: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1.信息技术安全(1)计算机病毒与防治(2)网络安全防护(3)数据备份与恢复2.信息技术道德(1)网络文明与道德规范(2)知识产权保护(3)个人信息保护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课堂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表现。
江西科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八年级上册江西科教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第一单元认识网络第二节局域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网络协议和分层体系结构。
2.会比较OSI和ISO的区别与联系,明白各层的功能。
3.知道局域网的拓朴结构,掌握访问局域网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素质,发展个性。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分层体系结构;2.OSI与ISO的区别难点:局域网的拓朴结构,访问局域网的方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大家每个学期都有开英语课,那么英语中的句子是靠什么组织起来的呢?生答,语法。
那么同样在网络中也需要这样的语法或标准,才能规范网络的使用;否则就会像堵车一样,水泄不通。
(二)讲授新课1.网络协议概念什么是网络协议?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哪些?(请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教师总结)为了在计算机网络中,确保信息通讯的有序进行,而事先制定的规则、标准或协定,就称为网络协议。
它规定了通信双方互相交换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格式。
例如,中国有许多方言,每个方言的发音都不同,为了能够交流,大家必须用统一的语言——普通话来进行交流。
普通话就可以视为一种协议。
所以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所进行的约定或对话规则。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和交换规则三部分组成,即协议三要素:语义:规定通信双方彼此“讲什么”,即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如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的动作和返回的应答。
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此“如何讲”,即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如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
交换规则:规定了信息交流的次序。
2.计算机分层体系结构按照你们的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是简单还是复杂呢?复杂。
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的结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2024版年度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技术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应用与技能培养•多媒体技术应用目录•编程思维培养与算法设计•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实践•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01CATALOGUE信息技术课程概述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网络基础知识等。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030201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教材结构与内容安排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节内容,每节内容均配有相应的实践任务和练习题。
内容安排第一单元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等;第二单元为网络基础,包括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网络安全等;第三单元为多媒体技术应用,包括图像处理、音频视频编辑等;第四单元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初步,包括算法的概念与表示、程序设计基础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02CATALOGUE负责解释和执行指令,处理数据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数据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基本的计算机服务。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实现特定的功能。
指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修改或者销毁信息的措施。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电子教案(全册)教学教材x2024新版
讲解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表,包括柱形图、折线图、饼 图等常见图表类型,并介绍如何编辑和格式化图表。
05 Excel电子表格
Excel界面及基本操作
启动Excel并了解界面组成
01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区、状态栏等。
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02
新建、重命名、删除、复制、移动等。
学习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
加、减、乘、除等。
掌握单元格引用方式
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学习使用常用函数
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掌握高级函数的应用
IF函数、COUNT函数、VLOOKUP函数等。
06 PowerPoint演示文稿
PowerPoint界面及基本操作
启动PowerPoint并了解界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创 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结构与内容安排
教材结构
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组成和工作原理;第二单元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包括互联网 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第三单元介绍多媒体技术应用,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第四单元介绍算 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算法的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等。
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
创建和编辑表格
讲解如何创建表格,包括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等方法,并 介绍如何在表格中输入文本、调整行高列宽等基本编辑操 作。
表格数据处理
演示如何使用Word的表格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排序 、筛选数据等操作,并介绍如何使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数值 计算。
表格格式设置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1.1 设计思想1.1.1 依据《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1.1.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1.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教学内容2.1.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等。
2.1.2 网络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等。
2.1.3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安排3.1.1 第12课时:计算机基础知识3.1.2 第34课时:网络知识3.1.3 第56课时: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4.1.2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查找和收集。
4.1.3 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提高文字处理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理解5.1.2 互联网的高级应用技巧5.1.3 Word中复杂格式设置的方法5.2 教学重点5.2.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5.2.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5.2.3 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计算机一台,用于演示操作过程。
6.1.2 投影仪,用于将计算机屏幕内容投影到幕布上,方便全班同学观看。
6.1.3 教学PPT,用于展示知识点和操作步骤。
6.1.4 教学用具,如笔记本、黑板等。
6.2 学具准备6.2.1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用于跟随老师进行操作练习。
江西科技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与扩展⼈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法、⼯具与技能的总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的本质关系。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Excel 2003的公式 教学⽬标: 1、掌握Excel2003公式的基本概念 2、掌握Excel2003公式计算的基本⽅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公式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式计算的基本⽅法 教学⽅法:讲演练结合(⽤电⼦络教室进⾏演⽰讲解)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怎样在⼯作表中输⼊数据? ⼆、新授 1、认识Excel2003公式 Excel中的公式就是把我们熟悉的数学公式应⽤到单元格中。
通过公式可对⼯作表中的数值进⾏各种运算,根据已有的数值求得新的数值。
Excel提供公式计算功能既可使我们不必花费⼤量的时间亲⾃进⾏计算,⼜可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2、公式的有关规则 3、教师演⽰公式输⼊操作 (1)在C5单元格中输⼊公式:((34+25)*16-2888)/8,并按回车键 (2)计算⼏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 4、学⽣练习,教师巡视 5、利⽤公式计算 教师进⾏⽰范并引导学⽣完成教材第27页下⾯“做⼀做”操作任务。
三、⼩结INTERNET络基础 教学⽬标: 掌握INTERNET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INTERNET基础知识 教学⽅法:讲解演⽰ 教学过程 ⼀、INTERNET的发展: 它经历了三个阶段:1969——1983:研究试验阶段;1983——1994:实⽤阶段,在美国和⼀些发达国家的⼤学和研究部门中⼴泛应⽤;1994年以后:商业化阶段。
政府部门、商业企业、个⼈⼴泛使⽤,⽽且全世界绝⼤多数都纷纷接⼊INTERNET。
⼆、INTERNET的功能 ⑴信息浏览与查询(WWW服务,诞⽣于90年代) ⑵基本服务:电⼦邮件、远程登录、⽂件传输。
⑶专题组服务(BBS服务)。
⑷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与通信服务。
三、连接到Internet的⽅式 ⑴专线直接接⼊: ⑵代理服务器接⼊ ⑶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 四、Internet的地址。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全)
推荐一些适合八年级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如教材、辅导资料、在线课 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延伸。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 索引擎、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 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 爱好,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
德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操 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 方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 络资源、实验室设备等辅 助教学。
学习新建演示文稿,掌握幻灯片的 添加、删除、复制等操作。
B
C
D
动画与超链接设置
学习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效果,掌 握超链接的设置方法,提高演示文稿的交 互性。
插入与编辑图形
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形状、艺术字 等图形对象,并对其进行编辑和美化。
05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应用
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操作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外部信 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 的结果显示或打印出来。
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应用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等,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 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基本的计算 机服务。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或提供特定 的服务。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信息技术 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系统的使用。
(2)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3)学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获取所需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3)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与操作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 操作系统的使用第2课:Word的基本操作1. Word界面及功能介绍2. 文档创建与编辑3. 字体、段落格式设置第3课: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1. 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2.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3. 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2.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作业提交等。
2.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技能的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成果和态度,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
2. 计算机设备: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机。
3. 网络资源: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便于学生搜索资料。
4. 教学软件:Word、搜索引擎等必要的教学软件。
六、教学安排1. 第1课:2课时2. 第2课:2课时3. 第3课:2课时4. 第4课:2课时5. 第5课:2课时6. 第6课:2课时7. 第7课:2课时8. 第8课:2课时9. 第9课:2课时10. 第10课:2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案例或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编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数字化声音播放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数字化过程2、影响数字化声音的两个要素3、理解声音数字化的表示方法二、重点、难点模拟声音与数字声音的转化三、教学过程1、导入:自然界的声音:自然中的声音都是连续变化的,称之为模拟量。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模拟量转化称数字量。
3、模拟量声音转化为数字量的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压力,我们也可以用电压来表示。
4、第一个步骤:采样,就是提取合适的采样点5、第二个步骤:离散。
将原有的模拟声波取消,信息点离散6、量化过程,将不在整数上的点整数化7、讨论:如果需要更多的原有声音信息保存下来,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讲过讨论:采样频率的提高,可以保留更多的原有信息,文件体积会增大量化位数的增加,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
8、二进制数位的增加,实现了更多数据信息的保留。
例如SOS信号的数字化表示9、、声音试听分别听不同采样频率、不同量化深度的同一段音乐,找出还原效果的一个。
_、师生共同探讨原因:1)、自然界中存在的是模拟化的声音,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具有连续的波形。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执教者:万绍锋2017.9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两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讲解并展示家用网络相关器材教学过程:引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信息技术的代名词。
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支撑了信息社会。
本节课对计算机网络做些探讨。
新授:一、机网络发展的历史:⑴1946年,第一代计算机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⑵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出现为各行各业使用和普及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⑶第三阶段就是网络计算。
二、计算机网络的作用:⑴资源共享⑵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⑶分远程通信(4)负载均衡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不同种标准分类。
按地域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1、网络硬件设备:(1)服务器:在网络中提供资源和特定服务的计算机。
(2)工作站:用户实际使用的计算机。
除了网络中有专用的服务器,完成网络中管理和特定的服务,一般服务器和客户机的角色会相互转变。
(3)网卡:连接计算机与网络传输介质的设备,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
(4)调制解调器: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实现了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与计算机可接收的信息之间的互换。
(5)集线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多台计算机或多台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的设备。
(6)交换机: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
高档交换机可用来连接多个网络。
(7)传输介质:连接网络的线路,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媒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一。
2、软件系统:网络协议网络系统系统网络应用软件3、网络信息4、作业第2节INTERNET网络基础教学目标:掌握INTERNET基础知识教学重点:INTERNET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教学过程一、INTERNET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阶段:1969——1983:研究试验阶段;1983——1994:实用阶段,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部门中广泛应用;1994年以后:商业化阶段。
政府部门、商业企业、个人广泛使用,而且全世界绝大多数都纷纷接入INTERNET。
二、INTERNET的功能⑴信息浏览与查询(WWW服务,诞生于90年代)⑵基本服务: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
⑶专题组服务(BBS服务)。
⑷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与通信服务。
三、连接到Internet 的方式⑴专线直接接入:⑵代理服务器接入⑶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四、Internet 的地址。
1、每台计算机的地址都是唯一的。
2、Internet地址的格式:第一级子域名,第二级子域名,第三级子域名,第四级子域名。
五、Internet 在中国INTERNET在中国:1994年我国首次接入INTERNET,1996年个人用户就达20万,目前有大约2000万用户。
我国现有的四个主干网络是:1、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2、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3、中国科技网——CSTNET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第二章认识Excel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的方法,了解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
2.了解Excel 2003输入数据。
3.保存工作薄。
教学重、难点: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灵活输入数据。
教学方法:讲演辅结合教学教程:一、介绍Excel 2003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二、启动Excel 2003的方法(教师演示学生练习)1、开始菜单启动法a.单击“开始”按钮——将鼠标指向“程序”——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2、桌面快捷启动法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三、Excel 2003窗口组成(电子网络教室广播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四、数据输入录入数据分三步:1、确定数据录入的单元格位置;2、在单元格中录入有关数据;第三步,录完一个数据后按回车键。
做一做。
录入一个学生成绩表。
(只要录入字符即可)五、保存工作薄。
六、关闭工作簿与退出Excel 2003.七、学生练习启动Excel 2003并熟悉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会录入数据。
教学后记:上机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完成P20的初二(1)班学生成绩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如何录入数据,练习并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上机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完成P24 T2。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如何录入数据,表格的一般编辑,练习并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要求每个学生能录入两次表格。
第3章Excel 2003 数值型数据处理第1节Excel 2003的公式教学目标:1、掌握Excel 2003公式的基本概念2、掌握Excel 2003公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公式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讲演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怎样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二、新授1、认识Excel 2003公式Excel中的公式就是把我们熟悉的数学公式应用到单元格中。
通过公式可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各种运算,根据已有的数值求得新的数值。
Excel提供公式计算功能既可使我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进行计算,又可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2、公式的有关规则3、教师演示公式输入操作(1)在C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4+25)*16-2888)/8,并按回车键(2)计算几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5、利用公式计算教师进行示范并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下面“做一做”操作任务。
三、小结教学后记。
上机课(一课时)教学内容:利用完成的P20、P24的初二(1)班学生成绩表进行计算总分和总成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录入公式,练习并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公式的使用2、选定单元格。
3、掌握单元格中数据及公式的复制方法与操作教学重、难点:数据的复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公式输入有哪些规则?2、如何利用公式进行单元格中数据的计算?二、新授1、Excel 2003中,单元格的具体数据和计算公式都可以进行复制。
不仅可以复制单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式,还可以复制多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式。
这样可以节省输入相同数据、公式输入的时间。
2、选择复制区域操作:(1)选定单元格(激活单元格)(2)选定单元格区域(选择连续多个单元格)做一做:在电子表格中选取如下区域: A1:B2 , C3:C7, D23、数据复制操作过程:选择复制对象(激活单元格);使用复制命令;选择复制的位置(激活目的单元格);使用粘贴命令。
(1)字符型和数值型数据的复制(即把字符或数值原样复制到指定的位置上)(2)公式复制(公式复制时,Excel会自动改变公式中相应的单元格地址,使复制后得到的公式具有原公式一样的运算规律)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上机课教学内容:对P34的初二(1)班学生成绩表进行数据和公式的复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如何录入数据,练习并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教学目标:1、会利用函数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函数值、日期函数。
2、会利用公式进行填充。
3、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函数的使用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怎样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自动填充数值?二、新授1、师谈话引入: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公式的使用,但是当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时,你会发现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可举例说明之)。
但如使用函数却不同。
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
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
2、利用求和和求平均函数。
求和函数 SUM格式:=SUM(地址1:地址2)地址1是指所求和区域的起点单元格地址,地址2是指所求和区域的终点单元格地址。
如:“=SUM(A2:A6)”与公式“=A2+A3+A4+A5+A6”计算结果一样。
提示:函数也必须以“=”或“+”开头,输入完后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完整的公式,按Enter 键,即可计算出结果。
3、平均值 AVERAGE 格式:=AVERAGE(地址1:地址2)4、最大数函数 Max和日期函数 today5、公式的填充操作四、学生练习教学后记。
上机课教学内容:录入P38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并按照要求完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生能灵活录入表格,并完成题目要求。
第4章表格的编辑教学目标:1、会插入行和列。
会调整行高与列宽。
2、会插入新的工作表。
3、数据排序教学重、难点:调整行、列宽;删整行整列数据的操作。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求总和的函数是什么?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3.如果不记得这些函数名的写法,怎样办?怎样使用函数指南?二、新授(一)、行高与列宽的调整操作(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我们可以用Excel制作表格了,但表格还不够完美,如表格标题占据了其他的单元格,行列的宽度不是很合适等。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工作表的编辑方法。
(1)调整行高a.选取所要调整的行b.将光标移动到任两个选定行行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形状时,按下鼠标左键上下拖动,调整行宽。
最后松开鼠标左键.(2)调整列宽a.选取要调整的列b.将鼠标指针移到任意选定的两列列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调列宽.最后松开左键2、行与列的插入操作(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提示:首先要定位行列插入的位置。
3、删除整行整列的操作(二)工作表操作1、插入新的工作表。
2、工作表间复制数据。
(三)数据排序1、选定表格,要包括表头。
2、主关键字和次关键字的设置。
3、按升\降序排列。
三、小结:光标要移到选定行或列的标线之间,才能调整宽度。
教学后记。
上机课教学内容:对P47 学生成绩表的录入,并完成操作任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如何录入数据,练习并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第5章表格的排版、打印及统计表教学目标:1、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2、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3、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教学重、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如何调整行宽? 如何调整列宽2.如何插入空白列?二、新授1、引入:我们在表格中还发现许多不美观的地方,如字不在单元格中间,单元格的边框还不是实心线等。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
2、设置单元格格式1.选取单元格区域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选项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对齐”标签4.在“水平对齐”框中设置“居中”5.单击“字体”标签,在其中选择所需字体,字号及设置特殊效果.6.单击“边框”标签7.在“线型”框中选择所需样式.8.在“颜色”框中设置颜色9.单击“预置”栏中的“外边框”,交所设置的线型应用于外边框中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内边框 11.单击“图案”标签12.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 13.单击“图案”右边下拉菜单,选取一种底纹图案14.所有的格式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三、学生练习四、小结教学后记:在设置单元格边框颜色及填充图案时学生有困难!第12节设置小数位与合并及居中教学目标:1、会设置小数位2、会合并单元格行居中操作教学重、难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教学教程一、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2、怎样使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二、新授1、师谈话引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会对工作表进行一些美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