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五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药五味理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论中药五味理论
更新时间 2010-3-3 8:50:00 点击数
摘要: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五味中药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药物的味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确定的,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亦即人们对药味的获得有两种认识,一是以神农尝百草为代表的口尝之说;另一种认识就是药味来源于中医药物的功能和药效。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存在不少问题。
1
五味学说的积极意义
药物五味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
五味是药物基本属性之一,它是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如《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等。
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缓、能和;
苦能泄、能燥;
酸与涩都能收能涩;
咸能软能下;
淡能渗能利。
虽然药物的味与功效特点不是绝对和完全地符合,在古代功效尚未较好地总结出来之前,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因此,对当时指导临床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于,人们首先了解药物的主治,然后才逐步总结出功效。早期的本草,均基于这种实践,主要记载各药的主治病症。在认识药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该药的五味特点,可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治“咳逆上气”药物有二十余种,却未指明这些药物以什么样的作用治疗咳逆上气。不弄清这些药物的五味,就是不了解其作用特点,临床选用药物只能是袭其用而用,无异于按图索骥。
而古人,认识这些药的五味之后,就可能用辛散者去治疗外邪郁闭引起的咳逆上气,用甘补者去治疗肺虚引起的咳逆上气,用酸收者去治疗肺气不敛引起的咳逆上气。因此,在功效尚未较好地总结出来之前的特定历史时期,结合五味治疗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五味配伍法在方剂中的应用
随着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发展,药物的五味由最初只是孤立理解和运用单个药物的味发展为五味之间的配伍运用和五味配伍理论。将药物五味的基本属性融汇贯通于临床组方配伍中,创立了很多五味配伍法〔1〕,对临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辛开苦降甘调法
如《伤寒论》五泻心汤,方用辛、苦、甘配伍,辛可发散、行气,苦可降下、通泄,二味配伍通中有降,泄中有开,使气机调畅,升降如常。伍以甘味和中焦,运枢机,攻而不伤正,补而不壅滞,实为调理气机之大法。采用辛开苦降甘调法往往用于治疗病机复杂、寒热虚实兼见的病证。这种配伍法现代研究较多,临床应用也较广泛。
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法
如桂枝汤用辛味之桂枝配酸味之芍药,一辛散一酸收,看似相反,实则相辅相成。更合甘草之甘以收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功,于解表发散中寓益阴养营,于和营敛阴时兼扶正散邪,共奏调和阴阳之效。
酸甘辛苦合用法
如乌梅丸采用酸辛苦合用法,用来治蛔,是完全用其五味配伍而获效。它利用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选用乌梅、苦酒之酸;黄连、黄柏之苦;蜀椒、干姜等辛味配伍协同而治蛔。
后世,根据此方:
酸与甘合则滋阴;
酸与苦合则泄热;
辛与甘合能温阳;
辛与苦合能通降;所以通过加减化裁,灵活应用,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常获良效。
其它药味运用和配伍法
如酸味药随其所配伍的药物性味不同而有不同的功效,有“酸寒敛阴”“酸温涩精”“酸苦涌泄”等多种说法。
譬如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中白芍与生地黄、麦冬与玄参的配伍,可谓“酸寒敛阴”之应用;
五子衍宗丸中五味子与菟丝子、覆盆子的配伍,可谓“酸温涩精”之应用;
瓜蒂散中赤小豆与瓜蒂的配伍,可谓“酸苦涌泄”之应用;
黄连阿胶汤中白芍与黄连、黄芩的配伍,可谓“酸苦泄热”之应用。
五味间的配伍运用还不仅限于上,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五味间接作用对治法的发展和应用
五味学说中对五味间接作用之认识,对中医治法和临证组方思维也有重要启示。
如“辛润”之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对此,后世医家除注经释义外,又逐渐演变成一种药性功效—辛润。王冰所谓“辛性津
润”“辛亦能润能散”始把辛润引到药性理论上。
由此得出辛味药不仅能散,且能润。五味功效应,是五味中各类药物的直接功效作用的总结与概括。
如辛能散、能行;而辛润,则是通过辛味药的行散作用,间接产生的润养效果。辛借其行散作用能宣肺祛邪,助肺通调水道,布津润燥;宣散风邪,邪祛燥解;宣畅气血津液,助阳气化,疏通腠理,布津行液而间接产生润养效果。
由于润并非辛味药的直接功效,而实际为润燥的一种方法,因此,辛润应纳入治则治法理论体系中研究和应用。“辛以润之”是《内经》对肾燥提出的一种治法。然燥不应局限于肾,如扩大辛味药的治燥范围,“辛以润之”是指以辛味方药,使某些燥证得阴液滋润、濡养的方法,可称之辛以润燥法,简称辛润法。
如治疗外感凉燥证之杏苏散未用润燥养阴之品,只是以辛散之品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使外邪去,津液敷布正常而燥证自解。
又如“苦能坚阴”,实为利用苦味之清泻作用,使火热去而保真阴,故坚阴也是苦味之间接作用而非直接作用。“苦能坚阴”之说提示医者在治疗阴虚火旺证时,不能一味滋阴,还须考虑使用清热泻火法或配合清热泻火之品如黄柏、知母等,使火热去而不能继续伤阴,如知柏地黄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