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说课稿段

合集下载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一、说教材《鸡兔同笼》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其作用在于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接触代数问题的一个起点,为后续学习线性方程组、不等式等问题打下基础。

本文主要内容围绕鸡兔同笼问题展开,通过设定一定数量的鸡和兔,以及它们的腿数,让学生求出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作用与地位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经典问题,它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的能力。

本文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问题,列出方程,求解答案,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鸡兔同笼问题为学习线性方程组、不等式等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的提出:给出一定数量的鸡和兔,以及它们的腿数,求出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 方程的建立:根据问题,列出方程,表示鸡和兔的腿数关系。

- 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代数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求解鸡和兔的数量。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如方程法、列表法等。

- 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求解鸡和兔的数量。

-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

-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重点:- 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如方程法、列表法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鸡876543兔012345脚161820222426(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3)、用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2x+(8-x)4=262x+84-4x=2632-26=4x-2x2x=6x=38-3=5(只)2、小结解题方法: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

用方程解更直接。

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

(1)、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

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2x+(35-x)4=942x+354-4x=94140-94=4x-2x2x=46x=2335-23=12(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2)、算术解:假设都是鸡。

235=70(只)94-70=24(只)24(4-2)=12(只)35-12=23(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9——102页。

背景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之前,已经有丰富的猜想验证、列表法、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经验,虽然有些学生已经接触过并会解决此类问题,但并不理解解题的本质。

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求联,因此本节课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要沟通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包括: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等等,其核心思想都是假设法。

基于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说教学目标1.能用画图、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前置作业和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主自豪感。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说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说教学过程一、迁移方法,引入新课谈话:学好数学,你认为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或者策略?预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画图理解题意,举例,列表......师:说的真好!看来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其实还用到了一些好的策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案例:三年级租船问题: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我们一共28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生1:可以考虑租7条小船。

生2:也可以先考虑租大船,剩下的4人正好租1条小船生3:还可以租4条小船,2条大船。

鸡兔同笼教学说课稿

鸡兔同笼教学说课稿

鸡兔同笼教学说课稿一、说教材《鸡兔同笼》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它出现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本文在课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学生对于整数四则运算的掌握,又为之后学习代数和方程打下了基础。

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关键点。

本文主要内容是通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掌握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线性方程组。

这个问题来源于生活,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个典型的数学问题,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解决此类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整数四则运算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本文在课文中的地位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从简单的数学运算向复杂的数学模型过渡的一个关键节点。

本文内容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又为后续学习代数和方程打下了基础。

(3)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鸡兔同笼问题展开,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找出鸡和兔的数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整数四则运算、逻辑思维和推理等能力,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整数四则运算、逻辑思维和推理等能力解决类似问题。

2. 理解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学模型——线性方程组,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鸡兔同笼”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X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简单的方程知识,这为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较为多样,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的算理,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鸡兔同笼》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属于“数学思想方法”这一教学模块。

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列表法与假设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主要内容为:鸡兔同笼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列表法与假设法)的引入与运用,以及拓展延伸。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数学问题,它来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理解问题的实质;(2)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两种方法:列表法和假设法;(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两种方法:列表法和假设法;(2)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2)灵活运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一课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我的教学特色。

1. 启发法:我会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逐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我会问:“如果我们只知道笼子里头的数量和脚的数量,我们怎么确定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内容。

《课标》强调,课程目标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而将教学内容去碎片化,进行结构化整合,以学习主题统领课堂实践,是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举措。

下面我将从两个部分展开阐述。

第一部分: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说教材“鸡兔同笼”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趣题。

人教版原来将此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而后调整到四年级下册,删去了方程法,而突出列表法和假设法,强调了学生经历逻辑思维的过程。

教材中首先介绍了《鸡兔同笼》的来历背景,引出了“鸡兔同笼”问题,并对古文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机器人的提问激发学生解答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

随后,教材结合化繁为简的策略出示例1,引导学生猜一猜,在猜的基础上用列表法进行探究,再在列表法的基础上呈现假设法。

最后,为了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在“阅读资料”中介绍了古人的巧妙解法。

说学情学生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之前,已经有丰富的猜想验证、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经验,虽然有些孩子已经接触过并会解决此类问题,但很大程度上只是步骤上的模仿,并不理解解题的本质。

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策略和方法。

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 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设计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保障学生在现有发展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体现教师在最近发展区的引领提升上。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一、课程背景
本次课程是一堂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促进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并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的内容包括:
鸡兔同笼问题的引入
鸡兔同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鸡兔同笼问题的拓展和应用
合作和创造的数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将能够:
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含义
分析和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如确定未知量、建立方程等
拓展和应用鸡兔同笼问题,如变化条件、推广思考等
参与合作和创造的数学活动,如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设计数学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
1. 鸡兔同笼问题的引入
通过故事、图片或实物,引入鸡兔同笼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思考如何确定鸡和兔的数量。

2. 鸡兔同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引导幼儿分析和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如确定未知量、建立方程、解方程等,帮助幼儿理解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数学思维。

3. 鸡兔同笼问题的拓展和应用
拓展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场景,例如变化条件、推广思考等,让幼儿进一步思考和应用鸡兔同笼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4. 合作和创造的数学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合作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例如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设计数学游戏等,让幼儿在合作和创造中学习和成长。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课程,幼儿理解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含义,分析和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拓展和应用了鸡兔同笼问题,参与了合作和创造的数学活动。

他们理解了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数学思维,培养了合作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了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第【1】篇〗教材和学情分析人教版《鸡兔同笼》从原来的六上调整到四下,面对学生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

六下需要学生掌握列表法、假设法、方程等方法。

而四年级只需要掌握列表调整和假设法,其他方法不涉及。

教材作这样的调整,想要给四年级学生什么,其背后有怎样的教学意义?从解题的角度而言,可以有一系列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化归、枚举、数形结合、方程、建模等。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让学生经历猜测尝试调整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对尝试起点的敏感性,体验假设思想,积累学习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课前我将对教学对象进行前测,以把握好真实的教学起点。

根据对本校四年级5个班200名学生进行前测(正确6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外学习经验,对于这类问题解答存在困难。

基于四年级学生的真实学情,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和五边形为材料,重点聚焦“先猜后调”这一解决鸡兔同笼类问题的一般策略,主要关注中等及以下思维水平学生,通过教学帮助他们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先猜后调”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先猜后调”的方法解决问题。

说教学难点:掌握“一次调整”的方法,理解推理过程。

4教学实践一、揭题引入出示前测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猜猜课前做的这道题有几个人正确?学生猜测正确人数。

师:结果很意外,正确的人很少。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学生交流想法。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很有挑战性,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新知探究1.出示问题1:搭三角形和五边形各6个,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师:能够解决吗?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6×3+6×5=48(根)2.出示问题2:搭三角形和五边形共6个,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师:与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吗?生:这里是共6个,刚才是各6个。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鸡兔同笼》。

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和作用《鸡兔同笼》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

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的算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2. 学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鸡兔同笼的动画视频,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2. 探究新知(1)列表法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逐一尝试鸡和兔的数量,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答案。

(2)假设法①假设全是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笼子里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多少?与实际脚的数量相差多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通过分析得出是因为把部分兔当成了鸡,每只兔少算了 2 只脚。

《鸡兔同笼》说课7篇

《鸡兔同笼》说课7篇

鸡兔同笼说课7篇鸡兔同笼说课稿1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思索——人教版试验教材增设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的目的是什么?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什么不同?分析——《教学用书》中指出: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育学生有挨次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正是教材注意渗透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的重要表达。

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课的教学与常规课相比,区分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为学生的终身进展奠定根底。

本课时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历,逐步探究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沟通学习的过程中,积存解决问题的阅历,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编排的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消失在《孙子算经》中。

但其原题数据比拟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展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忙学生先探究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比拟大的原题。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现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猜想、列表、假设或方程解。

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假设法”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律推理力量,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协作“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了类似的一些习题,比方“龟鹤”问题,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稳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说学情【认知分析】学生初步已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根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力量分析】虽说学生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或者数学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但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但在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与数学思维的自我提升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培育。

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

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

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鸡兔同笼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这个问题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问题呈现:给学生呈现鸡兔同笼的情境,假设鸡和兔的数量共有若干只,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

2. 解题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假设法、代数法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假设法是通过假设全部是鸡或全部是兔,然后计算脚的数量,与实际数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答案。

代数法则是设立未知数,建立方程求解。

3. 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纸笔计算或小组合作,体验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解答。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强调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类似的问题,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

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导入:通过故事背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方法。

3. 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解题过程。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

5. 多媒体辅助:运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

2. 练习评价:通过布置练习题,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掌握情况。

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执教者:执教班级:四年级班工作单位:xxx xxx小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的问题。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以便和老师们就行交流和探讨。

一、说教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它的思维含量是很高的,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用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解决。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因此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在解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多中择优,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人教版的教材将这一内容从六年级上册调整至四年级下册,这就是说鸡兔同笼这个内容在任何年级都可以教,只是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方法。

由于四年级还没有学未知数和方程,所以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以及补充的一些趣味解法如减半法、抬腿法等,重点要放在假设法的教学上。

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改小数据,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重在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并巩固用“假设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说学生“鸡兔同笼”问题,思维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智力水平属于中下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

但是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或在奥数班里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

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

认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写一篇说课稿需要简析教材、阐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分析。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教学内容。

下面,我运用新课标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之前安排在六年级重点掌握用方程方法来解决,现在下移至四年级,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说学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但是在理解假设法解题思路时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结合画图法,形象直观地将画图法和假设法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算理。

鸡兔同笼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鸡兔同笼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鸡兔同笼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鸡兔同笼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鸡兔同笼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之前安排在六年级重点掌握用方程方法来解决,现在下移至四年级,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说学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但是在理解假设法解题思路时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结合画图法,形象直观地将画图法和假设法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算理。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利用多媒体展台,ppt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画图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尝试、探究、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鸡兔同笼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1、说教材分析首先,我说一下对教材的理解: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

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用书》中说道:“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刚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我第一次出示的尝试题把原题中的数据改小了,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2、说学情接下来是我对学情的分析:我班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探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强,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对于已是六年级学生的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方法,而且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培养。

3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新课程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通用16篇)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通用16篇)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课标》中指出: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本课的教学与其它解决问题的课的区别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编排特点:1、注重彰显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教材从数据较小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尝试解决。

体现了学生从猜测到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同时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题思路。

3、拓宽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学生鸡兔同笼”问题,思维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智力水平属于中下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

但是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或在奥数班里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

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而一部分学生对于解方程的基本功比较差,有一定难度。

三班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学习起来会有难度,四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但很多学生不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和合作能力,教学效果会好于三班。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课鸡兔同笼说课稿第【1】篇〗时间:20xx年12月3日地点:大会议室主备人:崔xx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教研内容:“鸡兔同笼”问题说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

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现实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画图、列表、假设等多种解题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教学重点: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难点: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重难点突破:借助已有数据利用列表尝试(枚举法)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数据之间的变化特点,有意识的为下面的方法做好铺垫,通过适当地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中农动“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经历不同的方法结局问题的过程形成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模式方法:提出问题——列举尝试——观察发现——讨论交流——寻找解法。

作业设计:有浅入深“鸡兔同笼”的基本题型多练。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1、引导学生理解提议,找出隐藏条件,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2、列表虽然繁琐,但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是解法的基础,是重要说教学内容之一,从中体会数量的变化规律。

3、假设法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要让学生准确的说明算理,体会为什么假设的与所求的结果不是一致的道理。

4、列方程解时要借助实例,体会设X的技巧,因为学生学习内容的局限性,让学生体会设其中只数多的兔为X的道理,方法是设出一部分,根据总数列出方程(易列难解)活动总结:全体教师针对研究主题进行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探讨说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以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让全体教师对刺客的说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思路。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的说课稿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鸡兔同笼》。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主要学习鸡兔同笼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接触代数思想,学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假设、验证等过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代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鸡兔模型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鸡兔同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

(2)引导学生观察鸡兔模型,理解鸡和兔子的数量关系。

(3)通过假设法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步骤和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总结解题方法。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五、评价与反馈1. 通过课堂小测验、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和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建模聚发散妙解题
——《鸡兔同笼》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蕲州实小的段冰心。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巧建模聚发散妙解题”---《鸡兔同笼》说课。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提纲挈领析教材
《课标》中指出: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比较大的原题。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

由于本单元方程解法还没学,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设计理念】
“鸡兔同笼”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等方法,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在这节课中我巧建模型,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因材施教说学生
鸡兔同笼”问题,思维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智力水平属于中下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

但是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或在奥数班里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

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而一部分学生对于解方程的基本功比较差,有一定难度。

三、关注学生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会用列表猜测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学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策略。

体会假设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各种方法解决此问题的优劣。

教学难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四、以学定教说教法
我本着“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的目的,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原则来教学。

五、兼顾学情说学法
在课堂上,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法,并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的学为主导。

这也是我们的科研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研究”所要求的留有空白和师生对话所要求的。

六、环环相扣道流程
一、巧引激趣,点出主题
通过观看同学们喜欢的综艺节目引出今天的主题《鸡兔同笼》,同时通过变一变把鸡兔直接变成简笔画的样子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妙问探思,解决问题
承接课前交流,提出问题:把鸡和兔关进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
有8个头,鸡和兔各有几只?
1.列举法
学生猜测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追问:尽管大家猜的鸡和兔的只数都不一样,但每组数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数据,发现了吗?除了这几组数据,鸡和兔的只数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能不能按一定的规律找一找?
学生一一列举,完成表格。

师小结:像这样,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依次列举出所有可能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有序思考。

通过有序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又不遗漏。

进一步提出问题:鸡和兔到底有多少只?只看头数能确定吗?
适时添上另一个条件:从下面数,有26条腿。

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探究。

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有序思考,列举出了所有可能性,经过计算调整,找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研究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列举法。

2.假设法
(1)体会列举法的局限性
把“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中的数据调大。

师:你能再用列举法做一做吗?
使学生体会到:数据比较小的时候,用列举法很方便,但当数据大的时候,用列举法就比较麻烦,需要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2)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头看:认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在鸡和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从左往右看,每减少一只鸡,增加一只兔,腿数就增加2;反之,从右往左看,每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腿数就减少2。

①假设全是鸡
追问:那当所有的兔子都学鸡走路,我们可以想成这8只都是什么?如果假设全是鸡,该如何思考?
学生试做。

交流。

②假设全是兔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鸡和兔的只数时,先假设全是鸡或假设全是兔,换句话说就是先假设成一种量,然后通过计算、推理、调整,巧妙地算出了鸡有3只,兔有5只,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假设法。

③解决鸡兔同笼原题
学生运用假设法独立解决鸡兔同笼原题。

三、活练提能,加强巩固
教师指出:刚刚解决的这道题是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道经典趣题—鸡兔同笼。

板书课题,评价学生(一方面通过有关鸡兔同笼的数学史料,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体验勇于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四、构建模型,解释应用
师:学贵有疑,研究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会做了,还要经常问个
为什么?那为什么还要研究鸡兔同笼?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1.基础练习
龟鹤问题。

出示题目: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几只?
学生快速读题并找一找与鸡兔同笼问题的内在联系。

2.变式练习
(1)人民币问题
出示题目:小丽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20张,共64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在做的过程中把谁看成鸡?把谁看成兔?
(2)租船问题
出示题目: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8条船,大船6人,小船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

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让学生找一找鸡和兔的影子。

3.抽象模型
提出问题:从鸡兔同笼—龟鹤问题—人民币问题—租船问题等等,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一类问题统称为鸡兔同笼问题。

研究鸡兔同笼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法、模型!只要有了这种模型的意识,在解决问题时就一定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七、精心设计说板书
板书应简洁明了,既体现主要内容,又能突出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八、提升素养说反思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这节课我组织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体验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进行“再创造”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从中学习探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