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2Z-430水稻插秧机产品培训

2Z-430水稻插秧机产品培训

2、插植部分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调整横移送拨叉 1.调整插秧离合器拉线
2Z-430
苗箱不能 横移送齿轮啮合不 左右移动 良 插秧离合 1.拉线没有调整好 器连接后 2.株距调节手柄不 不能插秧 在挡位上 插植臂与取苗器中 插植部停 有异物、有异常负 止且有异 荷、安全离合器动 响 作 支架内部 链条张紧装置松动 有异响
保持水深在052cm各行取苗量不一致爪的安装位置不对1调整插植臂2z430秧苗不能很好的定2插秧深度太浅留秧苗1调整更换秧爪2插秧深度加深3秧块的土用水打湿4清理秧爪给秧苗时都要小心操作2调整更换压苗器取苗调节手柄向少的方向调4调整压苗器使之与苗箱平行2z4302z4304机器的清理与洗涤
水稻插秧机技术培训班
2Z-430
注:1 .水过深,插秧时会冲倒先插的邻近秧苗。
2 .没有水时,秧爪可能带回秧苗。 3 .踩在秧田上的脚印会很快消失的田地或 者脚印完全留在秧田上的田地是无法完成干净利 索的插秧。 适用市场:1)国内生产水稻地区
2)东南亚等生产水稻地区
七.使用注意事项
1.机器启动时 1) 启动前变速手柄置于「中立」位置,切断主离合器。 2) 在安全地启动机器(机器突然启动时会发生意外事 故)。 3) 运转时将主变速手柄在「中立」位置,液压手柄在 「固定」位置后在平坦的地方进行。 2 .机器行走时 l) 因为该机器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法」,所以不能在 公路上行走。需要时请装在货车上运输,以免发生交通 事故。 2) 苗箱停靠在中间位置、划印器折叠、机器上升后再 行走(行走时严禁运转插植部)。 3) 转弯时行走速度要缓慢,低速开动,慢慢操纵主离 合器,以免发生翻车事故。 4) 在平坦的地方停止作业或停放机器,此时液压手柄 置于「下降」位置。

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

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

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1.外壳结构:外壳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抗压、抗拉强度高,造型可靠,表面美观,实用性强,耐腐蚀,减少颜色的脱落或褪色的问题,也可有效地降低机器运行噪音。

2.驱动系统:使用PLC控制器,具有易于操作,稳定可靠,功能强大,安全可信任,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安全运行!控制电源采用DC 24V,使用低压电源,可以有效避免非机械物理因素造成的印刷过程中的失误。

3.传输系统:采用全传动系统,电机、减速机、轴承,都是传动系统的基础组件。

齿轮采用剃耳落口齿轮磨削工艺,满足精密机械方面的要求。

4.抓取系统:首先采用机械结构抓取床秧苗,然后秧苗抓取牙瓣将秧苗抓取,将秧苗放入插秧模具内;再使用凹槽内注水模块,完成秧苗湿化,其次将湿化的秧苗抓取到插秧模具,实现水稻插秧。

5.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是小型水稻插秧机的核心,负责对整机的控制。

它具有可靠性强,多步技术,程序易改动,能够满足插秧的自动控制要求,可以让用户更好的使用设备。

二、电路设计1.控制电路:采用PLC控制系统,由高压、中低压、开关技术组成,其中具有传感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和传动系统等,控制器用来控制传动系统,完成水稻插秧任务。

2.传动电路:调节高压(220V)调节开关,改变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时间,改变插秧步进步进比,使插秧速度可以更好的适应水稻插秧机的运行环境。

3.液压电路:使用液压电磁换向阀控制液阀,实现水稻插秧机的启动、停止和反转等功能,确保水稻插秧机在各种运行环境下实现最佳性能。

4.加热电路:采用高压石英加热电热元件,UV辐射和热风吹打功能,保证秧苗发芽、生根、茁壮的大量水稻的插秧。

总之,小型水稻插秧机的设计重点是希望机器运行安全可靠,市场投入最小,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投入的技术成本低,并且还可以安全而可靠的完成水稻插秧的功能。

插秧机升降系统的设计

插秧机升降系统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插秧机的升降系统的设计小组成员: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一、插秧机升降系统设计的意义及目的 (1)1、插秧机升降系统设计的意义 (1)2、插秧机升降系统设计的目的 (1)二、方案的评价与优选 (1)1、方案一:通过机械转动进行升降 (1)2、方案二:利用链条和链轮进行升降 (2)3、方案三:利用齿条和齿轮进行升降 (2)4、方案的选择 (3)三、液压控制设计 (3)1、绘制液压回路 (3)2、选择液压阀型号 (4)3、绘制总示意图 (5)4、电磁换向阀的控制 (5)四、尺寸设计及校核 (6)1、总体安装尺寸设计 (6)2、机械部分具体尺寸设计与校核 (7)2.1 机械尺寸设计 (7)2.2 尺寸校核 (7)2.2.1 弯曲应力校核 (7)2.2.2 强度校核 (8)3、液压缸部分设计与校核 (8)3.1 液压缸尺寸计算 (8)3.1.1计算活塞杆受力 (8)3.1.2 初选系统压力 (9)3.1.3 液压缸尺寸设计 (10)3.2 液压缸活塞杆行程计算 (12)3.3 液压缸材料和精度的选择 (13)3.3.1 缸筒材料 (13)3.3.2 活塞材料 (13)3.3.3 活塞杆材料 (14)3.3.4 导向套、密封、防尘 (14)插秧机升降系统的设计3.4 液压缸尺寸校核 (14)3.4.1缸筒壁厚δ (14)3.4.2活塞杆强度和稳定性 (15)五、感悟和体会 (16)参考文献 (17)插秧机升降系统的设计第 1 页插秧机升降系统的设计一、插秧机升降系统设计的意义及目的1、插秧机升降系统设计的意义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在我国比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依靠人力和手扶式插秧机来进行插秧已不再符合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便出现了高速插秧机,升降系统在整个插秧机的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影响插秧的质量和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所以,在设计插秧机时,要对其升降系统进行相关的设计。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原理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原理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原理
水稻插秧机的エ作过程,因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

其“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原理为: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

各种水稻插秧机栽插部分的组成基本相同:人カ插秧机由秧箱、分插秧机构、机架和浮体(船板)等组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还设有动カ驱动、行走装置、送秧机构等部分(图2)。

水稻插秧机
1、秧箱
秧箱的主要功能是承载秧苗,并与送秧机构、分插秧机构配合,完成送秧和分秧作业。

主要有箱体、箱架、秧门(包括秧帘)和秧刷等组成。

在横向移箱机构作用下,使秧箱横向移动,从而使秧苗移向秧门,以配合取秧器有规律的取秧栽插。

2、分插秧机构
分插秧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エ作部件,由取秧器及其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

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次循环动作。

按分秧动作,有横分和纵分
1。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水稻机插秧技术是一种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插秧作业的技术。

水稻插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插秧方式是人工进行,但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

而采用水稻机插秧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以下是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概述:1.机械设备:水稻机插秧技术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插秧机。

插秧机一般由拖拉机和插秧机组成。

拖拉机提供动力,插秧机负责完成插秧作业。

插秧机一般包括插秧架、把手、蓄水部件等部分。

2.插秧作业原理:水稻机插秧是通过插秧机将水稻苗在田地中固定下来,并稳妥地注入水中的作业。

插秧机首先在土地上划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水稻苗移动到插秧架上,通过人工操作将水稻苗插入土中,并确保苗与水接触。

插秧架能够自动测量苗的间距和深度,保证苗的均匀分布和深度一致。

3.作业参数设置:在进行水稻机插秧作业前,需要对插秧机进行参数设置。

主要包括插秧行距、插秧深度、苗距等参数。

插秧行距主要根据具体的土地情况和品种要求来进行设置。

插秧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苗距为20-25厘米。

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可以保证插秧的质量和均匀度。

4.作业时间:水稻机插秧一般在水稻生长期开始时进行,一般是在水稻幼苗期进行插秧作业。

在插秧机作业过程中,水稻秧苗需要在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秧苗过早或过晚开始生长,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5.机械保养和维修: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油液、传动部件、故障部件等,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部件,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6.优缺点:水稻机插秧技术相比传统人工插秧方式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水稻机插秧可以提高插秧的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其次,插秧机可以精确控制插秧的行距、深度和苗距,提高水稻的均匀度和生长质量。

然而,水稻机插秧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插秧机的造价较高,农民购买和维护设备的成本较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接受度较低,需要宣传和推广。

水稻插秧机设计

水稻插秧机设计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摘要:当今社会,农业机械在机械工业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农耕的生产自动化,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将会出现并使用,本课题来源于当今社会机械工业水稻插秧设备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出水稻插秧机,从而来满足当今社会水稻插秧设备不足的缺陷。

国内水稻插秧机设备的研发及制造要与全球号召的高效经济、插秧质量好,效率高等主题保持一致。

近期对机械行业中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传统的水稻在没有水稻插秧机而需要人工插秧的情况下,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水稻插秧机势在必行。

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水稻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水稻插秧机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水稻插秧机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插秧质量高,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质量;设计;经济;结论The design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seeder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mutual infiltration, mutu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y, extensive use of new structur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large, efficient, reliable, energy saving, Recently, the use of machinery industry,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haft were investigated, found that the shaft, bearings and bushing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key parts.Come very naturally in the assembly of the installation is also very simple. In the installation if the use of artificial pressure with not only the labor intensity is too large and the size of each other is not easy to ensure the shaft,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o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press be imperative. Graduation project this time is a tube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mach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o design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 parts of the strength check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high safety, stable operation. The overall pla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axle sleeve on the plane, the motor reducer to provide power through belt drives the screw rod to rotate, and drives the head movement, a nut, a rotary motion of the linear motion of press. Block type safety clutch overload protection with tee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pipe after drilling through the drilling template.Key words:Machine manufacture;Crankshaft;Processing craft;Fixture;目录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现状 (3)3. 水稻插秧机的类型 (4)4. 水稻插秧机总体方案结构的设计 (10)4.1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原理 (12)5. 机械结构的设计 (14)5.1 电机的选型计算 (19)5.2 轴的设计计算 (20)5.3 轴承的选型计算 (20)6.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21)6.1 开沟器的要求 (22)6.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22)6.2.1 芯铧式开沟器 (23)6.3 水稻、秧箱 (24)6.3.1 水稻、肥料箱容量计算 (26)6.3.2 水稻、肥料箱结构特点 (26)6.4 仿形机构 (27)6.4.1 仿形机构类型 (28)7.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绪论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是一门通过设计新产品或者改进老产品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应用技术科学。

插秧机设计论文

插秧机设计论文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proe机动插秧机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轨迹设计姓名孙艳丽学号 08530012 院系经济技术学院专业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陈迎春职称副教授中国·合肥二〇一二年六月摘要曲柄摇杆分插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插秧质量好等特点,在水稻分插机中普遍使用。

由于其运动轨迹不是很直观反应出来,故对其进行运动仿真,从而得到运动轨迹。

首先,对其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用三角形向量对其运动轨迹进行诠释,再根据实际测绘的数据加以修改,再用proe三维软件建模,装配,机构仿真,绘出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运动轨迹。

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分插机构的插秧轨迹,与实际情况对比,基本符合要求。

关键词:曲柄摇杆分插机构运动轨迹目录1 引言 (1)2 水稻插秧机的研究与发展 (1)水稻插秧机械化的重要作用 (1)2.2 我国插秧机的研究与发展 (2)2.2.1 人力插秧机 (2)2.2.2 机动插秧机 (2)2.2.3 大小苗两用插秧机 (2)2.2.4 2ZT系列机动插秧机 (2)2.3 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3.1 节省秧田 (3)节水省肥省药 (3)2.3.3 节本增效 (3)2.3.4 高产稳产 (3)2.3.5 如何推广机械化水稻 (3)2.3.6 加强示范,提高农民购买的兴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展望 (4)3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技术要求 (4)分插机构概述 (4)3.2 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概述 (6)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类型 (7)3.2.2 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学数学模型 (8)3.3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测绘及零件建模 (11)3.4 模型装配及运动轨迹 (14)运动轨迹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16)参考文献 (17)Abstract (18)致谢 (19)PROE机动插秧机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轨迹设计作者:孙艳丽指导老师:陈迎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合肥230036)1 引言水稻插秧机械化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配套机具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配套机具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配套机具1. 引言1.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配套机具介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完成稻田中水稻幼苗的插秧工作,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迫切需要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逐渐成熟,配套的机具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现代水稻机械化插秧机具有插秧速度快、作业效率高、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节约人工成本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配套的机具包括水稻机械化插秧机、水稻穴盘育苗机、水稻催苗器、水稻移栽机等,这些机具的应用为实现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配套机具的介绍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为农民减轻了劳动负担,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2. 正文2.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发展历史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当时,我国开始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希望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最初的机械插秧设备主要是由一些简单的机械工具和人力操作的辅助设备组成,效率不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从简单的手动插秧设备到现代化的自动化插秧机,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插秧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显著降低。

在发展过程中,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也受到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影响和借鉴,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的设备和理念,推动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水稻种植需求,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2.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机械化插秧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插秧的作业速度,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要快很多,从而节省插秧的时间成本。

插秧机原理及操作使用技术(袁钊和)

插秧机原理及操作使用技术(袁钊和)


多轮驱动底盘具有良好的水田通过性能,较小的滚动阻
力,防壅泥、壅水功能,有灵活轻便的操作功能。
步行机——双轮
乘座机——四轮
■具有液压仿形系统
■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可靠性,采用重量轻、强度高的合金 材料,充分应用了压铸、精密锻压、数控等现代工业制造技术。
NAME 材料
变速箱(前)
变速箱(后)
赤根空稻种 (幼苗) 晨光 (中苗) 晨光 (中等苗)
24日
32日
32日
1) 靠得最近的2株之间的距离。
2) 由于栽插迟3,保存了1周时间。 3) 用试插机栽插的方式。 4) 调查记录,缺株率各区200-800棵,一株根数,栽插深度各区为64-200株。
四、典型结构示例
(一)横向与纵向送秧机构 横向送秧机构是由带有左旋与右旋的螺旋轴带动秧箱左右往复运 动,每一个行程所切块的次数,决定小秧块的横向尺寸。切块次数通 过齿轮配比所决定的,一般有三个档:“20”、“24”、“26”。“20” 是指秧块的横向28cm在一个行程内切成20小块,这个小块的横向尺寸 为28:20=14mm。以此类推,相应的为14、11.7、10.8mm。 纵向送秧是当秧箱运动到任一端时,标志前一排秧取完后,即进 行纵向送秧。
步行式 机动插秧机
乘坐式
(二)按插秧机构分曲柄连杆式与双排回转式两类。
•曲柄连杆机构在步行式及普通乘座式插秧机上采用。由于机 构惯性力的限制,插秧频率被限制在300次/分左右,平衡机构 设计较好时,也可以提高。
按插秧机前进方向分为正向与反向两大类。正向机构用于 乘座式插秧机上,反向机构用于步行式插秧机。反向机随株距 加大,插孔变大,正向机则相反。
插秧机原理及操作使用技术

关于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关于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关于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水稻插秧机1.水稻插秧机设计要求水稻插秧机是用于栽植水稻秧苗的机具。

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寿命长。

它主要包括送秧机构、传动机构、分插机构、机架和船体等组成。

本设计主要完成分插机构和送秧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1)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

2)插秧频率120次/min。

3)插秧深度10~25mm之间。

4)发动机功率2.42kw,转速2600r/min,传动机构始末传动比i=26。

5)对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的设计要求:a.每次移箱距离应与秧爪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要求保证取秧准确、均匀。

b.移箱的时间应与秧爪的运动相配合。

c.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2. 工作原理及其动作分解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栽植臂和秧爪),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

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

秧爪在栽植臂的带动下完成取秧和插秧工作,图1中虚线给出秧爪的静轨迹图,h为插秧深度。

图1送秧机构的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

按照送秧方向的不同,送秧机构分为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

横向送秧机构,其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采用的是移动秧箱法。

因此,又称移箱机构。

本设计采用横向送秧箱机构。

工艺动作分解:1)秧爪按照特定静轨迹(如图1 所示)做往复运动。

2)秧箱做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在秧爪取秧过程中,秧箱需保持连续不断的匀速运动;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秧箱自动换向。

)3.分插机构,送秧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确定1) 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方案甲:评价: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为曲柄,使秧爪按照特定轨迹运动。

此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准确,快速。

方案乙:评价:本机构采用连杆机构,利用油缸作为主动件,来实现秧爪的特定轨迹运动。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讲解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讲解
4. 成果与影响
项目实施后,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机 械作业也减少了人力成本。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也促进 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结论与应用
为了探究水稻机械化插秧技 术在干旱地区的适应性,研 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气候、土 壤、水资源等条件进行了分 析。
2. 技术应用
该项目采用了水稻机械 化插秧技术,通过使用 插秧机、水稻种植机等 机械设备,提高了插秧
效率和质量。
3. 实施过程
项目在某农业合作社进 行,首先对机械进行选 型和采购,然后进行技 术培训和指导,最后进 行插秧作业和后期管理

4. 成果与影响
项目实施后,该地区的 插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 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 人力成本。机械化插秧 技术的应用也带动了当 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插秧机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
按照操作方式和动力来源,插秧机可 分为手扶式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和 电动式插秧机等。
特点
手扶式插秧机轻便灵活,适应小面积 作业;乘坐式插秧机作业效率高,适 合大面积作业;电动式插秧机则具有 环保、节能的优势。
机械化插秧的技术要求
田块整理
田块要求平整、无杂草、无残 茬,水深适宜,有利于插秧机 作业。
提高肥料利用率
机械化插秧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施肥量,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提高水稻的品质。
提高产量与品质的稳定性
机械化插秧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2
技术培训
机械化插秧技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因 此需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水平。

插秧机分插系统的设计

插秧机分插系统的设计

目录一、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 (1)1.1水稻插秧机简介 (1)1.2分差机构的设计要求分析 (1)二、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1)2.1总体方案设计 (1)2.2总体方案评估与确定 (2)三、机构分析与计算 (3)3.1曲柄摇杆机构的三维动态仿真 (3)3.2曲柄摇杆机构的理论计算验证 (5)3.2.1建立位移方程 (6)3.2.2建立速度方程 (7)3.2.3建立加速度方程 (8)四、关键部件设计 (9)4.1推秧机构设计 (9)五、结论 (11)六、心得体会和建议 (12)七、参考文献 (12)需要三维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 图,汇报PPT ,联系微信qiufeng3577一、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1.1水稻插秧机简介中国传统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

宋代苏轼曾作“秧马歌”,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

使用莳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直至20 世纪50 年代,某些地区仍在使用。

中国水稻插秧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53 年。

1956 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从而在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

到1960 年,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机已达21 种。

1967年,第一台自走式机动插秧机“东风-2S”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每天可插秧15~20 亩。

日本于1898年,发表第一个水稻插秧机专利;意大利于1915年开始研究拔秧苗的水稻插秧机,至50 年代已有拖拉机配套的商品出售, 但都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作业时需用辅助劳力多而未能推广。

日本于60 年代研制带土小苗的栽植技术和相应的水稻插秧机。

1966年后,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研制成功,促进了插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1.2分差机构的设计要求分析分插系统旨在实现秧苗从秧盘上分离到插植入水田中这一动作。

该过程的主要步骤有:分秧、运秧、插秧、回程四个阶段。

浅谈高速水稻插秧机四轴移箱机构的原理与设计

浅谈高速水稻插秧机四轴移箱机构的原理与设计

浅谈高速水稻插秧机四轴移箱机构的原理与设计作者:刘玉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5期[摘要]移箱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插秧机都必须有与其功能相配的移箱机构。

本文设计了一种能与旋转式分插机构高速水稻插秧机相配套的移箱装置。

该移箱装置能为高速水稻插秧机定时、定量的进行横向和纵向送秧,并给分插机构提供可靠的动力。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本文还构造造了四轴移箱机构的虚拟样机。

[关键词]移箱机构水稻插秧机虚拟样机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68-01水稻机构插秧以节省秧苗、提高工效、缓解劳力矛盾、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直接成本及增产作用明显等诸多优点,一直在水稻种植机械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水稻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必由之路。

当高速水稻插秧机以旋转式分插机构代替传统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1],使得插秧速度比传统插秧机提高一倍时,就对插秧机的移箱装置提出了较高的性能要求,比如:输给分插机构所需的动力增大;要有更高的动力传送可靠性和稳定性;能进行高速送秧等。

目前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插秧机有国产2ZT-9356型和2ZT-7358型机动水稻插秧机、国产2ZTR-4型人力水稻秧机;进口机型有日本久保田S402型、井关DF451型、洋马YP405C 型和三菱MP460型等水稻插秧机。

不同的插秧机设计的移箱装置不尽相同,但这些机型的移箱装置均不能满足高速插秧机的性能要求。

因此设计出高效可靠的移箱装置已成为国产高速插秧机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移箱机构的功能移箱机构在水稻插秧机中主要的功能是连续、定量的进行横向和纵向送秧,并担负着传递驱动栽植臂的动力。

为保证插秧均匀度,横向送秧时必须保证栽植臂每插一次秧的秧箱移动距离均匀。

纵向送秧是指秧箱移动到左右两个端点位置时,将整个秧盘向秧门推送一段距离,每次纵向送秧距离要相等,并且必须将秧盘推送至紧贴秧门。

机械毕业设计418插秧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418插秧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0 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0.29亿公顷.各级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群体质量栽培模式。

高性能插秧机是与当今世界插秧机设计、制造技术接轨的高新技术,他与过去的插秧机有关很大的区别,首先他的性能依据于现代水道群体质量栽培管理理论,促进水稻高产稳定。

高兴能插秧机所插的秧苗是通过表准化育秧规范培育而成的,插秧机所用的秧苗规格基本一致,插秧机就是为这样的秧苗而设计的所以查插秧质量比过去高的多,这也符合现代前后工序的衔接的工业化原理,这显然与形态千差万别的手拨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是先带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的行走底盘和国产机不同,有别于国产机的独轮驱动的插秧机,机动性能和水田通过性好。

还有高性能插秧机的分体式浮板及液压放行装置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国产机插秧机没有解决的壅泥、壅水及栽插深度不一致等弊端。

它配有调整取秧数量的手柄,可以方便的调整索取秧苗的数量。

他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合金钢、PVC等材料先进工艺制造,保证了机器使用的可靠性。

但是由于我国土地条件的不同,及其正进行国产化开发,所以在使用中出现了和多的问题,首先是侧理合器手柄组装,调试,使用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还有就是齿轮箱等也出现不少问题。

本设计也是最求进经济合理,和稳定性的方案进行的。

PF455S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中国型插秧机,但是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对于它的的手柄安装加紧不当问题,其次,再者,支螺栓改进,最后,油门拉线的安装孔改进等问题。

本课题所着重研究是侧离器手柄板金件加工,操作设计较为简单,由于本次是改进设计,所设计的模具修改,没有作详细的介绍,本文着重于改进设计的探讨和相关的设计计算。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PF455S插秧机及其侧离合器手柄的探讨和改善设计》,在东洋插秧机公司实习且完成了我的毕业设计。

在公司的开发部,我协助同事对策离合器手柄进行了改进设计。

对插秧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完成我的毕业设计。

中职教育二年级下学期《水稻插秧机的典型故障及排除》微课教学设计

中职教育二年级下学期《水稻插秧机的典型故障及排除》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一、片头
(30秒以内)
内容: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学习《农业设备应用与维修》系列课程,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水稻插秧机的典型故障与排除方法。
3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12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水稻插秧机的主要部件介绍(录播)
主要包含2部分
(1)发动机的起动与停止
(2)插秧机的移动与行走
30秒
第二部分内容:水稻插秧机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录播)
水稻插秧机典型故障主要是由秧苗、田块以及机器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出现缺秧
(2)出现浮秧、插秧不齐
(3)在插秧作业中发出很大的咔咔声
(4)插秧机机体升降缓慢
(5)插秧部完全不工作
(6)插秧机无法插秧、插秧状态欠佳
(7)发动机启动困难
(8)变速手柄无法切实切换到其他档位
90秒
第三部分内容:典型故障排除方法展示(现场视频)
现场展示部分故障排除过程
480秒
三、结尾
(30秒以内)
好的,以上就是水稻插秧机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课程内容,感谢同学们的观看,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3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一节微课学习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所学内容具有逻辑联系,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学科
农业设备应用与维修
教龄
36年
微课名称
水稻插秧机的典型故障及排除
视长度
11分35秒
录制时间
知识点来源
中职二年级《农业设备应用与维修》项目四 2.水稻插秧机的典型故障与排除方法

农业机械(教案)之播种机械与栽植机械四

农业机械(教案)之播种机械与栽植机械四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图5-18 苗箱延伸板图5-19 取苗方法在秧箱上没有秧苗时,务必将苗箱移到左或者右侧,再补给秧苗。

秧苗不到秧苗补给位置线之前,就应给予补给。

若在超过补给位置时补给,会减少穴株数。

(图5-20)补给秧苗时,注意剩余苗与补给苗面对齐。

(图5-21)补给秧苗时,不必把苗箱左右侧移动。

图5-20 补给秧苗图5-21 补给秧苗时,注意剩余苗与补给苗对齐(三)划印器的使用方法为了保持插秧直线度而使用划印器。

使用方法是:检查插秧离合器手柄和液压操作手柄是否分别在“连接”和“下降”位置上。

摆动下次插秧一侧的划印器杆,使划印器伸开,在表土上边划印边插秧。

划印器所划出的线是下次插秧一侧的机体中心,转行插秧时中间标杆对准划印器划出的线。

(图5-22)讲解课程内容类比讲解学生提问学生列举图5-22 划印器(四)侧对行器的使用方法为保持均匀的行距而使用侧对行器。

插秧时把侧浮板前上方的侧对行器对准已插好秧的秧苗行。

并调整好行距。

(五)田埂周围插秧方法一是插秧时首先在田埂周围留有4行宽的余地,按第一方案的路线进行插秧作业。

二是第一行直接靠田埂插秧,其它三边田埂留有4、8行宽的余地,按第2方案路线作业。

图5-24 田埂周围插秧方法示意图(六)插秧作业前应确认的事项一是弄清稻田形状,确定插秧方向。

二是最初四行是插下一行的基准,应特别注意操作,确保插秧直线性。

三是插秧作业开始前,检查下列事项:(七)转向换行当插秧机在田块中每次直行一行插秧作业结束后,按以下要领转向换行;对比讲解图示讲解课本P64课堂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作者:————————————————————————————————日期:水稻插秧机1.水稻插秧机设计要求水稻插秧机是用于栽植水稻秧苗的机具。

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寿命长。

它主要包括送秧机构、传动机构、分插机构、机架和船体等组成。

本设计主要完成分插机构和送秧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1)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

2)插秧频率120次/min。

3)插秧深度10~25mm之间。

4)发动机功率2.42kw,转速2600r/min,传动机构始末传动比i=26。

5)对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的设计要求:a.每次移箱距离应与秧爪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要求保证取秧准确、均匀。

b.移箱的时间应与秧爪的运动相配合。

c.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2. 工作原理及其动作分解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栽植臂和秧爪),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

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

秧爪在栽植臂的带动下完成取秧和插秧工作,图1中虚线给出秧爪的静轨迹图,h为插秧深度。

图1送秧机构的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

按照送秧方向的不同,送秧机构分为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

横向送秧机构,其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采用的是移动秧箱法。

因此,又称移箱机构。

本设计采用横向送秧箱机构。

工艺动作分解:1)秧爪按照特定静轨迹(如图1 所示)做往复运动。

2)秧箱做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在秧爪取秧过程中,秧箱需保持连续不断的匀速运动;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秧箱自动换向。

)3.分插机构,送秧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确定1) 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方案甲:评价: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为曲柄,使秧爪按照特定轨迹运动。

此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准确,快速。

方案乙:评价:本机构采用连杆机构,利用油缸作为主动件,来实现秧爪的特定轨迹运动。

此机构设计简单,但是需要额外的液压油路。

结论:方案甲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符合设计要求,故分插机构选用方案甲。

2)送秧机构的方案设计方案A:评价:采用凸轮机构,通过凸轮的回转运动,实现从动件(秧箱)的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本机构结构简单,传力小,传动准确,运动灵活。

但凸轮廓线的设计较复杂。

方案B:评价:此系统以电动机为驱动元件,通过PLC控制系统,来控制齿轮的转动,从而影响齿条的运动,使齿条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此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平稳,效率高,传动比准确,可靠。

但此方案需要PLC控制设备,成本较高。

结论:方案A采用凸轮机构,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成本较低,故送秧机构选择方案A。

3)方案设计的确定综上所述,考虑到插秧机的设计要求(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送秧机构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以及自身所学知识,本设计的分插机构选择方案甲,送秧机构选择方案A 。

如图:运动仿真图:4.机构尺寸的设计1)送秧机构在设计要求中,电动机的转速为2600r/min。

由于传动机构始末传动比i = 26 ,故皮带轮与齿轮1 的转速为100r/min 。

在设计要求中,插秧频率为120次/min ,故齿轮2 的转速为120r/min,即齿轮1与齿轮2 的传动比为5:6 。

两齿轮的设计如下:名称齿轮1 齿轮2模数m 3齿数36 30 分度圆直径 d 108 90齿顶高 h a 6 6齿根高 h f7.5 7.5基圆直径 d b100 84传动比 i 5:6啮合角α22.19°22.19°齿轮1 与齿轮2 之间的中心距为99 mm 。

齿轮传动如图:连杆机构:杆AB为曲柄,杆CD为摇杆,BE与连杆BC 固结。

本设计的要求中,点E的轨迹如图1中所示。

假设AB长为10mm,BC长为30mm,CD长为20mm,AD长为30mm,BE长为55mm ,以A 为原点,AD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10 *cosθ1 + 30 *cosθ2 = 30 + 20 *cosθ3,10 *sinθ1 + 30* sinθ2 = 20* sinθ3,得,θ2 = 2* arctan ﹛2*sinθ1 —[16 —( 2*cosθ1 +1) ²]½﹜/ (4 * cosθ1 —11)点E的轨迹方程如下:x = 10 *cosθ1 + 55*cos(θ2+θ)y = 10* sinθ1 + 55 *sin(θ2+θ)利用MATLAB软件,通过改变角θ的大小(θ的值依次取10°,15°,20°,25°,30°,35°,40°,45°,50°),来获得点E的9个轨迹图。

在MATLAB 编译器中输入以下语言:for i=1:9theta1=0:pi/100:2*pi;theta2=2*atan((2*sin(theta1)-sqrt(16-(2*cos(theta1)+1).^2))./(4*cos (theta1)-11));x=10*cos(theta1)+55*cos((i-1)*3.75*pi/180+pi/12+theta2);y=10*sin(theta1)+55*sin((i-1)*3.75*pi/180+pi/12+theta2); subplot(3,3,i);plot(x,y);end得出轨迹图:(第一行,θ的值依次为10°,15°,20°,第二行,θ的值依次为25°,30°,35°,第三行,θ的值依次为40°,45°,50°。

)经过比较这9个轨迹图,发现第二行第二列的轨迹图(θ=30°)中的轨迹与图1中的轨迹近似,故选择第二行第二列的轨迹图(θ=30°)。

考虑到设计要求插秧深度在10~25mm之间,而通过观察此轨迹图,发现点E轨迹最右端点的x坐标(略小于40)与点D的x坐标(等于30)之差小于10mm且大于5mm,所以需改进方案尺寸:将各杆的长度增加一倍,即AB = 20 mm ,BC = 60 mm ,CD = 40 mm ,AD = 60 mm ,BE = 110 mm ,θ= 30°在此情况下,点E轨迹最右端点的x坐标与点D的x坐标之差必大于10mm且小于20mm,即方案可以满足插秧深度在10~25mm 之间的要求。

2)送秧机构从动件(秧箱)运动线图的设计,采用摆线运动修正等速运动规律的加速度曲线(从动件无柔性冲击,运行平稳),如下所示:从动件的运动线图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运动方程式如下:1) 0≤ψ≤φ1(秧箱做加速运动)S = S1[ψ/φ1—sin(πψ/φ1)/π]v = S1ω[1 —cos(πψ/φ1)] /φ1a = πS1ω²sin(πψ/φ1) /φ1²2) φ1<ψ<φ2(秧箱做匀速运动)S = S1 + (S2 - S1)( ψ-φ1)/(φ2 -φ1)v = 2 S1ω/φ1a = 03) φ2≤ψ<π(秧箱做减速运动)S = S1﹛(ψ-φ2)/ φ1—sin [π(ψ-φ2+φ1)/φ1 ]/π﹜+ S2 v = S1ω﹛1 —cos [π(ψ-φ2+φ1)/φ1 ] ﹜/φ1a = πS1ω²sin [π(ψ-φ2+φ1)/φ1 ] /φ1²4)π≤ψ≤π+φ1(秧箱做加速运动)S = S1﹛(2φ1+φ2—ψ)/φ1—sin [π(3φ1+φ2-ψ)/φ1 ]/π﹜v = S1ω﹛[cos [π(ψ—φ2—φ1)/φ1] —1 ﹜/φ1a = —πS1ω²sin [π(ψ—φ2—φ1)/φ1 ] /φ1²5)π+φ1<ψ<π+φ2(秧箱做匀速运动)S = S1 + (S2 - S1)( 2φ2 +φ1 - ψ)/(φ2 -φ1)v = —2 S1ω/φ1a = 06)π+φ2≤ψ≤2π(秧箱做减速运动)S = S1﹛(2φ2 + 2φ1 —ψ)/ φ1—sin [π(2φ2 + 2φ1 —ψ)/φ1 ]/π﹜v = S1ω﹛cos [π(ψ+ 2φ1)/φ1] —1﹜/φ1a = πS1ω²sin [π(ψ - 2φ2 -φ1)/φ1 ] /φ1²设计要求“每次移箱距离应与秧爪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即取秧宽度/点E的往复运动周期= 从动件(秧箱)的匀速运动速度点E的往复运动周期已知,周期大小为0.5 s 。

设取秧宽度为10 mm ,则v = 2×S1×ω/φ1 = 20mm/s ,即从动件(秧箱)的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为20mm/s 。

根据实际需要,设定φ1,φ2,S1,S2的值,且满足2 * S1 * ω/φ1 = 20 mm/s 。

φ1,S1应尽量小些,以减小从动件从启动达到稳定速度所经过的时间和位移。

取φ1 = π/6,φ2 = 5π/6 ,S1 = 10 mm ,S2 = 110 mm ,将φ1,φ2,S1,S2 的值代入行程S 的表达式,得S = 60ψ/π - 10sin(6ψ)/π, ( 0 ≤ψ≤π/6 ) S = 150ψ/π - 15, ( π/6 <ψ< 5π/6 )S= 60ψ/π - 10sin(6ψ)/π + 60,(5π/6 ≤ψ<π)S = 70 - 60ψ/π + 10sin(6ψ)/π, ( π≤ψ≤ 7π/6 ) S = 285 - 150ψ/π, ( 7π/6 <ψ< 11π/6 )S = 120 - 60ψ/π + 10sin(6ψ)/π. ( 11π/6 ≤ψ≤ 2π)由2 * S1 * ω/φ1 = 20mm/s,S1 = 10 mm,φ1 = π/6,得ω=π/6 rad/s,即凸轮转速为 5 r/min 。

根据已求出的从动件的行程S的表达式,则对心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方程式为可写:X =(r b + S)* sinψY =(r b + S)* cosψ(r b为凸轮基圆的半径值)取r b = 20 mm,滚子半径为10 mm,在制作运动仿真过程中,得到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如下图所示:凸轮机构的运动仿真图:5. 心得体会:本课程设计考察了我们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多方面的要求和需要来进行合理的选择,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过程。

由此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能力远不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