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期末复习 考点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复习提纲

《知识管理》复习提纲1.简述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特点及差异,如何从信息上升到知识?数据(Data)特点:原始、离散、互不关联、没有明确目的。
基本形式:数字、词汇、声音、图象。
信息是数据的有序排列;信息是有意义、有目的的数据集合如何从数据上升到信息?通过人的认知能力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和意义,形成信息。
知识是加工过的信息。
人们主要通过比较、推理、联系、交谈等途径把信息加工为知识。
知识是信息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情境化。
如何从信息上升到知识?比较:关于这一情形的信息与我们已知的其他情形相比较有怎样的区别?推论:这一信息对于决策和行动具有何种含义联系:这一知识与其他知识有何关联?谈话:其他人如何考虑这一信息?大部分知识都不在文档和数据库里,而是在组织中人的头脑中,隐含在事物联系、人际对话、基于经验的直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方便经济分析的知识分类法。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主要指关于历史事实、经验总结、统计数据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和信息很难区分。
复杂领域的专家如医生和律师以及咨询机构中的专家要掌握大量的该类知识才能完成工作。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那些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运动的法则和规律的科学知识。
这类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通常是在像大学、研究院所这样的专业组织内进行的。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关于技能与诀窍方面的知识,指的是怎样做某件事情的能力。
它与生产相关,但也与经济领域中像经营管理等其他很多活动相关。
企业家要判断某种产品的市场前景,或者是人事经理选拔工作人员,都要使用他们所具备的这类知识(能力)。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关于谁知道什么以及谁知道怎样做什么的信息。
特别是它还包括与有关专家形成特殊的社会关系,以便可以获得并有效的利用这些专家的知识。
s3.请解释以下公式,并说明其涵义:KM=(P+K)KM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P (People) 人员:人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包括了知识的生产者、共享者、传播者等。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组织的概念: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组织的要素:人、目标、结构、资源3、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个人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某些需求二、管理的本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三、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活动按计划完成【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是:做这四件事情就是职能的实现】四、管理的效率与效果1、衡量管理水平的指标:有效性(1)效果:是否实现管理活动预定的目标,即做正确的事(2)效率: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即正确地做事五、管理者和操作者1、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六、管理者的职位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一)职位层次1、决策层-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等;2、执行层-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和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所确定的目标、战略付诸实现;3、操作层-基层管理者:按中层管理者的安排去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某一特殊活动(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2、人际技能:与人协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总揽全局,判断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根据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三)1、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2、中层管理者:三者差不多3、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七、管理者的角色理论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八、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九、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2、主要思想:(1)工时研究和工作定额(2)劳动方法的标准化(3)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1、权力论:(1)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2)权力的类型: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型的权力2、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1)劳动分工(2)权力体系(3)正式的甄选(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5)非个人性(6)职业生涯导向【都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霍桑实验2、主要思想:(1)企业中的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职工士气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四、权变学派1、权变管理思想:世界上不存在普遍使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2、最大特点: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使用场合第三章一.组织的性质: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互动的开放系统二.环境的内容:(一)外部环境:1、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国际、技术2、微观(具体)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潜在竞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可能相互转换】(二)内部环境:1、物质环境:(1)人力资源:数量,素质、使用状况等(2)财力资源:资金拥有,构成,筹措,利用情况(3)物质资源: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4)信息资源:采集和挖掘情况,利用情况等(5)关系资源:拥有情况,利用情况2、文化环境:组织文化:组织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员工甄选标准;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员工的社会化三、组织环境差异与权变管理方法一.决策概念: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二.决策的步骤:(1)判断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和标准(3)确定各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可供选择的的行动方案(5)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6)选择满意方案(7)付诸实施(8)评价决策效果三.决策的原则:满意度原则四.决策的分类:(1)长期决策,短期决策(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五.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一)个人决策:决策速度快,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二)集体决策:1、优点:集思广益,多方案,信息完整,提高可接受性2、缺点:消耗时间,无人对结果负责,屈从压力,少数统治3、基于群体决策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广泛应用于激发新的构思与创意(2)专家会议法:①优: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相互启发、智能叠加、简单易行②缺:乐队效应、从众效应、走形式③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环境复杂,缺乏类似经验与相关数据的决策(3)德菲尔法:①概念:匿名通信方式,通过几轮意见征询表发放与回收征求专家意见,组委会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一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
知识管理复习

选择1. 知识的阶层性 :数据T 信息T 知识T 智慧2. 组织知识资本的构成: 按来源不同分为两种:个人知识资本和组织知识资本;组织知识资本又分为组织人力资本和组织智力资本3. 组织知识的选择与过滤:背景原因:由于人类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对于大量的信息处理人类不仅处理能力会递减,而且会有无 所适从的反面效果。
知识系统的知识达到一定量后,知识内容的编辑效果递减,知识和垃圾的区别往往在 一线之间。
4. 知识性组织与传统性的不同点:不易被模仿及其高的附加价值 1) 实体型企业 2)知识型企业 3)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较难模仿,进 入的障碍较高 5. 组织知识管理项目的导入方法论六大步骤 ①导向的设计。
④ 原型开发与测试阶段:边学边做、边做边改,减少修改成本。
⑤ 导入阶段:即引进上线阶段,需要提高员工配合意愿。
⑥ 评估与维护阶段:必须进行成果回馈,有效发挥知识管理效用。
6. 影响员工知识管理绩效的主要原因:(1) 员工本身知识管理的能力(2) 员工本身知识管理的激励因子(3) 组织所提供的知识管理的条件7. 组织在了解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必须引进的原因后,更重要的是要能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实施,是指组织为了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考虑到内外部环境与资源,选择支持知识管理 的基础设施(包括领导、文化、管理、结构和信息技术)最适合的战略,并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与引进 各种知识管理的流程作业。
8. 组织知识的加工与提炼: 知识正确的提升:知识上的矛盾与冲突:如不同来源的知识在内容上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知识上的不一致与重复:如不同来源的知识设计的术语、量度单位不一致。
知识上的错误:如知识内容错误或知识的背景不合适。
知识的时效性:如原来正确的知识,随着时间和背景的变化不在正确。
知识价值的提升 : 显性知识的加工隐形知识的加工知识方便性的提升:知识的编辑与格式标准知识的分类和索引 知识的呈现9. 群体知识创造(方式方法):(1)协同知识创造( 2)师徒制的传承: (特点)以个人为重点,量身定做,全方位指导,潜移默化。
知识管理期末考试重点

1.知识管理的三大学派:技术学派、行为学派、综合学派。
2.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和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最终目标的管理思想、过程与方法。
3.知识管理的框架:(1)知识层面,(2)流程:创造、识别、搜索、适应、组织、应用、共享、转化(3)支持环境层面:领导、文化、技术、评估4.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知识识别、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
5.从数据到智慧: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是一种密切的层级关系,上层是下层经过加工、提炼和处理的结果,价值越来越高,隐性程度越来越高,获取难度越来越大。
6.知识的定义: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知识、判断或技能。
知识的特性:(1)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2)增值性(3)资源性(4)共享性与独占性(5)动态性与复杂性(6)分布性7.战略性知识特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多层利用性。
战略性知识矩阵图:自动化、外包化、信息化、资本化。
8.隐性知识的特性:难以编码化、情景依赖性、模糊性、个体性、实践性。
9.(1)知识资本:是组织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借以取得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飞入有机综合体,是组织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2)知识资本的特性:依附性、有价值性和高增值性、二重性、排他性、度量的不确定性、耐用性。
(3)知识资本的构成: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
10.知识型组织:1986年卡尔斯威比提出。
是一种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的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的开放、互动、有利于创新的组织。
扁平化,弹性化的动态团队、网络化、虚拟化和柔性化是基本特性。
11.(1)知识工作的定义:从事信息分析、运用专门的专业或技术去解决问题、提出想法,以及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工作。
(2)特点:工作内容非例行性、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绩效难以考核、多采用团队、项目式的工作模式、工作安排弹性化。
12.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具有自我发展的强烈动机、流动意愿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学习、自我管理。
知识管理复习试题资料(仅供参考)

知识管理复习资料(仅供参考)数据(Data):一堆火一群散乱无章的文字、数字或其它代表性的符号。
它是一个描述,是对事实的客观记录。
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是制造信息的重要基础。
信息(Information):经过加工组织的、对决策者有意义的数据,它是表述性的,如:现在的室温是30度。
知识(Knowledge):对既有信息进行解释和评价的结果,它以某种有目的、有意义的方式处理信息,表述或预测出信息之间的规律、原理性联系。
信息加经验经过整合后形成知识。
智能(Intelligence):指人们有效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通常指富有洞察力的知识。
能够预见一些事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区别:♦数据是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始数字和事实,如:数字、声音、图像。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成有意义的形式的数据。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提炼,根据其内在联系得出的系统结论。
♦智能是激活了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可以变成有用的信息;信息经过审核、分类后,可以变成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经过行动、验证后,可以协助企业变成智能型企业,从而创造利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
下列概念分别属于知识概念体系中的哪个概念范畴:1、科学实验的原始记录2、数据库3、决策支持系统4、商业情报5、填写好的调查问卷6、工作经验7、新闻报道 8、科技文献9、专利发明答案:数据1、5。
信息2、7、8 。
知识4、6、9。
智能 3知识的分类:♠Know-X分类法:•事实知识(Know-what)。
让人知道它是什么,常用于法律和医学领域。
•原理知识( Know-why)。
让人知道它为什么。
通常指关于自然、人的思维和社会运动法则。
常用于大学专业课程中。
•技能知识(Know-how)。
让人知道怎样做。
通常与生产与经济领域中的活动以及科研工作相关。
•人力知识(Know-who)。
让人知道是谁。
即关于谁知道什么以及谁知道如何做什么的信息。
管理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一、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协调。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结构、分工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
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分配、职权的划分、决策的流程等,以促进组织的高效运转。
此外,组织结构还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规模和发展阶段,以适应不同阶段组织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培养和管理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领导与决策领导是指通过激励、指导和管理来影响他人的行为。
领导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以及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在领导的过程中,需要向员工传递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并激励员工去实现这些目标。
而决策是指从多种可能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制定、评估和选择等。
四、沟通与协作沟通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交换信息、共享意见和观点的过程。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和协作。
沟通的方式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而有效的沟通需要遵循准确性、清晰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等原则。
协作是指不同个体之间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
协作的核心内容包括团队合作、冲突管理和协同技能。
五、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内部结构、流程或文化上的重大改变。
组织变革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自身的问题或机会等。
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变革的动因、变革的策略和变革的实施等。
创新是指通过开发新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创造性思维、创新的组织文化和创新的管理方法。
六、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分析内外环境,确定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战略来实现目标的过程。
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
知识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根据不同的分类基准,知识有多种分类。
(P3)(1)根据知识的可沟通程度,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能够用语言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知道却难以言传的知识;分析知识是隐藏在数据或信息之中的规律性知识。
(2)根据知识产生、使用的情景,知识可分为通用知识和专门知识。
(3)根据知识的拥有者,知识可分为个人知识和集体知识。
(4)根据其载体的不同,知识可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5)从知识的范围来看,可将知识划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6)根据知识对企业的战略重要性程度,可将知识划分为有希望的知识、核心知识、基本知识和过期知识。
(7)根据知识表达的内容,知识可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力知识。
知识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高层管理者的领导与支持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的重要因素;自身行为树立知识管理榜样。
2组织(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公司的价值观、理念、商业原则、传统、经营方式和内部工作环境,其主要根基是企业有关如何处理其事务的理念和哲学。
一般而言,支持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至少包含合作、信任与激励三方面内容。
3信息技术设施(1)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和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2)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3)信息技术有助于解决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4)信息技术有助于快速的信息搜寻、访问与检索,支持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5)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知识管理基本职能。
4培训(学习)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塑造共同语言与认识来界定与思考知识;也可辅导与教育员工使用知识管理系统和其它管理知识的技术工具;还能帮助员工认清他们执行知识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新职责;使员工掌握必备技能来促进知识创造、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复习重点

一、单选(15*2=30分)1. 隐性与显性知识的光谱示意图:隐性知识,创意、联想,音乐作曲、艺术、绘画,CEO 市场景气的预测与判断知识,武功秘籍,游泳的技能,项目的经验教训的知识,内科医师诊断的经验知识,知识管理教科书的知识,ISO的程序知识,PC安装手册,显性知识。
2.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型: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内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3. 知识产权制度:(1)、专利制度(2)、版权制度(3)、商标制度。
4. 组织最佳实践转移的主要类型:a、连续性转移b、相似性转移c、差别性转移d、战略性转移e、专家性转移5. 激励理论与员工的知识管理行为包括三大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员工需求。
著名激励理论主要包括:期望理论;目标设定理论;激励——保健理论;XY理论。
1)期望理论:是指员工之所以努力工作乃是因为他预期可以获得某些对其产生具吸引力的结果。
2)目标设定理论:是指对员工而言,若组织有设定明确与较难达成的目标,会比没有设定目标以及过于容易达成、或根本达不到的目标,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大。
3)激励-保健理论:将传统的激励因素分为两种:一种是能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内在激励因素。
例如成就感、他人的认同,与工作本身或职责的达成,以及个人的成就与进步等而言。
另一种是降低员工对工作不满程度的外在保健因素。
例如公司的管理政策、领导方式、工作环境、薪水,与同事的关係、阶级地位及工作保障等。
4)XY理论:X理论,此理论是基于人性是负面的假设,亦即员工基本上不喜欢工作、逃避工作、懒惰并推卸责任,没有雄心大志,只按部就班而不喜欢创新。
因此,组织必须施行高度的命令与控制的方式来加以管理。
Y理论,认为人性为正面的假設,即员工热爱工作、富创造力,且能主动要求承担职责,并会自爱、自我反省。
因此,组织要授权员工参与决策、赋予挑战性的工作,让其自主负责,如此才能激发员工高度的内在动机与潜力。
6. 知识管理的高层组织是指在公司最高领导层全面负责和指导公司知识管理活动的领导机构,通行的做法是建立专门的委员会、成立相应的职能机构、任命相应的具体负责知识管理的高级领导人,这些领导人便是“知识领导”。
知识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知识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工作效率B. 降低成本C. 促进知识共享D. 增加员工数量2. 以下哪个不是知识管理的关键要素?A. 知识获取B. 知识存储C. 知识传递D. 知识消费3. 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明确的战略目标B. 有效的组织结构C. 员工的强制参与D. 持续的技术支持4. 知识管理的哪个阶段是关于知识的创造?A. 知识获取B. 知识共享C. 知识应用D. 知识创新5. 以下哪个是知识管理工具的典型例子?A. 电子邮件B. 社交媒体C. 知识库D. 项目管理软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知识管理的四个主要阶段,并举例说明。
3. 解释什么是知识地图,并说明其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
2. 论述知识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实施知识管理策略的建议。
知识管理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D5. C二、简答题1. 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竞争优势;优化决策过程,提高决策质量;促进员工个人发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企业灵活性。
2. 知识管理的四个主要阶段包括:- 知识获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获取知识,例如市场调研、员工培训等。
- 知识存储: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存储,便于检索和使用,例如建立知识库。
- 知识共享:通过各种机制和平台,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通和共享,例如内部论坛、工作坊等。
- 知识应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具体问题或创造新的价值,例如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等。
3. 知识地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展示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和知识流动路径。
知识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知识管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A. 知识共享B. 知识创新C. 知识存储D. 知识应用答案:A2.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A. 提高个人效率B. 提升组织竞争力C. 增加知识量D. 降低成本答案:B3. 知识管理不包括以下哪个环节()A. 知识的获取B. 知识的创造C. 知识的共享D. 知识的保密答案:D4.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A. 技术的支持B. 领导的支持C. 文化的支持D. 以上都是答案:D5. 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分类不包括()A. 显性知识B. 隐性知识C. 静态知识D. 动态知识答案:D6.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依赖于()A. 信息技术B. 组织结构C. 人员培训D. 以上都是答案:D7. 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障碍不包括()A. 缺乏信任B. 缺乏激励C. 缺乏时间D. 知识过剩答案:D8. 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必要的()A. 明确的目标B. 有效的沟通C. 严格的控制D. 持续的改进答案:C9. 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工作效率B. 促进创新C. 增强竞争力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创新不包括()A. 知识的整合B. 知识的创造C. 知识的复制D. 知识的转化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知识管理实施的步骤包括()A. 知识识别B. 知识获取C. 知识存储D. 知识共享答案:ABCD2. 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可以包括()A. 物质奖励B. 精神鼓励C. 职业发展D. 社会认可答案:ABCD3.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组织文化B. 组织结构C. 员工能力D. 技术平台答案:ABCD4. 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分类可以包括()A. 显性知识B. 隐性知识C. 组织知识D. 个人知识答案:ABCD5. 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哪些挑战()A. 知识保护B. 知识更新C. 知识整合D. 知识传播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知识管理就是文档管理。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管理学的定位与范畴、管理学的特征。
2. 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方法。
3. 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有关因素。
二、组织基础1. 组织的定义与特征:组织的定义、组织的基本特征。
2. 组织的环境:组织环境的内涵、组织环境的特征、组织环境的分类、组织环境的分析。
3.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4. 组织文化与管理: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的管理。
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基本特征。
2. 领导的理论与模型:权力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特质领导理论、事务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魅力领导理论、隐性领导理论。
3. 领导行为与效能:领导行为的基本特征、领导行为的分类、领导行为与效能的关系。
4. 决策的概述与特点:决策的定义、决策的特点。
5. 决策过程与决策模型:决策过程的基本阶段、决策模型的类型、决策模型的应用。
四、计划与控制1. 计划的概念与特征:计划的定义、计划的基本特征。
2. 计划的层级与类型:战略计划、战术计划、操作计划、单一计划、综合计划。
3. 计划的内容与要素:计划的内容、计划的要素。
4. 控制的概念与特征:控制的定义、控制的特征。
5. 控制的过程与方法:控制过程的基本阶段、控制方法的分类、控制方法的应用。
五、组织行为学1. 个体与个体行为:人的行为基因、个体行为的动因、个体行为的分类。
2. 团队行为与动力学: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团队行为的特点、团队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3. 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的内涵、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效沟通的要素。
4. 管理中的激励与动机:激励的概述与特点、激励的理论模型、激励的方法与措施。
5. 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的概念与特征、冲突的分类、冲突管理的方法。
知识管理复习题

知识管理复习题1.知识的定义、特性及其类型有哪些?1)定义知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
那么总体上来讲: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是组织发展竞争力的基础。
人类既要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又要根据所获信息组成知识并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信息。
人类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人类接收、选择、处理,才能组合成知识。
“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各种元素的无序集合,而是被纳入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交互的系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2)特性⑴知识具有价值。
由于知识比数据和信息更接近行动,所以知识更具有价值,知识的这种价值应根据它所导致的管理和决策或行动来评价。
⑵知识来源于实践和经验。
经验是指我们做过的事和过去的经历,经验的积累必须要通过实践后的总结。
⑶知识具有复杂性。
知识能用复杂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
⑷知识通过经验规则和直觉起作用⑸知识的隐含性。
一部分知识存储在人的大脑中,难以表达。
⑹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的产生、内化的过程。
⑺知识的实体性。
知识包含一系列操作,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⑻知识的分布性和合作性。
⑼知识的共享性:知识的传递不会造成个人的损失。
⑽知识的延续性和积累性。
⑾知识的可占用性。
⑿知识的增值性。
⒀知识的扩散性。
3)类型⑴经合组织对知识的分类事实知识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原理知识即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技能知识即知道怎么做的知识,人力知识即知道是谁的知识。
⑵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隐性知识或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往往是个人或者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很困难。
知识管理复习资料

1、知识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选择,P21)——问题例子相结合⏹知识管理失败的几个典型:⏹知识定义的失败——公司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知识⏹知识传播的失败——员工无法及时找到重要的已有知识;学到了经验但没有分享;没有从失败中获得教训;优秀员工的专业技能没有分享⏹隐性知识的流失——因员工的离职而流失了最重要的顾客、伙伴关系、最佳业务,甚至利润⏹知识囤积——员工为了工作安全感、升迁,不愿分享知识⏹缺乏学习——既存的流程、经验法则、知识、技能已过时,且没有人去更新3、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选择,P48)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发展自身,而不是除掉什么。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发掘内心世界的图象(假设、成见等),使这些图象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
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整合个人愿景,转化为能够鼓舞组织的共同愿景。
注意是“整合”,是帮助组织培养成员主动而真诚的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的遵从,否则会产生反效果。
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Teaml,Learing):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组织思考和行动能力。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9、知识产权制度(选择,P79)(1)专利制度:专利法,专利的保护与转让(2)版权制度:版权法(3)商标制度:商标法12、组织知识定义方法与工具体系(专家黄页、知识地图、能力地图、关系图、给图知道是什么图)(选择,P124—126)在个人层次方面:•在员工技能的定义方面–专家目录(Expert Directory)或专家黄页(电話簿)(Expert Y ellow Pages)。
•在知识资源的定义方面–知识地图的定义与各种类型•知识地形图•知识资产地图•知识来源地图–知识地图的制作•定义出重要的核心流程•定义出与此流程相关的知识与专家•定义出连结•利用图示•设立分散式随时更新机制•应注意的事项–知识定义必须有选择性及限定范围–必须注意员工个人的隐私权知识地形图:•是定义知识的工具,包括描述下列信息:•(a)专家(Who);•(b)专家具备的技能与知识(What);•(c)专家技能与知识深入的程度(How Mu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彼得定律:在各种组织中,职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管理运用: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晋升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设立多渠道的员工晋升通道;应建立更全面有效的奖励机制。
)02.墨菲定律: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
(管理运用:事先周密计划,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趋势,不忽略小概率事件;针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事情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应急措施、对策;将应急措施、对策宣导给相关的人员,必要时组织模拟演练;随时根据事物的发展状况进行应急措施、对策的调整。
03.帕金森定律:①干事情的越来越少,领导却越来越多;②组织人数不断增加,效率不断下降;③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中间环境越来越多;④部门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乱。
(管理运用:作为一个领导,不仅要独具慧眼,学会相马,学会赛马,而且还要有用人之胆、容人之量,要敢于起用比自己强的人。
)04.红酒与污水定律:把一匙红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红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管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有效运用红酒和污水定律,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
)05.手表定律: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
也就是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管理启示: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面临多块手表时,扔掉多余的手表,只留下一块。
)06.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然而,如果将一首领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是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管理运用:培养干部综合能力;实施岗位责任制度;调整干部绩效指标。
)07.蘑菇管理定律:很多公司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新进的人员,都要从基层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蘑菇期非常难熬,内外压力都很大,如何度过“蘑菇期”,非常关键。
(管理启示:蘑菇经历是一种磨练;年轻人需要经受挫折;年轻人要不怕吃亏;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吃苦就是吃补;企业要经常给蘑菇浇水、除草;不要让蘑菇太早见光)08.奥卡姆剃刀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管理运用:将组织层级简单化;将业务流程简单化;将制度规则科学化;将工艺规范通俗化;将管理思维系统化。
)09.蝴蝶效应: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理运用:着眼全局,防微杜渐;明白细节决定成败;捕捉管理中的“蝴蝶”(产品质量问题;工作程序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关键细节问题;个人成长问题)。
)10.鲶鱼效应:管理运用:适当地引进人才;适当地轮岗机制;实施末位淘汰制;管理岗位实施内部公开竞岗。
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2.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突出全球化的“现代意识管理”;突出知识化的“智力资本管理”;突出网络化的“模块组织管理”;突出产销一体化的“生态营销管理”;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
3.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显性知识是指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易于整理、沟通和分享的知识:显性的、结构化的“信息”,它通过“符号”存在于各种载体中;可以“量化”,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储存、转换、传输。
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头脑中的隐性的、非结构化、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关于个人的思想、经验等:来自个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直接经验,难以规范化;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不易传递给他人,需要通过观察、模仿、体验而学习;在实践中传递或以非正式(也非口头的)的方式传递。
隐性知识是在团队成员一起讨论经验中产生,彼此影响,形成一种“社会化”的效应。
2.知识商品化的形式三种方式:一学校教育和出版发行;二直接交易;三传媒渠道。
隐性知识商品价值的实现形式:1.通过讲授方式销售给别人;2.加盟企业收取企业收益的附加值。
显性知识商品价值的实现形式:1.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下的若干知识产品,直接销售;2.出版社发行的若干知识产品,收取稿费和声誉价值。
)3.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的三类知识①与研究开发有关的知识,这一类知识可通过科学实验和通过知识购买而获得;②与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组织方式相关的知识,这一类知识是企业从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如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数据库等;③客户的知识,如客户关系网,对客户需求的了解等。
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它能够把这三种知识有机地集成起来,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上,实现创新。
4.品牌与与商标的差别①品牌不等于商标,商标权可入帐,品牌不可入帐;②品牌是无形资产,不是知识产权,商标是知识产权;③商标有时效性,品牌无时效性。
5.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收益作用:①市场收益(利用专利开辟新市场、利用专利垄断市场、提高产品溢价、形成产品定价权)②知识产权本身收益(收取专利许可费;转让专利,收取转让费;以知识产权作价投资)③知识产权融资收益(知识产权可以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受到“风投”的青睐、知识产权在证券市场受到追捧)④政府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需要知识产权、各种项目申报中需要知识产权、各种评比中需要知识产权、企业上市)6.不正当竞争法的种类:市场混淆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低价竞销的行为、附条件交易的行为、有奖销售中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串标行为。
(1)商业秘密认定标准(①秘密性:不为公众所知悉;②实用性:为权利人带来实在或潜在经济利益;③保密性: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2)范围——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包括:工艺流程、技术秘决、设计图纸、化学配方等;经营信息包括:管理方法、产销策略、资源情报、客户名单等。
)密;②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上述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③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揭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④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却获取、使用或揭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1.流程开发黄金准则(优质流程的三个标志)简单化(Simplification):人人会做(执行的本质:简单;表格、程序、简单是复杂之后的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到位就是不简单)(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简单到傻)专业化(Specialization):细节体现(Do执行、Discipline原则、Detail细节)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用数字说话(做到什么程度Standard、需要多长时间how long、需要什么资源cost)2.知识管理PSCA环(生成、积累、交流、应用)知识生成管理(知识创新、知识采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更新)知识交流管理(知识检索、知识转移、知识分享)知识应用管理(知识应用、知识测评)3.流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五角星法、8020原则、矩阵法、流程排序法、标杆法、软件描述、鱼骨图、5W2H分析法、ECRS技巧)①寻找入手点工具:学习五角星(公司从不同的来源了解需要改进的领域:客户、供应商、员工、专家顾问、标杆)②流程选择工具:80/20原则(关注那些“关键流程”,它们的数目可能只占全部数量的20%,却对整个组织的绩效发挥着80%的决定性作用。
)矩阵法(流程重要性程度与运行绩效程度分别从低到高(从易到难),按照1分~5分评价,就可将项目分成四个类型,其中重要程度高、绩效程度低的就是最需要改进的领域。
)流程排序法(可选择流程排序方法挑选关键流程。
确定关键流程的三要素:“影响”指流程再造后对企业未来营运目标的可能贡献→效益评估;“规模”指再造时会消耗的企业资源多寡→全职人力工时(FTE)及需花费的预估经费来衡量;“范围”指再造时会影响到的成本、人事及风险→使用时间、成本、风险、人事复杂度来评估。
)标杆瞄准法(标杆瞄准是指在公司、企业或全球性的集团公司内调查现有流程的绩效情况,并且与业界内其他的成功典范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差距。
业务流程重组中进行标杆瞄准是为了使可改进或需要改进的流程凸现出来。
)③流程描述工具(借助各种流程描述软件实现,比如Aris、Visio、Smartdraw等等)⑦流程问题分析工具:鱼骨图分析法(借助鱼骨图,从六个方面5M1E:Management, Man,Method, Material, Machine, Environment。
最终找出主要原因(流程瓶颈),形成解决方案的依据基础。
画出大原因之下的小原因,找出主要原因,以其为问题特性,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原因非常明确。
⑧流程问题思考工具:5W2H分析法(Why What Where When Who How How much:要花多少时间或其他资源?⑨流程优化工具:ECRS技巧(流程对岗位流程的计划是否完善? 流程对计划提出什么要求? 流程对岗位提出什么要求? 流程对部门提出什么要求? 流程对制度提出什么要求?流程对绩效提出什么要求? 流程对报表提出什么要求? 流程对IT提出什么要求? ECRS,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1.企业信息管理常用软件系统(CAD、CAM、CAT、CAE、MIS、DSS、MSS、SIS、OAS 信息安全软件、财务管理软件、MRP、ERP、CIMS、SCM、CRM、ECS)2.CI信息组成(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产销状况、价格动态、运营模式、营销策略、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研发情况、领导层)3.知识管理前沿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Ontology、元数据、RDF)4.标杆管理工作流程第①阶段(确认关键成功因素及对哪个流程进行标杆管理)第②阶段(调查公司内部工作流程)第③阶段(选择要学习的目标企业)第④阶段(分析目标对象的具体做法)第⑤阶段(差距分析,提出建议提出计划,计划实施与监控)对标改进:相对比较、参照标杆、分析差距、持续创新5.标杆对象(运用原因:树立目标)(标杆管理类型)标杆对象:内部标杆、行业标杆、全球(行业外)标杆企业内部:识别内部最好的业务部门或人员及时推广并形成共同向上的氛围同业之间:在同业或合作伙伴中找优秀企业确定差距制定追赶策略超越对方全球标杆:寻求相似流程最佳实践中的要素对照比较获得具体标杆学习内容6.了解平衡计分卡(标杆管理的测评)平衡计分卡是卡普兰所发明的能够将战略转变为可操作可衡量的绩效考评体系,是目前企业广为采用的主流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