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摘要: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全员参与学校德育网络的必然要求。树立系统观念和“大德育”观念,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寓德育于平等的人际互动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科德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学科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13-001

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工作往往被划分为德育工作、智育工作(通常将教学工作等同于智育工作)、体育工作、美育工作和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等类别。这种不恰当的区分意味着道德课之外的其他各学科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实际造成了人们将德育的重要任务仅仅赋予给道德课教师和学校政工人员,而认为其他各科的学科教学在德育任务方面只能起辅助作用。前者导致道德课的课堂教学承载了过大的期望,而期望越多,失望就越大;后者则导致了其他各科的学科教学无形中逃避了应负的德育责任。因此,学科德育的缺位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鉴于此,本文对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四点具体的建议。

一、各学科教师要真正树立德育意识,承担德育责任

在很多情况下,学科课堂教学是以隐性课程的形式自发的对学生

产生道德影响。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在其各自的学科教学中,要真正树立德育意识,加强学科教学和德育实施的整合。这种整合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学科教学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和文化底蕴;二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采用等等各方面体现出教师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

拥有德育意识的老师能巧妙地把德育融于教学之中,如有的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讲授“啄木鸟吃害虫”、“植树”、“南京长江大桥”等数学问题时,把这些问题变成了鲜活的德育素材,渗透了环保意识和爱国精神。相反,如果教师只关注这其中的数字和纯粹的演算,不仅不能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而且还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二、树立系统观念和“大德育”观念,认真设计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学科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且情感和价值观也成了每一节课的重要达成目标,要求进行认真设计,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用系统观念设计自己每一堂课,把各种相关因素都纳入思考范围,把每一节课放在学校整体育人背景下来设计,把学生的道德发展放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整体环境中来认识。

教师还要树立“大德育”观念,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形成“一体化”育人机制。各学科德育目标、内容具有多样性,各有特色,但德育渗透教学模式有其共性。通过听课、评课,各学科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研究主体性教学策略,反思性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等学科德育策略,研究如何创设宽松、民主,有利于德育实施的教

学氛围,这些都是各学科教师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寓德育于平等的人际互动中

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道德的发展也完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而教育是师生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课题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课堂教学正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极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以实现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体。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外在的、他律的道德转化为自律的道德,即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养成学生的道德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德育如果脱离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就会落空。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加强人际交往和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使学生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这种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潜藏在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科德育中的作用

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为载体,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的手段,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例如,可以将德育特色建设与语文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法制征文比赛、学习雷锋演讲比赛等;生物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花草树木的栽培,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知识和环保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项文体

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课余生活,而且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健康心理,开阔眼界等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并促进形成和谐、宽松的校园氛围,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整体育人局面。学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对教育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个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生活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德育是学生学习热情的促进器,是学生丰富个体精神、提升个人境界的重要手段。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应努力构建专门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相互配合,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全体教职员工相互合作,课堂内外相互补充,显形德育与隐性德育相互协调的全员、全程、全面的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美]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