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首(第_1_课时《独坐敬亭山》)授课总时数:3课时日期:2012年2月22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
2.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3.我能通过学习感受江南山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1.重点: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正确背诵这首诗。
2.难点: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三、知识梳理1.自学古诗,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
四、学法指导课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 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读熟这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4)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三)展示汇报梳理1.我能把诗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
2.我能把诗句的意思说下来。
3.我知道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4.我知道李白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以及他想表达的感受。
5.我还收集了其他一些描写江南山水的诗。
6.我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7.反馈交流上述检测题。
1.古诗词三首(第_2_课时《望洞庭》)授课总时数:3课时日期:2012 年2 月22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望洞庭》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1古诗词三首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
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
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悉的情况)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
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
2.理解古诗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将进酒》、《静夜思》、《水调歌头》。
2.古诗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包含古诗词的文字和图片。
3.音频设备:播放古诗词朗读的音频。
4.黑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利用音频播放《将进酒》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古诗词《将进酒》(20分钟)•指导学生跟读古诗词,并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理解《将进酒》中的情感和意义。
•班级展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将进酒》(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复习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
2.学习古诗词《静夜思》(20分钟)•展示《静夜思》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场景和情感。
•学习生词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静夜思》(10分钟)•学生互相背诵《静夜思》,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2.学习古诗词《水调歌头》(20分钟)•展示《水调歌头》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音乐性和语言之美。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的意义。
•学生展示解释成果并互相评价。
六、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此次教学中的收获和进步。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导教案设计课题古诗词三首课型新讲课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宿教课目新市徐公店》。
标3、借助诗词中的意象,领会乡村的独到风光,感觉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课重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 ,背诵点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课前准 1.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备2、准备字卡、词卡,预习课文。
(学生)课时安2课时排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课提示节1.揭露课题:田园诗 1.谈谈自己对课题理解课题一、解大诗人范成大曾把的理解。
时可浸透学生:诗题2、齐读课题。
乡村生活的所见所“兴”是多音(用时:闻写成了六十首诗,读好题目,注意读准字,在本课读3分钟)xìng,“杂兴”叫做《四时田园杂平舌音“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兴》,今日我们来学习此中的第二十五“兴”在本课读xìnɡ。
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首,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齐读课题。
指导读准“杂”和“兴”的读音。
1.自由读诗,画出节1.自读古诗,读准奏。
音,读通诗句。
2、报告沟通:2、指引学生沟通: 1.学生谈谈诗(1)“兴”在本课读沟通识记生字、意时,可用自己“xìnɡ”“;蛱蝶”新词。
的话,不用逐字二、明是蝴蝶的一种。
(2)诗中描绘了哪些逐句翻译。
粗心(2)沟通看到乡村特乡村风景?归纳地2、指引学生(用时:有的风景:梅子、杏谈谈诗意。
“诗配画”时, 10分子、麦花、菜花、篱3、指引学生选择自要求不要过高,钟)笆、蜻蜓、蛱蝶。
己喜爱的诗句,进行只供学有余力3、选择你喜爱的古诗配画。
的学生试试完4、指导学生有感情诗,联合里面的诗成。
地朗诵古诗。
句,给古诗配图。
4、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指引学生思虑并1.沟通:描绘农忙时节,农民早出晚归,沟通:1.指引学生读白日极少见到行人看着这样的风景,这古诗想画面,体样的情形,诗人会想 的情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括《咏柳》、《春晓》、《绝句》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春天的景色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方面仍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2.难点:领悟古诗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春天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剖析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古诗文本、图片、音乐等的课件。
2.资料:收集与春天相关的图片、诗歌等资料,用于展示和拓展。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如柳树、花朵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魅力。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逐一向学生展示三首古诗《咏柳》、《春晓》、《绝句》,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3.朗读与背诵(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等。
然后,学生进行背诵,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1古三首学目:1.学会中出的生字,能合注理解。
2.有感情地朗文,背三首古,默写前两首。
3.通看注,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粗心,用自己的句的意思。
4.在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觉古的言美、韵律美。
学要点:1.感知粗心,用自己的句的意思,背古。
2.在学言的程中感觉江南山川的自然美,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分是唐朝有名人李白、刘禹、白居易的,可采纳回从前学的相关他的,按知人——句——解意——入境——悟情的方法行学。
采纳小的形式行。
学准:采集描绘山川光的古句。
学程第一独坐敬亭山一、情形入,目定向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起伏的丘陵,那直插天的雪峰,那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日就我一同去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2.第一我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 敬亭山 "二、自主学古1.自由古,解决生字2.复学古方法:解,知作者,抓字眼,明意,多,悟情3.解,知作者(1)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李白( 701-762 ),字太白,后代称为诗仙,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批颂扬祖国河山、揭穿社会黑暗和歧视显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研究,沟通展现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联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沟通议论2. 检查合作学习状况(1)指名读( 2)报告四、启迪指引,精讲点拨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单)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指名完好表达古诗概意:天上几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安闲地飘向远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课古诗词三首第一、二课时导学案
211教学模式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教师陆淼说明谨对课时计划的各项目填写要求,说明如下:1、指定时间。
填具编写课时计划的完成时间。
2、课题。
填具序码、课题的表述。
3、教学目的。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技能教育的内容;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③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4、重点。
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
5、难点。
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6、课堂类型。
单一课、综合课或者其它。
7、教学流程。
写清上课的结构为框架的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处理的内容。
●检测预习、交代目标、合作共享:师常规提问,检测生预习,生按提纲自学、互学、组学,师生互动,交流研讨,教师适时点拨,共同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交流探讨:生质疑、探究,师释疑。
●新知检测、精设预习:巩固练、精化练、拓展练;师布置下一课时预习内容。
8、预习案。
按格式精心设计,做到教师教学设计、预习案及学生预习集相吻合。
9、板书设计。
侧重对于年青教师的备课要求。
10、教学反思。
填写课堂教学效果,一分为二地检验教师备课的质量及学习学习状态做进一步地修改、完善。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板书设计独坐敬亭上【唐】李白{表面}独{内心}不独教学反思学生课堂达标率85%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学生学习知识不扎实,学习体系不紧密。
针对问题,个别解决。
教师本课亮点背诵有韵味需改进措施照顾后进生附课件:“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板书设计忆江南词牌、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人情珍惜景教学反思学生课堂达标率90%原因分析改进措施个别学生不能对字译文。
教师本课亮点学生学习兴趣浓郁需改进措施讲课照顾中下等生,速度放慢。
附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卡、词卡,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解诗题(用时:3分钟)
1.揭示课题:田园诗大诗人范成大曾把乡村生活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六十首诗,叫做《四时田园杂兴》,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二十五首,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指名读词,解决字音。
(2)组织小组合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3.汇报学习成果,说说哪些字词的意思你已明白了,教师相机指导:
相媚好: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强调读音。“翁”指的是老翁,“媪”指的是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4.指导朗读:“茅檐低小”,哪里停顿了,注意“檐”字的声音——稍微延长,这就叫绵音,读诗词就要这样读得停而不断。
(2)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①叠词“青青”,描写出了草颜色翠绿;联系最后一句话,想象接天莲叶的荷花。
②抓住“亡赖”,体会小儿子的顽皮、淘气;同时抓住相关词句体会大儿子的勤劳,二儿子的心灵手巧。
(3)齐读,读出景美。
2.学生自由交流,体会词中描写的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感受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
1.读词句想画面时,教师可提示:
(1)读着“青草”我们就想到绿色的小草,那么读着“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
(2)在这个五口之家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了解:“亡赖”在这里是一种宠溺的口吻,当你小时候调皮的时候,你父母可能会说:你这个调皮鬼,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看似责备,实则喜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xx小学高效课堂四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古诗三首设计人:审核人:班级:姓名:日期:编号:【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自悟,我要正确读写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会运用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我能运用理解加想象的方法背诵三首古诗,正确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我会努力用自己的方法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定向导学* 互动展示* 当堂反馈】自研自探合作探究随堂笔记展示提升质疑评价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内容:大声朗读,读通诗句自学导航:1自由读古诗,解决字词疑难。
2、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生平及相关资料。
3、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完成随堂笔记一)内容:想象画面,理解词意自学导航:1、读课题,想想:题目是什么意思?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结合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诗中自己不明白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完成随堂笔记二)内容:吟诵诗词,体验诗情自学导航:1、同样是写景的三首诗,三随堂笔记一:我会解释关键词尽:完闲:闲:悠闲。
厌:满足。
和:和谐。
曾:曾经。
旧:从前。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随堂笔记二:我能理解重点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风景翠,白云盘里一青螺。
展示单元一:我是朗诵小能手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加上自己的理解,用有感情的朗读,表达自己诗句的理解吧!展示单元二:我当小小讲解员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结合图画,联系上下文给大家交流自己对理解字义和古诗大意的理解吧!(建议:用朗诵加想想描述的形式交流你的理解吧!)2、以恰当的形式,个性的方式表达你对诗词中情感的理解吧!(提示:讲一讲、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尽情抒发你的感受吧!期待你的精彩表现哦!)位诗人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当这三处美景分别展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何感想呢?你想说什么呢?2、试把你体会到的情感用朗读中的重读,延长等方式表达出来吧!内容:拓展延伸,积累诗句1、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把三首诗词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吗?2、你还收集了那些描写山水的诗句呢?3、试比较一下,三首诗词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导学案(1-16)⼈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学习⽬标:1、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等⽅法,感知诗词⼤意,⽤⾃⼰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板。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坐在敬亭⼭上,以⼭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即赋诗⼀⾸。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风镜未磨(m?m?)众鸟⾼飞尽(jìn jìng )⽩银盘⾥⼀青螺(l?u lu?)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③因过多⽽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了,云飘远了。
)诗⼈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敬亭⼭似乎也⼀动不动地看着诗⼈。
2、填写修辞⽅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②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③⽩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苏轼曾写过⼀⾸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诗。
2、《桂林⼭⽔》学习⽬标: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全⽂。
3、感受桂林⼭⽔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好河⼭、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通读课⽂。
2、学习⽣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古诗词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2. 能够背诵并理解《古诗词三首》中的每一首诗的内容;3. 能够运用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进修重点:1. 理解《古诗词三首》中的意境和情感;2. 背诵《古诗词三首》中的每一首诗,并能够流畅地朗诵。
三、进修内容:《古诗词三首》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古诗词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激发进修欲望。
2. 进修过程:逐首进修《古诗词三首》,分别进行解读、背诵和讨论。
(1)《静夜思》:讲解作者李白的生平宁创作背景,解读诗歌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寂静夜晚的美好和思绪万千。
(2)《登鹳雀楼》: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宁时代背景,解读诗歌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登高遥眺的壮丽景色和心境。
(3)《春晓》: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生平宁文学风格,解读诗歌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领略春天清晨的美丽和生气勃勃的气息。
3. 拓展延伸: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词作品,表达对自然、生活或情感的感悟和思考。
4. 总结回顾:通过诗歌朗诵比赛或诗歌分享会,让学生展示所学的古诗词知识和表达能力,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热爱。
五、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背诵并朗诵《古诗词三首》中的每一首诗;2. 要求学生完成创作一首古诗词的作业,并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进修古诗词,也有助于学生提升情感体验和文学修养,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年级语文下册1—16课导学案
1、古诗词三首温馨寄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努力学习就会有丰厚的收获。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螺、谙”两个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五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通过自读、欣赏读、赛读等形式感受诗中江南山水的自然美,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知识链接: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世人称之为“诗仙”。
公元753年,李白秋游安徽省宣州,此时诗人已被迫离开长安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课前积累:《忆江南》共三首,另两首是: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君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自主学习:一、本课三首古诗节奏感强,韵律优美,我至少要大声读三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静下心来,我要默看这三首古诗,学习生字词。
1、我会读、会注拼音,会写,会组词。
亭()庭()潭()螺()谙()2、结合课下注释,我知道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闲: 厌:和:青螺:谙:蓝:忆江南:潭面:3、我知道《独坐敬亭山》是____朝诗人_____写的。
《望洞庭》是____朝诗人_____写的。
《忆江南》是____朝诗人_____写的。
4、明白了字词的意思,我要再读读这三首诗,把它们读得琅琅上口。
5、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做出标记,以便课堂上和大家交流。
合作探究一、朗读《独坐敬亭山》。
1、我能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我能想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的画面,并把它描述出来:。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 古诗词三首 导学案
1.古诗词三首1.认识 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篱落、蜻蜓、茅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句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童年生活的乐趣。
重难点:1.能够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及童年的乐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一、课题详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指一年四季。
“田园”指农家的田园生活。
“杂兴”即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代表作品,共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本课选取了其中描写初夏农村自然景色的一首。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为作者留宿新市徐公店时所作。
新市,在今湖南省攸北县。
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即居住在农村。
本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从作者充满灵气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受那遥远的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及他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二、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
与陆游、杨万里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
著有《石湖词》《吴船录》《四时田园杂兴》等。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疾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
其中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朗读并理解《1、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
•能够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能够通过朗读和理解古诗,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意识。
二、教学内容《1、古诗三首》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部分,包括三首古诗,分别是XXX、XXX、XXX(待补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朗读《1、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并能初步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学习古诗(15分钟)1.老师朗读古诗,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古诗内容,讲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修辞手法。
三、课文赏析(15分钟)1.学生依次朗读古诗,展示个人感悟。
2.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隐喻,并展示讨论成果。
四、课文理解(15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2.针对问题展开探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下一次教学我会着重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加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意蕴。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所学古诗中的一首,写一篇感想并交到班级,力求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1、古诗三首》古诗教学设计的全过程。
愿每位学生在此次课程中都能收获知识和感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基于学情起点,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表达画面,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时依照古典诗词教学的一般步骤,设计了诵读古诗、理解大意、想象画面、拓展延伸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了解古诗,感受古诗内在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对诗句所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感受杨万里目睹暮春时新绿景色和儿童“追蝶”时的快乐与兴奋之情,感受范成大诗中田园生活的忙碌与闲趣。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初次接触宋词,从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村居画面,体会词作中蕴藏的情感。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2个字,会写“杂、稀”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这首诗。
3.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营造氛围引入:今天,我们将开始新学期、新的单元的学习。
在这里,我们会偶遇纯朴的乡村,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幅幅和谐的画卷,定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诗题,学生齐读诗题。
二、理解诗题,初读古诗1.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1)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注释理解:“四时”,指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杂”,平舌音;“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介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系列古诗:范成大看遍了乡村四季不同的景色,写了一系列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的是初夏时节。
2.自由朗读。
(1)扫除读诗障碍,重点指导:篱:教写“篱”字,引导学生关注竹字头,出示图片理解词义。
部编语文四下《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部编语文四下《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一、我要把古诗词认真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字正腔圆,并根据以往读诗的经验,试着读好诗词的节奏。
二、本课有14个生字需要记住并能工整正确地书写下来,请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和笔画,用221的方式写一写。
(注意横画多的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把字写匀称舒展)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三、学古诗词要了解诗(词)人,通过查资料等方法进一步了解一下本课的三位诗(词)人,记住关于他们的一些重要信息,我会有选择地摘录记忆:
四、回想一下以前学古诗词的方法,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三首诗词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五、通过小试身手,我发现还有一些地方较难理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春晓》、《鸟鸣涧》和《宿建德江》。
这三首诗都是描绘大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内容、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材:准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三首古诗词,引导学生跟随课件朗读,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导学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 2 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时目标1.认识“杂、篱”2个生字,会写“杂、稀”等6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师范写“篱”字。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5.集体评议。
1.读一读这几个生字,读准字音。
2.观察生字的特点:“杂、篱、宿”都是上下结构;“稀、蜻、蜓、蝶、徐、疏”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
3.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4.认真书写生字。
5.展示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2.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熟读中背诵。
四、自学诗(用时:10分钟)
1.迁移方法,自学《宿新市徐公店》。
(1)指导读准诗题。
(2)说说诗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说说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2.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
“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径”指小路。
(1)指名读词,解决字音。
(2)组织小组合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3.汇报学习成果,说说哪些字词的意思你已明白了,教师相机指导: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诗词中的意象,体会乡村的独特风光,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3.选择你喜欢的古诗,结合里面的诗句,给古诗配图。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学生说说诗意时,可用自己的话,不用逐字逐句翻译。
2.引导学生“诗配画”时,要求不要过高,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完成。
三、悟诗情(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2.明白词题、长短句、上下阕。
3.分男女同学读,女同学读上阕,男同学读下阕。
1.教师可出示示例让学生对比,并从中发现词的特点。
2.总结古诗和词的区别,可以用上简单的概括性语言。
三、识字解词(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读准“杂、剥”的读音。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要点。
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2.引导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这首诗。
1.交流:描写农忙时节,农民早出晚归,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明大意;悟诗情。
3.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情,并背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读古诗想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组内交流:
(1)读准诗题中“宿”和“徐”的读音。
(2)交流诗题的意思“宿”就是住宿;“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徐公”指一位姓徐的人。
(3)组内合作,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再说说看到怎样的景色。
2.(1)重点理解“篱落、
树头、径”的意思。
(2)交流回答: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笆”
2.要引导学明确自学要求。
3.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一首古诗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诗意诗情以后,再指导内化。
4.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理解诗句的意思时,要引导学生读诗句,再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用时:7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写的字:杂、稀、篱、蜻、蜓、蝶、宿、徐、疏。
(2)引导学生看图,并根据提示说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
4.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5.配乐读诗。
6.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卡、词卡,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解诗题(用时:3分钟)
1.揭示课题:田园诗大诗人范成大曾把乡村生活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六十首诗,叫做《四时田园杂兴》,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二十五首,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齐读课题。
指导读准“杂”和“兴”的读音。
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齐读课题。
读好题目,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兴”在本课读xìnɡ。
理解课题时可渗透学生:“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g,“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二、明大意(用时:10分钟)
1.自读古诗,读准音,读通诗句。
2.引导学生交流:
(1)交流识记生字、新词。
(2)诗中描写了哪些乡村景色?概括地说说诗意。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诗配画。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汇报交流:
(1)“兴”在本课读“xìnɡ”;“蛱蝶”是蝴蝶的一种。
(2)交流看到乡村特有的景色: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蛱蝶。
3.指导读音,读准题目。
1.认真倾听,齐读课题。
2.找找词的题目和诗的题目有什么区别。
3.再次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古诗和词最直观的区别。
二、初识词(用时:5分钟)
1.自读这首词,寻找结构、字数上有什么特点。
2.教授词的长短句、上下阕。
3.指导学生初读词。
1.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诗句和词句的差别: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名称叫长短句。
“树”“菜花”“儿童”
“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小路,并看图读诗句,说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然后完成填空。
3.读诗句,体会黄蝶飞入菜花丛中,无法寻找的情景。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给同学听听。
5.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句。
1.引导学生了解“新市”是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1.要引导学生注意“疏”字左右的穿插避让。
2.集体评议时,要鼓励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音乐,引出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这首词由词牌名和词题构成。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最开始是配乐唱的歌曲,既然是歌曲,“乐”在这里读yuè,“村居”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