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开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述和探讨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学术性问题,如纪录片的历史演变、基本属性和社会功能;纪录片在当代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地位与影响等问题,纪录片创作业务及纪录片制作技巧。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高年级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研究。
课程包含12个板块,从史论、创作、制作三个维度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步进行纪录片前期创作的准备与创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绪论就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及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史论部分包括范畴与属性、学派与创作方法演变,我国纪录片发展序略;纪录片的艺术特性,厘清基础理论的发展脉络;创作包括选题策划与前期采访,纪录片的采访、摄影造型、录音;制作包括制作、后期制作、解说词的类型、音乐创作、后期合成创作、二、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高年级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学生从史论、创作、制作三大方面- 1 -掌握纪录片的创作方法与规律,熟悉纪录片的创作流程,厘清创作理念,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片例分析、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PPT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本课程为课堂讲述与实践相结合,鉴于纪录片拍摄的特点与特殊性,要求在课程的第一次开始就要进入纪录片前期创作准备,前期大纲创作与课程讲授同步进行,课程结束后以纪录片前期创作大纲为期末作业。
四、教学进度- 2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2、主要参考书:聂欣如.《纪录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1版.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E(纪录片前期创作大纲)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 3 -行为。
(精品)《电视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
《电视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20136课时:32 (讲课课Bt: 16,实践课时16)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介绍: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是一门关于研究美学特征、讲授创作方法和实践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课程。
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及影视艺术类专业卄•常重要的课程,它能够指导专业学生通过对电视纪录片的观摩、研究、创作,掌握电视纪录片这个在影视艺术发展当屮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纪录片形态的影视节目创作。
根据影视节H类型研究,电视纪录片属丁•电视纪实作品的范畴,也是丿直丁•电视纪实作品的分支, 因此,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不是单纯研习电视纪录片的课程,而是电视纪实作品研习的课程,它包括了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
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个阶段: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主耍理论学习有以下内容:电视纪实作品界说、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风格、电视专题片的题材内容、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特征、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电视纪实作品的思维方式。
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实践创作学习主要是创作一部电视纪实作品。
《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20136二、课时:32 (讲课课吋:16,实践课时16)三、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电视纪实作品的兴起一、社会文化思潮的转移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三、人最优秀纪实作品的涌现四、创作群体的崛起五、电视界的重视第二章:电视纪实作品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一、电视纪实作品是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二、电视纪实作品是电子时代高甜格的文化代表三、电视纪实作品是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第三章:电视纪实作品界说一、电视纪实作甜二、电视纪录片和电视&题片的科学化理性概念第四章、电视纪实作品的发展轨迹一、电视纪实作品的雏形一•、电视纪实作品的确立三、电视纪实作品的发展四、电视纪实作品的成熟第说章、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风格•、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二、写意性电视专题片三、综合性电视专题片第六章、电视专题片的题材内容一、人物电视专题片二、事件电视专题片三、社会电视专題片四、历史文化专题片第七章、电视专题片的文体构成一、新闻型电视专题片二、政论型电视专题片三、散文型电视专题片笫八章、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征一、电视纪录片多种品格的真实二、主体意识的淡化三、一体化的形声结构第九章、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辩第I•章、电视纪录片的重要走向一、山“理性说教”走向“复原牛活”二、111 “英雄史观”走向“平民意识”三、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参与”四、山“展现表象”走向“记录心灵” 笫十一章、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一、纪实的镜头语言二、纪实艺术的声音三、纪实艺术的采访四、纪实艺术的编辑笫十二章、电视纪实作品的语言构成•、画面语言二、有声语言三、造型语言第十三章、电视纪实作品的思维方式一、角度选择二、结构安排三、再现方式卩q、表现形态五、捕捉细节六、奏把握七、意境的营造八、哲理开掘五、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把讲授知识、分析典型作品和学生实践结合起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纪录片创作是一门讲述如何运用影像语言记录真实事件的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纪录片的创作技巧、制作流程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二、课程目标1、掌握纪录片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熟悉纪录片创作流程,包括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环节;3、学习运用影像语言记录真实事件,提高叙事能力和画面感;4、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1、纪录片概述1、纪录片的定义及特点;2、纪录片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纪录片创作流程1、选题策划;2、拍摄前的准备工作;3、现场拍摄技巧;4、后期剪辑流程。
3、纪录片创作技巧1、如何选择主题和人物;2、如何构建故事情节;3、如何处理采访和访谈;4、如何把握真实与艺术的关系。
4、纪录片制作软件及应用1、视频编辑软件介绍;2、剪辑软件的基本操作;3、特效与配乐的应用。
5、纪录片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1、市场趋势分析;2、成功案例解析;3、个人创作规划与市场对接。
四、课程安排1、理论授课:每周2小时,共计36小时;2、实践操作:每周4小时,共计72小时;3、影片观摩与讨论:每周1小时,共计18小时。
五、评估与考核1、出勤率;2、作业完成情况;3、期中考试;4、期末考试。
六、教师团队1、资深纪录片导演;2、专业摄像师;3、经验丰富的剪辑师。
七、教学资源1、教室及设备:提供投影仪、音响设备、拍摄器材等;2、教学材料:提供相关影片、教材、参考书籍等。
八、实践机会1、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拍摄活动;2、参与校外实际项目;3、参观纪录片制作公司或机构。
九、课程特色1、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2、提供丰富的影片观摩与讨论机会,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4、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紧跟市场发展。
十、对学生要求1、对纪录片创作有浓厚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2、具备一定的影像感知能力和叙事能力;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具备沟通协调能力。
《纪录短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短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历史、概念和现状,认识纪录片的基本创作规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纪录片的美学风格和流派,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创作理念;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现状和美学追求,以及中国美学传统与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关系;
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创作的设备选择、技术应用和制作流程,能够熟练掌握并付诸实践;
5.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纪录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选题、深入拍摄、提炼主题、影像化呈现等方面的技巧,能够从叙事和美学角度独立完成作品。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1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修订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o
2.迈克尔拉毕格著,喻溟王亚维译.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第5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3.主要参考书
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纪录片创作教学纲要
纪录片创作教学纲要一、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三:课程教学目的:纪录片创作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纪录片创作的规律。
使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电纪录片创作。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掌握基本概念,对本门课程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能够正确地理解、准确地解释。
(二)系统掌握理论体系,对纪录片创作的原理、原则、要求、方法,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进行具体的阐述。
(三)了解和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以及全体制作人员的职责。
(四)能够自觉地、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电视新闻纪录片创作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问题,比较熟练地制作出较为理想的纪录片。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重点讲述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原理、原则、要求、方法。
其中的重之重是纪录片的创作构思与蒙太奇组接艺术。
它们也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写作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电声系统摄影。
七、教材的选用本课程以中国人民大学朱景和著《纪录片创作》作为主要教学参考用书。
八:课程总学时:46课时。
九: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十:课程学分:4。
十一: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十二: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
十: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纪录片,影视艺术中最具生命力的花朵。
纪录片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并不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多年来,人们仍然在为确定它的内涵争论不休。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掌握以下名词术语及基本概念:1、纪录片——我国把纪录片置于电视专题节目之“报道类节目(含纪录片)”中,包括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等各种纪录片形态。
2、时政片——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时政片专指记述重大政治性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广义时政片还包括以社会热点为内容并有一定时效性的纪录片。
3、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在我国又叫科教片,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纪录片。
(完整word版)纪录片创作 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2 先修课程:电视新闻采访写作、广电史、电视策划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导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述和探讨创作方法的,侧重于操作性,能够较好地满足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有志于纪录片艺术创作的新人提供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框架。
在宏观上,使学生把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其整体的框架;在微观上,能够借助教学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业务知识有具体的了解。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传播学培养新闻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的属性与范畴;(2)了解纪录片的社会功能;(3)掌握纪录片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
2.教学内容(1)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2)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3)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特点;(2)掌握纪录片主要学派的历史作用与局限.2.教学内容(1)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2)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3)形象化文献——纪录电影三巨匠(4)从形象政论到写实学派(5)艺术形态风格林立与相互渗透第三章我国纪录片发展叙略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的初期电视纪录片;(2)了解我国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史。
2.教学内容(1)影院时期的纪录片;(2)初期的电视纪录片(1958~1978);(3)改革开放带来纪录片艺术的初步繁荣;(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稳步发展提高.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特点;(2)掌握纪录片主要学派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一、引言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影像记录现实,传递思想,引发思考。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展现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纪录片创作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策划、拍摄、编辑和发布纪录片。
二、课程目标1、掌握纪录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流程;2、学习如何寻找题材、制定拍摄计划和预算;3、掌握摄像和录音的基本技能,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4、学习如何进行采访、观察和参与式拍摄;5、掌握非线性编辑、音效处理和视觉效果制作技巧;6、学习如何进行发布和推广,以及如何与观众互动。
三、课程内容1、纪录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流程a.纪录片的定义和分类;b.纪录片的特点和价值;c.纪录片的制作流程:策划、拍摄、编辑、发布。
2、寻找题材和制定拍摄计划a.如何寻找题材;b.制定拍摄计划:时间、地点、预算等;c.确定拍摄团队:导演、摄像师、录音师等。
3、摄像和录音的基本技能a.摄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技巧;b.录音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技巧;c.拍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采访、观察和参与式拍摄a.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b.观察技巧:如何捕捉细节、表现人物情感等;c.参与式拍摄技巧:如何与被拍摄者建立信任关系。
5、非线性编辑、音效处理和视觉效果制作技巧a.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技巧;b.音效处理和视觉效果制作技巧;c.与其他成员协作完成后期制作。
6、发布和推广,以及与观众互动a.选择合适的发布平台和渠道;b.进行宣传和推广:海报制作、媒体宣传等;c.与观众互动:如何与观众建立、收集反馈等。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1、出勤率:学生需按时参加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2、作业:定期布置相关作业,如策划方案、拍摄素材、采访稿等,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或面试形式,考核学生对纪录片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4、期末作品:学生需在学期结束时提交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作品,以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纪录片创作》课程课程教学大纲(精品多篇).doc
《纪录片创作》课程课程教学大纲(精品多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82408开课单位:传媒学院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授课学时:64开课学期:五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纪录片创作的形式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纪录片创作〉的教学着重讲述和探讨创作业务的有关问题,侧重于操作性。
〈纪录片创作〉的教学将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历史,中国纪录片的现状,纪录片的概念,认识纪录片的规律,纪录片的美学风格,纪录片不同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式样,学习和把握纪录片的创作方法,为日后进入电视媒体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与纪录片创作密切联系的若干基本学术性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作为专业知识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理论基础的通晓程度不仅关系到其对专业的研修和今后的发展空间,也将直接影响其创作实践。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使用纪实的创作理念和手段。
从事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作。
掌握纪实电视节目创作的基本方法、过程、原则、常用技巧,使学生初步具备纪实电视节目的创作能力。
四、成绩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构成。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基础学习和分组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前期理论教学以讲授和赏析评述为主;创作过程采取课堂教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采取方法指导与讲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试图实施真实的创作过程。
六、讲授大纲及课时分配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4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纪录片的定义、艺术形态以及纪录片的本性与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第二节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第三节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四)教学建议以讲述为主,引导学讨论启发示教学。
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4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意义,了解艺术形态风格。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第二节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第三节形象化文献一一纪录电影三巨匠第四节从形象政论到写实学派第五节艺术形态风格林立与相互渗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方的纳努克的分析介绍。
54《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54《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527 适用专业:摄影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选用教材:《纪录片概论》.欧阳宏生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参考书目:[1]《电视纪录片创作》.王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1 年 [2]《纪录片创作》.朱景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年[3]《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聂欣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年[4]《纪录中国》.吕新雨主编.新知三联出版社.2021 年一、课程说明《纪录片创作》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是向学生讲述怎样去欣赏纪录片,并立足中国创作实践,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本土和个性化的学理探索。
本课考察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阐释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
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本门课是《非线性视频剪辑》、《电视解说词写作》、《摄像基础》这三门基础课程的延续,学好本门课将把以上三门课程的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
因为本门课是专业必修课,会涉及到摄像、摄影、策划、采访、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本课,需要有大量专业性的知识,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大量观看专业影像资料,这些都会有助于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去赏析纪录片、去评纪录片,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实例创作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纪录片创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独立创作纪录片。
二、学时分配序号标题纪录片筹拍纪录片拍摄(上) 1 2实验学时 8 8 备注3 4纪录片拍摄(下)纪录片编辑 8 8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实验一纪录片筹拍一、实验特点: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计划学时: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二、实验目的:纪录片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学生要能够掌握工作的要点和要求,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的应用。
纪录片创试验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实验室名称: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548学时课程总学分:4学分实验学分:4学分二、适用专业适用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三、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1、实验教学目的《纪录片创作》课程是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导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实验配合课程的理论讲授,通过对纪录片创作有密切关系的若干学术性问题,基本理论的教学形成对专业的研修,启发,激发学生对纪片创作热情。
通过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如何确定选题、立意、策划、创意文稿,如何组织创作小组,科学分工,编制分镜头脚本;如何进行前期采访、拍摄、后期制作、合成,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准纪录片创作感觉。
学习、掌握记录片生产的程序,掌握独立制片的基本技能。
2、实验要求在熟悉电视编辑系统的操作方法基础上,遵守实验室各项管理规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务必在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实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并能艺术性地进行节目创作。
分组进行纪录片创作的实验。
学习,掌握记录片生产的程序,具有独立制片的基本技能。
认真完成每次规定的实验任务,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1、非线性编辑系统15套;2、数字摄像机Panasonic NV-MD9000EN 12台;3、DV录像带12盘;五、实验项目内容和要求六、考核形式以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的评价作为每项实验课题考核成绩,实验成绩按实验作品70%,实验报告30%计算。
成绩评定为百分制。
七、实验开出率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八、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第二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3]董小玉.纪录片创作.北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504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英文名称:Documentary Production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考核方式:纪录片作品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纪录片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纪录片的专业实作能力与技巧。
以辅导学生分组作业的方式,从实践中学习纪录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前期计划、拍摄与剪辑等。
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能运用纪录片这一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based on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and supplemented with contemporary documentaries as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Group assignments on practical production will also help students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carry out of a completed documentary project.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专业创作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学生需将摄影剪辑采访等基础专业知识运用到纪录片的制作当中,并最终小组团队合作完成一部纪录片。
学生在本阶段需培养1专业策划能力:能够进行资料搜集与田野调查,培养对生活的观察与洞见;能找到生活中值得拍摄纪录片的题材与人物。
2 专业制作能力:能在前期有清晰的策划思路,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种信息并调整拍摄方案,能够对纪录片进行专业的拍摄与剪辑制作,能够团队协作与良好分工。
3美学实践能力:了解纪录片文本、符号、美学与社会文化意涵,具备相关美学涵养与艺术能力,关注地区、族群、性别与阶级等议题。
纪录片创作 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与拍摄方式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辨明到纪录片的创作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明锐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通过对纪录片的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纪录片相关拍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便解决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原理做出分析和实践操作,并使积极主动去拍摄纪录片,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镜头表现能力,并希望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视听语言的纪录特点。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一门关于纪实影像创作的课程。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纪录片的基本理论概念和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解读当今纪实的文化现象,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各时期纪录片的流派和演进历程。
通过对纪录片基本特征的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特征在实际拍摄中的发展及运用。
介绍了诸如前期主题创作、中期拍摄及后期剪辑的技巧及方式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纪实的理念来创作影视作品,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纪实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2.3教学方法1.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上课讲解理论时适时加入纪录片的案例做分析示范,分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案例读懂深奥的理论,教学反馈良好。
2. 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教师会经常为学生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建立理论认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既应掌握理论概念,又重视实践;要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不能以“理解了”为满足,要重视技术上的熟练和巩固,已解决学生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纪录片创作》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纪录片的创作拍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
纪录片创作实验 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实验部分的演练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对纪录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规律,熟悉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辨明电视纪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确定掌握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制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艺术。
本实验课程将使学生能够了解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能力,以便解决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
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原理做出分析和实践操作,并使积极主动去拍摄纪录片,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镜头表现能力,并希望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视听语言的纪录特点。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一门关于纪实影像创作的实验课程。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
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通过对纪录片创作中基本特点的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特征在实际拍摄中的发展及运用。
介绍了诸如前期主题创作、中期拍摄及后期剪辑的技巧及方式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纪实的理念来创作影视作品,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纪实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2.3教学方法1.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上课讲解理论时适时加入纪录片作品的案例做分析示范,分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案例读懂深奥的理论,教学反馈良好。
2.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本实验课程时,教师会经常为学生设计具体拍摄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拍摄实践,建立理论认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既应掌握理论概念,又重视实践;要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不能以“理解了”为满足,要重视技术上的熟练和巩固,已解决学生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30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0学时 1.5 学分实验学时:4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纪录片创作》》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课程。
旨在使学生了解电视纪录片与社会文化及人们审视现实生活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定义的科学内涵;使学生熟悉电视纪录片的特性,创作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从事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方法。
选修该课程,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理论,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故事人物,完成以人物纪录片的实验作品拍摄和制作。
二、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阐述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将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什么。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练习法、案例观摩、双人模仿、小组合作探究,等等。
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手段;录像回放,等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实验项目(一) (2学时):纪录片故事人物的选取:在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故事性的人物和素材等(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除基本实验项目为必做,其他实验项目一般填选做。
)(2)项目性质:验证性√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故事性的人物;2.理解“凡人小事入画卷”的人物纪录片的拍摄理念。
(4)主要仪器:录音笔等实验项目(二) (20学时):纪录片的前期拍摄:故事人物的现场录制(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除基本实验项目为必做,其他实验项目一般填选做。
)(2)项目性质:验证性√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纪录片拍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时间”因素在纪录片实际拍摄中的价值;3.实验主要要求:所有镜头必须使用三脚架;以故事化的理念完成人物纪录片前期素材拍摄;完成“镜头内部蒙太奇式长镜头”拍摄任务。
(4)主要仪器:摄像机、话筒延长线、滑轨、摄像机稳定器、照明灯具等实验项目(三) (12学时):纪录片的后期制作与保存:以故事化的角度对现实素材进行剪辑(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除基本实验项目为必做,其他实验项目一般填选做。
《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
《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一、介绍(100字)-纪录片的定义和特点-纪录片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二、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00字)-确定主题和目标-剧本和故事构架的设计-研究和采访准备工作-拍摄方式和技巧-后期制作和剪辑处理三、创意和故事构架的设计(200字)-创意的激发和发展-提炼主题和故事-设计角色和结构-编写剧本和故事大纲-创新和独特的故事构架四、研究和采访准备工作(200字)-收集和整理素材-调查和研究主题-设计采访问题和提纲-寻找相关的专家和证人-确定拍摄地点和场景五、拍摄方式和技巧(200字)-摄影和构图技巧-光线和色彩的运用-深度和运动的应用-音频的录制和处理-使用专业摄影设备和软件六、后期制作和剪辑处理(200字)-录音和音效的处理-图像的剪辑和调色-字幕和标注的添加-配乐和声音特效的制作-制作和导出最终版本七、纪录片制作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100字)-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求-个人隐私和权益的尊重-主观性和立场的公正处理-工作守则和职业道德八、案例分析和实践(200字)-分析和评价经典纪录片作品-学生小组分别制作纪录片片段-互相讨论和分享作品-指导和建议学生完善作品九、总结和展望(100字)-总结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展望纪录片制作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纪录片制作的可能性总结:以上是《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内容涵盖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概念、步骤、技巧和道德伦理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纪录片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掌握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从而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小规模的纪录片作品。
该大纲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创新思考,探索纪录片制作的新可能性。
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
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一、导论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从构思、策划、拍摄、剪辑到最终成品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流程。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纪录片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 掌握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术;3. 能够独立完成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制作。
三、课程内容1. 纪录片概述- 纪录片的定义与特点- 纪录片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 制作策划- 确定纪录片主题- 编写纪录片制作计划书3. 拍摄准备- 策划拍摄场景及内容- 准备拍摄设备和人员4. 拍摄技巧- 摄影构图与光影处理- 音频采集与处理5. 剪辑技术- 素材整理与选取- 剪辑流程及技巧6. 成片呈现- 添加字幕、音效、配乐等元素- 导出最终成品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介绍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 实例分析:通过观看经典纪录片案例,分析其制作技巧;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完成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制作实践;4. 结合评价:互相观摩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评估1. 考核方式:期末作业为完成一部自主制作的纪录片,并提交相关制作资料;2. 评分标准:内容策划、拍摄技术、剪辑效果和成片呈现等方面综合评估。
六、参考资料1. Michael Rabiger著,《纪录片制作技法:从环境到编辑》2. 《纪录片故事:故事,风格,过程》3. 《纪录电影:真实性的再现》以上为纪录片制作教学大纲,希望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巧,激发学生对创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广播电视编导)
纪录片创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11280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实验课程属性:必修实验属性:独立设课开课学期:6学时:64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重点立足于创作实践。
学生在掌握纪录片理论知识及创作理念、方法、技巧之后,通过实例创作的练习能独立创作纪录片。
本课程会涉及摄像、编辑、策划、采访、解说词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学生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可以联动相关课程老师进行指导。
如:选题策划部分可以组织关联课程老师做评委,让学生做选题汇报;采访拍摄及解说词写作部分,让老师们分组指导;最终成片进行展映、由老师们联合点评。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纪录片的前期策划与采访1、教学内容(1)分组进行选题策划与预采访(2)拟定纪录片结构(3)各组汇报选题2、教学目标(1)了解选题的来源和一般规律(2)掌握选题的价值衡量(3)培养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及深度挖掘能力实验项目2:采访与拍摄1、教学内容(1)采访的方法及技巧(2)拍摄的方法及技巧(3)关于“主观”、关于“表现”2、教学目标(1)掌握纪录片的采访及拍摄的方法与技巧(2)理解表现与再现的关系实验项目3:解说词写作与后期制作1、教学内容(1)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2)纪录片的后期编辑制作(3)作品展映及评委点评2、教学目标(1)掌握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技巧(2)掌握纪录片的后期制作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实验项目,成员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并与指导老师及时交流沟通。
各实验项目累积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表现及考勤占总成绩的20%。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五、教材及参考书1、朱景和主编,《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王烈主编,《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3、吕新雨主编,《纪录中国》,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 年。
纪录片实训课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训任务和性质
《纪录片创作》的实训任务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对于纪录片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基本技能,了解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训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使用大洋非线性编辑设备完成简单编辑。
2、具备一定的纪录片策划能力,能够完成纪录片的现场采访拍摄等。
3、能够撰写解说稿本,并将有关影像素材编辑成有一定风格的完整作品。
三、实训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训方式:结合理论教材要求进行分项目练习,并创作电视作品一部。
2、基本要求:
(1)分组轮流进行对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系统设备的熟悉。
(2)分组轮流进行对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命令的练习。
(3)根据自愿的原则,提出纪录片策划方案,经老师修改后进行拍摄。
在拍摄中,要注意素材的技术和艺术质量,拍摄的同时将素材输入非线设备,及时监看和检查,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艺术要求的镜头重新拍摄。
(4)撰写纪录片解说脚本,包括节目的基本结构、镜头顺序、解说词,按照老师意见修改后进行编辑。
(5)小组完成粗编毛片后,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然后进行解说与音响合成、特技包装、片头片尾及字幕制作等工作。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材料
DV摄像机1部,BTCAM录像带5盘,非线性数字编辑设备四台.
五、实训项目设置内容与要求
2、实训要求指:必做或选做
六、考核方式
考查,作品成绩占学期成绩总评成绩的30%。
七、推荐实训指导书及参考书
1、自编实训指导书
2、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527
适用专业:摄影专业
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选用教材:
《纪录片概论》.欧阳宏生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电视纪录片创作》.王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年
[2]《纪录片创作》.朱景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3]《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聂欣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
[4]《纪录中国》.吕新雨主编.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 年
一、课程说明
《纪录片创作》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是向学生讲述怎样去欣赏纪录片,并立足中国创作实践,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本土和个性化的学理探索。
本课考察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阐释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
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本门课是《非线性视频剪辑》、《电视解说词写作》、《摄像基础》这三门基础课程的延续,学好本门课将把以上三门课程的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
因为本门课是专业必修课,会涉及到摄像、摄影、策划、采访、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本课,需要有大量专业性的知识,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大量观看专业影像资料,这些都会有助于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去赏析纪录片、去评纪录片,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实例创作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纪录片创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独立创作纪录片。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一纪录片筹拍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
计划学时:4
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纪录片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学生要能够掌握工作的要点和要求,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一、选题策划
二、调研预防
三、方案写作
四、拍片准备
五、拍片提纲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按照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实践,学生自己分组,进行实际工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实践操作广播电视新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二纪录片的拍摄(上)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
计划学时:4
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在纪录拍摄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式,掌握这些工作方式的具体特点。
三、实验内容:
一、景别、角度与构图
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三、录音与用光
五、操作要点:
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拍摄纪录片,掌握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工作要领,并与同学探讨,逐渐增强自己的拍摄技巧。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在现场用摄像机拍摄纪录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后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三纪录片的拍摄(下)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
计划学时:4
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章实验,应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前期拍摄的一些拍摄方法。
重点在于实验纪录片拍摄现场中的意识、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
使学生能够掌握摄制组及摄制组成员的工作发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现场拍摄中的意识
1、“挑、等、抢”意识
2、“过程”意识
3、长镜头意识
4、环境意识
5、细节意识
6、声音意识
7、剪辑意识
二、现场采访
1、谁适合采访
2、问题设计
3、环境考虑
4、“一次最佳”原则
5、剪掉采访者的声音准备
6、采访者与摄像机的位置
三、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
1、交友拍摄
2、多机拍摄
3、真实再现的使用原则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重点实践现场拍摄中的意识和现场采访,按照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实践,学生自己分组,亲自在实践中操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拍摄纪录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下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四纪录片的编辑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
计划学时:4
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章的实验,应使学生从美学层面和操作层面来了解纪录片的后期剪辑。
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层面剪辑的相关知识点。
使学生能够掌握后期剪辑的具体流程。
三、实验内容:
一、后期制作流程及要点
1、审看素材
2、纸上剪辑
3、初剪
4、精剪与合成
二、解说词
1、解说词的功能
2、解说词的特征与风格
3、解说词的写作
三、蒙太奇
1、蒙太奇的含义
2、蒙太奇的功能
四、画面的剪辑
1、画面剪辑的依据
2、画面剪接点的选择
五、声音的剪辑
1、解说词的剪辑
2、人物同期声的剪辑
3、现场音响的剪辑
4、音乐的选配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实践纪录片创作的后期编辑,按照课堂所讲授的要求,包括粗剪、解说词、蒙太奇、画面的剪辑,声音的剪辑,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剪辑实践,学生自己分组,亲自到课后实践,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实践操作纪录片创作中的后期剪辑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后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