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及工艺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409f0c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b.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docx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1 施工测量的目的与意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通过对地形地貌、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精确测量,为施工过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并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
1.2 测量仪器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测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对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准确测量,并能提供实时数据反馈。
1.3 测量方法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直尺测量、经纬仪测量和水准仪测量等。
现代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激光测距等。
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施工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
1.4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首先,需要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
其次,需要根据测量要求和工程特点进行测量点的设置和测量网的建立。
此外,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信息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1.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施工测量图纸、建筑物尺寸测量表格、测量仪器设备检修记录等。
1.6 法律名词及注释- 施工测量: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通过对地形地貌、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精确测量。
- 测量仪器设备:指用于测量建筑物尺寸、位置、形状等的仪器和设备,常见的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
- 传统测量方法:指以直尺和经纬仪等传统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 现代测量方法:指以全站仪和激光测距等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 目的与意义1.1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准确、高效,并保证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工程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工程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0768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0.png)
工程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 施工测量简介本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区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点与标高的竖向引测;基础施工测量,地上结构施工测量和沉降观测。
从基坑平面形状来看,平面形状较规场地内开阔平坦,便于测量工作开展。
2 测量工作准备1 测量精度设计技术要求见下列表。
建筑物施工放样G G的精度要求2 人员配备根据本工程测量工作任务,配备满足现场需求的专业测量工程师。
测量人员配备明细表3 测量仪器配备测量仪器的配备应满足测量工作需要和精度要求,仪器应按照总承包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定期进行检定、校核,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仪器由测量人员使用与维护保管,确保防潮、防盗,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三防”:防震、防潮、防晒。
本工程所配备的测量设备见下表。
主要检验试验仪器配置计划4 基准点的复核1)平面控制点的复核2)高程控制点的复核4 图纸复核与电子化3 场区控制测量根据“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本工程控制测量分三级布网。
1 平面控制测量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 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3 三级平面控制网4 高程控制测量4 场区施工测量1 基础测量控制2 地上施工测量控制1)各施工层平面控制(1)细部控制线精度控制措施(2)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3)轴线留存2)各施工层标高测量控制3)控制网的竖向引测与精度控制措施(1)平面控制网的引测与精度控制措施(2)提高点位精度措施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使用激光垂准仪在激光捕捉靶上投点4 次,取几何交点作为最终点位,具体的方法如下:楼板测量预留洞口内控点标识方法激光铅垂仪竖向引测点位操作流程示意图3 标高的引测与精度控制1)标高引测悬挂钢尺法引测高程示意图2)标高引测的精度控制措施5 沉降观测1 沉降观测说明2 沉降观测前准备工作1)建立沉降监测网2)设置沉降观测标3)沉降观测点的埋设3 建立观测路线4 确定观测精度要求本工程沉降观测量级别按一级执行沉降观测,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列表。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3f1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5.png)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一、流程1.准备阶段:搜集相关图纸和资料,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明确测量和放线的目标和标准。
2.确定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测量和放线的准确性。
3.测量控制点: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等,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准确的坐标和高程。
4.绘制图纸:根据测量结果,制作测量图纸,标明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并绘制出施工线路、位置和尺寸等信息。
5.拍摄照片:拍摄控制点和测量线路的照片,以备施工过程中的参考和证明。
二、方法1.静止法:在测点上固定一个测具,用测具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再通过测具上的标尺读出测量结果。
2.针眼法:利用放线针,在被测点打上针眼,再通过读取针眼与参考线的距离来确定测量结果。
3.三角测量法: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已知边长与角度,计算出待测边长或角度值。
4.三线测量法:利用三根放线杆的位置关系,通过测量与计算,确定待测点的坐标。
三、步骤1.确定测量内容:明确需要测量和放线的位置、线路、尺寸等内容。
2.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全站仪、经纬仪、测量杆、放线针等测量工具。
3.定位控制点:在施工现场确定控制点的位置,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
4.进行测量和放线:根据测量内容,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和放线,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
5.检查测量结果:核对测量结果和放线情况,确保准确性和质量。
6.记录和处理数据: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处理,比对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7.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明确测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方案1.施工准备:搜集相关图纸和资料,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明确测量和放线的目标和标准。
2.测量准备: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控制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控制点,确保测量和放线的准确性。
4.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和放线。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eaac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9.png)
有效沟通
03
加强团队内部和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及时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
THANK YOU
激光雷达(LiDAR)
通过激光扫描获取地形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和 放样。
传统方法
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传统测量仪器进行定位和放样。
高程测量技术
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仪测量两点间的高差,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GPS高程测量
利用GPS接收机结合大地水准面模型,推算出地面点 的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适用于地形起伏较 大的地区。
角度与距离测量技术
角度测量
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测量两个 方向之间的夹角。
距离测量
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测量 两点之间的距离。
坐标方位角计算
根据已知坐标计算出坐标方位角,用于定向 测量。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数据处理软件
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 AutoCAD、MicroStation等。
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任务、时 间、人员和设备。
简化流程
优化测量流程,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化操作
制定测量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人员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操作,减少 误差。
采用先进测量设备与技术
1 2
选择高效设备
根据测量需求,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测量设 备。
引入新技术
数据整理与校核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校核,确保数 据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解释
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提供决策依据 和优化建议。
03
安全保障措施
人员安全保障
人员安全培训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9b2fb6149649b6648d747ed.png)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测方法1、技术准备熟悉本工程图纸,核对施工图纸与其说明内容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了解本工程的坐标体系及高程体系,根据本工程要求的测量技术等级及工期和质量要求,合理组织施测进度及测量方法。
2、施工现场核查实地踏勘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点,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建立建筑物现场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并设置场地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达到既避开现场施工破坏标桩的情况,又能随时控制建筑物位置的目的。
在进行上盖施工前,必须对已施工完的基础进行轴线和标高的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
基础轴线位置无误后,再将设计图上各点位的数据进行平距和角度的有关计算,换算出施工定位放线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绘制成图。
3、平面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图纸,根据《总平面图》上的红线点坐标计算各红线点的距离和角度,及《首层平面图》上提供的房角点坐标和已知坐标点推算出的建筑物首层各控制基准点的坐标。
(2)定位放线测量定位前先将各控制点间的角度和距离进行复核,确认各点的准确性。
无误后按支导线的路线,采用全站仪定出建筑物外围控制网上各点的坐标,定出所有点后,再将仪器置于有关联的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达到定位要求后,再根据一层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主要轴线作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依据,再根据主要轴线测设出其它各细部轴线,进行施工放样。
施工上部结构时,将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为平面控制的基准。
在测量的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其精度要求如下:角度观测精度为±10″,距离测量精度为1/10000。
4、标高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标高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
根据水准基点将该工程的设计±0.00点标高准确引测于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做好标志。
测量施工施工工艺
![测量施工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feb4a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c.png)
测量施工施工工艺一、平面测量:(一)全站仪使用1、操作前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主要了解拟建工程的规划红线控制点的位置,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2)确定测量方案: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的情况,确定出测量方案。
方案一:根据附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定位。
方案二: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测定的道路中心线、规划红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
2、操作前仪器准备(1)选择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全站仪。
(2)全站仪必须经过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全站仪的检定周期为12个月)。
(3)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业务知识,明确测量方案并熟悉仪器的操作要领。
3、用电子水准器精确整平按功能键并激活对中/整平功能打开激光对中器,如果仪器倾斜太多会显示倾斜符号。
旋转基座螺旋使电子气泡居中。
当电子气泡居中,仪器已经整平。
检查对中,必须时重新对中。
确认关掉电子水准器和激光对中器。
4、常规测量当仪器安置架设完毕,打开电源开关,全站仪已作好了测量准备。
在测量显示中,可以调用固定键、功能键、热键中的功能。
如果没有进行定向设置或没有启动应用程序或在常规测量中,激活了测量把目前的水平方向设置作为目前的测站定向。
(二)经纬仪使用1、操作前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主要了解拟建工程的规划红线控制点的位置,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2)确定测量方案: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的情况,确定出测量方案。
根据附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城市规划部门测定的道路中心线、规划红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
2、操作前仪器准备(1)选择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经纬仪。
(2)经纬仪必须经过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经纬仪的检定周期为12个月)。
(3)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业务知识,明确测量方案并熟悉仪器的操作要领。
(二)现场平面测量1、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644d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7.png)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测量人员应在作业中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测量精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一)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1、人员组织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一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2、设备配备本工程拟采用光学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二)定位放线1、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线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线点定出主控轴线。
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加以固定、保护。
(3)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3、轴线投测控制方法(1)±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①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
②轴线投测方法±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0.00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①主体轴线在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轴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基础之上,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
在楼板完工后,根据基础上中心线,采用外控法中的侧向借线法将中心线投测到施工层,作为放线依据。
②竖向投测前,应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3篇)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550b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b.png)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项目,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及配套设施。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一层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一层建筑面积XX平方米。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XX度,基础形式为XX。
二、施工测量目的为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本施工方案对施工测量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具体如下:1. 确保工程定位准确,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2.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 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持;4. 为后期维护提供参考。
三、施工测量范围1. 工程定位测量: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及配套设施的平面定位;2.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基础梁、柱、墙等结构尺寸的测量;3. 结构施工测量:包括框架柱、梁、板等结构尺寸的测量;4. 装修施工测量:包括门窗洞口、墙面、地面等尺寸的测量;5. 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施工测量。
四、施工测量方法1. 工程定位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确保工程定位准确;(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轴线,采用钢尺进行放样;(3)对建筑物轴线进行复测,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2. 基础施工测量(1)采用水准仪进行基础标高测量,确保基础标高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全站仪进行基础轴线测量,确保基础轴线与设计图纸一致;(3)对基础梁、柱、墙等结构尺寸进行复测,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结构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结构轴线测量,确保结构轴线与设计图纸一致;(2)采用水准仪进行结构标高测量,确保结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3)对框架柱、梁、板等结构尺寸进行复测,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装修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门窗洞口、墙面、地面等尺寸测量,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水准仪进行装修标高测量,确保装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5. 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平面定位;(2)采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确保配套设施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e768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d.png)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施工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要求制定的一个详细的测量计划。
施工测量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施工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计划。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明确需要测量的参数和精度等级。
2.确定测量的方法和工具:根据需要测量的参数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例如,可以使用经典的全站仪进行高程和位置的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
3.制定测量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测量仪器和人员等。
4.进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现场,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使用,校准仪器等。
5.进行测量工作: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分析和处理测量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调整措施。
施工测量技术是指在施工测量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工具。
常用的施工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
具体措施如下:1.全站仪测量技术:全站仪是一种集光学测量和电子计算于一身的先进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距离、角度和高程等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位置的定位。
2.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测量距离的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距离。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施工区域的距离测量和定位。
3.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人工卫星发送的信号进行位置定位的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导航。
施工测量控制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控制点:在施工区域设置控制点,用于测量和定位的参考点。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0637e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7.png)
第一节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控制点复测为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首先应该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最后结果交由监理工程师审批。
以后每半年复测一次,以保证基准点数据的准确无误。
二、控制点加密1、由于工程测量工作的需要,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不能对整个工程实施放样,所以有必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2、首先应该了解工程现场需要,然后才进行加密导线点的埋设。
埋设过程中应该选择视觉空间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考虑埋设的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放样,相邻控制点是否能通视、距离是否太近。
保证平均边长大于250米,最大500米。
为了便于保护,应该对做好的控制点做明显测量标志及围护等措施,然后根据已知点与新增点的关系进行排名编号,至此,控制点埋设任务基本完成.三、导线测量1、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开始,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运转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各结构部位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所以进行高精度的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关键的一步.2、根据工程对导线精度的要求,布设相应的闭和导线或附合导线。
一般是以四等和一级导线为常见. “3、根据要求采用全站仪观测四等导线需要6个测回,一级导线需要4个测回,其观测水平角技术要求如下表:其测距主要技术:4、导线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四等导线测角中误差为2.5",测滤中误差为10mm。
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3mm。
方位角闭合差±5√n (n为测站数),相对闭和差1/35000,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 75000,一级导线其测角中误差为5",测滤中误差为15 mm,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30000,方位角闭合差为±10√n (n 为测站数),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mm ,当导线全长小于规定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
5、测量员根据记录的测量结果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平差,四等导线与一级导线须采用严密平差,其平差结果应该满足规定技术要求,否则,不可作为测量施工放样。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960b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1.png)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1. 引言土方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保证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必须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介绍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测量步骤等内容。
2. 测量方法针对土方工程施工的测量,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2.1 铁尺法铁尺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和常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土堆、沟渠等场地。
具体步骤如下:1.在场地上选取测量基准点,并确定基准高程;2.使用铁尺将基准点与需要测量的点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值;3.根据记录的数值计算出高差和平均高差等参数。
2.2 垂直测量法垂直测量法适用于需要测量高度差的场地,如坡道、挡土墙等。
具体步骤如下:1.在场地上选取测量基准点,并确定基准高程;2.使用水平仪等测量工具,测量基准点和需要测量的点的高度差;3.计算出高度差和平均高度差等参数。
2.3 GPS定位法对于较大面积的土方工程施工测量,可以使用GPS定位法进行测量。
具体步骤如下:1.配备GPS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设置;2.在场地上选择测量基准点,并记录基准点的坐标信息;3.在需要测量的点进行GPS定位,记录其坐标信息;4.根据记录的坐标信息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方向和高差等参数。
3. 测量工具为了进行土方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需要准备如下测量工具:•铁尺:用于测量土方工程施工场地的长度和高度等参数;•水平仪:用于测量土方工程施工场地的高度差;•GPS设备:用于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场地的定位和测量。
4. 测量步骤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的测量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测量基准点,并设置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2.使用铁尺法、垂直测量法或GPS定位法对场地的各个点进行测量;3.记录测量数值,并计算出所需的参数;4.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土方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5. 结论土方工程施工的测量方案是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以及遵循正确的测量步骤,能够确保土方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8b1c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a.png)
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标题: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一、引言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以指导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精准高效的施工测量工作。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1. 工程定位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基础开挖线、桩位放样等。
3. 结构施工测量: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进行检查和调整。
4. 竣工验收测量:对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几何尺寸和质量检查。
三、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前,应详细阅读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并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 测量操作: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准确无误地进行测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测量结束后,应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 记录和报告: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应详细记录下来,并制作成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四、注意事项1. 施工测量工作应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因天气原因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对于复杂的测量任务,建议由专业的测量队伍进行。
五、结论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所有相关人员都应严格遵守。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六、附录本文件提供了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标准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法规,供读者参考。
施工测量方案范文
![施工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b28f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f.png)
施工测量方案范文在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涉及到测量施工的尺寸和位置,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质量。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应用、测量控制和验收等内容。
一、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采用刻度尺、测深尺或其他直接测量工具,直接从测量对象上读取尺寸或深度。
2.间接测量法:采用几何原理和测量工具,通过测量一些与测量对象有固定关系的尺寸,再结合计算方法求得测量对象的尺寸。
二、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应用1.全站仪:适用于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可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并能进行高程测量。
2.水准仪:适用于高程测量和控制,能够测量不同地点的高差。
3.测距仪:适用于线路测量和大地测量,能够快速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4.激光测距仪:适用于室内距离测量和放样工作,能够精确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三、测量控制1.确定测量基准:在工程测量中,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基准点,用来进行测量控制和计算。
一般选取现场固定的建筑物或地貌特征作为基准点。
2.建立控制网: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方便后续进行测量工作,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布设测量点: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需要测量的点位,并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标记,以备后续的施工操作。
4.记录和处理数据: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记录和处理所得的数据,包括水平角、垂直角、斜距和高程等数据,以方便后续的测量和计算。
四、验收1.测量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尽量减小误差。
2.测量结果的检查和核实: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核实,与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比对,确保达到预期的测量结果。
3.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图纸、数据表格和说明,以供相关人员查阅和使用。
施工测量方案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进度。
因此,在制定施工测量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波动因素,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通过验收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190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8.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概述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方案主要包括测量任务、测量基准和控制点的设立、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及仪器的选用、测量数据的处理等内容。
二、测量任务1. 基础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标高测量、基础桩位的测量、基坑开挖的监测等内容。
2. 结构测量:主要包括建筑物立柱、梁、板、墙体等结构的尺寸和位置的测量。
3. 室内装修测量: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地面、天花板等室内装修的尺寸和位置的测量。
4. 其他特殊测量: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不同的特殊测量,如弯管、标石等。
三、测量基准和控制点的设立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测量基准点,并在施工前进行验收和记录。
2. 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确定控制点的设置位置,控制点必须符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物的尺寸。
3. 测量基准点和控制点的设置应在测量前一天完成,确保能够开始正常测量。
四、测量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尺规、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方法。
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测量任务。
2.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利用电子、光学和微机技术相结合的现代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自动化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建筑结构的测量。
3. GPS测量:如果建筑物较大,地形较为复杂,可以采用GPS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五、测量工具及仪器的选用1. 量具:包括钢尺、卷尺、水平尺等。
2. 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GPS定位仪等。
3. 软件:选择适合的测量软件,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
六、测量数据的处理1. 测量数据应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记录,包括基准点、控制点、测量点的坐标、标高等信息。
2. 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和验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并与设计单位进行对照,及时纠正错误。
七、施工测量的安全措施1. 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测量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测量现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97953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b.png)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4.竣工验收测量
-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测量,包括平面位置、高程、尺寸等。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编制竣工验收测量报告。
八、测量质量控制
4.加强测量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测量工作质量。
5.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施工测量安全管理
1.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2.测量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性能。
3.测量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测量现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施工放样
(1)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轮廓线、轴线、高程等要素放样到施工现场。
(2)采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精度。
(3)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进行施工。
3.施工过程监测
(1)对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2)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九、施工测量资料管理
1.建立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测量资料齐全、完整。
2.测量资料应包括:测量方案、测量记录、测量报告等。
3.测量资料应分类存放,便于查阅。
4.测量资料应定期归档,妥善保管。
十、结语
本施工测量方案旨在规范本项目施工测量工作,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严格执行本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全体测量人员的共同努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3)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施工提供依据。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f5a5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c.png)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本方案适用于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二、测量任务分析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一栋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XXXX平方米,包括地下室、地面部分和屋顶。
2. 测量任务:本次测量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建筑结构尺寸的测量;- 土地平面的测量;-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测量。
3. 测量要求:测量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工具和设备1. 测量仪器:本次测量工作将使用以下测量仪器:- 电子测距仪;- 自动水准仪;- 全站仪。
2. 辅助设备:测量过程中还将使用铁锤、尺子等辅助设备。
四、测量方法1. 建筑结构尺寸测量:- 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结构的尺寸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建筑结构的准确尺寸。
2. 土地平面测量:- 使用电子测距仪和自动水准仪对土地平面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生成土地平面的平面图和高程图。
3.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测量:- 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对临时测量进行定位和测量;- 随时根据施工需要对临时测量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
五、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维护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测量人员应具有相关测量经验和技能,严格按照测量方法进行操作。
3. 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安全保障1.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测量工作区域,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
2. 测量人员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 在高空、地下等危险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
七、测量文件管理1. 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制作测量图纸和报告。
2. 测量文件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八、总结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b905f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0.png)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模板一: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1. 工程测量目标1.2. 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1.3. 组织测量工作的原则和要求2.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2.1. 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与校准2.2. 测量基准的确定与加固2.3. 测量网的布设和调整2.4. 施工现场的占地标识和测量放线2.5. 施工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和调整2.6.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7. 测量报告的编制和归档附件:1. 测量仪器设备清单及校准证书2. 测量网布设示意图3.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使用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规:指国家对建筑施工及相关行业从事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律法规,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 测绘法规:指国家对测绘调查及相关行业从事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律法规,如《测绘法》。
3. 施工合同: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签订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附属设施:指建筑工程附带的设备、装置和设施,如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模板二: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1.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意义1.2. 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的确定1.3. 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2.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1. 地形测量和分析2.1.2. 基准点的确定和标定2.2.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2.2.1. 施工现场的布设和放线2.2.2. 建筑物各部位的测量与监测2.2.3. 措施与技术要点的记录与调整2.3. 施工后的测量处理2.3.1. 测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2.3.2. 测量报告的编制与归档附件:1. 测量工具清单及校准证明2. 特殊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3.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使用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施工规范:指国家对建筑施工工艺及相关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如《建筑施工与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方案及工艺方法
1.1 、指导思想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重点是道路的平曲线控制。
故此,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测量放线、中线、高程控制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
1.1.1 工程施工各控制点的交接:此项工作按施工测量方案实施。
但此方案必须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的审批与认可。
1.1.2 根据拆迁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拆迁前后现况地貌的实际测量,并绘制必要的平面和剖面、断面图报监理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1.1.3 本工程所包含项目工程各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实测放线,并将其成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其报审工作必须提前三天,以便于监理工程师校核、审批及修订。
而不因此影响结构施工进程。
1.1.4 对于新建道路与现况路接顺,新建管道与现况管道衔接处地段,要提前校测接顺处现况路面,管内底高程并认真记录,以便于内业的整理,避免施工中出现差错。
1.2 、施工测量
1.2.1 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1、测量员要严格按分项工程的图纸进行认真熟悉学习,领会设计意图,编制内业资料。
对设计图纸中提交的数据以及相关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核做到心中有数,发现有不符现象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校核、更正。
2、测量内业的整理、计算出的各种数据、几何尺寸要经两人以上的复核无误后,方可到施工现场放线。
3、在交接桩过程中及过程后,对甲方委托的勘察测绘部门所交桩位,除必要的记录外,应进行栓桩及加固保护、栓桩位置应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处于不宜碰撞损坏之处。
由于整个工程需经过一个冬季、一个雨季,故桩位加固保护要按冬施要求实施,避免冬季冻胀而出现较大误差。
4、对于本工程各种结构的位置(中线、起讫点)实施放线、钉桩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线验桩,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基槽土方的开挖。
5、在基槽开挖中,要实施高程监测、防止超挖。
开挖过后,校核基槽内结构中心及高程,确认无误后,覆行手续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6、在结构主体施工完毕,回填土之前,准确测定其坐标中心、高程,为竣工资料的编绘,提供准确的数据。
7、对于所有桩位要定期进行复测校核(本项目工程的桩位每月校核一次,确保在
此季节内施工时,坐标、起讫点、中心、高程准确无误),避免不应有的失误出现。
1.2.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配合建设单位、监理部门对有关部门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交接桩并做好记录和栓桩。
2、组织精干测量人员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实地复测、校核,如果发现误差超出限差或控制点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复测工作完成后,立即上报监理部门审批。
然后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测区的加密控制网,加密控制点一般选择围绕测区布设成环状的导线点,其边长应不大于500m选点时应考虑不受施工作业的影响,并进行对测点的保护。
4、闭合导线的测量精度要依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的有关要求
进行,即边长不大于500m测角中误差5〃以内;两个测回数相对闭合差达到1/15000 建立导线加密控制的标准是:即要满足精度要求又要分布均匀使用方便。
5、加密控制导线测完后,对测量成果进行整体平差,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基础上,
报监理部门审批后投入使用。
1.2.3 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加密点应与加密控制导线相同,进行环状闭合,高程测量,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满足精度要求后报有关部门验收审批。
2、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建立临时水准点,一般距施工现场不
少于60m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两点间的相互复测,确认无误后再行使用,对于所有高程控制点要建立定期复测制度,尤其是雨季。
雨天后一定要进行复测,避免点位下沉引起高程不符。
1.2.4 施工测量
根据各分项工程设计图纸提交的数据资料,定出各种管线中心及井位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并对施工队进行交底,以书面文字并配有草图,注明日期,交接人要签字存档备查。
本工程机动车道路宽23m非机动车道宽4m,同时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边分隔带,在边分隔带内设有公交车停车港湾,增加了道路的平面曲线,同时道路的总体存在一个较大的平曲线,因此平曲线是测量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求测量在内业工作
中严肃认真,反复校核做到内业数据精确,万无一失。
外业工作要不辞辛苦,确保放样的点、线准确可靠,并建立完整的复测制度,精益求精,努力做好本工程测量工作。
1.2.5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整个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累原始资料,每道施工工序的记录、复测、报验等资料一定要分门别类、分工期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对每分项工程已经完成的做到及时竣工、资料齐全;未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分项工程
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完工随时竣工测量。
在结构主体施工完毕,回填土之前,准确测定其坐标中心、高程,管道的始末点等, 并详细记录,为竣工资料的编绘,做好准备并提供准确的数据。
测量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