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其调节
第1讲-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重要程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内环境),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1)含量约90%的是水,约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1.填出下表中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2.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3.完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4.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a主要表示营养物质和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液,b主要表示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和C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液中被运走,c表示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2)据图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必需的过程是a 、b 、c 。
(3)C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过程b 或c 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5)除(4)中的情况外,还有一些情况导致组织水肿,它们与渗透压之间存在的关系,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水肿 ↑ 过敏反应→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易错警示 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 第1课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素养目标】1.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生命观念)2.理解体液各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科学思维)3.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列举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2)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淋巴液、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3.内环境的概念、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成分主要成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约1%)、经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主要差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pH 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与HC、H2CO3等物质有关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1.膀胱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分析:尿液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因为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
(×)分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3.与血浆和淋巴液相比,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分析: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的稳态及意义: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调节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失衡原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一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的稳态(学生用)
含量较高,而组
(3)“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是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
、
(呼吸酶、RNA 聚合酶、解旋
酶等);
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成分,如
等;
三看:是否是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
、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四看:是否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
等。
(4)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 NaHCO3 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
与受体的结合;③免疫过程中
的稳态; 与相应的抗
原特异性的结合;④激素与
的结合。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
各种无机盐离子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是由
决定的。在 37℃时,人
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的稳态 1、体液的组成: (1)体液与内环境
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毛细血管动脉端(O2、营养物质)
毛细血管静脉端(CO2、尿素等) (大部分)
多数细胞
2、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包括的化学成分有
等。
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稳态基础:
。
(4)稳态调节机制: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
的
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维持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现在人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知识点三稳态的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归纳串记]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2)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学法指导]图解法分析物质的穿膜层数(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
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易误提醒]几组易混淆的概念(1)血液和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它包括血浆(不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无机盐和蛋白质,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尤其是Na+,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为H2CO3和HCO3-,其次还有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二根等。
pH为7.35~7.455.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6.内环境的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7.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8.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都属于传出神经,(迷走神经一般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意义: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9.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元的作用接收传导信息,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10.神经系统的组成11.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所有感觉(痛觉、痒觉、味觉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感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12.脑干是具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1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1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及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即是内分泌活动枢纽,又是神经中枢1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在体内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 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4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被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思考题: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答: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
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兴奋性:机体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称为兴奋性2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膜外为正,膜内为负,该电位称为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产生一次快速可逆转、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5易化扩散: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膜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6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称。
高中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点睛
内环境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①渗透压: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为770kPa ②酸碱度: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③温度:正常人体的温度为37℃左右,上下波动一般不超过1℃。
知识点睛
内环境
4.内环境的功能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点睛
一、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①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并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
②组成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外液。
知识点睛
二、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 关系如下:
知识点睛
三、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是因为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从而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
知识点睛
四、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破坏的危害: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如:温度、pH偏高或偏低等都会引起代谢紊乱;血钙、血磷过低时, 儿童患佝偻病,老人患骨质疏松症,而血钙过高则会导致肌无力,哺乳动 物血浆中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现象;尿素、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过多会出现尿毒症。
例题精讲
D
C
例题精讲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 此时该组织中的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内环境与稳态-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4.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食物
空气 气体 体 外
消 化 营养 系 物质 统
呼
O2
吸
系 统
CO2
循 营养 物质
环
系 O2
统 CO2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代谢终产物
体
外
O2 营养物质
组织液 代谢终产物
细 胞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约770KPa)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
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之, 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血浆渗透压的 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1.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注意: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 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其中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2)体液的分类:
(2/3) (1/3)
C 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 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Ⅰ端比Ⅱ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
糖含量低
二.精题精练
解析: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 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 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c,B项错 误;
一轮复习专题21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解析版)
专题21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考纲解读】【知识梳理】1.内环境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内环境是指细胞____液。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_______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是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考点精讲】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的组成(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内环境主要成分的关系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很少。
②三种主要成分的转化(3)内环境及其组成的两个“必须认准”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①小分子物质——CO 2、O 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
②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
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必须认准三类“非内环境物质”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②专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物质(如载体、受体)不属于内环境成分,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讲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误区纠正 判断并辨析下列说法。 1. 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2.膀胱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3. 血浆中的水可来自消化道、 组织液和淋巴。 ( ) ) )
(
4. 在内环境中,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5.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 ,水泡的主要成分是 组织液。( )
相对稳定 状态。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
(2)实质。 ①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理化性质 相对稳定。 ②内环境_________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如下图)。
其中 A、B 是相应调节系统,a、b、c 为相应信息分子。
—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①上述体现的调节机制为神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 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 组织细胞 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 体外, 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 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答案:A
考点 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①概念: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 ________________
组织液、淋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组织液
2.内环境的化学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相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______。
3.内环境的功能
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1) 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回顾:7 个体稳态与调节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回顾七、个体稳态与调节一、知识点总结1.内环境及其稳态(1)体液和内环境的关系(2)内环境的成分:水、无机盐、营养成分(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尿酸、尿素等)、气体(O2、CO2)、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细胞因子、血浆蛋白等)。
(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及细胞内液的关系(如图所示)(4)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在成分上的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5)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①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③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
(6)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内环境异常举例: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8)稳态的调节方式: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判断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组成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3)完成反射的两个条件:①有完整的反射弧;②有适宜的刺激。
(4)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①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4.内环境稳态意义分析 (1)血糖和O2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 (2)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4)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防止机体中毒。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提炼方法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题组二稳态的综合分析 3.(2017·山东枣庄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C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反馈调节 C.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D.体液免疫中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 平衡中;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体激素含量的 相对稳定,利于体液调节的正常进行,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体 液免疫中的“体液”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等细胞外液。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除哪项 外,下列事实都支持这一观点( C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引起的“空调病”是温差大导致体温调节失 调引起的;到青藏高原后出现的头疼乏力、血压升高是因为缺氧导致内环 境失调引起的;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机体调节维持内环 境稳态的结果;中暑是高温导致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疾病。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重点透析
1.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返回本节
剖析透析·拓展深化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2.理化性质失调后果 (1)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2)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如呕吐等)。 (3)体温失调——发热。 3.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后果 (1)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2)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3)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 (4)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 (5)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 (6)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考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其调节
返回本节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题组例练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知识梳理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返回本节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2.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 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 理化性质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题组一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分析 1.(2017·全国Ⅲ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 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C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解析:0.9%NaCl溶液即生理盐水,与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相等,因此注射一 定量的0.9%NaCl溶液不影响血浆渗透压;但却会使机体血浆量增加,因此 机体通过调节排出相应量的水和NaCl,使血浆量恢复到注射前的水平,并保 持血浆渗透压不变。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4.(2014·全国Ⅰ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D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 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 行 解析:内环境主要指的是组成细胞外液的血浆、淋巴、组织液,丙酮酸的氧 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D项错误。
︱高)下列有关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C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受血浆蛋白含量的影响 B.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都容易引发组织水肿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D.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渗透压增 大导致组织液中水分较多流入血浆,导致组织液总量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 肿;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因此其过程有激素(抗 利尿激素等)和神经递质的参与;细胞内外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故细胞内 液渗透压的改变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自主诊断
(1)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不参与( × ) 解析: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有关,故与Na+和Cl-均有关。 (2)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 解析: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就可以保持稳态( ) 解析: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即使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也难 以保持稳态。 (4)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组织水肿( ) 解析: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 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
(3)调节: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3.内环境稳态与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关系
返回本节
泌尿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深挖教材】 (1)血浆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提示: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质微粒数。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 相对分子质量较Na+、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Cl-的数目。 (2)根据“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 图分析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几层生物膜。 提示: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 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 (两层)=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