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馏汽油的辛烷值较低

合集下载

2023年储运油料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2023年储运油料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小结1.石油旳元素构成:构成石油旳重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

2.石油旳烃类构成:由碳和氢可构成烃类化合物,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它们在原油中占绝大部分。

在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但在二次加工后旳石油产品中有不饱和烃(烯烃)。

3.石油中旳非烃化合物重要指: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4.馏分构成:原油加工时一般是按照沸点高下首先将其切割成几种馏分,即汽油馏分、煤柴油馏分(中间馏分)、减压馏分和减压渣油。

5.我国原油旳构成特点:从元素构成上看,含硫低、含氮高是我国原油旳特点之一。

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是我国原油馏分构成旳一种特点。

6.各类化合物旳分布规律:伴随石油馏分沸点旳升高,馏分中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芳烃含量逐渐增大,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长。

大部分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质以及所有沥青质都集中在渣油中。

第一章思索与作业1常见旳油料有哪几类?石油储运行业所说旳油料是指旳什么?答:a石油、原油、石油产品、植物油、动物油、合成油b原油、石油产品及成品油2石油命名、特性?答:石油: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旳油状可燃液指气态、液态和固态旳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性状。

石油旳性状:石油一般是流动或半流动状旳粘稠液体。

石油旳颜色:绝大多数石油是黑色旳,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色乃至无色。

石油(Petroleum)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旳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旳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与煤同样属于化石燃料。

3我国原油有什么特点?我国原油旳“三高”是指旳什么?答:大多数原油旳相对密度(d204)>0.85,属较重原油;凝点(CP)高,粘度高,含蜡量高;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

三高一低高凝点高粘度高含蜡硫偏低4石油旳重要计量单位及换算?答:1桶=158.99升=42美加仑5石油旳元素构成?重要元素旳存在形式?答:石油重要由C,H,S,N,O5种元素构成。

中石油华东《储运油料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中石油华东《储运油料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储运油料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性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粘温性能好的油品,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较小。

B. 粘温性能好的油品,其粘度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 粘温性能好的油品,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特别大。

?
正确答案:A
2. 天然石油主要由()组成。

A. 烷烃
B. 环烷烃
C. 芳烃
D. 烯烃
?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特性因数K的大小关系为()
A.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B.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C. 芳香烃>环烷烃
D. 环烷烃<烷烃E、环烷烃>芳香烃>烷烃
?
正确答案:BD
2.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温度下,蒸气压高的液体比蒸气压低的液体更容易气化。

B. 纯烃和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对于同一种油样,当采用分离精确度较高的蒸馏设备时,其沸程较宽,反之则较窄。

D. 油品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
1. 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增高,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
正确答案:B。

石油炼制试题第五章试题

石油炼制试题第五章试题

第五章原油评价及加工方案流程二四五章节一、单选题1.用原油简易蒸馏装置在常压下蒸馏得250~275℃馏分作为第一关键馏分A、250~275℃B、200~220℃C、250~275℃D、260~280℃答案:C2.残油用没有填料柱的蒸馏瓶在40mmHg残压下蒸馏,切取275~300℃馏分(相当于常压395~425℃)作为第二关键馏分。

A、250~300℃B、200~220℃C、250~275℃D、275~300℃答案:C3.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较小、含蜡量较高、含硫和胶质较少,是属于地质年代古老的原油。

A、40%B、50%C、60%D、70%答案:B4.大庆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A、石蜡基原油B、石油基原油C、含硫基原油D、环烷基原油答案:A5.环烷基原油中的重质原油含有大量的胶质和沥青质,又称为沥青基原油,孤岛原油就属于这一类原油。

A、石蜡基原油B、石油基原油C、含硫基原油D、环烷基原油答案:D6.原油按密度分类轻质原油:API°>34,ρ20<0.852g/cm3;A、API°>34,ρ20<0.852g/cm3;B、API°=34~20,ρ20=0.852~0.930g/cm3;C、API°=20~10,ρ20=1~5g/cm3;D、API°=20~10,ρ20=3~10g/cm3;答案:A7.原油按密度分类中质原油:API°=34~20,ρ20=0.852~0.930g/cm3;A、API°>34,ρ20<0.852g/cm3;B、API°=34~20,ρ20=0.852~0.930g/cm3;C、API°=20~10,ρ20=1~5g/cm3;D、API°=34~20,ρ20=0.852~0.930g/cm3;答案:D8.原油按密度分类重质原油:API°=20~10,ρ20=0.931~0.998g/cm3;A、API°>34,ρ20<0.852g/cm3;B、API°=34~20,ρ20=0.852~0.930g/cm3;C、API°=20~10,ρ20=0.931~0.998g/cm3;D、API°=34~20,ρ20=0.852~0.930g/cm3;答案:C9.原油按密度分类特稠原油(油砂沥青):API°<10,ρ20>0.998g/Cm3。

常减压装置产品种类和性质

常减压装置产品种类和性质

产品种类和性质1、常减压蒸馏装置能生产哪些产品及二次加工的原料?常减压蒸馏装置可从原油中分离出各种沸点范围的产品和二次加工的原料。

当采用初馏塔时,塔顶可分出窄馏分重整原料或汽油组分。

常压塔能生产如下产品:塔顶生产汽油组份、重整原料、石脑油;常一线出喷气燃料(航空煤油)、灯用煤油、溶剂油、化肥原料、乙烯裂解原料或特种柴油;常二线出轻柴油、乙烯裂解原料;常三线出重柴油或润滑油基础油;常压塔底出重油。

减压塔能生产如下产品:减一线出重柴油、乙烯裂解原料;减二线可出乙烯裂解原料;减压各侧线油视原油性质和使用要求而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加氢裂化原料、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和石蜡的原料;减压渣油可作为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氧化沥青和减粘裂化的原料,以及燃料油的调合组分。

2、常减压蒸馏装置能控制车用汽油的哪些质员指标?常减压蒸馏装置能控制车用汽油的馏程,包括10%点、50%点,干点(终馏点)。

根据车用汽油的使用要求规定了各馏出点的温度,例如规定了10%点馏出温度不高于70℃,这是保证发动机冷启动的性能.根据资料和试验证明,在-7℃气温下冷车启动10%点馏出温度必须不高于75℃,在-15℃气温时,必须在60℃以下。

下面列出10%点馏出温度和可启动的大气温度之间的关系(表2—2):表2—250%点馏出温度是保证汽油的均匀蒸发和分布,达到良好的加速性和平稳性,以及保证最大功率和爬坡性能的重要指标。

50%点馏出温度规定不高于120℃。

确切地说35%点馏出温度是保证吸车性和加速性,而60%点馏出温度才是保证常温行车的加速性。

一般车用汽油在气化器里的有效挥发度为3O—50%,暖车时挥发度30—40%,正常行驶时挥发度为65%左右。

因而用35%及65%的平均数50%馏出温度来拄制车用汽油的行车气化性能。

90%点馏出温度是控制车用汽油中重质组分的指标,用以保证良好蒸发和完全烧,并防止积炭和生成酸性物质等,同时也保证不致稀释机油。

试验证明,汽油90%点馏出温度和1:12汽油和空气混合气的露点(凝结点)的关系如下(表2一1):表2—l因此,一般车用汽油90%点馏出温度不得超过190℃,以保证完全气化和燃烧。

化验室油品分析试题4

化验室油品分析试题4

化验室油品分析试题(4)四、综合分析题1. 什么叫馏程?请写出车用汽油10%、50%、90%蒸发温度及终馏点与使用性能的关系?答:馏程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范围。

10%蒸发温度表示汽油中所含轻质馏分的多少。

它对汽油机启动的难易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与产生气阻的倾向有密切关系。

10%蒸发温度低,说明轻质馏分多,汽油机易于起动,但也易产生气阻。

50%蒸发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它与汽油机起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以及加速是否及时有关。

90%蒸发温度及终馏点表示汽油中所含重质馏分的多少。

若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高,说明汽油中含重质馏分多。

当使用这种汽油时,由于气化温度低,燃烧不安全,不但增加汽缸积炭,耗油量增大,而且未气化的油粒附着在汽缸壁上破坏润滑油膜,并有可能通过活塞环缝隙流到曲轴箱中稀释润滑油,增大机械的磨损和润滑油的消耗。

2.测定汽油馏程时,量筒口部用棉花塞住的目的什么?答:量筒口部用棉花塞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管上凝结的水分落入量筒内和减少馏出物的挥发。

3.按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要求,蒸馏汽、煤、柴油其冷凝器冷浴的温度各是多少?为何不同?答:蒸馏汽油其冷浴的温度应是0~4℃,煤油和柴油应是0~60℃。

冷浴温度之所以根据不同油品调整不同温度,主要是因为汽、煤、柴油的馏程范围不同,汽油中含轻质馏份较多,所以冷浴的温度较低。

冷浴温度的确定只要能使试样沸腾后的蒸气在冷凝管冷凝为液体,并使其在管内能正常流动即可。

4.采用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测定车用汽油的馏程时,温度计与蒸馏烧瓶应如何安装?答:温度计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温度读数,安装时应注意将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颈部的中央,毛细管的底端及蒸馏烧瓶的支管内壁底部的最高点齐平。

蒸馏瓶的安装:用一个打孔良好的软木塞或硅酮橡胶塞,将蒸馏瓶的支管紧密地装在冷凝管上,将蒸馏烧瓶调整在垂直位置,并使蒸馏烧瓶的支管伸入冷凝管内25—50mm。

平衡汽化

平衡汽化

1、平衡汽化进料以某种方式被加热至部分汽化,经过减压设施,在一个容器(如闪蒸罐、蒸发塔、蒸馏塔的汽化段等)的空间内,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速即分离,得到相应的气相和液相产物,此过程称为闪蒸。

汽化段数原油经历的加热汽化蒸馏的次数称为汽化段数二级冷凝冷却二级冷凝冷却是首先将塔顶油气(例如105℃)基本上全部冷凝(一般冷却到55~90℃),将回流部分泵送回塔顶,然后将出装置的产品部分进一步冷却到安全温度(例如40℃)以下。

露点:在一定压力下,混合气体开始冷凝,即开始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叫露点泡点:在一定压力下,混合液体开始沸腾,即开始有气泡产生时的温度叫泡点。

一脱四注即脱盐脱水、塔顶馏出管线注氨、注缓蚀剂、脱盐后原油注碱、塔顶冷凝器入口注水2、汽提塔有何作用?答:汽提塔是利用气体通过液体时把液体中要提走的成分带走的装置。

气提是一个物理过程,它采用一个气体介质破坏原气液两相平衡而建立一种新的气液平衡状态,使溶液中的某一组分由于分压降低而解吸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

侧线产品汽提的目的:脱除其中的低沸点组分,提高产品的闪点,改善分馏精确度。

常压塔塔底汽提的目的:降低塔底重油中350℃以前组分的含量,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同时也减轻了减压塔的负荷。

减压塔塔底汽提的目的:降低汽化段的油气分压,以尽可能提高减压塔的拔出率。

汽提塔还可以调整产品的闪点与馏程3、简述干式干式减压蒸馏优点干式减压蒸馏它的主要特点有:填料压降小,塔内真空度提高,加热炉出口温度降低使不凝气减少,大大降低了塔顶冷凝器的冷却负荷,减少冷却水用量,降低能耗等。

4、简述精馏实现的必要条件塔顶液相回流、塔底气相回流,精馏塔的塔板或填料。

5、中段循环回流的优点答:可使塔内各部分的汽液相负荷趋于均匀(0.3),提高设备处理量(0.2),塔径可大大缩小(0.2),有利于热量的回收,减少燃料和冷却水的消耗(0.3)。

6、设置中段循环回流的注意事项(1)如果在塔的中部取走一部分回流热,在设计时就可以采用较小的塔径),或者对某个生产中的精馏塔,采用中段循环回流后可以提高塔的生产能力。

石油炼制试题-最终稿-带答案-2

石油炼制试题-最终稿-带答案-2

一、填空题:(每题0.5分,总计10分.)1.对于新改扩建炼化装置在可研论证阶段要进行(工艺危害分析(PHA)),初步设计阶段,要开展(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2.涡轮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是一种(压差)式流量计。

3.在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中(烷烃)的H/C最大。

4.石油和石油产品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很少,主要有(脂肪酸)、(环烷酸)、酯、醚和酚等;5.预硫化是提高加氢催化剂(活性)和(延长其寿命)的重要步骤;6.酮苯装置的溶剂是由(甲苯)和(甲乙酮)组成。

7.精馏过程应掌握的三个平衡是指(物料平衡)、(汽液相平衡)、(热平衡)。

8.重整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既有(金属)功能,进行脱氢和环化等反应;又有(酸性)功能,进行异构化和加氢裂解反应。

9.在所有的重整反应中,(六员环烷烃脱氢)反应速度最快,而且能充分转化成芳烃,是重整的最基本反应,此反应为高吸热反应。

10.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有(实际胶质)、(诱导期)和碘值。

11.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沸程的升高而增加,主要浓集在(大于500℃的渣油)中。

12.原油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3.0%~87.0%),氢的质量分数为(11.0%~14.0%)。

13.原油加工方案根据原油性质和目的产物不同,可分为(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和燃料-化工型三类。

14.汽油的50%馏出温度说明了其在发动机中的( 加速性)。

15.吸收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气体中的某些组份溶解在液体中的操作过程。

16.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油品加热至液体内部刚刚开始汽化,也就是刚刚出现第一个汽泡时,保持的平衡温度,称为油品的(泡点)温度。

17..催化裂化催化剂重金属污染程度通常以催化干气中的(H2/CH4)比值来判断.18.对于二次加工产品来说,加氢精制的作用除了脱硫、氮、氧杂原子外,还包括(二烯烃饱和),以提高油品的(安定性);19.“1145”工程的主要内容:(115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四大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基地,销售收入增加500亿元。

石油加工常识

石油加工常识
催化裂化的气体有那些?有何特点?
①氢气、一般含量较少,但发生催化剂重金属中毒时含量较多,馏分油催化裂化较少,渣油催化裂化较多,40%。
②H2S、含量较少,渣油原料的H2S含量较多。
③C1、为甲烷,是热裂化的产物。
④C2、两个碳的烃为乙烯、乙烷。
⑤C3—C4、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其中还有正、异)等六种分子结构的C4。
什么叫闪蒸、简单蒸馏和精馏?
闪蒸:进料以某种方式被加热至部分汽化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两相分离得到气液两相产物。简单蒸馏:液体混合物在蒸馏釜中被加热,在一定压力下,当温度达到混合物的泡点温度时,液体开始汽化,生成微量蒸汽,生成的蒸汽当即被引出冷却后,收集起来同时液体继续加热,继续生成蒸汽,并被引出。精馏:多级分离过程,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过程,因此可使混合液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
什么是平行-顺序反应?它的特点是什么?
单体烃在催化裂化时可以同时朝几个方向进行反应叫平行反应。而且初次反应的产物还可以继续进行反应叫顺序反应。
特点:反应深度对各产品产率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二次反应?那些是有利的?那些是不利的?
把初次反应产物再继续进行反应
有利:(1)烯烃异构化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什么是催化碳、附加碳、可汽提碳?反应热是怎样用催化碳计算的?
以催化反应生成的焦炭量只计算其中的碳简称为催化碳
何为异构化反应、迭合反应、烷基化反应、芳构化反应?
异构化反应:烯烃的异构化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分子骨架改变,正构烯烃变成异构烯烃。另一种是分子中间双键向中间位置转移。
叠合反应:它是烯烃与烯烃合成大分子烯烃的反应。
烷基化反应:烯烃与芳烃的加合反应。
芳构化反应:烯烃环化并脱氢生成芳烃。

石油炼制题与答案

石油炼制题与答案
()5对于密闭系统,在恒压下,系统的焓变ΔΗ等于热量的变化。()6由于焓是相对值,焓的基准状态可以任意选择。()7蒸汽压是保证汽油在使用中不发生气阻的质量指标。()8光照和升高温度能引发汽油中不安定组分的氧化链反应,加速汽油变质。()9活性硫化物主要包括元素硫、硫化氢和硫醇。()10对航煤的主要污染物是水、表面活性物质和颗粒杂质等。()11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与其组成密切相关。馏分越重,其低温流动性越好,凝点也越低。
4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随之怎么变化。()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面张力是油品和烃类液体的一种表面性质。
B.表面张力的单位是xx/米。
C.同一温度下,相同碳数的烃类,表面张力大小顺序为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D.同一族烃类,随分子中碳数的增加,表面张力减小。
6当重质油中混入少量低沸点油品时,其闪点:
25国产变压器油根据其什么不同,分为10号、20号和45号三类。(A.凝点B.熔点C.闪点D.倾点
26下面哪种评价能为一般炼油厂设计提供数据。(A.原油性质评价B.简单评价C.常规评价D.综合评价
27下面哪种评价内容最全面,可以为综合炼油厂提供设计数据。(A.原油性质评价B.简单评价C.常规评价D.综合评价
判断题
一般水平
1天然石油通常是淡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2石油中的元素只有碳、氢两种。()3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烷烃(链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三类烃。()4石油中除了碳、氢外,还有硫、氮、氧及一些微量元素。()5在石油烃类组成的表示方法中,单体烃组成表示方法简单而且实用。()6原油中汽油馏分少,渣油多是我国原油的特点之一。()7从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馏分,称为直馏馏分,其产品称为直馏产品。()8石油馏分从组成上看,可分为两大类,即烃类和非烃类。()9天然气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10石蜡的分子量比地蜡高。()11根据熔点的高低,石蜡可分为软蜡、中等熔点蜡和硬蜡。()12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质等物质。()13通常将含硫量低于0.5%的石油称为低硫石油。()14大部分硫均集中在轻馏分中。()15蒸汽压越高,表明液体越易气化。()16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性质。()17在润滑油的使用中,希望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大越好。()18粘度指数越高,粘温性质越差。()19石油中间馏分(200~350℃)中的烷烃主要包括从C

直馏汽油成分

直馏汽油成分

直馏汽油成分
直馏汽油是由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汽油产品,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烃(如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等)和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直馏汽油的成分因原油的产地和类型而异,但通常含有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1. **正构烷烃**:正构烷烃是直馏汽油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它们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饱和烃,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沸点。

正构烷烃的含量通常在 40%至 70%之间,具体含量取决于原油的类型和分馏条件。

2. **异构烷烃**:异构烷烃也是直馏汽油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饱和烃,其分子结构与正构烷烃不同,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沸点。

异构烷烃的含量通常在 10%至 30%之间,具体含量取决于原油的类型和分馏条件。

3. **芳香烃**:芳香烃是直馏汽油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们是由碳、氢和芳香环结构组成的不饱和烃,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沸点。

芳香烃的含量通常在 10%至 30%之间,具体含量取决于原油的类型和分馏条件。

4. **环烷烃**:环烷烃是直馏汽油中的一种饱和烃,它们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结构,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沸点。

环烷烃的含量通常在 5%至 15%之间,具体含量取决于原油的类型和分馏条件。

总的来说,直馏汽油是一种由多种饱和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其成分和性质取决于原油的类型和分馏条件。

直馏汽油通常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沸点,是一种优质的汽油产品。

裂解汽油的主要成分

裂解汽油的主要成分

裂化汽油的主要成分
裂化汽油的成分主要为不饱和烃;直馏汽油的成分主要为饱和烃。

裂化汽油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直馏汽油只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不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区别如下:
1、获取方法:
直馏汽油:石油经常压分馏制得。

裂化汽油:重油经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制得。

2、主要成分:
直馏汽油:含C~C1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

裂化汽油:含C~C11的烷烯、二烯烃等。

3、性质差异:
直馏汽油:可作溴的萃取剂,可能跟KMnO.(H+)溶液反应。

裂化汽油:能使溴水、KMnO(H+)溶液褪色。

扩展资料
直馏汽油的辛烷值较低,催化裂化汽油的RON也只有88左右,还达不到90号汽油的要求,如需生成93号和97号汽油,则需要在其中调入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

在汽油的化学组成与其使用性能的关系中章节中,可以知道,在各种烃类中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的辛烷值较高,同时调入轻烃(如丁烷)和添加四乙基铅也可以改善型油的抗爆性。

但是四乙基铅因有剧毒现在已经禁止使用;芳香烃尤其是苯也有毒性,在汽油中也要限制苯的含量;轻烃的蒸气压较高容易挥发与NOx经过光化学作用产生对燃体有害的臭氧,因此也要限制汽油中的轻烃含量,降低汽油的蒸气压。

因此辛烷值较高以及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异构烷烃和醚类成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组分。

石油化学 试题

石油化学 试题

一、填 空1、 石油的非烃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状沥青状物质。

氢碳原子比一般包含的结构信息是化合物的芳香化程度和表示芳香环的缩合程度。

我国原油的特点密度大,含蜡高,轻馏分含量少,硫含量低。

2、 车用汽油的抗爆性可用辛烷值表示。

在分子量相近时,各族烃类抗爆性大致顺序为芳香烃>异构烷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正构烷烃。

因此直馏汽油的抗爆性一般比催化裂化汽油差。

评定柴油燃烧性能的指标是十六烷值。

相同碳数的不同烃类中以正构烷烃十六烷值最高。

3、 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固体烃类,在工业上称之为石油蜡。

按其结晶形状的不同又分为两种:呈片状结晶的称为石蜡,呈针状或粒状结晶称为地蜡。

从化学组成看,石蜡的主要成分是正构烷烃,地蜡的组成较复杂,但以带正构或异构烷基侧链的环状烃,尤其是环烷烃为主体。

4、 一般认为石油沥青质结构为介晶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即单元薄片、似晶微粒、胶束。

影响石油渣油胶溶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胶质含量、分散介质芳香度、分散介质粘度。

5、 特性因素K=1.2166.156.1530d T K ,烷烃K 值最大,芳烃K 值最小。

因而K 值大致可表征石油馏分化学组成的特性,并可对原油进行分类。

K >12.1为石蜡基原油,K 为11.5-12.1属于中间基原油,K 为10.5-11.5为环烷基原油。

按特性因数分类,我国大庆原油属石蜡基,胜利原油属中间基。

6、 对于内燃润滑油而言,其理想组分是少环长侧链的烃类和少分支的异构烷烃的烃类,而正构烷烃、多环短侧链环烷烃类、稠环芳烃及非烃等都属于非理想组分应设法除去。

7、 同种油料的三种蒸馏曲线(实沸点蒸馏曲线,恩氏蒸馏曲线和平衡汽化曲线),就斜率而言,平衡汽化曲线最缓,实沸点蒸馏曲线斜率最大,这说明实沸点蒸馏分离精确度最高,平衡汽化分离效果最差。

二. 石油是由哪些类型的化合物组成?我国原油及其减压渣油的化学组成有何特点?(10分)(第一章)答: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中的问题与解答

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中的问题与解答

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中的问题与解答1.常减压蒸馏装置能控制车用汽油的哪些质量指标?常减压蒸馏装置能控制车用汽油的馏程,包括10%点、50%点、90%点、干点〔终馏点〕。

根据车用汽油的使用要求规定了各馏出点的温度。

规定了10%点馏出温度不高于70℃,这是保证发动机冷启动的性能。

50%点馏出温度是保证汽油的均匀蒸发分布,到达良好的加速性和平稳性,以及保证最大功率和爬坡性能的重要指标,50%点馏出温度规定不高于120℃。

90%点馏出温度是控制车用汽油中重质组分的指标,用以保证良好蒸发和完全燃烧,并防止积炭和生成酸性物质等,同时也保证不致稀释机油。

一般车用汽油90%点馏出温度不得超过190℃,以保证完全气化和燃烧。

干点是保证车用汽油不致因含重质成分而造成不完全燃烧,在燃烧室内结焦和积炭的指标,同时也是保证不稀释润滑油指标。

它对停开车次数频繁的汽车更为重要。

但是常减压蒸馏装置所生产的直馏汽油辛烷值较低,一般约为50~60,故需和其它装置的高辛烷值组分调合后才能作为汽油成品出厂。

2.常减压蒸馏装置能控制轻柴油的哪些质量指标?常减压蒸馏装置能控制轻柴油的馏程、凝固点、闪点等指标。

柴油馏程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柴油机的速度越高,对燃料的馏程要求就越严。

一般来说,馏分轻的燃料启动性能好,蒸发和燃烧速度快,但是燃料馏分过轻,自燃点高,燃烧延缓期长,且蒸发程度大,易在气缸中引起爆震。

燃料过重则会使喷射雾化不良,蒸发慢,不完全燃烧的部分在高温下受热分解,生成炭渣而弄脏发动机零件,使排气中有黑烟,增加燃料的单位消耗量。

所以轻柴油规格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300℃,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5℃。

柴油的馏程和凝固点、闪点也有密切的关系。

凝固点也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

轻柴油的规格就是按其凝固点而分为10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六个品种。

通常柴油的馏程越轻,则凝固点越低。

轻柴油的闪点是根据安全防火的要求而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0绪论

0绪论

芳烃燃烧温度过高
氮氧化物(NOx)





芳烃燃烧不充分
炭烟颗粒
(4)烯烃 凡分子结构中含有 分子式通式为
碳碳双键
的烃叫烯烃
CnH2n
CnH2n-2
辛烷值高 凝点低
汽油的抗爆性 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烯烃
尾气 臭氧 毒性物质
各种烃类对石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烃类
密度
自燃点
辛烷值
十六 烷值
化学安定性
黏 度
粘温 性























(5)矿物质
➢ 矿物质在石油中的含量一般是万分之几,甚至十万分之几。 ➢ 石油中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灰分,灰分由Si、Ca、Mg、Fe、
Na、Al、Mn、V、Ni等元素组成。在未加添加剂的石油 产品中,其灰分越大,质量越差。
5.石油的馏分组成
馏分就是石油在分馏过程中所得到的蒸馏物。
(3)芳香烃
凡具有
苯环结的构烃称为芳烃
1
单环 芳香烃
2
多环 芳香烃
3
稠环 芳香烃
分子中含 有一个苯环的 芳香烃
分子中 含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独立苯 环的芳香烃
分子中含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苯环,且苯 环彼此间通过共用两 个相邻碳原子稠合而 成的芳香烃
自燃点高,不易被氧化,抗爆性较好,而发火 性较差。压燃式内 燃机燃料的不良成分,是点燃式内燃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对环境保护不利:
异构烷烃结构紧凑,性质相对安定,不易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发 火性能差,不易发生爆燃,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油品基础知识问答

油品基础知识问答

油品基础知识问答一、什么是石油?石油是从地层内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少数呈黄色,未加工前叫原油。

其密度一般介于0.8—0.98g∕cm3。

二、石油由哪些元素组成?其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有何特点?石油主要是由五种元素组成:分别是碳占83%-87%、氢占10%-14%,硫占0.05%-8%,氮占0.02%-2%,氧占0.05%-2%。

此外,还有微量金属元素:钒、镍、铁、铜、铝、钙、钛、镁、钠、钻、锌以及其它的非金属元素:氯、硅、磷、砷。

石油中的硫、氮、氧元素以非烃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元素的含量虽仅约1%~4%,但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相当高,可高达百分之十几。

其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状等物质。

下面分别列出进行分析:含硫化合物。

硫在石油中少量以硫(S)和硫化氢形式存在,大多数以有机硫化物状态出现,活性硫化物在常温下易与金属作用,是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酸性硫化物,它能直接与金属作用而腐蚀设备,必须从油品中除去。

非活性硫化物是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不仅能造成大气污染,而且遇水后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可以间接腐蚀金属。

硫化物能加速氧化,生成胶状物质,使油品变质,严重影响油品的储存安定性。

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的含氧量一般约千分之几,其中80%~90%集中在胶质沥青质中。

其余部分主要在酸性物质—环烷酸、脂肪酸及酚类,统称为石油酸。

另外还有微量醛、酮等中性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含氮很少,一般含量为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随着馏分沸点升高,氮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大部分集中在残渣中。

对油品使用及石油加工影响很大。

在储运过程中,因为光、温度和空气中氧的作用,氮化物很容易生成胶质,及少量的生成物就会导致油品颜色变深,使油品不能长期储存。

液体燃料中含氮量多时,燃烧时还有较大的臭味。

胶质、沥青质。

胶质是红褐色到暗褐色并具有延性的粘稠体或半固态物质。

胶质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在无色汽油中只要加入0.005%的胶质,汽油就变成草黄色。

烷基化油简介

烷基化油简介

1.FCC汽油我国FCC汽油为商品汽油的主要组分,其在商品汽油中的含量达70%以上。

无论目前还是可预见的未来,FCC汽油在炼油厂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

FCC汽油性质明显优于热裂化汽油,而且,稳定性要比热裂化汽油高得多。

各种烃类在FCC汽油中的大致分布为正构烷烃约5%,异构烷烃在25%-33%之间,环烷烃在6%-%之间,烯烃在33%-46%之间,芳烃在16%-22%之间。

由于FCC汽油中的烯烃含足以及异构烷烃的含量较高,因此,它的辛烷值较高,RON可达88-92。

但是,FCC装置所生产的汽油烯烃含量、硫含量和辛烷值均不能达到清洁汽油指标要求,为达到规定的车用汽油指标,就需要添加其他组分油调合。

2.催化重整汽油催化重整汽油在我国汽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与美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1990年仅为2.5%。

现在也只不过占10%左右。

催化重整汽油的芳烃含量很高,辛烷值可达95-100,是一种较优质的汽油调合组分。

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实现汽油无铅化,利用催化重整汽油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催化重整汽油中的芳烃可弥补FCC汽油中的芳烃含量低的不足,从而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但新颁布的清洁汽油标准中,对汽油中的芳烃含量也作了限制,所以催化重整汽由的加人量要控制好。

另外,催化重整汽油中的苯是有害的,要设法降低。

3.烷基化油利用烷基化工艺可制取汽油的调合组分。

烷基化工艺是低碳异构烷烃和低碳烯烃在浓硫酸或氢氟酸的接触作用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生产高辛烷值的异构烷烃,也是利用轻质烃类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具有辛烷值高、挥发性(雷德法蒸气压)小、有毒物(芳烃、烯烃、硫)含量少、燃烧清净性好等特点,是清净汽油的理想调合组分。

利用烷基化油调合汽油有许多优点:①能够稀释FCC汽油中的硫、氮等有害杂质,使汽油更加符合所要求的标准;②对催化重整汽油组分中的芳烃(包括苯)也有稀释作用,从而可以掺人更多的催化重整汽油组分,以达到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目的。

石油炼制工艺[大全]

石油炼制工艺[大全]

石油炼制工艺石油是当前化工生产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石油是一种黄褐色至黑褐色的粘稠液体,组成非常复杂,是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分子结构的烃类混合物,包括烷烃、环烷烃、芳烃等。

要从原油中制取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需对石油进行加工,称为炼制。

石油产品大多是从原油中的某个馏分进一步加工制成的。

因此,石油炼制工艺可分为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和三次加工。

一次加工是石油炼制的最基本过程,指用蒸馏方法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油品的过程,常称为原油蒸馏。

一次加工主要包括原油的预处理、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等操作。

一次加工后所得的产品为轻质油、重质油和渣油。

一次加工的蒸馏过程是物理过程,直馏汽油的产率只有10%左右。

为了提高油品的产量和质量必须进行二次加工。

二次加工主要是将重质油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更多的燃油和化工原料,包括热烈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操作。

例如,热裂化在高温高压下分解高沸点的石油馏分制得低沸点烃类、汽油及副产气体;焦化是渣油的更深度裂化,获得轻油、汽油和石油焦。

催化裂化是以重油为原料,以硅酸铝为催化剂,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二次加工方法。

裂化过程中主要发生:①将原料中的大分子烃分解成氢和分子较小的低碳烷烃和烯烃的气体混合物,即生成“裂解气”;②原料中的大分子烃类裂化为含C4—C20的汽油、煤油、柴油组分;③生成比原料烃分子更大的物质,通常称为裂化残油;④如果裂化程度较深,还有焦炭生成。

三次加工过程主要是指将二次加工产生的各种气体进一步加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各种化学品的过程。

包括石油烷烃基化、石油异构化、烯烃叠合等。

石油烷烃基化是在催化剂(氢氟酸或硫酸)存在下,使异丁烷和丁烯(或丙烯、丁烯、戊烯的混合物)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石油烃异构化是以铂/氧化铝或铂/分子筛为催化剂,使正够烷烃异构化的过程。

该过程常用于正丁烷异构为异丁烷,作石油烃烷基化原料,也用于正戊烷、正己烷的异构化,以提高辛烷值。

现代石油加工题资料

现代石油加工题资料

1、清洁汽油生产技术是世界炼油技术关注的问题,不包括__D__。

A、降低汽油硫含量B、降低汽油烯烃含量C、降低汽油苯含量D、降低汽油辛烷值2、重油催化裂化是我国炼油的关键技术问题,在__A__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A、催化裂化催化剂B、单套装置处理量C、操作周期D、能耗与水耗1、硫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元素硫、____、____和热稳定性硫。

2、含硫化合物在直馏汽油中以____和____为主,在中间馏分中主要是硫醚和噻吩类,在高沸点馏分中主要是____、____及其同系物。

3、氮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____和____,氧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____和____。

4、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按照其酸碱性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一般来说,在较轻的馏分中的氮主要是____,而在较重的馏分及渣油中的氮则主要是____。

5、石油中的氧元素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包括____和____,其中____包括环烷酸、芳香酸、脂肪酸和酚类,总称____。

6、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碱土金属、卤素和其它元素。

7、原油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_____馏分中。

8、车用汽油产品的基本性质要求包括低____、低____、低____、高____。

9、车用柴油产品的基本性质要求包括低____、低____、低____、高____。

10、重油轻质化工艺包括____、____和____。

11、化工原料生产工艺包括____、____和____。

12、原油加工方案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和____。

13、稠油的渣油中蜡含量低、胶质及沥青质含量高,是生产优质____的原料。

14、稠油的凝点低,可考虑生产低凝点____及对粘温性质要求不高的较低凝点____等。

15、新世纪炼油厂的生产模式包括____、____、____和气电一体化模式。

16、清洁燃料型炼油厂的含义包括____的清洁化和____的清洁化。

17、____和____是商品汽油的理想调和组分。

直馏汽油的结构

直馏汽油的结构

直馏汽油的结构
直馏汽油是指在石油精炼过程中从原油中直接蒸馏出来的汽油。

它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复杂液体混合物,其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直馏汽油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芳香烃、烷烃和环烷烃。

其中,芳香烃是由苯环和其衍生物组成的,它们具有强烈的香味和高辛烷值,是汽油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

烷烃是由链状分子组成的,它们具有较低的辛烷值和较高的沸点,是直馏汽油中较少的组分。

环烷烃则是由环状分子组成的,它们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沸点,是直馏汽油中的另一个重要组分。

直馏汽油的结构也会受到精炼工艺的影响。

例如,通过加氢裂化等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直馏汽油中芳香烃和环烷烃的含量,从而提高其辛烷值和抗爆性能。

而通过脱芳烃等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直馏汽油中烷烃的含量,从而提高其燃烧效率和清洁性能。

综上所述,直馏汽油的结构是由芳香烃、烷烃和环烷烃三个部分组成的复杂液体混合物,其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也会受到精炼工艺的影响。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馏汽油的辛烷值较低,催化裂化汽油的RON也只有88左右,还达不到90号汽油的要求,如需生成93号和97号汽油,则需要在其中调入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

在汽油的化学组成与其使用性能的关系中章节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各种烃类中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的辛烷值较高,同时调入轻烃(如丁烷)和添加四乙基铅也可以改善型油的抗爆性。

但是四乙基铅因有剧毒现在已经禁止使用;芳香烃尤其是苯也有毒性,在汽油中也要限制苯的含量;轻烃的蒸气压较高容易挥发与NOx经过光化学作用产生对燃体有害的臭氧,因此也要限制汽油中的轻烃含量,降低汽油的蒸气压。

因此辛烷值较高以及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异构烷烃和醚类成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组分。

在石油的加工过程中会生成相当量的低分子烃类气体。

一方面它们可以作为燃料,但是将它们烧掉是相当可惜的;另一方面由于含有相当量的烯烃,是很好的有机合成原料,用这些烯烃可以制取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以及一系列石油化学品。

本节的主要内容:◆催化烷基化◆催化醚化◆催化异构化催化烷基化一、概述催化烷基化是有机合成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反应。

本章主要涉及的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丁烷与低分子烯烃的烷基化以合成高辛烷值异构烷烃的过程。

烷基化的主要原料:◆催化裂化气体中的C3、C4馏分,如异丁烷和异丁烯,有时也包含丙烯。

烷基化的产物:◆称之为烷基化油,如异辛烷,其RON为93~96烷基化由于充分利用了炼厂气中异丁烷和烯烃,是目前炼油厂制取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的重要手段。

所用的催化剂一般为硫酸和氢氟酸,这两种烷基化工艺均具有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硫对设备的腐蚀因此从安全生产这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用固体超强酸作为烷基化但迄今为止尚未达到工业化应用的阶段。

二、异丁烷与烯烃的烷基化反应于叔碳上的氢原子要异构烷烃才能与烯烃发生烷基化反应。

其主要法应如下:◆ 异丁烷与异丁烯的反应生成2,2,4-三甲基戊烷异丁烷与1-丁烯的反应生成2,2-二甲基己烷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发生下列的副反应:◆ 烯烃的异构化反应原料中的1-丁烯会异构化成2-丁烯 ,还会异构化成更活泼的异丁烯;此外加成生成的C7和C8正碳离子也会发生异构化反应,因而烷基化反应产物多数是异构烷烃。

CH 3CHCH 3CH 3+CH 2CH 3CCH 3CH 3CH 3CH 3CH 3C CH 2CH 3CH 3CH 3CH 3CH 2CHCH 3CH 2CH 3CH 3CH 3CH 3CH 2CH 2C CH 2+异丁烷与2-丁烯的反应生成2,2,3-三甲基戊烷CH 3CHCH 3CH 3CH 3CHCHCH 3CH 3CH 3CH 3C CHCH 3CH 3CH 2+异丁烷与丙烯反应生成2,2-二甲基戊烷CH 3CHCH 3CH 3CH 2CHCH 3CH 3CH 3CH 3CH 2CH 2C +◆ 氢转移反应当异丁烷与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时,通过氢转移反应可以生成丙烷和异辛烷。

如:C 3 H 6 +2i =C 4H 10→C 3H 8+i =C 8H 18其产物中除了C7异构烷烃外,还有C8异构烷烃。

同样当异丁烷与戊烯进行烷基化反应时,也会生成戊烷和异辛烷。

◆ 裂化反应较大的正碳离子可以裂化成较小的正碳离子和一个烯烃分子,二者还可以分别进一步反应生成各种异构烷烃。

所以烷基化油中含有碳数较少的低分子烃类。

异丁烷与烯烃的烷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热随烯烃分子的大小而异,所以低温对烷基化反应有利。

异丁烷与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平衡常数所以工业上烷基化反应一般采用10~35℃的温度,系统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0.3~1.2MPa ),以使反应物异丁烷与烯烃处于液相状态。

在烷基化反应中,催化剂与反应物均是液相,而只有反应物溶入催化剂相中才能反应,就在催化剂中的溶解度而言,异丁烷要比烯烃小得多。

为此在反应体系中应设法增加7.45⨯10-24.3⨯103 异丁烷+2-甲基-2-丁烯2,2,5-三甲基己烷0.6171.43⨯105 异丁烷+异丁烯 2,2,4-三甲基戊34.5 3.8⨯108异丁烷+丙烯 2,3-二甲基戊烷2.99⨯102 1.64⨯109 异丁烷+乙烯 2,3-二甲基丁烷500K 300K 平衡常数,K P反 应→→→→异丁烷的浓度,同时提高烷烃对烯烃的比例(烷烯比)也可以抑制烯烃的叠合等副反应,因此工业上常采用异丁烷大量循环的方法来提高烷烯比。

原料对烷基化过程的影响原料中烯烃组成的影响烷基化油的辛烷值与原料中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有关,丁烯与异丁烷的反应产物辛烷值最高,因此应选择以丁烯为主要成分的烯烃原料。

烷基化油的辛烷值MON与RON差别较小,二者的差值(RON-MON)称为汽油的敏感度,它表示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对汽油抗爆性的感应性,富含烷烃的汽油的敏感度最小(如烷基化油),富含芳烃的汽油敏感度较大(如催化重整汽油),而富含烯烃的汽油敏感度最大(如催化裂化汽油)。

2、原料中杂质的影响无论是硫酸烷基化还是氢氟酸烷基化,酸耗在操作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保证酸催化剂的浓度,应严格限制原料中的含水量,同时也应该限制硫和二烯烃的含量。

烷基化原料各种杂质的允许含量硫酸法烷基化主要影响因素(1)反应温度烷基化反应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硫酸法烷基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8~12℃。

温度过高会导致烷基化油的辛烷值降低,终馏点和酸耗增大。

温度过低则由于硫酸的粘度较高,很难保证酸与烃的良好乳化,导致烷基化油的辛烷值降低。

硫酸法烷基化反应温度对烷基化油辛烷值的影响(2)硫酸的浓度硫酸作为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其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很大。

◆当硫酸的浓度高于99m%时,SO3将会与异丁烷直接反应,增加酸耗◆当浓度低于85m%时,催化剂的活性大大降低,同时对设备的腐蚀也趋于严重。

因此适宜的硫酸浓度为95~96m%。

工业上通常加入反应器的新鲜硫酸浓度为98~99m%,由于原料中含水以及副反应生产的水的稀释,以及硫酸酯和酸溶性聚合物的生成,都会使硫酸浓度在运转过程中逐渐降低,为了保证硫酸烷基化油的质量,同时避免硫酸对设备的腐蚀,当酸浓度降低至88~90m%时,即需要作为废酸排出。

硫酸的消耗在硫酸烷基化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应尽量减少酸耗。

原料中的杂质含量增加时会导致酸耗增加,原料中的烯烃中如含有丙烯和戊烯也会导致酸耗显著增加,反应条件不当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混合分散不均匀也同样会导致酸耗的增加。

为此应避免导致酸耗增加的上述情况发生。

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成本,装置所排出的废酸绝对不能随意排放,应将废酸送往焚烧炉焚烧,在高温下生成SO2,再将SO2进一步氧化成SO3,以回收硫酸。

(3)酸烃比在反应体系中如硫酸与烃类的比例太小,则在分散乳化时酸量不足以形成连续相,而烃类成为连续相,这样会使烷基化油的质量下降、酸耗增加。

工业上一般采用的酸烃比为1~1.5:1,以保证硫酸处于连续相。

由于硫酸的导热系数比烃类要高得多,以硫酸为连续相能更有效地散去反应热,避免因局部过热反应温度过高而加剧副反应的发生。

酸烃比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减少烃类的进料量,降低装置的处理能力,同时硫酸增多后会使反应体系的粘度以及密度增加,导致搅拌所需的能耗增加。

(4)异丁烷与烯烃的比例为了提高酸相中异丁烷的浓度以及抑制烯烃的叠合等副反应的发生,在反应体系中需要保持较高的烷烯比。

工业上反应器进料中的烷烯比一般为5~15:1。

鉴于提高烷烯比的目的是提高反应体系中的异丁烷的纯度,在生产中常控制反应流出物中异丁烷的浓度不低于60~70v%。

(5)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与搅拌强度和两相的分散状况有关,一般情况下硫酸烷基化的反应时间为20~30min。

◆ 如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影响烷基化油的收率。

◆ 如时间过长,不仅降低装置的处理能力,会发生二次反应使产物的质量降低。

催化醚化一、概述分子量适中的醚类是比较理想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目前最常用的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 ),其辛烷值比烷基化油高10~20单位。

这些醚类化合物不仅辛烷值高,同时因蒸气压低、含氧量高而排放的污染物少,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

MTBE 的合成反应如下:◆ 工业上是以催化裂化气体中的异丁烯和甲醇为原料,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固定床或膨胀床反应器内进行催化醚化。

◆ 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反应后的产物中除MTBE 外,还有未反应的甲醇以及C4组份。

由于甲醇与C4组分或MTBE 容易形成共沸物,其产物分离有若干种方案。

下图即为其中的一种分离方案。

CH 3CH 3CH 3C+CH 3OHO CH 3CCH 2CH 3CH31-反应器;2-共沸分馏塔;3-甲醇水萃取塔;4-甲醇回收塔MTBE 的合成过程中还会发生下列副反应:催化醚化过程由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操作条件缓和、催化剂寿命长和选择性好,所以其应用比较广泛。

除此之外,还开发了合成乙基叔丁基醚(ETBE )和叔戊基甲基醚(TAME )等工艺过程。

二、催化醚化催化剂催化醚化的催化剂为酸性催化剂,其反应机理遵循正碳离子历程。

工业上一般用磺酸型二乙烯苯交联的聚苯乙烯结构的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在使用这类催化剂时,原料中的金属离子和碱性物质必须除去,否则会导致催化剂失活,金属离子的含量应低于1μg/g 。

此类催化剂不耐高温,其耐用温度通常低于120℃,正常情况下此催化剂的寿命为2年。

三、催化醚化的影响因素 1、 反应压力催化醚化是液相反应,只要使反应体系保持液相即可,一般为1.0~1.5MPa 。

2、反应温度此反应为中等程度的放热反应,一般情况下异丁烯的平衡转化率可以达到90~95%,采用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合成MTBE 的反应温度一般采用50~80℃。

3、醇烯比提高醇烯比可以抑制异丁烯叠合等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异丁烯的转化率,但是会增加反应产物分离设备的负荷与操作费用。

一般工业上采用的甲醇/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1:1。

4、空速CH 3CH 33CH 2C CCH 23CCH 2CH 3CH 3+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 H 2OCH 3OH2CH 3O CH 3+H 2O催化醚化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性能、原料中异丁烯的浓度、要求达到的异丁烯转化率、反应温度有关。

工业上一般采用1~2h-1的空速催化异构化一、概述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烃类的异构化反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为烷基化提供原料,正戊烷和正己烷转化为辛烷值较高的异戊烷和异己烷。

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异构化油)为目的的异构化过程一般是以直馏的或加氢裂化低于60℃或低于80℃的较轻馏分为原料。

目前最常用的异构化催化剂与铂重整相似,是一类具有加氢-脱氢活性的贵金属载于酸型载体上所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反应氢压为2.0~3.0MPa,反应温度为250~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