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物理》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归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时数:64学分: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2. 课程性质与地位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3.课程的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力学.第1章质点运动学1.1质点运动的描述1.2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1.3圆周运动1.4相对运动基本要求:1.深入地理解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重要概念,深入理解质点的运动。

2.分析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方程。

3.明确圆周运动中角位移、角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1.加速度为恒矢量时质点运动方程的描写。

2.质点圆周运动的分析。

第2章动力学基本定律2.1牛顿定律2.2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2.3几种常见的力2.4惯性参考系力学相对性原理2.5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2.6动量守恒定律2.7动能定理2.8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2.9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2.10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2.11能量守恒定律基本要求:1.清晰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2.熟练掌握几种常见力。

3.掌握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4.理解惯性参考系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能列举出牛顿定律应用的例子。

5.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6.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7.掌握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8.清晰分辩出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重点与难点:1.牛顿三定律的应用。

2.参考系的选择。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内容1.课程标准的设计原则为了为学习“大学物理”的学生制定适用的课程标准,有必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对其进行优化,以突出高质量的教学并加强所应用的教学概念。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基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学物理课程的特征和实施对象的特征,并着重培养健康,完整的学生。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和情感价值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典型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课程目标。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专注于基础知识,加强应用程序,提高质量,开发技术应用程序的人才以及增强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技能。

“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定理和定律,掌握物理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学会将物理学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为将来的工程和工程工作奠定基础,在教育和培训中予以加强。

参加创新,企业家精神和科学技术竞赛的学生会产生工程应用感,并增强了他们对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并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此外,有必要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建立知识网络,以便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

该课程的内容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具体体现。

在所申请的许可证课程“大学物理”的内容中,应注意保留物理学的系统性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并应注意物理原理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

可以将一些高科技发明引入课堂,并将与物理相关的材料结合到日常生活中,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着重于告知学生关于他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和最有利的方面,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古典物理学的内容,开发适当的现代和现代物理学知识的方式,以达到与知识的极限相联系的目的。

物理,场所的社会活动,并加强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与社会和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并反映该计划的最新动态,加强工程学的应用,扩大物理学在跨学科和工程学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大学的物理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相对应:“现代物理与科学技术”,“物理与选修课”的内容建设例如“人类文明”,使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在高科技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和每种方法的人文基础,了解物理学的进化史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生平轶事,以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维护真理的决心和意愿,并对古老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

2024年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解析

2024年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解析

2024年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解析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解析2024年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和教学指导。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物理教育的重视,强调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与特点2.1 课程结构调整新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将课程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物质与能量、力学、电磁学、现代物理。

这种结构安排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2.2 强化科学探究与实践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与实践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亲身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重视跨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鼓励跨学科整合,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关注数学、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增加物理学史教育新课程标准将物理学史纳入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程,认识伟大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5 强化应用与生活联系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3.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注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4 创设实践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实验器材等资源,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5 融入信息技术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 评估与检测新课程标准对评估与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多元地评价学生的物理素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别:基础课适用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实验教学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职业院校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重要的实践课。

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大学物理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密观察,勤于思考,寻求规律的探求精神。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学习常用物理仪器的使用,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

二、实验项目明细表三、各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及实验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实验一:误差理论(一)实验目的1.熟悉物理实验课基本程序和实验室规则。

2.掌握实验测量结果的表示,测量误差原因和误差计算方法。

3.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和运算。

(二)实验教学内容与任务1.熟悉物理实验课基本程序和实验室规则。

2.掌握实验测量结果的表示,测量误差的分类和误差计算方法。

3.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和运算。

4.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5.了解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二:固体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2.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按有效数字规则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

(二)实验教学内容与任务1.学习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2.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体的高度和直径。

3.学习物理天平的测量原理、基本构造、使用方法。

4.物理天平测量圆柱体的质量。

5.计算圆柱体的密度和测量误差。

实验三: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一)实验目的1.学习千分尺的测量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2.学习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3.用测量值计算重力加速度和传递方法求误差。

4.了解系统误差的来源。

(二)实验教学内容与任务1.学习千分尺(螺旋测微计)的测量原理,基本构造,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模版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模版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目录1.前言1.1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1.2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1.3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2.1课程总目标2.2具体目标(课程预设能力目标的阐述)3.内容描述3.1课程总体内容描述3.2课程分项目具体内容描述4.实施要求4.1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4.2教案编写4.3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5.其它《大学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物理适用专业:高职工科类专业1.前言1.1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经济发展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在我国现有的职教模式中,物理课程的功能和地位尚在争论之中。

(略)。

1.2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大学物理》课程面向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应贴近生活和工程技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略)。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略)。

(三)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改革现有高职物理教学体系。

(略)。

(四)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1.3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鉴于本课程的服务面向与定位,本课程标准在设计过程中,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指导思想,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明确本课程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并据此构筑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物理学科内容课程标准

物理学科内容课程标准

物理学科内容课程标准
物理学科内容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对物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这四个方面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同时,也应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普通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物理课程标准

普通物理课程标准
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能量、运动和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够运用数学和科学方法来解决物理学问题,例如使用向量、微积分和代数等数学工具,以及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

3. 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物理学问题,并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中运
用所学知识。

4. 能够有效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物理学观点和研究成果,包括
口头和书面表达。

5. 能够理解物理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物
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该标准,普通物理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力学:包括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和弹性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热学:包括热传递、热力学和状态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3. 电磁学:包括电场、电势、电路和磁场等方面的知识。

4. 光学:包括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5. 现代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等方面的
知识。

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4分计划学时:160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选用教材:《大学物理学》1.前沿1.1课程定位大学物理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

定位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物理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

它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普通、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加强物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而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组织上,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视频录像、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2设计思路《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印发的《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国家教委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外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及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课程标准符合《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为军服务”的现代教育观念。

(2)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新的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是把实验教学、前沿专题讲座、读书报告、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教学中,丰富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内涵。

(3)课程标准在全面贯彻《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下,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使课程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编制单位:自动化工程系物理电气教研室编制日期:2014年1月20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工科专业学生具备普通物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工科专业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践中各种问题所需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与世界观、科学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美感。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大学物理》课程包含理论(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实验。

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坚持“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科学地精选物理学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需要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内容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学习情境(课程单元)组成:2、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50课时,实践教学10课时。

3、课程单元描述四、课程评价(一)《大学物理》课程评价及方式说明学生的成绩评定以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50%)、考勤(占10%),课堂提问(占20%)、作业(占20%)等方面构成。

(二)《大学物理》课程过程考核说明1.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2.考勤及课堂提问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勤状况、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3.作业是指每个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

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表1:考核标准表2:总结性考核标准表3:技能考核点五、实施建议(一)授课资料编写建议授课资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及电类、机械类等岗位国家职业标准和电类及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编写授课计划、教案和教学案例,坚持理论够用,强调知识传授的趣味性。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求和计划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求和计划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求和计划一绪论(2小时)二力学(21小时)(一)质点运动学(5)基本要求:1正确地应用矢量概念理解质点的运动函数的意义和运动的叠加以及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2掌握一维变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抛射运动的规律。

能利用分离变量法解质点的运动问题。

3正确理解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计算。

4正确理解和应用伽利略变换。

学时安排:1位矢、速度、加速度(1)2质点运动学的两类问题(2)3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相对运动(2)(二)质点动力学(10)基本要求:1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以及惯性系的概念。

2熟练掌握重力、弹性力、摩擦力及万有引力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熟练地应用牛顿定律分析和解答基本力学题目。

3理解惯性力的意义并能利用它来解答简单的力学问题。

4 掌握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5 理解质心的概念及质心运动定理。

6掌握质点的角动量的意义,掌握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7掌握功的定义及变力作功的计算方法。

掌握质点动能定理的意义及其应用。

8掌握保守力作功的特点,掌握重力势能、万有引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9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能与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联系解决简单问题。

学时安排:1牛顿三定律(2)2变力的功、保守力、势能(2)3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1)4 质心和质心运动定理(1)5功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2)6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1)7 碰撞(1)(三)刚体定轴转动(6)基本要求:1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它们与有关线量的联系。

2掌握力对固定转轴的力矩的计算方法。

3掌握转动惯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5会计算力矩的功,刚体转动动能,刚体重力势能。

能正确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6能正确理解和技术刚体对固定轴的角动量,并能对含有定轴刚体、质点在内的系统正确得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学时安排:1转动惯量、转动定律(2)2力矩的功、转动动能定理(2)3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2)三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15学时)(一)气体动理论基本要求:1理解系统和外界的意义,了解微观描述与宏观描述的不同和联系。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04212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56/3.5适用专业:软件类本科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大学物理课的任务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的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开阔思想、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理工科学校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学习,能为学生学习其他的相关课程奠定所需要的物理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大学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对所研究的对象能进行合理的简化,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能运用物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矢量、微积分等数学工具分析、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和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具备较强的物理应用能力。

3.注重物理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素质的提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4.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界中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及其基本规律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5.了解物理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科学互相渗透的关系,为理工科各专业课及其技术基础课打好基础,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物理新课程标准

2024年物理新课程标准

2024年物理新课程标准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2024年物理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使用物理实验方法和仪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理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1. 必修部分:- 物理学基础: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 物理实验:基本实验方法、常用仪器、实验操作技能等。

2. 选修部分:- 现代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固体物理等。

- 物理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

三、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 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评价建议:-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

- 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其在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四、课程资源1.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物理教材。

2. 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交流空间。

五、课程修订本课程标准每四年修订一次,以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修订过程中,将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建议,以及学生、家长和行业人士的意见,确保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content}。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及特点高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必修课。

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物理教育专业:基础实验课,必修课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成立以来,在1992年前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的教学工作,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验技能,以实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设置,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1992年以后,师范专业逐渐过渡为非师范专业,作为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保留下来,2001年非师范专业全部转为高职专业,物理系承办工业电气自动化(2005年改为电气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高职专业,2005年又申办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普通物理中力、热、光、电四个部分中的最基本部分实验,多为验证性内容。

2005年初,本课程负责人从教务处调任物理系教学副主任后,与系里领导、老师多次研究后认为,必须对该门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革,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教学目标的改革原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为大学物理理论课服务的一门验证性实验课题已不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教学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理论教学反过来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必须得到贯彻。

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在作为理论课程的依附,而是应加强其课程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实践能力的形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由于现在承办的高职专业为工类二产专业,均是与电力、电子相关的专业,原大学物理实验中力、热、光实验与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偏差较大,因此对此部分进行削减,加强电磁实验部分,并侧重为电学部分。

并将内容确定为基础性,提高性及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使学生能力逐级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144 授课学时:108 实践学时: 36学分:8适用对象:机械类及相近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本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

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同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与内容第一部分力学.第1章运动学1.1质点运动的描述1.2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1.3圆周运动1.4相对运动基本要求:1.深入地理解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重要概念,深入理解质点的运动。

2.分析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方程。

3.明确圆周运动中角位移、角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1.加速度为恒矢量时质点运动方程的描写。

2.质点圆周运动的分析。

第2章牛顿定律2.1牛顿定律2.2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2.3几种常见的力2.4惯性参考系力学相对性原理基本要求:1.清晰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2.熟练掌握几种常见力。

3.掌握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4.理解惯性参考系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能列举出牛顿定律应用的例子。

重点与难点:1.牛顿三定律的应用。

2.参考系的选择。

第3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3.1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3.2动量守恒定律3.3动能定理3.4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3.5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3.6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3.7能量守恒定律基本要求:1.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2.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3.掌握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4.清晰分辩出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重点与难点:1.质点系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2.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区别。

第4章刚体的转动4.1刚体的定轴转动4.2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4.3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4.4力矩做功基本要求:1.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正确写出匀变速转动公式。

2.熟练掌握力矩、转动定律和转动惯量。

3.熟练掌握点和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4.掌握力矩做功和功率。

重点与难点:1.刚体定轴转动分析。

2.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二部分热学第5章气体动理论5.1物质的微观模型统计规律性5.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5.3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5.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5.5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5.6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5.7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5.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基本要求:1.掌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和压强公式。

2.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的内能和摩尔热容。

3.熟练掌握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麦克斯韦分布律和玻耳兹曼分布。

4.掌握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重点与难点:1.理想气体的模型分析及压强公式。

2.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和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的应用。

第6章热力学基础6.1气体物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6.2准静态过程功热量6.3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6.4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和等压过程摩尔热容6.5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6.6循环过程卡诺循环6.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诺定理6.8熵熵增加原理基本要求:1.掌握系统的内能、功和热量、气体的摩尔热容。

2.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

3.熟练掌握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4.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重点与难点:1.理想气体的物态参量及其物态方程。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第三部分振动和波第7章机械振动7.1简谐运动7.2简谐运动中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7.3旋转矢量7.4单摆和复摆7.5简谐运动的能量7.6简谐运动的合成7.7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基本要求:1.简谐运动中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的确定。

2.熟练掌握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

3.熟练掌握简谐运动的合成。

4.区分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重点与难点:1.简谐振动运动学中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和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2.同方向同频率、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相互垂直方向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不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第8章机械波8.1机械波的几个概念8.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8.3波的能量8.4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8.5波的干涉8.6驻波8.7多普勒效应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分类及传播。

2.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含义和表达式。

3.熟练掌握波动能量的传播,能流和能流密度。

4.掌握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原理及波的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

5.驻波的产生、驻波方程、能量和半波损失。

重点与难点:1.波的产生和传播中波速、波频与波长的关系确定。

2.利用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原理分析波的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

第四部分光学第9章几何光学9.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9.2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9.3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9.4薄透镜9.5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基本要求:1.掌握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

2.熟练掌握光在平面和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3.理解薄透镜、显微镜、望远镜的几何光学原理。

重点与难点: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的应用。

2.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第10章波动光学10.1相干光10.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双镜劳埃德镜10.3光程薄膜干涉10.4劈尖牛顿环10.5迈克耳孙干涉仪时间相干性10.6光的衍射10.7单缝衍射10.8圆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率10.9衍射光栅10.10X射线的衍射*10.11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10.12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10.13双折射10.14偏振光的干涉基本要求:1.掌握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相干光的获得。

2.熟练掌握光程、光程差和相位差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以及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分析。

4.掌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以及菲涅耳衍射、夫琅禾费衍射。

5.熟练掌握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和光学仪器分辨率。

6.掌握自然光和偏振光、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

7. 熟练掌握1/4波片和半波片、光的双折射和偏振光干涉。

重点与难点: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光强分布、缝宽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2.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分析。

3.光栅衍射条纹的形成、衍射光谱。

4.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

5.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以及偏振光的干涉。

第五部分电磁学第11章静电场11.1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11.2库仑定律11.3电场强度11.4电场强度通量高斯定理11.5密立根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11.6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11.7电势11.8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11.9静电场中的电偶极子基本要求:1.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2.熟练掌握静电场、电场强度及其计算。

3.熟练掌握电场线、电场强度通量和真空中的高斯定理4.掌握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律、电势能、电势及其计算。

5.熟练掌握等势面、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6.掌握外电场对电偶极子的力矩和取向作用、电偶极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和平衡位置。

重点与难点:1.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应用。

2.点电荷电场强度和电偶极子的电场强度的计算。

3.高斯定理及其应用举例。

4.静电场力所作的功以及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5.等势面的划分、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确定。

第12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12.1静电场中的导体12.2电容、电容器12.3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2.4电位移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12.5静电场的能量能量密度基本要求:1.掌握导体的静电感应、平衡条件以及静电屏蔽。

2.熟练掌握电容器的电容及其简单计算。

3.熟练掌握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电位移矢量和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4.掌握电场能量、电场能量密度。

重点与难点:1.静电平衡条件、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2.电容器的并联和串联。

3.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以及电介质中电场强度的计算。

4.静电场的能量、能量密度的计算。

第13章稳恒电流13.1电流电流密度13.2电阻率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13.3电源电动势13.4全电路欧姆定律13.5基尔霍夫定律13.6电容器的充放电基本要求:1.掌握电流、电流密度以及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2.熟练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3.熟练掌握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重点与难点:1.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2.利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分析电路。

3.电容充电及放电过程分析。

第14章稳恒磁场14.1磁场磁感强度14.2毕奥—萨伐尔定律14.3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14.4安培环路定理14.5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14.6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14.7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基本要求:1.掌握磁场、磁感强度、磁通量以及磁场的高斯定理。

2.熟练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

3.熟练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4.掌握安培定律、载流线圈的磁力矩以及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重点与难点:1.磁感强度、磁通量的计算。

2.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举例。

3.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第15章磁场中的磁介质15.1磁介质磁化强度15.2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基本要求:1.掌握物质的磁化、磁介质、磁化强度。

2.熟练掌握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重点与难点:1.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第16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6.1电磁感应定律16.2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6.3自感和互感16.4磁场的能量磁场能量密度16.5位移电流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基本要求:1.掌握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2.熟练掌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3.熟练掌握自感电动势、自感、互感电动势和互感。

4.掌握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重点与难点:1.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