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检查

合集下载

眼科医学验光检查正常描述

眼科医学验光检查正常描述

眼科医学验光检查正常描述
1. 视力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均在正常范围内。

远视力测试中,患者能够清晰地辨认标准视力表上的最小字符;近视力测试中,患者能够轻松阅读近处的文字和物体。

2. 验光结果:验光结果显示,患者的屈光状态正常。

右眼和左眼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以及轴向等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近视、远视或散光问题。

3. 眼位检查:眼位检查结果正常,患者的眼球位置正常,没有内斜或外斜的情况。

双眼能够协调运动,注视目标时没有明显的偏移或异常运动。

4. 调节和集合功能:调节和集合功能检查正常。

患者的眼睛能够自如地进行调节,从远距离到近距离的焦点转换顺畅,没有出现调节困难或异常的情况。

5.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结果正常,患者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没有眼压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6.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显示正常的眼底结构,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视网膜异常或视神经问题。

7. 其他检查:其他相关检查,如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总体来说,患者的眼科医学验光检查结果正常,没有发现明显的视力问题或眼部疾病的迹象。

然而,建议患者仍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及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眼部不适或变化。

眼科特殊检查

眼科特殊检查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
眼科特殊检查
体检中的眼科特殊检查包括验光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压、视野、青光眼眼底图像分析、视觉电生理检查。

(1)验光检查:对于视力不好,矫正视力也不正常的人,首先必须进行验光检查,让医生了解真实的视力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判断。

(2)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检查出有眼底视神经、视网膜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的人,应酌情进行该项检查。

(3)眼压、视野、青光眼眼底图像分析:对可疑青光眼的人,上述检查是必须的,以便尽早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4)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眼电图和多焦电生理技术等。

主要反映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以及视皮
质的功能,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患者视觉功能的状态。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视神经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预测;对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害程度的监测;弱视儿童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眼外伤后的视力低下的客观界定;视力减退的医学鉴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色盲、夜盲等血管性疾病检查;视网膜色素上皮疾病及脉络膜疾病的检查等。

眼科检查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眼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和诊断眼部疾病。

对于需要眼科检查的患者来说,了解眼科检查的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般眼科检查的流程,帮助读者对眼科检查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步:病史询问眼科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有关眼部症状的信息,包括视力模糊、眼疼痛、眼干涩等等。

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既往病史以及用药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和作出正确的诊断。

第二步: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眼科检查的基本内容之一。

医生会让患者看视力表,根据识别的字母或图形来评估患者的视力。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视力是否正常。

第三步: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检测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非接触式眼压计的仪器来测量患者的眼压。

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

第四步: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评估眼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眼底镜的仪器来观察患者的眼底。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第五步: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是评估患者眼肌功能的一种方法。

医生会让患者按照指示进行眼球运动,以检查是否存在斜视等眼肌问题。

第六步:角膜检查角膜检查是评估患者角膜健康状况的手段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角膜染色剂的物质来染色患者的角膜,以观察是否存在溃疡或其他异常情况。

第七步:眼睑检查眼睑检查是评估患者眼部周围组织状况的手段之一。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眼睑是否肿胀、红肿等,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眼睑炎等疾病。

第八步:眼表检查眼表检查是评估患者眼表结构的一种方法。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裂隙灯显微镜的仪器来观察患者的角膜、结膜等眼表结构,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干眼症等问题。

第九步:眼位检查眼位检查是评估患者眼部位置的一种方法。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眼睛是否存在斜视、眼球震颤等问题。

第十步:其他检查根据需要,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眼科检查,如眼电图、视野检查等。

眼科常规体检内容

眼科常规体检内容

眼科常规体检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视力检查:这是最基本的眼科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医生会要求您读取不同距离的字母、数字或图形,以评估您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眼压检查:通过眼压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您是否患有青光眼。

这个检查通常使用无接
触式的眼压计或吹气式的眼压计来测量眼内压力。

眼底检查:医生会使用放大镜和特殊的灯光来检查您的眼底,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
血管。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眼部疾病,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病变等。

斜视检查:医生会观察您的眼睛是否存在斜视或视力不协调的问题。

这可能涉及到测
试您的双眼协调运动、融合能力和深度感知能力。

眼位检查:医生会检查您的眼球是否位于正确的位置,是否存在眼外肌麻痹或眼球震
颤等问题。

眼睑检查:医生会检查您的眼睑是否存在炎症、肿胀、病变或其他异常,以及检查睑
板腺功能。

瞳孔检查:医生会观察您的瞳孔大小、反应和形状,以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虹膜炎、晶状体问题等。

双镜检查:通过使用特殊的仪器,医生可以观察眼睛内部的结构,包括晶状体、玻璃体、虹膜以及前后房。

这可以帮助医生检测眼部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

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会进行其他额外的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您的眼部健
康状况。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涵盖了眼科常规体检的基本项目,具体的检查内容可能
会因个体差异、医生的判断和需要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任何特殊的眼部症状或疾病,医生也可能会根据需要添加特殊的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单解读

眼科检查单解读

眼科检查单解读
眼科检查单是医生对眼睛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对眼科检查单的一些常见项目的解读:
视力:视力是评估眼睛看清楚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能力。

在眼科检查单中,通常会测试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裸眼视力是指没有使用任何眼镜或隐形眼镜时的视力,而矫正视力则是指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后的视力。

眼压:眼压是眼球内部的压力,用于评估眼睛是否正常运作。

高眼压可能会导致青光眼,而低眼压则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等问题。

在眼科检查单中,眼压通常会以表格形式呈现,记录多次测量的结果。

前房深度:前房深度是评估眼睛前房的深度,对于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角膜直径:角膜直径是评估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的直径,对于角膜疾病和手术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晶状体:晶状体是眼睛中的重要结构之一,用于调节视力和聚焦。

在眼科检查单中,医生会记录晶状体的位置、形状和透明度等信息。

玻璃体腔:玻璃体腔是眼睛中的重要结构之一,用于支撑眼球和保护视网膜等组织。

在眼科检查单中,医生会记录玻璃体腔的形状、透明度和视网膜状态等信息。

视神经:视神经是连接眼睛和大脑的神经组织,用于传递视觉信号。

在眼科检查单中,医生会记录视神经的状态和颜色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眼睛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眼科学-眼科检查

眼科学-眼科检查
• 如在5米处<0.1,走近至看清时视力 =0.1×距离(米)/5(米): 4米处=0.08(0.1×4/5=0.08) 2米处=0.04(0.1×2/5=0.04)
• 如1米处看不清“0.1”,则背光数医 生手指,在30cm处能看清,记录为 “30cm指数”或“CF/30cm”
• 如不能辨认最近手指,可辨认手动, 在10cm 处可以看到,记录为“手动 /10cm”或“HM/10cm”。
• 压平式与压陷式:影响眼球容积与 眼球壁硬度对结果的影响。
• 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 NCT)测量法:眼压计 吹出一定压力的气流,吹压角膜, 当被吹平的角膜面积达到固定值时, 根据瞬间的气流强度,自动换算出 眼压数值。
• 此法不接触角膜,不需麻醉,操作 简便.
眼压计
• 压陷式(修兹Schiotz):仰卧,表麻, 测前校正眼压计,消毒眼压计足板 待干。被检者自然睁眼上视,检者 用手指开睑,垂直将眼压计足板置 于角膜中央(眼压计重量完全压在 角膜上,不加其他压力),记录读 数,用换算表查出眼压值。
• 压平眼压计:如Perkins手持式压平 眼压计,坐、卧均可测量,较为方 便,Goldmann眼压计则装配在裂隙 灯上,取坐位测量。二者所得数值 极接近。
(1)透见荧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和减少。 (2)异常血管及其吻合:如血管迂曲扩张、微 动脉瘤,常见的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视网膜前膜、先天性血管扩张、视乳头 水肿、视乳头炎等。
(3)新生血管:主要由视网膜缺血所致,常见 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4)视网膜渗漏:由于视网膜血管内皮和色素 上皮屏障受到破坏、染料渗入到组织间隙。
Marcus-Gunn瞳孔:对光反射时瞳 孔缩小程度及持续能力下降。

眼科特殊检查及应用(二)

眼科特殊检查及应用(二)
分类
根据检查方法和目的的不同,眼 科特殊检查可分为前节检查、后 节检查、屈光检查、视野检查、 电生理检查等。
检查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04
目的
通过对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全面 评估,辅助眼科医生进行疾病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特殊检查,可以更准确地 了解眼部病变的性质、程度和 范围,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常见病变
利用裂隙光源和显微镜的结合,提供 高倍放大的眼前节细节图像。
角膜炎、结膜炎、角膜异物、角膜溃 疡等。
检查步骤
调整裂隙灯的角度和宽度,观察角膜、 结膜、巩膜等眼前节结构的病变。
前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镜的原理
利用反射镜观察前房角结构,评 估前房角的开放程度和房水流通
情况。
检查步骤
将前房角镜置于眼前,调整角度和 焦距,观察前房角的形态和细节。
同时,也可用于评估视觉认知功能和大脑皮层的视觉处理能力。
06
眼科特殊检查应用举例
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视力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有视力下 降表现,通过视力检查
可初步判断病情。
眼压测量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 要特征之一,通过眼压
测量可辅助诊断。
前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可直接观察 前房角结构,判断前房角 是否关闭及关闭程度。
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然后使用特定的滤光片和 照相机捕捉眼底血管中的荧光素流动情况,从而 评估血管的状态和病变。
检查步骤
在注射荧光素后,医生会迅速使用眼底照相机拍 摄眼底的荧光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图像, 得出血管病变的结论。
适应症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

眼科检查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眼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项目,用于评估和诊断眼部疾病。

眼科检查流程包括了一系列的步骤和测试,以确保对眼部状况的全面了解。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眼科检查流程。

1. 病史询问在进行眼科检查之前,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病史。

这包括了症状的出现时间、症状的性质、有无家族史以及之前的眼科疾病史。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问题,并指导后续的检查。

2. 视力测试视力测试是眼科检查的关键步骤之一。

医生会使用视力表或投影仪来评估患者的视力。

患者需要根据指示读出视力表上的字母或符号。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情况。

3.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常用于筛查和诊断青光眼。

医生会使用专用的仪器测量眼压。

通常,医生会先给患者滴眼药水以麻醉眼部,然后使用非接触式或接触式眼压计来测量眼压。

这个过程通常是无痛的,但可能会有些不适感。

4.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评估眼部健康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使用眼底镜来观察患者的眼底。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注视前方,并通过放大镜观察眼底血管、视盘和黄斑等部位。

这可以帮助医生检测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落、黄斑变性等。

5. 眼睑检查眼睑检查是评估眼部外观和功能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睑,检查有无红肿、结痂、溢液等情况。

医生还会检查眼睑的开闭功能和眼睑肌肉的协调性。

6. 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用于评估眼球的运动范围和协调性。

医生会要求患者注视特定的物体,并用手或仪器观察眼球运动。

这有助于检测斜视等眼球运动障碍。

7. 眼表检查眼表检查是评估眼部表面状况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使用显微镜和特殊染色剂来检查眼表组织,如角膜和结膜。

这可以帮助医生检测眼表炎症、溃疡等问题。

8. 瞳孔检查瞳孔检查可以提供有关神经系统和眼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会使用瞳孔扩张剂来扩大患者的瞳孔,并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的反应。

这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青光眼、脑神经麻痹等问题。

9. 进一步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眼科检查。

眼科检查、眼睑、泪器

眼科检查、眼睑、泪器

• 弱荧光 荧光遮蔽 血管充盈缺失
立体视觉检查
❖立体视觉以双眼视为
基础,感知物体相互远 近关系
❖双眼视功能分III级
❖检查方法
同视机法 随机立体图法
同眼知觉
融合功能
立体视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利用眼内不同组织对 • 检查方法
光(用830nm近红外) 的反射性不同,通过 低相干性光干涉测量 仪比较、分析、成像, 轴向分辨率达5µm
视力障碍
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视物变 形、变小、变色,夜盲,复视, 视野缩小,眼前固定或飘动的 黑影。
感觉异常
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 畏光等。眼部刺激征为眼剧痛、 及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问病史
外观异常 如充血、出血、分泌物、
肿胀、新生物、眼位偏斜。
主诉、现病史、既往 史、个人史、家族史
眼科检查
第二节 眼科检查
• 最常用色盲本检查
• 色觉障碍多为先天异常, 常见红绿色盲,无特殊 治疗,男为女10倍
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网膜组织结构与相应
视觉客观检查,包括:
• 视网膜电图(ERG) 的电生理检查
闪光ERG
视网膜组织结构
电生理检查
图形ERG
色素上皮
EOG
光感受器
ERG的a波
多焦ERG
• 视觉诱发电位(VEP)
双极细胞、Müller细 胞
视力表示
• 国际视力表: 小数:0.1,1.0
• 对数视力表: 5分记录法,5.0,4.6
• 国外LogMAR视力: 最小分辨角的对数,数 越小视力越好
视力记录
(国际标准视力表)
• 视力:1.0,0.5,0.1 • V=d/D,0.06,0.02 • 指数:指数/30cm • 手动:手动/30cm • 光感:光感,光定位 或无光感

眼科基础检查

眼科基础检查

眼科基础检查眼科基础检查是指对眼部进行常规检查和测量。

它主要用于检查眼部的健康状况以及明确各种眼部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下面将介绍眼科基础检查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检查项目。

一、视力检查视力是人们通过眼睛感受和识别外界事物的能力。

在视力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

裸眼视力检查是指不戴任何辅助器具,双眼分别进行视力检查。

矫正视力检查是指在戴上适当的矫正镜片后进行视力检测。

在这两种检查中,通常使用的是视力表,通过让被检查者看到不同大小的字符或符号,来评估他们的视力水平。

二、眼压测量眼压是眼球内部液体对于眼壁的压力,对眼部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高眼压可能是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早期症状,因此眼压测量是眼科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眼压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非接触式眼压计和应用麻醉药物的接触式眼压计。

非接触式眼压计是通过空气喷射测量眼压,而接触式眼压计则需要将眼压计的探头轻轻接触眼球表面测量。

三、角膜检查角膜是眼球表面透明的组织,也是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角膜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角膜的健康状况以及检测角膜疾病。

常见的角膜检查方法有角膜形态检查、角膜厚度检查和角膜曲率测量。

角膜形态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评估角膜的形状和结构。

角膜厚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超声波测量或光学成像技术,用以测量角膜的厚度。

角膜曲率测量则通过仪器测量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

四、眼底检查眼底是眼球内部的一部分,主要由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组成。

眼底检查是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眼底检查方法有间接眼底镜检查和直接眼底镜检查。

间接眼底镜检查是通过放大的头灯和凹透镜,通过检查者的瞳孔观察眼底。

直接眼底镜检查则需要使用专用的眼底镜和光源来直接观察眼底。

眼科基础检查还包括对眼睑、泪道以及眼部运动的检查。

对眼睑的检查主要包括观察眼睑的位置、肿胀、异物和疾病等。

检查泪道则主要是通过检查泪液的排出情况来判断泪道是否通畅。

眼部运动检查用于评估眼球运动的范围和协调性。

眼科常见检查项目

眼科常见检查项目

眼科常见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眼部疾病。

在眼科常见检查项目中,包括了多种检查方法和技术,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眼科检查项目:
1.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眼科检查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用来评估患者的视力
情况。

通常采用视力表来检查患者的远视和近视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2.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用来检测眼内压力的项目,主要用于筛查青光眼。


压检查通常通过眼压计来进行,高眼压可能是青光眼的一个风险因素,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3. 角膜检查:角膜检查是用来评估角膜的健康情况的项目,可以检查角膜的厚度、曲率和表面状况。

角膜检查通常包括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角膜疾病。

4.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通过眼底相机或眼底镜检查眼底的项目,可以观察眼
底血管和视神经盘的情况。

眼底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落、黄斑变性等。

5. 眼睑检查:眼睑检查是用来检查眼睑的健康状况的项目,可以检查眼睑的皮
肤状况、眼睑腺和睑缘腺的情况。

眼睑检查有助于诊断眼睑疾病,如睑板腺炎、睑缘炎等。

总的来说,眼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保护视力健康。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有眼部不适症状的患者,以确保眼睛的健康。

希望以上介绍的眼科常见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眼科检查的重要性。

眼科常规检查项目

眼科常规检查项目

安全眼科常规检查项目一、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评估眼睛视觉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远视、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视力检查通常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测试距离为5米,患者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测试。

二、眼压测量眼压测量是评估眼睛内部压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眼压测量通常使用眼压计进行,测试时患者需要轻轻眨眼并保持放松状态。

三、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检查是评估眼前节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角膜、结膜等眼部疾病。

裂隙灯检查通常在暗室中进行,患者需要将头部固定在裂隙灯台上,并保持放松状态。

四、直接眼底镜检查直接眼底镜检查是评估眼底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视神经等眼部疾病。

直接眼底镜检查通常在暗室中进行,患者需要将头部固定在眼底镜台上,并保持放松状态。

五、角膜染色角膜染色是通过染色剂对角膜进行染色,以了解角膜是否存在异常或病变。

角膜染色通常使用荧光素钠等染色剂进行,测试时患者需要轻轻眨眼并保持放松状态。

六、自动验光检查自动验光检查是评估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自动验光检查通常使用自动验光机进行,测试时患者需要将头部固定在验光机台上,并保持放松状态。

七、视野检查视野检查是评估眼睛视野范围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视野缺损等眼部疾病。

视野检查通常使用视野计进行,测试时患者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测试。

八、眼病相关病原体检测眼病相关病原体检测是通过检查眼部病原体,以了解眼部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常见的眼病相关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免疫学检测法等。

九、泪液分泌功能检查泪液分泌功能检查是评估泪液分泌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泪液分泌功能检查通常使用泪液分泌试纸进行,测试时患者需要轻轻眨眼并保持放松状态。

眼科体检操作规程

眼科体检操作规程

眼科体检操作规程眼科体检操作流程一、检查项目: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二、操作规程:(一)视力检查: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

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1、眼睑(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没有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

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便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

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裕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眼科检查单解读

眼科检查单解读

眼科检查单解读眼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对眼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观察,来评估眼部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手段。

眼科检查一般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角膜测量、眼底检查等多项内容。

下面我们将逐项解读眼科检查单上的各项指标。

1.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衡量眼睛正常功能的基本指标之一,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其他眼部疾病的情况。

视力检查结果以标准视力表示,一般为6/6,即正常视力。

如视力为6/12,表示患者只能辨认正常人能够辨认的6米远的图形。

2.眼压测量:眼压是指眼球内的压力,正常人的眼压在10-21mmHg之间。

眼压测量主要是通过用专用仪器接触眼角,在触摸眼角时测定眼压值。

高眼压可能是青光眼的症状之一,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3.角膜曲率测量:角膜曲率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有角膜屈光不正等问题。

角膜的前表面主要由弧形的曲率组成,角膜曲率测量通过测量角膜的前表面曲率值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通过观察眼底的血管、视神经和视网膜等结构,以评估眼部健康状况的方法。

医生会使用专用的仪器来观察眼底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眼底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并评估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

5.瞳孔反应检查:瞳孔反应检查是通过观察瞳孔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收缩和扩张来评估眼部健康状况的方法。

检查者会使用专用的光源照射患者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变化情况。

正常情况下,眼睛在强光下会产生瞳孔缩小的反应,而在弱光下则会产生瞳孔扩大的反应。

6.斜视检查: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指眼睛在注视着同一目标时不能同时保持对准的情况。

斜视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眼睛的位置和运动,来评估是否存在斜视的问题。

7.色觉检查:色觉检查是评估患者色觉功能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患有色盲等问题。

常见的色觉检查方法有色觉板、色觉图等,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测试或判断。

总结起来,眼科检查单上的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眼部健康情况,包括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眼底、瞳孔反应、斜视和色觉等方面。

眼科常用检查—特殊检查

眼科常用检查—特殊检查

一、视觉电生理检查
客观的视功能检查,检测视觉器官的生物电活动 1.眼电图(EOG):记录眼睛的静息电位 2.视网膜电图(ERG):记录在光刺激下(包括图像)视
网膜的电位变化 3.视觉诱达视皮质层所引起的电位 变化。
二、眼底血管造影
将造影剂注射入人体,利用装有特定滤光片的眼底 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注过程的检查方法。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情 况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GGA):反映脉络膜血管的情况
三、眼科影像学检查
(一)眼超声检查:A超、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 (二)CT (三)MRI (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黄斑部疾病 (五)其他:角膜内皮镜、角膜地形图、角膜共焦显微镜

眼科检查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眼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和诊断眼部疾病和视力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眼科检查流程。

1. 病史询问在进行眼科检查之前,医生会先询问患者的病史。

这包括过去是否有眼部疾病或手术、眼睛的不适症状、视力变化等。

病史询问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为后续的检查做准备。

2.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眼科检查的基础,通常使用视力表进行。

患者会被要求逐个读出视力表上的字母或数字。

医生会根据患者能够读出的最小字体大小来评估其视力水平。

3.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用来测量眼内压力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用一种称为“眼压计”的仪器,轻轻接触患者的眼球表面,测量眼内压力。

这个过程通常是无痛的。

4.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评估眼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眼底镜”的仪器,通过放大眼球的图像来观察眼底的结构,包括视神经、血管和视网膜。

这种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疾病、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5. 瞳孔扩张检查瞳孔扩张检查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眼底和眼球结构而进行的。

医生会给患者滴眼药水,使瞳孔扩大。

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眼底的细节。

患者在接受瞳孔扩张检查后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和对光敏感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消失。

6. 斜视检查斜视是一种眼球运动失调的疾病,会导致眼睛无法同时对准同一点。

医生会进行斜视检查,评估眼球运动的协调性和斜视的程度。

这可以通过要求患者注视特定的目标或进行眼球运动测试来完成。

7. 角膜曲率测量角膜是眼球前表面的透明组织,其曲率对视力有重要影响。

医生会使用角膜曲率测量仪来测量角膜的曲率。

这有助于检测角膜屈光不正等问题,并为配镜提供参考。

8. 验光验光是根据患者的屈光状态来确定是否需要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医生会使用一台称为“自动验光仪”的设备,通过测量患者眼睛的屈光度来确定其视力矫正度数。

9. 其他特殊检查根据需要,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特殊的眼科检查,如眼球运动检查、眼部超声检查、眼压曲线测量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眼部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眼科检查ppt课件

眼科检查ppt课件
弓形暗点 环行暗点 生理盲点扩大
10
色觉
常见的色觉障碍:性连锁遗传的先天异常 分类;红色盲、绿色盲、全色盲。 检查方法
1.假同色图:5s 0.5m 2.FM-100色彩试验及D-15色盘试验:
按色调将有色棋子依次排列。 3.色觉镜:红光与绿光适当混合形成黄光。
11
暗适应(dark adaption)
配备:前房深度计、 压平眼压计、 照相机。
28
前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结构 窄角分级
29
Scheie房角分类
Scheie前房角分类法:宽、窄(窄I~IV)
宽角(W):虹膜周边部较平坦,原位状态下可查见房角全部结构者。 窄角(N): 窄I(NI):虹膜周边部不同程度隆起,动态下观察,睫状体带可见范围增宽或从
37
课后题:
1、泪器的检查方法(流泪、眼干) 2、房角分类(Scheie)。
38
17
泪器
18
泪腺检查方法
泪腺的检查方法有很多,常规须检 查泪腺区有无红肿、硬块、压痛。若怀 疑有泪腺肿瘤可以进行眼眶的X线片、CT 检查以及MRI检查。但在视光门诊,最常 规的检查包括泪液分泌量的测定以及泪 膜破裂时间的检查。
19
主诉流泪的检查:
荧光素钠试验:可将1%~2%荧光素钠液滴入结膜囊 内,正常人应1~2min后流入鼻腔,超过5min者,可 能泪道狭窄,完全不能流入鼻腔者为泪道阻塞。
34
异常眼底荧光形态
强荧光 1.透见荧光:见于RPE萎缩和先天性色素上皮减少。 2.异常血管及其吻合:血管迂曲扩张、微动脉瘤。 3.新生血管:视网膜缺血所致。 4.视网膜渗漏:出现在造影晚期。黄斑囊样水肿。 5.脉络膜渗漏:形成晚期强荧光,如玻璃膜疣染色,

眼科检查

眼科检查
2、青光眼:一种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乳头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具有病理性高 眼压足以引起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者,称为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根据前房角形态,病 因以及发病年龄,将青光眼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青光眼,多双眼发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又分为闭角 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以前者最常见。②继发性青光眼,由于其他眼病引起房水流出受阻,常见原因有虹膜 睫状体炎引起的瞳孔环状后粘连、白内障膨胀期和过熟期、眼外伤、虹膜新生血管等;③先天性青光眼,胚胎期 前房角发育异常所致。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药物及手术降眼压,具体措施因不同类型而异。
一般检查
1、眼睑检查:一般是在自然光线下用望诊和触诊检查。主要观察:①眼睑有无先天异常,如眼睑缺损、睑裂 狭窄、上睑下垂等。②眼睑皮肤异常,如红、肿、热、痛、皮下气肿、肿块等。③眼睑的位置异常,如比较双侧 睑裂的宽窄,有无睑内外翻。④睑缘及睫毛异常。
2、泪器检查:包括泪腺、泪道两部分。检查泪腺区有无肿块,注意泪点位置有无内外翻及闭塞,泪囊区有无 红肿、压痛和瘘管,挤压泪囊时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并通过器械检查泪液的分泌量,泪道是否狭窄及阻塞。障:以晶状体混浊为主的常见眼病之一。晶状体以复杂的代谢过程维持其透明性,通过晶体囊膜吸收 房水中营养并排出新陈代谢产物。一旦房水成分或囊膜渗透发生变化,或其他因素影响代谢过程,则引起晶状体 混浊。按其病因分为发育性、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中毒性等。表现有视力减退,甚至仅有光感、晶状体混 浊而呈乳白色 。
在年轻人中最多见的问题是屈光不正。这类人应尽早就诊,验光和配镜。
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问题是白内障及视膜动脉硬化。发生白内障的原因多是老化,也就是随着年龄 的增加晶体出现混浊。据统计,80岁以上的老人100%有这种情况。如果在50岁以前出现白内障,应考虑是否有其 他因素的影响,并积极就诊。视膜动脉的改变可反映体内动脉硬化的程度,多发生在50~60岁或以上,并常与高 血压病、糖尿病并存。据统计,高血压病患者70%可发生视膜动脉改变,故这也是判断高血压病程度的一个标准; 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亦有眼底改变。因此,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检查第一节视功能检查第二节眼部检查第三节眼的特殊检查在开始检查以前,应先询问病史,检查外眼时,可借助自然光线作一般视诊检查,再利用集合光线(斜照法)检查。

眼底检查在暗室进行。

必要时进一步作特殊检查。

第一节视功能检查一、中心视力检查中心视力简称视力(vision),即视敏度(visual acuity),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视力功能,也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物的能力。

视力的好坏是衡量眼机能是否正常的尺度,也是分析病情的重要依据。

视角原理:测量视力是用视力表上的字形作为标准,每个字形的构造都是根据视角来计算的。

视角是指由目标物两端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向内节点(此节点位于晶体后部,射入眼内光线通过节点,不发生屈折)时相交所夹的角。

视网膜能辨认某一物体(或更具体地说区分两个点)时,必须在眼内形成一定的视角。

正常眼能辨别最小物体(或区分最近的两个点)的视角叫最小视角,大多数正常眼的最小视角为一分角。

实验证明,正常人在0.5~1分视角下看清物体时,其在视网膜上的物象约等于0.002~0.004毫米,大致相当于锥体的直径。

由此推知,分辨两个点在视网膜上单独存在的主要条件是两个感光单位(锥体)的兴奋,而在这两个锥体间至少要被一个不兴奋的锥体所隔开。

如果点的象落在邻近两个锥体时,这个象就会重合而不能分辨了(图2-1)图2-1 一分视角根据上述原理,各种视力表的标记都是一分视角的五倍(五分视角)作为面积而制成的。

规定线条的宽度、缺口与大小都是一分视角。

如国际标准视力表及标准对数视力表上“E”形字的线条宽度和线条间距,Landolt氏视力表上“C”形字的线条与缺口大小都为一分角。

视力表上的大小标记是在五分视角下,依据距离眼的远近分别制定的,如国际标准视力表上端最大标记(0.1行)是在五分视角下,50米距离制定的,第十行标记(1.0行)是在五分视角下,五米距离制定的,其他各行也都在五分视角下依不同距离而制定的(图2-2)。

(一)远视力检查法1.安装视力表的注意事项(1)表面须清洁平整。

(2)表的高度以表上1.0视力(对数视力表上5.0)的标记与被检查的眼等高为准。

图2-2 视力表E字与五分视角的关系(3)表上必须有适当、均匀、固定不变的照明度,一般为400~1000Lux,且必须避免由侧方照来的光线,及直接照射到被检者眼部的光线。

阴晴不定的自然光线亦不适宜,以免引起不准确的检查结果。

(4)表与被检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国内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及Landolt氏视力表,患者距表为5米。

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在2.5米处置一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

此时最小一行标记应稍高过被检者头顶。

2.检查与记录方法(1)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正确观察视力表的方法。

(2)两眼分别检查,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查一眼时,须以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

但注意勿压迫眼球。

(3)检查时,让被检者先看清最大一行标记,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标记指给被检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标记。

如估计患者视力尚佳,则不必由最大一行标记查起,可酌情由较小字行开始。

国际标准视力表上各行标记的一侧,均注明有在5米距离看清楚该行时所代表的视力。

检查时,如果被检者仅能辨认表上最大的“0.1”行E字缺口方向,就记录视力为“0.1”;如果能辨认“0.2”行E字缺口方向,、则记录为“0.2”;如此类推。

能认清“1.0”行或更小的行次者,即为正常视力。

检查时倘若对某行标记部分能够看对,部分认不出,如“0.8”行有三个字不能辨认,则记录“0.8-3”,如该行只能认出三个字,则记录为“0.7+3”,余类推。

若视力不及1.0者,应作针孔视力检查,即让被检者通过一个具有~-2mm 圆孔黑片,再查视力,如针孔视力有增进,则表示有屈光不正存在。

(4)如被检者在5米距离外不能辩认出表上任何字标时,可让被检者走近视力表,直到能辨认表上“0.1”行标记为止。

此时的计算方法为:视力=0.1×被检者所在距离(米)/5(米).举例;如4米处能认出则记录“0.08”(0.1×4/5=0.08);同样如在2米处认出,则为“0.04”(0.1×2/5=0.04 )。

(5)如被检者在1米处尚不能看清“0.1”行标记,则让其背光数医生手指,记录能清的最远距离,例如在30cm 处能看清指数,则记录为“30cm指数”或“CF/30cm”。

如果将医生手指移至最近距离仍不能辨认指数,可让其辨认是否有手在眼前摇动,记录其能看清手动的最远距离,如在10cm 处可以看到,即记录为“HM/10cm”。

(6)对于不能辨认眼前手动的被检者,应测验有无光感。

光感的检查是在5米长的暗室内进行,先用手巾或手指遮盖一眼,不得透光。

检者持一烛光或手电在被检者的眼前方,时亮时灭,让其辨认是否有光。

如5米处不能辩认时,将光移近,记录能够辨认光感的最远距离。

无光感者说明视力消失,临床上记录为“无光感”。

有光感者,为进一步了解视网膜机能,尚须检查光定位,方法是嘱被检者注视正前方,在眼前1米远处,分别将烛光置于正前上、中、下,颞侧上、中、下,鼻侧上、中、下共9个方向,嘱被检者指出烛光的方向,并记录之,能辨明者记“+”,不能辩出者记“-”其记录法为,并注明眼别鼻、颞侧。

3.标准对数视力表据我国卫生部1989年规定,《标准对数视力表》于1990年5月1起在全国实施,本表优点是可以进行视力比较、视力平均及视力统计。

(1)主要设计标准:以三划等长的E字作为标准视标,检查距离5米,1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记5.0)。

视力记录采用5分记录法(许氏法)。

(2)视力表的安装要求和检查方法,与国际标准视力表基本相同。

(3)5分记录法;用0~5分表示视力的等级。

0分表示无光感;1分表示有光感;2分表示手动;3分表50cm 手动;3.0~3.9可用走近法测出(表2--1);4.0~5.3为视力表置5米处可测得视力范围。

5.0为正常视力。

记录时,将被检眼所看到的最小一行视标的视力按5分记录法记录。

也可把小数记录附在后面如5.1(1.2)。

表2-1 对数视力表3.0--3.9的测定(二)近视力检查法现在我国比较通用的近视力表是耶格(Jaeger)近视力表和标准视力表(许广第)。

前者表上有大小不同的8行字,每行字的侧面有号数,后者式样同远视力表(国际视力表)。

检查时光源照在表上,但应避免反光,让被检者手持近视力表放在眼前,随便前后移动,直到找出自己能看到的最小号字。

若能看清1号字或1.0时,则让其渐渐移近,直到字迹开始模糊。

在尚未模糊以前能看清之/10处,为近点,近点与角膜之距离即为近点距离,记录时以厘米为单位,例如J1厘米或1.0/10厘米,若看不清1号字或1.0,只记录其看到的最小字号,不再测量其距离。

二、视野及暗点检查法视野(visual field):当一眼注视一目标时,除了看清这个注视目标处,同时还能看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物体,这个空间范围,叫做视野。

它反映黄斑部以外整个视网膜的功能。

对劳动、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临床上视野检查对于许多眼病及某些视觉传导路疾患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正常单眼视野的范围:颞侧约90°以上,下方约70°,鼻侧约65°,上方约55°(后两者由于受鼻梁和上眼睑的影响)。

各种颜色视野范围并不一致,白色最大,兰色次之,红色又次之,绿色最小,两眼同时注视时,大部分视野是互相重叠的(图2-3)。

图2-3正常视野图(左眼)暗点(scoloma):在视野范围内某一孤立的、不能看见的区域,称为暗点。

暗点有两种:一种为生理性,称生理盲点,乃是视盘投射在视野上所表现的一个暗点,位于注视点颞侧15°处,,呈竖椭圆形,垂看径7.5°,横径5.5°。

另一种为病理性暗点,又可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

前者自己可以观察到;后者则不能,仅在检查时发现。

根据暗点的程度,又可分相对性和绝对性两种,前者能辨别白色视标,但不能准确辨别各种颜色视标;后者根本看不见任何视标。

这两种病理性暗点,均系相应部位的眼底或视路疾病所致。

(一)视野检查法视野检查法分动态与静态检查。

一般视野检查属动态,是利用运动着的视标测定相等灵敏度的各点,所连之线称等视线,记录视野的周边轮廓。

静态检查则是测定一子午线上各点的光灵敏度阈值,连成曲线以得出视野缺损的深度概念。

1.面对面法(对比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差。

被检者相对而坐,相距约50cm ,两眼分别检查。

检查右眼时,让被检查者用眼罩遮盖左眼,检者闭合右眼,两人相互注视,眼球不能转动。

然后检者伸出不断摆动的食、中二指,在被检者与检者的中间同等距离处,分别在上、下、内、外、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八个方向,由周边向中心缓慢移动,如果两人同时见到手指,说明被检者的视野是正常的;如果被检者比检者发现手指,则说明被检者视野小于正常。

由此检者根据自己的视野(必须是正常的)对比出被检者视野的大概情况。

2.周边视野计检查法(perimetry):视野计形式多样。

主要的差别在于背景的形状与视标出现的方式。

近年来,一些视野计上已配有电子计算机,可对视野作自动定量的记录。

(1)弧形视野计检查法:有简易型与投射型两种。

主要用于检查周边视野,属动态检查。

方法是:在自然光线或人工照明下进行,被检者坐于视野计前,下颏固定于颏架上,受检眼正对视野计中心,注视视野计弧上零度处的白色固定目标,另一眼用眼罩遮盖。

视野计为180°的弧形,半径为330mm,选用适宜的视标(常用的直径为3或5mm),从圆弧周边向中心缓慢移动。

嘱被检者刚一发现视标或辨出颜色时,立即告知。

将此时视标在弧上的位置记录在周边视野表上。

将圆弧转动30°后再查,如此每隔30°检查一次,直到圆弧转动一圈,最后把各点连接起来,就是该眼的视野范围。

一般常检查白色及红色视野。

(2)Goldmann视野计;背景为半径330mm的半球,用六个可随意选用的不同大小光点作视标,光点的亮度可以调节,可用来作动态与静态检查。

动态检查基本上同弧形视野计法。

静态检查是指在经动态检查法中的可疑或查得的缺损部位所在子午线上,每隔2°~10°检查一点,将视野计上的光点视标调到正常人看不见的弱亮度,显示一秒钟,若被检眼也看不到,则间隔3秒钟后再用强一级的亮度显示,依次逐步增加,直到被检眼看见,记录此时所用的光强度,然后用座标记录或将各点连成曲线。

由此对视野缺损得出一深度概念,亦即视野的立体检查。

不少学者报告,静态视野检查比动态检查有一定的优越性,对一些视网膜变性、黄斑病变、视神经炎等,能查出用一般方法不能查出的视野改变。

(二)暗点1.平面视野计法(campimetry):用来检查30°以内视野有无异常,主要检查有无病理性暗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