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zx}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分析。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学生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量与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发展情况,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个性化指导。
因此,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分辨各种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使用场景和特点。
2. 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价。
3. 能够分析和解释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训练计划。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分类和使用。
3.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4. 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5.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评价。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针对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
五、教学过程。
1. 第一节课,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第二节课,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分类和使用。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评价,掌握各种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技能。
3. 第三节课,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分组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方法。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体育测量在体育教学和评价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体育评价的基本技巧,提高体育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帮助学生理解体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作用。
2. 体育评价的种类、方法和技巧。
3. 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5. 体育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作用,体育评价的种类、方法和技巧,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体育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体育测量和评价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体育馆或操场。
2. 教学器材: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评价表格、笔记本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测量和评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作用,体育评价的种类、方法和技巧,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展示体育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让学生参与体育测量和评价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1. 教学评价的种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
2.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成绩分析法等。
3. 教学评价的技巧:如何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如何设计有效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如何分析成绩等。
七、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分等。
2. 同伴评价的方法:同伴观察、同伴反馈、同伴评分等。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记录学生在站立状态下,双手伸直向下触碰地面的距离,反映其 脊柱和下肢的柔韧性。
横叉和纵叉
分别测量学生完成横叉和纵叉动作时两腿之间的角度或距离,以 评估其髋关节和下肢的柔韧性。
23
06 体育评价结果应用与反馈
2024/1/26
24
体育评价结果解读
成绩等级划分
根据测量数据,将学生的体育成绩划分为优秀、 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级。
讲解身体机能测量的方法 和标准,包括肺活量、心 率、血压等指标的测量和 评价。
讲解运动能力测量的方法 和标准,包括力量、速度 、耐力、灵敏度等指标的 测量和评价。
介绍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 价方法,包括数据的整理 、统计和分析,以及评价 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2024/1/26
6
02 体育测量基础知识
2024/1/26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体育测量基础知识 • 身体形态测量及评价 • 身体机能测量及评价 • 运动素质测量及评价 • 体育评价结果应用与反馈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课程介绍与目标
01
2024/1/26
3
体育测量及评价的目的
01
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通过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身体指标,可以 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2024/1/26
03
02
评估学生运动能力
通过测量学生的运动成绩,如跑步速度、跳远距离等, 可以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 供依据。
监测学生运动负荷
通过测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可以监测学生的运动负荷,确保运动安全。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测量原理
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 通过对测量对象的量化和 分析,获得客观、准确的 数据。
体育测量类型
身体形态测量
包括身高、体重、坐高 、胸围等身体基本维度
的测量。
身体机能测量
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 量、柔韧性等身体机能
的测量。
运动能力测量
包括速度、力量、耐力 、灵敏等运动素质的测
量。
心理测量
包括心理素质、运动动 机、焦虑水平等心理特
3
落地稳定性
观察运动员落地时的稳定性,包括身体平衡、落 地缓冲等。
投掷技能评价
握持与准备动作
观察运动员投掷前的握持器械方式和准备动作,评估其技 术规范性。
投掷力量与速度
测量运动员投掷时的出手速度和力量,评估其投掷能力。
投掷角度与距离
测量运动员投掷时的出手角度和投掷距离,评估其投掷效 果。
06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
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02
体育测量基础
测量概念及原理
测量定义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 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
测量要素
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 和测量结果。
,为评价提供依据。
03
身体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测量
测量方法
使用身高计和体重秤进行测量,确保测量工具准确可靠。
测量要求
被测量者需脱鞋、摘帽,保持身体自然站立,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胸部稍挺起,腹 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45度。
数据记录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一、教案背景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体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测量和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体育学习状况,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教案旨在通过体育测量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体育测量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5.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体育学习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三、教学内容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3.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4.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作用?2.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3)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作用(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4.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2)选择评价方法(3)实施评价(4)整理评价数据(5)分析评价结果(6)反馈与应用评价结果5.实践操作分组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总结与反馈(1)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收获(2)教师点评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出优点与不足(3)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六、课后作业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运用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效果。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体育测量学学科教案体育测试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
体育测量学学科教案体育测试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教案主题:体育测量学学科教案-体育测试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引言:体育测试与评估是体育测量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科学手段来获取和分析体育指标的过程,为体育训练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体育测试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实践。
1. 确定测试目标在进行体育测试与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目标。
测试目标包括不同的方面,比如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技术水平等。
通过明确测试目标,可以准确地选择测试项目和评估指标,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
2. 选择合适的测试项目根据测试目标,选择适合的测试项目也非常重要。
测试项目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如跑步、跳远、游泳等。
在选择测试项目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使测试项目更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
3. 设计测试流程测试流程的设计是体育测试与评估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测试流程时,需要确定测试的具体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场地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测试的时间、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测试过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 功效测试与效果测试体育测试与评估可以分为功效测试和效果测试两个阶段。
功效测试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体能水平和运动能力,通过测试数据来反映训练效果。
效果测试则是对训练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反映教学效果和改进措施。
5. 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体育测试与评估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用来量化评估对象的状态和水平。
在选择评估指标时,需要考虑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身体成分、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
6. 分析和解释测试结果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是体育测试与评估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对测试对象的全面了解和细致判断。
在解释测试结果时,需要结合测试目标和评估指标来进行分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
7. 制定训练和教学计划体育测试与评估的最终目标是为训练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 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 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体育评价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体育测量的 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 析和判断,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4
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 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取有用信息。
结果解释
03
根据分析结果,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结果进行解释,为后续的
决策提供支持。
29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控制与改进
制定质量标准
制定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标准,明确质量 要求和评价指标。
质量监控
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改进。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体育测量基础 •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 •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 • 身体素质测量与评价 • 运动技术测量与评价 •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与管理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2024/2/29
3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
2024/2/29
持续改进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体育测量与评价工作 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9
31
2024/2/29
21
身体素质测量注意事项
测试前准备
确保测试者充分热身, 避免运动损伤;检查测 试设备和环境是否符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学习体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体育测量与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体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入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5分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测量与评价对提高体育水平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讲解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20分钟)分析测量的目的和对象,介绍常用的体育测量方法和技术,如体质测试、运动能力测试、柔韧性测试等。
4、讲解体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0分钟)讲解体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成绩评价、自评评价、教师评价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体育水平进行评价。
5、实践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一个具体的体育项目进行测量和评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测量与评价的技巧和方法。
6、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的必要性,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中注重测量与评价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2、体育器材:准备相关的体育器材和测量工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实践操作: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学大纲1 课程的性质体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范畴内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育专业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其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解决本学科的理论问题的同时,注重解决有关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对体育问题的系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体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2 课程教育目标2.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2.3组织学生研究有关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探讨提高中小学体育工作质量的途径。
4.1绪言4.1.1体育测量学概述4.1.2体育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4.1.3体育测量学的发展概况4.2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4.2.1体育测量的基础知识4.2.2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4.3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4.3.1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4.3.2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4.3.3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4.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4.4.1心理健康测量概述4.4.2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编制4.4.3心理健康测量结果的评价4.4.4社会适应能力测量4.5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4.5.1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4.5.2体质测量的内容4.5.3体质的综合评价4.5.4亚健康的测量与评价4.6运动技术水平的测量与评价4.6.1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概述4.6.2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的方法4.6.3部分专项运动技术测量评价方法的介绍4.7学校体育评价4.7.1价值理论与学校体育评价4.7.2学校体育评价的目标4.7.3学校体育评价的指标体系4.7.4学校体育评价权重4.7.5学校体育评价的标准体系4.7.6学校体育评价方法4.7.7案例分析5、考核内容、形式与方法标准考试或考核是督促与检验学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本课程的考试办法依据学院有关学生考试的办法执行。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体育测量与评价”,具体包括:1. 体育测量的概念与方法;2. 体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概念与方法,理解体育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自己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效评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育测量的方法、体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难点:体育评价的实施过程、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如卷尺、体重秤等)、评价表格。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简单的体育比赛,如跳远、跑步等,让学生体验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过程。
2. 讲解体育测量的概念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目的,讲解常用的体育测量方法,如计时、计数、测量距离等。
3. 讲解体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介绍体育评价的目的,讲解常用的体育评价方法,如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相对评价等,并介绍评价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等。
4. 讲解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讲解自我评价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评价;讲解同伴评价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同伴进行评价。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与评价。
六、板书设计体育测量与评价1. 体育测量:概念、方法2. 体育评价:方法、指标3. 自我评价:意义、技巧4. 同伴评价: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最近一次体育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测量数据和评价指标,进行自我评价。
2. 作业题目:请与同伴一起,对彼此的体育活动进行评价。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评价结果,进行同伴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和方法有了初步了解,能够在实际体育活动中进行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第一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1.1 体育测量的定义与分类介绍体育测量的概念、目的和意义解释体育测量的分类:定量测量和定性测量1.2 体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介绍体育评价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常用的体育评价方法:观察法、测量法、统计法等阐述评价指标的设置与运用第二章:身体形态与机能测量与评价2.1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介绍身体形态测量的方法与指标:身高、体重、体型等讲解身体形态评价的标准与方法2.2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介绍身体机能测量的方法与指标: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讲解身体机能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第三章:运动能力测量与评价3.1 运动能力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介绍运动能力测量的方法与指标: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讲解运动能力评价的标准与方法3.2 运动技能测量与评价介绍运动技能测量的方法与指标:技术动作的正确性、稳定性、效率等讲解运动技能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第四章:体育心理测量与评价4.1 体育心理测量概述介绍体育心理测量的概念、目的和意义解释体育心理测量的分类:认知测验、情感测验、个性测验等4.2 体育心理评价的方法与指标讲解常用的体育心理评价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等阐述评价指标的设置与运用第五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案例5.1 体育教学测量与评价案例介绍体育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步骤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测量与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2 运动员选拔与训练测量与评价案例介绍运动员选拔与训练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步骤分析具体的运动员选拔与训练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测量与评价手段提高训练效果第六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与技术6.1 体育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介绍各种体育测量工具的优缺点,如测量仪器、测量软件等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6.2 体育评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介绍现代体育评价技术的进展,如3D运动分析、生物力学评价等分析这些技术在体育测量与评价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数据分析7.1 体育测量数据的整理与处理讲解如何整理和处理体育测量数据,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7.2 体育评价结果的呈现与解读分析评价结果对于决策支持和改进体育教学的意义第八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伦理与法律问题8.1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伦理问题讨论体育测量与评价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介绍如何在体育测量与评价中遵循伦理原则和规范8.2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法律问题分析体育测量与评价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如知识产权、合同法等讲解如何在体育测量与评价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第九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应用9.1 体育测量与评价在运动员选拔中的应用介绍如何利用体育测量与评价手段进行运动员选拔分析运动员选拔中测量与评价的具体案例9.2 体育测量与评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体育测量与评价手段进行运动训练监控与调整分析运动训练中测量与评价的具体案例第十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体育测量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体育测量与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个性化等分析这些发展趋势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影响和挑战10.2 体育测量与评价应用的未来展望展望体育测量与评价在未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讨论如何准备应对未来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与技术补充和说明:在选择体育测量工具时,需要考虑工具的准确性、可靠性、易用性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3.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4.体育测量与评价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体育比赛中的成绩和排名,以及体育训练中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思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讲解概念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
体育测量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体育运动中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测量;体育评价是指根据测量结果对个体和团队的体育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
3.讲解目的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测量和评价,可以客观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体能水平,为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2)提高训练效果。
通过测量和评价,可以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3)评价个体和团队的能力水平。
通过测量和评价,可以对个体和团队的体育能力和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
4.讲解方法和步骤(1)方法:测量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身体测量法、心肺功能测量法、力量测量法、灵敏度测量法等。
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价。
(2)步骤: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步骤为设定目标、选择方法、制定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5.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体育项目,如100米跑、跳高、仰卧起坐等,对学生进行测量和评价。
可以设计实验或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进行测量和评价,并讨论结果的差异和改进措施。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鼓励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进行测量和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活动或作业,检查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概念的理解程度;2.通过实际案例的测量和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教案名称:体育测量及评价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测量的概念及意义。
2.了解不同体育测量项目的方法及操作。
3.掌握体育测量数据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4.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体育测量。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PPT和教具。
2.体育测量项目的相关设备和工具。
3.学生课前研究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与学生讨论什么是体育测量,为什么需要进行体育测量。
二、体育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20分钟)1.介绍体育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测量方法等。
2.展示不同体育测量项目的相关设备和工具,并讲解使用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体育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数据分析和评价(20分钟)1.教学PPT展示不同体育测量数据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2.讲解如何对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向学生展示实际例子。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
四、体育测量的意义和应用(20分钟)1.讲解体育测量的意义和应用,如体育训练评估、体育选材和体育比赛等方面。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体育测量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与学生讨论体育测量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3.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运用,选择一个体育测量项目进行研究。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检查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评估学生对体育测量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4.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
拓展建议:1.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更多的体育测量实践,提升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2.学生可以参加相关学术和实践活动,了解最新的体育测量技术和方法。
3.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体育测量项目的调研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李远明第一章绪论一、体育测量评价学科概述体育测量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现象(身体综合能力)极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测量:是对研究、观察的对象进行量化的过程。
评价:是对测量结果的价值判断。
测量关心的是数量的多少,评价关心的是价值的高低;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评价则带有主观性;测量是单一的活动,评价则是一种综合的活动;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主观估计与客观测量的统一。
二、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一)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1,体育活动参加者2,体育活动本身3,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和体育活动计划4,活动群体和学校整体5,环境条件6,影响体育活动的体系制度(二)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和功能1,体育评价的意义(1)有利于体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2)推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3)提高指导者的水平(4)提高体育活动参加者自我评价能力2,体育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监督检查功能(3)激励功能(4)筛选功能(5)诊断改进功能三、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概况1,运动人体测量的发展阶段2,教育测量的发展阶段(1)教育测量的萌芽阶段(2)教育测量的蓬勃发展阶段(3)教育测量的深入发展阶段3,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1)开创时期(2)大发展时期(3)专业时期4,我国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第一节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一、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1,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
用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对研究、观察和考察对像进行量化的过程。
2,测验:为实现测量目的所构成的一系列测量系统。
3,测量要素:(1)待测属性或特征(时间、距离、长度、重量)(2)法则(能有效衡量事物属性的规则和尺度,或能显示事物属性的程序)(3)数字符号(秒、米、公斤、次)4,测量量表: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评价自己和他人在体育方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测量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常用的体育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3. 体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4.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5. 体育测量与评价在训练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体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体育测量与评价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体育测量的概念、作用和分类,以及常用的体育测量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体育测量,并展示一些实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总结体育测量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精神。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体育测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体育测量。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测量练习。
4. 讨论法: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进行课堂讨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
2. 测量器材:如身高尺、体重秤、计时器等。
3. 评价表:自评表、同伴评价表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体育测量。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测量练习。
5.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总结体育测量的注意事项。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第一章:体育测量与评价概述1.1 体育测量的概念与意义解释体育测量的定义探讨体育测量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性1.2 体育评价的方法与作用介绍体育评价的常见方法分析体育评价对个体与集体体育水平的反馈作用1.3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步骤说明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步骤强调各个步骤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第二章:体育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2.1 体育测量工具的种类列举常用的体育测量工具,如仪器、量表、问卷等2.2 体育测量工具的选择原则介绍选择合适测量工具的标准与依据2.3 体育测量工具的应用与维护讲解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测量工具的保养与维护要点第三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技术操作3.1 体育测量方法的技术要求分析各种体育测量方法的技术操作要点3.2 体育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析讲解如何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介绍评价指标的数据分析方法3.3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误差控制讨论测量与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提出减小误差的策略与措施第四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案例4.1 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测量与评价案例提供具体的案例,展示体育课程中测量与评价的实际应用4.2 体育训练过程中的测量与评价案例分享体育训练中测量与评价的成功案例,展示其效果与作用4.3 体育竞赛中的测量与评价案例分析体育竞赛中测量与评价的应用,强调其对竞赛结果的影响第五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改进与发展5.1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当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探讨未来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5.2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创新方法介绍新兴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如信息化评价手段等5.3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改进策略提出完善体育测量与评价体系的措施与建议第六章:体育测量与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6.1 体育课堂教学的测量与评价讲解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测量与评价强调测量与评价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6.2 体育课程学习进度的监测与评价介绍如何通过测量与评价监测体育课程学习进度分析监测与评价对学习进度调整的指导作用6.3 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评估与反馈探讨如何通过测量与评价评估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强调评估与反馈对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性第七章:体育训练中的测量与评价7.1 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与评价讲解如何制定体育训练计划并进行评价强调训练计划对体育训练效果的影响7.2 运动员体能与技能的测量与评价介绍如何测量与评价运动员的体能与技能分析测量与评价对运动员训练指导的作用7.3 训练成果的评估与反馈探讨如何评估训练成果并进行反馈强调评估与反馈对训练成果的重要性第八章:体育竞赛中的测量与评价8.1 竞赛策略的制定与评价讲解如何制定竞赛策略并进行评价强调竞赛策略对竞赛成果的影响8.2 竞赛过程中运动员表现的评价介绍如何评价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的表现分析评价对运动员竞赛成果的作用8.3 竞赛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探讨如何分析竞赛结果并进行反馈强调分析与反馈对竞赛成果的重要性第九章:体育测量与评价在运动员选拔中的应用9.1 运动员选拔的标准与方法讲解运动员选拔中的标准与方法强调选拔标准与方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9.2 运动员选拔中的测量与评价介绍如何在运动员选拔中进行测量与评价分析测量与评价在运动员选拔中的作用9.3 选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反馈探讨如何进行选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反馈强调分析与反馈对选拔结果的重要性第十章:体育测量与评价在运动训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0.1 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讲解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强调科学研究在体育测量与评价中的重要性10.2 体育测量与评价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提供体育测量与评价在科学研究中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中测量与评价的应用及其效果10.3 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改进与发展趋势探讨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改进与发展趋势强调体育测量与评价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与改进。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一个好的教案有利于同学们更好的吸收知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下文是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欢迎阅读。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有概括的了解,明确学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一、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任务、研究对象;二、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班级:98(1)、98(2)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一、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范畴内各种事物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
测量:是前提,是基础。
体育测量与评价统计:是方法,是手段。
评价:是目的,是结果。
二、体育统计学体育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中的问题,探讨体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体育测量体育测量(广义的):是指在体育运动中,以仪器或者其它测量手段,对人体各种属性特征进行定量化的过程。
体育测量(狭义的):是指以仪器或其它测量手段,直接对受试者测定其固有的各种指标。
如身高、体重、胸围等。
体育测量体育测验:是指受试者进行某种特定身心活动的条件下,以仪器或其它测量手段,测定其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包括强度、时间、次数、得分等)。
四、评价评价:即价值的确定。
是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测量的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第二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是,体育范畴中各种信息的测量、处理、评价及反馈等理论和方法问题。
第三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2、体育测量的科学性3、体育测验的编制与组织4、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5、人体形态测评6、身体机能测评7、身体素质测评8、学生体质测评9、体育成绩测评10、疲劳的测评第四节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概述一、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阶段: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阶段内容时间(年)1、体形测量 1860-18902、力量测量 1880-19103、心血管系统测量 1900-19254、运动能力测量 1900-19355、社交感知测量 1920-6、评价 1920-7、技术测验 1930-8、知识测验 1940-9、适应性测验 1940-二、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特点复习思考题: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体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了解体育评价的基本概念,体育评价的基本形式、类型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等。
重点难点:1.体育评价的基本概念;2. 体育评价的基本形式、类型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第一节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五、测量“三性”之间的关系欲提高测量的科学性,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都必须提高,三者缺一不可。
可靠性是有效性的一部分,可靠性高,有效性未必高,可靠性低,则有效性一定也低,可靠性是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六、体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1、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编制的测验或选择的测验方法必须符合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可比性原则:是要求编制者按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测量的有关规定来编制规范化的测验。
适用性原则:测验的编制必须符合受试对象的实际情况,全面地考虑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普通人和运动员等方面的特点。
相关、独立性原则:测验的相关性是指成套测验中各个测验与总体属性的相关关系。
测验的独立性是指成套测验中各个测验(指标)应具备的单一属性和独立性。
2、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a、确定测验目的:编制的测验首先要考虑的是测验的目的,即测验编制要解决什么问题。
是整个编制的核心,必须首先确立。
b、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拟测属性是测验编制者编制和使用测验而期望的一种测量结果,它是根据测验目的来确定的。
c、预备测验:测验指标定下来之后,应从需要测量的对象中抽取较小的样本进行试验,这种试验称为预备试验。
d、科学性检验:科学性检验是指对测量进行“三性”――客观性、可靠性、有效性检验。
e、编写测验实施细则:是测验的说明书,它是测试者和受试者要共同遵守的一种测验准则。
测验目的,测验对象的年龄与性别,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测验的方法和要求,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测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案例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教学追求与要求:
.了解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测量的基本要求。
.了解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评价的基本内容。
.掌握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测量的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体型测量测评。
.身体整体姿势与身体局部姿势测评。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三章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
第四节体型测量
一、体型测量概述
体型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健康、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在特征。
对人体体型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
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体型测量在人类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体育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体型分类
体型分类的依据是人体脂肪、肌肉、骨骼发育发达的程度。
根据其发育的程度可分为个等级,用―数字表示。
第一位数字表示内胚叶
成分,第二位数字表示中胚叶成分,第三位数字表示外胚叶成分。
目前较为流行的体型分类法是:将体型分为内胚层型(肥胖型)、外胚层型(细长型)和中胚层型(运动员型)。
.内胚层型――肥胖型
中午身高,身体呈圆柱形,健康良好,头大面红,颈短肩宽,胸宽腹大,四肢短粗,臀厚腿短,肌肉无力,脂肪成分占优势。
.外胚层型――细长型
身材细长,头小面白,胸部扁平,四肢细长,肌肉纤细,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和神经组织占相对优势。
.中胚层型――匀称型(运动员型)
身高超过平均身高以上,全身发育匀称,颈长而粗,肩部丰满,胸廓发育良好,四肢粗壮,骨骼粗大,肌肉发达,运动成绩良好,骨骼与肌肉占相对优势。
(二)测量体型的意义
通过对体型的研究,了解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发育的特征,可以估计身体的结构和组成,估计健康状况及免疫功能,对运动员的选材则有更直接的帮助。
体型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脑溢血,故过去称其为卒中型。
细长型则易患肺结核,故称其为结核型。
研究表明,许多专项成绩与体型相关,如体操运动员的体型与马拉松运动员的体型相反,足球运动员体型又明显不同于篮球运动员。
运动员的体型分布与一般人不同,如短跑运动员多为内――中胚层型或外――中胚层型,以上运动员多为外――中胚层型,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多为中胚层型或
趋向于内――中胚层型,横渡海峡的人多为内――中胚层型,所以体型的测定可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体型测量方法
(一)柯里顿分类法
柯里顿分类法是用观察法将人的身体从头部至脚部分为五大部分,分别对个部分评分,最后以每个成分个部分得分均值来进行评价。
()以表-胚叶因子评定标准为依据,依次观察并对身体每个成分个部分进行评分,然后在表-体型评价表中做出评定标记。
()分别计算各胚叶估价值的平均值(取整数,四舍五入)。
()在体型评价三联数后填写分值。
()体型分类命名,选两种占优势的成分,其中以数字小者为修饰词,以数字大者为主要成分。
(二)希思――卡特分类法
希思――卡特分类法是美国学者希思和卡特于年首创的一种体型分类法。
它是通过将测量数据对照相应评分标准,查找对应分值,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第五节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也可认为身体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姿势不单指形态,也指一定的气质,是精神和躯体的统一,也是
机体效率的外在表现。
体型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姿势则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正确的身体姿势不妨碍内脏器官的机能,可减少肌肉的疲劳,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外部标志。
生长发育期身体姿势变化较大,性成熟期以后基本可以定型。
因此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来说,姿势测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了解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情况,发现和纠正形态缺陷,促进体型和体态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姿势有静态姿势与动态姿势之分。
静态姿势是指坐立卧等相对静止的姿态,动态姿势是指活动之中的人体所持的姿态或运动的样式。
一、局部姿势测评
(一)脊柱测评
.脊柱前后弯曲测量与评价
测量仪器:脊弯测量计
测量方法:
正常:腰曲-
驼背:腰曲小于
鞍背:腰曲过大,超过以上
直背:缺乏生理性胸曲及腰曲,整个背部过平。
.脊柱侧弯测量与评价
()观察法
观察受试者两肩是否等高,两肩胛骨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与脊柱的间距是否相等。
脊柱各棘突是否在同一直线并垂直于地面。
()重锤法
侧弯性质的判断:如在活动时侧弯消失,则判定为习惯性侧弯。
如在活动时侧弯仍不消失,则判定为固定性侧弯。
(二)胸廓形状测评
正常的胸廓横径(左右)应大于矢径(前后),其比例为:,以此为标准可将胸廓的形状分为:
()正常胸:
()扁平胸:横径(左右)明显大于矢径(前后)
()圆柱胸:横径(左右)与矢径(前后)差不多
()鸡胸:矢径(前后)大于横径(左右)
()漏斗胸:
(三)臂部形状测评
观察受试者上臂和前臂的伸展情况及肘关节形状,判定其臂型。
()欠伸:上臂与前臂之间稍有夹角,伸展不足
()直伸:上臂下前臂在同一水平面,正常臂
()过伸:上臂与前臂之间超过度,肘关节凹陷
()后伸:上臂与前臂在同一水平面,但偏离肩线
(四)腿部形状测评
观察并测量受试者两腿内侧、两膝、足跟之间的距离,判断腿型。
()直腿型:受试者两膝部、两腿内侧、足跟均可靠拢互相接触,或间距小于,此为正常。
()型腿:两膝部可靠拢,但两小腿内侧及足跟不能相互接触,
且间距大于。
()型腿:大、小腿之间不能合拢,足跟可靠拢,两膝间距大于以上。
(五)足型测评
足型可分为正常足及扁平足。
扁平足又分为轻、中、重度扁平足。
()比例法
()划线法
二、整体姿势测评
(一)班科罗伏特三段检查法
包括直立、行进和运动时的三个阶段检查。
.直立时的检查
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后方)、外踝(前方)是否位于一条垂线上。
如果符合这一要求则为合格列入第一组,不符合的列入第二组。
.行进时的检查
在行进中重点注意受试者躯干是否保持正直(不含胸驼背),四肢动作是否正常,有无腿与足的形状异常。
有异常者从第一组编入第二组。
.运动时的检查
对上述二次检查均合格者再做运动时的检查。
令其做经体前或侧上方摆臂等动作,此时若出现肩胛部的异常活动或身体左右摇晃等不良姿态,则再把它编入第二组。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检查,三项均合格者为姿势完美者。
对编入第二组的人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以矫正姿势。
(二)托马斯影像对照法
(三)整体姿势综合测评
作业:
.体格测量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体格评价?
.简述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