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崔晓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小记者活动和小交警活动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重叠问题,在学生经历体验重叠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并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逻辑。

3.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重叠时,应从和中减去重叠部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展板、课件、微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假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录。

小记者小交警

李明王强李明王强

赵刚张小帅赵刚张小帅

方伟王东方于平丽丁帅

周晓丽赵云徐大文刘乐乐

孙亮陈红毛小宁

合计:10人合计:9人

谈话: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贴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追问:怎样计算?

出现两种算式:10+9=19(人)10+9-4=15(人)

谈话:这两种算法哪种正确呢?让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借助两种不同算式的知识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体验策略

1.明确要求,合作探究。

谈话: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请设计一张图,把两个小队的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

出示要求:

(1)先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再圈一圈、画一画,让人一眼看出两个小队的数量关系。

(3)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设计图最清楚、最简洁。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评价。

启发:怎样让人一眼看出哪些人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人是参加小交警的?哪些人既参加小记者队,又参加小交警队?

2.数形结合,说图明理。

提问:哪些人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人是参加小交警的?哪些人既参加小记者队,又参加小交警队?

学生指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小结:介绍韦恩图。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分类、集合的思想。

三、深入探究、建立模型

提问:根据韦恩图,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追问:如果重叠部分有5人呢?6人呢?7人呢?……

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

全班交流。

提问:重叠部分最多可以是几人?两个圈的位置是怎样的?怎样列式?

追问:如果重叠部分是3人,怎样列式?2人呢?1人呢?

谈话:观察集合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要求参加实践活动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计算?

总结方法:用和减重叠部分。(板书)

揭示课题。

追问:算式是10+9=19(人),两个圈应该在什么位置?

小结: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没有重叠部分的加法,只把两部分合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重叠部分数量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集合图,并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同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解决重叠问题的一般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四、拓展应用,形成技能

1.四年级一班订《开心学堂》和《探索历史》两种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其中订《开心学堂》的有25人,订《探索历史》的有27人,两种都订的有10人。全班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画图分析并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儿童节文艺汇演中,跳舞的有14人,合唱的有30人,参加这两项演出的一共有35人。两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机动)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力求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又培养思维能力。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1.谈话: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总结。

2.微课回顾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