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

合集下载

稻飞虱的类型

稻飞虱的类型

稻飞虱的类型1. 引言稻飞虱是稻田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稻飞虱被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本文将详细介绍稻飞虱的类型及其特征。

2. 稻飞虱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稻飞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2.1 长翅型稻飞虱长翅型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其身体呈灰色或棕色,体长约3-4毫米。

它们具有完全发育的翅膀,可以在稻田中自由飞行。

长翅型稻飞虱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通过刺吸植物叶片和茎部来获取养分。

2.2 短翅型稻飞虱短翅型稻飞虱与长翅型相比,其前翅退化不完全,只能部分覆盖腹部。

它们通常生活在稻田中的茎部和叶片之间,不具备飞行能力。

短翅型稻飞虱主要通过跳跃来移动,并以植物汁液为食。

2.3 绿稻飞虱绿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其身体呈绿色或黄绿色,体长约2-3毫米。

它们具有完全发育的翅膀,可以在稻田中自由活动。

绿稻飞虱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并且喜欢吸食水稻嫩叶的汁液。

2.4 白背稻飞虱白背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其身体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体长约2-3毫米。

它们具有完全发育的翅膀,可以在稻田中自由活动。

白背稻飞虱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并且喜欢吸食水稻嫩叶的汁液。

3. 稻飞虱的生命周期稻飞虱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3.1 卵稻飞虱的卵一般产在水稻植株的叶片或茎部上。

卵呈白色或透明色,长约0.2-0.3毫米。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卵的孵化期为5-7天。

3.2 若虫稻飞虱的若虫分为5个龄期。

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呈无翅状态,身体呈白色或黄色。

随着幼虫的不断生长,它们会经历几次蜕皮,身体颜色也逐渐变暗。

若虫期一般持续10-15天。

3.3 蛹在若虫期结束后,稻飞虱会进入蛹期。

蛹是稻飞虱转变为成虫的过渡阶段。

蛹通常埋在土壤中或植株附近的茎部中。

蛹期持续5-7天。

3.4 成虫成熟后的稻飞虱是一种具有完全发育翅膀并可以自由活动的昆虫。

成虫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并且会进行繁殖。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干枯、凋萎,进而导致水稻减产、早衰、死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稻飞虱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十分重要。

一、稻飞虱的危害1. 直接危害:水稻稻飞虱每天能够吸食幼叶25~30%的汁液,通过分泌口器分泌的唾液使叶片变黄,叶缘卷曲,导致植株体弱、早衰,严重时导致整株倒伏、死亡。

同时还会使稻株的根系发育不良,株高减矮,茎秆瘦长,影响稻穗的形成和发育,降低粮食产量。

2. 传播病害:稻飞虱引起的病害有莱茵叶斑病、白叶枯病、白癜风病等,会导致水稻的严重病害。

3. 间接危害:由于稻飞虱危害严重,农民为了防治它而频繁施用农药,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环境的恶化。

1. 生态防治: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为稻田提供比较适宜的生长条件。

如采用旱田栽插法,增加间作方式,躲避虫害高峰期,让水稻长势更加健康。

2. 化学防治:使用有机、无机杀虫剂,选择具有高效、低毒、少残留、安全的农药,经过科学调配合适的药剂浓度和频度进行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喷药时要注意药剂浓度和药剂使用量,避免草田和田边的叶片被飘散的药剂污染。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捕食性蜘蛛吃飞虱,还可以采用放飞昆虫等生物方法将害虫有效控制。

其中,利用寄生昆虫法防治稻飞虱最为常见,可以利用小蜂、蝇、茧蜂等寄生昆虫等方式控制害虫数量。

这种防治方式对环境污染最小。

4. 技术防治:采用旋耕和深耕等措施,及时清理水塘沟渠以及田间杂草,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降低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此外,种植抗虫品种、轮作、间作等方法也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

总之,对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科学选择防治方法,做到因地制宜,防止盲目施药和过量使用药剂。

只有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才能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如何防治稻飞虱

如何防治稻飞虱

皮肤或吸入农药。
避免产生抗药性
轮换使用农药
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会使稻飞虱产生抗药性,因 此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防治。
掌握防治适期
在防治稻飞虱时,应掌握在稻飞虱的若虫期进行 防治,此时防治效果最佳,避免在成虫期防治。
注重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改善 稻田环境,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稻飞虱的为害症状
水稻症状
稻飞虱主要在水稻茎杆和叶片上为害,刺吸水稻汁液,导致 植株失水出现枯黄,严重时水稻出现死亡,形成“落窝”、 “冒穿”等症状。
产量损失
由于稻飞虱的为害,会导致水稻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
稻飞虱的习性
01
02
03
迁飞性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主要 受气候和食料的影响,如 干旱季节会促使稻飞虱迁 入有水源的地区。
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天敌
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蜂、蜘蛛、瓢虫等,在防治稻飞虱时,应保护好这些天敌,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如使用苏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5
结论
结论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 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 有严重影响。
防治稻飞虱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 理、合理施肥、选用抗虫品种 等。
结论
生物防治措施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 、使用生物农药等。
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化学农药进 行喷雾、熏蒸等。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灯光诱杀、 色板诱杀等。
在防治稻飞虱时,需要综合考虑各 种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确 保水稻的高产优质。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水稻稻飞虱属于半翅目昆虫,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水稻稻飞虱主要以稻谷汲吸植物汁液为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水稻苗期和拔节期发生较为严重,这两个时期是水稻稻飞虱的危害高峰期。

水稻稻飞虱喜欢在植株的下部或者中部汲吸植物汁液,导致水稻生长不良,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水稻死亡。

水稻稻飞虱还会分泌一种叫做“稻飞虱素”的物质,会诱导水稻产生褐飞虱素,导致水稻叶片变黄、卷曲,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水稻减产。

水稻稻飞虱主要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来为生,造成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受阻。

特别是在水稻的苗期和拔节期,水稻植株生长迅速,如果受到稻飞虱的危害,会导致水稻植株的生长不良,长势减弱。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水稻植株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水稻稻飞虱在寄主植物之间传播病毒病害,使得水稻遭受病毒病害的风险增加。

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为了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主要分为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几种方式。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在水稻生产中,可以选择适宜的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放入水稻田中,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一些寄生性昆虫对水稻稻飞虱的幼虫和蛹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一些对水稻稻飞虱有天敌作用的昆虫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来控制水稻稻飞虱。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水稻稻飞虱防治的农药,可以通过喷洒或者灌溉的方式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

稻飞虱

稻飞虱

危害中晚稻

早中稻

早稻
没 有
褐飞虱若虫与成虫
若虫
长翅型成虫
褐飞虱在我国的分布
褐飞虱的迁飞与发生世代
迁飞
褐飞虱迁入规律

区域 海南 广西、广东、福建南部 贵州南部、江西南部 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 南部 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 南部、江苏、安徽南部 苏北、皖北、鲁南 世代数 12—13代 8—9代 6—7代 5—6代 4—5代 2—3代 迁入时间 常年繁殖 3—5月 4—6月 5—6月 6—7月上 中旬 7—8月
稻飞虱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曹娟
稻飞虱的分类
褐飞虱
灰飞虱
白背飞虱
飞虱区别
飞 虱 类 型 褐 飞 虱 白 背 飞 虱 灰 飞 虱 危害部位 危害特点 落水态 发生时间 迁 飞 性
稻丛基部,很 田中央密集为害, 两后足呈 少出现在叶片 后逐渐扩大蔓延 “一”字形 上 分布位置比褐 飞虱稍高,水 田中央密集为害, 两后足呈 稻茎秆和叶片 后逐渐扩大蔓延 “八”字形 背面活动 稻丛中上部叶 片 两后足呈 集中田边为害, “八”字形, 后蔓延田中 角度小于白 虱发生与流行规律
• 喜温湿:生长繁殖的适温为20-30℃,最适为26-28℃, 湿度80%以上最适宜。 • 高温繁殖:低于17℃不能繁殖。 • 繁殖快:一只雌虫(短翅型)能产卵300—400粒,一般 7—13天孵化为若虫。 • 爆发先兆:短翅型褐飞虱的出现是爆发的先兆,繁殖快。 • 无休眠或滞育。 • 耐寒能力极差:秋季“寒露风” 直接影响褐飞虱发生为 害的程度。 • 发生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 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
暖秋对褐飞虱迁入与爆发的影响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具有吸汁口器,对水稻植株的吸食会导致茎秆、叶片变黄、萎缩,严重时会死亡。

此外,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1. 稻飞虱的生活习性稻飞虱的寿命大约为25天左右,可每天产卵2~3千个。

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4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成虫和幼虫都以水稻植株的汁液为食,主要聚集在水稻植株的叶背面和叶鞘内,钻进叶鞘内发育和繁殖。

幼虫和成虫对阴湿环境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水稻田中间或稍阴处。

2. 稻飞虱的危害特点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会导致叶片、茎秆变黄、萎缩,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2)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会给水稻产生更大的危害。

(3)稻飞虱密度过多,会对吸收光照、养分分配、水分平衡,甚至影响水稻的花药发育、授粉和结实等产生影响。

(4)稻飞虱种群的爆发,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3.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方法(1)建立有机体系加强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稻栽培的整体环境。

选择纯露种、优质种子;在种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减轻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2)建立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引入昆虫、红蜘蛛等天敌,对稻飞虱进行有效压制。

(3)加强田间管理和监测增加稻飞虱的监测,学会辨认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提高田间施肥技术、科学灌溉,减少腐殖质流失与物质代谢不足的情况。

(4)杀虫剂防治为有效防治稻飞虱,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使用杀虫剂也会造成其他敌害生物的死亡,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结论为了控制稻飞虱的危害,采用综合防治的全面治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并加强田间巡视和监测,对于稻飞虱的早期发现和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田间氨氮、硬度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灌砂、灌水、施肥等过多的农业操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害虫,给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就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水稻稻飞虱主要以水稻为食,对稻米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危害。

稻飞虱是种嗜食性强的害虫,以水稻的嫩叶、嫩梗为食,进食后对水稻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稻飞虱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和种植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稻飞虱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

稻飞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气温在25-30℃左右为害虫繁殖的最佳温度范围。

降雨和湿度也是稻飞虱繁殖的重要因素。

气候条件的变化对稻飞虱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种植管理也是稻飞虱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合理的种植密度、缺乏灌溉和施肥管理等,都可能导致稻飞虱的大面积爆发。

连续种植水稻也容易造成稻飞虱的滋生和暴发。

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

针对稻飞虱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选择抗虫性较好的水稻品种。

通过选育和引进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减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加强田间管理和水稻生态系统的调控。

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持田间环境的卫生,避免过度施肥和使用农药等措施,对稻飞虱的发生和传播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稻飞虱和其危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进行人工捕捉等。

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来控制稻飞虱的发生。

如引入天敌和天敌微生物进行防治,推广生物灭虫剂的使用等。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可持续性等优点,对稻飞虱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危害的害虫,其发生与气候、环境和种植管理等有关。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在夏季,稻飞虱会进行迁飞,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03
稻飞虱的危害及影响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直接造成产量下降
稻飞虱以吸取水稻汁液为生,直接导致水稻植株体内养分流失,从而影响产量 。
诱发水稻病害
稻飞虱的侵害往往容易诱发水稻病毒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进一步加剧了 水稻产量的下降。
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米质下降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通过释放褐飞虱的天敌 ,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可以控制褐飞虱的数量和危害。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防治褐飞虱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合理安排水 稻种植,科学管理水肥,可以降低褐飞பைடு நூலகம்的繁殖和危害。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防治方法。使用适当的化学药 剂可以迅速杀死褐飞虱,减少其危害。
稻飞虱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的稻飞虱监测网络,包括定点监测和遥感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稻飞虱的种群动态和危害情 况。
预警系统建立
根据监测数据,建立稻飞虱预警系统,预测稻飞虱的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为制定应急防治措施提供 支持。
THANK S感谢观看
稻飞虱的生物防治研究
天敌资源发掘
01
寻找稻飞虱的天敌资源,包括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通过保
护和利用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生防菌剂研发
02
研发高效、安全的生防菌剂,通过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稻飞虱
的危害。
生物防治技术集成
03
将生物防治技术与其他防治方法进行集成,形成综合防治体系
,提高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白背飞虱的防治实践
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白背飞虱对黄色和蓝色较为敏感,可以利 用这一特性设置色板诱杀。同时,太阳能 杀虫灯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断株、死穗和减产等方面。

稻飞虱寄生于稻根部位,吸食水稻体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稻飞虱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稻飞虱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断株:稻飞虱大量寄生在水稻体内,会破坏水稻的根系,导致水稻根系薄弱,植株容易折断。

2. 死穗:稻飞虱吸食水稻体液后,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易发生死穗现象,影响水稻的粒重和产量。

3. 减产:稻飞虱寄生在水稻体内,会导致叶片萎缩、黄化,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

天敌金花虫、红蜘蛛和寄生蜂等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 环境调控:合理调控水田的水位和气温,创建适宜生长和繁殖稻飞虱的环境。

水稻的田间管理要做到及时除草和杂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稻飞虱的孳生地。

3. 种植抗虫品种:选用抗稻飞虱的优质稻种进行种植,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

抗虫品种能够减少稻飞虱的侵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农药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和使用剂量,注意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使用规定。

要注意农药的数量和频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5. 种植间套灌溉:利用间套灌溉技术,将水稻田相邻的水田灌溉水轮流循环利用,减少稻飞虱的滋生和传播。

利用间套灌溉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危害范围很广,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及早发现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护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1.1 环境条件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以湿润的环境为宜。

高温、高湿、强光、肥力较低的水稻田特别容易滋生稻飞虱。

一年中,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期的6月至9月。

1.2 危害方式稻飞虱主要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生。

它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卷曲、枯黄;二是分泌蜜露,导致叶片被覆盖并发霉,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三是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黄矮病病毒,给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

1.3 繁殖能力水稻稻飞虱的繁殖速度极快,雌虫寿命约20-25天,能产卵约200粒。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稻飞虱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严重危害水稻田的正常生长。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瓢虫、蚜虫食蚜瓢虫、蚜蚁等。

在水稻田中合理配置这些天敌,促使它们自然捕食稻飞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2.2物理防治在水稻田里栽种辣椒、葱、大蒜等辛辣植物,可以驱避稻飞虱的入侵。

也可以在水稻田四周植栽乌蓼、芦苇等植物,制造天敌栖息地,促进天敌捕食稻飞虱。

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主要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1)喷洒杀虫剂。

及时发现稻飞虱危害后,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控制。

常用的有氧化乐果、噻虫胺、多菌灵等,要注意按照厂家说明使用,小心使用剂量,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2)化学混剂。

可以将杀虫剂与粘附剂、增效剂相混合,在使用时会更加均匀和持久,提高农药的防效。

(3)化学调制释放剂。

可以将杀虫剂和释放剂配制成气雾剂、颗粒剂等形式,通过化学媒介安全、有针对性地释放杀虫剂。

稻飞虱

稻飞虱

稻飞虱种稻飞虱的共同特征是: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

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性①褐飞虱。

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

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

卵呈香蕉状,卵块排列不整齐。

老龄若虫体长3.2毫米,体灰白至黄褐色(见彩图)。

②白背飞虱。

长翅型成虫体长3.8~4.5毫米,短翅型2.5~3.5毫米,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卵块排列不整齐。

老龄若虫体长2.9毫米,淡灰褐色。

③灰飞虱。

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毫米,短翅型2.3~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

老龄若虫体长2.7~3.0毫米,深灰褐色。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褐飞虱在中国北方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较烈。

白背飞虱分布范围大体相同,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

这两种飞虱还分布于日本、朝鲜、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

灰飞虱以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发生较多;也见于日本、朝鲜。

3种稻飞虱都喜在水稻上取食、繁殖。

褐飞虱能在野生稻上发生,多认为是专食性害虫。

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则除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稻飞虱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区域因种类而异。

褐飞虱在广西和广东南部至福建龙溪以南地区,各虫态皆可越冬。

冬暖年份,越冬的北限在北纬23°~26°,凡冬季再生稻和落谷苗能存活的地区皆可安全越冬。

在长江以南各省每年发生4~11代,部分地区世代重叠。

其田间盛发期均值水稻穗期。

白背飞虱在广西至福建德化以南地区以卵在自生苗和游草上越冬,越冬北限在北纬26°左右。

在中国每年发生3~8代,为害单季中、晚稻和双季早稻较重。

灰飞虱在华北以若虫在杂草丛、稻桩或落叶下越冬,在浙江以若虫在麦田杂草上越冬,在福建南部各虫态皆可越冬。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身体细长而呈纺锤形,通常为浅绿色。

雌虫长约2-3毫米,雄虫稍小。

它以水稻叶片的汁液为食,同时还会分泌有毒唾液导致叶片凋落。

害虫成虫可飞翔,并在水稻田中快速繁殖。

它的卵一般产在叶背面的叶脉附近,孵化后的幼虫则在叶背面活动。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温暖潮湿、气温较高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发生。

通常,它在水稻生长期间的6-8叶期到抽穗期是最为严重的。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水稻生长旺盛,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供稻飞虱摄取。

稻飞虱的发生还与稻田周围的环境因素(如附近有杂草、干旱、风沙等)以及水稻的品种抗性有关。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产生黄色的小斑点,病程发展后引起叶片枯黄、凋落,严重影响水稻的光能转化和养分吸收。

2. 虫害导致水稻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进而降低产量。

3. 叶片凋落后,虫害还会对水稻的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水稻株高矮小,减少穗长和颗粒数。

为了防治水稻稻飞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田间杂草。

稻飞虱常躲藏在杂草上,清除田间杂草可以减少虫害的危害。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并提高免疫力。

3. 轮作。

通过轮作水稻与其他作物,减少稻飞虱的寄主。

4.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等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5. 化学防治。

采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和安全性。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会给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我们应该从田间环境管理、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取食水稻叶片汁液为食,会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危害。

下面将从稻飞虱的发生和防治两方面进行介绍。

稻飞虱主要在稻田中发生,一般从春季开始出现,到夏季虫口数量最多。

它以水稻叶片汁液为食,会通过吸汁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倒伏、凋落等情况。

稻飞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般每年繁殖2-3代,且每代数量都会逐渐增多。

当稻飞虱数量过多时,会造成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导致严重减产。

要有效防治稻飞虱,首先要对其发生规律有所了解。

稻飞虱主要从外地迁入,一般为南方或外界有稻飞虱的地区。

种植水稻的田间环境也会影响其发生情况,如高温、高湿、干旱等条件都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

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选用针对稻飞虱的农药,可选择灭飞虱或灭卵两个阶段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灭卵阶段防治的效果更好,可减少稻飞虱的繁殖数量。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稻田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要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除了化学防治外,农民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

引入稻飞虱的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也可以利用陷阱、防护网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有效地减少稻飞虱的入侵。

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防治稻飞虱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及时排灌、种植抗虫稻种、合理施肥等,都可以增强水稻的抗虫能力,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对其发生与防治的了解对于保护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降低其危害程度,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

稻飞虱

稻飞虱

稻飞虱
(一)稻飞虱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
为害水稻的稻飞虱有三种: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

在四川地区为害水稻的主要的是褐飞虱。

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一般情况下为害较轻,在水稻生长前中期发生,与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时间接近,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同时可得到控制。

这里重点介绍褐飞虱。

褐飞虱体小,四川省的稻飞虱由南方稻区迁飞而至,褐飞虱有群集为害的习性,成虫、幼虫吸食稻丛下部汁液,同时排出大量含糖类有毒黏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茎杆变软而倒伏。

成虫趋光性强,喜在嫩绿潮湿的稗草上和稻丛下部叶鞘及嫩茎组织内产卵。

一头雌虫能产卵200粒—300粒。

食料丰富、田间湿度较大、温度25—30℃时,有利于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

虫害发生时多呈点片状现象,先在下部为害,很快暴发成灾。

如2007年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重度发生。

褐飞虱一年发生的代数,随着纬度的降低和温度的上升而递增,四川省一年发生4—5代。

稻飞虱

稻飞虱

稻飞虱识别与诊断同翅目,飞虱科。

我国最主要的水稻害虫。

灰飞虱是本地越冬虫源,褐飞虱、白背飞虱均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是我国水稻当前最为重要的“两迁害虫”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连年受害。

一年中三种飞虱的发生时间有所不同,在长江流域稻区,前期以灰飞虱为主,主要为害早稻分蘖期;中期以白背飞虱为主,主要为害早稻穗期,单季中、晚稻分蘖期;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主要为害晚稻和单季中晚稻穗期。

但近年来,除西南地区外,白背飞虱数量迅速上升,在华南、长江流域大部分稻区的早、中、单晚甚至双季晚稻上均危害严重,已取代褐飞虱而成为危害最大的稻飞虱种类。

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主要在两个方面:①大量虫口直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稻株营养成分和水分的大量丧失,被害稻田常先在田间出现“黄塘”、“穿顶”、“虱烧”,逐渐扩大成片,甚至全田枯死。

②稻飞虱还可以传播多种水稻病毒病造成间接为害(表1),其中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造成的为害甚至超过了其吸食稻株汁液造成的为害,近年来在江苏等地由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尤为严重,发生面积达数千万亩。

表1 三种主要稻飞虱传播的主要水稻病毒病种类此外,稻飞虱吸食过程中还会排出大量的蜜露,沾满蜜露的叶片常孳生大量烟煤病,影响叶片正常的生理功能;成虫产卵时刺穿组织,造成大量伤口,亦为小球菌等病害的侵害提供有利条件。

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分布于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新疆以外的所有省区,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发生量大。

为害症状:成、若虫都能为害,一般群集于稻丛基部,密度很高时或迁出时才出现于稻叶上。

用口器刺吸水稻汁液,消耗稻株营养和水分,并在茎杆上留下褐色伤痕、斑点,分泌蜜露引起叶片烟煤孳生,严重时,稻丛下部变黑色,逐渐全株枯萎。

被害稻田常先在田中间出现“黄塘”,暂至“穿顶”或“虱烧”,甚至全田荒枯,造成严重减产或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连翅长,前翅端部超过腹末;短翅型雌虫体长4mm,雄虫约,前翅端部不超过腹末。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害虫,它以水稻叶片汁液为食,严重危害水稻生长,导致产量大幅度减少。

及时有效地防治水稻稻飞虱成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做一详细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危害1. 对水稻叶片的危害水稻稻飞虱主要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生,造成水稻叶片出现黄斑、黄化、脱水和焦枯现象,进而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导致叶片生理代谢受到破坏,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 对水稻产量的危害水稻稻飞虱危害水稻的叶片,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导致水稻的产量显著下降。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水稻死亡,对农民的收益造成严重影响。

3. 传播病毒水稻稻飞虱还可以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和白叶枯病毒等病毒,这些病毒会进一步危害水稻的生长,造成病害的蔓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天敌、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天然敌虫进行水稻稻飞虱的控制。

在农田中保留适量的天敌,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

2. 合理施肥适度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保持水稻健康有力,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合理施肥也能够改善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3. 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机械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通过农田的休耕期来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进而减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

轮作休耕可以减少害虫的越冬和滋生地,从而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农药喷洒在水稻田中进行灭虫。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虫口的密度和气温来选择合适的农药、剂量和喷洒时间,同时要注意保护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避免对农田产生负面影响。

5. 种植抗性品种选择具有抗虫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能够减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损害,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汇报人:日期:目录•稻飞虱的种类与特征•稻飞虱的发生规律•稻飞虱的危害与损失•稻飞虱的防治方法•稻飞虱的监测与预报•稻飞虱防治的未来发展稻飞虱的种类与特征01形态特征褐飞虱成虫呈褐色,翅膀上有褐色斑点,具有趋光性。

02为害特点褐飞虱主要吸食水稻汁液,造成水稻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03发生规律褐飞虱通常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繁殖速度极快,容易在稻田中暴发。

褐飞虱白背飞虱形态特征01白背飞虱成虫呈淡黄色,翅膀上有白色斑点,也具有趋光性。

为害特点02白背飞虱同样吸食水稻汁液,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发生规律03白背飞虱在高温、低湿条件下容易繁殖,也容易在稻田中形成危害。

灰飞虱成虫呈灰色,翅膀上有黑色斑点,同样具有趋光性。

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灰飞虱除了吸食水稻汁液外,还能传播病毒病,导致水稻病害加重。

灰飞虱在适温、高湿条件下容易繁殖,通常在稻田边缘或杂草丛中栖息。

03灰飞虱0201稻飞虱的发生规律0102稻飞虱有多个世代,以若虫和成虫越冬,世代重叠严重。

若虫期为3-5龄,成虫期可飞行,生活习性复杂。

发生世代与生活习性01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稻飞虱繁殖和生长。

02适宜的湿度范围为70%-90%,温度范围为20-30℃。

03水稻生长后期,稻飞虱会向其他寄主转移。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01稻飞虱在南方地区可以以若虫和成虫越冬。

02在北方地区,稻飞虱不能越冬,但可以随春季迁飞到南方。

越冬与迁飞稻飞虱的迁飞受到气候、季节和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稻飞虱的危害与损失稻飞虱通过刺吸水稻汁液,导致水稻营养供应不足,影响正常生长。

稻飞虱的刺吸还会导致水稻出现黄斑,严重时甚至整株枯死。

稻飞虱的分泌物还会滋生霉菌,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进一步降低产量。

直接危害稻飞虱的危害还会使水稻的千粒重下降,导致减产。

稻飞虱在刺吸水稻汁液的同时,还会传播一些病毒病,如南方黑条矮缩病、齿叶矮缩病等,对水稻产量产生更大影响。

间接危害稻飞虱的危害对水稻产量产生直接影响,会导致水稻减产,影响农民的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秋对褐飞虱迁入与爆发的影响
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虱的化学防治技巧
选用好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性药剂。 掌握防治适期:若虫期。 对准水稻基部喷药。 施药时加水要足,田间保持一定水层。 注意天气预报:高温高湿易发生,药后最好当天不下雨。 化学防治: 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及 时喷洒齐网、美邦金点子等药剂
稻飞虱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曹娟
稻飞虱的分类
褐飞虱
灰飞虱
白背飞虱
飞虱区别
飞 虱 类 型 褐 飞 虱 白 背 飞 虱 灰 飞 虱 危害部位 危害特点 落水态 发生时间 迁 飞 性
稻丛基部,很 田中央密集为害, 两后足呈 少出现在叶片 后逐渐扩大蔓延 “一”字形 上 分布位置比褐 飞虱稍高,水 田中央密集为害, 两后足呈 稻茎秆和叶片 后逐渐扩大蔓延 “八”字形 背面活动 稻丛中上部叶 片 两后足呈 集中田边为害, “八”字形, 后蔓延田中 角度小于白 背飞虱
褐飞虱为害稻杆基部
褐飞虱引起的倒伏
褐飞虱发生与流行规律
• 喜温湿:生长繁殖的适温为20-30℃,最适为26-28℃, 湿度80%以上最适宜。 • 高温繁殖:低于17℃不能繁殖。 • 繁殖快:一只雌虫(短翅型)能产卵300—400粒,一般 7—13天孵化为若虫。 • 爆发先兆:短翅型褐飞虱的出现是爆发的先兆,繁殖快。 • 无休眠或滞育。 • 耐寒能力极差:秋季“寒露风” 直接影响褐飞虱发生为 害的程度。 • 发生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 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
危害中晚稻

早中稻

早稻
没 有
褐飞虱若虫与成虫
若虫
长翅型成虫
褐飞虱在我国的分布
褐飞虱的迁飞与发生世代
迁飞
褐飞虱迁入规律

区域 海南 广西、广东、福建南部 贵州南部、江西南部 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 南部 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 南部、江苏、安徽南部 苏北、皖北、鲁南 世代数 12—13代 8—9代 6—7代 5—6代 4—5代 2—3代 迁入时间 常年繁殖 3—5月 4—6月 5—6月 6—7月上 中旬 7—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