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山西专版)主题十七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安全意识和观念课件
成股流下
3.特殊洗涤
污渍
洗涤方法
原理
举例
油污
洗涤剂
乳化
洗洁精除去餐具上油污
汽油
溶解
汽油除去油污
难溶性碳酸盐或金属氧化物
稀酸
发生反应
水垢用食醋除去
五、其他基本实验操作
1.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图17-18
引流
三层滤纸
漏斗下端管口
2. 浓硫酸稀释
图17-19
(7)导管口用水润湿后旋进乳胶管( )
√
(8)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胶塞孔中( )
×
(9)检查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再将导管伸到有水的烧杯中( )
×
(10)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
×
(11)为加快过滤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待滤液( )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一般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形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产生的现象(如气泡产生、水柱形成、液面升降等)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图17-14
(1)手捂法(如图17-14):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____里,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冒出,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______,则装置不漏气。
搅拌,促进酸碱溶液的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测溶液
蘸取少量待测液,起取样的作用
蒸发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计算产率
转移固体
六、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燃烧
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浓酸或浓碱洒在实验台上
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反应,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一、科学探究题1.小竹同学对只含有X、Y、Z、W四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探究。
请根据实验流程回答问题:(1)滤液A中含有_________种溶质。
(2)若测得所得滤液C中含有X(NO3)2,则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3)往无色W(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和铁的混合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 NaHCO3)、柠檬酸(C6H8O7)】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CO是有毒气体,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二氧化碳通常状态下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H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广西专版)专题(07):课外知识拓展课件
返回目录
专
题 (2)注水法: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从长颈漏斗注入少量水,在长颈漏斗内形
重 点
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突 破
(3)推拉法:向左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Z7-6
返回目录
专
题 3.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重 点
(1)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按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组
突 破
装仪器,按先固后液的顺序添加试剂。
(2)有加热操作时,先加入试剂再进行加热;有气体生成的实验,为防止倒吸,
在结束时一般先完成其他操作,最后停止加热;若需要防止产物在高温下被
氧化,则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保护气至产物冷却。
(3)在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
返回目录
专
题 重
类型二 物质的分类
点
突
通过分类,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别。物质的组成是物质
破
分类的常用依据,结合物质的性质可以对物质进一步分类。
1.单质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依据组成元素不同,将单质分为金属单
质(如Fe、Cu)、非金属单质(如O2、C)和稀有气体(如He、Ne)。
成的盐是正盐(如NaCl、Na2CO3),酸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称为酸式盐(如 NaHCO3),碱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称为碱式盐[如Cu2(OH)2CO3]。 6.混合物
混合物可分为均匀混合物(如空气、溶液)和非均匀混合物(如泥浆)。
返回目录
专
题 重
类型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点
突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可以分析、解释和预测元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项目学习科学探究题课件
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
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分析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大家总结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的原因有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减少,合
理即可)
(写一条)。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
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减少等。
个层面行动,请你从个人层面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乘坐公共交通
出行(或及时关灯,或节约纸张,等等,合理即可) 。
2. (2021山西)2021年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
日多地又遇到降雨。某校环境监测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
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化
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
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 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
实验步骤
方案
方案一
实验现象
取5 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
放出刺激
混合、研磨
性气味气体
取5 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
碳,不能说明霾中有黑碳,原因是不溶性有机物燃烧也会产生二
氧化碳。
活动三 :查阅资料
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 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
素除 Cd 外,还有 Hg、Pb (或汞、铅) 。
【解析】除Cd外,霾中的Hg、Pb均属于有害元素。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滴加几滴Na2CO3溶液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m的值是___________,由图二可知: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2)图一装置(不含数据采集系统)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管口,___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68g5%的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镁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镁与氧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右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A处镁条。
【现象与分析】实验中观察到A处镁条燃烧,B处镁条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Ⅰ.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左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B处镁条,可观察到B处镁条燃烧,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产生。
查阅资料得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与猜想】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猜想3:白色固体是MgO和MgCO3【验证与结论】取适量B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无气泡产生,白色固体消失,黑色固体不消失,则猜想1成立。
【反思与交流】(1)进行探究Ⅰ的过程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你对燃烧与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Fe OH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1)向少量()3Ca OH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到,可判断发生了反应(2)向()2(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小马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他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Ca OH与HCl发生了反应。
溶液中可判断()2(4)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Cl-。
(填“>”“<”或“=”)。
①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有关。
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选择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可选用发生装置B和C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C相较于B的优点是,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若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用E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
(4)用装置F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会比实际反应生成CO2的体积偏小,原因是;为防止产生误差,你改进的方法:。
3.下图是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1)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加热氧化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试管B中的现象是。
(4)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满。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 mL 16.7 mL 11.9 mL 9.6 mL 7.6 mL 6.9 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 .
化膜、油污等;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逐渐变 .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剩余的CO2 。
该类题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其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是否使用催化 剂、反应时的温度、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实验时常利用控 制单一变量的思想设置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的实验间不同的因素,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4)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 .
反应快(意思相近即可) 。
例3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 A (填字母序号)。
A.锌
B.铜
C.银
例5 ]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 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实验1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实验1一、单选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操作方法A Ag粉Cu粉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B KCl 固体KClO 3少量二氧化锰加热C H2SO4溶液HCl溶液适量AgNO3溶液过滤D CaO CaCO3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A.A B.B C.C D.D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B.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C.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3.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A Cu粉(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B CO(CO2)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干燥C N2(O2)灼热的铜网D 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4.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
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其中说法合理的是()A.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铁B.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a”C.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可能因为稀硫酸与表面的铁锈先发生了反应D.D中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物质铜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N2气体(O2)一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NaCl溶液(MgCl2)一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C.CaO固体(CaCO3)一高温充分煅烧D.Fe粉(Fe2O3)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则的是()A.为了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使用过滤器过滤出汽油7.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氢气的还原性。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2024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A滴有酚酞的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
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 “=” “<”)2.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注:BaCl2溶液呈中性)(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3.小明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组装了如图的实验装置:(1)仪器识别:a ;b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4)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生成。
(5)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4.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一、选择题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下列实验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浪费要放回原瓶C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3.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4.化学实验中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 ~2g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 .电解水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A .AB .BC .CD .D13122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 .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下面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B .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C .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二氧化碳D .可用在氧气流中灼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铜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炭粉(铁粉)-------- 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 .CaO (CaCO 3) -----------加水,过滤C .CO 2 (CO) ---------------将气体点燃D .HNO 3 [Ba (NO 3) 2]----------------加入适量的 H 2SO 4溶液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中混有的HCl 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 溶液的洗气瓶B 鉴别溶液和NaOH 溶液取少许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C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D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A .AB .BC .CD .D10.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A .用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3摄氏度B .用50mL 量筒量取了4.34mL 的水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烧杯的质量为46.8g2CO 23Na CO 4CuSO ()2Ba OH 2CaCl 3CaCOD .用10mL 的量筒量取了5.0mL 的水11.小明在加热试管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于是他对试管破裂的原因提出下列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B .在加热过程中试管不小心碰到了酒精灯灯芯C .加热时试管夹没有夹在距管口1/3处D .加热时没有先预热12.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 .用100mL 量筒量取8.32mL 的水C .用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D .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3.今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下列提纯过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a 操作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物质B .滤液中有三种溶质C .加入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步骤④、⑤中过量的试剂D .步骤⑤中的试剂A 是碳酸钠溶液二、非选择题1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误操作不良后果A B A B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16.为了检测香烟的危害,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2讲 化学实验与探究
【知识梳理一】
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方法、实验现象
典型物质 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 白色硫酸铜粉末 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现象 复燃 变蓝色 变浑浊
O2 H 2O CO2 CO H2
【知识梳理二】
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方法、实验现象
常见离子 H+ 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
①石蕊试液;②活泼金属;③测pH值
拓展
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 NaCl三种无色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及其相互反应鉴别物质的试 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结论:
无色酚酞
A: NaCl B: H2SO4 C:NaOH 装入C试管内的 液体是NaOH
A
B
C
A
B
装入A试管内的 液体是NaCl 装入B试管内的 液体是H2SO4
实验现象
OH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测pH值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ClSO42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稀盐酸或稀硝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O32NH4+ 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热) 溶液中Cu2+ ①看颜色;②滴入NaOH溶液看沉淀颜色 3 + 溶液中Fe 溶液中Fe2+
化学实验
名称 常用化学仪器 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基础 所用仪器 基本实验操作 操作方法及步骤 化 注意事项 学
实 验
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提纯等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 应用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综合试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 探究性实验
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分离仪器
一、认识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 固定和支持仪器
剂的顺序必须科学合理,要避免加入试剂对后面 实验的干扰。
鉴别题题型
不限试剂的鉴别:
只限一种试剂的鉴别: 不另加试剂的鉴别:
中考化学 实验与探究试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六:初中化学实验专题(2)——实验与探究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①发现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收集证据;⑤解释与结论。
2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勾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一、考点剖析:考点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点评※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对于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了然于胸。
考点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由食盐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考点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常用仪器的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中考化学 全盘复练】(全国通用)(原卷及答案)
专题18实验与探究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2、实验设计的总体思路:明确(即弄清楚实验原理);根据要求正确选择;设计和操作步骤;分析得出结论。
3、解答此类题目的要求(1)明确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实验对象为制取物质或判定物质性质的实验,首先保证原理的正确性。
①:设计实验要注意仪器的性能,所用原料资源丰富,廉价易得。
①:a:点燃可燃性气体的实验之前,必须要,防止爆炸。
b:进行有毒气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尾气处理,避免中毒。
①:实验设计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明确;选择;设计;记录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4、实验方案的评价(1)明确评价的内容:①方案在理论上是否,具有严密性;①在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是否;①从经济角度,是否、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①从环境角度评价,是否会对环境;(2)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明确目的;确定;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提出。
考点突破【解题技巧】1、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思路:(1)要能根据题干信息提出问题,并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2)作出猜想或假设时,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3)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4)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根据题目中实验的现象、数据等,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2、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一般分两种情况:①只有生成物;①生成物和其中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不合理的猜想:①猜想物质之间能够反应;①猜想与事实不符;①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即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
分类讲练题型一实验设计与探究1.(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5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B.①和①对比一一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却能溶解碘C.①和①对比一一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D.①和①对比一一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C.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4.(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如下图)(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g__________;(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3)用所给仪器组装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4)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时①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1)烧杯酒精灯(2)1/3 (3)玻璃棒(4)①a、d ②连接b、h,把导管一端浸在水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此装置不漏气③瓶口有气泡冒出例2. 某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锌粉,为了证明CO与CuO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并确认原样品中是否含有锌粉,有同时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1)装置A中药品加入的顺序为(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①滴加稀盐酸②放入大理石粉末样品)(2)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所供装置可重复使用,将字母填入下面方框内):A → D → E →→→→X↓E →I →G →→→(3)证明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含有锌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装置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①(2)H、C、B、I、B、F(3)无水CuSO4由白色变蓝色(4)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说明CO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例3. 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分别含有以下五种物质:MgSO4、CuSO4、NaOH、FeCl3、BaCl2中的三种和两种,且甲、乙两车间各自的废水中均无沉淀物,若将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生成四种沉淀物,其中三种是氢氧化物。
沉淀回收后,排放出含同一种钠盐的稀溶液。
试推断:(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gSO CuSO FeCl443、(2)BaCl NaOH2例4. 某希望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也可能是______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 CO Na SO2324等。
(2)取少量该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Na CO23;若没有气体生成,再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Na SO24。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一. 选择题:1. 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③④⑤D. ①③⑤2.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B. 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C. 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D. 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3. 用天平称量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最好放在()A. 天平托盘上B. 在纸上C. 小烧杯里D. 蒸发皿里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有10毫升的量筒量取6毫升的液体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 用烧杯给物质加热时,可把烧杯直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5.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托盘上的砝码为5克,游码在0.4克的位置上,指针指向最右端,所称药品的质量是()A. 5.4克B. 不足5.4克C. 超过5.4克D. 4.6克6.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C. 将盛有液体的蒸发皿,直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停止加热7. 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溶解、天平称量、量筒量取、计算B. 量筒量取、天平称量、计算、溶解C. 天平称量、量筒量取、计算、溶解D. 计算、天平称量、量筒量取、溶解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B. 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 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到0.5g处C. 酒精灯用完后,可用嘴吹灭D.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0.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
C. 打开浓硝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会变黑。
11. 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12. 下面摘录了某些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其中正确的是()A. 将带有铜绿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B. 镁条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强光,同时生成黑色固体C. 点燃一氧化碳气体,看到蓝紫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 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13.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 发出蓝紫色火焰B.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放出热量D.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14.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1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将少量白磷浸没在盛有水的密闭广口瓶中保存B. 把刚取用试剂的滴管直接插在试管架上C.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三分之一处D. 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7. 一氧化氮在常温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 排水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18.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乙醇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19. 下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管内放有少量的水(已染成红色)。
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A. 左高右低B. 左低右高C. 左右一样高D. 来回振动20. 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中,可行的是()A.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 盐酸跟氧化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 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 稀硫酸跟铜反应制取氢气2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的颜色变成()A. 无色B. 蓝色C. 红色D. 紫色22.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C. 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铁23. 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A. 呈中性B. 呈酸性C. 呈碱性D. 无法判断24. 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 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 CuSO4溶液、Fe、AlCl3溶液C. CuSO4溶液、Fe、AlD. AlCl3溶液、Fe、Cu25. 如下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 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 ,使液体y 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 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 ,可见烧杯中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 、y 、z 可能是( )x 气体 y 溶液 z 试剂 A O 2 H 2SO 4 紫色石蕊试液 B CO 2 NaOH 无色酚酞试液 C CO Ca(OH)2 无色酚酞试液 DHClAgNO 3紫色石蕊试液26.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加入过量稀硫酸;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③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K SO K CO 2423() B. 铁粉()Fe O 23 C. NaCl Na CO ()23D. 银粉(铜粉)27. 只需用水就能直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AgCl BaSO CuSO 44 B. Na SO CuSO CaCO 2443 C. NaCl CaCl BaCl 22 D. BaCl AgClCaCO 2328. 某溶液中存在Mg Ag Ba 2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 ,Na CO 23,NaCl 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A. NaCl NaOH Na CO 、、23B. NaCl Na CO NaOH 、、23C. Na CO NaCl NaOH 23、、D. NaOH NaCl Na CO 、、2329. 现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除用一盒火柴外,至少还需要下列试剂中的( ) A. 浓硫酸 B. 蒸馏水 C. 酚酞试液 D. 澄清的石灰水 30. 在家中区分食盐和碱面,可选用的液体是( ) A. 酒精 B. 水 C. 食醋 D. 花生油 二. 填空题:31. 下列A~F 的8种仪器中:(1)各仪器的名称是: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E_______ F_______ G_______ H_______;(2)进行粗盐提纯和配制溶液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2. 某同学在实验室分别配制了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但他忘了及时在试剂瓶上贴标签,该同学欲将它们区别开来,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3. 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
据此,请你写出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