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26卖油翁人教版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全文;(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3)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科举制度、家庭关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3)学会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全文;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3. 分析课文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词汇的理解;2. 课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如科举制度、家庭关系等;3.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查找生词和句子的解释;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解释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5. 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进行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油翁》全文;2. 整理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归纳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3. 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4. 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尝试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卖油翁》课文的朗读、背诵情况和文言文阅读能力;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掌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勤奋学习、关爱他人等品质的培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卖油翁》。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故事情节,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卖油翁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语法现象的理解。
2.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卖油翁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卖油翁的智慧。
3.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6.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卖油翁1. 智慧:陈尧咨射箭2. 人生哲理:熟能生巧七、作业设计答案:卖油翁的智慧体现在他能够熟练地倒油,不溅出一点油。
他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2. 作业题目: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答案:射箭的人不一定能射中靶子,但一定会射出箭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其他有关智慧的故事,如《孔子见南子》、《孟子见梁惠王》等,从中领悟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智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2课《卖油翁》。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分析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3. 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分析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陈尧咨射箭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卖油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性格。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卖油翁陈尧咨射箭——熟能生巧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答案:1. 课文大意:本文讲述了一个陈尧咨射箭的故事,通过卖油翁的视角,展现了陈尧咨射箭技术的精湛。
2. 词语解释:汝(你)、射箭(射击箭靶)、售油(卖油)、翁(老人)、尝(曾经)、见(看到)、乃(就)、取(拿)、酌(倒)、复(又)、翁(老人)、曰(说)、射箭(射击箭靶)、熟(熟练)、生(生疏)、巧(高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
《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案教案:《卖油翁》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章节: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文言文《卖油翁》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油翁》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和用词。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卖油翁》全文打印稿3. 文言文阅读指导资料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卖油翁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解释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的阅读拓展。
六、板书设计1. 《卖油翁》2. 卖油翁的故事3. 课文解析4. 案例分析5. 课文主题与寓意七、作业设计1. 背诵《卖油翁》全文。
2. 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3. 翻译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4. 阅读拓展: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卖油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解析《卖油翁》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陈黯所写的一篇寓言故事。
全文通过卖油翁与年轻人的对话,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解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1.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特别是文言文中的特殊字音。
a. 词语解释:如“翁”、“ youngster”等词语的含义。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教学重点:1. 课文的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2. 课文中的道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课文中的句式和语法结构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文《卖油翁》的文本。
2.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的解释。
3. 课文中的句式和语法结构的讲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人公卖油翁的形象和他的品质。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卖油翁》。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词语解释(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2.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四、句式和语法结构(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句式和语法结构。
2.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五、口语表达(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如复述故事情节,描述人物形象等。
2.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的短文。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卖油翁的场景。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卖油翁》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品德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卖油翁的故事中吸取品德教育的启示,如勤奋、坚持、自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品德。
八、作业布置(5分钟)2. 教师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用词准确、表达清晰。
《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3)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3)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勤劳、诚信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卖油翁》的基本内容及其情节发展。
2. 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及其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油翁》的文本及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经历。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6. 课后作业:(1)请学生总结课文《卖油翁》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所传达道德观念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3. 学生参与度如何?4. 是否有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5.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七、评价与反馈: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的表现等。
《卖油翁》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卖油翁》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卖油翁》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1一、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卖油翁》为文本,通过诵读、分析、理解、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节、背景及意义等内容,并从中感悟文学作品的情感寄托和艺术表现。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了解《卖油翁》的文学背景及作者;(2)熟练掌握课文的诵读、解析、涵义及结构等方面的知识;(3)掌握相关文学术语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识别并理解文本中的生字及生词;(2)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及主题等内容;(3)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4)发掘文本中的描写手法,提高语感。
3.情感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优良传统文化;(2)鼓励学生通过感性理解和思维启示,感悟文本中人物的坚韧不拔、聚精会神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设计1.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通过诵读、解析、涵义及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切实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2.提高口语表达技巧——在生活实践中,语言是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中,采用听说读写的多元教学实践,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和基本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设计第一步:词语解析通过生字、生词、生语的解析,切实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前和课中进行课外预习和复习。
第二步:诵读朗读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朗读,领会课文的语音变化和脉络,提高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
第三步:文本理解和分析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背景及意义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四步:课堂讨论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悟文本中的思想内涵。
第五步:语言运用练习通过做题、小组讨论、批改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第六步:课后作业和课堂点评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点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供及时反馈。
《卖油翁》教案设计

《卖油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1.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2 运用阅读、讨论、分析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3.2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卖油翁》的故事背景、作者陈寿及其代表作《三国志》。
2.2 课文解读2.2.1 字词解释:解释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2.2 句子翻译: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2.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2.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查阅资料、总结要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3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4.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内容分析等方面。
4.3 单元测试评价组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5.2 第二课时讲解生僻字词,翻译重要句子,分析课文内容。
5.3 第三课时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5.4 第四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小结。
5.5 第五课时进行单元测试,总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26《卖油翁》人教版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26《卖油翁》人教版教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 26 《卖油翁》人教版教案《卖油翁》教学目的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颔之酌油杓沥2.熟读课文。
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
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导语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以此:因此。
尝:曾经。
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
而:表顺接,可不译。
其:指代陈尧咨。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
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第二自然段:尔安敢:尔,你。
乃:于是。
以钱覆其口:以,用。
其:指葫芦。
而钱而,但是。
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卖油翁》精品教案

《卖油翁》精品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述,此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单元。
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对此单元的学习,掌握此单元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加强细读文本的能力,关注细节描写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特点,尊重普通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发现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点;结合文本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四篇文章涉及人生的多个方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怎样做人”的认识,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更理性、积极地看待身边的普通人,注意捕捉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四篇文章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但文体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一方面可以了解叙事性作品的共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不同文体在阅读欣赏中的差异性,获得阅读欣赏叙事作品的经验和方法,提升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对作品意蕴的思考和领悟能力,充分领略叙事作品的形象美、语言美、音韵美。
此单元写作关键是“抓住细节”,紧扣阅读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学会在写作时运用细节描写。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可以初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但是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有待提高,全面、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思考和领悟作品意蕴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在写作中,还需提升利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及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四、单元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积累生字词,并积累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课下注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五篇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卖油翁》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卖油翁》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故事情节。
2.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并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能联系实际,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清故事情节。
2.难点: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明确: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接下来教师引导:“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但有一个人不以为意,甚至不屑一顾,这个人是谁呢?(卖油翁)今天我们就学习《卖油翁》这篇课文,一同来看个究竟。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播放PPT补充)明确: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
首先,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其次,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然后,分角色朗读(先小组中分读,然后请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接下来,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师指导,从普通话、语气、情感、神态等方面评价);最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4年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语言之美。
2.学习课文中的成语,积累词汇。
3.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难点句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卖油翁》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卖油翁”是什么意思?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难点句子。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四、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提问:课文中的陈尧咨和卖油翁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课堂讲解1.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2.讲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从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四、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提问:课文中的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2.分析文章的寓意。
三、课堂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故事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四、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提问:课文中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哲理。
2.分析文章的社会意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课文中的道理?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卖油翁》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卖油翁》的内容和主题。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部分成语和难点句子的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完整《卖油翁》教案

完整《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课《卖油翁》。
本文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这两件事反映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引入: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引导学生谈论这两个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道理阐述等方面进行探讨。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阐述“熟能生巧”的道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卖油翁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熟能生巧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2.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熟能生巧”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结构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其他有关“熟能生巧”的故事,进行交流分享。
或者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熟能生巧”的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语文版语文初一上第26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初一上第26课《卖油翁》教学设计《卖油翁》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把握文言实虚词。
并能借助工具书、注释明白得课文2、体会课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白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学法指导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引导)1、重点:①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明白得本文揭示的道理。
2、难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明白得课文揭示的道理,组织学生讨论。
六、教学步骤课前积存(关于谦虚的或者勤学的故事、名言或优美句子)1、导入新课:(出示一枚铜钱)我国有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古代就有如此两位:一位能够将箭射中铜钱的方孔,一位能够透过方孔将油注入葫芦。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确实是如此两位性格各异,却身怀绝技的人。
这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2、确定目标:(师生共同确定并简单板书)A、反复朗读,,把握文言实虚词。
并能借助工具书、注释明白得课文B、体会课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白得文章揭示的道理。
3、了解(学生介绍并出示投影以作补充)欧阳修,北宋(朝代)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唐宋八大伙儿之一。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附: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导,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闻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唐宋八大伙儿”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导,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卖油翁》教案(精选5篇)

《卖油翁》教案《卖油翁》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油翁》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油翁》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
3、掌握实词:矜颔释徐以但等。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是要获得超群的技艺必须经过反复多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熟练有关。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熟悉课文。
简介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
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主张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著作收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里。
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情况。
2、学生交流预习中解决的字词读音:3、指名学生试读后全班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三)疏通,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提出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2、学生逐句解释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默读课文,思考:陈尧咨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变化的过程?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2、讨论交流明确:课文先简要介绍陈尧咨因善射而矜持,对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自是不满,质问声中“自矜”之太跃然纸上。
而卖油翁从容对答,点出“无他,但手熟尔”。
但陈尧咨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认为是“轻吾射”,“忿然”一词表现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而卖油翁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当场献技,在事实面前陈尧咨无话可说,只好尴尬地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卖油翁》七年级上册教案

《卖油翁》七年级上册教案《卖油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理解《卖油翁》中蕴含的道德意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卖油翁》主要故事情节。
2.掌握《卖油翁》中各个人物角色特点。
3.分析《卖油翁》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卖油翁》中的隐含意义。
2.通过表演等方式展现《卖油翁》的情节。
四、教学过程
1.了解故事
首先,向学生介绍《卖油翁》这个故事的背景,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初步了解。
2.分析人物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
举止,并准备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
3.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卖油翁》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鼓励他们从
不同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4.情景表演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卖油翁》
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5.讨论交流
在表演结束后,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对《卖油翁》的读后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可
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详细描述。
七、教学反思
通过《卖油翁》这个故事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还能够从中汲取道德启示,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文学修养,是一堂
富有教育意义的课。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油翁》的内容。
2. 能够理解文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能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文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1. 文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与欣赏。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对文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1. 课文《卖油翁》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参考资料或辅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卖油翁》,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标注出自己认为有趣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三、分享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并向全班分享其含义和作用。
四、分析与欣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卖油翁的形象和他的品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卖油翁形象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五、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分享与讨论、分析与欣赏和写作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卖油翁》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通过讨论和写作,学生也能够表达自己对文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六、深入分析与感悟(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探讨卖油翁的形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卖油翁》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卖油翁》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卖油翁》教案26课卖油翁一、教学目标1、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
2、了解“之”在课文中的指代对象。
掌握“咨、矜、睨、颔、忿”等5个字。
3、初步学会利用文章中的语归纳中心思想。
4、感受“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并在学习中勤学苦练。
二、教学重点1、“之”字的指代意义;利用语归纳中心。
三、教学难点1、领会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掌握“咨、矜、睨、颔、忿、谥、酌、杓”等字的音和形;理解“当世无双、十中八九、自矜、熟能生巧”等词语的意义。
3、了解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2、归纳本文的中心和协作特点二、教学过程1、讲读第二段①这段文字从冲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续发问,咄咄逼人,表现出强烈的自矜、自傲。
而卖油翁沉着招架,淡淡回答:“无他,但手熟尔。
”轻描淡写却底气十足。
第二个回合:卖油翁轻描淡写的话更有损陈尧咨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陈尧咨忿然作色:“尔安敢轻吾射!”火冒三丈,出语狂敖。
而卖油翁心平气和,用自己数十年的练就的绝技来教育陈尧咨。
从“我亦”二字中可以看出,卖油翁并未因自己的绝技二自满自夸。
第三个回合:陈尧咨在事实面前服输了。
由“忿”到“笑”,说明他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所认识。
②小结:“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写得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最富有个性的神态、言行来描写。
陈尧咨的轻狂自傲,卖油翁的从容稳重跃然纸上了。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归纳本文的中心和协作特点。
2、熟读成诵3、将本文译写成现代汉语的记叙文。
二、教学过程1、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记叙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卖油翁(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卖油翁(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任务1. 理解并背诵《卖油翁》课文。
2. 了解《卖油翁》的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3. 分析《卖油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如何书写议论文。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卖油翁》的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 分析并理解《卖油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卖油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 帮助学生写好议论文。
四、教学方法1. 理解课文:朗读、分析句子结构、理解词语含义。
2. 学习背景:师生互动、小组探究。
3. 分析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解读语言、轮流朗读、集体讨论。
4. 写作:先导入、分析议论文压轴段、讲解格式、集体讨论。
五、课堂示范第一节:朗读课文,感知情节读音节清晰、声音洪亮,深入地感知情节,学生可以出题细节,合理分析故事第二节:查找文化背景,分析文化现象在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下,分析《卖油翁》的文化背景,讨论文化现象。
例如,商人如何赚到钱,为什么那些钱用来买官,官员不会被剜掉肉,然而它们能赚得更多的钱。
第三节:分析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教师首先解释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发放《卖油翁》的文本,让学生观察它们。
学生随后轮流阅读,解释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四节:学会写作通过让学生先导作文,然后使用议论文压轴段,讲解格式,合理分析和讨论中。
六、课堂练习1. 读一篇关于《卖油翁》的文章,并解释故事中的文化现象。
2. 分析并说明《卖油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3. 观察一篇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 练习写一篇议论文成文后,小组合并。
七、教学总结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分析了《卖油翁》的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特点,探究了故事中的文化现象。
学生学会了分析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并学会了写作。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书写技能、学会了分析与思考,提高了自身语言转化和文字功底水平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卖油翁》的背景和文化现象,学习了分析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写作,提高了自己的文字功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
教学目的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
颔之酌油杓沥
2.熟读课文。
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
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导语
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
以此:因此。
尝:曾经。
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
而:表顺接,可不译。
其:指代陈尧咨。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
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第二自然段:
尔安敢:尔,你。
乃:于是。
以钱覆其口:以,用。
其:指葫芦。
而钱而,但是。
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
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4.提问: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讨论并归纳:"俄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
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
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
5.提问: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6.提问: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讨论并归纳:"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提问: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熟能生巧的道理。
8.提问: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讨论并归纳:
(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做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
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
"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
"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
(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四、小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
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
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