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

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

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作为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都知道,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画质、音质、信号传输质量等方面的稳定性,所使用的器材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本文旨在介绍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

一、摄像机摄像机是广播电视行业中最常用的器材之一。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色彩测试:通过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来测试摄像机的色彩准确性(即图像中各种颜色的还原度、饱和度等)。

2. 分辨率测试:通过拍摄标准分辨率的图像,并对比标准图像,来测试摄像机的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即图像中最小的可见元素的数量)。

3. 曝光测试:通过调节摄像机的曝光参数,来测试摄像机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曝光表现(即图像亮度是否合适)。

二、电视发射设备电视发射设备包括发射机、天线、调频发射机等。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功率测试:通过测试设备的输出信号功率,来判断发射机、调频发射机等的功率是否符合要求。

2. 谐波测试:通过测试设备的谐波频率和功率等参数,来判断设备的频率稳定性和无线电波辐射是否符合要求。

3. 天线波束宽度测试:通过测试设备发送的信号在空间中的覆盖范围,来判断天线波束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传输线路传输线路是广播电视行业中传输信号的重要载体。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电缆阻抗测试:通过测试传输线路的阻抗大小,来判断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匹配度。

2. 端接测试:通过测试不同线路间的端接电压差值,来判断线路端接良好性和传输质量。

3. 干扰测试:通过测试线路中的电磁干扰强度和干扰频率,来判断线路的抗干扰能力。

四、码流媒体设备码流媒体设备是广电行业中中继、转码、录制等方面的核心设备。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信号差错率测试:通过测试码流中出现的差错率,来判断码流设备的稳定性和信号质量。

2. 处理能力测试:通过测试码流设备在不同码率下的处理能力,来判断设备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

3. 录制测试:通过测试码流设备录制的音视频流是否丢帧、错位等问题,来判断设备的录制质量。

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

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

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1.频率范围:前端监测设备需要覆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的整个频率范围,包括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数据传输等频段。

设备应具备广泛的频率覆盖能力,以便监测不同频点的信号质量。

2.灵敏度:前端监测设备需要具备高灵敏度,以便检测到低信号强度下的广播电视信号。

设备应能够精确地测量出各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和干扰情况。

3.抗干扰性:前端监测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以防止外界干扰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设备应具备抵抗电磁干扰、多径干扰和杂散干扰的能力。

4.时钟同步:前端监测设备需要具备精确的时钟同步功能,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时间准确性。

设备应能够与其他监测设备进行时钟同步,以实现同步触发和数据对准等功能。

5.数据传输:前端监测设备需要具备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以便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到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设备应支持以太网、无线网络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1.多路监测:用户终端监测设备需要能够同时监测多个用户终端,以提高监测效率。

设备应具备多路输入和并行处理的能力,能够同时监测多个信号源和多个频点。

2.信号质量测量:用户终端监测设备需要能够准确测量用户终端的信号质量参数,如信号强度、误码率、信噪比等。

设备应能够实时监测信号质量,并提供有效的故障诊断和分析功能。

3.自动化监测:用户终端监测设备需要具备自动化监测功能,能够自动进行信号质量测量和故障检测。

设备应能够自动识别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数据存储与分析:用户终端监测设备需要能够将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

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和数据压缩算法,以满足长时间监测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5.跨平台支持:用户终端监测设备需要能够支持不同平台和操作系统,以便与其他监测设备和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设备应具备兼容性良好的接口和协议,以实现跨平台的互联互通。

总结起来,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和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入网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频率范围、灵敏度、抗干扰性、时钟同步和数据传输等方面。

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附件4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暂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〇六年四月目录前言 (3)1范围 (4)2引用标准和文件 (4)3定义和缩略语 (4)3.1定义 (4)3.2缩略语 (5)4测量要求 (5)4.1总体测量方法 (5)4.2测量条件 (5)4.3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基本测试环境 (6)4.4测量仪器的技术特性要求 (6)5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接口及通讯协议要求 (7)5.1输入电源 (7)5.2网络通讯物理接口 (7)5.3射频输入阻抗 (7)5.4射频输入电平动态范围 (8)5.5HTTP协议层规定 (8)5.6XML应用层协议说明 (9)6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功能、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10)6.1监测任务管理 (10)6.2指标测量 (10)6.3播出异态报警监测 (11)6.4播出异态报警恢复提示 (12)6.5节目内容的上传和存储 (12)6.6系统优先权管理 (13)6.7系统异常报警 (13)6.8系统稳定性 (14)6.9支持流媒体多播 (15)6.10系统响应时间 (15)6.11系统校时 (16)6.12软件远程升级 (16)附录: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与测试指令下发平台接口指令..17 1公用元素说明 (17)2 XML接口定义 (18)前言为了保障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的质量和内容进行监测,即时准确的获取监测数据,规范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测试工作,提高其可靠性、可用性,特制定《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暂行)。

本测量方法规定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入网测试内容、测试环境、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适用于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入网测试。

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b)摄像机摄取TE178标准白测试卡的测试图;
c)非网络接口摄像机通过专用示波器,直接读取其分辨率大小;
d)网络接口摄像机通过软件进行抓图,再对所抓取图片,使用软件判读其分辨率大小。
图二
6.3亮度鉴别等级
6.3.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中从最黑到最白之间所能区别的亮度级数。
6.3.2测量方法:
3.4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
产生可调条格、点格等信号。
3.5测试卡
各种标准测试卡。
3.6彩色数字监视器
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920 x 1200;
图像分辨力:不小于1000TVL;
灰度鉴别等级:不小于1024级;
亮度鉴别等级:不小于10级;
图像重显率:100%;
输入接口:DVI-D、HDMI、HD-SDI、SDI、SDI(4:2:2 10比特和4:4:4 10 或12比特)、复合、Y/C、RGB/YPBPR等。
——透射式测试图峰白亮度应为:635cd/m²±5%。
——物体照度的不均匀性应小于5%。
——光源相关色温应为:3100K0±100K0。
——摄像机拍摄测试图时,要使箭头限定的边框与电视监视器上在欠扫描方式下所显示的图像边缘或显示器上所显示图像的边缘刚好一致。
——测试用镜头组件光学分辨能力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能力。其镜头的焦距不小于等效焦距(使用1/3inch像面的摄像机时的焦距不小于6mm)。
6.1.2测量方法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一所示;
b)摄像机摄取TE97、TE117清晰度测试卡的测试图,用目视法观察监示器或显示器上图像中心楔上能分辨的最大线数。
图一
6.2分辨率
6.2.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的有效像素数,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的乘积表示。

摄像机测试标准(高清)

摄像机测试标准(高清)

东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索尼高清演播室摄像机测试标准测试地点———————测试时间———————测试人员———————索尼(中国)宽带信息系统本部2004年8月2日制定标准说明此标准制定作为索尼高清演播室摄像机系统电性能指标测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其他摄像机系统电性能指标测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参考。

此标准内容参考国家广电总局测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 7401-87)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广播用CCD摄像系统电性能指标测量方法(GY/T 109.2-92)。

测试环境专业测试卡a.灰度卡:从黑到白分11级,γ=2.2,反射率为89.9%。

b.分解力卡:最高水平和垂直分解力标记为800电视线。

c.多波群卡:0.5~10MHz分组标记。

d.环形波带卡:边缘处分解力为450线(垂直)和600线(水平)。

e.彩条卡:GB3175。

f.肤色卡:GB3175。

测试用光学器材和仪表a.照度计:符合CIE标准,精度为±2%。

b.色温计:符合CIE标准,在3200K时,读数误差不超过±20K。

c.3100±100K标准灯箱。

专业测试仪器a.彩色精密监视器:中心分解力600电视线,带有R,G,B通道选择功能。

b.黑白精密监视器:水平中心分解力≥800电视线,水平边缘分解力≥500电视线,信躁比>46dB。

c.波形监视器:有选行功能,矢量相位精度≤2’。

d.视频杂波仪:带宽6MHz,100kHz高通滤波器,5MHz低通滤波器和fsc陷波器。

e.矢量示波器:矢量相位精度≤1’,增量精度≤0.5’。

f.测试信号发生器:带格子信号输出。

测量条件拍摄各种测试卡时,应取其标准画面尺寸,即令其定位三角对准监视器画面的边界。

摄像机光轴应与测试卡垂直,误差不超过±5。

标准照明条件反射式测试卡:卡面照度2000±20lx色温3100±100K透射式测试卡:卡面亮度不作规定色温3100±100K摄像机标准工作状态列表电性能指标测量灵敏度定义:在照度为2000lx,色温3200K的照明条件下,摄像机增益为0dB 时拍摄反射率为89.9%的高清16:9灰度卡。

4k 超高清节目制作用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k 超高清节目制作用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在4K超高清节目制作中,摄像机技术的要求和测量方法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像素分辨率:4K的像素分辨率为3840x2160,摄像机必须能够捕捉到足够的像素以提供高清的图像细节。

要求摄像机具备至少3840x2160的像素分辨率。

色彩深度:色彩深度指图像每个像素表示的颜色数量。

常见的4K摄像机应能够支持10位或更高的色彩深度,以提供更广泛的颜色范围和更平滑的色彩过渡。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指用于描述颜色范围的模型。

在4K制作中,常见的色彩空间是Rec. 709和Rec. 2020。

摄像机需要支持Rec. 709作为最低要求,更高要求的摄像机应支持Rec. 2020,以提供更广阔的色彩范围。

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指摄像机可以捕捉到的亮度范围。

较高的动态范围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更好的画面对比度。

要求摄像机具备至少12比特的动态范围。

色度子采样:由于色度的感知对人眼不如亮度敏感,因此在4K摄像中常用色度子采样来减少数据传输量,如4:2:0或4:2:2。

较好的摄像机应支持较少色度子采样以保持更好的图像质量。

测量方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分辨率测量: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摄像机输出图像的像素分辨率是否达到4K标准。

色彩深度和色彩空间测量:使用色彩校正设备或信号分析器来检查摄像机输出的色彩深度和色彩空间是否符合4K制作的要求。

动态范围测量:使用灰度卡和HDR监视器等设备来测量摄像机的动态范围,确保其满足4K制作的需求。

色度子采样测量:通过专业的视频分析软件或设备来检查摄像机输出的色度子采样比例,确保其符合4K制作的要求。

注意:这些要求和测量方法仅适用于一般的4K超高清节目制作,具体的要求可能因特定的摄像机品牌、制作流程或特定项目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光学性能要求:1.分辨率: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分辨率一般要求达到1920×1080像素,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

2.色彩还原度:广播级高清摄像机在色彩还原上要求较高,能够准确还原拍摄对象的真实色彩。

3.对比度:高对比度的广播级高清摄像机能够在明暗场景中保持较好的细节表现,并能有效降低噪声。

4.反射率: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镜头表面应采用抗反射涂层,以减少镜头表面反射对画面质量的影响。

二、图像传感器技术要求:1.图像传感器大小:广播级高清摄像机通常采用1/2.5英寸或者更大的图像传感器,以保证更好的低光性能和高动态范围。

2.像素数目:高清摄像机要求图像传感器具有足够多的像素数目,以提供清晰的细节和高分辨率的图像。

3.像素大小: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像素大小要尽量小,以提高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减少噪声。

4.动态范围:广播级高清摄像机要求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能够在高光和低光场景中保留更多的细节。

三、测量方法:1.分辨率测量:使用目标图像或者分辨率测试卡进行测量,通过检查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准确还原目标图像的细节来评估分辨率性能。

2.色彩还原度测量:使用标准的色彩测试卡进行测量,比较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色彩差异,评估摄像机的色彩还原度。

3.对比度测量:通过调整摄像机的曝光和增益等参数,观察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在明暗场景中的细节表现,评估对比度性能。

4.反射率测量:使用标准的反射率测量仪器对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镜头进行测量,评估反射率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5.低光性能测量:通过在低光条件下拍摄目标图像,评估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低光性能,包括噪声表现和细节保留等方面。

综上所述,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涉及到光学性能、图像传感器技术要求以及相关测量方法。

从分辨率、色彩还原度、对比度、反射率、低光性能等方面来评估摄像机的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试手段和仪器,可以对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估,以保证其能够满足高要求的广播和影视拍摄场景需求。

演播室摄录像设备采购技术要求

演播室摄录像设备采购技术要求

演播室摄录像设备采购技术要求
1.投标时必须提供分项报价清单,并注明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品牌、型号、数量等),敲章后以附件形式上传,否则采购方有权废标。

2.技术指标要求中标注“▲”的参数为实质性响应参数,不允许偏离,否则作废标处理。

3. 号产品中标后,必须提供厂家出具的授权证明并加盖生产厂商公
章,未提供或缺少的,作为废标处理。

4.本项报价含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培训等一切费用。

5.合同签订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

6.质保条款:按照原厂商整机免费保修一年,“★”号产品必须提供厂商的售后服务承诺函(彩色摄像机、摄像机控制单元质保2年,广播级4K镜头质保2年),中标后未提供或缺少承诺函的,作为废标处理。

7.验收方式:安装调试完成后一周内由采购方组织验收,如中标人提供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采购人有权要求中标人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的全部费用由中标人负责,中标人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

8.付款条件:需方在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供方付合同总价的50%;在验收合格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供方付合同总价的50%。

绍兴市上虞区广播电视总台
2020年11月10日。

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的功能与应用

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的功能与应用

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的功能与应用功能:1.高清画质: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能够提供最高精度的高清拍摄结果,具有出色的分辨率和细节展示能力,可以呈现绚丽而真实的画面效果。

2.光学性能优异: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采用优质的光学设计,具有较大的像素采集面积和高传感器灵敏度,能够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拍摄效果。

3.调焦与变焦: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拥有精确的调焦和变焦功能,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拍摄和局部区域的特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精准。

4.防抖技术: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具备先进的防抖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因摄影师手部不稳造成的图像模糊和抖动,保证视频画面的稳定性。

5.镜头变换: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配备了多种镜头变换器件,如广角镜头和望远镜头,能够满足不同拍摄距离和场景的需求,拓宽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

应用:1.广播节目制作: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是广播节目制作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为广播节目提供高度清晰、细腻、真实的图像效果,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体验真实感。

2.电影制作: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在电影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捕捉到更多细节,并呈现出更加真实的画面效果,使得电影制作更富有观赏性和真实感。

3.体育赛事直播: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在体育赛事直播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能够快速追踪运动员的动作,捕捉到高速运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为观众带来更加刺激和真实的观赛体验。

4.新闻报道: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在新闻报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清晰、真实的图像,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事件现场的情况,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观赏性。

5.纪录片拍摄: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能够准确捕捉到自然界和人文环境中的细节,使得纪录片制作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观赏性,深受观众喜爱。

总结起来,广播级高清摄录像机镜头具有出色的画质和功能,适用于广播、电视制作和电影制作等领域。

它能够提供高清的图像,具备优良的光学性能和防抖技术,同时具备良好的镜头变换功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测试方案高清摄像机

测试方案高清摄像机

测试方案高清摄像机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案1.测试目标-确保摄像机能够以高清的质量进行视频录制和拍摄-检查摄像机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确保摄像机的性能和品质达到预期标准2.测试准备-安装测试所需的软件和驱动程序-准备一个测试场景,包括不同的光源和距离-搭建一个稳定的支架,以确保摄像机的稳定性3.测试步骤3.1摄像质量测试-设置摄像机的分辨率和帧率,录制一段视频,并将其导出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播放视频,检查画面的清晰度和颜色还原度-将视频与参考视频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失真、模糊或其他质量问题3.2光线适应性测试-在不同的光源条件下,录制视频并观察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检查摄像机是否能够自动调整曝光和白平衡,以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获取合适的画面质量3.3彩色还原度测试-在测试场景中放置不同颜色的物体,录制视频并观察摄像机对颜色的还原度-检查摄像机是否能够准确还原物体的颜色,并比较其与实际物体的颜色是否相符3.4镜头畸变测试-在测试场景中放置一张网格或其他标识物,录制视频并观察画面中的畸变情况-检查摄像机是否存在镜头畸变,如鱼眼效果或边缘失真,并评估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3.5对焦速度与准确度测试-在测试场景中放置一个移动的物体,测试摄像机的对焦速度和准确度-检查摄像机是否能够及时调整焦距,以确保移动物体的清晰度3.6防抖性能测试-操控摄像机在不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录制,观察画面是否抖动-检查摄像机是否具备防抖功能,以确保视频的稳定性4.测试记录与评估-对每一项测试进行记录,并评估摄像机在各项测试中的表现-记录摄像机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综合评估摄像机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高清拍摄要求5.结论与总结-根据测试结果,得出摄像机是否适合用于高清拍摄的结论-总结测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方案-提供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和评估,以供后续决策参考以上是一个简要的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案,具体测试步骤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专业级摄像机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区别

专业级摄像机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区别

专业级摄像机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区别搞清专业级和广播级的界线最近看到不少人把什么180A和190P之类打着专业广播级”的头衔,我想有必要搞清这个问题,有何错误,请前辈指出!(一)模拟机时代一.民用级:(1)240~260线级别。

主要格式:VHS (家用录象设备),VHS-C(家用摄象设备),VIDE0-8还有就是SONY 曾经在家用录象机大战中大败的BETA-ED标准输入输出:AVCOMPOSIT(视频复合)(2)400 线xx 模拟级别。

主要格式:S-VHS(家用录象设备),S-VHS-C(家用摄象设备),HI-8。

标准输入输出:Y/C分量(即S-VIDEO这期间使用S-VHS-C HI-8,甚至是VHS VHS-C VIDEO-8的3CCD肩扛机,便是民用级的旗舰高档机而非专业机。

二.广播级:最著名的SONY的BETACAMS P水平解像度500线以上。

标准输入输出:模拟分量RGB二)数字机时代一.民用级:(1)440 线~500线级别:主要格式DIGITAL8(D8)。

标准输入输出:数字复合(1394)(2)500~540线级别:MINIDV 是最主要的格式了。

标准输入输出:数字复合(1394)单CCD尺寸在英寸的为中低端。

包括松下伪专业肩扛机MD9000。

英寸3CCD机为xx高端。

典型型号:,松下MX350/AG-EZ80,GS400。

英寸3CCD的为高端旗舰,俗称民用级的专业机。

如松下AG-DVC100A/180A SONY的,佳能XL1/XL2等。

但是也有几个英寸3CCD型号可以勉强算作这个级别的,如松下AG-DVC33MC AG-DVC63MC AG-DVC15MC佳能XM2。

它们和上一个档次的区别可能仅在于机器用料,镜头尺寸和质量,麦克风质量等因素上。

另外,SONY的DVCAM系列的几个低端型号,如DSR- PDX10P、150P、190P 也是这个级别。

(3)其它500线级别:DVD刻录形式,还有SONY自己开发的MICROMV格式。

第四章 广播级摄像机的使用

第四章 广播级摄像机的使用
指为了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有清 晰的图像,必须根据它与摄像机之间 的距离、调整镜头的焦点,使景物能 在成像平面上清楚地成像。 聚焦的方法是:将景物画面推成 特写,转动摄像机镜头上的聚焦环, 使图像清楚然后拉开到所需要的景别 进行拍摄。
2、景深:
在摄像时,当给一个物体聚焦时,我 们会发现画面上不仅只是聚焦的那个物体 清晰,而且在它前后的一定范围内的景物 也很清楚,这一清晰的区域称之为景深。
第四章 专业、广播级便携式数 字摄像机的使用
学习目标
1. 掌握广播、专业级摄像机镜头的特性和使用方 法。 2. 掌握跟焦点镜头的拍摄技巧和方法。 3. 掌握移焦点镜头的拍摄技巧和方法。 4. 掌握寻像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5. 熟悉专业、广播级摄像机各开关按钮的功能和 使用环境。 6. 掌握专业、广播级摄像机白平衡的调整方法。 7. 掌握专业、广播级摄像机聚焦的操作方法。
1.AUDIO SELECT(音频选择)开关
9.PRESET/DATA SET (预置 / 数据)设置 8.ADVANCE/SELECT (增加 / 选择)按钮 7.SHIFT/ITEM 6.HOLD/GROUP (移动 (保持 /项目)按钮 /组别)按钮
3.TC GENERATOR 4.CONTINUE 5.MENU (菜单)按钮 (继续)按钮 (时间码发生器设置)开关
状态0
状态1
状态2
图4-32 寻像器上的信息
15.MONITOR(音频监听音量调节)旋钮
14.ALARM(告警音量调节)旋钮
4.4.2 前面板各开关、按钮的功能
3.AUDIO LEVEL CH-1 5.TAKE (超级场景定位器)按钮
4.5.3
后焦距的调整
后焦距的调整步骤:

高清摄像机测量资料.

高清摄像机测量资料.

Lux
最低照度
开。光圈开最大,先低照度,后增加照度使视频幅度:700mV
(最大光圈:F= )
5
多波群卡。照度:2000±20Lx,色温:3200±100K。滤色片3200K,增益:0dB,γ:关(1), 位置 MHz
DTL:关,CHROMA:关。镜头光圈:4和5.6之间,以0.5MHz(高清1MHz)为标准,最佳聚焦。 中心 1
28 9 July 2020
垂直拖影
▪ 定义:拍摄过亮物体时,由于CCD器件的结构特点引起的垂直亮带称为 垂直拖影。
▪ 目的:检验摄像机CCD器件垂直拖尾的衰减程度。 ▪ 方法:摄像机定为滤色片3200°K、增益0dB、γ开关OFF(1)、DTL开关
OFF、CHROMA开关OFF。拍摄透射式白窗卡,高亮度白窗照明。先在 摄像机前插入一张ND3(1/1000衰减)中性滤光片,手动调整光圈,使得 波形监视器的信号达到100%。然后移开中心滤光片,用波形监视器选取 靠近底部或顶部的一行信号,读出拖影信号的幅度值。设此值为S%则: ▪ 垂直拖影(%)=S×1/1000(%) ▪ 或者以数表示:垂直拖影(dB)=-20lg(S/100000)(dB)
摄像机高清眼图输出特性实例2
8 9 July 2020
摄像机高清眼图输出特性实例3
9 9 July 2020
摄像机高清眼图输出特性实例4
10 9 July 2020
WFM2300 / WFM2200A Key Features
▪ Eye / Jitter Measurements (WFM2300)
3
下降时间
4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差
5
上冲
6
下冲
7
直流电平偏移

广播级摄像机的操作

广播级摄像机的操作

广播级摄像机滤光片的使用白平衡的调整后焦距的调节摄影摄像技术 - 简易色温表晴空:10000薄云:8000多云:6000-7000直射阳光:5000-6000日出日后一小时:4000日出日落前半小时:3000-3500日出前或日落后半小时,烛光:2000雪景:7000左右根据条件可少许变动早霞3000k黄昏4000k正午5500k-5600k其它白天时段4800k(晴天时)阴天6500k左右白天正午的阴影和月夜6700k左右白色路灯下偏紫色色温白炽灯土黄色聚光灯3200k烛光1850k新闻灯3200k三基色日光灯3200k商场日光灯4500k色温. 蜡烛及火光, 1900K以下.朝阳及夕阳, 2000K.家用钨丝灯, 2900K.摄影用钨丝灯, 3200K.日出后一小时阳光, 3500K.摄影用石英灯, 3200K.220 V 日光灯, 3500~4000K.早晨及午后阳光, 4300K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

一天当中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下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2200K。

规范1.待机将AUTO MODE设置为OFF.2.将ATW<自动跟踪>开关设置为OFF.3.将WHIT BAL<白平衡>开关设置在A或B的位置.4.用白纸充满整个屏幕.5.向上拨动WHT BAL开关.再松开.6.这时白平衡指示灯快速闪烁.停止闪烁时所选的值自动储存在内存的A或B中.7.不同的光线白平衡的调整值重复步骤2--4.后焦距的调节方法有的朋友可能会遇到长焦推上去很清晰,但一推回广角就模糊了的问题。

其实这很可能是后焦距没有调节好,导致长焦和广角的焦点不能很好吻合的原因。

后焦距又叫作法兰焦距,用Ff表示。

为了更准确的描述其调节方法,我不得不花功夫找出N年前在学校的笔记,那时青春年少的我上课经常开小差“调戏”女同学,不知笔记有无出入,反正我这么多年都是这么用来着,如有出入,与教我摄像的老师是无关的:1: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M2:光圈环调到f/1.8(光圈调到最大,景深就最小,这样聚焦才更精确)3:将一个法兰焦距调节用图置于约3米处(用有条纹的A4大小的纸也可以,但一定要方便聚焦),然后调节室内的照明亮度,获得光圈在f/1.8时的合适的录像输出水平(即在光圈固定在f/1.8时能在寻像器上清晰的得到图像的亮度)4:放松Ff调节掣子的螺丝5:将ZOOM(变焦)选择开关置于M6:手动变焦控制杆移到长焦镜头处,调节聚焦环,使测试的图谱清晰成像7:再手动变焦控制杆移到广角镜头处,调节Ff调节掣子,使测试图谱清晰成像,切勿移动聚焦环8:反复6、7步,直至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均完成聚焦,能够清晰成像9:拧紧Ff调节掣子。

高清摄像机的电技术指标

高清摄像机的电技术指标

一. 高清摄像机电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由于高清摄像机是摄像机的一种高端形式。

在测量方法上我们可借鉴传统测量模式,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按照高清要求套用传统测量方法从而得到高清技术指标。

1.测试标准:暂时依据GY/T 109.2-92《广播用CCD摄像系统电性能的测量方法》2.测试仪器及连接泰克公司:VM6000、WFM700、WFM7100、TG700ITU高清测试卡照度计:符合CIE标准,精度±2%色温计:符合CIE标准,在3200K时误差不超过±20K3100±100K标准灯箱由于镜头对成像功能的影响相当大,在测量过程中,为消除不同镜头产生的测试环境差异,我们对各摄像机采用了同一镜头。

二. 摄像机格式和辅助数据测试格式和辅助数据的正确是摄像机首先要保证的,格式错误将导致无法与现行电视系统匹配、兼容,辅助数据错误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各厂家都会针对标准设计,并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检测,一般不会在这方面出问题。

格式的测量很简单,测试仪器的输入格式设定在自动档,摄像机输出的数据流能够通过仪器的检测,那么这台摄像机设置的格式包括图像扫描特性、场/帧定时关系、场/帧定时关系和隔行扫描系统场周期定时都是附合标准的。

由于数字视频信号的EAV和SAV影响了有效图像行样点数据的连续性,我们在检测辅助数据主要看数字行消隐区的EAV和SAV。

三. 高清摄像机数字特性检测1.抖动的测量数字系统传输的数据流不是所要传递的信号本身,而是连串的脉冲序列,串行数字视频信号经过数字分配放大器、数字矩阵及其他工作于数字串行格式设备处理后,数据流中的脉冲跳变沿位置与基准时钟的相位差的变化称为抖动。

抖动是串行数字传输系统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下图是接收机对抖动的灵敏度。

可看出,接收机对10Hz以下的低频抖动可承受2UI(眼图宽度3.7ns),随着频率增加,接收机抖动承受能力下降,到10KHz时只能承受0.2UI。

广播级摄像机的分类与性能

广播级摄像机的分类与性能

一、广播级摄像机的分类与性能1.广播级摄像机的分类(1)演播室用摄像机演播室用摄像机在有利于摄像机工作的条件下使用,如照明强度高、色温适度等。

为了提高性能指标,通常采用尺寸较大的摄像器件。

因此,它们的清晰度比较而言最高,性噪比最大,图像质量最好。

当然,体积也大,价格也相对较高。

( 2) 新闻采访(ENG)摄像机( 3) 现场节目制作(EEP)摄像机2.广播级摄像机的性能(1)2/3英寸可互换镜头系统(2)逐行3CCD2/3英寸逐行3CCD结合了具有高灵敏度的大面积光接收面。

( 3)14位数字电路(4)多HD/SD格式( 5)慢速、同步和高速快门(6)辅助对焦(7)可变色温(8)提供4-Position光学ND滤镜(9)色差补偿功能(10)P2卡插槽(11)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和可靠性高等特点的P2卡二、广播级摄像机的重要技术指标1 .灵敏度2 .图像清晰度3. 信嗓比(S/N)4. 最低温度5. 几何失真三、广播级摄像机的组成1. 摄像机的镜头组成部分(1)聚焦环:通过镜头调节此环,改变镜头透镜与成像装置之间的距离,使影像在成像装置上得到清晰正确的反映。

(2)光圈环;镜头里用来控制通光量的机械装置,分为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模式。

(3) VTR旋钮;按此钮停止或启动VTR的控制(4)近摄(MACRO)钮;近距离拍摄时,按下该钮,同时转动MACRO环(5)变焦(ZOOM)选择器;选择变焦镜头的操作模式,分为电动变焦S和手动变焦M. (6)电动变焦开关;’W’是广角变焦端,“T”是长焦变焦端,变焦速度采用无级变速方式,速度与手指压力成正比。

(7) 光圈选择器;用来选择光圈的操作模式, “A”是自动光圈,“M”是手动光圈。

2. 摄像机的机身部分(1)POWER(电源)开关;在ON位置上,摄像机电源打开;在OFF位置上,摄像机电源关闭。

(2)电池接口;安装Anton/Bauer产的电池(3)DCIN(外部电源输入);此部件与外部AC适配器相连。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发布《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发布《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发布《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5.08.18
•【文号】新广电发〔2015〕184号
•【施行日期】2015.08.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发布
《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项广播电
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
新广电发〔2015〕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总局直属有关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审查了《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为:GY/T 295-2015。

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负责发行(网上电子发行网址为:),联系电话:(010)86093424。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8月1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总谐波失真
4
串扰
5
动态范围
a 校准电平输出下的信噪比,以下同。
单位 dB dB -dB dB
技术要求
-1.0~1.0(20Hz~20kHz)
≥60 ≤0.1% ≤-70 ≥75
5.2.3.2 线路信号输入记录性能
高清摄录一体机线路信号输入记录性能要求见表6。
表6 线路信号输入记录性能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3
中心调制度 (27.5MHz)
4
疵点
5
动态范围
a 指镜头的光圈值,以下同。
条件
γ=1 细节(DTL):OFF 色度(Chroma):OFF 增益:0dB γ=1 细节(DTL):OFF 增益:0dB 测试卡:反射式调制度卡 γ=0.45 不同增益条件下 测试卡:反射式灰度卡 分清测试卡中所有的亮度等级
4.2 客观性能指标
4.2.1 高清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应符合GY/T 155—2000和GY/T 157—2000,主要要求见 表2。
表2 高清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抖动
参数 信号幅度 上升时间 下降时间 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偏差
GY/T 155—2000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GY/T 157—2000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3 类型
本标准涉及以下两类高清摄像机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a)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成像和输出图像的分辨率为1920×1080,信号格式符合GY/T 155—2000
和GY/T 157—2000; b) 高清摄录一体机:成像和输出图像的分辨率为1920×1080,信号格式符合GY/T 155—2000和
上冲 下冲 直流电平偏移 100kHz 高通滤波 10Hz 高通滤波 输出视频信号格式
单位 mV ps ps ps --mV UI UI --
技术要求 800±80 <270 <270 ≤100 <10% <10% ±500 ≤0.2 ≤1.0
符合 GY/T 155—2000 和 GY/T 157—2000
寻像器连接
可正常连接大、小寻像器
色温调节
可根据周围灯光环境调节色温
通话音量调节
可进行通话音量调节
音频传输
可从摄像机机头输入线路音频信号,经传输后从基站输出
1
GY/T 295—2015
表 1(续)
序号 6 7
8
功能项 场景文件存储 内置测试信号
菜单调整
功能要求 可存储多组场景文件 可输出内置的测试信号 可自定义并调用场景文件,支持镜头文件调用,支持伽玛曲线调整、拐点调整、 黑电平调整、色彩矩阵调整、细节电平调整、增益设定、电子快门设定
GY/T 157—2000,具有视音频和数据等记录功能。
4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技术要求
4.1 基本功能要求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基本功能要求见表1。
表1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基本功能要求
序号
1
2 3 4 5
功能项
功能要求
摄像机控制单参数进行控制和调整
接及控制
菜单调整
功能要求 预记录时间应大于 5s 通过多插槽记录、循环记录或高速缓存等可实现不间断记录功能 具备常规菜单操作复位功能 具备 2 个以上可以指派的快捷键 具备介质、电池容量报警功能 可直接使用按键(或旋钮)切换色温,并具备色温预置功能
可对缩略图显示信息进行更改,缩略图菜单操作的响应时间在 3s 以内
6.1.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将被测摄像机的HD SDI输出接口通过高清测试线缆连接至高清波形监视器; b) 从高清波形监视器读取信号幅度、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上冲、下冲、直流电平偏移;
4
c) 设置不同的滤波器,读取抖动值; d) 检查视频信号格式。 6.2 摄像机光电性能的测量 6.2.1 测试用反射卡 6.2.1.1 灰度卡
参数
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偏差 幅频特性 信噪比 总谐波失真 串扰 动态范围
单位
dB dB dB -dB dB
技术要求
±0.5
-0.5~0.5(20Hz~20kHz)
≥75 ≤0.1% ≤-70 ≥90
6 测量方法
6.1 高清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的测量 6.1.1 测量框图
见图1。
图1 高清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测量框图
技术要求 58.0dB 以上
45%以上 无疵点 600%以上
5 高清摄录一体机技术要求
5.1 基本功能要求 高清摄录一体机基本功能要求见表4。 表4 高清摄录一体机基本功能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功能项 预记录时间 连续不间断记录 标准菜单复位 快捷键设置 报警功能 色温调整 缩略图操作 音频信号分配 音频信号调节
5.2.2 光电性能
高清摄录一体机光电性能要求见表3。
3
GY/T 295—2015 5.2.3 音频指标 5.2.3.1 话筒信号输入记录性能
高清摄录一体机话筒信号输入增益应不小于55dB,在55dB增益的条件下,音频指标要求见表5。 表5 话筒信号输入记录性能技术要求
序号
参数
1
幅频特性
2
信噪比 a
4.2.2 光电性能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光电性能要求见表3。 表3 高清演播室摄像机光电性能要求
序号
参数
1
灵敏度
条件
照度:2000lx 色温:3100K±100K 灰度卡反射率:89.9% 增益:0dB 视频信号电平:700mV γ=0.45
技术要求 F11a 以上
2
表 3(续)
序号 2
参数 亮度通道信噪比
线路、无线和前向话筒音频可分配于任意指定声道
可手动调节指定声道的录制音量 可自定义并调用场景文件,支持镜头文件调用,支持伽玛曲线调整、 拐点调整、黑电平调整、色彩矩阵调整、细节电平调整、增益设定、 电子快门设定
5.2 客观性能指标
5.2.1 高清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
高清摄录一体机数字接口特性和信号格式要求见表2。
广播级高清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 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设计、生产、评测、验收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