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体系说明
安全运维管理体系

实施效果:成功防范了多次安全攻击,提 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经验总结:安全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需 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包括管理层的 支持、技术团队的配合、运营团队的执 行等。
大型互联网企业安全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 案例背景:某大型互联网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
• 建设目标:建立完善的安全运维管理体系,确保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
建设目标:确保 信息系统的稳定 性、可靠性和安 全性
建设内容:包括 安全策略制定、 安全组织架构设 计、安全技术措 施实施等方面
建设成果:成功 建立了一套完善 的安全运维管理 体系,有效提高 了信息系统的安 全防护能力
政府机构安全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案例背景:政 府机构面临的 安全威胁和挑
战
建设目标:提 高政府机构的 安全防护能力 和应急响应能
安全运维管理体系的构成
安全策略:制定安全目标和策略,确保系 统安全
安全流程:建立规范的安全运维流程,确 保安全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组织:建立安全团队,负责安全运维 管理工作
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 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技术: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工具, 提高系统安全性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安全 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 成果:成功抵御多次网络攻击,保障了用户隐私和企业利益
06
安全运维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安全运维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利用 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 实现运维管理 的自动化、智
能化。
集成化:将安 全运维管理与 业务系统、IT 基础设施等紧 密集成,提高
运维效率。
敏捷化:采用 敏捷开发、持 续集成等方法, 快速响应业务 需求,提高运 维响应速度。
运维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

运维的建设定位----运维即服务+运营
建设定位
业务驱动,服务运营
规范管控,实时监控
固化流程,强化控制
梯队建设,协同综效
由“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转变,主动的服务提供者向客户(业务部门)提供赖以支撑组织业务运作的IT服务,促进业务成熟度的提升,达成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以工具、流程为着力点,实现运维的规范管理;以管控为支撑,提供运维过程的实时监控。
事件管理件管理—请求管理流程
01
一年之中只能宕机20个小时
02
客户不会充许你在同一个时间里把20小时用完
03
宕机是一级故障
04
一级故障的解决时间是1小时
05
会强制把20个小时分散到全年之中,以减少对业务的冲击
06
如按时解决率等等这些事实是用于服务管理
07
站在客户方的立场而言有了这些指标就足够约束服务商
运维管理体系
#2022
1
运维的理解及定位
2
运维管理体系及要点
01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目录
02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项目
运维与项目
项目的建设达到相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运维
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约定的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
运维是对实施项目的继承,本身也是一个项目,更多是长期为项目提供业务及技术支撑。
运维的理解--什么是运维
各流程关联关系
运维管理流程---服务等级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
服务级别协议(SLA)
协议期限
服务方式
服务范围
服务报告
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
服务组织
服务收费
双方责任
协议变更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
运维服务体系

运维服务体系方案目录1、运维服务方案 (3)1.1 日常运作 (3)1.2 服务咨询 (3)1.3 巡检保养 (3)1.4 主动监测 (4)1.5 故障修复 (4)1.6 特殊保障 (4)1.7 更新升级 (4)1.8 运维服务报告 (5)2、运维服务承诺 (6)1、运维服务方案我司提供的运维服务内容包括日常运作、服务咨询、巡检保养、主动监测、故障修复、特殊保障和升级优化。
1.1 日常运作我公司按招标文件中的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维护系统的日常运作。
1.2 服务咨询我公司设立专门的服务咨询中心,提供免费的服务热线电话,接受系统故障保修、使用帮助要求、业务和技术咨询、服务投诉等。
该服务咨询中心应该 7*24小时全天候运行,配备足够的咨询人员或技术工程师,热线电话的拨通率应达到90% 以上。
在热线电话发生故障情况下,提供其它备份的方便和迅速的联系方式。
1.3 巡检保养(1)定期巡检服务a. 每季度对工程敷设线路及前端安装点进行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表,对可能影响线路及前端的情况要及时协调,防止因线路中断等情况造成系统中断;b.每季度对工程范围内的设备箱、设备及其供电系统进行一次保养性维护,包括设备除尘、排除故障隐患等,并填写设备养护记录表;以确认所有设备及系统工作正常;c. 每季度对工程范围内的摄像机除尘清洁一次,并填写记录表;d.每半年对防雷系统进行一次检测,填写检测登记表,对不达标的防雷地极进行相应处理。
(2)定期抽检服务每周进行随机抽查,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并填写记录表。
1.4 主动监测(1)设备监控我公司建立设备管理监控体系,有效地对系统的监控设备运作情况和传输线路的性能、通断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早发现问题,排除故障。
(2)图像监控我公司对每个监控点的图像显示是否正常进行主动监测,以减少故障时间。
1.5 故障修复(1)紧急抢修我公司当承担合同期内系统发生任何故障的抢修任务。
(2)备用方案如特殊原因造成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我司提供备用方案和措施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ITSM运维服务体系介绍

ITSM运维服务体系介绍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IT服务管理)是指通过规范和集成各种IT服务管理过程,以提高IT服务质量、降低IT服务成本、提升IT部门效率和响应能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ITSM运维服务体系是在ITSM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一套完善的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ITSM运维服务体系的概念、原则、架构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ITSM运维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原则ITSM运维服务体系是指在ITSM理念的引领下,通过规范和集成各种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和工具,构建了一个完整的IT运维服务体系。
它包括了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过渡、服务运营和持续改进等环节,以确保IT运维服务的稳定性、高效性和质量。
1.用户至上: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为用户提供满足其业务需求的稳定、高效的IT运维服务。
2.过程导向:通过规范和标准化各个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和可靠性。
3.持续改进:通过监控、评估和优化IT运维服务,不断提升运维服务质量和水平。
4.可测量性:通过设定衡量指标和指标体系,对运维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和监控。
二、ITSM运维服务体系的架构1.服务战略:这个环节主要关注IT运维服务的规划和战略目标的制定,包括明确服务目标、制定服务策略、评估服务需求和制定服务策略等。
2.服务设计: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进行IT运维服务的详细设计和开发,包括制定服务架构、定义服务流程、确定服务级别协议(SLA)和设计服务目录等。
3.服务过渡:这个环节主要关注将新的或变更的IT运维服务交付给用户,并确保用户顺利使用,包括服务测试、培训和变更控制等。
4.服务运营: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进行IT运维服务的实施和运营,包括服务请求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和变更管理等。
5.持续改进: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不断的监控和评估IT运维服务的性能和效果,以便对运维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包括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行动和评估改进效果等。
一体化运维体系

一体化运维体系
一体化运维体系是指将传统的分散的运维团队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运维团队,实现运维工作的集中管理和协同操作。
该体系通过整合各类运维工具和技术,提供全方位的运维服务,并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一体化运维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基础设施监控层:监控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 应用监控层:监控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包括性能指标、错误日志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应用的稳定性和性能。
3. 自动化运维层: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技术实现运维任务的自动化,包括配置管理、部署、备份恢复等,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4. 数据分析与优化层:采集和分析各类运维数据,发现系统性能瓶颈和潜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持续改进运维工作。
5. 运维服务管理层:对运维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包括服务级别管理、巡检、故障处理等,确保运维工作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
一体化运维体系的优势包括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故障率,提升
服务质量,减少人工成本等。
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调整资源配置和优化业务流程。
运维管理体系

运维管理体系运维管理体系是一套用于有效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系统的框架和方法。
它旨在确保组织的业务连续性、系统可用性和性能,以及有效管理技术资源和运维团队。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运维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1. 运维策略与目标:制定明确的运维策略和目标,以支持组织的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
这包括确定关键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指标,制定相应的服务级别协议(SLA)等。
2. 运维流程与规程:建立标准化的运维流程和规程,以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这可能包括变更管理、故障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等方面的流程和操作规程。
3. 服务台与故障响应:建立有效的服务台和故障响应机制,以接收和处理用户的请求和故障报告。
这包括设置服务台系统、分类和优先级管理、故障诊断和解决等。
4. 监控与性能管理:建立监控和性能管理体系,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这包括设置监控工具、收集和分析关键指标、进行容量规划等。
5. 变更管理: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变更经过审批、测试和控制,以最小化潜在的风险和中断。
这可能包括变更申请、评审、测试、发布等环节。
6. 文档与知识管理:建立良好的文档和知识管理机制,确保相关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和共享。
这可能包括建立知识库、技术文档、操作手册等。
7. 值班与灾备计划:制定值班和灾备计划,确保24/7的技术支持和业务连续性。
这包括排班管理、应急响应、灾备测试和恢复等。
8. 持续改进:实施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这可能包括定期审查运维过程和绩效,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等。
一个良好的运维管理体系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减少故障和中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并支持组织的业务发展。
具体的运维管理体系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和情况进行定制和实施。
运维管理体系的内容

运维管理体系的内容运维管理体系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有效管理和运营其信息技术系统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组织架构、流程规范、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等。
一个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一、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一个良好运维管理体系的基础,它确定了运维部门的角色和职责,明确了各级管理者的权责。
通常,运维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协同工作。
同时,运维团队应该具备合适的规模和技能,以应对各种技术问题和故障处理工作。
二、流程规范流程规范是保证运维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运维管理体系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流程规范,包括变更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容量管理等。
这些流程规范应该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运维工作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和风险。
1.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是指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和改进的过程。
运维管理体系应该建立严格的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申请、评审、测试、发布等环节,以确保变更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2. 问题管理:问题管理是指对系统故障和异常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运维管理体系应该建立问题管理流程,包括问题识别、分类、分析、解决和跟踪等环节,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3.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指对系统配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运维管理体系应该建立配置管理流程,包括配置项的定义、采购、部署、变更和验证等环节,以保证系统配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4. 容量管理:容量管理是指对系统资源和性能进行有效监控和规划的过程。
运维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容量管理流程,包括容量规划、性能监控、容量调整和容量报告等环节,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三、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运维所需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运维管理体系应该建立资源管理机制,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的规划、配置、调度和优化。
运维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

运维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一、运维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运维体系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运维管理体系,用于规范和优化运维相关工作的流程、方法和标准。
它包括运维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规范、工作标准等,目的是为了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证服务质量。
运维管理制度是对于运维体系中的各项规范和要求的具体描述和指导,是运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规范运维人员的行为举止、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运维体系的构建1.运维组织架构:建立适应企业规模和业务需求的运维组织架构,包括运维部门的划分、职责的明确以及人员配置的合理安排。
2.职责分工:明确各级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运维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
3.流程规范:制定和优化各项运维工作的流程,确保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运维效率。
4.工作标准:制定和执行运维工作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标准、系统运维的标准、网络运维的标准等。
5.监控与报警体系:建立有效的监控和报警体系,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和处理潜在问题。
6.文档管理: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日志、操作手册、维护记录等,方便知识积累和问题定位。
7.问题管理:建立问题管理制度,对于各类问题进行分类、评估和处理,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8.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9.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访问控制、权限管理、漏洞扫描等,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三、运维管理制度的内容1.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各项运维工作的流程和标准,保证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完成。
3.问题管理制度:建立问题管理机制,对于各类问题及时评估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变更管理制度:规定变更管理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变更工作的风险可控、高效和可追溯。
5.绩效评估制度: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运维人员的工作成果,激励和培养优秀的运维人才。
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是指在企业或组织中,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规范运维工作,建立起一套符合标准和流程的管理方法和框架。
该体系通过定义明确的流程、职责和操作规范,以及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培训支持,旨在提高运维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实现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的优化。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的定义、背景和目标优势。
接着详细介绍该体系的流程框架和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随后,文章将解释该体系的重要性,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规范化操作和一致性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最后,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及重点观点,并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企业中应用的意义。
通过详细说明其框架和流程,以及解释其重要性,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体系的价值和作用。
同时,通过总结与展望,我们希望能够为未来的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并促进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正文在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中,正文部分将针对该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
在实施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时,有以下重要的步骤和内容需要考虑:2.1 运维组成员角色和职责在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中,明确定义每个运维组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十分关键。
例如,可以设定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不同的角色,并确定他们在运维过程中应承担的具体职责。
2.2 事件和请求管理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如何应对用户的事件报告和请求处理。
按照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在接收到事件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分类、评估并指派处理人员。
而在处理用户请求时,也需要制定明确的流程以确保及时响应并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2.3 变更管理变更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运维组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中,变更管理被视为一项必须非常严谨执行的工作。
运维工作体系

运维工作体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站和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运维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运维工作体系是指为保证互联网服务的稳定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维护工作,涉及到硬件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多个方面。
一、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是运维工作的基础。
它包括对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进行巡检、监控和维修。
巡检是指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监控是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内存、存储等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网络流量、连接数等指标。
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的修复工作,包括更换损坏的硬件组件、修复软件配置错误等。
二、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管理是确保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
它包括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监控和故障处理。
配置是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设置设备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
监控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包括端口流量、链路负载、接口错误等指标。
故障处理是及时排查和修复网络故障,包括网络连接问题、设备故障、网络攻击等。
三、操作系统管理操作系统管理是保证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
它包括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配置、升级和维护。
安装是指将操作系统安装到服务器上,并进行基本配置,如分区、格式化等。
配置是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系统参数调整,包括内核参数、文件描述符、进程限制等。
升级是在操作系统发布新版本时进行的更新工作,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维护是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巡检、监控和优化,包括检查日志、排查故障、清理垃圾文件等。
四、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是保证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关键。
它包括对数据库进行安装、配置、备份和维护。
安装是指将数据库软件安装到服务器上,并进行基本配置,如存储路径、缓存大小等。
配置是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数据库参数调整,包括连接数、缓冲区大小、日志记录等。
网络安全运维体系

功能:网络安全运维体系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功能。
重要性:网络安全运维体系是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政府和个人用户都具 有重要意义。
体系架构
网络安全运维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技术、 安全组织、安全培训、安全审计等
04
安全运维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目的:保障网络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制度内容: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 制度执行:定期检查、评估和改进 制度更新:根据网络安全形势和技术发展进行更新
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分析风险发生的 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存在的 安全风险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对系统 的影响和威胁
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明确网络安全 目标、原则、措施等
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 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
安全组织:建立网络安全组织,明确职责分工, 确保网络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审计,检查网 络安全策略、技术、组织、培训等方面的执 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安全运维人员要求
人员资质与培训
学历要求: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工作经验:至少3年以上网络安全运维经验 技能要求:熟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等 培训内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等
岗位职责与权限
负责网络安全事件的监 测、分析和处置
负责网络安全培训和教 育
风险应对:制定应对策略和 措施,降低风险影响
主流的运维标准体系介绍

主流的运维标准体系介绍
主流的运维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是一套国际公认的最
佳实践框架,主要关注IT服务管理。
ITIL体系包括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过渡、服务运营和持续服务改进五个核心的生命周期阶段。
2. ISO/IEC 20000:ISO/IEC 20000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评估
和认证组织的IT服务管理系统。
该标准关注服务管理的各个
方面,包括服务策略、设计与实现、交付与支持以及改进。
3.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COBIT是一个由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
会(ISACA)开发的框架。
它提供了一套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用于帮助组织实现IT治理和管理目标。
4. DevOps:DevOps是一种将开发和运维团队紧密集成在一起
的软件开发和交付方法论。
它强调自动化、持续交付和协作,旨在加快软件交付速度和质量,同时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
5.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与运
维的标准和指南,例如NIST SP 800系列关于信息安全的标准。
这些标准体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和应用相应的标准体系来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系统运维体系

系统运维体系
系统运维体系是指为了保障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而建立的一套管理和运维机制。
它包括一系列涉及运维规范、流程、工具和人员组织等方面的管理体系。
一个完整的系统运维体系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监控与性能管理:建立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等的状态和性能指标,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及时处理和优化。
2. 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制定数据备份、恢复和灾难恢复计划,确保系统数据和配置的及时备份,并能在发生故障或灾难时进行快速恢复。
3. 安全管理与漏洞修复:建立安全策略和措施,监控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状况,及时修复系统漏洞,保护系统免受安全威胁。
4. 变更管理与版本控制:管理系统变更请求和变更流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进行版本控制和发
布管理,确保软件和配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5. 故障排除与问题管理:建立故障排除和问题管理的流程,迅速响应用户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跟踪和解决,同时进行知识库的积累,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6. 值班管理与服务水平协议:建立值班制度,确保系统24/7的可用性。
制定服务水平协议(SLA),定义系统的可用性、响应时间、问题解决时间等指标,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除了以上方面,系统运维体系还需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组织的规模进行定制和扩展。
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运维流程和团队组织,确保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
运维服务体系

运维服务体系整理编辑:一、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完善的运维服务制度、流程为基础。
为保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规范,确定各项运维活动的标准流程和相关岗位设置等,使运维人员在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和约束下协同操作。
二是以先进、成熟的运维管理平台为手段。
通过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并可扩展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维事件的全面采集、及时处理与合理分析,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三是以高素质的运维服务队伍为保障。
运维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运维服务人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运维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做好各项运维工作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运维服务体系由运维服务制度、运维服务流程、运维服务组织、运维服务队伍、运维技术服务平台以及运行维护对象六部分组成,涉及制度、人、技术、对象四类因素。
制度是规范运维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流程建立的基础。
运维服务组织中的相关人员遵照制度要求和标准化的流程,采用先进的运维管理平台对各类运维对象进行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操作。
三、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内容1.运维管理制度建设总结现有的运维管理经验,相关运维标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运维管理制度和规范。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促进各项制度规范在数据中心的贯彻落实,从而建立起全辖统一、规范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方式。
同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也要确保各项制度的及时更新。
制度体系内容要涵盖机房管理、网络管理、资产管理、主机和应用管理、存储和备份管理、技术服务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类别。
各类制度具体内容因需要而定,如网络管理制度需覆盖网络的接入管理、用户管理、配置管理及网络日常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理等。
安全管理制度需覆盖包括机房设施、网络、主机、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其他机密资源和人员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等。
运维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

运维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运维体系是指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工具和流程来管理企业的IT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服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里,运维体系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个有效的运维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运维体系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运维体系由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1. 自动化工具这些工具帮助减少手动输入和操作,增加效率。
还可以帮助IT团队更轻松地部署、管理和监控系统和服务。
2. 流程和规程运维体系需要定义一些标准的流程和规程,如变更管理、故障排除、备份和恢复等。
这些流程和规程帮助确保所有操作按照正确的方式执行,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3.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效的运维体系的关键部分。
它包括监督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并确保它们能够按照需要使用。
4. 监控和警报监控和警报帮助IT团队能够识别和响应系统中的问题。
它们可以通过指定阈值并在系统超过该阈值时发送警报来工作。
运维管理制度运维管理制度是基于运维体系和相关管理经验制定的制度和规定,用于指导和管理企业的运维活动。
以下是一些运维管理制度的内容:1. 服务级别协议服务级别协议(SLA)是IT团队与业务团队之间达成的合约,其界定了提供给业务的服务范围、质量和可用性等。
SLA是IT团队与业务间有效协作的基础,它能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遵守约定,将团队重心放在业务目标的实现上,实现精细化管理。
2.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是指通过一个标准的流程,确保所有系统变更都得到充分评估和批准的过程。
变更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流程,它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所有非计划内的变更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在变更管理的流程中,需要确保所有变更都得到了充分评估,并在变更之前得到相关人员的批准。
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在运维体系中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记录和监测系统风险。
IT团队需要开展风险分析,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降低风险。
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它不仅能够保持团队意识,还能确保团队能够不断提高。
运维管理体系的全面解决方案

运维管理体系的全面解决方案1000字运维管理体系(OMS)是一套完整的IT运维管理框架,它涵盖了IT服务管理、IT系统管理、IT运维保障等方面。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运维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IT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营。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运维管理体系的全面解决方案。
1.流程管理运维流程是OMS的核心,通过对运维流程的规范化和优化可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流程管理方面,解决方案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流程建设完善运维管理体系的各种运维流程,包括故障管理、变更管理、服务管理、性能管理、监控管理等,确保各项流程符合业务需求和IT管理要求。
(2)流程优化对现有运维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流程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质量,确保运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流程执行确保运维人员按照各项运维流程执行工作,提高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
2.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OMS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IT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和升级,以及对支持系统的管理,包括配置、更新、备份等。
在技术管理方面,解决方案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IT基础设施管理实时监控、管理和维护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确保各项设备处于最优状态。
通过实时监控、预警,可以确保服务高可用、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2)系统管理管理和维护各项系统,包括应用程序、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满足各项业务需求。
(3)数据管理实现数据的存储、备份、迁移等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安全管理确保IT环境的安全,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保障业务不受安全风险的影响。
3.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OMS的基础,运维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
在人员管理方面,解决方案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人员培训为运维人员提供全面的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
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运维安全体系

运维安全体系
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运 维 安 全 体 系 概 述 03 运 维 安 全 体 系 的 技 术 基 础 04 运 维 安 全 体 系 的 管 理 措 施 05 运 维 安 全 体 系 的 实 践 与 应 用 06 运 维 安 全 体 系 的 未 来 发 展
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维安全体系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运维安全体系将更加智 能化、自动化,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
体系构成
安全技术:采用安全技术, 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章节副标题
新兴技术对运维安全体系的影响
人工智能:提高运维效率,减少 人为错误
云计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 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区块链:增强数据安全性,防止 篡改
物联网:提高设备管理能力,实 时监控设备状态
运维安全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将推动运维安全体系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运维安全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拓展运维安全体系的应用领域 5G技术的普及将加速运维安全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访问控制、加密、备 份等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系统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安全策略的有 效性
安全培训:对运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 安全风险
安全审计与监控
运维服务体系

运维服务体系一、运维服务体系简介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度的增加,运维服务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运维服务体系是指运维服务管理的一套系统性方案和规范,它包括实现运维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支持技术工具和运维服务方法论等内容,旨在保障运维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架构1、服务理念运维服务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客户至上”,即将客户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始终以客户体验为中心。
服务理念要求在运维活动中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高品质、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保持良好的口碑,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服务规范服务规范是指制定运维服务标准和流程,确保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并规范从业者的行为准则。
常见的服务规范包括:技术标准、安全条例、服务级别协议等。
服务规范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服务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3、服务人员服务人员是运维服务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有专业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服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以及业务需求。
4、服务方案服务方案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案、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清晰的实施流程来应对客户的运维服务需求,并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提高服务质量。
它将涉及技术机房管理、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风险管理、应急响应等,并实现服务管理标准化和精益化。
5、服务管理运维服务体系的运作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来保证服务可靠性和稳定性。
服务管理是管理运维服务的一套系统性方法,包括服务水平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和人员管理。
服务管理可以建立基于合理的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和管理方法,上下联动,确保客户利益最大化。
三、运维服务体系的实施1、确定服务目标和标准在实施运维服务体系之前,需要制定服务目标和标准,以确保清晰地了解业务需求和客户期望,为运维团队提供明确的目标方向。
运维知识体系

运维知识体系一、概述运维(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是指对于软件系统、硬件设备或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运维知识体系是指管理和运维人员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集合。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安全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运维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和分配计算机的资源。
在运维知识体系中,掌握操作系统相关知识十分重要。
其中,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Unix。
运维人员需要熟悉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技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网络网络是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运维人员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如TCP/IP、HTTP、DNS等。
此外,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对于网络故障的排查和修复至关重要。
四、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关键组件,在运维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运维人员需要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的安装、配置和维护,掌握数据库备份、恢复和性能调优等技术。
此外,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SQL语言也是必备的知识。
五、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成为运维人员的重要任务。
运维人员需要熟悉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方式,能够进行系统安全评估和加固。
此外,掌握安全设备和安全策略的配置,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六、监控与故障排除监控和故障排除是运维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监控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实时获取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而故障排除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工具,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七、自动化运维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运维成为了一种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维体系说明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投标人运维体系说明我公司为用户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热线,在接到用户请求后,根据请求情况协调公司资源,第一时间给用户反馈并解决问题。
运维组织架构
运维流程
技术支持服务热线工作流程图
1、诊断故障并提交故障诊断报告
根据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故障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并提出故障诊断报告。
故障诊断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故障现场情况记录、故障的级别和紧急处理过程记录等。
2、制定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的实施计划
根据提交的故障诊断报告,制定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的实施计划。
按照制定的计划实施系统维护工作。
3、管理、监督维护计划的实施
组成系统维护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组,全面负责管理和监督系统维护工作实施过程(应包含用户方与项目承包商双方)。
并根据系统维护实施的各个阶段提交维护工作报告。
4、确认维护工作完成并提交维护报告
在系统维护工作完成后,由系统维护人员提交系统维护工作报告,由用户方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对系统维护情况进行测试并予以确认。
5、提交成果
每次系统维护工作完成后,都应提交如下的报告、记录等文档等资料:
故障诊断报告
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的实施计划
维护工作阶段报告
系统维护工作报告
说明:紧急情况下,以排除故障,满足用户需要为首要任务,可以进行紧急处理,但事后要补充相应文档与记录。
现场服务流程
众所周知,最优的售后服务是一个项目的承建商必须做出的承诺。
但是,如何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人员素质、计算机应用水平、系统的要求等),做出切合实际的项目售后服务计划书,才是用户关注的问题。
优质的售后服务也一直是我们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原则。
公司的技术支撑部门担负着专业的服务工作,无论是在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还是在系统投入运行之后,无论发生任何问题用户都可以得到最快的响应,售后服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售后服务流程
社会保险的组织结构、计算机应用水平、系统对人员素质要求等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是保证本项目建设成功的一项关键因素。
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
应用软件运行维护:应用软件自身缺陷的调整,为客户及时解决日
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政策和经办规程调整,及时响应需求变更(含与金保工程其他子系统和外部机构的接口),并在业主要求的时限内完成对应用系统的修改或调整。
应用软件技术改造与升级服务:主动或应客户要求,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升级到原有系统,使应用系统的永远保持先进性。
数据库支持服务:公司提供专职工程师为客户提供长期的数据库优化及技术支持服务,以及异常数据修正、批量数据处理等数据维护工作。
定期系统巡检:在系统维护期过后,按照签订的维护合同,定期等到现场对应用系统运行情况,主机运行情况,数据库系统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
客户新技术培训服务:为使客户技术人员能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公司不定期组织客户进行技术学习。
现场诊断与客户回访:公司选一批客户,由公司领导组团对客户进行回访和现场系统诊断,对诊断发现的问题跟踪解决。
网络与硬件服务:虽然本次只是软件招标,但离不开网络及硬件系统的支持,公司愿凭自身的技术实力,为本项目提供硬件调试与网络技术支持服务。
客户端服务
(1)收集最终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意见和建议;
(2)对最终用户进行操作指导;
(3)客户端故障判断和排除指导;
(4)单机版数据转入系统的操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5)服务方式以提供远程服务为主。
服务内容
(1)协助检查数据库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数据库故障;
(2)协助定期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库运行效率;
(3)协助检查应用软件中间件运行情况,及时优化并处理中间件故障;
(4)接受软件维护申请,对应用软件进行完善性修改,处理应用软件存在的问题;
(5)配合系统硬件的维护,及时处理涉及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相关工作;
(6)配合完成日常的统计分析报表,完成特殊的查询统计需求;
(7)历史数据迁移,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支持。
客户服务质量文件
在客户服务中,公司通过以下文件来保证服务的规范和质量:
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售后技术维护,客户问题管理
客户问题办理:
《客户问题受理规范》,问题记录,问题分发、办理监督,问题回
复,问题月报
《故障诊断报告》,故障现场情况记录、故障的级别和紧急处理过
程记录等
《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的实施计划》
《维护工作阶段报告》、《维护工作总结报告》
《系统维护验收测试计划》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
客户满意度测量:
《客户满意度测量》,收集满意度,统计分析(月、季、半年、全
年),提出改进措施
客户培训的相关表格:(为把客户培训工作做得更好的辅助性表格)《客户培训申请表》
《客户培训费用确认表》
《客户培训邀请函》
《客户培训邀请函回执》
《客户培训计划》
《客户培训记录》
《客户培训调查表》
《客户培训评估表》
《客户培训总结》
根据以上的质量保证体系规定,公司执行一次较完整的系统维护过程的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项目运行过程中软硬件出现的系统故障或其它异常情况,双方合作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并提出《故障诊断报告》;
2)根据提交的《故障诊断报告》,制定《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的实施计划》,公司按照制定的计划实施维护工作;
3)双方共同组成系统维护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组,全面负责管理和监督系统维护工作实施过程;
4)公司根据系统维护实施的各个阶段具体情况提交《维护工作阶段报告》,在系统维护工作完成后,由系统维护人员提交《维护工作总结报告》;
5)最后根据《故障诊断报告》、《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的实施计划》、《维护工作阶段报告》和《维护工作总结报告》,公司技术人员和用户方项目组的技术人员一起,讨论确定《系统维护验收测试计划》;并依此对系统进行测试验收,测试合格提交《维护工作验收报告》维护工作完成,否则继续整改。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规范化质量管理为公司的发展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司仍将充分利用规范化的客户服务体系,依靠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在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的建设提供最优良的服务。
应急流程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紧急重大问题,导致新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就需要启动售后服务紧急预案,以保证业务经办的正常进行。
应急预案目标
在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下,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应急预案必须以保证业务经办正常运行为目标。
应急预案具体措施
应急预案需要从业务系统、数据库、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来考虑应急处理措施,在出现紧急重大问题的情况下,我公司会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故障响应,第
一时间由驻现场维护人员启动备份系统,同时将指派具有解决故障能力的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以及硬件网络工程师组成的紧急服务小组解决问题。
应急处理流程
应急处理流程图
流程说明:
1、系统出现故障,我公司接受故障,并确定为紧急情况。
2、启动应急处理服务流程。
3、紧急情况处理小组的领导(由用户和我公司人员共同组成)立刻调派
我公司的资深专家和用户相关人员。
首先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
息,确定事件类别、事件来源,保护证据,以便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4、根据收集的信息,紧急情况处理小组立刻采取措施抑制事件的影响进
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
5、根据实际情况,技术专家进行系统的恢复工作。
6、如果是应用软件故障,我公司保证2小时内解决问题,恢复故障系
统。
7、如果项目组难以短时间内解决故障,及时申请公司技术支持中心派专
家,必要时申请第三方的技术专家到现场协助排除故障。
8、在问题得到解决、系统恢复工作后,回顾并整理该事件的各种相关信
息,尽可能地把所有情况记录到文档中,并完成《紧急事件处理结果
报告》。
9、提交《紧急事件处理结果报告》。
10、应急行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