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611b0aa00b52acec7ca24.png)
语文 第1页(共3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 卷】
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只有找到精神的寄托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寄托只有自己才能找到。
(2分)本文中的意思是:我和姐姐考上大学之后,父亲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内心觉得空虚,所以整天借酒精麻醉自己,无论大家怎么劝说都不管用;后来父亲回到童年生活的山村,在那里重新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也找回了欢乐。
(3分)
7.D 8.AD
9.①中药是民族的瑰宝,中医药优势明显,不仅受到国人的关注,其优越性也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②中药近几年迎来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有些药品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压力。
(每点2分) 10.D 11.A 12.A
13.(1)而今也应当检查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务必追求节俭朴实,来改变百姓的看法。
(“宜”“顾省”
“损阙”“存”各1分,句意1分)
(2)梁冀前前后后托请征召任用的人,他一人也没任用。
即使有好人而被梁冀夸耀举荐的,也不予任命。
(“辟召”“虽”“饰”各1分,“为……所”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 14.AB。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03f4c05022aaea998f0fca.png)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卷】语文·全解全析1.C 【解析】A项,选项的作品的创作行为是“画”;B项,作品是“碑帖”;D项,作品是“花鸟字”。
2.B 【解析】文章在书法标准“量”的方面不单单论述了“什么是书法艺术”,还有“如何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性”的相关内容。
3.C 【解析】说笔法“在书法的标准中最为重要”扩大了范围,只能说其在书法“量”的标准中最为重要。
4.C 【解析】“缓解内心的压力”错误,父亲喝酒是因为他闲下来后,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内心觉得空虚。
6.第一问:①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②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③城里。
第二问:①父亲在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留下了他童年的记忆,并在年老时又回归了这个精神上的乐园;②父亲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组建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小家庭,并产生了一个供孩子读书的梦想;③父亲在城里圆了让孩子上大学的梦。
(每点2分,共6分)【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探究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探究的内容是两个方面:“是什么”和“为什么”,然后到文中寻找概括答案。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父亲的“家园”包括“壕沟”“林场”“城里”这三个地方,而之所以称这三个地方为“家园”,就是因为它们对父亲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
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父亲在这些地方的收获即可。
7.D 【解析】增长率的升降和生产状况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8.AD 【解析】B项,“中药形成了……现代经济产业,因此成为我国的民族瑰宝”因果倒置;C项,“化学药无法根治”于文无据;E项,以偏概全,原文是“疗效确切、适应症准确、安全性更高的注射剂方能在本轮洗牌中留存”。
10.D 【解析】句中“成王”和“土宇”均作前句的宾语,不作后句的主语,其后面应断开。
11.A 【解析】守丧期满称“服阕”。
12.A 【解析】黄琼称疾推让的不是太尉之职,而是邟乡侯的封爵。
13.(1)而今也应当检查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务必追求节俭朴实,来改变百姓的看法。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语文Ⅱ卷【最全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语文Ⅱ卷【最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2c00e831b765ce050814cb.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Ⅱ卷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2018年全国卷Ⅱ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Ⅱ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841d3aa5e9856a561260dd.png)
们能够从 去经验中吸
,面对 实,想象未来,而 仅仅被 去的记 最 ,大数据 术 了人的 体身份的
被数据化
数据的表 ,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 是 们的认 喜 了 你是 你
数据的形式被记 将会喜 自身塑
大数据 建构的 体身份会 利用信 去
一种 险, 劝服 影响甚 限
大数据的力量 的人,而是
就是说, 是 体想把 而 支配人 压抑人
试卷 答题无效 4.作 使用铅笔画出,确定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黑
5.保持卡面清洁, 要 叠 一 文阅读 36
要弄破 弄皱, 准使用涂改液 修 带 刮纸刀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小题,9 阅读 面的文字, 重 谓 被遗 1~3 题 , 数据 体 要求数据 者永久删除 数据 体的个人数据, 的 储器 易于提 被 联网遗 数
回家 , 了半点多钟,没 着 在
大家决定 看电影了,
个 儿,小秃回来了 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 回来
巷外 的是洋车,耽误 了 重重 几 了, 大 门, 确是 向前 在 车的 毛两毛向 要, , 脚是向前向 , 抬脚 去搀
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 给 老走
是车 高了,是欺侮 连 着 自 准知道
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
,而 乐意参 些意 ,如 完吗?说 奇怪, 是在
都是小 , 就是要个金九连 影场 ,家 要 显着复
大家 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 了,人们全 外走 场完了,晚场 点才开呢 才想起问 重
喊 瓜子的 说起家
瓜子便 够派儿 看 的 来了, 好走 一直到 姥姥睡了 , 是
声电影到 怎 说来着?
舅 想了想
管它
所辨析
声电影
没看 谓 声电影 是
老 前, 来一套说法, 独 而 声 如 之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6e399c172ded630a1cb624.png)
语文第1页(共7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全解全析12347101112171819DCCBCBBCBDD1.D 【解析】A 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本第二段,顾恺之等文化名人参与绘事时,文人画尚未形成。
B 项,以偏概全,根据文本第三段,“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包括五代和北宋的,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则是专指北宋的。
C 项,无中生有,根据文本第四段,吴门画派的兴盛是建立在元季黄公望等人山水画作品的规范图式、价值取向和笔墨趣味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在赵孟頫的山水画作基础之上。
4.B 【解析】B 项,“好像它们的头儿管得不严,好像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想法”照应的是倒数第一、二段,倒数第二段详细描述了大黄蚂蚁从李家墙根折回我们家墙根的详细路线,可见,大黄蚂蚁的确很有想法,它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原来的蚂蚁窝;“一只蚂蚁都没看见”说明蚂蚁们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洞里,正凸显了大黄蚂蚁这个群体的管理智慧。
5.两窝蚂蚁都怕冷喜暖、都不咬人。
小黑蚂蚁身形小,像针尖;爬行速度慢,在屋内绕一圈大概要十天的时间;行动时排队整齐;头脑相对简单,要到哪就径直到哪。
大黄蚂蚁行动速度快;行动时队形混乱;比较聪明执着,能绕过深槽,找到自己原来的蚂蚁洞。
(意思对即可得5分)【解析】此题为形象赏析题,要求考生将两窝蚂蚁的特点筛选出来,包括它们的异同点。
考生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然后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最后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
6.文章通过描写大黄蚂蚁成功避开人为障碍,找到原来的洞穴的经过,(2分)赞扬了大黄蚂蚁作为不起眼的生命所拥有的智慧,批判了“我”作为人类的自以为是,自我膨胀意识,(2分)表达了无论强弱,生命都应当被尊重,一切生命均应平等的主题。
(2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主旨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a4cca684254b35effd3424.png)
语文 第1页(共6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1.不离牡丹,诗歌则不离金玉”,并不是所有画家和诗人都这样。
B 项,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古人评价富贵诗的标准不是作者是什么人,而是诗歌中闲静典雅的氛围。
D 项,无中生有,“没有富贵体验的人写富贵诗,可通过描写平常陈设彰显富贵气”文中没有依据。
2.B 【解析】B 项,扩大范围,原文沈括和晏殊的评价都是针对特定的诗歌而言的,并不能由此证明所有“堆金积玉”(以金玉为意象)的诗歌都是伪富贵诗。
学#科网3.B 【解析】B 项,“如果……他就能够写出理想的富贵诗”假设不成立,由原文可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4.A 【解析】A 项,“倒叙的手法”不当,总体来看,本文的情节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属于顺叙的写法。
老人与弟弟失散的情节属于插叙部分。
6.①使小说情节完整。
小说以老太太错认弟弟开始,到老太太完成心愿离世结束,情节完整,符合读者阅读心理。
②突出了人物形象。
梁贵为老太太去世难过落泪,突出了梁贵善良仁义的品格;汉子打电话称呼梁贵为“舅”,也表现出汉子对梁贵的感激和尊重。
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老太太虽然去世了,但真情还在延续,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美好情感,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④照应了小说标题。
结尾梁贵真情流露,表明他已经从心里认同了自己“弟弟”的身份,照应了小说标题“我是你弟弟”。
(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可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如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以老太太去世结束,使情节很完整;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看,梁贵听到老太太去世的消息难过落泪,汉子给梁贵打电话称“舅”,这些都对人物性格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从表现。
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a36e0e55270722192ef7c5.png)
2018学年1月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姓名学号班级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按照政府统一趸.(dǔn)租、确保不改变租赁.(lìn)性质的原则,由海淀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整体趸租,租期十年,统一进行出租、运营和管理。
B.“文明示范线创建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宁波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一语道破。
深秋时节,徜.(cháng)徉在宁波各条文明示范线,一幕幕山青水秀、物阜民丰的乡村新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C.目睹过故乡的衰败,体味了故友的隔漠,满蕴着迁徙.(xǐ)的感伤,故乡越发显得黯.(àn)然失色。
以至于离开之际,“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沉郁悲凉之情溢于言表。
D.趁着年轻,要勤加学习,不然,将来踏入社会,身无长物,何以安身立命?父辈留给的钱财再多,也不如一个技术可靠,有术于身,无怵.(shù)于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某晚,我与朋友在茶坊喝茶,偶然..又遇上了他。
隔桌相望,他笑笑,我也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他已坐到了我身边,热情地与我聊了起来。
这时,我才知道他姓何,年纪六十开外,是某农场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前两年退了休,便来城里投亲戚,开了这个小书摊。
【甲】他的小书摊可谓“小”,占地不过几平方米。
【乙】几块木板搭在一条黑乎乎...的小巷的一个角落里,木板上堆着的几乎都是旧书,也有一些眼下流行的通俗杂志和资料性较强的书刊,报纸却只有一份“海南日报”。
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摊形影不离....,午餐晚餐吃的都是盒饭或快食面,生活有些清苦。
但他认为,一个老书匠晚年还能与书为伴,让书香陶冶..老情怀也算满足了。
【丙】再者卖书可以赚钱,又可以多读些书,了解世界的新变化,何乐而不为?到底是人不离本行,老书匠开旧书摊,可谓对上了谱。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偶然B.黑乎乎C.形影不离D.陶冶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部获悉,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立的近圆对接轨道上,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8b2128804d2b160a4ec01e.png)
语文 第1页(共4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参考答案1.C (3分)2.D (3分)3.D (3分)4.A (3分)5.C (3分)6.C (3分)7.D (3分)9.博学多才;有远见;坚持原则;耿直正义;刚直不屈。
(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10.嫩绿,干净,清香,生命力旺盛(或有凌云之志)。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四点得6分)11.尾联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分)诗人借惜竹表达了人应当尊重天性,顺应物性,(2分)以及希望统治者呵护人才,让人才得以施展抱负的愿望(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重用自己,使自己能实现报国的理想)。
(2分)12.(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举匏樽以相属 (3)士也罔极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7)相逢一笑泯恩仇 (8)而今迈步从头越(每空1分,有多字、漏字、错字的则该空不得分)13.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特点;②可以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③烘托父亲内心的烦乱情绪;④为下文写父亲将母猪和一群小猪崽子从家里赶到别处院子作铺垫。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1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天母猪急切地领着猪崽回来时的场景,(1分)照应上文父亲将它们一大早赶走的情景,造成情节的陡转,(1分)也烘托了父亲狼狈不堪的状态。
(1分)15.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2分)如“狠狠地抽”“挥动着木棍,跌倒又爬起”是动作描写;“眼神中的不安和脸颊上的焦躁”是神态描写;“谁家的猪,怎么跑到这来了”等是语言描写。
文章正是通过这些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身处困境想通过耍“小聪明”的方式延迟还债的父亲形象。
(意思对。
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afb32915f804d2b16c186.png)
全国统一招生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
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dceab8a1c7aa00b42acb1e.png)
语文 第1页(共7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全解全析1.C 【解析】(1)暴戾:[形]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暴力:[名]强制的力量,也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
根据语境,应选“暴戾”。
(2)节余:[动]因节约而剩下;[名]指节余的钱或东西。
结余:[动]结算后余下;[名]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
根据语境,应选“节余”。
(3)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祸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注重事故或祸害)。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注重坏事或坏思想)。
根据语境,应选“防患未然”。
4.A 【解析】首先应该浏览各语句内容,明确大致意思,然后根据视角转换的逻辑顺序组织语言。
先确定第一句应该是③,具体交代时间;⑤中的“也”紧承③句“太阳刚刚出来”的内容,交代环境、地点;①句顺着阳光,视角转向妈妈;②句从“色彩”“线条”两个方面描述阳光中的妈妈的形象;④句点明“这时”看到妈妈温柔的样子自己内心生出的感动;⑥句表明因感动而生出的具体想法。
按照此顺序选择答案即可。
5.C 【解析】①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作》。
②出自宋代高菊涧的《清明》。
③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新桃”指新制的桃符,“旧符”指旧的桃符。
古代习俗,春节前家家都用两块桃木板画上门神肖像或写上门神名字,悬挂大门两旁,用来驱鬼压邪,称为“桃符”。
桃符每年都要更换新的,后来用帖春联代替了。
④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古代的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这一天不点火煮食。
6.C 【解析】C 项,谢,道歉。
学科!网7.D 【解析】D 项,“带有褒扬意义”表述不准确,谥号有褒有贬。
8.(1)孙权称帝以后,张昭因老病,上表归还官位和所统领的职责。
(“以”“上”“还”各1分,大意1分)(2)张昭每次上朝进见,言辞强劲猛烈,脸上透出一股正义,曾因直言违逆了旨意,宦官不让他进见。
(“义”“形”“中”各1分,大意1分)。
全国名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全国名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9837b6bed5b9f3f80f1c3d.png)
全国名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
《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
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
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
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
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
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
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
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
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山水画,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可以说,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考试版)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考试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4f20aaa417866fb94a8e44.png)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艺术来传达富贵,于一般匠人而言,图画多不离牡丹,诗歌则不离金玉。
古人的富贵诗是堆金积玉的。
如唐代李咸用的《富贵曲》“画藻雕山金碧彩”,贯休的《富贵曲》“琼树玉堂,雕墙绣毂”。
这些诗歌充斥着金玉意象,显得富丽堂皇。
但是,这种诗歌并不能获得有见识的诗评家的认同。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贯休“刻成筝柱雁相挨”、韦楚老“十幅红绡围夜玉”之类的诗句,折射出作者实际上“不曾近富儿家”。
而更有甚者,晏殊曾经指出:“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晏殊对伪富贵诗的排斥和轻蔑,可谓无以复加。
那么,古人心目中理想的富贵诗该如何呢?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中有一则记载颇能说明问题。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晏殊诗词中从来不用“金”“玉”之类的字眼,其逼人的富贵气象,来自诗词中闲静典雅的氛围——这是对富贵最好的注释。
刘禹锡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所以堆金积玉,可能是暴发户的做派;平常陈设,也能彰显富贵之气。
《红楼梦》描述王夫人室内的陈设反复用到“半旧”二字,但丝毫无损于贾家的富贵尊荣。
使用频繁的物件,变得陈旧是很自然的,不陈旧倒有点不合情理。
鲁迅也曾经指出:“唐朝人早就知道,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
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含答案
![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7fcb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d.png)
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含答案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无信,是“诚信”最直观的行为表现和检验标准,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信守,做事一定办到,讲究信用,受人信任,这是诚信的外化体现。
信”之一字,虽然千金一诺最为沉重,但空口无凭又最为虚泛,观其行动还要等待漫漫工夫的印证,所以,“信”在外化表现方面,就产生了一种加固信赖的仪式。
仪式也并不庞大,中国的印章,就是一种仪式化的凭信。
对于一国来讲,国之玉玺,郑重一落,就印盖出了国家书誉;对于小我来讲,名章为凭,红印一盖,就代表着本人诺言。
所以理想化的“信”包括了三个维度:主体XXX,客体信任,而连接这主体与客体的就是信誉。
首先自己有诺必信,而后才能建立信誉,最后赢得旁人信任。
信”对国家、对个人都极为重要,《左传》中就说,“信,XXX也”,信用是国家的重宝。
信誉建立,比城池建造、经济建设都更难,建立之后的维持亦难,XXX可能才筑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墙,但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
国之信,建之无形,毁之无影,易毁难建,去即无存。
这个道理,两千六百年前的XXXXXX就深深懂得。
城濮之战中XXX“退避三舍”成就了他一代春秋霸主的位置,成就他的,不仅是实力的响亮,更是品德的响亮;成就晋国的,不仅是国力的强大,更是国格的强大。
这就是《孔子家语》里说的:“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国家一言之信,胜过万马千军。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6bf05f915f804d2a16c124.png)
语文第1页(共3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
语文·参考答案
12347101112171819D
C
C
B
C
B
B
C
B
D
D
1
.D 2.C 3.C 4.B
5.两窝蚂蚁都怕冷喜暖、都不咬人。
小黑蚂蚁身形小,像针尖;爬行速度慢,在屋内绕一圈大概要十天的
时间;行动时排队整齐;头脑相对简单,要到哪就径直到哪。
大黄蚂蚁行动速度快;行动时队形混乱;比较聪明执着,能绕过深槽,找到自己原来的蚂蚁洞。
(意思对即可得5分)
6.文章通过描写大黄蚂蚁成功避开人为障碍,找到原来的洞穴的经过,(2分)赞扬了大黄蚂蚁作为不起眼
的生命所拥有的智慧,批判了“我”作为人类的自以为是,自我膨胀意识,(2分)表达了无论强弱,生命都应当被尊重,一切生命均应平等的主题。
(2分)7.C 8.AE
10.B 11.B 12.C
13.(1)秦桧大怒,怂恿言官论斥士㒟与岳飞勾结,踪迹诡秘,事关皇帝亲身利益,(皇帝)于是削夺士㒟
的官职。
(交通,勾结,1分;切,关系或密切相关,1分;夺官,罢官或削夺官职,1分;大意2分)(2)士㒟的长子不凡,在苗傅作乱时,挖大腿藏蜡书,带着它告知张浚,因功转任两官,改任文职。
(方,在……时,1分;刲,挖,1分;易,改换,1分;大意2分)。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9f858b4daa58da1114a24.png)
语文 第1页(共3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1.2.B 3.B 4.A
5.①年老,慈祥,有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或有时糊涂)。
文中说“她那弟弟到现在也有七十多岁了吧”,可见老太太年事已高;而且有时有些事会糊涂,可见老太太有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
②拥有传统美德,注重亲情,懂孝道。
别的事情糊涂,找弟弟一事却不糊涂,并且说“这下可以跟咱娘交代了”,可见老太太注重亲情,懂得孝道。
③做事执着,有韧性,认准的事情坚持到底。
因为自己“弄丢弟弟”,一直生活在愧疚中,努力用一生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老太太认为弟弟丢失是自己的过错,一找就是一辈子,不找到就不停止,可见她是在努力弥补自己的过错,表现出她善良淳朴的本性和做事执着、有韧性的特点。
(每点2分)
7.B 8.CE
9.①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技术升级;②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变直连模式为“网联模式”;③注销违规企业牌照,净化金融环境;④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⑤明确责任,完善信息管理。
(一点1分,答出四点得满分) 10.C 11.D 12.B
13.(1)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
(“断
割”“振”“穷”“乏”各1分,句意1分)
(2)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
王敦以之为患,但是。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考试版)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考试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6d93ca195f312b3169a58b.png)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并以其长达1000多年的演化发展过程,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篇章。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
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使绘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
北宋中后期,两股力量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
其一是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如荆浩、李成、范宽等,往往本身就是文人画家的代表。
其二是另一批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如文同、苏轼、米芾等,避开了繁难琐屑的习惯性画法,而用“墨戏”的简捷方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
如果说后一股力量来自于业余画家队伍,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勇气;那么,前一股力量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以其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着文人画的价值理想。
随着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上金元时代大批文人赋闲而成为画坛中坚,原来由画工和宫廷画师主宰的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渐趋衰落,更多带有象征意味,富于表现性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繁荣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手中呈现为水墨写意形态,从而与非文人画往往重色彩、多工致的情形拉开了明显距离。
元初的赵孟頫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
在他的启示下,元季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的山水作品,建构了文人画的规范图式,并以高情逸致的价值取向和书法化的笔墨趣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卷】.doc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ff0feaacb9d528ea81c77969.png)
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并以其长达1000多年的演化发展过程,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篇章。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
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使绘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
北宋中后期,两股力量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
其一是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如荆浩、李成、范宽等,往往本身就是文人画家的代表。
其二是另一批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如文同、苏轼、米芾等,避开了繁难琐屑的习惯性画法,而用“墨戏”的简捷方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
如果说后一股力量来自于业余画家队伍,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勇气;那么,前一股力量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以其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着文人画的价值理想。
随着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上金元时代大批文人赋闲而成为画坛中坚,原来由画工和宫廷画师主宰的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渐趋衰落,更多带有象征意味,富于表现性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繁荣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手中呈现为水墨写意形态,从而与非文人画往往重色彩、多工致的情形拉开了明显距离。
元初的赵孟頫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
在他的启示下,元季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的山水作品,建构了文人画的规范图式,并以高情逸致的价值取向和书法化的笔墨趣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明中期由沈周、文徵明领衔的吴门画派的兴盛,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陈淳、徐渭那种注重主观表现色彩和即时把握方式的纵逸画风,标志着文人画图式在花鸟画领域的确立。
从此之后,文人画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使得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也多以沾溉文人画余泽为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工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伺.机/伺.候是非曲.直/曲.意逢迎余勇可贾./蛊.惑人心B.责难./困难.闭耳塞.听/敷衍塞.责量.力而行/良.莠不齐C.纵横./蛮横.称.心如意/称.兄道弟大有裨.益/开天辟.地D.提.防/提.款屏.住呼吸/屏.退左右背.道而驰/关怀备.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法院对“5·7”交通肇事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三年。
判决结果一公布,许多网友认为处罚过重,罚不当罪....。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D.卡夫卡写小说常采用寓言体,寓意人言人殊,永无定论。
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亮光”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公司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但“亮光”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组织不力、主题不清,活动意义在逐步缺失。
B.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
高考改革的方向,应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离,逐步建立起以统考为主、多元评价和分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招生制度。
C《贵州省包装工业中近期发展专项规划》包含我省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思路、重要任务等内容,是我省第一部关于包装行业整体发展的远景目标。
D.古巴外交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地区合作机制清除古美关系的冷战遗风。
对于近邻拉美国家,古巴要培育与各国的团结互助关系,推进与拉美国家一体化。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却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
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
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
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
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二、本大题为7小题。
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荀卿论苏轼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人性恶。
桀、纣,性也。
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浩乎不知其津涯.涯:边际B.冉有之知.知:通“智”,智谋C.要在于不可易.也易:轻视,看不起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恃:依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B.是故其.言乎易正直乃使其.从者衣褐C.今夫小人之.为不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3分)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②喜为异说而不让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④焚烧夫子之六经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乐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3分)翻译:②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3分)翻译: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越王勾践墓柴望[注]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作者是南宋诗人。
(1)作者为什么说“登临莫向高台望”?(3分)(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颈联。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句,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 (屈原《离骚》)(2)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惑矣。
(韩愈《师说》)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超的艺术技巧,但若论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未必就比其他诗人高明许多。
李白乃以气夺人。
气的充沛与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点,也是李白诗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艺术技巧,不过是在气的统帅之下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而已。
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屡见不鲜。
气的概念首先被引进音乐理论,在《左传》中已有这方面的记载。
曹丕创作《典论·论文》开始以气论文。
此后绘画、音乐、书法等领域也运用了气的概念。
气是指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
说李白的诗以气胜,就是着眼于这些方面。
读者会感到,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
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
所谓气奇,是指李白的诗歌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使人惊讶、叹服。
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发了唐人的创造力,而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
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他最为不齿。
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象的。
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成为新的意象。
海就是这样。
自《诗经》开始,写海的除了曹操的《观沧海》之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并不多,写海而能写出海的气魄的,要推李白。
在“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半壁见海日”这些诗句中,海与风、日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图画。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李白的诗风飘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他一再把自己比做大鹏。
李白用以自比的大鹏,既不同于蓬莱的黄鹄,也不同于报晓的天鸡。
那些鸟都丧失了自由,唯独大鹏可以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天地之间。
李白不甘心受礼教的约束,不屑于做一名皓首穷经的儒生,他甚至不屑于参加士大夫视为正途的进士考试,而欲凭借自己的社会声望直取卿相,功成身退,依旧还他自由的身份。
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
他笔下那种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李白的求仙、饮酒诗也曲折地表现了这种精神。
他厌恶世俗,向往仙境,想在仙境中求得自由。
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不肯让诗歌格律束缚自己,到高潮时,往往冲破格律的束缚,写出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等。
气壮,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而这也是根植于唐代的。
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育了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
他有苦闷和忧愤,但主导方面还是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
李白也经常写愁,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贺的愁比一比,和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有一股浩然壮气充溢其间。
(摘自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有删改)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李白的诗歌以气取胜,但在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等艺术技巧方面并不比其他诗人高明。
B.李白的诗歌具有吞吐群星、包孕日月的豪迈之“气”,这和贯通南北中外、充满自信的盛唐文化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