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

合集下载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导读:口腔局麻并发症或局麻不良反应可由麻醉药物引起,也可因操作方法不当和麻醉器械引起,通常分为局部并发症(Local complications)和全身并发症(Systemic complications)。

局部并发症常见,对机体影响较小。

全身并发症少见,但对机体影响较大,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本章主要讨论口腔局麻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型、预防措施及其临床处理。

(一)血肿(Hematoma)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图1);若局部组织致密,如腭粘膜下,血肿较为局限。

血肿形成数日后,局部颜色变浅呈黄绿色,随后缓慢吸收、消失。

血肿处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和牙关紧闭。

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减小组织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请心血管科、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血肿,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

为避免局部感染和血肿扩大,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避免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二)牙关紧闭(Trismus)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较为少见。

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和舒张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而出现牙关紧闭。

另外,注射针刺破颞下窝内血管形成血肿、局麻药对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注射针头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以及注射针污染造成的深部组织感染也可造成牙关紧闭。

局麻所致的牙关紧闭多是暂时性的,一般可在2~3h内自行恢复。

血肿和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在血肿消退、炎症控制后,也会逐渐恢复。

预防措施:减少穿刺次数,减小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口腔局部麻醉是我们口腔门诊治疗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方法是将局麻药物注入手术部位,使神经末梢失去传导功能,使患者局部区域感觉不到疼痛,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局部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方法简单,因此在临床已经被广泛应用[1]。

口腔门诊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不过针对口腔局部麻醉时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有研究指出,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故对口腔局部麻醉专业护理的加强可很大程度的防止患者不良情绪、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

术前评估好口腔局部麻醉的风险因素以及优质的护理配合,能大大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口腔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感和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

对口腔局部麻醉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口腔手术的顺利进行。

风险因素包括:①术前对患者没有进行准确的评估,导致口腔局部麻醉手术风险性增加。

②部分口腔门诊医生的专业操作技术稍差,临床操作规范掌握不够到位,并对新技术、新方法不能熟练的掌握。

在医疗设备使用方面缺乏经验,使用不正确。

临床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解答,得不到患者满意,甚至可能产生医患纠纷。

③ 由于患者身体状况具有差异性,患者的应激反应不同,这也是麻醉手术中遇到的危险因素之一。

④ 心理因素,由于患者对局麻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对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担忧,存在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

⑤ 医护急救能力因素,很多口腔医护人员仅具备临床专业操作技能,急救识别能力和救治水平欠佳。

经分析口腔局部麻醉手术风险因素包括:口腔门诊医生专业操作技能因素、术前欠准确全面的评估因素、患者的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医护急救能力因素。

以此手术风险因素为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措施,并在临床护理中严格执行。

我们种植治疗室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共实施口腔局部麻醉686例,术前做好患者的各项局部麻醉前的风险评估以及提供各项全程细致的优质护理服务,尚无发生过一例局部麻醉不良反应和意外,患者满意度较高。

医院手术室局部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

医院手术室局部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

医院手术室局部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局部麻醉在小手术中的运用频率较高,如:浅表部位的清创、淋巴结活检,扁桃体摘除术、腭咽成形术等,甚至脑外科的钻孔引流术。

通常这些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由手术医生操作。

所以,护士更应加强对局麻方式及局麻醉药的了解,以更好地、安全地配合医生。

(一)局麻的基本概念1定义:局部麻醉是指病人神志清醒,身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阻滞完全可逆,不产生组织损害。

2.分类:常用的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传导阻滞四类,后者又可分为神经干阻滞、硬膜外阻滞及椎管内麻醉。

(-)局麻药的分类及其副作用局麻药的结构与其是否容易导致过敏反应密切相关。

了解局麻药的类别,可提醒手术室护士密切注视局麻药皮试的结果,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现皮疹、惊厥及至意识丧失等情况。

1分类:局麻药可以分为酯类一普鲁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等;猷胺类一利多卡因、甲呱卡因、丙胺卡因及布比卡因等。

2,副作用:酯类药因稳定性较差,可引起过敏反应。

布比卡因有较强的心脏毒性,入血后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有几种局麻药,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有差别性,例如: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感觉神经可满意地阻滞,而对运动神经阻滞不深,故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和各种产科手术,也可用于手术后镇痛。

另外,局麻药中常加入肾上腺素,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吸收,起效时间增快,阻滞效能加强,延长作用时间,减轻毒性反应,还可以清除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扩血管作用,减少创面渗血。

一般加用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200000,但高血压、肢端坏死的病人禁用。

局麻药内加用肾上腺素,有时可引起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等症状,应与过敏反应鉴别诊断。

(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的护理配合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的实施,一般由手术医生自行操作完成,没有麻醉医生的参与,特别多见于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和神经外科。

80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80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护理研究组
心理健 康 、身体健 康 、社会 适 应能力 及总分 的分值 显 著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研究 组S AS 焦虑 自评量表 的分值 显著低 于对照组 与治疗
前 ( P < O . 0 5 )。结果 可见 ,腰椎结 核患者应用综合 护理措施 ,可 以显
为患者提 供 全程 专业 的护理服 务 可 以减 少麻 醉及 治疗过 程 中的不 良反 应 ,提 高麻醉 效果 ,值得进 行推 广 。
【 关键 词 】 口腔 ;局 部麻 醉 ;护理 对 策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7 8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0 3 - 0 2 6 2 - 0 2
术后需要坚持 1 年的抗结核治疗 ,期问不可间断服药 ;降低活动量 ,活
动时保护 好腰部 ,初次下床 活动时不易急于求成 ,避免跌倒再伤 。 1 . 3 观察 方法 :术 后 随访 6 个 月 ,观察 对 比两 组术 后生活质 量及焦 虑
情绪 的改善情 况。 ①生 活质量 :应用s F 一 3 6 健康状 况调查 问卷进 行评 定 ,将 该表 划分 为3 个 维度 ,即心理 健康 、身体 健康 及社 会 适应 能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 总分 研究组( n = 3 5 ) 7 2 . 5 4士1 2 . 5 2 5 8 . 6 5 士1 6 . 5 2 4 5 . 5 2 士1 7 . 5 4 6 7 . 5 1 士1 8 4 . 2 ' 对照组( n = 3 5 )4 7 . 5 2 生1 5 . 3 2 2 8 . 6 5 士1 5 . 6 2 2 7 . 1 5 土1 2 . 6 2 4 3 . 5 2 +1 2 . 4 4 注 :与对 照组 相比 , O . 0 5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 13%,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逆的、一过性的,但是不能排除威胁生命的可能。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大类,具体类型较多,在临床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亦较多;因此,对于口腔医师来说,除了掌握口腔局部麻醉理论和技术之外,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也是一项必备的临床技能。

本文着重于临床常见的局部麻醉并发症,对其防治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标签:口腔;局部麻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Complications of oral local anesthesia and their preventive treatmentsPan Jian, Zhang Zhuang.(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Local anesthetic administration is a common dental procedure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is about 4.5% to 13%, and almost of them are usually of a reversible and tem-porary nature, though the potential for a more serious response does exist. The complications of local anesthesia include systemic and local adverse reac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much type of signs and symptom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when it occurs. Thus, dental doctors should not only master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local anesthesia before anesthetic injection, but also are familiar wi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frequent complications in anesthesia practice, and the princi-ples related to prevention and cure of co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oral cavity;local anesthesia;systemic complication;local complication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一、局部麻醉的定义与优缺点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区域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区域的痛觉 消失,从而达到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治疗的目的。
优点:不需特殊设备,术者可独立操作;患者意识清醒,能与医师配合,安全性相对较大;局麻 药中加入适量血管收缩剂,可减少术区出血、便于手术操作。
(2)口内注射法
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适用于上颌前磨牙与磨牙拔除术
的腭侧麻醉、腭隆突切除及腭裂整复术。
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两侧尖牙连线前方的腭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突,适用于上颌前牙拔除及颌骨囊肿
剜除等手术的腭侧麻醉。
6.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的组织中。 除有麻醉神经末梢的作用外,由于药液的水压力,使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血管渗血减少,手术
野清晰,组织易于分离。
2.骨膜上浸润法 将局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药液经骨膜再通
过骨面小孔渗透至牙根尖的神经丛,产生麻醉效果。 适用于上、下颌牙槽突前份的牙、牙槽突手术。
3.牙周膜注射法 采用后装式金属注射器或牙周膜注射器及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直接刺入牙周膜,
缺点: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二、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药名 类型 效能强度* 毒性强度* 显效时间(分钟) 阻滞麻醉浓度(%) 一次最大剂量(mg/kg)
利多卡因 酰胺类
2 2 2~3 2 4.4
*以普鲁卡因等于1作为标准
布比卡因 酰胺类
8 4 6~10 0.5 1.3
阿替卡因 酰胺类
上、下颌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其分支与支配区域
1.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同侧上颌骨、鼻、下睑、上唇以及硬软腭,适应于范围较广泛的上颌骨手术以

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

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

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口腔局部麻醉是常见的牙科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

然而,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口腔局部麻醉需要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正确护理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要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保障患者的治疗体验。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在给患者进行口腔局部麻醉之前,医护人员应先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对患者进行额外的特殊处理或者调整麻醉方案。

此外,在开始麻醉治疗之前,医护人员还需确保患者已经了解治疗流程,并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如果患者存在焦虑或恐惧,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舒缓。

2. 麻醉操作在进行麻醉操作时,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首先,对使用的麻醉药物进行检查,确保其名称和剂量与处方一致。

其次,在麻醉前,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如确保患者侧卧姿势,安装喉镜等辅助设备。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医护人员应准确找到麻醉部位,并确保注射器无气泡。

同时,鼓励患者配合完成动作,以确保麻醉药物能够准确达到目标部位。

3. 监测和观察在麻醉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状态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患者的意识状态、麻醉效果进行观察。

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或麻醉效果不佳的情况,医护人员需及时进行应对,保证患者的安全。

此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补救措施,甚至终止治疗。

4. 麻醉后护理在患者完成治疗后,医护人员仍需继续给予患者关注和护理。

首先,观察患者麻醉后的恢复情况,包括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意识状态的恢复等方面。

其次,在确认患者恢复正常后,医护人员需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休息和饮食指导。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指导。

例如,嘱咐患者避免进食或饮水过热,以免误伤口腔黏膜;嘱咐患者避免咀嚼坚硬食物,以免损伤治疗区域。

口腔局部麻醉注意事项

口腔局部麻醉注意事项

一、基础篇1 、口腔局部麻醉药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局部麻醉药的禁忌证使用添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的绝对禁忌证·业硫酸软过敏者·没有控制的充血性心脏病·6个月内有过心梗病史·不稳定的心绞痛·近期有冠状动脉手术史·严重的或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甲亢·嗜络细胞瘤·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对可卡因依赖的患者·放疗的患者使用添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的相对禁忌证·未控制的糖尿病·应用抗抑郁药丙咪嗪的患者·应用酚噻嗪类药物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2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与代谢抑制药(如西米替丁与利多卡因)(重要性分级=5)H2-受体阻滞药西米替丁通过竞争性结合肝脏氧化酶,而改变利多卡因的生物转化。

其他的H2受体阻滞药,例如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并不抑制利多卡因的生物转化。

与西米替丁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是,循环中的局部麻醉药的半衰期延长。

对典型的牙科局部麻醉药应用来说,这个相互作用几乎没有临床意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和西米替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存在CHF(充血性心衰)病史的患者中(ASAIII三级或以上)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该类患者心输出供应到肝脏的百分比下降,而供应到人脑的百分比增加。

由于西米替丁,利多卡因的血药水平相继增加,随血液供应到大脑的比例也增加,致使局部麻醉药过量的危险也某种程度增加。

单次注射时,局部麻醉药代谢的抑制对局部麻醉药血浆峰值水平没有什么影响。

这些因素的联合:西米替丁+ASAIII级+CHF对应用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相对禁忌的。

应最低限度地给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的相加作用(重要性分级=1)局部麻醉药有可能一起联合应用,而不增加毒胜反应(药物过量)的危险。

当局部麻醉药联合使用时,毒性作用是相加的。

要使这些危险减到最小,所给的局部麻醉药的总量,应当不超过这些药物的最大推荐剂量(MRD)。

198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干预

198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干预

198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干预[摘要] 目的观察在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19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接受口腔局麻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充分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手术解释、指导手术中患者呼吸、学习术中配合等。

手术后调查患者术中主观体验。

对患者耐受手术情况进行分类。

患者术后主观感觉良好,心理轻松,能顺利配合手术的为1级。

患者术后主观感觉较好,术中感觉有心理压力,经加强护理后能够耐受手术进行的为2级。

术中很紧张,经加强护理后勉强耐受手术进行的为3级。

术中很紧张,经加强护理后仍无法耐受手术进行的为4级。

结果 198例中135例(68.2%)为1级,46例(23.2%)为2级,16例(7.6%)为3级, 1例(0.5%)为4级。

结论在口腔局麻手术中,术前术中实施积极护理干预,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局部麻醉;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61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18-136-02口腔颌面部局麻手术会造成患者紧张,同时口腔局麻手术操作集中在颌面部,手术中对患者通气道有影响,会加重紧张感,影响手术进行。

患者在手术前通常有心理抵触,在手术进行中,患者往往会感觉不适[1]。

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对198例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包括充分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手术解释、指导手术中患者呼吸、学习术中配合等,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19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的手术室接受口腔局麻手术患者198例。

其中男109例,女89例,年龄15~78岁,平均(35.2±3.4)岁,其中包括舌下腺囊肿37例,上下颌骨囊肿53例。

口腔黏膜及牙龈肿物17例,舌部小肿物7例,唇部肿物28例,颌面部皮脂腺囊肿18例。

颌面部其他小肿物38例。

局部麻醉护理

局部麻醉护理

局部麻醉护理一、引言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适用于各种手术和治疗操作,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感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局部麻醉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局部麻醉护理的相关内容。

二、局部麻醉护理的准备工作1. 病人评估:护士应对病人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了解、过敏史和麻醉风险评估等,以确保局部麻醉适用于该病人。

2. 手术部位准备:护士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和穿刺准备,以保证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3. 麻醉药物准备:护士应准备好局部麻醉药物以及其他可能用到的辅助用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及时供应。

三、局部麻醉护理的操作步骤1. 麻醉药物注射:护士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准确计算和按需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以避免过量或不足引起的问题。

2. 疼痛缓解:麻醉期间,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疼痛缓解,比如给予镇痛药物等。

3.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病人心理支持: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要给予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

5. 安全措施:护士必须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比如避免肢体活动不当导致药物泄漏和感染风险等。

四、局部麻醉护理的注意事项1. 注射位置准确:护士应确保麻醉药物的注射位置准确无误,避免误伤神经和血管。

2. 呼吸道保畅:护士需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确保病人正常呼吸,避免窒息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3. 术中沟通:护士要与医生密切沟通,确保手术步骤和麻醉效果的最佳配合。

4.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护士应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后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

五、结论局部麻醉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对于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至关重要。

护士在局部麻醉护理中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病人的疼痛减轻和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的局部麻醉护理措施,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护理质量。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1.常用麻醉剂:普鲁卡因pr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丁卡因dicaine2.麻醉方法:表面麻醉superficialanasthesia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asthesia阻滞麻醉blockanasthesia3.常用的阻滞麻醉:(1)上颌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4)下齿槽,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4.局麻并发症及防治(1)晕厥: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

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氧所致。

主要表现:头晕、恶心、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短暂下降。

主要原因:病人紧张、恐惧、空腹、血糖降低、体质虚弱。

处理:让病人平卧,头放低位,保证呼吸通畅,安慰病人。

(2)中毒: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剂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各种程度的毒性反应。

原因:麻醉剂量大,浓度过高;b/注入血管内;c/体质差。

表现:轻度中毒-兴奋型:多活,无理智,眼球震颤,血压上升-抑制型:沉睡、痛觉减弱,脉弱,血压下降。

中度中毒-烦燥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脉缓面色苍白。

停止注射,吸氧,注射安定。

重度中毒-肌肉痉挛,抽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注射安定5-10mg,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3)过敏反应:患者曾使用过麻药,再用时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或过敏样体征。

a/即刻反应:注射后数分钟即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全身发麻、发痒、寒战、皮肤荨麻疹、皮疹、喘息样发作,甚至过敏性休克。

b/迟缓反应:用药数小时后才发生口腔、舌、面、咽、颈肿胀。

处理:v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3-5%溴化钙10ml静滴地塞米松5-10mg氢化考的松100-200mg°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4)感染:深部注射的感染症状出现较晚,麻醉后4-5天才出现局麻部位肿胀,蜂窝织炎。

(5)血肿:注射时刺破血管,引起软组织内血肿形成。

处理:及时冷敷止血。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牙科治疗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它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来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口腔局部麻醉的原理、应用范围、常见的局麻药物以及注意事项。

一、局部麻醉原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原理是通过局麻药物的应用,使神经传导受限或阻断,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使局部神经区域暂时失去感觉功能,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二、应用范围口腔局部麻醉广泛应用于各种牙科治疗中,如牙齿的抽、补、切牙龈手术等。

对于一些治疗较为痛苦的情况,如根管治疗、拔牙手术等,口腔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三、常见的局麻药物1. 利多卡因:这是一种常见的局麻药物,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和较好的止痛效果。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于各种牙科治疗中。

2. 丁卡因:丁卡因是一种局麻药物,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麻醉效果。

它适用于各种牙科手术,并且对于出血较多的情况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3. 普鲁卡因:普鲁卡因也是一种常用的局麻药物,它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和较好的麻醉效果。

普鲁卡因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牙科手术。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局麻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局麻药物,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2. 控制麻醉剂量: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治疗部位等因素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血压、心率等,以及对麻醉药物的过敏反应。

4. 控制治疗时间:口腔局部麻醉的时效一般为2-3小时,医生需要合理控制治疗时间,避免麻醉的过早失效。

五、总结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牙科治疗方式,它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正确选择局麻药物、控制麻醉剂量以及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是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杜平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年(卷),期】2017(003)001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5年1月—12月口腔局麻手术750例,分析潜在风险因素,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患者心理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科室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要保持手术环境的安静、健全口腔局麻患者术前访视、加强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等。

结论建立健全的手术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
率具有积极意义。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杜平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研究 [J], 安涛
2.80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J], 吴美珍;彭国光;谭玉莲
3.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J], 杜平
4.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和强制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J], 刘艳军
5.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体会150例 [J], 杨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阻滞麻醉
1、定义:是将局麻药注射 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 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 的刺激,产生该神经分布 区的麻醉作用。
2、麻醉药物:2%普鲁卡因、 2%利多卡因,使用时均可加 肾上腺素;4%阿替卡因。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阻滞麻醉
阿替卡因 • 新型酰胺类口腔局麻药 • 起效快,组织浸润性强,持续时间长 • 效能高,极少量可达最佳效果 • 安全可靠,毒性低 • 粘膜下浸润可完成所有牙拔除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碧兰麻 (Primacaine Adrenaline )
主要成分:盐酸阿替卡因4%,肾上腺素1:10万 规格: 1.7ml/支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浸润麻醉
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浸润麻醉
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浸润麻醉
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注意事项: 1、此法注射时压力较大,应用加压注射器可省力。 2、此麻醉方法的缺点是注射时较痛。 3、此法主要用于单根牙,用于多根牙效果欠佳。 4、对牙周膜有炎症的患者,单纯用骨膜上浸润或阻滞麻醉效果 不全时,加用牙周膜注射,常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5、该注射法所致的损伤很小,故适用于血友病和类似有出血倾 向的患者。 6、该法可以避免其他浸润麻醉或神经干阻滞麻醉导致的血肿和 感染。 7、该法更适合做即刻义齿修复前的拔牙,可避免其他浸润麻醉 引起的软组织肿胀。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碧兰麻 (Primacaine Adrenaline )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常用局麻药物比较
药名 类型 效能强度※ 毒性强度※ 显效时间 维持时(min)
普鲁卡因 酯类 1 1 中等 45-60
浸润性 表面麻醉浓度(%) 浸润麻醉浓度(%) 阻滞麻醉浓度(%)

口腔局部麻醉注意事项

口腔局部麻醉注意事项

一、基础篇1 、口腔局部麻醉药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局部麻醉药的禁忌证使用添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的绝对禁忌证·业硫酸软过敏者·没有控制的充血性心脏病·6个月内有过心梗病史·不稳定的心绞痛·近期有冠状动脉手术史·严重的或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甲亢·嗜络细胞瘤·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对可卡因依赖的患者·放疗的患者使用添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的相对禁忌证·未控制的糖尿病·应用抗抑郁药丙咪嗪的患者·应用酚噻嗪类药物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2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与代谢抑制药(如西米替丁与利多卡因)(重要性分级=5)H2-受体阻滞药西米替丁通过竞争性结合肝脏氧化酶,而改变利多卡因的生物转化。

其他的H2受体阻滞药,例如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并不抑制利多卡因的生物转化。

与西米替丁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是,循环中的局部麻醉药的半衰期延长。

对典型的牙科局部麻醉药应用来说,这个相互作用几乎没有临床意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和西米替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存在CHF(充血性心衰)病史的患者中(ASAIII三级或以上)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该类患者心输出供应到肝脏的百分比下降,而供应到人脑的百分比增加。

由于西米替丁,利多卡因的血药水平相继增加,随血液供应到大脑的比例也增加,致使局部麻醉药过量的危险也某种程度增加。

单次注射时,局部麻醉药代谢的抑制对局部麻醉药血浆峰值水平没有什么影响。

这些因素的联合:西米替丁+ASAIII级+CHF对应用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相对禁忌的。

应最低限度地给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的相加作用(重要性分级=1)局部麻醉药有可能一起联合应用,而不增加毒胜反应(药物过量)的危险。

当局部麻醉药联合使用时,毒性作用是相加的。

要使这些危险减到最小,所给的局部麻醉药的总量,应当不超过这些药物的最大推荐剂量(MRD)。

口腔患者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口腔患者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口腔患者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口腔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口腔问题,包括牙齿问题、牙龈问题、口腔肿瘤等。

术后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本文将介绍口腔患者术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一、术后护理诊断。

1. 口腔疼痛。

口腔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口腔疼痛的情况。

这种疼痛可能是由于手术创面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也可能是由于操作过程中的牵拉和压迫所致。

口腔疼痛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言语,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

2. 出血。

口腔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轻度出血可能会自行停止,但重度出血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是口腔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3. 感染。

口腔手术后,患者的口腔创面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

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4. 饮食困难。

口腔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饮食困难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口腔疼痛、口腔肿胀等原因所致。

饮食困难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5. 术后护理知识不足。

口腔患者术后护理知识不足会影响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执行,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因此,帮助患者了解术后护理知识是口腔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二、护理措施。

1. 口腔疼痛的护理措施。

口腔疼痛是口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口腔疼痛,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护理:(1)给予患者口腔局部麻醉药物,以减轻口腔疼痛;(2)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减轻口腔疼痛;(3)给予患者口腔冷敷,以减轻口腔疼痛和肿胀。

2. 出血的护理措施。

口腔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对于出血,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护理:(1)观察患者口腔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2)给予患者口腔局部止血药物,以控制出血;(3)告知患者避免用力吸吮和漱口,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防意外。 3. 临床应用时常将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物溶液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
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以减少注射部位出血,使操作视野清晰。是否 在麻醉药物中添加肾上腺素应考虑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及患者的机体状 况。
4. 健康人注射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最大剂 量为20ml
(肾上腺素0.2m精g)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口腔局部麻醉的椅旁护理配合 (一)麻醉前准备
• 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麻药 • 注意针头盖上塑料帽备用 • 另备干棉签和蘸有1%碘伏的棉签各一支
精品课件
二、口腔局部麻醉的椅旁护理配合 (一)麻醉中的配合
• 正确传递注射器等器械 • 协助医师调整灯光、吸唾 • 观察患者的 反应,并的椅旁护理配合 (一)麻醉后的处理
• 口外注射协助压迫止血 • 正确处理针头等器械
精品课件
三、口腔局部麻醉的心理护理
• 事先告知病人局部麻醉的必要性和麻醉效果 • 告知病人产生的疼痛没有想象那样剧烈 • 高速病人注射麻药后可能产生的生理反应及原因 • 密切注意病人注射后的反应情况
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
一、口腔局部麻醉的基本知识 二、口腔局部麻醉的椅旁护理配合 三、口腔局部麻醉的心理护理
精品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的护理
• 口腔局部麻醉是进行多数口腔治疗的基础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的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 觉,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患者在口腔治疗或手术中的疼痛)
• 护理配合的重点应放在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 者的恐惧
一、口腔局部麻醉的基本知识
(一)口腔局部麻醉药物
精品课件
一、口腔局部麻醉的基本知识
(二)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常用的口腔局麻方法有: • 局部浸润麻醉 •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 表面麻醉
精品课件
一、口腔局部麻醉的基本知识
(三)口腔局部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晕厥、中毒、过敏反应、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 神经损伤、暂时性复视或失明、暂时性面瘫和牙关紧闭
精品课件
一、口腔局部麻醉的基本知识
(一)口腔局部麻醉药物
• 传统口腔局麻药物有: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 新型口腔局麻药物有: 阿替卡因(商品名“必兰”)和甲哌卡因(商品名“斯康杜 尼”)
特别注意: 1. 注射普鲁卡因前必须进行皮试 2. 在进行局麻之前,应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氧气等急救药物及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