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三环路与惠工路节点下穿桥K5409框构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三环路与惠工路节点下穿桥K5+409框构桥施

工组织设计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编制依据

(1).长春市三环路与惠工路节点下穿桥工程设计图纸;

(2).我公司现场实地调查资料;

(3).我公司所拥有的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工程实践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4).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严格按施工图及其说明要求施工,保证质量达到优良;

(2).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规、条例;

(3).遵守国家和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关于安全生产、行车组织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4).尽量避免和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当地百姓生产和生活的干扰。由于施工所影响的当地交通、电力系统等,我公司将采取有效措施并使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1.3.采用的规范、标准

(1).《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JTJ 041-2000);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29号 2007年4月1日);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9);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

(7).《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1.4.主要技术标准

地形等级:平原;

主线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Ⅰ级,辅道、匝道为Ⅰ级次干道;

桥涵设计荷载:框架内为公路Ⅰ级、框架上为为铁路中-活载;

桥式及孔跨:(17.45+17.45)m钢筋混凝土连续框架桥;

最小净高:车行道净高≥5m,辅道净高≥2.5m,人行道框架桥内净高2.5m;

高程系统:1954年长春高程系统;

设计活载:公路:公路-Ⅰ级;

地震烈度: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1g;

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1.5.工程概况

1.5.1.工程概况及范围

东环城路与惠工路节点下穿桥工程处于惠工路、东环城路、河东路、长吉北线交汇处,本段道路部分设计东三环路段北起河东路,南至四通路,河东路延长线段西起已设计河东路与东三环路交叉口,东至长吉北线,惠工路延长线段西起现状惠工路与东三环路交叉路,东至长吉北线。是连接长春在市市区与吉林(北线)方向(包括兴隆山)、哈尔滨(102国道)方向两个出入口的‘咽喉’。

河东路-长吉北线、惠工路-长吉北线方向为市中心区去往吉林、102国道方向车辆的主导流向,车流量较大,而现状该方向在三环路为“错位交叉”路口,造成进出车流不畅,容易引发交通堵塞。

涉铁部分:工程范围为D3+360-D3+620,包跨下穿长图、38#、煤10、68#等线、下穿惠工路及转向匝道框架桥,框架桥左侧有1-5m的人行通道;以及设计范围内施工便道及交通疏解(含施工便道与铁路相交的临时道口);因框

架桥顶进引起的线路改移设计;铁路通信、信号等排迁设计;U形槽及梯道上设置雨棚。

1.5.

2.工程地质情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长春市东三环路,场区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最大值198.80m,最小值197.73m,地表相对高差1.07m。场地所处地貌类型为第四系冲击阶地地貌单元。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对其岩土特征描述如下: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粗砂、粉砂质泥岩。

该区抗震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液化判别深度按20m 考虑,本场地经判别,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沙土均为不液化地层。

场地在沙土层中含有教丰富的地下水,本区标准冻结深度为1.7m,最大冻深1.9m。

根据钻孔ZK-2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空隙潜水,略具承压性,该地下水无侵蚀性。

1.5.3.主要工程数量

东环城路与惠工路节点下穿桥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1.6.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人员组成如下:

施工组织机构图

1.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

1.7.1.施工现场布置

项目部驻地采取租用当地民房,施工队伍驻地采用在桥体附近搭设临时房屋的形式,同时在桥体附近建设临时施工场地,场地内设置钢筋加工区、材料仓库等区域。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根据施工的进展和总体要求,为便于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分批逐步到位。

1.7.

2.临时通讯及交通

1.7.

2.1通讯

项目部和各施工队驻地均安装有线电话。管理人员均配备手机,并配置相当数量的无线对讲机,确保项目部、施工队、生产区和作业点之间的相互

联系。

1.7.

2.2交通

本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主要有G1高速,国道G102、G302以及省道S102、S304等,同时市内交通道路众多,均为施工材料的运输提供了方便。

1.7.3.施工用水用电

本工程地表及地下水源丰富,施工用水采用化验合格的地表水或打井取水。

根据施工需要,工地设315KVA变压器2台,就近接引地方电源,用以解决工地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同时备用200kw发电机一台。

1.7.4. 混凝土搅拌站

在工地附近设搅拌站1座。搅拌机站设两台120m³/h混凝土搅拌机。

1.7.5.钢筋加工厂

在东环城路D3+820线路的右侧及D3+300线路的左侧附近设2处钢筋加工厂。

1.7.6.临时用地

临时用地计划表详见“附表四临时用地计划表”。

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1.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于2013年3月1日开工,于2014年9月30日竣工,本工程计划施工总日历天数为571天,满足工期要求。

2.2.节点工期安排

本工程开工时间是2013年4月1日,竣工时间是2013年10月30日。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3.1.施工总体方案

依据招标文件、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图纸资料、技术规范,按照本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