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第11课师说 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1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1

师说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李蟠.番.薯蕃.滋幡.然悔悟B.阿谀.膏腴.须臾.遍插茱萸.C.拘.泥焗.油锔.锅鞠.躬尽瘁D.贻.误饴.糖怡.悦春风骀.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圣明。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D.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传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无.贵无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今之众人..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泯然众人C.士大夫之族.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臣与将军戮力攻.秦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学习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奉承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流传D.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5.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6.下列句中的“师”字按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惑而不从师②吾从而师之③吾师道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而耻学于师⑥则耻师焉⑦不耻相师⑧或师焉,或不焉A.①⑤/②/③④⑥⑦⑧B.①⑤/②/③⑦/④⑥⑧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

B.韩愈主张以道为择师的唯一标准和能者为师的观点,针砭了当时竞以门第相尚,不重真才实学的弊病。

C.作者引用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以弘扬师道为己任,既给人以师道不可违之感,又抨击了耻师之风。

D.《师说》的语言简练生动,作者仅仅用了六个字——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准确地概括了出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11 师说[基础演练]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受”通“授”,传授;B.“不”通“否”;D.“属”(zhǔ),通“嘱”。

答案:C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B.师不必..贤于弟子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解析:A.古义:从,跟从;而,而且。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B.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D.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很高的人。

答案:C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③道.芷阳间行(取道)④则耻师.焉(老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⑦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⑧吾从.而师之(介词,自从)A.①③④B.②⑥⑧C.②④⑦ D.③⑥⑦解析:②道,风尚④师,从师学习⑥无,无论⑧从,跟从,动词。

答案:B4.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耻.相师②则群.聚而笑之③圣.益圣,愚.益愚④孔子师.郯子⑤小.学而大.遗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⑧吾从而师.之⑨吾师.道也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A.①⑧/②③/⑤⑥⑦/④⑨⑩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⑩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 D.①③⑤/④⑧/②/⑥⑦⑨⑩解析:①④⑧意动用法;②名词作状语;③⑤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⑦⑨⑩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C5.下列句式中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不拘于时A.耻学于师B.其皆出于此乎C.劳力者制于人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都是被动句,用“于”表被动。

答案:C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句读之不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6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6

师说1.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必有师 B.今之众人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2.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 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 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 学于.余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或师焉,或不焉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默写:(1)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观点相背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该是如《师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师说一、基础知识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 不耻相师.师:老师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古之学者..必有师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 吾从而..师之D. 闻道有先后..4. 下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圣人无常师B. 余嘉其能行古道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二、类文阅读(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的原因B. 人非生而知.之者知:懂得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D. 其贤不及.孔子及:比得上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作《师说》以贻之.B. ①惑而.不从师②吾从而.师之C.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其.贤不及孔子D.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训练:第11课+师说(二)+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训练:第11课+师说(二)+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师说(二)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

B.那时的大宋河清海晏....,风调雨顺,朝廷偃武修文,百姓生活无忧,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9月25日,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梁丽“捡”黄金案尘埃落定....,检方最终将之定性为“侵占”而非“盗窃”,并作出不起诉决定。

D.公司成立这么久,你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谷,说你马齿徒增....也不为过。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A.既然“有偿家教”影响孩子主动健康地发展,而且有损教师的形象,且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普遍诟病,立法禁止或矫枉过正....一下有何不可?(过犹不及)B.对将来从事涉外事务的人才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实属必要,有需求的人花钱去学英语也无.可厚非...,但全国性的强制学习完全没有必要。

(无可非议)C.当天黑公司人员又纠集闲杂人员近百人,不请而至生日现场,手拿砍刀、棒棒,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施淫威,易大德一家及亲属共5人被砍成重伤。

(大庭广众)D.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和国足比赛的事情很不.靠谱..。

(不着边际)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B.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C.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鼓励各省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

D.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必修三课时作业(师说)11

必修三课时作业(师说)11

课时作业(十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 也欤.(yú)乐.师(yuè) 官盛则近谀.(yú)B.郯.子(yán) 苌.弘(chánɡ)李蟠.(pán) 位卑.则足羞(bī)C.老聃.(dān) 嗟.乎(jiē)好.古文(hào) 不耻相.师(xiànɡ)D.或不.焉(bù) 贻.之(yí)经传.(zhuàn) 无长.(zhǎnɡ)无少[解析]B.“郯”应读“tán”,“卑”应读“bēi”;C.“相”应读“xiānɡ”;D.“不”应读“fǒu”。

[答案] A2.下面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⑧圣人无常师.⑨或师.焉,或不焉A.①②④/③/⑤⑥⑨/⑦⑧B.①③⑧/②⑤/④⑦⑨/⑥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解析]①③⑧老师,名词;②⑤以……为师;④⑦⑨从师;⑥学习,动词。

[答案] B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解析]①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古:传授道理、知识今:布道;③古:一般人今:大家,许多人;④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⑤古:学生今:徒弟;⑥古:唐以前的文章今:泛指文言文。

[答案] A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吾从.而师之乃大惊,问所从.来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A.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C.跟从由;D.道理风尚。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师说1.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必有师 B.今之众人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2.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 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 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 学于.余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或师焉,或不焉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默写:(1)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观点相背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该是如《师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11课 师 说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 D解析 A 项“不”通“否”。

B 项“生”通“性”。

C 项“受”通“授”。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B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昧的人) C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D .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答案 B解析 B 项中加点的“圣”和“愚”不存在活用情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 D解析 D 项古今同义,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A 项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项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C 项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 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连词,表顺承。

A 项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指知识和道理。

B 项代词,那,那些/语气副词,表感叹。

C 项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语气助词,在句末表反问,译为“呢”。

5.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11 师 说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11 师 说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B.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句中的停顿D.小学..而大遗小学:年纪小的人D [D项中“小学"意为“小的方面学习"。

]2.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 [“受”通“授”。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师.道也②吾从而师.之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而耻.学于师⑥不耻.相师⑦孔子师.郯子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A.①③④/②⑦/⑤⑥⑧⑨B.①③④/⑦⑧/②⑤⑥⑨C.③④/②⑤⑥/①⑦⑧⑨D.③④/②⑥⑦/①⑤⑧⑨A [①③④名词作动词;②⑦名词的意动用法;⑤⑥⑧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④圣人..之所以为圣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⑦吾从而..师之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⑨犹且从师..而问焉A.②③⑤⑦⑧B.①②⑤⑦⑧C.③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B [①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古义:一般的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⑤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

⑦古义:动词“从"和连词“而”;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或结果.⑧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错误!B.错误!C.错误!D。

错误!D [A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代指知识和道理。

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课时作业11(含解析)3

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课时作业11(含解析)3

师说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君子生非异也D.余嘉其能行古道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圣人无常.师常:一般的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知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错误!B。

错误!C。

错误!D。

错误!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术业有专攻B.闻道有先后..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从而师.之A.而耻.学于师B.孔子师.郯子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名句默写。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习《师说》和《劝学》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中要分别有“师说"和“劝学"两个词语。

8.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甲: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老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师说习题含解析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师说习题含解析3

师说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项,“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

2。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

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C。

小学,文中指的是小处学习,今天指的是接受最初阶段教育的学校。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11课 *师说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或师焉,或不焉D .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 A 项“受”通“授”,传授;C 项“不”通“否”;D 项“属”通“嘱”。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吾从而..师之 ②其贤不及..孔子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⑤小学..而大遗 ⑥今之众人.. ⑦师不必..贤于弟子 ⑧闻道有先后..A .①②⑧B .②③⑧C .③⑤⑦D .③④⑧解析 ①“从而”古义指“跟从并且”,今义指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且学问很高的人。

⑤“小学”古义指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学校教育。

⑥“众人”古义指一般的人,今义指大多数人。

⑦“不必”古义指不一定,今义指用不着,不需要。

答案 B3.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会天大雨,道.不通 B.⎩⎪⎨⎪⎧传道受业解惑.嫣然一笑,惑.阳城 C.⎩⎪⎨⎪⎧师道之不传.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D.⎩⎪⎨⎪⎧吾从而师.之师.出无名 解析 C 项均为动词,流传。

A 项,名词,学问,道理;名词,道路。

B 项,名词,疑惑;使动用法,使……迷惑。

D 项,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军队。

答案 C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冰,水为之.B.⎩⎪⎨⎪⎧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其.皆出于此乎其.贤不及孔子 D.⎩⎪⎨⎪⎧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解析 B 项均为介词,表比较。

A 项,代词,这;代词,它。

C 项,语气副词,表揣测;代词,他的。

D 项,副词,表判断;副词,才。

答案 B5.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耻.相师 ②则群.聚而笑之 ③圣.益圣,愚.益愚 ④孔子师.郯子 ⑤小.学而大.遗 ⑥吾师.道也 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⑧吾从而师.之 A .①⑧/②③/⑤⑦/④⑥B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C .①④⑧/②/③⑤/⑥⑦D .①③⑤/④⑧/②/⑥⑦解析 分别为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1课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懂得C.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D.不耻相师.师:老师【答案】D【解析】师:动词,学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术业有专攻..D.小学..而大遗【答案】C【解析】A.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的人。

C.古今同义,专门研究。

D.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相同的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答案】C【解析】A.均为宾语前置句。

B.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C.前者为介词短语后置句,后者为宾语前置句。

D.均为省略句,都省略了“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从而师.之A.吾师.道也B.孔子师.郯子C.不耻.相师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答案】B【解析】A.名词作动词。

B.和例句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作名词。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B.圣人之所以..为圣所以:用来C.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D.彼与彼年相若..也相若:相似【答案】B【解析】所以:表示原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于.其身也②而寒于.水B.①则.耻师焉②此则.寡人之罪也C.①彼与.彼年相若也②谷与.鱼鳖不可胜食D.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答案】C【解析】A.①介词,对于;②介词,比。

B.①连词,却;②副词,就是。

C.均为连词,和。

D.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7.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开头连用三个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总起这一段,其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抨击了长期以来流行于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C.三个对比句子的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从而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作者的贬抑之辞在这一自然段里表达得恰如其分,具有说服力,从而突出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B【解析】说法太绝对,目的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8.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而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2)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明智在哪里。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甲]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事尚问及庶人。

是故..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9.在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A.甲中的“是故”与甲中的“所以”同义。

B.甲中的“是故”与乙中的“是故”同义。

C.甲中的“吾从而师之”中的“而”与乙中的“行之而不以为耻”中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

D.甲文中的“贵”“贱”与乙文中的“贤”“不肖”同义。

【答案】B【解析】A.是故:因此;所以:用来……的,……的凭借。

B.二者都是“因此”的意思。

C.前者表顺承,后者表转折。

D.贵:地位高;贱:地位低;贤:有才能,不肖:没才能。

10.对“夫子贤之”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很尊敬孔文子。

B.孔子认为他是贤能的人。

C.孔文子认为他有贤才。

D.那您很尊敬他了。

【答案】B【解析】“贤”是意动用法。

11.上面两段文字阐述的观点基本相同,对这个相同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都强调了古今求学的人都必须有老师。

B.都说明了古代圣人是不耻下问的,而圣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要不耻下问。

C.都强调有了疑难问题要“问”,而问的对象不必管他贵贱,而只看他是否懂“道”。

D.都批判了那种以问为耻的作风。

【答案】C【解析】A.这是第一段文字强调的主要内容。

B.这是第二段文字强调的主要内容。

D.“批判不对”,应是肯定。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2)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以为耻的事情,却被后世的人时常去做却不把它当作耻辱的太多了,真是悲哀啊!【参考译文】[甲]略。

[乙]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

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

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

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以为耻的事情,却被后世的人时常去做却不把它当作耻辱的太多了,真是悲哀啊!四、语言运用13.学过《师说》和《劝学》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中要分别有“师说”和“劝学”两个词语。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上联:读书务必发奋用功,莫要别人“劝学”下联:学习当需谦虚博览,勿忘前贤《师说》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①,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

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②,燕麦和核桃含量则更少。

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③。

【答案】①食品的配料表也很关键②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③乳酸菌饮料并不是牛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