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方向北京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方向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来描绘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
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教学例1)
师: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场上锻炼身体。(出示课件)你们知道他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小明的前面是东)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面对太阳,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出示:小明的前面是东,小明的后面是()。
(强调:东和西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东与西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
师:面向东,背后是西,反过来,当你面向西时,你的背后是什么方向?(东)
出示:小明的右边是南,左边是()。
(强调:南和北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南与北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
师:面向南,背后是北,反过来,当你面向北时,你的背后是什么方向?(南)、师:读方向的儿歌,你感受到了什么?(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
你记住东、南、西、北了吗?(强调:只要确定了一个方向,就可以
找到其他三个方向)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下面请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四句话填写完整。
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____面。教学楼在校园的____面,大门在校园的____面。
2.介绍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师:指一指太阳初升的方向,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哪一面是东吗?(学生用手指一指,并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东面,一起说儿歌,并指出方向。(学生活动)
师:我们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请大家用手指一指,再说一说。(学生先自由说,再指名说,其余学生根据他说的用手指出东、南、西、北)
3、体验顺时针转动。
(1)转一转。
请全体起立,面向东面,向右转,现在你们面对的是南面,再向右转,现在你们面对的是西面,继续向右转,现在你们面对的是北面,接着向右转,又回到了东面。这样我们正好转了一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顺序再转一转,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东、南、西、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顺时针、相对性)
4、已知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师:刚才我们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东方和西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什么来辨认方向?
(1)指南针。(出示课件:介绍指南针)
(2)北极星永远在北方。(出示课件:介绍北极星)
(3)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以辨认方向。在北半球,树木年轮纹路稀疏的一面朝向南方,树木年轮纹路稠密的一面朝向北方。
(4)在北半球,树木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木枝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辨认方向的方法。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5、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6、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随堂作业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
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板书设计: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认识方向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东西相对,南北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