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参考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参考答案:
1.(1)tún (2)zhě (3)xī (4)jié (5)sù (6)hài 2.(1)遗体、遗骨(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灾难、灾祸(4)细致精密(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
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6).停止(7)都,全(8)漂浮(9)逆流而上
3.(1)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科普作品(2)自贡4.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5.可从恐龙的种类和其他的灭绝说法来谈,答案略。
6.略(例子切合要求,语言畅达即可)
7.(1)列数字(2)摹状貌(3)举例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习题一种叫自养。
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
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
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
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也许有人怀疑,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利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在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凉可口的汽水的。
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
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肉细胞里,一般会有20至100个。
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
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1、这些文字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文段中“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一句中的“它们”所指代的是:。
3、“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这一句的主干是:。
4、“光合作用”的定义是( )A、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变化的结果。
B、叶绿体吸收了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高能的有机物质的作用。
C、叶绿体和蛋白质组成的小颗粒和水以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并放出废气──氧的过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解析)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会运用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解析:在细读两文的基础上,抓住两篇文章的结尾段进行归纳。
二、参考答案:《恐龙无处不有》的论证思路:开篇提出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现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
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一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超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在漂移面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一推断最近一次“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一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一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最后得出结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被压扁的沙子》的论证思路;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引出恐龙灭绝的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并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然后分析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通过严密的推理,肯定“撞击说”否定“火山说”,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外最体撞击地球。
解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两篇文章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参考答案:1.补充说明性文字,可以看出作者注重观察、善于发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2.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意在强调此研究的现实意义。
3.使晦涩难懂的化学名词变得浅显,适合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理解。
4.对上文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文所讲的道理,从句子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幽默和思维的活跃。
解析:结合上下文,体会这些补充说明性文字的作用,体会论证语言的严密性。
四、参考答案:板块构造理论。
第1课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第1课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鸟臀.(tún)褶.皱(zhě)两栖.(xī)岛屿.(yǔ)B、潮汐.(xī)劫.难(jié)衍.射(yǎn)骨骼.(gé)C、追溯.(sù)遗骸.(hái)陨.石(xǔn)熔.化(róng)D、蟾蜍.(yú)携.带(xié)膨胀.(zhàng)地壳.(qiào)【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B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栖”应读“qī”。
C 项“陨”应读“yǔn”。
D项“蜍”应读“c hú”。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骨骼蟾蜍飘移深渊B、驮着汇聚分裂爆发C、措施致蜜趋势膨胀D、携带悲残舒适流逝【答案】B【解析】考查字形的识记。
A项,“飘移”应为“漂移”;C项,“致蜜”应为“致密”;D项,“悲残”应为“悲惨”。
故答案为B。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所有陆地__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答案】B【解析】似乎:大多数情况下为副词,表示揣测,有仿佛、好像的意思。
几乎:①将近于;接近于于。
②差点儿(儿化)。
恐龙时期的生活环境离现在太远,只能推测,不能确定,故用“似乎”。
常常:指时常,经常。
八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课件 人教新课标
• “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 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 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心理:
性格:
答案] 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点拨] 分析“脸蛋全红”时其心理,结合上文所叙事情即感激与难堪。 性格:不愿意无故接受别人帮助的那种真诚与守信。
说明方法-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 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 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 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五讲 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 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
•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 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 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 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 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 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 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 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 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 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 开了。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
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
“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
最新[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人教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题答案
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 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 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陨星撞击坑,这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 点。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 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生存下来 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灭绝了。迄今为止, 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 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 一而已。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 观点还有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 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酸雨说等。上述这些假说,在科 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但是,每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 地方。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 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 不同作用,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
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
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一起。 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 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 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 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 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 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 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 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 者思维的活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piāo yí (2)liú shì(3)zhě zhòu (4)xié dài (5)jié nàn (6)zhì mì(7)zhuī sù (8)tiān yī wú fèng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2):随身带着。
(3):不能弄明白的事物。
(4):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5):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幅画原已破损,但经过郑师傅一天的精心修补和整理,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破旧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B.古生物学家发现原始人类遗骸化石,时间可追溯到180万年前,这表明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当时生活在该区。
C.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才让人感受到其真正的意义;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才让你我懂得时间之于生命的重要。
D.麦收时节,某市农业部门组织了近百名农机具修理能手奔赴田间地头,在这些修理能手的妙手回春之下,一批受损收割设备重新恢复了麦收作业。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森林扑火实战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演练提升森林防火指挥员和队员们的实战能力。
B.进博会不仅是采购、交易、洽谈、合作的舞台,更是观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措施成果及走向的窗口。
C.2019 年中国科幻产业总产值达658.71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D.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B.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属于科普作品。
C.《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板块构造”学说。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在此句中,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的事实。
恐龙无处不在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考古)(生物学) 佐证 大陆漂移学说 (地质学)
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以本文为例 ,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
潮汐: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 的自然现象。文中特指海潮。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列数字 )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
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
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 泰斗。
(一)整体感知 1 .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 龙呢? 【交流点拨】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 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2.“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交流点拨】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 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交流点拨】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
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
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 出的结论是‚是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交流点拨】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_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_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答案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orG南极气候。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答案【篇一: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题】t>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这里指恐龙的遗骨化石。
) ..b.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
这里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c.毫无疑问,6 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灾难。
) ..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精巧,完美。
)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4)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迁移漂移移动)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 (分割分裂分离)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 (严密周密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3)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6.阅读课文“在过去的9年里??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选文第3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3)选文2~4段文字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其依据分别是什么?(4)“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两句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6. 阅读下面文章,思考问题:1993年,美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在位于非洲国家尼日尔的撒哈拉大沙漠里发现了一种食肉恐龙的完整化石骨架,并把它叫做“非洲猎人”。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
(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
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 运动。)
原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文生动 形象。
(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 又开始破裂了。
(原文: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 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
密相连 (总 起)
逻辑顺序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大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陆
漂
恐龙无处不有
移 学
恐龙不会迁徙
说 成
大陆漂移
立
(总结)
(分 说)
自读课文,概括本文内容:
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 种科学假说?
什么是“撞击说”和 “火山说”;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 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 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 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 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 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 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 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 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 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 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 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 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 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 “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 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与答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完成时间:30分钟编者:李陈妍审核:林剑波学校:班级:学生:一基础训练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鸟tún()目(2)chánchú()()(3)xié()带(4)潮xī()(5)领yù()(6)yǎn()射(7)二氧化guī()(8)排chì()2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1)()A尘埃B至密C繁盛D熔化(2)()A膨胀B陨石C流逝D砥达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4)《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二课时达标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理解《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记载。
(2)直到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才逐步揭开了赤潮的神秘面纱。
原来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从而引起水色异常,形成赤潮。
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现在已知的有40多属、120多种,其中以夜光藻、骨条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虫等较为常见。
它们主要分布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
(3)赤潮的颜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如以夜光藻为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红色;而以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则为绿色。
因此,赤潮实际上是各种有色潮的总称。
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带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称为“臭水”、“厄水”。
(4)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出现与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人类长期向海洋倾倒垃圾,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农业肥料大量流入海洋,给海洋生物增加了过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5)此外,海区内的水文气象条件,也与赤潮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强烈的日照、水温的升高、海水的停滞以及海面上空气流稳定等因素,均有利于赤潮生物的集结。
因此,这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
(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仅堵塞鱼类的鳃,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极度缺氧,而且还能够形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导致其大量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这种生物毒素不仅能够引起鱼类及贝类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海产品,也有可能发生中毒或致死事件。
(7)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的藻类,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
这是海洋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它告诉我们,海洋绝不是人类的“垃圾站”和“污水桶”。
(完整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粗的字注音。
遗骸()褶皱()()追溯()鸟臀目()两栖动物()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 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
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
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一)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梁 龙
鸭 嘴 龙
三角龙
1.理清文章思路。 2.比较分析两篇短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儿童 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 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后来他投身 写作,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
一,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
“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
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
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
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一、默读课文
明确观点
作者认为哪一种学说正确呢?是怎样证明的? 作者认为“撞击说”是正确的。
(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分析科学家的证明思路: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 “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万年的反 推 断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密 相连 (总 起)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成 立 (总 结)
大陆漂移
(分 说)
逻
辑
顺
序
一、初读课文
探讨内容
分析《恐龙无处不在》。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事实,证明 大陆漂移 假说。 了_________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生物学(恐龙)、 _______________
地质学(板块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大地獭、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
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 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河流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还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
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
研究人员发现,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了几千头。
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导致被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磷元素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
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八年级语文课文解析第二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解题答案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_示__例__:__近__几__年__,__我__国__在__科__技__领__域__获__得__了__巨__大__进__步__,__并__取__ _得__了__一__系__列__丰__硕__成__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2)某班级拟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 舟,逐梦九天”的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内容。 _示__例__一__:__开__展__“_我__与__科__学__,__我__与__航__天__”_的__主__题__演__讲__活__动__。__ _示__例__二__:__举__办__“_心__系__航__天__,__报__效__国__家__”_的__读__书__报__告__会__。__示__ _例__三__:__举__办__“_中__国__航__天__辉__煌__成__就__”_图__片__展__。__示__例__四__:__举__办__ _“_大__国__航__天__人__”_故__事__会__。__示__例__五__:__组__织__“_我__的__航__天__梦__”_征__文__ _比__赛__。__(_围__绕__“_科__海__泛__舟__,__逐__梦__九__天__”_这__一__主__题__进__行__设__计___ 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材料三】“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成“奋斗者号”载人 潜水器、“深海一号”潜水器母船、“海翼号”滑翔机及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技装备。同时,我国 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 实验堆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做出了 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总编号:NO.18
【学习目标】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导语: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2、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他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
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本文选自《新疆域》。
二、自读课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遗骸.(h.á.i. ) 蟾蜍
..(chán chú ) 褶.皱(z hě) 劫.(jié)难陨.(yǔn) 石
骨gé( 骼 ) z hě( 褶 ) 皱追sù( 溯 ) xi..é.( 携 )带遗h.á.i. (骸. )
2、解释词语。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二、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下列各题并写下要点,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并做好记录。
)(一)研读第一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思考: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因为: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二)研读第二篇短文《被压扁的沙子》,思考:
3、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
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4、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比较阅读这两篇短文,思考:
5、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6、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是编排在一起的,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
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7、揣摩两篇短文中的补充说明的文字,联系上下文体会补充说明的文字有什么作用?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四、小组展示(展示小组交流的成果)
五、检测反馈
基础知识:
1.给加横点的字注音。
遗骸.(hái)褶.皱(zhě)追溯.(sù)鸟臀.目(tún)两栖.动物(qī)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六、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