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课件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 熔化与熔点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熔化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D )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烛油 C.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钢水 D.白糖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2.在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的温度变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12.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 ℃,放 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 ℃,教室内的实际 温度是 30 ℃。 13.小宣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 度T与温度t的关系:T= 0.8t+4 ℃ 。
t/℃ 55 6065 70 7580 T/℃ 48 5256 60 6468
14.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 T )与摄氏温度( t )的关系是T=( t+273 ) 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 )
A.-173 ℃
B.-100 ℃
C.273 ℃D.100 ℃
15.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
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D )
九年级物理知识梳理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3.温度计的使用: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③测液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侧壁和底部,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⑤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气固液凝固放热熔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蒸发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第十三章内能和热机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一六种物态变化2、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实例:熔化:冰化成水、蜡块变蜡油、解冻冻品、铁变成铁水、沥青晒后变软凝固:水结成冰、蜡油变蜡块、铁水铸造成铁汽化:湿衣服干了、酒精挥发、水的沸腾、液氮沸腾、雾水散去;液化:雾、露、“白气”、眼镜片上起雾升华:结冰的衣服干了、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碘变成碘蒸气、干冰、雪人变小凝华:霜、雾凇、窗户内侧结的冰花、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冰箱里的“粉”、冰雹的形成例题1: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例题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例题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下列图 1 中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考点二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①摄氏温度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②热力学温度T ,常用单位是开尔文,单位符号是K 。
③摄氏温度t和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T=t+273.15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如: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3.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一浸没,二不碰。
“;示数“三不超”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③测液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⑤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安排丰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物态变化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以便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如冰融化、水烧开等,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撰写一篇观察报告。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真实、具体,逻辑清晰。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该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在下节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5.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将反思报告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选择题:考查对温度与物态变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巩固物态变化的特点和热传递规律;
-计算题:运用物态变化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题: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物态变化现象。
3.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为什么冰淇淋会融化?热水为什么会沸腾?”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体系。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这些亮点共同构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和案例分析,巩固和深化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九年级-物理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3.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用T表示, 单位是开尔文。
通常用摄氏温度, 用t表示, 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度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 两种温度的换算关系T=t + 273.15K4.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 里盛水银或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玻璃管外面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 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 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 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4.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医用温度计也叫做体温计, 内装液体是水银, 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细弯管, 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所以体温计用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甩回到玻璃泡里, 并消毒后再测人体温度。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分度值是0.1℃。
二、物态变化1. 熔化(1)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熔化需要吸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 晶体如:海波、冰、石墨、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3)熔点 :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1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
(2)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3)1摄氏度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为1℃
(4)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 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读数时,先要看清温 度计内液面的位置是在零刻度上方还是下方,然后再认清它 的分度值,最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进行读数.本题甲图中液面的 位置在零刻度以下,它的分度值是1 ℃,所以此时的示数是零 下6 ℃或-6 ℃,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37 ℃,且图乙中温度 计的分度值是0.1 ℃,所以它是体温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 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答案:-6 37 乙 热胀冷缩
如⑴下量图所程示:.测温范围小 35℃~42℃
⑵分度值: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正确答案:3789.673℃
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使用前都 不能甩,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 开被测物体.
小
结
一、温度(t)
二、温度计 (1)、常见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2)、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3、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 们分别是 固态 、液态和 气态 ,水的三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理学中,物质有一种状态向另一 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一、温度(t)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冷
温
热
水
水
水
热的物体温度高 冷的物体温度低
要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新版沪科版
单元知识架构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大单元整体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单元主题概览单元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 征,并列举自然界和 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 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 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 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 环现象。了解我国和 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能通过物态变化等实验,感受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和推理 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能描述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过程。能根 据这些知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尝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物质观念。 4.能用相关知识初步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现象,具有关心和保护环 境的意识;能初步体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课件(共23张PPT)
B、温度一定不变
6、问答题:
时值隆冬,怎样防止我们家的菜窖里的菜不被冻
坏,并说出物理原理。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一、判断题
1、蒸发时要吸热,可以获得低温。〔 √〕
2、雾、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在读数,读数时视线 要与液面相平。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晶体的熔化过程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温度℃ B
A
温度℃ D
C
时间min
时间min
二、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
固态
液态
凝固〔放热〕
气态
晶体凝固过程
温度℃
非晶体凝固过程
温度℃
时间min
时间min
比一比,看谁做的最棒!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 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水银、酒精、煤油
液体温度计及其使用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分类
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 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 体内,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
雾凇
请将以下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课件 (新版)沪科版
,最小分
4.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 ℃的水和0 ℃的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0 ℃的水温度高
B.0 ℃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5.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D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使用前,要认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
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
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课堂练习
1.温度是表示 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
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采用的是__摄__氏__
温度,它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 0℃,
把__沸__水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3_7_℃__,读作 37摄氏度 。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42 ℃ 度值是__0_._1 ℃__。
形状 (固定/不固定)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体积 (固定/不固定)
固定 固定 不固定
走进生活
实验结论: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有三态 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叫物态变化 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
热水 温水 冷水
热水 温水 冷水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二、温度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见的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导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温度与热量、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与热量的概念,掌握摄氏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
2. 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难点:1. 温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2. 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导学案、笔记本、温度计、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温度与热量的概念,介绍摄氏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
然后逐一向学生介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3. 例题讲解:为学生提供典型例题,讲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为学生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温度与物态变化1. 温度与热量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2. 物态变化熔化:固体→液体,吸热凝固:液体→固体,放热汽化:液体→气体,吸热液化:气体→液体,放热升华:固体→气体,吸热凝华:气体→固体,放热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
(2) 物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
(3) 物体在凝华过程中_________。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重点梳理知识点拨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习要求1.知道摄氏温度。
记住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会使用体温计。
了解人的正常体温。
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的温度值。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知道物态变化。
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3.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和条件。
记住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了解它们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熔化和凝固的有关现象。
4.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及温度变化的特点。
记住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了解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汽化和液化的有关现象。
5.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有关现象。
6.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水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知识点拨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物态变化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二、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摄氏度,国际单位:开尔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273.15+t。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水在0℃时可能会结冰。
◎常见的一些温度值——冰的熔点00C,对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250C,人体正常体温370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0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C。
三、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4)液体温度计的使用:做到四“会”。
①会“选”:使用前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②会“放”: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壁和容器的底部。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课件-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用的医用温度计
缩口 汞
?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三点:熔点、凝固点、沸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发生部位
不
同
温度条件
点 剧烈程度
均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任何温度 在一定温度
缓慢
剧烈
三条件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且要继续吸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一、温度
1、什么是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 摄氏温度(t)
单位: 摄氏度(℃ )
3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25℃左右
4、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值
加油站:
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 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成100等分,每一等
分为摄氏温度的一
个单位,叫做1摄
0℃
氏度。
使用前 应认清 量程、 分度值 和零刻 线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高温度值? 最小分度值?
最低温度值?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温度: 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 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符号是℃。
2.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 用于实验室测温度, 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 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 刻度范围35℃~42℃, 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 刻度范围℃~℃, 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 熔点与沸点;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1.水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 熔化的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5.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 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7.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 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 ①定义: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整合与提升+课件+-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全章整合与提升
1.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有“白气”产生是汽化现象 C.秋天的早晨草上有露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D.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是汽化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 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 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 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 的气泡是由__干__冰__升__华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_水__蒸__气__液__化___形成的。
返回
(2)比较C、D两次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液 体___温__度__越__高_____,蒸发越快。
(3)比较E、F两次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液 体__表__面__空__气__流__动__速__度__越__快___,蒸发越快。
(4)夏天扇电风扇感到凉快是利用了上面___E_、__F__(填序 号)的实验结论。
返回
8.前段时间江淮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 象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 ,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升__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气体,并从周围__吸__收____(填“放出”或“吸收”)大 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为降雨创造条件。
返回
9. 在研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 根据测得的数据描绘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丙所示。
返回
10. 如图,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关于图甲纸板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___D_____(填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是一种常用的温度单位,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将这个温度范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常用的是液体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等,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对于液体温度计,使用前需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将其完全浸入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需要将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泡不能与壁或底部接触,否则所测温度会高于液体温度。
体温计是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的测量原理是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与普通温度计不同的是,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这是因为它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个狭窄的凹槽,使得它只升不降。
使用前需要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需要注意的是,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于其他温度计,使用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例如,读数时需要将体温计完全或口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物质包括海波、冰、石英、水晶,而非晶体物质包括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会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不断降低。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但温度保持不变。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需要注意的是,在晶体熔化图像中,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熔化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B点表示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熔化,物质处于固态;C点表示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
玻 管
c、原理
玻
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
璃 泡
现象。
液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正确使用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玻璃泡要与被测量物体充分接触; ◆待示数稳定时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体温计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400 1 2 3 4 5 6 7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 态的过程。
一、熔化和凝固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实验器材及药品: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石棉网 搅拌器 火柴
海
松
波
香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晶体
4 ·获取事实与证据:(海波)硫代硫酸熔化实验 观察事项:A、熔化过程中的时间 B、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C、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非晶体
4 ·获取事实与证据:蜡的熔化实验 观察事项:A、熔化过程中的时间
使用之前甩一甩
思考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从构造上:
1.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弯曲; 而普通的温度计是没有的.
2.体温计玻璃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而普通的温度计可以是酒精,煤 油等.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是35—420C;而普通温度计是0— 1000C.
从使用上:
像海波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 类固体叫做晶体
像松香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 类固体叫非晶体
根据各种固体这种熔化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固体 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几种常见晶体
冰
所有金属
几种常见非晶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根据图像判断甲乙固体那个是晶体?哪 个是非晶体?是熔化过程,还是凝固过程
上述自然现象与哪个因素有关 想一想 物质的存在状态与温度有关
上面两过程中,水的状态是如何转换 的?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云
雪
雾
露
雹
霜Leabharlann 冰花雨液态的铁水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
固态的碘加热后升华为碘蒸气
想一想
固态的二氧化碳
你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 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测量温度的仪器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计
毛细管
测温液体
原理:
常用温度计是 利用测温液体热胀 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玻璃外壳
液泡
2、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a、构造
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
细管组成。外罩玻管并标上刻度。
b、现象
细 管
温度升高时,液面上升;
温度(℃)
甲
甲是非晶体
乙
已是晶体
熔化过程
时间(min)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
他的熔点是多少
48℃
55 温度/℃
3、在48℃以下时,海波处 50 什么状态? 48℃以上呢?
48℃呢?
48℃以下---固态 48℃以上---液态 45
48℃,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液态,
还可以是固态、液态共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主要内容
一 温度与温度计 二 熔化与凝固 三 汽化与液化 四 升华与凝华 五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一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与温度计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摄氏温标:
由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Celsius)首创。它规定: ◆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以1标准大气压(100千帕)下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 ◆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为1摄氏度。 ◆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 体读数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二
熔化与凝固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常见物质存在的状态有: 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固态 液态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液态 固态
B、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C、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
60
55
D
固夜共存
50 BC
45
40 0 1 2 34 5 6
海波的熔化图像
60
55
50
45
4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松香的熔化图像
时间/min
分析:AB, BC ,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体温计可以在离开人体后再读数;而普通温度计是不可以离开被 测液体的.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相同的物体的冷热程度 相同.
思考:0℃冰和0℃的水的冷热 程度一样吗?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③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 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 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 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 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C段物质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变化?B点、C
点及BC之间各处于什么状态?(相同点、不同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处于固夜共存状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2、松香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夜共 存状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④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用途 量程
测物体温度
-20℃~110℃
分度值
1℃
所 用液 体
特殊构造
水银 煤油(红)
寒暑表 测室温
-30℃~50℃
1℃ 酒精(红)
体温计 测体温
35℃~42℃
0.1℃ 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