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农业革命的意义2. 古代文明的曙光-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3.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古代文明的传播途径- 早期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等)- 文化交流的影响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与科学- 希腊艺术与文学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与社会结构- 基督教的兴起与影响3. 其他古典文明- 汉朝的中国- 印度的孔雀王朝- 古典非洲文明(如努比亚、阿克苏姆)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城市与商业的兴起2. 教会的权威- 教皇与教会的权力- 十字军东征- 宗教改革的前奏3. 中世纪的文化与艺术- 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文学-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四、近现代历史的开端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新教的诞生- 宗教战争与和平- 宗教改革对社会的影响3.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贡献- 科学与理性的推崇- 启蒙运动对现代政治的影响五、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1.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工业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兴起2.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主义的兴起- 国家统一运动(如德国、意大利的统一)- 殖民扩张与世界秩序3. 现代政治与社会- 民主制度的发展-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设置,例如添加页眉、页脚、目录、标题样式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每个部分进行扩展或缩减,以满足3000字的要求。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一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一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作用2.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改革- 郡县制的推行及其意义-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政策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世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均田制的实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魏晋风流与士族文化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政治改革-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运作-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5.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元朝的一省制及其特点- 明朝的东厂、锦衣卫与特务政治- 清朝的八旗制度与满汉融合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变迁- 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2. 商业经济的兴起-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商业城市的繁荣- 货币经济的演变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与机会- 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4.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增长的趋势与影响-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城市管理与规划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创立- 孟子、荀子等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儒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2. 道家与法家思想- 老子与庄子的道家哲学- 韩非子与商鞅的法家思想- 道家与法家思想对古代政治的影响3. 佛教与道教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汉化过程-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宗教与社会生活的关系4. 文学艺术的繁荣- 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 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演变- 文化交流与融合四、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 丝绸之路与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的路线与作用-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丝绸之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2. 朝贡体系与外交关系- 朝贡体系的形成与运作- 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互动- 外交政策的变迁与影响3. 科技发明与传播-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科技交流与合作-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古代中国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从政治制度的变迁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再到思想文化的繁荣,以及与世界的交流互动,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框架结构清单
变革命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
会主义
《共产党
宣言》
巴黎
公社
十月
革命
抨击资本主义弊端;提出一些美妙设想
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重视阶级斗争的作用
1871年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政权等措施
第十一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十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十三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十八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第八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
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两极格局形成的
主要原因。②世
界多极化趋势的
根源在于世界经
济力量结构的多
极化发展趋势。
③新的国际格局
的形成需要一个
长期复杂的过
程,但多极化不
可逆转。④多极
化既带来了机
遇,也带来了挑
战。
50年代
后期至
80年代
末90年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2、职位世袭3、设置官员4、建立武装(1)分封制 5、正派赋役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3、随从作战4、缴纳贡赋5、召见述职(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西周政治制度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太尉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秦朝至清朝)汉:察举制(3)选官用官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背景(2)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3)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1)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一、(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列①时间:1894-1895年强概况(4)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入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侵(5)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神秘色彩,如甲骨。
地方:侯、伯,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目的:维护西周的统治周武王分封分封的范围: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对象:王族(燕、鲁、卫、晋)、功臣(齐)、古代帝王的后代(宋、杞、许)周公分封:规模最大。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2、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内容: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西周的宗法制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补充: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统治秩序。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宗法制,构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物质条件统一条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完成了局部的统一各民族的初步融合一、秦的统一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结果: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皇帝制度的建立: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央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影响: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6.7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可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抗争史和探索史)。
本专题主要涉及: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二个方面的内容。
而探索史主要在专题三中讲。
故宫午门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民主革命是实现近代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的不同,因此民主革命的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指寻求民族独立(反侵略)和社会进步(反封建)而进行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本专题主要涉及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四: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本专题涉及两条主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第一、第二课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
包含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的起步。
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而逐步确立了国家的三大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框架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1、分封制: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权利和义务: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评价: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及其作用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 法家思想在政治中的应用-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的意义3. 汉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改革- 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问题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世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均田制的实施与影响- 魏晋风流与政治文化5.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 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特点6.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变法与政治改革- 元朝的民族政策与政治结构 - 元代的中央与地方关系7.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明朝的宦官专权与东厂西厂 - 清朝的满汉融合政策- 康乾盛世的政治特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演变- 农民阶级的地位与作用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与特点- 商业的繁荣与市场体系- 商人阶级的形成与发展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与可能性 - 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4. 货币与税收制度- 货币制度的演变- 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演变-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经典的编纂与传播- 儒家思想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作用2. 法家、道家及其他学派- 法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 墨家、名家等其他学派的贡献3. 科技与发明- 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 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4. 文学艺术的繁荣- 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 绘画、雕塑、建筑的艺术成就 - 文化交流与融合5. 宗教与哲学-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道教的形成与影响- 宗教与哲学对社会的作用四、古代中国的外交与边疆1. 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朝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 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与和平2. 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理- 边疆政策的演变- 边疆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 民族关系与边疆稳定以上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人教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结构
中俄《瑷珲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化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激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开始标志: 1851年金田起义
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建制
太
过程
定都: 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政府对峙 全盛时期: 1856年西征取得胜利
平 天 国
由盛而衰的转折: 1856年天京变乱(原因) 失败标志: 1864年天京陷落
隋唐 趋势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公平公正合理; 选官的范围不断扩大; 管理任免权有地方收归中央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 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明朝 明太祖废宰相
措施
明成祖设内阁
趋
康熙帝设南书房 势
清朝 雍正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 空前强化
特点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反映
北 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 宋 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中央
掌控地方财政.
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 逐渐加强
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
元 实行行省制度; 朝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央官制演变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特点
西汉
“三公” →中、外朝
从魏晋 南北朝 到隋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每课知识结构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政 治制度
中央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 ——封侯、伯
分封制
(重点)
西周政 治制度
宗法制
(重点)
目的 ——巩固统治 内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pdf
1. 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 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 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谈判权
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
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 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
2
6无. 上评的价权专力制。主义正中如央美集国权费制正度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 皇帝把教会和国 中家了央的国集职家权能的和集一君为切主一主专身要制,职使能他得,是包整军括个事国国也家家是对都精于处神全于的人皇领类帝袖的的,尊一崇元是。化行他领为是导的“之楷天下模下,和之正一义人的”皇主帝宰具。有绝,他是对的社权全会威能政和总治至括殿高
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 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 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 使科技的运用和发 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 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 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 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建立起资产阶级 的政治制度, 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 从此开 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 2 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 一: 时间:前 221 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 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 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三疑三探”讲学稿讲学稿() 世界史知识结构与框架(必修一部分)年级:高三 课程标『 学习目标: 导学科:历史 主备人:杨臣 时间:2016年10月23日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① 地理: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③经济:商品经济发达,有利于平等互助、自由、民主观念形成 ② 政治前提:城邦政体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1) 形成的历史条件古 希 腊 的 民 主 制 度 古 代 罗马 的 法 律 (2) (3)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广①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初)$背景: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崛起。
厂颁布“解负令”,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颁布财产等级制度,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恢复公民大会 新设“四百人会议” 设立陪审法庭 i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②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一一雅典民主的确立「 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产生各级官职B 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公职津贴。
<意义: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③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 (1)罗马法的发展演变①习惯法到成文法②公民法到万民法「早期习惯法:贵族担当法官,随心所欲解释法律,平民利益受损r 标志 特点 评价 -成文法诞生&广公民法I 万民法《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内容广泛,条文清晰 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平民利益得到保护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使用范围:罗马公民 缺陷:有明显的狭隘性形成时间:由共和国到帝国过程中(三世纪) 适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作用: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③ 民法大全 时间:六世纪; 意义: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① 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叫系统的法律体系 ② 积极意义:b③ 影响后世:④ 局限:a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权至上c 男女不平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① 二次内战,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② 新贵族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③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④ “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① 1788年6月,联邦宪法正式生效联邦政府的成立② 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总统f 形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 对罗马: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a 对近代欧美国家文法和同法制度产生影响i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武器(2)罗马法的评价 过程(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君主立制形成与 发展(2)确立过程 影响: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2、职位世袭3、设置官员4、建立武装(1)分封制 5、正派赋役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3、随从作战4、缴纳贡赋5、召见述职(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西周政治制度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太尉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秦朝至清朝)汉:察举制(3)选官用官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过程(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背景(2)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3)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1)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一、(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列①时间:1894-1895年强概况(4)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入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侵(5)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需要不断的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人教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结构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两个阶段,探索发展道路的历程曲折而艰辛。
详细描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此后,中国开 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德意志帝国通过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皇帝掌握实权, 议会拥有立法权。
04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 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 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 理都造成沉重打击。
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的颁布
法国大革命为共和政体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人权宣言》强调了人权、自由、平等原 则。
1875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正式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共和制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人教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结构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CONTENTS
•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发展 •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0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签订 《马关条约》,中国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历史结构知识点总结高中
历史结构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约300万年前-1.2万年前- 工具:石斧、石锥等- 洞穴住所:人类主要居住在洞穴中- 狩猎:以捕猎野兽为主要生活方式2. 中石器时代:1.2万年前-6000年前- 出现冶金技术:精细制作石器和陶器- 定居生活:开始有定居生活的迹象- 农业的出现:开始种植作物,并驯化动物3. 新石器时代:6000年前-3000年前- 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形成,出现了定居点、城市等- 陶器制作:制作陶器的技术发展较为成熟- 工具制作:铜器工具的使用开始普及二、文明史1. 早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法典之一,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遗产 - 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兴建金字塔、法老制度等- 婆罗门宗教:印度最早的宗教之一,后演化为印度教2. 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华夏文明、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等的历史发展- 印度古代文明:孔雀王朝、摩揭陀帝国、孔雀王朝等3. 中世纪文明-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文明的发展- 伊斯兰文明:波斯、阿拉伯等伊斯兰国家的文明成就-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等4. 近现代文明- 启蒙时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产生- 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的兴起- 现代文明:世界两次大战、科技进步、全球化发展等三、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1. 古代重要事件- 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分裂、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多民族国家- 希腊城邦的兴起:雅典、斯巴达等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2. 中世纪重要事件- 十字军东征:欧洲基督教徒反对伊斯兰教的战争- 开埠: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对外远洋贸易的兴起- 雅尔塔会议:二战盟国领导人决定二战后的世界格局3. 近现代重要事件- 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打破了封建专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战争,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大战,带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影响深远四、各国历史结构1. 中国历史结构- 朝代兴衰:夏、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兴衰- 统一时期:秦朝、唐朝、明朝等统一时期的朝代-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快速发展2. 印度历史结构- 神话时代:《摩诃婆罗多》中的印度神话故事- 帝国时代:孔雀王朝、摩揭陀帝国、德里苏丹王朝等印度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 殖民时代:印度殖民时期受英国统治,20世纪中叶独立建国3. 美国历史结构- 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导致美国独立,成为独立国家- 奴隶制度:南北战争结束,废除了美国的黑奴制度- 经济大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强国五、地理与历史的结合1. 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对人类生存、生活的影响- 资源分布:地理条件对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的影响- 交通运输:地理条件对交通、贸易、文化传播的影响2. 历史对地理的影响- 领土变化:战争、和平对领土变化的影响- 占领与退却:占领与退却对地理环境及资源的影响- 文化影响:历史事件、文化传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六、社会历史结构1. 社会结构的演变- 三纲五常:孟子提出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原则- 封建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三级社会等级: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等级分化2. 政治历史结构- 君主制度:古代中国、英国等国家的君主制度- 共和制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家的共和国制度- 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制度3. 文化历史结构- 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科学、技术、思想等方面的文化变革- 文化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七、历史结构与人类发展1. 社会发展- 农业革命:农业的革命对社会结构和人类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工业化对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影响- 信息革命:信息化时代对社会结构和人类发展的影响2. 人类社会历史结构的趋势- 多元化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发展- 全球化发展: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和发展的影响- 和平共处:不同社会结构之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趋势3. 历史结构与未来发展- 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对历史结构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对未来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社会进步:历史结构对未来社会进步的影响和作用总结:历史结构知识点的总结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各国历史结构、地理与历史的结合、社会历史结构、政治历史结构、文化历史结构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多元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二十三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二十四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 二 十 六 课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出 现
第二十七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 五 课 古 代 希 腊 民 主 政 治
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九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十课
鸦片战争
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 十 三 课 辛 亥 革 命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十五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第十八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二十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十一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