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之“他我形象”塑造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自己塑造的吗?
Can a country build its own image?国内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否可塑造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根据现有研究的基础和研究,我认为,国家形象是可以塑造的。
作为一种主观认知,国家形象受到认知对象的客观情况、认知者自身的价值偏好和认知能力,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介质以及传播环境的影响。
主权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会确定自身的形象战略,主动塑造和输出良好的国家形象,干预国际公众对本国形象的形成过程。
因此主权国家可以对自身形象进行自我塑造。
具体表现为:(1)国家形象的关键素材主要来自于主权国家自身的状况与发展态势。
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实力和某些特征来达到改变自己在外界的形象,比如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事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们可以把这些概括为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推动力量。
一般而言,大国和强国比小国和弱国具有更强、更大的能力去影响或改变后者。
这里不排除在某些领域小国和弱国可能具有比大国和强国更大的影响能力。
说到底,媒体塑造一国的国际形象,是国际行为中一国对其他国家施加影响的具体表现或一国对其他国家施行权力的延伸。
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政治传播和外交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比如说,西方国家传媒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依托,对一些国家的报道和分析往往是不公正、带有偏见的。
因此,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往往掌握着国家形象的制造权和话语霸权。
(2)国家形象在传播过程中的可塑性具有极为重要和广阔的战略空间,其中新闻传播无疑是一个战略制高点。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有关国家的信息从信息源经过媒介传递后最终在受众的脑海中定格下来,形成国家形象。
为此,一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战略,提高国际传播力,革新传播内容与方式,确保传播渠道的畅通,尽可能保证自我信息能得到充分的传播,塑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塑造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塑造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家形象塑造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信誉和声誉。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对于吸引外国投资、推动贸易合作以及增强国际影响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了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国家形象塑造需要通过积极的公关策略。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推广中国文化的力度,提高中国文化在海外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文艺演出、展览、电影等方式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中国政府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问题,树立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国家形象塑造需要通过有效的交流渠道。
中国政府可以借助国际媒体和社交媒体来积极传播中国的政策、理念和成就。
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传播信息,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理念。
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民间外交活动、参展、交流访问等方式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增进理解和友谊。
国家形象塑造需要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实施。
中国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要确保项目能够为当地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同时要重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只有确保项目的成功和受益,才能够赢得当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为中国塑造良好的形象打下基础。
国家形象塑造还需要通过合作共赢的态度。
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开展“一带一路”合作时应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
要推动区域和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遵守国际规则和标准,树立诚信、守信的形象。
只有与各国开展合作并积极履行合作承诺,才能够赢得他国的信任和尊重。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塑造需要通过积极的公关策略、有效的交流渠道、高质量的项目实施以及合作共赢的态度来达成。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好,并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真正塑造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其构建
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其构建40916102 刘邱淅要想了解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其构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国家形象,所谓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
在国家影响的塑造中,首先是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制度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各种机构、团体、企业和社会民众也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此外,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等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来看,被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直接。
国家形象首先是以媒介对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客观反映”为基础的。
通过媒介反映出来的一个国家是否开放、自由、民主、富强,该国的社会是否公平、正义,该国的民众是否诚信、正直、善良、宽容、博大,是国家形象最重要的基础。
因此,新闻媒介的报道,特别是具备“客观性”、“平衡性”的报道,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公开透明,都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
相对而言,通过虚构的文学艺术所反映的国家形象,其影响力明显更软,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文化的“软形象”。
这种软,使文化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一种“上善若水”的包容、浸染、渗透的软性功能。
这种影响,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具有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餐饮文化,以及中国的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等,都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与时俱变的民族精神的阐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开放改革、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惊动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比较负面的人改变了看法。
中国当代文艺实践与“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自我”与“他者”
中国当代文艺实践与“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自我”与“他者”周建萍【摘要】国家形象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它体现出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中国当代文艺实践同是作为一种符号的存在,它承载着对一个国家形象的整体想象.在文艺实践中应建构出立足于本民族和国家的“自我”形象,“他者”通过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这一特定的具象符号,充满着对这个国家的认知和想象.“他者”的想象既充满着异样表达,也包含着善意言说.中国当代文艺实践在建构国家形象时应尽量缩小自我认可与他者认同之间的偏差,努力寻求自我与他者的兼容之道,能够使得“他者”为“自我”所用,“他者”言说为“自我”提供反思的空间.【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9)005【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国家形象;当代文艺实践;建构;自我;他者【作者】周建萍【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42国家形象作为一个综合体,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是能引起国家形象想象的特定具象符号。
它不同于政府形象,也不单纯是国民形象,它是一个复合体,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基于这种软实力所呈现出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中国当代文艺中所构建的国家形象实际上是作为一种符号的存在,它承载着对一个国家形象的整体想象。
国家形象构建为的是表达一种强烈的自我诉求,但实际上这种形象的构建并不完全掌握在“自我”手中,还有“他者”通过这种符号来认知,因此存在两个观看主体,可以说既是自我认知,也是他者肯定。
索绪尔认为,任何符号都包括“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作为一个有形有体物的存在,包括文字、声音或是形象,“所指”是指通过语言所反映出的事物的概念,而能指和所指结合的过程是意指,符号就是指的这种意指系统[1]。
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在表现民族特色的符号方面具有自身独有的个性表达。
如何塑造中国形象讲稿
汇报人: 2023-11-29
• 引言 • 中国形象的现状 • 提升中国形象的策略 • 塑造中国形象的实践路径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概述
主题
如何塑造中国形象
背景
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 和误解,需要加强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目的
通过讲稿向听众传达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和方 法,提高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地提升中国形象。
对未来中国形象塑造的展望
1. 未来中国形象塑造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和特点。
2. 未来中国形象塑造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创意,通过新颖的方式和手段来吸引更多 的关注和兴趣。
3. 未来中国形象塑造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来共同推动中国形象的传播和发展。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间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可以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
03
提升中国形象的策略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1
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
魅力。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02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生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
目的和重要性
目的
通过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展示中国的形象和魅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和认 知。
重要性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但是一些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存在误解和偏见。 因此,通过讲稿向听众传达正确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提高中 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与塑造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与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是“中国角色,推出中国方案。
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具体塑造为:“中国不仅寻求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也尊重文明多彩,乐见文明共生。
”沈丁立在分析“文明”一词时谈到,中国期待世界共同发展,各色文明互鉴共存。
而“一带一路”则是人类大规模大区域合作的最新表现。
大区域囊括了亚非欧,大规模则涵盖了从基建互联到经济互通,再到命运相依。
西北大学教授方光华曾撰文指出,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到各国人民心中,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 1 -。
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塑造——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版为例分析
《科技传播》2019·9(上)201科学普及实践作者简介:郭吉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传播专业,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
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塑造——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版为例分析郭吉昱摘 要 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塑造国家形象是国内媒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章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版的报道主体进行分析,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版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
关键词 《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形象;中国故事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2-0036-021 概念界定和研究问题的提出1.1 概念界定“国家形象”一词最早出现于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的《国家形象和国际体系》(1959年),国家形象被分为三个维度:地理空间维度、心理态度维度和物理实力维度,继而把国家形象界定在心理上的维度中。
20世纪90年代初,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及《软实力》等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和阐述了“软实力”概念。
以“国家形象”的定义入手,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国际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个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综合”。
“国家形象”被看作是“国家”在认知主体意识中的再现,反映的是整个国家的整体风貌,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整体评价。
本文研究的主要着眼于我国主流媒体报道文本,并对此进行内容分析,这是理解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和塑造的重要方式。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性中文报纸,是海外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途径,也是沟通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以《人民日版(海外版)》中国故事版为研究个案进行内容分析,可以折射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发现和总结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塑造和传播的。
最新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和谐文化建设)
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和谐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且要不断地“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这些论述深刻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对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自古以来,国家作为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种族人群的共同生活家园,一直是艺术家精神召唤、文化归依、艺术抒咏的诗意对象。
在全球化现实语境下,加强艺术实践中国家概念、国家意识的培育,通过当代中国艺术塑造和传播“艺术中国”形象,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全体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各类艺术家应自觉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以更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更精湛的艺术创造,参与到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国家形象的和谐文化建设之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一样,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艺术家生长在一定的国度,受到本民族人民的养育和民族文化的滋养,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艺术地再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状态、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
艺术作品既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形成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了解这一国家和民族形象的重要途径。
数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和艺术家以巨大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天才,运用文学艺术、造型艺术、舞台艺术、影视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塑造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的古代中国形象以及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和平发展、团结和谐的现当代国家形象,涌现了大量艺术精品。
一些艺术形式及其经典代表作品生动地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反映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在国际交往中已被当作中国形象的艺术符号。
国内外观众在欣赏它们的同时,很自然地产生关于中国国家的美好联想。
影视作品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影视作品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一、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国家形象研究,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较新的概念。
国家形象现在已经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并且将它广泛应用到国家的各种宣传之中,成为一种公关、建立和维护国家良好的形象的工具,但是国家形象并无统一的明确的概念定義,而是随着研究角度的不同,界定各有差异。
对于国家形象的理解,不少人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例如,管文虎提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
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中国传媒大学的杨伟芬教授提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诸多的观念和看法。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到底用什么来建立自身的国家形象,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
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国的影视剧产业一直在稳步上升和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方式,影视剧可以直观的给予观众视觉的冲击。
因此,在文化输出与传播时,影视剧便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银幕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古装宫廷剧,由于其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于是大量影片开始跟风,愈演愈烈。
在宫廷剧中,最重要的戏码便是后宫女人的争斗、权势的争夺,这依然成为影视剧的惯用手段。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这些影片也不断输出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工具。
但我们不禁担忧起来,这样的影片会使得国外人将中国古代社会想象成怎样的一幅社会画卷。
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很多时候是通过影视作品这一交流工具进行建立的。
通过影视剧,中国五千年来形成的璀璨文化能够跃然眼前。
中国丰富的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民众是极具吸引力的,它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根基,也是一张最好的名片。
然而,如果将“争斗”这一思想不断植入到影片中,通过影视剧,为他们呈现出的是一幅“窝里斗”的社会画卷。
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3篇
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3篇篇一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一、策划背景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呈现出的整体形象,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可以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因此,制定一份国家形象塑造策划书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受众本策划书的目标受众包括国际社会、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众等。
三、国家形象定位根据国家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发展目标等因素,确定国家形象的定位。
例如,可以将国家定位为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友好国家等。
四、国家形象塑造策略1. 文化交流与传播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文化节等形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家的文化魅力和特色。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相互理解和认同。
2. 媒体宣传与公关利用国内外媒体平台,宣传国家的政策、成就和发展前景,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和热点问题。
3. 教育与人才培养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本国学习和研究。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人才支持。
4. 旅游推广5. 国际合作与援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援助项目,展示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五、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3. 定期评估和调整策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六、预期效果1. 提升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 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七、注意事项1. 国家形象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2. 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要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
3.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国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国家形象塑造策略。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塑造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塑造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一倡议中来。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形象的塑造变得尤为重要。
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国家形象的塑造应该注重传播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仍然非常重要,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快速。
在塑造国家形象时,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视频和图片等信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对外开放的态度,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注重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共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和认可。
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注重实践。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成果,才能真正铸造一个国家的形象。
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应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落地。
要加强对其他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树立一个负责任和可信赖的形象。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视域下,中国应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文化传播的推动、经济合作的加强和实践的积极参与,积极塑造一个开放、合作和可信赖的国家形象。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公关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国际公关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和平发展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题。
加快步伐融入全球化轨道,增进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当下外交战略的根本任务。
我国在国际信息传播中一直处于劣势,加之长久以来与西方国家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导致了我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国家的歪曲和误读。
这种歪曲和误读势必影响我国在国际中的形象、地位和影响力,影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因而,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政府公关;国家形象政府公关指政府作为行动的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积极建立、巩固和发展各种内外关系,与民众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信任和合作,从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各种活动。
政府公关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一般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政府的国际公关主要是指目标受众是国际各界人士,公关的目的是为了树立整个国家(包括政府和城市)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对方国家及其社会公众的解读、认知与评价。
”[1]这个定义强调国家形象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在传播过程中,本国自我认知与他国对该国的认知的博弈最终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
(一)文化交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时代,其作用和影响日益凸现。
文化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因为文化信息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是软实力的核心,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形象展示通过发布形象广告进行宣传是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
形象宣传片、画册和旅游生活指南能够展示当代中国的时代特点,可以将中国当今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传播给西方受众。
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已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比如北京申奥宣传片和“与时俱进”的汉语拼音成为《纽约时报》的整版彩色广告[2]。
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以国庆70 周年中美报道为例
案例研究理论版一、引言国家形象是对特定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的主观感知,也是一个国家系统经公共映像加工后,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媒介输出。
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大幅提升,但这种提升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与发展中国家认知分歧较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提升国家形象不仅是综合国力发展后的逻辑顺延,更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国际传播过程。
目前学界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研究视角涉及传播学、语言学和外交学等,研究内容丰富,包括国家形象的含义及构建、对外传播力、国家软实力等方面。
二是纵向研究居多,对国内外形象塑造的对比研究较少。
三是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媒体选取呈散点式特征。
国家形象是国家集体成员拥有的“自我”形象和非成员对特定国家持有的“他者”形象。
基于此,本研究以“国庆70周年”这一标志性事件为节点,对比分析中国主流外宣媒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以期勾画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新时代中国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设计1979年Flowler等首次提出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新闻作为一种源自现实社会和政治世界的实践,其措辞和议题设置能反映态度立场,这使得批评话语分析与新闻传播学成为天然的协作者。
批评话语分析存在缺乏客观性,系统性的弊端,语料库语言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
Firth提出由词之结伴可以知其意,索引行是研究的核心之一。
结合数据与数据驱动方法,将语料库高频词,关键词,搭配项作为节点词,指定跨距分析索引行中的词项搭配行为,可客观界定其语义趋向。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主持人:如何处理好公共外交中国际形象塑造时道与术的关系?嘉宾:在重视传播技术的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则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误区需宣传形象更要传播价值观胡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我们现在非常重视的是“术”,这不是坏事。
但是在重视传播技术的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则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误区。
传播只是一种手段,而人的建设才是价值核心。
我举一个例子,中国在美国时报广场的宣传片中出现许多名人,像姚明、李嘉诚、袁隆平、杨利伟等,这个宣传本身是很有影响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宣传最后的效果究竟怎样?在如今国外对中国崛起十分敏感的情况下,这样的宣传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加重“中国威胁论”的传播。
第二个例子,当年中国共产党请斯诺到延安,《西行漫记》向全世界展示了当时的延安和中共,是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案例。
我觉得中国人的形象塑造,关键也在一个道,这用当今的术语来讲就是一种价值观——要让外界觉得中国的崛起是不威胁人的,是能够与别人和平共处的。
主持人:中国现代公共外交着力点应该在哪?嘉宾: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抑或中国人的形象,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内,讲好中国的故事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尊重郝雨凡:30年前中美建交时,双方彼此了解并不多,但是大家都往好的方向看对方。
但经历了30年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的交流后,双方猜疑反而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如果说过去日本人是俯视中国的,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平视甚至仰视中国了,不仅是美国、日本,这种心态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
在这个大背景下,外国媒体、学者,甚至是普通公众,突然开始关注中国。
但我们发现,中国自我感觉的形象和外国人所认识的中国形象似乎是有差别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国外对中国的报道主线基本上是比较正面的,最近这几年才稍微有一点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些报道也在折射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们应该反省,做好中国公共外交,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抑或中国人的形象,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内,讲好中国的故事。
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ppt课件
1
一、
何谓国家形象
二 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 、
三
如何塑造中国形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
一、何谓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的内涵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 定义.在管文虎主编的《国家形象》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国家形象是 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 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 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3
二、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
中世纪晚期 近代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
4
5
6
7
三、如何塑造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 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 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沟通方式。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 主体,媒体是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对 象。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同其他组织和公众进行 沟通与协调,帮助社会组织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并帮 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11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现了我国政府与人民抵御 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体现了在重大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的危 机公关能力,其中政府对信息舆论公开化、透明化的举措,受到了 国内外舆论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在这次重大的地震危机中,政府尊重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实时发 布权威、真实、透明的灾情信息,新闻媒体全面、准确、及时对灾 情进行报道,特别是允许外国新闻机构派记者深入灾区一线采访报 道,改变了国际社会一贯对我国政府与新闻媒体的某些误解和偏见 ,这一举措在国际社会中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
国家形象构建的自我与他者视角研究
第13卷第02期 Vol.13 No.02 2022年1月 January 2022一、他者眼光和自我民族认同(一)他者与自我理论纪录片因拍摄者身份的不同,而出现他者与自我的区分。
“‘他者’(the other)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将两者截然对立起来。
”[1]从实质上讲,自我和他者的完全融合与统一是难以实现的。
他者眼光与自我眼光的不同,所创作的纪录片也就不同,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拍摄中国春节就是以“他者”身份来记录中国的,央视拍摄中国春节是以“自我”身份来记录的。
(二)民族认同理论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民族风俗、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民族认同”,指构成本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的历史、信仰、文化、语言的接受、承认、赞同,并由此生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依赖感、忠诚感和归属感。
文章将纪录片拍摄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纪录片创作。
二、纪录片中的“他者”与“自我”(一)BBC: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BBC真实记录了全球范围内历史史实、人文生活、自然地理等,并不仅限于对英国本土的记录。
当它拍摄英国本土外的纪录片时,也就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他者”来进行拍摄制作。
BBC宣扬的是真实记录、客观记录,当然这也是所有纪录片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当它作为“他者”时,难免会带有俯视或者仰视的视角进行拍摄及编排。
2015年,BBC连续拍摄了《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国学校》《中国新年 2016》《中华的故事》三部纪录片。
而这三部中国题材的纪录片画风突变,BBC不再用各种方式来俯视中国,而做到了平视中国,较为正面地对中国进行记录。
尤其从2016年BBC拍摄的《中国新年 2016》可以看出,BBC的中国情结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竟然可以拍摄出三集大型纪录片,几乎对春节的全部流程都进行了讲述。
将春节前的“回家”、过节时的“团圆”以及春节后的“欢庆”全方位展现出来。
国家形象之“他我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之“他我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之“他我形象”塑造
[摘要]一国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取决于本国的利益和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间行为的“软权力”。
文化外交具有高度的“柔”性特质,比政治、经济、军事等外交形式更适用于一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形象、文化外交的相关概念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外交的概况,最后对中国文化外交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国家形象文化外交新途径
一、国家形象及文化外交的内涵
(一)国家形象
对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的理解,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笔者倾向于接受管文虎等学者在《国家形象论》一书中界定的概念,即“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
”①因此,国家形象又可进一步明确为国家自我形象(国内形象)与国家他我形象(国际形象)两个方面。
由于国家形象更多意指他我形象,即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故本文所讨论的国家形象主要是指国家的他我形象。
国家形象的形成来源于一国与国际关系其他行为体的互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们知觉、评价和情感的结果。
由于各国、各。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刘宇辉
【期刊名称】《理论观察》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包括自我塑造和西方世界"他者"的塑造.中国国家形
象的自我塑造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是解决"挨打"问题,改
革开放后三十多年主要是解决"挨饿"问题,而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挨骂"问题.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他者"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两极格局与多极化格
局时期对我国实施的经济、政治、文化与和平演变等政策.现阶段,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澄清"西方世界"他者"的塑造行为,努力塑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创新、美丽的中国国家形象.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刘宇辉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51
【相关文献】
1.政府国际公关:国家形象塑造的新视野——兼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2.做好新时代
中国国家形象的调研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发布会综述3.制度性话语权视角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4.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研究5.以民意调查助力国家形象精准塑造--基于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20)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形象之“他我形象”塑造[摘要]一国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取决于本国的利益和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间行为的“软权力”。
文化外交具有高度的“柔”性特质,比政治、经济、军事等外交形式更适用于一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形象、文化外交的相关概念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外交的概况,最后对中国文化外交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国家形象文化外交新途径一、国家形象及文化外交的内涵(一)国家形象对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的理解,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笔者倾向于接受管文虎等学者在《国家形象论》一书中界定的概念,即“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
”①因此,国家形象又可进一步明确为国家自我形象(国内形象)与国家他我形象(国际形象)两个方面。
由于国家形象更多意指他我形象,即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故本文所讨论的国家形象主要是指国家的他我形象。
国家形象的形成来源于一国与国际关系其他行为体的互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们知觉、评价和情感的结果。
由于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具有异质性,所以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往往会影响一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如何使外部公众最大可能接收到他国信息,尤其是理解他国的异质文化,将成为一国塑造积极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
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说,谁家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谁家就是国际权力斗争的赢家。
由此可见,文化之于一国是多么重要,更毋庸说是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了。
(二)文化外交“文化外交”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外交史学家拉尔夫?特纳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后由美国外交史学家弗兰克?宁柯维奇系统阐述发展。
文化外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它着重突出政府的作用。
若把文化利益作为国家整体利益中独立的一部分,可将“文化外交”定义为:“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的外交活动。
”②文化外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是一种政治性极强的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其实质是国际政治传播。
其外交逻辑是“政府在其他国家制造公众舆论”。
虽然很大一部分文化外交都属于公共外交,但文化外交着重强调的是”文化的传播”,目的是在国际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并取得他者的理解和认同。
这是一项见效慢、但“投资”回报率高的基础建设工程。
由于“文化”这一概念及其广阔的覆盖范围,使得文化外交在实施过程中少了一些意识形态色彩,国家间基于不同政治制度而相互抵制的可能被减少,扫除了国家间交流的障碍。
二、文化外交之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在必然性国家他我形象的塑造不应该也绝不可能是一种单向的信息输出,而必须是以双向沟通为基础的。
实际上,一国的国家他我形象塑造就是该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
国际大众传播和国际间的人际文化交流是国际传播的主要方式,它们传播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该国的文化。
可以说,文化是每一个国家的国家象征,而文化外交是一种形象政治,即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设计自身形象。
国家他我形象的传播是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政治信息的传播。
因此,塑造和修复国家形象就成为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
③通过文化外交的方式树立国家形象有很多途径,一方面,作为国家政府间的行为主要有各种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国际文化会议、文化成果展览等;另一方面,各国民间团体及组织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往来和文化产品贸易,如广播、电视、电影、音响、书报制品的传播,彼此间国际旅游和留学生的往来等。
总之,作为国家形象塑造手段之一的文化外交,其主旨是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投射和相互交流,产生“文化吸引力”,激发他国的认同感,从而在国际社会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
这也正是文化外交之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在必然性。
19世纪法国史学家基佐曾说过,文化有如“造成一个民族的财富的一片海洋,这个民族生活的一切因素,其赖以生存的全部力量都寓居于这片海洋之中。
”一直以来,发达国家的文化外交战略往往是进攻型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外交战略则往往是防御型的。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大国需要超越这种“进攻”和“防守”的二元对立模式,既要在“进攻”中“防守”,又要在“防守”中“进攻”。
中国若想向世界树立一个积极的国家形象,就要在文化外交上做足功夫。
一方面坚决抵制别国文化外交上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秉持“和为贵”的宗旨进行互利的双向文化交流。
只有这样,中国“以和为贵”的国家形象才能生动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三、探索中国文化外交新途径约瑟夫·奈曾指出,在当今世界,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别国就会自动地向它靠拢;倘若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
国际文化关系④已经成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在不断走向世界的中国而言,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更要依靠文化力量,探索一条中国文化外交的新途径意义尤其重大。
(一)充分发挥汉语和中华文化圈的优势“只有了解语言才能使文化影响卓有成效,才能进入外国的灵魂,进入其文学、智力和精神遗产”。
⑤了解一国的语言是了解一国文化的基础。
历史上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实施文化外交时都很注重传播自己国家的语言,并最终通过语言的渗透向世界各地传递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念。
中国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语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至2009年12月,我国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学堂。
⑥孔子学院是中国向世界推广汉语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孔子学院还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
分布众多的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不仅使汉语得以广泛传播,而且还向世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这有助于消除世界对中国固有的偏见和定势。
但是从整个世界语言的应用范围来看,汉语的普及度还很低,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方式和途径还很有限,因此,大力推进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任务依然迫切。
除此之外,还应当尤其关注孔子学院所传播的中华文化的内容,其内容不仅要具有中国的原生态文化特点,还应该易于和便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掌握和理解,努力提升授课老师的整体素质。
历史上受中国先进文化熏染的邻近国家曾经形成过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圈内的国家在文化上与中国有着颇为深远的渊源。
中国应该格外重视在这一文化圈内的文化外交活动。
以汉语为导引,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以巧妙的方式加以传播。
在此传播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传播的方式和技巧,不可生硬、强制地向他国灌输,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种文化吸引力,使得周边国家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文化认同感,自主地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化。
因此,在中国开展对外文化外交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很好的理解和吸收,然后通过创新、高科技等手段,将抽象的文化内涵蕴含到具体的文化产品之中,以现代的包装手段传递古老的文化观念。
(二)发散思维创新文化产品及活动项目文化毕竟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文化外交的实施却是需要借助各种具体的“工具”,即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
因此,中国若要开展有效的文化外交就必须“言之有物”,这首先就要求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
此方面,我们应该向美国、日本、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加快发展以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音乐和美术作品等文化产品。
美国的“好莱坞”和印度的“宝莱坞”同样作为盛产电影的国家,它们在制作手段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是二者电影中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却迥然不同。
“宝莱坞”之所以可以在美国电影一统天下的背景下异军突起,正是因为它注重挖掘印度本土的文化元素,并通过先进的制作手段将其符号化。
世界各国观众观看印度电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印度的宗教伦理思想、印度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鲜活地跃于画面之上。
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印度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印度也更为世界所了解。
这与韩国的影视剧集风靡亚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韩剧叙事生活化、情节曲折跌宕且富有民族特色,所有这一切只要中国能够巧妙加以利用,做到“好看”,中国的文化吸引力一定会大大提升。
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还应该注意文化内容从精英到大众的不同层次需求。
一方面,文化战略要适应大众化的审美和需求,注重影视等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高雅艺术的传播,如文学、戏剧等。
这些高雅的精英艺术同样是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中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民族艺术推出国外,诸如京剧、书法、昆曲、中国传统文学等。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及文化活动各有侧重,这样的文化外交才会更加灵活且有针对性。
(三)多元文化外交实施主体传统上“文化外交”主要是指由一国政府主导的外交形式,但是在当今世界,除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展开的文化外交往往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英国文化委员会——是英国特有的文化外交成功实施者,该组织是一个独立运行的非政府组织,它是“一个政策性十分强的机构,其工作重点及使用资金和援助的方向完全取决于英外交政策的取向。
”⑦而英国外交部内设的“对外文化关系司”却是权力极其有限的官方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对外文化政策。
同为英国文化外交的实施主体,一个是官方机构,一个是非政府组织,它们二者之间保持着“一臂之距”,既保持联系,相互配合,又保持一定距离。
“保持距离,能避免政府因过度干预文化外交而被其他国家误读为‘文化侵略’;保持联系,能使政府引导英国文化委员会,使其活动有助于实现外交目标。
”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有关“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不绝于耳,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行为,尤其是政府的官方行为异常敏感。
如果中国以官方机构为开展文化外交的主体,不免会招来他国的不必要恐慌,担心中国要搞“文化侵略”。
但是,如果借鉴英国的做法,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开展文化外交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口舌之争,文化的传播也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因此,中国也可成立一个类似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非政府组织,充分调动民间团体的力量开展文化外交,政府需要做的是制定政策,起到一个牵头的作用,具体文化外交的实施和开展就让各种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注释]①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②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③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④“国际文化关系”最早由法国文化关系政策学者路易?多洛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文化关系》一书中提出。
他把国际文化(合作)关系的出现当成第三次文化革命。
(第一次是国家干预文化事业,第二次是大众传播媒介把文化财富和价值的享受面扩大为人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