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冀教版 (共31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冀教版 (共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2da31305d15abe23492f4d04.png)
( 拟人 ) (3)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 反问 )
4.照样子,写句子。 (1)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因为绿色是一种净化心灵和眼
睛的颜色。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___红__色_____,因为__红__色__能__带__给__人__希__ 望__和__奋__发__向__上__的__力__量___________。 (2)奥地利人从来不缺乏木材,也不缺乏绿色。 __他___从来________不__和__我__们__一__起__打__篮__球_________,也不 ___和__我__们__一__起__踢__足__球__________。 (3)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仿写) 多__少__棵__草__才__汇__成__这__天__一__样__一__望__无__垠__的__草__原__?____________
顷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左部竖提 宜直。
kuī
盔
书写指导
下部底横要长一些,托 住上面。
yú
榆
书写指导
“木”捺变点,“俞” 撇、捺不宜过长。
dì
蒂
书写指导
“艹”横稍长,“帝” 秃宝盖较宽。
bǎi
柏
书写指导
左部最后一笔是点, “白”稍窄些。
zhòu
骤
书写指导
“马”末笔横改为提; 右部书写时要紧凑。
事(课 文朗 读).mp 4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赏心悦目。写维也纳 森林带给人们很多美好的享受。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作用非凡。写维也纳 森林可以调节气温,给维也纳人民带来福气。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亲密和谐。多种描写 方法相结合,表现了维也纳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0ba873ab4daa58da0114aaa.png)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描写、叙述、说明、议论四种表达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法能够使文章既优美又深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正确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探究表现方法教学难点:通过课堂交流掌握四种表达方法各自的表达效果及综合运用后的表达作用教学流程:一、导入。
1、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都喜爱在维也纳森林中漫步,施特劳斯更是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一世界名曲。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片与众不同的森林,经能够神奇地激发起音乐家无限的艺术灵感?2、呈现维也纳的电子幻灯图片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圈划生词,交流疏通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维也纳森林有怎样的特点?在文中圈划你认为有意义,值得体会的关键语句。
3、交流:作者笔下的维也纳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是否有具概括性的关键语句?三、把握主题、理清脉络。
1、全文中哪一句话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起到揭示整篇文章写作意图的作用?2、从文中看,“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亲密的关系”具体指的是什么?文中有没有语句能够为“和谐与亲密的关系”作注解?维也纳人与森林互惠互助,相依相存3、如果从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的角度将文章划分为两个部分,你会怎么划分,依据是什么?1-6小节:主要表现维也纳森林对人类的作用身心的享受(赏心悦目)、面积广袤、调节气温7-11小节:主要表现人类对森林的保护订立法律、珍爱森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四、品味语言。
1、在具体写维也纳森林及其与人的关系时,作者充分采用了描写、叙述、说明(讲解)、议论(评价)等多种表达方法。
请从文章中找出与这些表现方法相对应的句子,谈一谈它在文中的作用(表达效果)。
2、学生交流,教师深入,合作归纳描写:形象生动,使文章增添了美感,使人能够加深对于维也纳森林优美景致的印象。
叙述:对维也纳美好的生活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
说明:为散文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为表现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c74c516e2bd960590c677d1.png)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①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②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
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bc6b6f7ec4afe05a1df3f.png)
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领略维也纳森林的美丽,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明白维也纳森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
3.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3.唤起学生特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维也纳的资料。
2.搜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舞曲及课文朗读的资料。
3.准备有关维也纳森林的图片。
4.有关森林的诗歌(古代现代)。
5.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流程】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激趣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维也纳吗?请同学们欣赏维也纳的图片,想一想你们有什么感受?(课件播放维也纳的图片)接下来请欣赏《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课件播放曲子《维也纳森林的故事》)2.引出课题: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平原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3.引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觉得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自己想办法记住并理解,维也纳森林给你什么感受?教师巡视指点。
2.朗读下列词语。
(课件出示关键词语)眩惑公顷披甲戴盔赏心悦目崇山峻岭骤然恩赐颁布逞强飞禽灼热温文尔雅目力所及3.指导朗读和书写。
(板书)崇,山和宗组成崇,念“ ch d ng”,要与“祟”区别开。
灼,念“ zhu 6”,火和勺组成,不要和“药”相混淆。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81131bb68a98271fefa45.png)
课题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第几课时全部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理解“奇光异彩”“眩惑”“赏心悦目”“尘烟障目”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使用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明白森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乐曲”的主旋律。
2.认识、领略维也纳异国风情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理解、感受维也纳人与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进一步思考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
年级学案本班学案学习过程课前学案⒈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阅读《维也纳情感》,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搜集我国环境环境现状。
⒉作家冯骥才讲了哪些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概括并讲述或朗读。
⒊是什么成就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请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课堂学案一、检查预习(知识与技能目标1)(15分钟)⒈小组轮读,通读全文,不添字,不漏字。
组长记录易读错的字音。
⒉全班交流易读错的字。
⒊教师出示幻灯片。
检查生字认读。
⒋小测验,检查生字书写。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也是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直接途径。
通过预习检测,把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效突破难点。
二、欣赏乐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导入课文。
约翰·施特劳斯用音符为我们讲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用文字描述了维也纳森林易读错的字:顷眩逞混易写错的字:禽顷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02X春冀教版语文六下《维也纳森林的故事》ppt课件
![202X春冀教版语文六下《维也纳森林的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b43535360cba1aa911daa3.png)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 既有“音乐之都”的盛名,又以精美绝伦、风 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的“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国际性的音乐盛会。 维也纳长期以来一直是艺术,尤其是音乐中心, 曾在此生活和工作的著名作曲家有莫扎特、贝 多芬、施特劳斯家族。
维也纳
(nà)
疏
远眺
构
第六、七、八、九自然段:介绍维也纳气候宜
人的原因是维也纳人民努力的结果。
整
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给你的感受是
体
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
词句中体会到的?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感
知
“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
绿色的浪花,多少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
句
森林?维也纳人整天眼睛被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
(tiào)
解
眩惑
(xuàn)
公顷
(qǐng)
字
披甲戴盔
(kuī)
榆树
(yú)
词
桉树
(ān)
蒂罗尔州
(dì)
疏
松柏参天
(bǎi)
解
骤然
(zhòu)
恩赐
(cì)
字
颁布
(bān)
逞强好胜
(chěng)
词
飞禽
(qín)
疏 解 字 词
奇光异彩 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眩惑
迷恋,沉溺。
温文尔雅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六年级语文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1课件 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1课件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cd657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a.png)
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 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 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两岸 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 妩媚万分。
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 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 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两岸 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 妩媚万分。
舒伯特
磨坊 菩提树 水井 舒伯特故居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也纳森林,你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
魅力: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确实令人陶醉, 但我想他之所以闻名天下,绝不仅仅因为这 些。
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惊 世之作,这样动人的故事, 你又了解了哪些呢?
选择你喜欢的故事,仔细地 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这个故事 会留给你那么深刻的印象?
施特劳斯的故事
在维也纳森林中,施特 劳斯欣赏到了这样美丽的画 面_______________,他感 受到了___________,于是, 他______________。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顽强 地坚持创作,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 在创作过程中,他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就坐在 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到了晚年, 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 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 来听音。
六年级语文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3教案 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3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6c6d5883d049649a66585f.png)
布置作业: 书写
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学文本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维也纳森林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中勾画出相关的内容。小组交流,准备发也纳森林的特点:覆盖面广, 景色美,作用大。
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材简要分析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参考教案
书写教案
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约翰.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饱含深情的文字书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冯骥才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二、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学文本
在小组中以你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几个人齐读也可轮流读,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认识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进行理解。
四、交流研讨
1.小组内交流易读错的字和预习中知识点,听写生字,把不明白的词语弄明白。
五、质疑答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词语是:炙热 颁布
温文尔雅
学生可能提不出的词语是:清爽宜人
学完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
一课时
引入
学习目标
自学文本
交流研讨
质疑答疑
专项训练
自学文本
交流研讨
小结
综合训练
二课时
引入
自学文本
交流研讨
质疑答疑
综合训练
小结
反思
以作者的感受为线,圈画,朗读,讨论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在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体会森林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四、质疑答疑
最新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
![最新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25d597fd0a79563d1e7217.png)
小学语文冀教版第十二册第1课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理解“奇光异彩”“眩惑”“赏心悦目”“尘烟障目”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3.认识、领略维也纳异国风情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理解、感受维也纳人与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4.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能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明白森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乐曲”的主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感受维也纳森林的特点,理解维也纳森林故事的内涵。
2.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维也纳森林的内涵2.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维也纳森林的迷人风光,聆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名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三、检查预习1、小组检查预习作业轮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小组间检查认读,把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全班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3、开火车朗读课文,一同纠正并分析读错的地方。
4、生词检查(1)出示:灼热颁布眩惑和谐骤然恩赐赏心悦目尘烟障目奇光异彩清爽宜人温文尔雅层层叠叠逞强好胜披甲戴盔目力所及(分别采用小组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2)指导书写:让学生找出自己易写错的生字,并提醒给大家。
(如:“骤”“禽”等字需重点做一强调。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思考: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四、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进行朗读。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冯骥才走进维也纳森林,感受维也纳森林所带来的神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2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2](https://img.taocdn.com/s3/m/c707531031126edb6f1a1034.png)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
1.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2.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点明中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净化眼睛和心灵。
森林与城市的风貌相调和。
表达自然和人类和谐亲密的关系(景物描写)具有降温的作用,更适宜人居住。
(抒情、议论)
反衬人们对环境的爱惜。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第1课时】》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第1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c9f11831126edb6f1a10ee.png)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近郊有一片美丽茂密的森 林,空气清新湿润,还神奇地调解着气温。这里不仅 仅是维也纳人度假的好去处,也是平日黄昏人们常 去的地方。这里之所以气候宜人,是因为奥地利早
就颁布了《森林法》并沿用了一百余年,这才有了
维也纳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义和拳》
(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 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
《神鞭》等,短篇小说集《意大利
小提琴》等。
相关资料
维也纳森林:一片保持原始风貌 的天然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 组成,一部分伸入维也纳市。维也纳
森林旁倚美伦河谷,水清林碧,给这
座古城增添了无比的妩媚。同时,维 也纳森林还对洁净空气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城市的肺” 的美誉。
1.根据拼音写词语。 nà rù gōng qǐng tóu kuī ēn cì
纳 入
chěng qiáng
公 顷
zhòu rán
头 盔
bān bù
恩 赐
jiā qín
逞 强
骤 然
颁 布
家 禽
2.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奇( 光 )异( 彩 ) 层层( 叠 )( 叠 )
高( 山 )( 峻 )岭
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奇光异彩、
眩惑、赏心悦目”等词语,自觉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能够想 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走近作者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中 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民间艺术工作者。
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件
![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6ba373a98271fe910ef978.png)
会已成为国际性的音乐盛会。维也纳长期以来一直是艺术,尤其是音乐中心,曾
在此生活和工作的著名作曲家有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家族。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写作背景
冯骥才说:“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有两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
大。一是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那场特大的洪灾;二是连续不 断的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 这些大自然的灾难给人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人类要善待大自 然。同时,也强烈地撞击着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从而引发 了深层的思考,把创作的视角投向了环保。”
感知文章
维也纳人与森林是怎样的关系? 互惠互助
相依相存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感知文章
• 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 景色优美(1、4、8) 面积广阔(3) (描写) (说明) (记叙、议论)
作用多多(2、5、6、7、9)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写作手法
1、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综合运用。 2、形散而神不散。
第四、五自然段:介绍维也纳森林的作用。
第六、七、八、九自然段:介绍维也纳气候宜人的原因是维也纳人民 努力的结果。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感知文章
读完本文,你了解了什么? • 维也纳的风光秀美。
维也纳森林无边无际。 维也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也纳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初读感知
维也纳森林给你什么感觉?
(覆盖面广、赏心悦目、绿、美丽、景色宜人)。
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维也纳森林?
(景色美、面积广、维也纳森林的作用)
语文冀教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资料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24b6614431b90d6c85c7ab.png)
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 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领略维也纳森林的美丽,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明白维也纳森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
3. 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 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 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3. 唤起学生特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素材】1. 搜集关于维也纳的资料。
2. 搜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舞曲及课文朗读的资料。
3. 准备有关维也纳森林的图片。
4. 有关森林的诗歌(古代现代。
5. 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流程】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趣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维也纳吗?请同学们欣赏维也纳的图片, 想一想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播放维也纳的图片接下来请欣赏《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 (课件播放曲子《维也纳森林的故事》2. 引出课题: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平原的我们, 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 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3. 引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觉得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1. 打开书本, 自由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自己想办法记住并理解, 维也纳森林给你什么感受?教师巡视指点。
2. 朗读下列词语。
(课件出示关键词语眩惑公顷披甲戴盔赏心悦目崇山峻岭骤然恩赐颁布逞强飞禽灼热温文尔雅目力所及3. 指导朗读和书写。
(板书崇,山和宗组成崇,念“ ch óng ” ,要与“祟”区别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3
贝多芬
a
14
8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受到严格训练。
1795年出版了第一号作品,此后出版了不少作品, 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21岁,他写了一首言 志的歌曲《自由人》,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由的 事业。
26岁时,就创作了3首奏鸣曲。可是就在这时,他
不幸患了中耳炎,到1820年,两耳完全失聪,这对一
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地打击啊!
a
15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顽强 地坚持创作,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 在创作过程中,他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就坐在 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到了晚年, 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 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 来听音。
a
19
a
20
•冀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单元
a
1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妩媚万分”、“触 景生情” 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 森林美景的词句。
2.结合课内外资料,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 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 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3.能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4.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并进 行写作迁移。
a
9
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确实令人陶醉,
但我想他之所以闻名天下,绝不仅仅因为这 些。
a
10
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惊 世之作,这样动人的故事, 你又了解了哪些呢?
a
11
选择你喜欢的故事,仔细地
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这个故事 会留给你那么深刻的印象?
a
12
施特劳斯的故事
在维也纳森林中,施特 劳斯欣赏到了这样美丽的画 面_______________,他感 受到了___________,于是, 他______________。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舒伯特
a
17
磨坊 菩提树 水井 舒伯特故居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18
维也纳森林,你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 魅力: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
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 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两岸 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 妩媚万分。
a
8
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
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 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两岸 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 妩媚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