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黄土高原课后练习及答案
地理黄土高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黄土高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黄土高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原创)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
A.二人转
B.黄梅戏
C.越剧
D.梆子、秦腔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俗和文化。
答案:D
解析: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2.(原创)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征。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被冲刷的'支离破碎,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
3.(原创)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
A.塬
B.梁
C.峁
D.川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条件对人口和农业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地势低平、适合发展农业和居住的地貌类型是川。
4.(原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③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④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本题中①②④属于自然因素,③则属于人为因素。
【地理黄土高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6.3《世界上最大的黄图堆积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试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区域为我国A.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华北平原、②为黄土高原B. 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C. ①②都位于第二阶梯D.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3.读图,判断①处的传统民居是A. 蒙古包B. 吊脚楼C. 窑洞D. 土楼4.下列地理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千沟万壑”——东北平原C. “沙漠广布”——四川盆地D. “黑土广布”——黄土高原5.下图展示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B.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阴影范围地区是()A.长白山区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北平原7.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 黄土土质疏松D. 降水集中,多暴雨8.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史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甲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现已面目全非。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甲地区是A.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内蒙古高原10.制约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A. 寒潮和台风B. 火山和地震C. 滑坡和泥石流D. 干旱和水土流失11.要实现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 提高粮食产量B.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C. 大力发展交通D. 大力发展旅游业12.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A. 植树种草B. 修建水库C. 打坝淤地D. 修建梯田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开阔坦荡B. 黄沙万里C. 千沟万壑D. 雪峰连绵1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15.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练习(含答案)
黄土高原练习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5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6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黄土高原上的陕西洛川苹果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3.洛川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①黄土梁、黄土峁密布②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③降水集中在冬春两季④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A.消费市场巨大B.集聚效应显著C.劳动力素质高D.运输条件便捷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5-6题。
5.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6.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8.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
据此回答9~10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课后作业提升3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基础演练】下图为黄河某河段区域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污染D.湿地被破坏2.防治该生态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植树种草③调整产业结构④防治水污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地面积占88.5%,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m。
境内石灰岩分布广,山上多松散的碎石和土层。
本世纪初,全县陡坡多用于种植茶树,茶田一般在冬季翻地除草,春夏季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为治理水土流失,该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区划,在五类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内,采取不同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下图为“石台县水土保持区划图”。
据此完成3~4题。
3.水土流失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是( )A.河流水位变化减小B.水库蓄洪能力加强C.植被覆盖率降低D.河流含沙量增大4.下列农业耕作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B.修筑梯田C.深耕保土D.增施有机肥永和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
境内梁峁重叠,沟壑纵横,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永和县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于2020年2月27日,经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下图为永和县境内黄河及地形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永和县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酸雨6.为治理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缓坡修筑梯田主要改造的是( )A.气候B.地形C.植被D.水文【能力提升】“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调控技术是将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利用、治理与开发、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一项现代坡地生态农业技术。
下图为采用该技术的梯田果园模式。
据此完成7~8题。
7.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理(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湿地破坏8.该技术最适用于( )A.内蒙古草原地区B.新疆干旱地区C.黄土高原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我国黄土高原最新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6.3《世界上最大的黄图堆积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区域为我国A.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华北平原、②为黄土高原B.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C. ①②都位于第二阶梯D.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3.读图,判断①处的传统民居是A. 蒙古包B. 吊脚楼C. 窑洞D. 土楼4.下列地理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千沟万壑”——东北平原C. “沙漠广布”——四川盆地D. “黑土广布”——黄土高原5.下图展示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B.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阴影范围地区是()A.长白山区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北平原7.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 黄土土质疏松D. 降水集中,多暴雨8.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史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甲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现已面目全非。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甲地区是A.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内蒙古高原10.制约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A. 寒潮和台风B. 火山和地震C. 滑坡和泥石流D. 干旱和水土流失11.要实现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 提高粮食产量B.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C. 大力发展交通D. 大力发展旅游业12.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A. 植树种草B. 修建水库C. 打坝淤地D. 修建梯田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开阔坦荡B. 黄沙万里C. 千沟万壑D. 雪峰连绵1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15.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
近年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30课时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课时练习(三)新人教版(2021
2019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30课时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课时练习(三)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30课时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课时练习(三)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30课时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课时练习(三)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部分第30课时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下图,完成1~3题。
1.连线PQ东南部属于(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横断山区2.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A.风能B.水能C.地热能D.有色金属3.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1.C 2.A 3.A [第1题,本题可根据经纬度和等高线确定地理位置。
第2题,云贵高原因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因此地热能、有色金属丰富,同时由于落差大,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但受地形的影响,风能资源较贫乏.第3题,从图例可以看出连线PQ东南部地区海拔在3 000米以下,而其西北部地区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较大,因此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地形.]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份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回答4~6题.4.图中显示1960~1990年该平原地区()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C.年均温逐渐降低D.年温差逐渐变小5.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中南部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东北平原的北部D.珠江三角洲地区6.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 )A.多酸性土壤B.冻土和沼泽C.多盐碱地D.梅雨和伏旱4.B 5.A 6。
高二中国地理练习: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第5讲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
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据此,回答1~2题。
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解析:文中“黄土地”是指黄土高原,黄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沟壑纵横的高原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B错;陕北的黄土高原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C正确;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旱作农业,D错。
答案:C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解析: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受水分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A错;这里是传统旱作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B错;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C 错;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选D正确。
答案:D3.(2017·长春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
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 m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下表为洞庭湖年输沙量统计表。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河流。
材料三:下图为洞庭湖水系图。
(1)结合材料,说明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1.对于黄土高原地理地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B.位于从润湿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丛林向草原过渡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2.相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由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亚热带季民风候,使其降水强度大,多暴雨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高原地面破裂C.因为天气干旱,初期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D.引起水土流失的原由,人为原由是最主要的3.“轮荒”这类耕作方式惹起的结果是 (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 .林草生长茂盛C.原有林草种源被损坏殆尽D.水土流失得以克制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表示图”,回答4~ 5 题。
4.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 B .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 D .黄土高原5.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 ( )A.水土流失B .土壤盐碱 C.丛林减少 D .荒漠化读“我国某地区表示图” , 达成 6-8 题6.该地区在我国多种自然或人文地理因素散布中拥有显然的 ()A.过渡型B.多变性C.不确立性 D .单调性7.该地区严重的自然灾祸有()①水旱灾祸②台风③寒潮④土壤侵害⑤ 火山迸发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③④⑤8.该地区生态系统十分柔弱,主要表此刻()①抵抗自然灾祸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严重③ 人地矛盾尖利④环境受到损坏后恢复困难A.①②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达成9~ 10 题。
9.图中 A 地域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显然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由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作过程中,长久采纳大水漫灌的浇灌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域,水流平缓,对土壤侵害作用轻微A.①②B.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0.图中 B 处在汉朝时仍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此刻已变为一片荒漠,其人为原由是()A.天气由润湿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作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分开垦和放牧对植被损坏的结果11.相关黄土高原泥沙大批流入黄河的主要原由,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黄土高原有黄河的主要支流B.黄土高原上植被损坏严重C.黄土高原上的河流流量大D.黄土高原的黄土土质松散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建梯田是该地区综合治理的一项举措。
-黄土高原(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黄土高原(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题文】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源开采过多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加上特殊的高原地貌,千沟万壑,自然环境比较差,山地环境多,平原少,可耕土地比较少,出现了过度开垦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2.【题文】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状况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下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建设图A.①修筑挡土坝②修筑梯田③种植优质牧草B.①修筑梯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C.①开挖鱼塘②打坝淤地③种植山杏D.①开挖鱼塘②种植谷子③建设人工草场【答案】B【解析】①地地势起伏和缓,适宜修筑梯田;②地坡度较陡,不宜修筑梯田,需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防止水土流失。
3.【题文】读我国某地民居图,完成问题。
评卷人得分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B【解析】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4.【题文】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B.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C.大力发展旅游业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5.【题文】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教材第34页探索思考从图中的自然景观可以清晰地看到植被稀少的坡面上,水土流失严重。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特征;当地居民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坡面的土质状况;等等。
(二)教材第41页复习题1.大致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逐步破坏而产生的,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初期还说不上有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现在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受到破坏,林区明显缩小,水土流失问题开始显现。
二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上述平原地区的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到末期,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加重。
三是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水土流失问题愈发严重。
四是明清以来。
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毁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而言,各处都已达到难以恢复的地步。
水土流失问题已发展成为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2.建水平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筑埂,使坡面变成阶梯,减缓坡度,避免和减少冲刷,拦蓄水土。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4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第四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知识点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知识点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位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90.4%。
据此完成第1~2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2.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③开荒弃荒,轮荒耕作④退耕还草⑤植树护坡、打坝建库⑥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⑥【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因为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谷发育,从而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第2题,修筑梯田、开荒弃荒、露天开矿是黄土高原现代植被破坏的人为原因,而营造宫殿、建御花园是属于历史上植被破坏的人为原因。
退耕还草和植树护坡、打坝建库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知识点1、2](2021年山东枣庄月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流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地面沉降4.该流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容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小,河道泥沙淤积少B.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少C.输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中游汛期(7—9月)月平均输沙量接近1亿吨,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第4题,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易导致下游输沙量增大,水库和河道泥沙淤积。
[知识点3](2021年山东日照期中)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
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4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层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陕西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研究这一地区水土流失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90.4%。
据此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风力强劲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2.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原因有(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开荒弃荒,轮荒作业③退耕还草④植树护坡、打坝建库⑤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A.①②B.③⑤C.①④D.②⑤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保持水土B.改良土壤C.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D.缓解农村燃料不足问题4.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发展粮食生产B.b处修建梯田,种植水稻C.c处植树造林D.d处打坝建库读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C.草场退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6.B生态脆弱区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②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④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能够拦截坡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下面两图分别为鱼鳞坑示意图和景观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适宜植树的是( )A.①B.②C.③D.④8.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由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湿润系数为0.05~0.65的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极圈外围附近的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包括侵蚀、盐渍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区域地理黄土高原西北地区答案
区域地理黄土高原西北地区答案1.B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察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中上游,主要由风力搬运沉积的黄土堆积而成,此地为农牧交错带,具有很强的过渡性的特点,位于暖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2.D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察影响太阳辐射大小的因素,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来分析,这类问题需要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学好区域是基础,学好原理是根本。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是纬度、地势和天气状况,而图中主要考虑地势与天气因素。
3.A 4.A 5.C【解题思路】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界线的划分,以及图中信息的读取,流域界线并没有和等雨量线相关,也并没有和行政区划相关,从知识本身角度考虑流域面积的划分就是分水岭(山脉)为界线的。
第4题考察对3S技术的认识,从“及时”“面积变化”等关键词的索取,可知运用的是RS技术。
第5题考察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布,先定位在提取脑中中国环境问题分布图,即可得到答案。
6.(1)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华北平原秦岭祁连山脉(2)d b a c (3)丙处地势较高,向阳地带,适宜建住宅。
7、(1)太行山长城(2)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3)C (4)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解题思路】第(1)小题考察黄土高原的相对位置定位,再去复习经纬度定位和海陆位置定位。
第(2)小题考察3S 技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到RS。
第(3)小题考察植被在此地区中的具体作用,从表格的信息可知,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侵蚀减少率在增加,说明流水侵蚀作用的减弱,水土得以保持,河流中的含沙量减少,从径流减少率的上升也可知,植被的作用还体现在涵养水源作用上,借此题来复习在干旱区、在湿润区、在城市、在乡村等地区的作用差异。
第(4)小题考察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主要套路的使用,并借此题复习其他地区区域治理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并加以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课后练习
下图甲为某地区地形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
2.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读下图,回答3、4题。
3.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
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
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完成5~7题。
5.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6.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
完成8、9题。
8.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9.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
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
读图完成10、11题。
10.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11.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B.土壤类型 C.坡向D.物质组成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面向中东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各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健全。
下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图。
完成12、13题。
第12、13题图
12.该城市群分布在
A.河谷地区
B.河口地带
C.陕西省境内
D.山麓冲积扇
13.该城市群的主要变化是
A.城镇经济联系弱化
B.中心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C.城镇融合发展减弱
D.城镇分布密度降低
14.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
(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4)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①平整土地②修基本农田③蓄水保土
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黄土高原课后练习答案
1——13. B A B D A D C A B B A A B
14.
(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处形成三角洲。
(2)黄土高原地区土层薄、土壤贫瘠,水资源减少等;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悬河”,旱涝灾害加剧,河流两岸土壤发生盐碱化;中游水库淤积,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
(3)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4)自上而下从左向右①②⑤⑥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