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合集下载

变压器差动保护及二次回路模拟实验

变压器差动保护及二次回路模拟实验

变压器差动保护及二次回路模拟实验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是在变压器两侧的电流进行比较,通过差动保护装置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

差动保护的一般连接方式是将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在同一差动保护装置上,装置根据两侧电流的差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差动保护的二次回路模拟实验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或硬件实现。

下面我给出一个简单的二次回路模拟实验步骤,供参考:
1. 准备模拟实验所需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主要元件:互感器、差动保护装置、信号源等。

2. 将互感器的一次侧分别连接在变压器的两侧,二次侧连接在差动保护装置上。

3. 设置差动保护装置,确定差动电流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通过信号源模拟故障情况,产生不同的故障电流,输入到差动保护装置中。

5. 监测差动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观察是否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动作。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第一,绕组电压比差动试验。

该试验是通过加载不同的变压器绕组,在不同测点进行电压测量,然后计算电压差值来验证绕组之间的电压比差动。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参数,包括试验电流、绕组的连接模式和相对位置等。

2.进行变压器空载试验,记录各测点的电压值。

3.按照试验参数设置电流,对绕组进行加载试验。

4.在各测点测量电压,计算电压差值。

5.比较计算得到的电压差值与设定的差动值,如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差动保护正常。

第二,同侧相位关系试验。

该试验是通过对变压器同侧绕组的相位关系进行检查,以保证差动保护系统的相位一致。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参数,包括试验电流、绕组的连接模式和相对位置等。

2.进行变压器空载试验,记录各测点的相位关系。

3.按照试验参数设置电流,对绕组进行加载试验。

4.在各测点测量电压和相位,检查相位关系是否一致。

5.如相位关系一致,则差动保护正常。

第三,误差变换试验。

该试验是通过对差动保护变压器继电器进行误差变换试验,以验证差动保护系统的测量误差是否满足要求。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参数,包括试验电流、绕组的连接模式和相对位置以及变比等。

2.进行变压器空载试验,记录各测点的电压和相位值。

3.按照试验参数设置电流,对绕组进行加载试验。

4.在继电器的输出端口测量电流,计算误差。

5.比较计算得到的误差与设定的误差范围,如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则差动保护正常。

第四,保护性校验试验。

该试验是通过在差动保护系统感应线圈内引入额外的故障源,观察差动保护系统的动作情况,以确保差动保护装置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准确快速的切除。

1.在差动保护系统的感应线圈内接入故障源。

2.设置故障源的类型和参数,例如短路故障。

3.观察差动保护系统的动作情况,包括动作时间、动作电流等。

4.比较观察结果与设定的保护动作要求,如满足要求,则差动保护正常。

总结起来,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主要包括绕组电压比差动试验、同侧相位关系试验、误差变换试验以及保护性校验试验等。

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1

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1

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1差动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电力变压器,其具有保护电力系统的重要作用。

差动变压器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切断电力系统,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开展相应的实验以检测其性能。

本文就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逐一进行介绍。

I. 实验目的1. 学习差动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测试方法;3. 理解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了解保护系统的作用;4. 学会对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差动变压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直线阻抗测试仪、开关等。

差动变压器的原理是将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应用到电力变压器中。

在一定的工作电压下,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侧绕绕组所产生的磁通会感应到另一侧绕绕组中的电势,从而将电流传送到另一侧。

差动变压器由采样变压器和比率变压器组成,其中采样变压器用于测量绕组中的电流,比率变压器用于将电压进行变形,从而使电流保持平衡。

差动保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差流进行检测,以判断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

在正常运行时,电流经过差动变压器的两侧绕组时是相等的,由于采样变压器可采集绕组中的电流,因此通过对两侧绕组的电流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

当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绕组间会产生一定的差流,此时保护系统会将信号反馈给操作员,使其切断电力系统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

1. 搭建差动变压器测试电路,连接直线阻抗测试仪,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2. 检测差动变压器的电气参数,包括绕组阻抗、变比、绕组耦合系数、相位差等;3. 测试差动保护的作用,包括灵敏度试验、速动保护试验和完整性试验等;4.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差动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和保护系统的工作状态,确定是否达到安全标准;5. 记录测试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V. 实验结果通过测试差动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和保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得到了以下重要参数:1. 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建议灵敏度位于1%至10%之间,且灵敏度应该能够检测到所有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2. 差动保护的速动系数:速动系数应该足够高,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断电力系统;3. 差动保护的完整性:保护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完整性,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正常工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是变压器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运行中,变压器可能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差动保护系统误动作或漏动作,从而造成设备毁坏或事故发生。

因此,对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对于确保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前,需要对差动保护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差动保护系统是变压器保护中最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它通过检测变压器两侧电流的差值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一旦差动保护系统检测到电流差值超过设定阈值,就会发出保护动作信号,切断变压器电源,以防止事故发生。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差动保护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次,在进行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时,需要对试验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和计划。

试验项目的设计应考虑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可能的故障模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项目的计划应包括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参数和试验设备等方面的详细安排,要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进行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试验内容,包括差动保护系统的各项功能和特性的测试、设备的动态和静态特性的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测试等方面。

其次是试验方法,需要根据试验内容和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再次是试验参数,需要对试验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以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是试验设备,需要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和仪器,确保试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在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准确识别差动保护系统的误动作和漏动作。

误动作是指差动保护系统错误地判断设备存在故障,导致误动作保护动作,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漏动作是指差动保护系统未能正确判断设备存在故障,未能发出保护动作,从而造成设备事故或损坏。

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

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

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三、实验器材和仪器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3.结果分析及误差分析五、实验结论与体会一、实验目的1.掌握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了解差动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熟悉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学习使用实验仪器,掌握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1.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差动变压器由两个同等容量的互感器组成,其中一个互感器为主绕组,另一个为副绕组。

主绕组和副绕组中都有相同数量的匝数。

当主绕组中通以电流时,在副绕组中也会产生相应大小和方向相反的电流。

这是由于两个互感器之间有共同磁链所致。

2.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通常会出现电流突变。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主绕组和副绕组中的电流差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如果两个绕组中的电流差超过了设定值,则认为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保护装置将触发并切断故障部分。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差动变压器;2.交流电源;3.数字万用表;4.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将主绕组和副绕组依次接入交流电源,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上分别接入主绕组和副绕组的两端。

注意接线顺序,避免短路或错误连接。

2.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按照实验要求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并记录数据:(1)在未发生故障时,记录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流值,并计算其差值。

(2)在发生故障时,记录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流值,并计算其差值。

(3)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分析误差来源。

3.结果分析及误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未发生故障时,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流值应该相等,差异应该为零。

(2)在发生故障时,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流值会有所变化,差异会增大。

(3)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接线不当、测量仪器精度不足等。

五、实验结论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

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

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差动变压器实验报告引言:差动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设备,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差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了解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3. 通过实验验证差动变压器的性能。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差动变压器实验装置;2. 电源;3. 电流互感器;4. 电压互感器;5. 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差动变压器是由两个或多个互感器组成的,其中一个为主互感器,其余为副互感器。

主互感器的一侧与电源相连,另一侧与负载相连。

副互感器的一侧与主互感器的相同端子相连,另一侧与差动继电器相连。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主互感器和副互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在正常情况下,主互感器和副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而在发生故障时,由于主互感器和副互感器的输出信号不同,差动继电器会动作,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四、实验步骤:1. 将差动变压器实验装置接入电源,调整电压和电流的大小;2. 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分别测量主互感器和副互感器的输出信号;3. 将测得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波形;4. 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以及引入不同的故障情况,观察差动继电器的动作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在正常情况下,主互感器和副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2. 在发生故障时,主互感器和副互感器的输出信号不同,差动继电器会动作;3. 不同类型的故障会导致差动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动作方式不同。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差动变压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性能。

差动变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差动保护的原理和应用,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差动变压器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各种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

各种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

变压器保护差动保护试验中最重要的是差动电流以及制动电流的计算,其中这两项电流的计算与平衡系数和转角公式有关。

平衡系数是为了消除变压器各侧电流因为TA变比不一致带来的不平衡电流。

转角公式则是为了消除因为变压器各侧绕组的接线型式不一样而带来的不平衡电流。

1、在实际中,变压器纵差保护各侧平衡系数的计算方法是:kb=Ib/Ie上式中,Ib为基准电流,一般取高压侧的二次额定电流;Ie为各侧二次额定电流。

2、差动保护的转角公式有两种转角方式:Y-△和△-Y。

实际中各大厂家(南瑞、许继、四方、南自等)的变压器保护转角方法一般为Y-△转换方法。

这种转角方法因为Y侧在转角过程中已经将零序电流消除并且△侧不用转角,转角相对简便而被各个保护厂家所采用。

根据变压器绕组的接线钟点数不同,Y-△转换方法也有两种:即Y/△-11点转角和Y/△-1点转角。

其中Y/△-11点中Y侧电流转角公式为:Ia转换后=(Ia转角前-Ib转角前)/1.732Ib转换后=(Ib转角前-Ic转角前)/1.732Ic转换后=(Ic转角前-Ia转角前)/1.732△电流不转角。

Y/△-1点中Y侧电流转角公式为:Ia转换后=(Ia转角前-Ic转角前)/1.732Ib转换后=(Ib转角前-Ia转角前)/1.732Ic转换后=(Ic转角前-Ib转角前)/1.732△电流不转角。

注:以上的各个电流均为矢量。

了解了平衡系数和转角公式之后,就可以进行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的计算。

差动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opa=|Kb1×Ia转换后1+Kb2×Ia转换后2+....+Kbn×Ia转换后n|;Iopb=|Kb1×Ib转换后1+Kb2×Ib转换后2+....+IKbn×Ib转换后n|;Iopc=|Kb1×Ic转换后1+Kb2×Ic转换后2+....+Kbn×Ic转换后n|;以上公式的字面含义为:各相差动电流等于各侧该相转角后的电流的矢量和。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检查变压器本体:拉开变压器各侧闸刀,对变压器本体进
行认真检查,如油温、油色、防爆玻璃、瓷套管等,确定是否有明显异常。

2.检查差动保护范围内的设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区范围的
所有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即变压器高压侧及低压侧断路器之间的所有设备、引线、母线等,以便发现在差动保护区内有无异常。

3.检查差动保护回路: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进行检查,看
有无短路、击穿以及有人误碰等情况。

4.外部测量:对变压器进行外部测量,以判断变压器内部有
无故障。

测量项目主要是摇测绝缘电阻。

5.进一步的测量分析:如果不能判断为外部原因,则应对变
压器进行更进一步的测量分析,如测量直流电阻、进行油的简化分析、或油的色谱分析等,以确定故障性质及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

如果发现有内部故障的特征,则须进行吊芯检查。

在进行以上步骤时,检测人员应着重检测主变三侧差动CT间的情况,例如是否出现闪络放电和是否受损等。

同时,检测人员还应对避雷器、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进行检查,检测这些设备表面是否存在异物,以及是否出现接地短路现象。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国测GCT-100/102差动保护装置采用的是减极性判据,即规定各侧均已流出母线侧为正方向,从而构成180度接线形式;1.用继保测试仪差动动作门槛实验:投入“比率差动”软压板,其他压板退出,依次在装置的高压侧,低压侧的A,B,C相加入单相电流0.90A,步长+0.01A,观察差流,缓慢加至差动保护动作,记录动作值; 说明:注意CT接线形式对试验的影响;若CT接为“Y-△,△-Y型”,则在系统信息——变压器参数项目下选择“Y/D-11”,此时高侧动作值为:定值×√3,即动作,低测动作值为定值,即动作若CT接为“Y-Y型”,则在系统信息——变压器参数项目下选择“无校正”,此时高低侧动作值均为定值,即动作2.用继保测试仪做比率差动试验:分别作A,B,C相比率差动,其他相查动方法与此类似;以A相为例,做比率差动试验的方法:在高,低两侧A相同时加电流测试仪的A相电流接装置的高压侧A相,B相电流接装置的低压侧A相,高压侧假如固定电流,角度为0度,低压侧幅值初值设为x,角度为180度,以0.02A为步长增减,找到保护动作的临界点,然后将x代入下列公式进行验证;其中:Id:差动电流,等于高侧电流减低侧电流Id0:差动电流定值Ir:制动电流,等于各侧电流中最大值Ir0:制动电流定值K:制动系数例如:定值:Id0=1A; Ir0=1A; K=接线:测试仪的Ia接装置的高压侧A相,Ib接装置的低压侧A相输入:Ia=∠0o5A Ib=∠180o5A 步长Ib=0.02A试验:逐步减小Ib电流,当Ib=3.4A时装置动作;验证:Id=5-=1.6A Id0=1A Ir=5A Ir0=1A3.用继保测试仪做差动速断试验投入“差动速断”压板,其他压板退出;依次在装置的高压侧,低压侧的A,B,C相加入单相电流9.8A,每次以0.01A为步长缓慢增加电流值至动作,记录动作值;例如:定值:速断值:10A差动速断:投接线:测试仪的Ia接装置的高压侧A相输入:Ia=∠0o9.80A试验:以0.01A的步长,逐步增加Ia至10.0A装置动作;4.用继保测试仪做差流越限试验投入“差流越限”压板,其他压板退出;差动动作试验方式加入电流0.40A,并每次增加0.01A缓慢增加至差流越限动作;例如:定值:告警值:0.5A延时值:10S差流越限:投接线:测试仪的Ia接装置的高压侧A相输入:Ia=∠0o0.40A以0.01A的步长,逐步增加Ia至0.50A装置告警;5.用继保测试仪做二次谐波闭琐试验用继保测试仪的“谐波试验”,输入基波和二次谐波的叠加电流,改变步长减小二次谐波的电流含量至保护动作,根据动作条件,计算K2并与定值进行比较;例如:定值:谐波制动比二次 20%开放值 6.00A接线:测试仪的Ia接装置的高压侧A相,Ib接装置的低压侧A相输入:Ia=∠0o2A 2次谐波=0.9A 2次谐波步长=0.01AIb=∠0o2A试验:试验开始,装置不动作;逐步减小2次谐波电流,当2次谐波=~0.84A 时装置动作;动作后观察装置二次实时数据,此时Ida=4、Ida2=左右;验证:Ida=4A Ida2=0.8A。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变压器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手段,其作用是监测变压器两侧的电流差异,一旦发现差异超过设定值,即可对变压器进行保护动作,避免因故障而损坏变压器及其周边设备。

在实际运行中,为了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必须定期进行试验和检测。

本文将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是指在差动保护发生保护动作后,对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试验项目一般包括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测试、变比检测、矢量群差检测、差动电流比对、误差计算等内容。

这些试验项目可以有效评估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差动保护系统的性能以及各种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绝缘电阻测试是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通过测试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可以了解绝缘材料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绝缘击穿等问题。

在差动保护动作后,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可能受到影响,因此绝缘电阻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可以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对变压器的高低压侧绕组、绝缘套管等进行测试,以确保绝缘电阻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变比检测也是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之一。

变比检测主要是检测变压器在运行中的变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变压器能够正确地传递电能。

在差动保护动作后,可能存在变压器绕组短路或其他问题,导致变比出现异常,因此需要进行变比检测以及必要的调整。

此外,矢量群差检测也是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之一。

矢量群差是指变压器绕组中各相之间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是评估变压器电气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差动保护动作后,可能存在绕组接线错误或其他问题,导致矢量群差异常,因此需要进行矢量群差检测以及必要的修正。

此外,差动电流比对和误差计算也是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的试验项目之一。

差动电流比对是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系统的电流测量值进行比对,以确定差动保护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公式详解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公式详解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公式详解
一、电流差动保护试验公式:
ΔI=∑(I送-I回)
其中,ΔI表示差动电流,I送表示变压器的输入电流,I回表示变
压器的输出电流,∑表示对各相电流取和。

如果ΔI较大,则说明差动保
护动作。

二、电压差动保护试验公式:
电压差动保护试验主要是检测变压器两侧的电压差,从而判断差动保
护是否正常。

电压差动保护试验公式如下:
ΔU=∑(U送-U回)
其中,ΔU表示差动电压,U送表示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回表示变
压器的输出电压,∑表示对各相电压取和。

如果ΔU较大,则说明差动保
护动作。

在实际试验中,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变压器的额定参
数和试验条件。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变比等参数可以在试验前
通过变压器的技术资料得知。

试验条件主要包括试验时刻和试验传动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电流差动保护试验和电压差动保护试验都是在正常工
作条件下进行,通常是在变压器负载满足额定容量的情况下进行。

而在试
验过程中,还需要对比实测的差动电流或差动电压与设定的差动保护灵敏度,以判断差动保护是否正常工作。

总之,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公式是根据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来判
断差动保护是否正常工作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测的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与
设定的差动保护灵敏度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差动保护是否动作,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实验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实验

实验三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比率差动保护、增量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2.熟悉变压器的接线钟点数,掌握各种接线形式的电流补偿方法; 3. 熟悉比率差动保护、差流速断保护、差流越限保护的原理; 4. 熟悉比率差动保护的逻辑组态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逻辑框图1.比率差动保护比率差动保护能反映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中)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该保护需要考虑励磁涌流和过励磁运行工况,同时也要考虑TA 断线、TA 饱和、TA 暂态特性不一致的情况。

由于变压器联结组不同和各侧TA 变比的不同,变压器各侧电流幅值相位也不同,差动保护首先要消除这些影响。

本保护装置利用数字的方法对变比和相位进行补偿,以下说明均基于已消除变压器各侧电流幅值相位差异的基础之上。

(1)比率差动动作方程⎪⎩⎪⎨⎧>-+-+≥≤<-+≥≤>eres e res res e op ope res res res res op op res res op op I I I I I I S I I I I I I I S I I I I I I 6),6(6.0)6(6),(,0.0.0.0.0.0.0.当当当 (3-1) opI 为差动电流,0.op I 为差动最小动作电流整定值,res I 为制动电流,0.res I 为最小制动电流整定值,S 为比率制动系数整定值,各侧电流的方向都以指向变压器为正方向。

对于两侧差动:..12|I +I |O P I = (3-2)..12|I I |2res I -=(3-3)1∙I ,2∙I 分别为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

对于三侧及以上数侧的差动:...12k |I +I +I |O P I =+(3-4)...12k max |I ||I ||I |resI ⎡⎤=⎢⎥⎣⎦,,,(3-5)式中:43<<K ,...12k I I I ,,,分别为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南京钛能电气研究所南京南自电力控制系统工程公司差动保护实验步骤以下:通道均衡状况检查,初始动作电流校验,比率制动特征校验,涌流判据定值校验,差动速判定值校验,差流越限监察校验。

1)通道均衡状况检查试验举例。

接线为YN,d11 的双绕组变压器,额定电压分别为110kV 及10kV,容量 31500kVA,110kV侧 TA:200/5 ,10kV 侧 TA:2000/5 ,外面 TA接线: Y/ Y。

计算:先计算各侧额定电流和均衡系数,结果以下:表 1:各侧额定电流和均衡系数差动继电器内部基准电流I B5A高压侧二次额定电流 Ie 1高压侧均衡系数 K1= I B/ I e1低压侧二次额定电流 Ie 3低压侧均衡系数 K3= I B/ I e3由于外面 TA 接线: Y/ Y,变压器接线为 YN,d11,因此,高压侧星三角变换投入,低压侧星三角变换退出。

若在高、低压侧 A 相各加 15A 的电流,方向相反,则高、低侧各相电流及各相差流以下:高压侧低压侧差流表 2:单加 A 相电流时的差流A 相所加电流 i a115Ai a1折算后电流 I a1= K1* i a1A 相电流 I A1=(I a1-I b1星三角变换后 B 相电流 I B1 =(I b1-I c10AC 相电流 I C1 =(I c1-I a1A 相所加电流 i a3-15Ai a3折算后电流 I a3= K3* i a3B 相0AC 相0AA 相B 相0AC 相相同的方法,加 B 相和 C 相,计算结果以下:表 3:加 B、 C 相时各相差流A 相差流单加 B 相电流 B 相差流C相差流0AA 相差流0A单加 C 相电流 B 相差流C相差流现实验以下:将高低压侧中性点短接,测试仪 A 相接高压侧 A 相,测试仪 N相接低压侧 A 相。

观察装置显示的差流,并记录;相同的方法测 B 相和 C 相。

表 4:通道均衡测试实验A相差流 B 相差流C相差流计算值实验值计算值实验值计算值实验值双侧加 A 相0A双侧加 B 相0A双侧加 C 相0A若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基实情同,说明均衡系数正确,通道已调均衡。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我们知道,变压器、发电机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成熟,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

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全为星型接法,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

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差动保护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差动保护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大同小异。

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

该型号的差动保护定值(已设定)见表1:表1NDT302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微机差动保护的算法原理(三相变压器)。

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接成Y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

具体接线见图1:图1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均为Y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

ND300系列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Y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

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二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 Y∕Δ接线的变压器,其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对减少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3.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

(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变压器是十分重要和贵重的电力设备,电力部门中使用相当普遍。

变压器如发生故障将给供电的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变压器上应装设灵敏、快速、可靠和选择性好的保护装置。

变压器上装设的保护一般有两类:一种为主保护,如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另一种称后备保护,如过电流保护、低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等。

本试验台的主保护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比率制动差动保护。

2.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原理如图7-1所示为双绕组纵联差动保护的单相原理说明图,元件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应使在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差,其值接近于零,继电器不动作;内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和,其值为短路电流,继电器动作。

但是,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为了保证正常和外部故障时,变压器两侧的两个电流相等,从而使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

即:式中:K TAY、K TA△——分别为变压器 Y 侧和△侧电流互感器变比;KT——变压器变比。

显然要使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互感器的变比,使其比值等于变压器变比。

但是,实际上正常或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不会为零,即有不平衡电流出现。

原因是:(1)各侧电流互感器的磁化特性不可能一致。

(2)为满足(7-1)式要求,计算出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与选用的标准化变比不可能相同;(3)当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时,由于运行的需要为维持电压水平,常常变化变比 KT,从而使(7-1)式不能得到满足。

(4)由图 7-1可见,变压器一侧采用△接线,一侧采用Y接线,因而两侧电流的相位会出现 30°的角度差,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平衡电流(见图7-2)。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是对变压器内部的电流进行监测和保护,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变压器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是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后的性能进行检验和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试验项目可以验证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将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以期为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利用电流比较原理,通过比较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差值,来实现对变压器内部故障或异常情况的检测和保护。

当变压器内部出现短路、接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输出电流和输入电流会存在较大差异,差动保护装置会根据设定的保护逻辑和动作条件,对故障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避免故障蔓延和损害变压器设备。

在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中,首先需要对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进行检验和确认。

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是保证差动保护装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和鲁棒性,减少误动作和漏动作的发生。

通过对整定值的检验,可以验证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运行需求,确保在实际作业中能够正确快速地对故障进行检测和保护。

其次,针对差动保护动作后试验项目中的距离保护和连锁保护进行测试和验证。

距离保护是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对变压器两端点的距离进行监测和保护,当距离保护装置检测到变压器发生异常或故障时,会触发差动保护装置进行动作,以实现对变压器的全面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我们知道,变压器、发电机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成熟, 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开展在不断升级, 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 全为星型接法,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 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差动保护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下面我们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差动保护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大同小异.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该型号的差动保护定值〔已设定〕见表1:表1NDT302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根据上面变压器的尊敬可以求出差动高压那么CT变比为;0=200/5=40,差动底压恻变比为:T k=600/5=120.主变高压恻一次额定电薪为;【产5000/( X35) =82,锢即主高压侧二次欲定电流为:八二82,48/40=2.058那么定值中的L= JJ Xlhc=3. 56&这里一定要注意工与h的区别. I,是人移相后的值,因此有个JJ倍,由于厂冢不同,对此定义可能会有出入,下面会通过向重图具库分析,低压侧一次甑定电流为:I产5000/( JjXiO) =288,68A,藤压侧二次颔定电流为:工=288.68/120=2.41A.只要主变参数理定,这些值保护陵置会自动计答,并通过菜单定值项中的“内部定值〞提供应用户,无需另外计算।庾用起来非常方便,这也是该产储的一个特色.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微机差动保护的算法原理〔三相变压器〕.这里以Y/4-11 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接成Y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具体接线见图1:*国C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均为Y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ND300系列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Y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假设△侧为△-11接线,软件移相的向量图如图2:H校正方法如下2DIa ■ a/*£ = /*- % r式中:乙、k jc为丫侧窗二次电孤4、h 总为丫倒校正后的各相电流.只所以这么移¥如果摄入楚动保护装百:的CT为逆极性挎入,那么〃与la 〔低压恻以相电流〕相周,匕与n 〔I氐压恻B相电流〕,自与工.〔低压侧c相电流〕,正好相差⑶度,这样怠度差批被校正过来了.以A 相为例,很明显移相后,a=后X J这样低压倒来平衡高压何时就有X =的〞/j3XIh=BlXIL那么有Bl=75x〞二百X—=73X—X—,耳中电为他压倒平H _S_ / Uh Th画/衡系敬,L为高压恻一次电流,L为低压恻一次电流,S为主变容重,&、U】分别为主变高任压倒一次电压,L. Tl分别为上下恻or变比.根据以上公式可以算出此主考保护低压例平衡系数为;B1=73x —X—=^3X—X —=1.435.此值也是由保护装置在学内部定值〞中自动Vh 77135 40如果也那么为AT捂畿,其校正方法如下:Fc = i「1卷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在高压侧加一相电流,那么会产生两相差流,对于主变接线为Y/ △-11接线的,如果只在高压侧A相加电流,那么A、C相会有差流,只在高压侧B 相加电流,那么A、B相会有差流,只在高压侧C相加电流,那么B、C相会有差流. 那么如果用只能产生三相电流的继电保护试验仪来做差动保护试验,那么所加电流的方法如下:〔1〕高压侧加A相电流,那么低压侧要加A、C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 相电流作为主变高压侧A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B、C相电流作为主变低压侧A、C相电流,且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B、C相电流角度分别为:0、180、-180〕o 我们要做主变A相差动保护试验,但如果高压侧只加A相电流,C相必然会产生差流,因此在主变低压侧除了A相要加电流来验证差动方程外,在C相也要加上电流来平衡高压侧A相在C相产生的差流.以下两点类同.〔2〕高压侧加B相电流,那么低压侧要加A、B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 相电流作为主变高压侧B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B、C相电流作为主变低压侧B、A相电流,且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B、C相电流角度分别为:0、180、-180〕o〔3〕高压侧加C相电流,那么低压侧要加C、B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 相电流作为主变高压侧A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B、C相电流作为主变低压侧C、B相电流,且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B、C相电流角度分别为:0、180、-180〕o〔4〕下面分析一下差动保护的曲线及动作方程.此差动保护的动作曲线如图3:Id图3比率差动动作方程为:「白 > 比方+ Kx的-1如〕〔& > I GD〕1k Zf > I CD3Vl侬〕其中〔以三卷变为例〕:...U — |,14]\ + h |I I . I . 1 II /1 + Z2 + AA = -------------------2搬端L糊毓」推娜鼓I式麻挪郦」湖靛仙㈱藏J施蟋岫解融田毓M at解酬酚涮盼上蹴瀛;L XL或8刷豳〕L他加息涮〕保护就会动作.如果现在在高压侧A 相加5A 的电流,我们可以算出在低压侧要使 保护在水平线段局部动作所要加的电流大小范围,试验的前提是使上下压两侧电 流〔同相〕相位相差180度.设低压侧所要加的电流为I,如果A 相电流满足以下 方程:j 15TM851|>245 > L 〔5+1-4851〕/2<3-56?由此看出,如果高压侧所加电流大于5A,那么在低压侧加大于5.27A 或者小于1.45A 电流就可以满足条件,那么A 相就可以在曲线的水平段动作.很明显由于移相的原 因,C 相会产生5A 的差流,因此为预防C 相差动保护作,需要在低压侧C 相加5/1.485 = 3.37A 的电流来平衡.以上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读者也可以先加低压侧电流,再根据不等式方程求出要 差动保护动作高压侧所要加的电流理论值范围.下面我们来验证斜率为K 的直线 局部动作特性〔如图3中的A 点〕,此局部的动作方程为:&I -仝注 <K 上T —餐H假设在高压侧加5A 电流,要使差动动作,那么低压侧所加电流I 要满足的方程为:1>5,27 或者 KL 45K1.43由以上不等式可以看出如果在主变高压侧加5A 的电流,那么在低压侧A 相 1.43A 〈k1.44A 或者大于654A 的电流,同时在低压侧C 相加5,当然如果使用的 继电保护试验仪可以产生六个电流,或者试验仪试验工程中有专门用于做差动保 护试验的,试验起来会更方便.根据定值中发电机的额定参数可以求出:差动 CT 变比 T=8COO/5= 1600机靠和中性点一次薮定电流 5后U 8找=——lUUxlUU ——— =6466. 3A1.732x10.5x1000x0.85〔其中P 为发龟机额定功率। U 为一次电压、I 为一次电流、8*.功邨隈〕假设在试验时机端加3A 的电流,要使差动保护在曲统的求斗殷动作.那么中性点要加的电瓶I 需满足〔两电流相差180度〞r-L >Ic Dt lx把各个值带入上述不等式,那么有,r 13Tl >0.81,1<2.19 或者 1>3.81 i 〔3+1〕/20.23 10.46所以当中性点所加电减K2.19A 时,差动保护在曲线的水平段舐作.下面来做曲线的另一凿分,设在机端所加电流为5A,要雳差动保护在曲经的直线动作,那么中性点要 15-1.48511 >2* 85i^j_(5+1.485I)/2>3,56, \ 5-1.4351^2.85 (5^1,4851)/2^3,56? l>5.27 或者 I<1.45 I >1.43I<1.44 或者 I>6.54 发电机差初二次甑雷电流差动门格 拐点、电流 L=I/T=6468. 3/1600=4.04A Le=0.2 1 e=0.81A加的电流工需消足〔两电流相差1囱度1 厂|5-l|?0.8L 〔5+1〕/2>3.23I<4.19 或者I>5.81 1>1,461<3.65 或者I>7.所以当中性点所加电流1.46<I7.25A时,差动保护在曲线的直线局部动作.以上就是变压器和发电机数字式差动保护的试验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做试验来加深继电保护工作者对差动保护原理的理解,反过来,当我们对其原理理解的透彻了,相信还会有更好的试验方法.以Y/4-11主变接线为例根据上面变压器的梦皴可以求出强动高压侧CT变比为:1=20./5=如,差动厩压倒变比为: T产600/5=120,主变高压恻一次额定电流为;I产5000/〔7JX35〕=82. 48A.主高压那么二次额定电流为:1“=82.48/40=2.©5船那么定值中的工尸J7 XIhc=3. 56A,这里一定要注意L与人的区别, I,是工.移相后的值,因此寻个JJ倍,由于厂冢不同,时此定义可能会有出入,下面会通过向意图具体分析,低国«一浏R定电流为:I S=5000/〔75 X10〕=288.68A r低压恻二彼豫定电猫为:I % = 2S&68/120=2.41A.只要主变参数确定,这些值保护装置会自动计篁,并通过菜单定值项中的“内律定值〞提供应用户,无需另外计算,使用越来非常方便,这也是该产品的一个特色.h = I A- IB 'rc-i c-i A高压侧Y 1A输入J 3*2.05=3.56A 低压侧输入-2.41A k输入2.41A然后降匕直到差动动作,记下此刻的lc值.记为lc'根据以下公式,算出Idlr.2 继续取点,取2倍的I A 3倍的I A ….直到能画出下列图为止. I d Zf = | ii+h + h | z _。

变压器比率差动试验方法

变压器比率差动试验方法

随着综合自动化装置的普遍推广使用,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厂家众多,计算方法和保护原理略有差异,而且没有统一的实验方法,尤其是比率制动中制动特性实验不准确,给运行和维护带来了不便,下面介绍两种比较简单和实用的,用微机继电保护测试装置测试差动保护的实验方法.比率差动原理简介:差动动作方程如下:Id>Icd (IrIcd+k*(Ir-Ird) (Ir>Ird)式中:Id——差动电流Ir——制动电流Icd——差动门槛定值(最小动作值)Ird——拐点电流定值k——比率制动系数多数厂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差动电流;Id=| h+ l| (1)制动电流的公式较多,有以下几种:Ir=| h- l|/2 (2)Ir=| h- l| (3)Ir=max{| 1|,| 2|,| 3|…| n|} (4)为方便起见,以下就采用比较简单常用的公式(3).由于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CT为全星形接线,对于一次绕组为Y/ ,Y/Y/ ,Y/ / ,Y形接线的二次电流与形接线的二次电流有30度相位差,需要软件对所有一次绕组为Y形接线的二次电流进行相位和幅值补偿,补偿的方式为:A=( A'— B')/1.732/KhpB=( B'— C')/1.732/KhpC=( C'— A')/1.732/Khp其中 A, B, C为补偿后的二次电流(即保护装置实时显示的电流), A', B', C'为未经补偿的二次电流,相当与由CT输入保护装置的实际的电流.Khp为高压的平衡系数(有的保护装置采用的是乘上平衡系数),一般设定为1.这样经过软件补偿后,在一次绕组为Y形的一侧加入单相电流时,保护会同时测到两相电流,加入A相电流,则保护同时测到A,C两相电流;加入B相电流,则保护同时测到B,A两相电流;加入C相电流,则保护同时测到C,B两相电流.对于绕组为形接线的二次电流就不需要软件补偿相位,只要对由于CT变比不同引起的二次电流系数进行补偿了,电流计算公式为:a= a' /Klpa'为未经补偿的二次电流,相当与由CT输入保护装置的实际的电流; a为补偿后的二次电流(即保护装置实时显示的电流).唯一要注意的是保护装置要求低压侧电流与高压侧电流反相位输入,高压侧的A相与低压侧的A相间应相差150度.Klp为低压的平衡系数(有的保护装置采用的是乘上平衡系数),与保护用的CT变比大小有关.这样,差动保护差流的计算公式就可写成:Ida=| hA+ la| =|( A'— B')/1.732/Khp + la/Klp| (5)Idb=| hB+ lb| =|( B'— C')/1.732/Khp + lb/Klp| (6)Idc=| hC+ lc| =|( C'— A')/1.732/Khp + lc/Klp| (7)制动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da=| hA— la| =|( A'— B')/1.732/Khp — la/Klp| (8)Idb=| hB— lb| =|( B'— C')/1.732/Khp— lb/Klp| (9)Idc=| hC— lc| =|( C'— A')/1.732/Khp— lc/Klp| (10)实验方法简介:下面以变压器一次绕组接线方式为Y/ 的形式为例介绍比率差动保护性能的实验方法:最小动作电流(Icd):高压侧实验公式为:I=1.732*Icd/Khp低压侧实验公式为:I=Icd/Klp式中:I为实验所施加的实验电流值;Khp,Klp为高压及低压侧的平衡系数;Icd为最小动作电流整定值.按变压器各侧A,B,C分别施加电流I,保护应可靠动作,误差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必须注意的高压侧实验与低压侧实验不同的是:通入A相电流,A,C相动作;通入B相电流,B,A相动作;通入C相电流,C,B相动作; 制动特性斜率K制动特性斜率实验时,要同时输入两侧电流,而且要注意两侧电流的相位关系,但是一般的保护测试仪只能同时输出三相电流,这样就要找出一种能满足测试要求的实验方法.根据式(5),(6),(7)及差动保护动作方程:在做A相的实验时:令 B'= C'=0,则Idb=0,如要求Idc=0,则 A' /1.732/Khp= lc/Klp即 lc= Klp* A' /1.732/Khp因此高压侧A相加电流I1 0 ,低压侧A,C相电流分别为I2 -150 ,I3 - 3 0 ,固定I1 ,I3大小为I3= Klp* I1 /1.732/Khp,改变I2的大小,测出保护刚好动作时的电流大小,就可计算出制动特性斜率K,然后改变I1 ,I3大小,再测出另外的动作点.制动特性斜率K的公式为:K=(Id-Icd)/(Ir-Ird)=( I1 /1.732/Khp- I3/ Klp- Icd)/ I1 /1.732/Khp+ I3/ Klp-Ird)如果根据以上的公式推导就可得到一种只需同时输出三相电流就可测试差动保护的实验方法了.具体的接线方法为:同理,如果令 B'= C',则Idb=0,C=( C'— A')/1.732/Khp=( B'— A')/1.732/Khp=— A假设 bl=0, cl=- al则有 a=- c,所以 Ida=| hA+ la|Idb=| hB+ lb|=0Idc=| hC+ lc|=|- hA+(- la)|=Ida为达到 B'= C' , bl=0, cl=- al可用下面的接线方式:注意形绕组电流回路的N没有接到Y形绕组电流回路的N上,而是用Ic接到N上,这样才能满足假设条件.于是就可以在高压侧A相加电流I1 0 ,B,C相并联后加I3 - 12 0 ,低压侧A相电流为I2 -150 ,固定I1 ,I3, I3大小为I3= 2* I1,改变I2的大小,测出保护刚好动作时的电流大小,就可计算出制动特性斜率K,K值计算公式同上法.结论:两种实验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通过公式推导,找出补偿电流的补偿方式,计算补偿电流的大小和角度关系,然后再应用到实际中去;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所加补偿电流计算方法简单,相位角与实际运行时一致,而且可同时测量两相的差动保护.总之只要通过了解保护的原理,掌握其内在的关系就不难找到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IrIdIcdIrd动作区Y形绕组电流回路形绕组电流回路I1 0IBICIcIbIaNNIAI2 -150I3 - 3 0IANICIBY形绕组电流回路NIcIbIa形绕组电流回路I1/0I3/-120I2/-1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如下:以A相为例;为了突出实验重点,暂把平衡系数设为1,即各侧额定电流均设为5A,只考虑星三角变换。
例如:高压侧采用内部星三角变换,定值整定如下:
表6:控制字
比率差动门槛
0.4 (2.0A)
比率制动系数
0.5
比率制动拐点电流
0.64(3.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验证拐点
只让A相差动元件动作,所以在低压侧C相加电流制动C相差动元件,使其不动作。
一般只校验变压器某一侧(例如高压侧)的差动通道。高侧A相输入二次谐波电流,电流由小增大,使电流值分别为:0.5A、5A、10A、20A,观察并记录。将接至A相接线分别改接在B相及C相端子上,重复上述试验,观察并记录。
表10:二次谐波电流计算精度的校验
外加二次谐波电流
0.5A
5A
10A
20A
装置显示值
计算:
先计算各侧额定电流和平衡系数,结果如下:
表1:各侧额定电流和平衡系数
差动继电器内部基准电流IB
5A
高压侧二次额定电流Ie1
4.13A
高压侧平衡系数K1=IB/ Ie1
1.21
低压侧二次额定电流Ie3
4.55A
低压侧平衡系数K3=IB/ Ie3
1.10
因为外部TA接线:Y/ Y,变压器接线为YN,d11,所以,高压侧星三角变换投入,低压侧星三角变换退出。
表9:验证比率制动系数
高压侧
A相所加电流ia1
15A
星三角变换后
A相电流IA1=(Ia1-Ib1)/1.732
8.66A
B相电流IB1=(Ib1-Ic1)/1.732
0A
C相电流IC1=(Ic1-Ia1)/1.732
-8.66A
低压侧
A相初始电流ia3
-8A
A相动作电流ia3
B相
0A
B相
0A
C相电流ic3
0A
C相电流IC1=(Ic1-Ia1)/1.732
-10.48A
低压侧
A相所加电流ia3
-15A
ia3折算后电流Ia3= K3*ia3=(-15)*1.10
-16.50A
B相
0A
C相
0A
差流
A相
-6.02A
B相
0A
C相
-10.48A
同样的方法,加B相和C相,计算结果如下:
表3:加B、 C相时各相差流
0A
C相电流IC1=(Ic1-Ia1)/1.732
-4.2A
低压侧
初始值
动作值
ia3
-3A
ia3
ib3
0A
ib3
0A
ic3
4.2A
ic3
4.2A
差动电流
A相
1.2A
A相
B相
0A
B相
0A
C相
0A
C相
0A
制动电流
A相
3.6A
A相
B相
0A
B相
0A
C相
4.2A
C相
4.2A
b)验证比率制动系数
保持高压侧A相电流10A不变,低压侧A相加-5A,低压侧C相加5.77A不变,慢慢减小低压侧A相电流至保护动作,记录此时的数值,此时的A相差动和制动电流即斜线上一点X1。
若在高、低压侧A相各加15A的电流,方向相反,则高、低侧各相电流及各相差流如下:
表2:单加A相电流时的差流
高压侧
A相所加电流ia1
15A
ia1折算后电流Ia1= K1*ia1=15*1.21
18.15A
星三角变换后
A相电流IA1=(Ia1-Ib1)/1.732
10.48A
B相电流IB1=(Ib1-Ic1)/1.732
注2:下标1为高压侧,3为低压侧。
注3:试验时用实际定值根据上述方法制表计算。
2)初始动作电流校验
实验方法:单加高压侧A相电流,并缓慢增加至差动动作,记录电流值,同法测另外五组数据。
差动门槛:。
表5:初始动作电流校验
高压侧
低压侧
加流相
A
B
C
A
B
C
动作电流
3)比率制动特性校验
求各相差动的比率制动系数和拐点电流。
8.66A
C相电流ic3
8.66A
差动电流
A相
0.66A
A相
B相
0A
B相
0
C相
0A
C相
0
制动电流
A相
8.33A
A相
B相
0A
B相
0
C相
8.66A
C相
8.66A
根据X1和X2两点,可以求出比率制动系数:。
注1:试验时用实际定值根据上述方法制表计算。
4)涌流判据定值校验
a)二次谐波制动比的测量
●二次谐波电流计算精度的校验
C相差流
计算值
实验值
计算值
实验值
计算值
实验值
两侧加A相
-6.02A
0A
-10.48A
两侧加B相
-10.48A
-6.02A
0A
两侧加C相
0A
-10.48A
-6.02A
若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平衡系数正确,通道已调平衡。
注1:均为矢量计算,例如,加A相电流时以高压侧A相电流为正方向,负号表示与之反向。
单加B相电流
A相差流
-10.48A
B相差流
-6.02A
C相差流
0A
单加C相电流
A相差流
0A
B相差流
-10.48A
C相差流
-6.02A
现实验如下:将高低压侧中性点短接,测试仪A相接高压侧A相,测试仪N相接低压侧A相。观察装置显示的差流,并记录;同样的方法测B相和C相。
表4:通道平衡测试实验
A相差流
B相差流
A相差动
B相差动
C相差动
●测量二次谐波制动比
表8:验证比率制动系数
高压侧
A相所加电流ia1
10A
星三角变换后
A相电流IA1=(Ia1-Ib1)/1.732
5.77A
B相电流IB1=(Ib1-Ic1)/1.732
0A
C相电流IC1=(Ic1-Ia1)/1.732
-5.77A
低压侧
A相初始电流ia3
-5A
A相动作电流ia3
B相
0A
B相
0A
C相电流ic3
5.77A
C相电流ic3
5.77A
差动电流
A相
0.77A
A相
B相
0A
B相
0
C相
0A
C相
0
制动电流
A相
5.39A
A相
B相
0A
B相
0
C相
5.77A
C相
5.77A
保持高压侧A相电流15A不变,低压侧A相加-8A,低压侧C相加8.66A不变,慢慢减小低压侧A相电流至保护动作,记录此时的数值,此时的A相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即斜线上一点X2。
保持高压侧A相电流7.3A不变,低压侧A相加-3A,低压侧C相加4.2A不变,慢慢减小低压侧A相电流至保护动作,记录此时的数值,此时的A相差动和制动电流即拐点坐标。
表7:验证拐点电流
高压侧
A相所加电流ia1
7.3A
星三
角变
换后
A相电流IA1=(Ia1-Ib1)/1.732
4.2A
B相电流IB1=(Ib1-Ic1)/1.732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南京钛能电气研究所
南京南自电力控制系统工程公司
差动保护实验步骤如下:通道平衡情况检查,初始动作电流校验,比率制动特性校验,涌流判据定值校验,差动速断定值校验,差流越限监视校验。
1)通道平衡情况检查
试验举例。接线为YN,d11的双绕组变压器,额定电压分别为110kV及10kV,容量31500kVA,110kV侧TA:200/5,10kV侧TA:2000/5,外部TA接线:Y/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